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八县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014378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22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八县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八县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八县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八县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八县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八县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八县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八县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八县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八县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八县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八县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八县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八县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八县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八县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八县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八县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八县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八县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八县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

《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八县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八县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八县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

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八县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福建省八县(市)一中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6分)

1.为应对石油危机,将全面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作为发动机燃料,即在汽油中掺入一定比例的乙醇,以代替一部分汽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醇汽油是一种清洁能源,燃烧不会产生污染

 

B.

乙醇与汽油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成分相似

 

C.

乙醇汽油燃烧时,耗氧量高于等质量的汽油

 

D.

乙醇可通过淀粉转化制得,是一种可再生的燃料

考点:

乙醇的工业制法;乙醇的化学性质..

专题:

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分析:

A、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掺入一定比例的乙醇,汽油燃烧有污染;

B、乙醇属于醇类.汽油是各种烃的混合物,成分不同;

C、乙醇本身含有氧原子,耗氧量多少取决于碳和氢的多少;

D、淀粉发酵可以获得乙醇,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

解答:

解:

A、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掺入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醇燃烧产物无污染,汽油燃烧有污染,故A错误;

B、乙醇属于醇类,而汽油是各种烃的混合物,成分不同,故B错误;

C、乙醇本身含有氧原子,乙醇汽油燃烧时,耗氧量低于等质量的汽油,故C错误;

D、淀粉发酵可以生成乙醇,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乙醇的有关性质,可以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难度不大.

 2.(2分)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

 

B.

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

利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D.

△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无关

考点: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专题: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

A.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断裂,新键生成,反应一定伴随能量变化;

B.反应速率与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无关;

C.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始态、终态有关,与过程无关;

D.△H的单位“每摩尔”是指每摩尔反应,其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有关.

解答:

解:

A.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断裂,新键生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一定发生能量变化,故A错误;

B.反应速率与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无关,故B错误;

C.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始态、终态有关,与过程无关,根据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故C正确;

D.△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有关,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变化特征、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盖斯定律、热化学方程式等,比较基础,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3.(2分)将铁粉和硫粉混合后加热,待反应一发生即停止加热,反应仍可持续进行,直至反应完全生成新物质硫化亚铁.这现象说明了(  )

 

A.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C.

铁粉和硫粉在常温下很容易发生反应

 

D.

硫化亚铁的总能量高于铁粉和硫粉的总能量

考点: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

专题: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

A、根据反应一发生即停止加热,反应仍可持续进行来判断;

B、根据反应一发生即停止加热,反应仍可持续进行来判断;

C、根据反应需要加热才能发生;

D、根据反应的类型来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高低.

解答:

解:

A、因反应一发生即停止加热,反应仍可持续进行说明本身放热支持反应,故A错误;

B、因反应一发生即停止加热,反应仍可持续进行说明本身放热支持反应,故B正确;

C、反应需要加热才能发生,故C错误;

D、因为是放热反应、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及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等知识点.

4.(2分)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该反应一定不能发生

 

B.

C(s)+O2(g)=CO(g)△H<0,则12gC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28gCO所具有的能量

 

C.

已知:

2SO2(g)+O2(g)⇌2SO3(g);△H=﹣98.3kJ/mol.将1molSO2和0.5molO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反应,放出49.15kJ的热量

 

D.

自发反应在恰当条件下才能实现

考点: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反应热和焓变..

专题: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

A.吸热反应可能自发进行;

B.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的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C.2SO2(g)+O2(g)⇌2SO3(g)是可逆反应,二氧化硫与氧气比较完全反应;

D.反应自发性是判断过程进行方向,不能确定过程一定发生反应.

解答:

解:

A.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吸热反应可能自发进行,如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的反应,故A错误;

B.C(s)+O2(g)=CO(g)△H<0,是放热反应,则12gC以0.5mol压强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28gCO所具有的能量,12gC所具有的能量不一定高于28gCO所具有的能量,故B错误;

C.2SO2(g)+O2(g)⇌2SO3(g)是可逆反应,1molSO2和0.5molO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反应,二氧化硫与氧气比较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49.15kJ,故C错误;

D.反应自发性是判断过程进行方向,不能确定过程一定发生反应,自发反应在恰当条件下才能实现,如碳的燃烧,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中物质能量与反应热关系、反应热计算、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等,难度不大,注意D选项对自发性的理解.

5.(2分)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的速率,且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可向反应容器中加入适量的(  )

 

A.

NaOH(s)

B.

H2O(l)

C.

NH4Cl(s)

D.

Na2CO3(s)

考点: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专题:

化学反应速率专题.

分析:

因Fe过量,则减小氢离子的浓度,不改变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可满足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

A.NaOH与酸中和,引起H+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减小,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但氢气的总量也在减少,故A错误;

B.加水稀释溶液,H+离子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但H+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故B正确;

C.NH4Cl水解呈酸性,引起H+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大,浓度增大,所以氢气的总量增加,反应速率加快,故C错误;

D.因盐酸与Na2CO3固体反应,会导致生成氢气的量减少,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注意氢离子的浓度变小而总物质的量不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熟悉物质之间的反应来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6.(2分)下列中和反应热化学方程式可用:

H+(aq)+OH﹣(aq)=H2O(l)△H=﹣57.3kJ•mol﹣1来表示的是(  )

 

A.

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H=﹣Q1kJ•mol﹣1

 

B.

H2SO4(浓)+NaOH(aq)=1/2Na2SO4(aq)+H2O(l);△H=﹣Q2kJ•mol﹣1

 

C.

HNO3(aq)+NaOH(aq)=NaNO3(aq)+H2O(l);△H=﹣Q3kJ•mol﹣1

 

D.

H2SO4(aq)+Ba(OH)2(aq)=BaSO4(s)+H2O(l);△H=﹣Q4kJ•mol﹣1

考点:

中和热;热化学方程式..

专题: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

根据中和热是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完全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依据概念对选项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CH3COOH是弱电解质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反应后放热小于57.3kJ•mol﹣1,故A错误;

B、浓H2SO4稀释时要放热,反应后放热大于57.3kJ•mol﹣1,故B错误;

C、符合中和热的概念,是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故C正确;

D、反应过程中除了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放热,硫酸钡沉淀的生成也伴随有沉淀热的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中和热的概念理解和分析判断,关键是掌握中和热概念,弱电解质电离吸热,浓H2SO4稀释时要放热,生成沉淀放热,题目难度中等.

7.(2分)有甲、乙两个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乙装置中,Zn的质量均减小

B.

甲、乙装置中,Cu上均有气泡产生

 

C.

化学反应速率乙>甲

D.

甲中H+移向Zn,乙中H+移向Cu

考点: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专题:

电化学专题.

分析:

甲装置两种金属未连接,所以不能构成原电池,乙装置符合原电池条件,构成原电池,锌作负极,铜作正极,负极上锌失电子,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作原电池负极的金属加快腐蚀速率,原电池放电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解答:

解:

A.甲、乙装置中锌都失电子生成锌离子进入溶液,所以锌的质量均减小,故A正确;

B.甲装置中,锌和氢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所以锌棒上产生气泡,乙装置构成原电池,氢离子在正极铜上得电子生成氢气,故B错误;

C.甲不能构成原电池,乙能构成原电池,作原电池负极的金属被腐蚀速率大于金属直接和电解质溶液反应的速率,所以反应速率乙大于甲,故C正确;

D.甲中氢离子在锌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乙中氢离子在铜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甲中H+移向Zn,乙中H+移向Cu,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明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解本题关键,注意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的移动方向,为易错点.

8.(2分)常温下,分别将四块形状相同,质量为9g的铁块同时投入下列四种溶液中,产生氢气速率最快的是(  )

 

A.

200mL2mol•L﹣1盐酸

B.

500mL2mol•L﹣1H2SO4

 

C.

100mL3mol•L﹣1盐酸

D.

500mL6mol•L﹣1HNO3

考点: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专题:

化学反应速率专题.

分析:

质量为9g的铁块同时投入下列四种溶液中,产生氢气速率最快的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最大,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

A、B、C中氢离子浓度分别为2mol/L、4mol/L、3mol/L,则B中氢离子浓度最大,反应速率最快,

而D中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Fe反应不生成氢气,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明确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即可解答,注意选项D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

9.(2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铁制品镀层受损后,镀铜铁比镀锌铁更容易生锈

 

B.

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0

 

C.

N2(g)+3H2(g)⇌2NH3(g)△H<0,因此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减小

 

D.

铝制品的耐腐蚀性强,说明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考点: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反应热和焓变;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铝的化学性质..

专题:

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分析:

A.作原电池负极的金属易被腐蚀,作正极的金属被保护;

B.反应热与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的相对大小有关;

C.无论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都加快反应速率;

D.氧化铝能保护铝不受腐蚀.

解答:

解:

A.铜、铁和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铁作负极而加速被腐蚀,铁、锌和电解质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铁作正极被保护,故A正确;

B.反应热与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的相对大小有关,所以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不能说明该反应的△H<0,故B错误;

C.无论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都加快反应速率,所以N2(g)+3H2(g)⇌2NH3(g)△H<0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增大,故C错误;

D.铝是亲氧元素,铝的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阻止铝被腐蚀,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较综合,涉及原电池原理、反应热、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等知识点,易错选项是C,注意无论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都加快反应速率,但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为易错点.

10.(2分)下列化学用语的表示中,正确的是(  )

 

A.

电镀时,要在铁上镀银,则正极为银,电极反应式为:

Ag++e﹣=Ag

 

B.

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Na++e﹣═Na

 

C.

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

Cu﹣2e﹣═Cu2+

 

D.

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负极反应式:

Fe﹣2e﹣═Fe2+

考点:

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专题:

电化学专题.

分析:

A.电镀时,镀层作阳极;

B.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阴极上氢离子放电;

C.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

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负极上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解答:

解:

A.电镀时,镀层作阳极而不是正极,在铁上镀银,则阳极为银,电极反应式为:

Ag++e﹣=Ag,故A错误;

B.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阴极上氢离子放电,电极反应式为:

2H++2e﹣═H2↑,故B错误;

C.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故C错误;

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负极上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Fe﹣2e﹣═Fe2+,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明确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解本题关键,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1.(2分)对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molNO的同时,消耗xmol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

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C.

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正(NH3)=3v正(H2O)

 

D.

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

考点: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专题:

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

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并且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解答:

解:

A、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molNO的同时,消耗xmolNH3,则只表明反应正向进行,不能体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A错误;

B、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物质的浓度减小,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故B错误;

C、化学反应中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3v正(NH3)=2v正(H2O)成立,故C错误;

D、化学反应中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4v正(O2)=5v逆(NO),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问题,题目难度不大,本题中注意平衡状态的判断、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的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的利用以及可逆反应的特点.

12.(2分)纽扣式银锌电池的构造示意图如图所示,电池的总反应为:

Zn+Ag2O+H2O=Zn(OH)2+2A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作负极,放电时Zn附近区域pH变大

 

B.

电子经外电路流向Ag2O极

 

C.

放电过程不需要消耗KOH

 

D.

正极反应:

Ag2O+2H2O+2e﹣=2Ag+2OH﹣

考点: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专题:

电化学专题.

分析:

Zn+Ag2O+H2O=Zn(OH)2+2Ag中,负极反应为Zn+2OH﹣﹣2e﹣=Zn(OH)2、正极反应为Ag2O+H2O+2e﹣=2Ag+2OH﹣,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

A.负极反应为Zn+2OH﹣﹣2e﹣=Zn(OH)2,消耗氢氧根离子,则pH减小,故A错误;

B.Zn为负极,Ag2O为正极,则电子经外电路流向Ag2O极,故B正确;

C.总反应为Zn+Ag2O+H2O=Zn(OH)2+2Ag,不消耗KOH,故C正确;

D.正极上得到电子,则正极反应为Ag2O+H2O+2e﹣=2Ag+2OH﹣,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原电池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明确电极反应、原电池的正负极以及电池反应的关系,注意结合氧化还原反应来分析.

13.(2分)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已知CH4(g)+2O2(g)=CO2(g)+2H2O(g)△H=﹣893.0kJ/mol,则甲烷的燃烧热为893.0kJ/mol

 

B.

已知4P(红磷,s)=P4(白磷,s);△H>0,则白磷比红磷稳定

 

C.

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硫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aOH(aq)+H2SO4(aq)=Na2SO4(aq)+H2O(l);△H=﹣57.4kJ/mol

 

D.

己知C(s)+O2(g)=CO2(g)△H1,C(s)+O2(g)=CO(g)△H2,则△H1>△H2

考点:

热化学方程式..

专题: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

A、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温度氧化物放出的热量;

B、为主能量越高越活泼;

C、依据中和热的概念分析计算写出热化学方程式;

D、一氧化碳燃烧放热.

解答:

解:

A、已知CH4(g)+2O2(g)=CO2(g)+2H2O(g)△H=﹣893.0kJ/mol,热化学方程式中水是气体不是温度氧化物,则甲烷的燃烧热大于893.0kJ/mol,故A错误;

B、已知4P(红磷,s)=P4(白磷,s);△H>0,则白磷比红磷能量高,所以红磷稳定,故B错误;

C、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硫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aOH(aq)+H2SO4(aq)=Na2SO4(aq)+H2O(l);△H=﹣57.4kJ/mol,故C正确;

D、己知C(s)+O2(g)=CO2(g)△H1,C(s)+O2(g)=CO(g)△H2,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热,焓变是负值,则△H1<△H2,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燃烧热、中和热概念的分析应用,物质能量越高越活泼,题目难度中等.

14.(2分)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

A(s)+2B(g)⇌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④C物质的量浓度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⑥B的转化率.

 

A.

①④⑤⑥

B.

只有④

C.

②③④

D.

全部

考点: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专题:

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

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解答:

解:

①容器容积不变,随反应进行,混合气体的质量增大,混合气体的密度增大,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说明到达平衡状态,故①正确;

②容器容积不变,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容器内气体的压强始终不变,故压强不变,不能说明到达平衡状态,故②错误;

③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不能说明到达平衡状态,故③错误;

④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变,C物质的量浓度说明到达平衡状态,故④正确;

⑤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随反应进行,混合气体的质量增大,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说明到达平衡状态,故⑤正确;

⑥随反应进行,B的转化增大,B的转化率为定值,说明反应到达限度,反应到达平衡,故⑥正确;

故①④⑤⑥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利用一些基本量来判断一个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具有很强的灵活性,需要学习时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内涵和外延,此点是高考的热点,也是学习的难点,判断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15.(2分)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2M

B.

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C.

平衡时,N的转化率是75%

D.

t1分钟内,反应速率:

v(M)=2v(N)

考点:

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分析:

A、根据图象判断出反应物和生成物,根据物质的量的变化判断计量数之间的关系;

B、根据某一时间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是否变化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C、反应达到平衡,平衡时N的物质的量变化为8mol﹣2mol=6mol,N的转化率为

×100%;

D、利用速率之比等于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根据t1分钟内M和N的物质的量变化量判断.

解答:

解:

A、由图象可知,反应中M的物质的量逐渐增多,N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少,则在反应中N为反应物,M为生成物,图象中,在相等的时间内消耗的N和M的物质的之比为(8﹣2):

(5﹣3)=2:

1,所以反应方程式应为:

2N⇌M,故A错误;

B、由图可知t2时,反应没有达到平衡,此时反应继续向正方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故B错误;

C、由图可知t3时,反应达到平衡,平衡时N的物质的量变化为6mol,故N的转化率为

×100%=75%,故C正确;

D、t1min内,△n(M)=3mol﹣2mol=1mol,△n(N)=8mol﹣6mol=2mol,速率之比等于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故2v(M)=v(N),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知识,做题时注意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角度,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及反应是否达到平衡,题目难度不大.

16.(2分)反应C(s)十H2O(g)⇌CO(g)十H2(g)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能使反应速率减小的是(  )

 

A.

减少C的量

B.

压强不变,充入Ne

 

C.

容积不变,增加水蒸气的量

D.

升温

考点: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专题:

化学反应速率专题.

分析:

A.减少固体的量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

B.保持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