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6 辛亥革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015060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4.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6 辛亥革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6 辛亥革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6 辛亥革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6 辛亥革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6 辛亥革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6 辛亥革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6 辛亥革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6 辛亥革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6 辛亥革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6 辛亥革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6 辛亥革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6 辛亥革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6 辛亥革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6 辛亥革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6 辛亥革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6 辛亥革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6 辛亥革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6 辛亥革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6 辛亥革命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16辛亥革命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学案16 辛亥革命

[课标要求] 1.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2.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一、武昌起义

1.背景

(1)经济基础:

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阶级基础:

新式学堂的勃兴和留学教育的发展,使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不断壮大。

(3)思想基础:

章炳麟等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

(4)组织基础

①兴中会: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②同盟会:

1905年8月,孙中山在东京成立的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酝酿

(1)武装起义:

发动了黄花岗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

(2)广泛宣传:

革命党人深入湖北新军做宣传,武汉成为民主革命的摇篮。

(3)有利条件:

清政府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保路同志军起义,湖北防务空虚。

3.过程

(1)1911年10月10日,武昌革命党人率先起义,12日,占领武汉三镇。

(2)全国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有十几个省区脱离清廷宣布独立。

[易混易错]

武昌起义并非中国同盟会领导,更不是孙中山直接领导的,武昌起义前孙中山长期流亡海外,中国同盟会领导的武装起义主要是黄花岗起义。

[重点精讲]

为什么说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同盟会的成立,有了公认领袖孙中山。

(2)有了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革命活动不再分散。

(3)有了统一的革命纲领、奋斗目标和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二、中华民国成立

1.中华民国成立

(1)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2)孙中山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内容

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②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③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

④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⑤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⑥确立责任内阁制。

(2)意义: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重点精讲]

怎样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

(1)这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南京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制定颁布的。

从其内容上分析体现了“约法”的革命性、民主性。

(2)它确立的政治体制是资产阶级的三权分立制度。

它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性。

《临时约法》旨在维护资本主义的共和制度,这在中国尚属首次。

因此,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易混易错]

辛亥革命推翻的是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并非整个封建制度。

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深化探究]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材料二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材料三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材料四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以上皆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思考 

(1)材料一、二、三分别体现了哪些原则?

(2)由材料四可看出,中华民国政治体制的构建有何特点?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最重要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案 

(1)材料一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主权在民原则。

材料二规定国内各族人民一律平等,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

材料三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2)实行责任内阁制,约束、限制临时大总统的权力。

(3)以法律形式否定封建制度,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三、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

1.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1)原因

①袁世凯一面命令北洋军猛攻汉口、汉阳;一面策划南北议和。

②列强通过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等手段,向革命政权施压,替袁世凯撑腰。

③革命营垒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向革命党人进攻。

④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妥协退让。

(2)篡权: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宣布退位诏书,清朝覆灭,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2.辛亥革命的意义

(1)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深化探究]

材料 图片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

甲、乙、丙三位同学研究了下列图片后,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十八星旗飘扬于湖北军政府 孙中山主持召开第一次国务会议 袁世凯天坛祭天

甲: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已经出现了民主政治的曙光。

乙:

很可惜,民主与近代中国擦肩而过。

丙:

其实,事情没这么简单。

在当时,民主梦想的破灭是必然的。

思考

根据你对图片的研究,结合所学知识,就三位同学的说法,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 甲:

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乙: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复辟帝制,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化为泡影。

丙:

由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低,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封建势力强大,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失败是必然的。

[深化点拨]

由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不可避免地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有软弱和妥协的一面,这是造成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

课堂小结

1.同盟会纲领是对兴中会革命纲领的继承和发展,同盟会纲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

A.提出了民族主义B.提出了民权主义

C.提出了民生主义D.提出了民主主义

答案 C

解析 兴中会革命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具有民族、民权的含义。

同盟会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十六字纲领,相比兴中会纲领,同盟会纲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民生主义,故选C项。

2.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到:

“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

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

”日记中的“万恶之政府”指(  )

A.清政府B.南京临时政府

C.北洋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可知反映的是武昌起义的史实,它推翻的是清政府。

3.一部历史作品中写到:

“1912年元旦,下午6时15分,孙文换乘马车去总统府,由黄兴和各省代表迎入内府。

当晚11时,举行受任典礼。

”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孙中山就任同盟会总理

B.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C.孙中山就任海陆军大元帅

D.孙中山就任中国国民党总理

答案 B

解析 结合材料“1912年元旦”等信息可知应选B项。

4.有人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为袁世凯量身定做的,这主要是因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  )

A.三权分立B.总统制

C.主权在民D.责任内阁制

答案 D

解析 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以国务员、内阁总理限制总统权力。

故选D项。

5.“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

”这直接说明了辛亥革命(  )

A.彻底摧毁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答案 D

解析 题干材料中“皇帝倒了”直接说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存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由此可知选D项。

学思之窗

思考:

19世纪90年代走在时代前面的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为什么会在民主革命思潮兴起后,发表这样的言论?

答案 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主张借鉴日俄经验,实施变法,建立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国家。

而革命派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中下层,主张借鉴法美经验,用暴力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因此,当民主革命兴起和发展时,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就发表言论反对民主革命思潮。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分析它所体现的民主精神。

答案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总统的权利受宪法的限制,国家政体采用内阁制而不是总统制。

它规定了资产阶级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精神。

二、学习延伸

收集外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封建势力妄图复辟的资料,同辛亥革命后封建势力的复辟活动进行比较,认识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的历史作用。

答案 

(1)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复辟是指政权又重新回到原来的统治者手里,但这并不表明整个社会又回到封建制度之下,并非历史的倒退。

为了避免发生动乱,资产阶级不得不同意斯图亚特王朝重新建立政权,但附加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妥协条件。

因此王朝复辟只是资产阶级政权的一种变通形式,妥协是在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基础上实现的。

究其原因来说,主要是资产阶级不依靠人民群众、新贵族的保守性、封建势力不甘心失败等,根本上是因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弱小。

这种王朝复辟是符合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发展规律的,是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曲折性、反复性的表现。

(2)而辛亥革命后出现的袁世凯复辟是封建势力的复辟活动。

辛亥革命提高了人民的觉悟,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这次复辟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资产阶级革命派积极宣传发动,在反复辟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其他政治派别都站在反帝制一边。

其他各派军阀出于各种目的也反对复辟,这就导致了复辟失败的必然结果。

说明一切违背民主潮流、阻碍历史进步的活动必将遭到失败。

[基础达标]

1.20世纪初期,张聿光常在上海《民呼画报》《民吁日报》《民主画报》上发表抨击时弊、为新时代呐喊的漫画。

下面漫画《饭桶》作于1911年,作者旨在讽喻(  )

A.清政府的腐败无能B.革命军的软弱妥协

C.武昌起义影响甚微D.满清王朝灭亡在即

答案 A

解析 由题干漫画反映的服饰上来看,作者将清朝统治者比作“饭桶”,意在讥讽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故选A项。

2.中国近代史上,上海许多商家曾把招牌中的“满”字改成了“新”字,如“满汉首饰”、“满汉茶食”等改成了“新汉首饰”、“新汉茶食”,这主要是缘于(  )

A.太平天国运动兴起B.辛亥革命的进行

C.义和团运动爆发D.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

答案 B

解析 题干材料中以“新”代“满”,反映了清朝的灭亡,推翻清朝统治的是辛亥革命。

故选B项。

3.下面银币发行的当年(  )

①孙中山于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②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辛亥革命爆发 ④清廷万般无奈,颁发皇帝退位诏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 D

解析 解题时注意题干图片中“中华民国元年”这一关键信息。

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因此“中华民国元年”是指1912年。

①②④都发生于1912年;而③发生于1911年,应予以排除。

4.下列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B.标志着中国民主政治的建立

C.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D.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答案 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最终的结局是失败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意义在于,它从法律上否定了君主专制政体,对人们的思想起了解放作用。

故选B项。

5.下图是中国不同历史时代的两面国旗,其变化反映出的政治发展趋势是(  )

图一 大清的龙旗    图二 民国五色旗

A.从贵族制到民主制

B.从君主专制到民主共和

C.从君主立宪制到民主共和

D.从分封制到郡县制

答案 B

解析 题干“大清的龙旗”反映的是君主专制制度;“民国五色旗”是中华民国的国旗,体现的是民族平等的民主共和制度。

其变化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

故选B项。

6.佩弗在《远东》中说: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对于其中“荒唐可笑”的正确理解是(  )

A.辛亥革命后建立的政体没有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

B.资产阶级没有找到一条真正可以救中国的道路

C.暗喻资产阶级应该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D.20世纪初中国整个一代人的努力都失败了

答案 B

解析 辛亥革命后建立起的中华民国政府尽管号称“共和国”,但由于北洋军阀篡夺了革命成果而使得民国徒有虚名,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资产阶级的救国之路并不适合当时的中国。

7.1935年林语堂曾痛心疾首地评论道:

“1911年的革命不过在种族革命上获得了胜利,它不过是粉碎了一个皇权,而留下了一堆毁垣碎瓦和呛人的尘灰。

”此评论(  )

A.全面否定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B.认为辛亥革命基本实现了三民主义

C.为辛亥革命不彻底而深感惋惜

D.强调辛亥革命未根本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答案 C

解析 该评论肯定了辛亥革命在民族、民权方面的贡献,排除A项;同时又认为辛亥革命很不彻底,只是“粉碎了一个皇权,而留下了一堆毁垣碎瓦和呛人的尘灰”,B、D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答案选C项。

8.“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

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

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B.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答案 C

解析 “皇帝”代表的是君主专制,与之对应的是民主共和。

[能力提升]

9.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和日本》一章中曾这样写到:

“在广东,小规模的革命党人起义虽遭镇压,可是在汉口,1911年10月10日,革命者的一家炸弹制造厂的意外爆炸,导致了附近帝国军队的兵变。

”这场“兵变”带来的结果不包括(  )

A.满清政府垮台B.皇帝制度结束

C.中华民国成立D.中国实现了近代化

答案 D

解析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在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但并未在中国实现近代化。

10.下图是在重庆市云阳县发现的一张孙中山先生亲笔签署的委任状,云阳籍历史名人程德全投机革命,被孙中山任命为内务总长,而程德全原本是清政府的江苏巡抚。

孙中山此举反映出(  )

A.清朝已覆灭

B.封建势力已被彻底打倒

C.帝国主义破坏中国革命

D.辛亥革命有明显的局限性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委任状签署时间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月五日”,此时清朝尚未灭亡,A项错误;B、C两项在题干及图片中没有体现;而江苏巡抚程德全投机革命,被任命为内务总长,这说明辛亥革命反封建并不彻底。

11.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

“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由此推论,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  )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和自由权利

答案 A

解析 “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体现了民族意识,“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体现了主权在民,民主意识的增强,因此A项正确。

B、C、D三项在材料中都未反映。

12.在下列《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诸条内容中,最能体现约法本质的是(  )

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结社等自由

C.国民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D.实行责任内阁制

答案 A

解析 首先理解“约法本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有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性质。

据此分析选项可知:

A项所述的内容实质就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最能体现约法的资产阶级性质。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胡绳说:

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

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变革……为以后的中国人民革命斗争打开了通路。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三 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

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请回答:

(1)材料二、三与材料一的评价是否矛盾?

你是怎样理解的?

(2)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3)辛亥革命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创造了哪些条件?

答案 

(1)并不矛盾。

材料二、三是从辛亥革命的积极意义而言,材料一是从辛亥革命的局限性而言。

(2)辛亥革命是民族资产阶级政党领导的,提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三民主义。

(3)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准备了思想条件,奠定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史料提取信息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材料一指出了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材料二、三指出了辛亥革命的积极意义,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革命之目的,非仅在于颠覆满洲而已,乃在于满洲颠覆以后,得从事于改造中国……政治方面,由专制制度过渡于民权制度;经济方面,由手工业的生产过渡于资本制度的生产。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回顾辛亥革命

材料二 民国初年,全国报纸发行机构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材料三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

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辛亥革命“由专制制度过渡于民权制度”,其突出表现是什么?

(2)据材料二,分析辛亥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你赞成这种观点吗?

试结合材料三说明理由。

答案 

(1)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成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大大提高了国民参政、议政意识等。

(3)观点:

不赞成。

理由:

尽管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但其仍具有伟大的历史功绩:

①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②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

③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