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015300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材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建筑材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建筑材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建筑材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建筑材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建筑材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建筑材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建筑材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建筑材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建筑材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建筑材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建筑材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建筑材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建筑材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材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x

《建筑材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材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材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x

建筑材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建筑材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

xxx

联系人:

xxx

电话:

xxx

传真:

xxx

编写时间:

xxx

主管部门:

xxx

撰稿单位:

郑州经略智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撰稿时间:

2013年9月2日

 

第一章评估依据

1.1相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材料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8.《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9.《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6号)

1.2行业准入条件、产业政策

1.《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国家发改委发改环资[2004]2505号)

2.《“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

3.《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

4.《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国家发改委公告2005年第17号)

5.《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6.《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政策大纲》(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0年14号文)

7.国家发改委发改环资[2004]73号“关于印发《资源综合利用目录(2003年修订)》的通知”

8.《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国经贸资源[1998]716号)

第二章项目概况

2.1项目总投资

该项目总投资8600万元。

全部为自筹资金。

2.2项目工艺方案

1、工艺流程:

煤矸石→板式给料机→带式输送机→鄂破机→滚筒筛→双轴搅拌机→陈化库→箱式给料机→强力搅拌机→双极真空挤砖机→自动切条机→自动切胚机→分运胚机→人工码胚→液压步进机→回车牵引机→摆渡车→液压顶车机→隧道干燥窑→出口拉引机→摆渡车→液压顶车机→隧道烧成窑→牵引机→卸车→检验→成品堆场

2、工艺简要说明:

本项目工艺主要由四个工段组成。

(1)原料破碎工段:

原料经分选后破碎后,由滚筒筛分,粒度控制在3mm,2mm以下的粉料控制在90%,送入双轴搅拌机中加水搅拌,含水率控制在9-12%,进入陈化库陈化。

(2)原料陈化工段:

原料在陈化库中经72小时以上的陈化后,可以提高原料的可塑性,使原料水分均匀。

(3)成型工段:

原料陈化后经多斗取料机机械取出后,经皮带输送到箱式给料机均匀给料后送入强力搅拌机加水搅拌、混合(含水率在13-16%),然后送入双极真空挤砖机挤出成型,经自动切条机、自动切胚机切割成要求的砖胚,码上窑车。

(4)干燥、焙烧工段:

窑车通过液压步进机、回车牵引机、液压顶车机进入隧道式干燥窑后,使砖胚含水率在5%以下,再由出口拉引机摆渡车、液压顶车机进入隧道式烧成窑焙烧,最后由回车牵引机、摆渡车、卷扬机将窑车送到卸砖处,成品由人工拣选,卸车并运到堆场。

2.3总平面布置

1.总平面布置原则

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基本建设、环境保护、劳动保护、消防等行业法律及法规。

(1)选址及总平面布置满足有关规范的规定要求。

(2)在满足工艺需求、生产管理、货运周转的前提下,新建建筑材料物的布置力求做到工艺流程合理,各种管线简捷,运输畅通,管理方便。

(3)满足防火、日照、通风、卫生等国家现行规范的要求。

(4)在满足使用条件下,结合当地条件,力求做到经济、合理,注意节约土地,并满足绿化要求,为厂区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

(5)严格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促进用地的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

2.总平面布置方案

本工程用地面积约133200平方米,新建厂房、堆晒场地,建设公用工程及辅助工程(包括综合办公楼、实验楼、职工宿舍助燃。

第三章能源供应情况分析评估

3.1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及消费情况

西气东输从境内通过,留有接气口,可以满足地区用气需要。

目前项目区工业主要是水泥厂、造纸厂,以及煤矿、火电厂等。

3.2项目能源消费对当地能源消费的影响

项目建成后用能主要是电力和水,其中年耗电1200万千瓦时,主要用于生产。

煤矸石与页岩粉碎混合后,自发热产生热能,用于切块烧成。

热量不足时,使用燃煤生产水煤气助燃,测算年耗煤2400吨。

项目区用能不会对地区用能产生影响。

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

4.1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4.1.1项目选址

该场址为工业区规划用地,项目建设地点地理位置优越,不需新建配套基础设施,交通十分便利。

可利用园区供电、给排水、供热、供气等市政设施,节约投资,原料运距短,供应方便,是较理想的建设场地。

目前集中供水、供电、排水等基础设施均已敷设到厂址附近的道路边,为本项目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

4.1.2总平面布置及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本项目厂区总平面布置的原则是根据项目特点和要求,结合场址现有的具体情况,在满足防火、卫生、环保、交通运输和未来发展的前提下,力求减少占地,节约投资,有力生产。

从节能的角度分析,方案布置紧凑,各工艺管线较为便捷、占地小,动力设施尽量靠近生产线,能源消费相对较少,是合理的。

4.2项目工艺流程、技术方案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从项目生产工艺中得知,项目用能主要是原料粉碎、搅拌、烧成等。

其中烧成阶段需要连续不断的高温环境。

由于项目区产品生产量大,需要消耗一定量的热能。

综合比较燃煤、用电、天然气为项目区提供热能的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拟采用煤矸石自发热提供热能。

4.3主要用能工艺和工序及其能耗指标和能效水平

项目主要生产工艺如下:

煤矸石→板式给料机→带式输送机→鄂破机→滚筒筛→双轴搅拌机→陈化库→箱式给料机→强力搅拌机→双极真空挤砖机→自动切条机→自动切胚机→分运胚机→人工码胚→液压步进机→回车牵引机→摆渡车→液压顶车机→隧道干燥窑→出口拉引机→摆渡车→液压顶车机→隧道烧成窑→牵引机→卸车→检验→成品堆场

其中干燥窑、烧成窑为主要用能单位。

本流程采用逆流转料方式确保热能与进料充分接触,降低能耗。

4.4主要耗能设备及其能耗指标和能效水平

本项目主要是以煤矸石为原料,经粉碎、处理等工序与页岩搅拌制造自保温切块,项目能耗主要是粉碎、干燥、烧成等消耗一定量的热量。

能耗设备主要集中在粉碎车间和反应车间。

根据分析:

1.该项目的生产工艺流程先进、合理。

在工艺设计中充分考虑生产运行的连续性和运行负荷的均衡性。

2.选用先进节能的设备和数控化设备,同时提高生产效率,以节约能源。

3.进入车间的水、电、汽均设置流量计,做到计划使用,定量考核,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4.5辅助生产和附属生产设施及其能耗指标和能效水平

本项目辅助生产系统主要指间接生产产品的部门,包括水泵房、变配电室、化验室等。

附属生产系统指为生产服务的部门或设施,如机修车间,场内运输,机关科室,仓库、采暖、照明等。

本项目辅助生产设备、附属生产设施占整个厂区能耗比例较小。

但项目建设单位在项目设计时仍遵循安全合理、经济有效的原则,选用能耗指标和能效水平先进的节能设备,力争降低整个厂区的能耗水平。

第五章项目能源消耗及能效水平评估

5.1项目能源消费种类、来源及消费量分析评估

本项目主要生产原料为煤矸石、页岩,煤矸石燃值低,但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燃烧。

本项目新增原辅材料及动力消耗见表

5.1.1电力

1.设计标准

(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2)《10kv及以下变电站设计规范》(GB50053-94)

(3)《建筑材料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1版)

(4)《电力装置和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

(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6)《民用建筑材料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2.用电负荷等级

本项目生产过程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长时间停电将对生产造成严重影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生产部门用电均属二级负荷。

根据《建筑材料设计防火规范》,本项目消防用电属二级负荷。

3.电源

本工程用电由厂变电室引入一路10KV专用线进入车间变(配)电室。

4.供电方案

(1)全厂供电系统选择

本工程用电由厂变电室引入一路10KV专用线进入生产车间变(配)电室。

根据工程需要,变电所内设置高压负荷开关柜2台,SCB9-2000/10,2000kVA,10/0.4kV的干式变压器1台及相应的低压配电屏5和高压配电屏2台。

高压负荷开关柜电源采用两回高压电力电缆引自厂区现有总变配电所内10kV出线柜。

低压配电系统采用TN-S接地型式。

为了提高功率因数,采用低压电容器进行补偿,使变电所高压侧功率因数达到0.9以上。

(2)动力配电

新增车间内动力系统供电电压为380/220V,供电方式采取放射式。

由低压配电屏向设在各车间的各动力负荷供电,配电线路采用电缆桥架敷设。

车间内电机容量在55kW及以上的采用降压起动,55kW以下的采用直接起动,电机的控制根据各专业的要求采用就地控制或遥控。

(3)防雷措施

本工程的各建(构)筑物均按三类防雷建筑材料物设防。

混凝土屋面的接闪器采用φ10热镀锌圆钢做为避雷带,金属屋面板的采用厚度大于0.5mm的金属屋面板做为接闪器,各构筑物可采用顶部的金属栏杆做为接闪器,并利用建筑材料物柱子主筋作引下线与接地装置连接,接地装置利用建筑材料物基础钢筋或人工接地装置。

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1欧。

低压配电系统采用TN-S接地系统,所有电气设备外壳不带电部分均应可靠接地。

建筑材料物、构筑物、塔、罐、金属容器、管线等的防雷、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与配电间的工作、保护、防雷接地,要求连成一个等电位接地网络。

5.1.2供排水

1.设计依据

《建筑材料给排水设计手册》(GB50015-2003)

2.水源及用水量估算

本项目位于****南侧,水源来自于市政自来水和**河水,其中生活用水来源于市政自来水,生产用水来源于地下水。

项目区在**河边,地下水资源丰富,可以满足本项目生产用水水质要求。

3.供水系统设计

本项目给水给水系统供给。

厂区规划并建有完善的给水系统,该给水系统已考虑本项目生产、消防给水的需要。

4.排水系统设计

项目区用水搅拌物料,排水主要是生活污水、雨水等。

项目区只做生活污水处理池。

5.1.3供热

项目区供热主要是生产用热及冬季生产、生活用热。

项目区可以利用烧成窑余热并敷设供热管网进行供热。

项目区利用煤矸石生产的新型墙体材料烧结自保温砌块本身煤矸石含有发热量基本可以满足烧结自保温砌块的生产,在生产高档砖时需要补充一定量的燃料,利用煤气发生炉,煤矸石的热效率可达60%以上,比直接燃煤可节能20%。

5.2能源加工、转换、利用情况分析评估

该项目输入的能源主要是电力、水、煤。

煤及煤矸石由企业从*****煤矿、*****煤矿等地购入。

同时,该项目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第一类第十二项建筑材料材料“新型墙体和屋面材料、绝热隔音材料、建筑材料防水和密封等材料的开发与生产”生产项目。

项目生产中,利用煤矸石自身产生热量加热砌块,当热量不足时,使用燃煤生成水煤气提供热量。

5.3能效水平分析评估

5.3.1能耗指标核算

1.能耗构成

该项目在正常运营过程中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电、水、煤等。

能耗包括:

(1)生产设备的电耗、日常生活用电及照明等。

(2)日常生活过程中的生活用水和生产过程中的生产用水等。

(3)生产工艺等。

2.项目能耗分析

该项目消耗的能源主要为电、水和燃煤,按照设计年消耗电1200万kw·h,水10.8万方,煤2400吨。

表5.3-1综合能耗表

序号

能源名称

单位

能耗

折标煤量(t)

折标煤系数

1

电力

1200

1474.80

0.1229kg/kwh

2

燃煤

2400

1714.32

0.7143kgce/kg

3

柴油

180

262.28

1.4571kgce/kg

4

机油及润滑油

30

36.00

1.2kgce/kg

5

108000

9.26

0.0857kg/m3

综合能耗

吨标煤

3496.66

单位产品能耗

吨标煤/万块标砖

0.146

经过分析,本项目综合能耗为3496.66tce。

5.3.2能耗指标分析

经过计算本项目能耗指标分析如下:

第六章节能措施评估

6.1节能措施

6.1.1总平面规划

本项目在总平面布置上充分考虑原料输送、生产车间、成品库及能源供应的位置关系,缩短流程距离,降低远距离输送的动力消耗。

6.1.2建筑材料节能

本项目的主要产品烧结自保温砌块属国家推广的新型墙体材料,其隔热、保温、隔音等性能优越,使用在建筑材料上具有独特的优越性与普通砖相比较,具有单块体积大,方便砌筑,节约砂浆;容重轻,降低基础工程造价,减少运输量等优点。

1、产品保温隔热性能好,可降低建筑材料物的使用能耗,墙体节能达65%以上,不用复合其它任何保温材料,依靠单一产品就可满足国家二级节能要求。

2、空心砖产品容重小,白重轻,从而减少基础的承载能力,降低基础工程造价及结构造价,为多层及高层建筑材料提供了良好的建筑材料材料。

6.1.3装备节能

所有工艺设备及电气设备均选用新型节能产品,尽可能降低装机容量达到节能目的。

1、该生产线所有设备的电动机全部选用新型电机,对于负荷波动的设备采用变频控制,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2、所有用水设备如真空泵、空压机、风机冷却水均为循环使用,可节约用水。

6.1.4窑炉节能

1、该项目一条生产线为两条3.8米砌筑平顶隧道窑。

由于窑体是改进先进型隧道窑,与同产量其他中小断面隧道窑相比较,保温效果好,热利用率高,从而节约了热能,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

2、窑体顶部设置空腔,采用空气交换冷却顶部,窑底也采用流动空气来保证窑车的正常运行,项部、底部散失热量皆抽入干燥窑内,既保证窑体结构的安全性,又可补充干燥窑所需热量;同时窑体采用密封措施减少窑体漏气,从而保证窑体密封性能良好,减少了热量散失。

3、焙烧窑各段采用不同的耐火砖及保温材料,以增加窑墙热阻,减少热损失,本窑体项部及两侧内部采用硅酸铝纤维(陶棉)和岩棉保温隔热材料,外部采用轻质珍珠岩为保温材料,使窑体顶部及两侧外墙热损耗降为最小。

4、窑车亦采用轻质保温结构,降低窑车蓄热。

5、所有风机均配置变频调速器,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电耗。

6、采用最先进的温度、压力测控系统,最大限度地降低焙烧窑热能损失,提高焙烧窑热效率,与国内焙烧窑比较,节能在35%以上。

7、干燥窑采用培烧窑尾气余热解决。

6.1.5设备工艺节能

1.该项目的生产工艺流程先进、合理,在工艺设计中充分考虑生产运行的连续性及运行负荷的均衡性;

2.选用先进节能的设备和数控化设备,同时提高生产效率,以节约能源;

3.厂区的供热管道,车间内的供热管道、冷凝水管道均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减少能量损耗;做好冷却回水,做到了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4.进入车间的水、电均设置流量计,做到计划使用,定量考核,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5.厂区及车间工艺平面布置时综合考虑物流因素,力求物流畅通,减少搬运能耗。

6.做好能耗计量,各低压出线回路均装设有功电度表。

6.1.6电气节能

1、配电线路均采用YJV电缆,在提高载流量及供电可靠性的同时节约了铜材消耗。

2、采用并联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提高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

3、大面积光源均采用高光效、低功率节能灯,灯具采用高效率灯具。

4、荧光灯均采用电子镇流器,提高其功率因数并减少频闪和光源的损耗。

5、照明功率密度值按规范《建筑材料照明设计标准》取值。

6、电缆、导线布线时避免线路迂回或电能倒流。

6.1.7节水措施

本项目耗水主要是生活用水。

主要节水措施为:

1、项目建设施工中应当采用节水型工艺,建设相应原节约用水设施,并在主体工程施工时投产使用。

2、安装使用节水型设备和器具,推广使用有限流量装置的节水型淋浴设施、节水型水龙头、两档式节水型便器系统。

3、加强热水系统的运营管理,防止诸如管道保温层脱落,系统温控或排气装置失灵所造成的增大使用中无效冷水的排放量。

4、注重绿化节水,种植耐旱性植物,推广喷灌、微喷等节水灌溉技术。

5、尽量做到水的循环使用,减少排放。

6、开展宣传工作,形成良好气氛

6.1.8节能管理措施

1.加强职工业务培训,提高职工素质。

在工作中熟练操作,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周期,降低水电消耗。

2.加强职工节能教育,提高职工节能意识。

设专职管理人员一名,落实各项节能工作措施或节能培训工作。

3.在企业设立的三级能源管理机构的基础上,车间以及设立能源管理小组,由车间主任担任组长,人员由有关专业和工艺人员、工人技师组成,兼职负责制定本车间各项能源的消耗定额,检查和监督本车间的能源使用情况,组织实施本车间节约能源的措施,组织实施本车间节约能源的措施,组织车间能源工作的考核。

总之,加强能源管理,完善“水、电”各级计量,杜绝“跑、冒、滴、漏”现象,严格操作规程,减少能耗浪费。

综上所述,采取上述措施后,该项目可以达到节能型标准。

6.2节能措施效果评估

经计算,本项目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为0.146tce/万块标砖,单位建筑材料面积综合能耗为0.07tec/㎡,万元投资综合能耗0.41tce万元。

项目单位能耗低于目前现有的“《烧结砖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DB33/767-2009)新建大中型断面隧道窑一次码烧用能指标为<417kg标煤/万块标砖”标准,因此,项目建设符合能耗要求。

6.3节能措施经济性评估

缺乏节能措施管理投资及节能设备投资数据,无法测算。

第七章存在问题及建议

7.1存在的问题

本项目缺少节能技术和管理措施的成本估算,无法进行节能经济效益的测算和评估,应予以补充。

7.2建议

本项目强调烧成窑余热回用,在照明、热损失、总图布置、电力节能等方面做了原则性的要求。

1.优化电能质量,降低无功损耗,设置无功功率低压自动补偿装置。

建议项目单位对大功率运行设备安装无功就地补偿装置,最大限度的降低电力输送的线路损耗。

2.建议项目单位对变负荷或低负荷的大容量用电设备安装变频调速装置,利用变频调速技术,实现电气系统节能的目的。

3.建议选用先进的、节能型风机、泵等,以节约电源,降低单位产品电耗。

4.建议项目单位对职工进行节能宣传教育,提倡节约用能、合理用能,促进其自觉节约各类资源的使用,使低碳生活理念深入人心。

第八章结论

根据分析,项目节能措施内容较为详实,设计中采用了先进高效节能的生产线、节能型设备及新技术、新工艺,同时充分利用余热进行预处理,以节能降耗;根据该公司提供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相关资料的分析,项目在热工设计、采暖制冷系统、电气照明系统等方面均符合《公共建筑材料节能设计标准》,并达到《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中的要求。

评估认为,该项目符合相关行业准入条件及能耗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