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017867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74.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垃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垃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垃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垃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垃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垃圾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垃圾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垃圾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垃圾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垃圾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垃圾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垃圾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垃圾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垃圾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垃圾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垃圾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垃圾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垃圾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垃圾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垃圾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垃圾教案.docx

《垃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垃圾教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垃圾教案.docx

垃圾教案

家乡水资源调查

一、活动主题:

家乡水资源调查

二、活动背景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个事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越来越匮乏。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能否确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发展观,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子孙后代生存的重大问题。

全面关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应当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课题。

结合我县河道现状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机整合,进一步拓展此课程的空间,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采访、感悟、实验等,理性的认识我们母亲河的水资源情况,为保护我们母亲河——黄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水是构成人体组织的主要物质,它是人类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元素。

水也是工业、农业生产的命脉。

回溯人类文明的起源,毋庸置疑,是水孕育和造就了人类。

可是家乡水资源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河床抬高,围湖造田,池塘被填,沟渠堵塞。

水面白色垃圾成片,养鱼、养珍珠等给家乡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

学生又学习完了《环境保护》单元。

为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响应国家的号召,了解家乡环境,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减少污染,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

为此,我们在学习完《环境保护》单元后,及时组织学生对家乡水资源现状进行考察。

对人们环境保护意识进行问卷调查。

使学生认识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感,进一步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三、活动目标

1、通过对家乡水资源环境的实地考察,了解家乡水资源环境的现状。

2、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学会问卷调查表的设计;

3、通过现状分析,培养和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与人交往、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提高收集、整理、加工信息资源的能力。

4、通过创新发明活动,激发探究的热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四、活动重点

对家乡水资源环境的实地考察,了解家乡水资源环境的现状

五、活动难点

通过创新发明活动,激发探究的热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六、活动年级:

五年级

七、活动地点:

县城周围

八、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图片)

1、播放图片:

让学生了解一些水资源的知识,知道水与人类生命息息相关。

2、播放图片:

了解中国的水资源面临的严峻情况;

3、播放图片:

介绍各地水资源污染情况及造成的恶劣后果。

4、那么水资源污染是不是离我们很遥远呢?

我们再要求学生实地去考察一下身边的水资源情况:

(二)、明确活动任务:

(分四个阶段)

第1周:

对家乡水资源进行实地考察,发解家乡水资源污染严重的现状。

第2周:

设计问卷调查表对家乡群众进行问卷调查。

对调查、访谈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了解人们对水资源环境的认识与保护情况。

第3周:

走访科学老师和社会老师,咨询保护家乡水资源环境的方法;

第4周:

反思总结整理、筛选资料,形成合理建议,撰写小论文。

第5周:

撰写论文或调查报告。

四、活动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

考察、实验、采访阶段

这一阶段的目的主要是想通过开展活动让学生来认识水污染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孩子保护环境,保护水资源的热情;同时也倡导了亲身体验的学习方法。

考察组:

考察居民区、河边、医院、火电厂、生活用水净化、消毒过程;

实验组:

先考察再取回水样,进行实验分析;

采访组:

先考察,再采访相关职能部门、造成主要污染源的单位、就河道近十年的变化情况采访了当地居民。

(采访医院有关人员时:

问你认为我们河道的污染与你们医院有关吗?

回答;暂时无关。

学生对这一回答很不满意,因为她们亲眼看目睹了医院堆放的触目惊心的垃圾,但是她们没有继续追问。

用学生的话来说怕太没礼貌,让别人下不了台。

山区,是多少人向往的地方,这里应该是山清水秀,然而我们学生看到的是面目全非、触目惊心的场面,沿河岸和公路向河中丢弃的垃圾难以数计,火电厂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中。

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为电厂成了我们这里水环境污染的"元凶"。

信息组:

通过网络、报刊杂志等搜集资料图片,进一步了解水资源的状况。

第二阶段;交流、展示、汇报、总结阶段

这一阶段活动的目的是想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合作、交流待方面的能力。

也体现了学科间的整合:

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与提升,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

各班通过主题班会,对学生提出了活动思考:

1、通过活动,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要更好的保护我们的水资源,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

学生交流、讨论、说出自己的感想,发出倡议——保护水资源,并制定出了维护水资源公约,而且学生围绕这一主题创作了很多作品:

如《给校长的一封信》、《给镇长的一封信》、《致全镇人民书》,有作文《收获》、有诗、儿歌、广告宣传画等。

活动一:

对家乡水资源环境进行了实地考察。

在活动第一周,我们小组成员分头对家乡水资源环境进行实地考察。

考察结果如下:

(1)淤泥河渠河面面积比原来小了许多。

(2)淤泥河渠的水变成了绿色。

(3)大部分池塘都是淤积成平地,并且杂草丛生。

水面白色垃圾一片。

(4)许多沟渠被停用而堵塞,都变成了垃圾坑。

活动二:

对家乡水资源环境进行实地考察结果及分析。

我们小组一行对家乡的五个池塘、以及淤泥河的水资源进行了实地考察,在考察中了解到,淤泥池塘的每个叉都被拦围起来养鱼,具体归纳为以下几点:

(1)淤泥河面面积比原来小了许多,因为人们把河滩几乎都改造成了水田。

(2)淤泥湖的水变成了绿色。

根据了解,是由于养鱼下饲料使水质变绿的。

原来清甜可口的淤泥湖水变得臭气难闻了。

(3)五个池塘都被淤积成平地,并且杂草丛生。

水面白色垃圾一片。

主要原因是长期没有深挖池塘,或清洗过池塘。

(4)许多沟渠被停用而堵塞,都变成了垃圾坑。

主要原因是许多沟渠被停用,水不能流通。

活动三:

设计问卷调查表,了解人们对水资源的认识以及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在调查表的设计活动中,我们小组成员反复讨论,形成了简单的问卷调查表:

家乡水资源的污染与保护的调查问卷

为了了解人们对于水资源的环保意识,对于水污染的了解,我们决定进行一次关于水资源污染与保护的调查,请尽量如实填写。

谢谢您的参与!

1、你所处的地方水资源污染情况严重吗?

()

A、严重B、不严重C、不知道

2、你觉得现在的水污染比起以前怎么样呢?

()

A、更严重B、没那么严重C、不知道

3、你关心水污染情况吗?

()

A、关心B、有时候去看一下C、不关心

4、你知道现在国家的水污染的情况吗?

()

A、知道B、不知道

5、你认为造成水污染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工业污染B、生活中的废水C、生活垃圾D、其他

6、如果符合饮用水标准的再生水进入家庭,您的使用态度如何?

()

A、可以完全接受B、有顾虑,只能冲厕C、不能接受再生水

7、您有节水习惯吗?

能否贡献您的节水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简单的概括一下水资源的现状

家乡水资源环境调查表

调查地点:

调查时间:

调查人:

调查内容——

过去怎样

现在怎样

变化原因

家庭饮用水

池塘里的水

淤泥湖中的水

井水

自来水

池塘里水发溴不能饮用

湖水被污染,不能饮用

沟渠里的水

清澈

污水

垃圾成堆

沟渠被填平

人们乱倒垃圾

池塘里的水

清澈可以饮用

池塘长满水草,

水面漂浮着塑料袋等白色垃圾

水为黑色还冒着泡泡

长期没深挖过池塘

乱扔白色垃圾

小河里的水

清澈

小河水清甜可口

混浊

水的颜色为黑绿色

气味发臭

养鱼

活动四:

家乡水资源调查结果并分析存在的问题。

我们对周围村民进行关于对水资源污染问题的问卷调查,在调查中发现人们都知道家乡水资源污染严重,并且越来越厉害。

但对家乡水资源问题表示一点也不关心的占95﹪。

针对考察及调查的情况来看,我们觉得为了保护家乡水资源,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我们应该做到:

1、大力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提高国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2、采取措施,不准围湖造田。

3、做到每年都深挖或清洗池塘,蓄水保水。

4、做好农村白色垃圾处理工作。

5、养鱼、养珍珠应该定地方,不能到处散养。

造成湖水整个变色变味。

第三阶段: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阶段

一、宣传活动(形式多样):

如通过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宣传,并发出倡议、上街宣传、把写的信送到了相关人员的手中等

二、实践活动:

分段、分班定期对河道垃圾进行清理、维护。

这一阶段的活动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保护环境、保护水资源的社会责任感。

第四阶段反思阶段

活动五:

活动反思

1、通过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对于水资源的现状问题以及如何保护水资源有更深入的理解。

明确人类应该保护水资源,初步形成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观。

2、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如镇政府、居委会、医院),他们也采取了相关的措施

3、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发现、解决问题等能力,发展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给我们带来的困惑:

(1)垃圾的处理问题

(2)大的污染源无力解决(如火电厂对水的污染)

当然,我们的实践和我们的理想可能还有一段距离,但我们在不断的探索、思考。

今后我们将与老师、同学一起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虚心学习兄弟学校好的做法,力争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通过对家乡水资源的实地考察及调查,我们收益非浅:

(1)通过家乡水资源的实地考察及调查我们了解到家乡水资源被严重污染和村民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2)通过开展此次活动,我们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了我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3)开展此次活动,锻炼了我们的组织与交流能力,使我们学会了怎样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与自由的发挥与想象能力。

(4)通过创新发明活动,激发探究的热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5)我为家乡的环境保护工作做了些什么。

(记录附后)

当然,我们的实践和我们的理想可能还有一段距离,但我们在不断的探索、思考。

今后我们将与老师、同学一起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虚心学习兄弟学校好的做法,力争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综合实践教案

主题的确立:

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中的持续增长,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越来越受到危害,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容忽视的问题,然而现在的孩子自理能力差,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不知道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更没有环保意识,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将确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主题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初步了解我们自然环境遭到污染和破坏的现状,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2、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环境对我们的生活非常重要,教育学生行动起来保护发身边的环境。

活动准备:

1、《课件》2、学生设计环保美化图片

活动时间:

1课时

活动过程:

一、

(1)出示第一组图片,引出问题。

黄果树瀑布,大兴安岭黄山风景桂林山水吉林雾凇东北虎

师:

同学们,看到这些风景秀丽,富有诗情画意的图片。

你想说点什么?

生:

我想用诗来赞美瀑布

生:

我想用一段文字来赞美桂林的山水甲天下。

生:

我想用歌声来赞美大兴安岭(左边是树,右边也是树)

师小结:

这是一组让大家钦佩向往的图片,是我们国家的够用山水风景区,那里自然优美,山清水秀,是旅游的景点,然而近些年来人们的环保保护意识越来越淡薄,有人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给我们的家园增加了污点,如果不从现在开始治理和保护,不久的将来势必受到环境对人类的惩罚,请看自然环境被污染和破坏的现状。

(2)、出示第二组图片,展开探究

大批砍伐水土流失沙尘暴空气污染废旧物污染水污染

师:

看了这组图片,你又有什么想法,想说点什么?

把你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现象收集到的内容讲给同学听,并说出理由。

生:

我看到小商小贩收摊走后,他们的周围到处都是垃圾。

生:

我想说说垃圾的处理办法。

生:

我们收集了全球10大环境问题。

生:

我们收集了乱砍乱伐造成的严重后果

生:

请听地球呼救。

生:

请听森林的自述

师小结:

既然我国的环境受到这样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并且已向我们人类提出严重警告,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生:

“保护环境”对,就让我们快快行动起来,共同努力,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小使者吧!

二、动手创作环保美化设计

第一组:

给班级设计一个垃圾箱。

第二组:

参加植树,绿化活动给小鸟搭窝。

第三组:

设计买菜购物的布袋或小篮子。

第四组:

生活中的垃圾有哪些好的处理办法。

三、展示学生的作品,环保美化图片

四、师总结:

有耕耘就有收获,为了我们的家园明天更美好,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来保护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家园。

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吧!

五、拓展活动,征集文稿

(1)、做绿色环保的小使者。

(2)、保护环境的名言警句。

 

视力的健康与保护

一、活动目标1.初步懂得保护视力的重要性。

  2.了解学习-些保护视力的有关常识,逐步养成好习惯。

  二、重点与难点1.重点:

使学生知道“近视”会给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不方便。

  2.难点:

学会保护视力的方法并养成相应的好习惯。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1.提供一本可供教师讲故事用的大图书2.提供做游戏用的眼罩。

  3.“学生看电视时间”记录卡。

  4.与学生共同制作保护视力安全图或“公约”图。

  提供有关材料:

现成的可剪剪贴贴的画片、作底版用的旧挂历(反面)胶水、剪刀、彩色笔。

水粉颜料等等。

  四、设计思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可以看到不少戴眼镜者。

但是他们并不了解“近视患者”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不便与困难,也不懂得“近视眼”必须从小预防,更是缺乏保护视力的应有常识。

而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大班孩子参加各类用眼要求较高的活动的比率有所增加,时间也相应延长。

此时,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保护视力的教育十分必要。

  设计该活动时应注意两点:

第一,要运用各种方法手段,引起学生对“近视眼”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作关注。

比如,可以选几则诙谐有趣的小故事、幽默、夸张小品或哑剧表演;可以启发学生观察调查身边的“近视眼”,从而了解他们的困难,然后开展讨论“近视眼是否有苦恼”“他们不能干哪些工作,不能参加哪些运动”等问题,使得学生懂得“保护视力”的重要性,更好地激发其保护视力的自觉性。

  第二,预防近视,保护视力的常识所涉及的内容较多,既有空间距离方面的要求,也有时间方面的要求。

因此,要切忌用“几要几不要”的枯燥说教,而应根据学生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发展的水平与特点,结合日常活动,运用一些学生能感知的事物作为“参照物”。

如视物距离30厘米左右,可让学生用自己的手臂测量,看电视的距离可用小脚掌来测量。

控制时间长短,可教学生学用计时工具——定时器、钟等等,以便学生操作实践。

  五、活动流程感知讨论操作实践强化巩固1.引导学生感知、讨论有关“近视眼”的问题。

  建议教师根据班级实际,循序渐进地开展以下-些活动。

  活动-:

在图书区内摆放一本自制的大图书《倒霉的大近视眼》,并提供录音,供学生阅读。

  活动二:

启发学生观察、了解周围一些“近视患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有哪些不方便,有哪些困难,以及形成“近视眼”的原因。

  活动三:

带领学生共同访问几位“近视患者”,或请他们来到学生园,讲讲自己的“苦恼”。

  活动四:

择时开展讨论活动:

设问:

你周围有哪些人也是“倒霉的近视眼”?

他们在生活、工作、学习时有哪些不方便?

碰到过哪些不愉快的事?

遇到哪些困难?

“近视眼”不能干哪些工作,为什么?

他们怎么会变成“近视眼”的?

“近视眼”能不能从小预防?

怎样预防?

  2.以集体或分组的形式,开展操作实践活动。

  活动一:

《学学、做做》结合-些用眼要求较高的活动,向学生介绍一些看书、写字、绘画剪纸等活动中保护视力的常识,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实践。

看书、书写或绘画时,要有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眼睛离视物30厘米左右。

(可让学生坐在桌前学学、做做棗将胳膊肘撑在桌上,将小臂和手掌伸直,中指点到鼻尖或额头,即距离30厘米左右)。

  不在过强、过弱的光线下看书、绘画或制作手工作品。

(可与学生共同看一看、找一找,活动室的哪些部位光线过强。

过弱,不宜开展上述活动)。

  看书、书写及绘画等活动的时间,每次约30~45分钟,进行这些活动后,最好能向远处望一会儿。

(教学生学习用定时器。

闹钟,或看时钟来控制时间)。

  不躺着、走着,或者在动荡的车厢里看书。

(可演个小小哑剧)。

 

垃圾

——综合实践课教案

一、活动主题:

垃圾

二、活动背景

通过查找有关资料,学生知道了目前我国垃圾年产量约1.3亿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大批的垃圾不但是资源的浪费,而且是制造脏乱的罪魁,更是多项污染的祸首。

垃圾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在垃圾堆积场里,各种垃圾因腐烂而臭不可闻,招引和孳生成群的老鼠、苍蝇、蟑螂。

从而传播疾病。

垃圾中有许多的病菌和寄生虫卵。

它们随着飘尘到外飞扬,污染大气侵占土地,污染土壤,污染水质和农作物。

垃圾中还含有多种有害的化学物质,若处理不当,也会危害人体健康。

因此,全班经过讨论、共同确定以“乡镇垃圾”为主题,开展系列综合实践活动。

三、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写垃圾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4、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出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垃圾的

5、通过写观察日记、心得体会、调查报告,培养学生归纳概括、整理提练的能力

6、感受垃圾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保护美丽的地球。

四、活动重点:

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五、活动难点:

如何处理垃圾。

六、活动年级:

六年级

七、活动地点:

校内外

八、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引导学生观看图片

 

 

2、引导学生说感受

3、小调查

(1)、如果每户家庭每天产生1千克的垃圾,那么1天内,会有多少垃圾呢?

若以30天计算,每个月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

若一年以365天计算,每年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

(2)、学生计算,老师板书

日千克吨

月千克吨

年千克吨

4、看了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我们刚才算的,只是本乡一年之内家庭产生的垃圾量,这个是不是最终的数据呢?

石本乡就有那么多的垃圾,那么全世界呢?

5、出示地球图片,讲述全球垃圾现状,帖上垃圾覆盖的效果?

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地起来研究有关垃圾的问题,这个问题可是世界级的难题,你们有没有信心挑战这个难题?

6、分小组明确各小组的任务

(1)、信息组:

查找有关垃圾的类别及产生来源的书籍、报刊文章、网上报道。

(2)、调查组:

参观环卫处、查找资料,了解本乡日产垃圾的数量及处理情况

(3)、追踪组:

拜访环保专家,了解垃圾处理的先进科学技术

7、制定计划:

每小组民主推选组长、聘请自己喜欢的指导老师,制定自己小组活动计划,调查校内外垃圾的的主要来源,以及垃圾分类情况。

第二阶段实践阶段

一、明确任务

二、社会实践

1、各小组进行社会实践调查

2、成果回报交流

(1)、调查小组汇报交流

学生根据研究方案,将收集到的各类信息进行整合,以手抄报,广告宣传,调查报告等形式举办展览办报,全面展开汇报宣传。

调查组组长:

同学们,你们了解我们的家乡吗?

你们了解家乡每天产生的垃圾是怎样处理的吗?

生活垃圾的管理主要分为清扫、收集、运输和处理四个环节。

同学们每天在市区看到的清洁工人,大部分是清扫街道和收集垃圾的。

清洁工人们大约每天4至5点上班,晚上会工作到10点。

工作的时间长,工作量也相当大。

他们中平均年龄将近40岁,清洁工人们的收入也不多,每月300元,家乡的这些垃圾除了来自街道的各个小区外,大部分来自宾馆、饭店、农贸市场等等,一天之内产生的垃圾量相当庞大,如果不加处理,后果不堪设想.。

2、信息小组汇报交流

中国国家环保总局近日向社会公布了处理城市垃圾的国家行动方案。

这个方案规定:

今后中国的城市垃圾将进行填埋处理,并把垃圾填埋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发电。

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将垃圾分成三类:

一、有机垃圾:

又称湿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或餐余废弃物。

包括:

瓜果皮、蔬菜皮、变质食品、剩饭菜等。

二、无机垃圾:

又称干垃圾、可回收垃圾或可再生废弃物。

包括:

废纸、废金属、废塑料、废玻璃、废织物(布料)等。

三、有害垃圾:

又称危险废弃物。

包括:

废电池、过期药品、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等。

3、追踪小组汇报交流

消除白色污染的好办法:

连碟子一起吃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开发环保产品,以取代传统的纸杯、纸碟、饭盒。

前不久,波兰一家面粉厂的厂主维索茨基想出了制造能吃得下肚的环保杯碟。

他把磨完小麦剩下的麸子压制成各种大小杯碟和碗具,适合旅行野餐或开生日会。

人们可以在餐后将这些环保杯碟吃掉。

四、交流调查信息

1、用办板报的形式向全校进行宣传。

2、用环保绘画,手抄报的形式向身边的人进行宣传。

3、组成垃圾分类小组,回收学生生活中产生的各类垃圾。

4、成立爱护环境基金奖奖励会,。

5、与环保局联手回收垃圾并进行分类处理。

第三阶段成果展示

师:

同学们,通过这段时间的调查,了解,观察和亲自体验,大家对家乡垃圾有了深入的了解,现在请你们进行成果汇报。

分组汇报:

1.各组自由展示,学生自由参观、交流。

2.全班性交流活动

A.什么是垃圾?

垃圾产生的途径?

(1)查找资料,以文本形式展示;

(2)利用电脑绘画技术将垃圾产生途径用示意图的形式展示;

B.垃圾的种类?

(1)收集资料、图片,以手抄报或科技小报的形式展示:

C.垃圾的危害?

(1)采访环保专家,了解垃圾的危害,录音并拍摄照片;

(2)拍摄常本乡内被垃圾严重污染的区域;

(3)联系数学学科计算:

按现在的速度,若人类不及时处理垃圾多久后人类将被自己制造的垃圾所覆盖?

D.废电池的危害?

(1)查找资料,以文本形式展示;

(2)实验研究:

种几盆植物,观察、比较放入与不放废电池物质植物的生长情况。

E.垃圾的处理方法?

(1)联系垃圾处理厂,了解、拍摄目前本市垃圾处理的方法;

(2)联系环保局,搜集垃圾处理的录像、VCD等资料;

(3)利用网络,查找国内其他城市,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的垃圾处理方法。

F.垃圾在自然情况下的分解情况?

(1)搜集各类垃圾样品,进行实验前的猜测、记录(哪些容易分解?

哪些不容易分解?

(2)掩埋实验,隔周查看分解情况,拍照并记录;

G.垃圾的回收利用?

(1)查找资料,了解垃圾回收方法;

(2)搜集垃圾回收的录像、VCD;

(3)利用废弃物品,做一些工艺品;

H.常熟市区垃圾现状?

垃圾分类收集的现状?

(1)走访垃圾中转站,了解有关数据,制成统计表;

(2)采访清洁工、环保工作人员及市民,了解常熟市垃圾分类收集的现状;

(3)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市区内垃圾分类收集的情况;

(4)针对现状,谈谈自己的想法;

 

 

 

 

 

 

第四阶段呼吁阶段

一、引导读下列一段话

地球与人类对话

地球写给人类的信

亲爱的人类,我的孩子:

当你们收到这封信时,我已经是个伤痕累累的“病人”了。

由于你们对我的破坏,我现在已病魔缠身,患有“心力衰竭、肾衰竭、坏血病”等多种疾病。

每天的空气污染、水污染、食物污染使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