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护理常规.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018012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docx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化内科护理常规.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docx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消化内科护理常规

第一节肝性脑病护理

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意识行为异常和昏迷为主要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与来自肠道的有害物质进入脑部诱发昏迷有关,曾称肝性昏迷。

一、护理措施

1.对怀疑有肝性脑病症状的病人(精神错乱、运动异常)应严密观察,找出诱因(如消化道出血、感染、大量利尿或放腹腔积液、摄取含氮食物等),及早治疗。

2.通知病人家属,并做好病人的生活和安全护理。

加床挡,烦躁不安的病人应约束四肢。

3.保持病室环境安静、整洁,减少不良刺激。

4.饮食:

严禁蛋白质的摄入,应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如粥、面条、藕粉等。

少量多餐,每日热量不低于2000kcal。

但注意禁食蛋白质不宜过久,随病情改善可给予少量豆浆、牛奶或肉汤、蛋类,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监测血氨、电解质、血气等。

5.保持静脉补液通畅,供给足够热量,以减少组织蛋白分解。

遵医嘱给予降氨药、静脉氨基酸及抗生素治疗。

补液过程中注意心、肺、脑等的情况。

6.肝性脑病并发脑水肿甚至脑疝者要严密观察神志、双侧瞳孔及生命体征等的变化,并保证能在一定时间内给予足够的高渗液降颅压治疗,注意用药后的反应。

7.认真记录护理记录及24小时出入量,注意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8.协助患者保持排便通畅,必要时可使用缓泻剂,以便及时排出肠道内毒素和有害细菌。

9.协助医师给予导泻或灌肠治疗,注意不能使用碱性液体灌肠,可使用盐水或白醋灌肠,保持肠道内pH值在6以下,以利于铵盐的排出。

10.若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则按照昏迷护理常规处理。

11.肝性脑病患者若需输血,应尽量用新鲜血,因为库血含氨量随库存时间增加而上升。

二、主要护理问题

1.潜在并发症

(1)昏迷:

与肝性脑病氨中毒有关。

(2)水电解质紊乱:

与肝性脑病患者代谢失调有关。

(3)败血症:

与机体严重感染有关。

(4)消化道出血:

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有关。

2.有受伤危险:

与患者躁动不安或昏迷有关。

3.排便异常:

便秘或腹泻,与禁食或肠壁水肿或肠道细菌感染有关。

4.生活自理能力缺陷(进食、如厕、洗漱、更衣):

与肝性脑病神志不清有关。

第二节肝硬化护理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肝病。

其病理特点为广泛的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并有再生小结节形成,正常肝小叶破坏,导致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成为肝硬化。

肝硬化在临床上分为肝功能代偿期和肝功能失代偿期。

肝功能代偿期:

病人可参加一般的轻体力工作。

但应注意避免劳累、精神紧张,饮食规律,合理搭配营养,并定期随诊,有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肝功能失代偿期的病人:

一、护理措施

1.病人应卧床休息,有腹腔积液时可协助安排舒适的半卧位。

下肢水肿严重时,可协助患者抬高下肢,以利水肿消退。

注意患者安全,防止因乏力或腹腔积液量多而导致摔伤、碰伤。

2.饮食方面:

对于无腹腔积液和食管静脉曲张的肝功能代偿期的患者,可采用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普食或软食,避免食用刺激性调味品及油腻食物。

每日4~5餐有利于提高营养摄入量;对于食管静脉曲张的病人宜采用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软食或少渣软食。

饮食一定要细软,避免粗糙坚硬、带刺带骨的食物。

烹调方式以蒸、煮、炖等为好;对腹腔积液的病人应采用低盐饮食。

“低盐”指在膳食中禁用一切盐制食品,但允许在烹调或就餐时另加食盐,一般2~3g/d食盐或酱油10~15ml/d。

严禁饮酒。

对于肝功能明显减退或有肝性脑病征兆者应严格限制蛋白质食物。

3.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无渣屑。

注意皮肤护理,预防褥疮。

活动不便者可协助会阴冲洗,并观察有无会阴部水肿。

男病人若有阴囊水肿,可用吊带将阴囊托起,以免与双腿磨擦损伤局部皮肤。

4.对于有黄疸及皮肤瘙痒的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沐浴,勤换内衣。

经常用温水擦洗全身,不要搔抓及使用碱性肥皂,以免抓破感染和碱性肥皂进一步刺激皮肤。

5.认真记录病人24小时出入量。

应用利尿剂者尤其要注意用药后的反应(尿量及血电解质变化)。

6.肝硬化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将药物对肝脏的影响减到最小量。

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应将口服药研碎服,以防划破曲张变薄的静脉。

7.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若同时处于肝炎活动期(乙肝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体阳性者)则应实施隔离措施。

8.肝功能不全或有肝昏迷前期症状出现时,不能随意使用镇静药、麻醉药及四环素类药。

9.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及一般状况,监测生命体征及血尿便常规、血电解质、肝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

10.如果患者出现烦躁不安、神志恍惚甚至昏迷,应按肝性脑病护理常规护理。

11.如果患者出现呕血、便血或粪便、呕吐物潜血阳性,应按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护理。

二、主要护理问题

1.潜在并发症

(1)消化道出血:

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关。

(2)肝性脑病:

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严重感染、大量利尿或放腹腔积液、摄取含氮食物或饮酒、手术、用药不当等因素有关。

(3)电解质紊乱:

与腹腔积液应用利尿剂有关。

2.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减退、肝脏蛋白合成减少有关。

3.腹泻:

与肠粘膜水肿、肠道吸收不良等有关。

4.生活自理能力缺陷(洗漱、进食、如厕、更衣):

与营养不良或大量腹腔积液有关。

5.有感染的危险:

与营养不良、机体免疫能力减退、门-体静脉间侧支循环建立有关。

第三节急性胰腺炎护理

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是胰酶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所致的急性炎症。

病变轻重不等,轻者胰腺以水肿为主,病情自限,数日后即可完全恢复。

重者胰腺出血坏死,易并发休克、呼吸衰竭和腹膜炎等,死亡率高达25%~40%。

一、护理措施

1.按消化内科一般护理常规处理。

2.嘱病人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整洁。

备好各种抢救设备。

3.急性期禁食、禁水,必要时进行胃肠减压,以改善胃肠过度胀气。

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胃肠外营养,并给予抗炎、止血、抑酸治疗。

急性期后可先进少量清流食,如米汤、藕粉、杏仁茶等。

若无腹痛、发热等不良反应,则可逐渐增加低脂饮食。

4.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清淀粉酶(正常值小于120U/L),观察腹痛、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给予对症处理。

5.胰腺炎患者的腹痛症状轻重不一,轻者上腹钝痛,能耐受;重者呈绞痛、钻痛或刀割样痛,常呈持续性伴阵发性加剧。

疼痛部位通常在中上腹部,如胰头部炎症为主,常在中上腹偏右;如胰体尾炎症为主,常在中上腹及左上腹,并向腰背放射。

疼痛在弯腰或坐起前倾时减轻。

出血坏死型可出现全腹痛、压痛和反跳痛。

镇痛可用地西泮与哌替啶肌注。

一般镇痛剂多无效。

吗啡不宜应用。

7.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包括胃肠减压引流及呕吐量,并注意观察性状。

若有出血等异常要及时通知值班医师。

8.监测血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情况,尤其注意血糖变化,因为有些重症胰腺炎β细胞遭破坏,胰岛素分泌减少,导致少数患者出现永久性糖尿。

9.注意患者有无抽搐,因为急性胰腺炎患者常可伴发低钙血症。

必要时给予静脉缓慢推注葡萄糖酸钙。

10.如果患者出现急腹症应及时通知家属,征得家属同意并签字后积极手术治疗。

11.治疗过程中应警惕消化道出血、休克、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肾衰竭、循环衰竭等情况,若有应及时对症处理。

12.护理过程中要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帮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并能配合治疗。

在病情许可的条件下,针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卫生宣教。

二、主要护理问题

1.体温过高:

与急性胰腺炎组织坏死或感染有关。

2.潜在并发症

(1)消化道出血:

与胰腺炎胃肠穿孔有关。

(2)水电解质紊乱:

与禁食水及恶心、呕吐或胃肠减压有关。

(3)休克:

与低血压或呕吐丢失体液或消化道出血有关。

(4)低血糖/高血糖:

与胰腺炎破坏胰岛细胞有关。

3.生活自理能力缺陷(洗漱,如厕,更衣):

与患者禁食水、发热或腹痛等导致的体质虚弱有关。

第四节消化性溃疡护理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

溃疡的形成有各种因素,其中胃酸-胃蛋白酶对粘膜的消化作用是基本因素,是一多发病、常见病。

一、护理措施

1.向患者解释精神因素对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应保持乐观的情绪。

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的精神紧张,无论在溃疡活动期还是缓解期都很重要。

2.溃疡病活动期症状较重时,需卧床休息。

卧床期间做好病人的生活护理。

3.注意病人疼痛的部位、时间、性质及与饮食的关系等,以便区分是胃溃疡还是十二指肠溃疡,及时与医师取得联系。

4.烟酒是刺激溃疡发病的因素,因此,应积极鼓励病人戒烟、戒酒。

5.营养治疗对溃疡病是十分重要的,其原则是:

供给充足的蛋白质。

适量选用脂肪以抑制胃酸分泌(有高脂血症者慎用)。

碳水化合物(淀粉类)对胃酸分泌没有影响,可以选用。

丰富的维生素C有利于溃疡愈合,因此,可以多吃新鲜水果和绿叶蔬菜。

尽量少吃或不吃巧克力、咖啡和可乐类饮料及刺激性调味品,如胡椒、辣椒、咖喱等,急性期更要避免。

并注意不要偏食,进食不能过快、过烫、过冷,不能暴饮暴食。

6.嘱病人细嚼慢咽,避免急食。

咀嚼可增加唾液分泌,唾液能稀释和中和胃酸,具有提高粘膜屏障作用。

7.溃疡病人一般不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类的药物,如果需要请严格遵照医嘱,并同时观察有无溃疡病的发作或加重。

8.严格遵医嘱用药,注意用药后的反应。

9.病人及家属还要观察粪便颜色,警惕溃疡出血引起的血便或黑便。

同时还应注意患者有无头晕、心悸、出冷汗甚至休克等失血表现,一旦出现及时就医。

10.在季节更换时尤其要提醒患者注意饮食规律,劳逸结合,并保持心情舒畅,以防溃疡复发。

二、主要护理问题

1.疼痛:

与溃疡病上腹痛有关。

2.潜在并发症

(1)穿孔:

与溃疡穿透胃肠壁有关。

(2)消化道出血:

与溃疡浸润血管有关。

3.焦虑:

与溃疡病反复发作有关。

第五节炎性肠病护理

炎性肠病一般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Crohn)病,是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

溃疡性结肠炎病变主要限于结肠的粘膜,且以溃疡为主,多累及直肠和结肠远端,但可向近端扩展,以至遍及整个结肠。

主要症状有腹泻、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

病程漫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

克罗恩病在整个胃肠道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但好发于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

以腹痛、腹泻、肠梗阻为主要症状,且有发热、营养障碍等肠外表现。

病程多迁延反复,不易根治。

一、护理措施

1.按消化内科护理常规处理。

2.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避免体力消耗。

缓解期可适当增加活动量。

3.饮食以高营养、高维生素和易消化为原则,可根据患者情况给予美味可口的饮食,只要体重不再下降,排便次数不再增加即可。

若有消化道出血或肠穿孔则应禁食。

4.有计划地使用患者外周血管,遵医嘱给予静脉高营养及必要的抗炎治疗。

患者情况允许时可给予要素饮食。

输注血液或血液制品时要严格核对,并密切注意有无变态反应发生。

一旦发生及时处理。

5.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体重,观察腹泻次数、性状及腹痛等症状变化。

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持续高热按高热护理常规处理。

6.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尤其腹泻次数多时要做好肛周护理,以防频繁腹泻刺激局部皮肤,并注意观察有无肛瘘发生。

除便后清洗外,还可每晚用高锰酸钾液坐浴。

7.要遵医嘱服药,尤其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阶段,不能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

注意观察激素的副作用。

8.服用水杨酸偶氮磺胺吡碇(SASP)的患者也不能自行停药或增减剂量。

SASP在肠内可分解为5-ASA,即5-氨基水杨酸和磺胺吡啶。

5-ASA是SASP的有效成分,具有抑制前列腺素的作用,可减少腹泻。

磺胺吡啶主要的副作用,如胃肠道症状、白细胞减少、皮疹等,使用时应注意观察。

饭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刺激。

9.对有些患者可以做保留灌肠治疗,如用灌肠2号,中药苦参加锡类散、激素等药物。

灌肠前一定让患者排净粪便,灌肠后嘱患者做膝胸位或俯卧以枕头垫高臀部15~20分钟,以保证药液充分流入肠内。

灌后嘱患者尽量保留药液。

灌肠每日早晚各1次或每晚1次。

10.对于急性期患者,护士要有随时做好抢救工作的心理准备,一旦有消化道大出血及时处理。

若出现肠穿孔,及时与外科联系,尽早手术治疗。

11.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疾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易使患者灰心,甚至不配合治疗。

护士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结合患者情况给予卫生宣教,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主要护理问题

1.腹泻:

与肠内炎变、肠道功能紊乱和肠吸收不良有关。

2.体温过高:

与肠道炎变及组织破坏后毒素吸收有关。

3.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肠吸收不良有关。

4.潜在并发症

(1)消化道出血:

与溃疡浸润血管有关。

(2)激素的副作用:

与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关。

5.活动无耐力:

与腹泻、腹痛及营养不良有关。

6.焦虑:

与病情反复迁延不愈有关。

第六节上消化道出血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严重症状。

出血部位一般是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以及胰管和胆管,常表现为呕血和黑便。

一、护理措施

1.安慰患者,使之卧床,尽量保持镇静。

呕血者抬高床头10~15°或保持患者头侧位,防止血液吸入呼吸道。

2.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宜选择粗大血管,根据生命体征适当加快补液速度,在心率、血压基本平稳后可减慢速度,以免补液量大引起肺水肿或再次出血。

补液过程中注意晶体和胶体的搭配。

3.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病人神志,嘱其禁食、禁水。

有条件者立即给予床旁心电、血压、血氧监测。

认真记录24小时出入量。

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及粪便潜血结果,注意病人肠鸣音是否活跃。

4.备好抢救车、负压吸引器、麻醉机、三腔两囊管等各种抢救仪器。

5.进一步明确是否消化道出血,需与鼻出血、吞咽血液、咯血及服用某些药物所致的黑便相鉴别。

6.初步估计出血量。

出血约20ml时,便潜血试验可为阳性;出血达50~70ml时,可表现为黑便;出血量为1000ml时,粪便为鲜红色,潜血可持续1周阳性,黑便可持续1~3天。

7.遵医嘱正确使用止血药及各种抢救用药,必要时输全血。

8.及时清理病人的呕吐物或黑便,以减少不良刺激。

随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床单位整洁。

9.如果需要做内镜下止血或下三腔两囊管或手术治疗,则应做好相应准备。

10.注意保暖,加盖棉被。

11.出血活动期应禁食、禁水。

出血停止3~4日后,可先吃冷流食。

进食后未再出血可逐步过渡,忌饱餐、热饮、坚硬及刺激食物。

溃疡病者遵循溃疡病饮食原则,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遵循静脉曲张饮食原则。

二、主要护理问题

1.潜在并发症

(1)消化道出血:

与溃疡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关(或潜在并发症:

失血性休克)。

(2)肝性脑病:

与消化道出血后氨中毒有关。

2.恐惧:

与出血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

与肠道内积血有关。

4.生活自理能力缺陷:

与失血后头晕、乏力、心悸有关。

第七节消化道出血使用

三腔二囊管护理三腔二囊管是用于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时的紧急压迫止血治疗。

其外形与一般胃管相似,但有三个腔,一腔是通往胃内的通道,可经此抽吸胃内容物或给药;另一腔通向食管囊,可注入空气压迫食管粘膜起到止血的作用;第三腔通向胃囊,可注入气体固定三腔二囊管,同时压迫出血的胃底静脉,起到止血的作用。

一、护理措施

1.若病人清醒应向病人说明置三腔二囊管的目的及方法,争取病人合作,并通知家属。

2.准备好隔离衣、手套、测好压的三腔二囊管、50ml注射器、绷带、滑轮、1kg左右的沙袋、剪刀、石蜡油、血压计、听诊器、抢救车(备各种急救药品和用物)、心电监护仪等。

3.配合医师插管,同时应立即建立静脉通道,保证足够的晶体胶体灌注,并遵医嘱给予止血药,必要时输血。

4.协助病人取仰卧位,将头偏向一边,以免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肺炎。

5.检查好三腔二囊管无漏气且气囊均匀后依照置胃管方法测量管长度,置入55~60cm。

先充胃囊(充气150~200ml,压力维持在50~70mmHg),充好后向上提,遇阻力固定再充食管囊(充气120~150ml,压力维持在35~50mmHg)。

6.充好后在鼻腔外缘的管壁上作标记。

将三腔二囊管与病人口唇成45°角持续牵引,拉力为1kg。

7.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并记录抽吸出的胃内容物、胃肠减压量以及粪便次数、量、颜色等,以判断有无继续出血。

8.置管期间保持鼻粘膜的清洁湿润,及时清理分泌物和结痂,并可将石蜡油滴入鼻腔,减少管对鼻粘膜的刺激。

做好口腔护理。

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定时或排便后为病人清洗臀部,预防频繁血便或局部受压引起褥疮。

9.如管向外移位,应立即剪断,以防气囊压迫气管引起窒息。

10.在放置三腔管24小时后应放气15~20分钟再注气加压,以免食管、胃底粘膜受压过久引起缺血、坏死。

以后隔一段时间放一次气。

11.三腔管放置48~72小时,若无活动性出血,可先抽出气囊内的气体,再继续观察12小时,在胃管内无血性内容物或粪便转黄后,可考虑拔管。

拔管前先让病人口服30ml石蜡油润滑管壁,以免拔管时损伤粘膜造成再次出血。

先放掉食管囊的气体,再放胃囊的气体,然后缓缓拔除三腔二囊管。

拔管后仍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有无再出血。

二、主要护理问题

1.潜在并发症

(1)猝死:

与消化道大量出血有关。

(2)出血性休克:

与消化道大量出血有关。

(3)窒息:

与胃囊脱出压迫气管或血液误吸有关。

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频繁血便及不能翻身有关。

3.恐惧:

与消化道大量出血有关。

4.生活自理能力受限(如厕、洗漱、更衣、改变体位):

与出血及三腔二囊管体位限制有关。

第八节肝脏穿刺术护理

肝穿即肝活组织穿刺术。

穿刺时协助病人取仰卧位,躯体右侧靠近床沿,右手屈肘置于枕后。

暴露穿刺部位(术前超声波定位或取腋前线第7~8肋间或腋中线第8~9肋间为穿刺点)。

嘱病人配合呼吸,当针头进入时配合屏住呼吸。

穿刺后进针部位用无菌纱布加压5~10分钟,胶布固定,加以沙袋,再以多头带包扎。

一、护理措施

1.术前准备

(1)向病人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术前请家属签同意书。

(2)教会病人练习呼气后屏气动作,以配合手术。

(3)测出凝血时间、血常规,若有出血倾向应先给予药物治疗。

(4)如怀疑阿米巴肝脓肿,应先用抗阿米巴药物治疗,2~4日后再行穿刺;如怀疑细菌性肝脓肿,应先用抗生素使病变局限后再穿刺。

2.术后护理

(1)术后嘱病人绝对卧床24小时。

卧床期间做好生活护理。

(2)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术后2小时内每半小时测1次,尤其注意血压变化。

若平稳可1~2小时测1次。

注意病人面色及主诉,严密监测有无出血发生。

如病人脉搏细速、血压进行性下降、出冷汗、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则应立即建立静脉通道,通知医师积极抢救。

(3)术后24小时可打开腹带,观察伤口敷料是否有渗血。

协助病人慢慢从床上坐起,如无不适,可床旁活动。

(4)术后穿刺部位疼痛剧烈,可给予镇痛剂。

(5)注意有无以下并发症发生:

①肝脏出血;②损伤胆囊或胆管;③损伤结肠或肾脏;④胸膜或腹膜的继发感染。

二、主要护理问题

1.潜在并发症:

出血、感染,与肝脏穿刺有关。

2.疼痛:

与肝穿有关。

3.生活自理能力缺陷(如厕,洗漱,进食):

与肝穿后体位限制有关。

第九节纤维结肠镜检查术护理

纤维结肠镜检查是目前常用的消化科检查之一,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

下腹痛,腹泻,便秘,便血原因不明,X线钡剂检查无阳性发现者;钡剂造影有可疑病变不能确诊者;肠道肿物性质不明,炎性肠病需明确范围或疑有癌变者;结肠疾病的内镜治疗或术前定位者;药物治疗前后或术后随访者;某些结肠病变的追踪研究等。

一、护理措施

1.术前准备

(1)向病人解释结肠镜检查的目的、术前准备、操作过程及术后注意,取得病人合作。

(2)术前肠道准备:

术前3日开始进少渣流食,并于每晚6时服酚酞2片。

术前1日禁食,并于晚6时和9时分别服50%的硫酸镁40ml和酚酞2片,并大量饮水。

术日晨禁食,必要时晨6时服50%硫酸镁40ml,晨9~10时行结肠镜检查。

若肠道准备不满意还要在术前用温开水清洁洗肠,以求排出清水样便。

(3)肠道准备期间,若病人出现入量不足或脱水等情况,可适当给予静脉补液,并向病人说明肠道准备的重要性,取得病人配合。

(4)对于年老体弱或不能耐受者可于术前给予地西泮或解痉灵肌内注射。

(5)安排病人左侧卧于检查床上,脱裤子至膝部,双腿屈曲躺好。

2.术后护理

(1)术毕协助病人安返病室,卧床休息。

(2)部分病人会有腹胀等不适感,告诉病人此属正常现象,一段时间后可缓解。

若不适难忍应通知值班医师对症处理。

(3)术后可恢复以前饮食,取活检或摘除息肉者要进温软流食,且注意观察粪便中有无出血。

(4)出血病人应及时给予止血治疗,并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5)注意观察有无肠壁穿孔,腹膜炎或肠粘膜损伤等并发症。

二、主要护理问题

1.潜在并发症

(1)低血糖:

与肠道准备禁食有关。

(2)肠穿孔:

与肠道病变及结肠镜检查有关。

(3)出血:

与结肠镜检查有关。

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肠道准备大量腹泻有关。

3.知识缺乏:

与缺乏结肠镜检查相关知识来源有关。

第十节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护理

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EST)是用长18m的柔软纤维光学硅胶管在X线下通过口腔插管摄影拍片,对不明原因的肝内外梗阻性黄疸,主要是鉴别胰胆疾患,并可作内镜介入性治疗。

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

各种胆管疾病,胰腺的先天畸形,诊断有无慢性胰腺炎,胰腺癌的诊断,结石嵌塞壶腹部引发的急性胰腺炎可镜下取石解除梗阻,收集胆汁或胰液作细胞学检查等。

一、护理措施

1.术前准备

(1)向病人做好宣教工作,消除顾虑,争取积极配合。

(2)做碘过敏试验及抗生素过敏试验。

(3)术前禁食6~8小时。

(4)病人穿着要适于摄片要求,不要太厚。

去掉金属物品(如钥匙、首饰等)或其他影响造影的衣服。

(5)胆管狭窄、梗阻及胰腺囊肿的患者术前1小时应用抗生素,预防化脓性感染。

(6)术前可肌内注射地西泮5mg以缓解紧张,为减少十二指肠蠕动便于插管,可在操作前给予阿托品或解痉灵肌内注射,但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者禁用。

2.术后护理

(1)术后送病人安返病室,嘱其卧床休息,禁食至血淀粉酶正常为止,监测生命体征。

(2)建立静脉通道,并应用抗生素2~3日。

(3)胰管显影者术后2小时及第2日晨分别抽血查淀粉酶(正常值<125U/L),若>200U/L,同时伴腹痛、发热,应积极按急性胰腺炎处理。

(4)术后密切注意病人情况,若腹痛呈阵发性加剧、心率大于100次/分、血压小于90/60mmHg应及时进行抢救。

(5)术后血淀粉酶正常且无反复后方可进食,由清流食(米汤、藕粉、果汁、菜汁)逐步过渡到低脂流食,再到低脂半流食。

(6)EST术后监测患者腹痛情况及有无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并要注意患者粪便中有无碎胆石排出。

(7)EST术后有鼻胆管引流者要保持管道通畅,观察并记录引流物的量及颜色。

每日用无菌生理盐水250ml加庆大霉素16万单位冲洗管道,以防胆管感染。

当确定胆管无梗阻,管道无引流物时方可拔管。

(8)注意观察有无急性注射性胰腺炎、化脓性胆管炎或败血症等并发症。

二、主要护理问题

1.潜在并发症

(1)急性胰腺炎:

与造影剂进入胰腺间质有关。

(2)感染:

与逆行插管操作有关。

(3)低血糖:

与检查期间禁食有关。

(4)消化道出血:

与逆行插管或镜下取石有关。

2.知识缺乏:

与缺乏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相关知识有关。

第十一节选择性肝动脉插管

化疗及栓塞术护理经皮经股动脉选择性向肝动脉插管化疗和栓塞是治疗肝癌的有效方法。

与全身化疗相比,其可提高肝内化疗药物的浓度,而全身反应轻。

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

肝癌病变部位局限在一叶肝脏或只有一个病灶者;对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及肝癌术后复发者,可经栓塞化疗后再行手术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