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复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018768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心理学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心理学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心理学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心理学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心理学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心理学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心理学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心理学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心理学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心理学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心理学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心理学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心理学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心理学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心理学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心理学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复习.docx

《心理学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复习.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学复习.docx

心理学复习

心理学考点复习

名词解释

1、记忆: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人脑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和理论、体验过的感情和情绪、练习过的动作,都可以成为记忆的内容

2.想象:

是人根据头脑中的已有表象经过思维加工建立新表象的过程。

3.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内在联系

4.动机:

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

也就是说,动机是激励个体去活动的心理动力

5.需要:

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需求的反映

6.性格:

是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7.气质:

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气质不是推动个体进行活动的心理原因

8.能力:

能力的概念很复杂,一般认为,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现实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

9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10.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11情绪和情感: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

12、心理学:

心理学史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13、差别感觉阈限:

这种刚刚能引起新感觉的两个刺激物的最小差别量。

14、迁移:

是指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课题的影响。

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

15、注意:

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6、注意的分配:

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上。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17、自我意识:

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

19、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的条件(距离、角度、照明等)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映像却保持相对不变。

20、过度学习:

练习程度达到150%的学习。

21、应激:

是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或危险的情况下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22、个性:

是一个人的整体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23、表象:

是感知观察之后在头脑里留下的有关事物的形象。

24、意志:

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25、情绪:

通常把那些与生理需要(如安全、饮食、性生活)相联系的内心体验称为情绪。

26、情感:

通常把那些与社会需要(如交往、文娱、教育、道德、劳动等)相联系的内心体验称为情感。

27、创造性思维:

其结果具有新颖性、独特性和价值性的思维。

28、遗忘:

遗忘就是对过去学过的材料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错误地再认或重现.

29、回忆:

经历过的事物现在不在眼前,由于有关信息的作用,使这些事物的形象或内容最新在头脑中呈现出来。

一般地说,回忆要比再认困难得多

1.填空题

1、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道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公认为心理科学独立的标志。

2、心理学通常把心理现象划分为: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

3、心理是脑的机能。

4、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有相应的技能分工:

额叶语言觉,颞叶听觉,顶叶运动觉,枕叶视觉。

5、心理学研究常用的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测验法。

6、知觉恒常性主要有四种:

亮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

7、德国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遗忘的内容是先多后少。

8、梦是睡眠状态下出现的一种想象活动。

9、情绪发生的较早,为人联合动物所共有,而感情发生的较晚,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个体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

10、心理学产生2大源头:

①来自古代哲学,②来自古代的生物学和生理学。

11、冯特是近代心理学创始人,精神分析派代表人物:

奥地利弗洛伊德,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

美国华生,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

美国马斯洛、罗杰斯,完型心理学代表人物:

魏太默。

12、“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是感觉的适应

⑴“万绿从中一点红”----知觉的选择性

⑵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一般为7﹢﹣2个组块。

⑶作家写小说、设计师描绘蓝图,艺术家构思新作----创造想象。

⑷读科幻小说,人们想象出未来世界的景象,听《梁祝》随之想象故事情节----再造想象

⑸熊和鱼掌不可兼得----双趋冲突

⑹前有断崖,又有追兵----双避冲突

⑺一个人既为炒股的丰厚利益所吸引,更为股市的高风险而担忧----趋避冲突

⑻人在得意时感到精神爽快,事事顺心,干什么都起劲,失意时,则整天愁眉不展,事事枯燥乏味----心境

⑼在应激状态下,人可能两种表现:

①目瞪口呆,手足无措,陷于一片混乱之中。

②急中生智,冷静沉着,动作精确行动有力,及时摆脱险境。

火灾,地震,突遭袭击,参加重要比赛,考试----应激状态出现的原因。

2.简答题

1.性格与气质的区别(简答):

气质与性格是有区别的。

(1)定义不同。

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而气质则是指的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心理活动的速度和稳定性、强度和指向性)。

具有同样性格的人,他们的气质可能是不同的。

例如,同样是乐于助人,胆汁质的人常常是满腔热情,急切豪爽地去助人,而粘液质的人则往往是不动声色,从容不迫地去助人。

(2)先天与后天的不同。

气质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具有先天性。

它虽然也会变化,但变化比较缓慢,也比较难。

性格受后天生活条件的影响较大,它虽然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但与气质相比,其变化比较容易,比较快。

(3)评价标准不同。

气质无好坏之分,而性格则始终从社会方面获得某些道德评价意义。

能力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哪些?

性格有何特征?

2.性格的形成与塑造出大题:

157页-167页,要看

㈠性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⑴生物学因素,⑵坏境因素:

①家庭坏境,②学校坏境③社会坏境⑶主观因素,可见,任何坏境等外在因素必须通过个体主观心理因素才能起作用

㈡具备良好的性格特征:

⑴自尊心⑵独立性⑶自信心⑷责任心⑸资自制力⑹竞争心

㈢要培养、增强自制力应该注意:

⑴要把握自己的志向⑵要优化自己的气质类型⑶要有宽阔的胸怀

㈣、性格培养的主要途径:

⑴榜样示范⑵民主的教育方式⑶发挥班集体的作用⑷鼓励民主的教育方式⑶发挥班集体的作用⑷鼓励自我教育

3、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的区别

个性倾向性:

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

个性心理特征:

性格(特征)、能力(一级概念)、气质(类型)

4.情绪情感的种类(做情绪的主人,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好心情,怎样调节自己的心情):

情绪的种类:

⑴心境⑵激情⑶应激

我国古代将情绪分为:

喜、怒、哀、乐、爱、恶、俱七种基本形式

现代心理学分为:

快乐、愤怒、悲哀、恐惧四种基本形式

情感的种类:

⑴道德感⑵理智感⑶美感

5.论述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论述题)

创造性思维是指其结果具有新颖性、独特性个价值型的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准备阶段、酝酿阶段、明朗阶段、验证阶段。

训练方法:

创设适宜的条件,采用发散式提问的模式,通过自我指导提高创造力

6.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2)直觉的整体性;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

3.论述题

1.师范院校的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

答:

心理学是未来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学生的必修课,学习心理学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有利于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师采用最佳的教学手段以优化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各种因素。

这就需要了解学生赖以进行

信息加工的主要心理过程、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规律以及有关的非智力因素情况,以便运用心理科学在这些方面所提供的原理,增加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2)有助于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效果。

了解个性的结构和形成的规律、影响因素以及青少年发展中的相应特点,有利于科学而富有艺术性地进行思想教育工作,

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随着思想教育内涵的丰富,对青少年社会交往的指导、性教育和心理咨询与辅导,也都纳入育人工作的范畴。

这一切都需要未来的教师从心理学中获得有关的科学知识和相应的操作指导。

3)有利于进行教育科研工作。

未来的教师不只是进行教书育人的工作,还要善于在自己的教书育人的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改革,积极进行教育科研工作。

可以说,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也是未来教师基本素质的一个重要作用。

在运用教育理论进行教育科研、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心理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有利于促进自身发展。

处于青年期且正值求学阶段的高师生,也面临自身发展问题。

如果说心理学对于他们将来从事教育工作有着多方面意义的话,那么心理学对于他们现时自我教育、自身发展也具有同样有效的促进作用。

运用心理学原理能优化教书育人的效果,也自然能优化自我教育和自身发展的效果,只是对象不同而已。

2.如何利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去组织教学?

规律的运用:

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论述

㈠无意注意:

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客观刺激物本事的特点,而是主体状态

⑴客观刺激物的特点:

①刺激物的强度②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③刺激物的运动变化④刺激物的新奇性

⑵人的主体状态:

①需要和兴趣②情绪状态③知识经验④机体状态

㈡有意注意:

是指有预定目的并需要做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⑴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很多主要包括:

①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②对事物的间接兴趣③意志努力

论述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㈠无意注意在教学中的作用:

⑴在教学坏境方面(不良的教学坏境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⑵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学内容要尽量满足学生的需要,引起学生的兴趣)⑶在教学方法方面(心理学的研究证实:

长时间的单调刺激使大脑皮层产生抑制,使人容易疲劳,难以使注意稳定)⑷在教学语言方面(是教师组织学生注意的一种重要工具)

㈡有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⑴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⑵激发和培养间接兴趣⑶正确组织课堂教学⑷采取方法,制止注意分散

3.如何利用记忆规律去帮助学生复习?

什么是记忆规律?

一.识记策略。

1.有目标的识记2.先理解后识记3.识记与操作相结合4.保持良好的情绪

二.复习策略。

要及时复习,经常复习。

边复习边思考。

在复习中整理好课堂笔记和读书笔记。

三.提取策略。

1.直观形象记忆法2.歌诀记忆法3.特征记忆法4.谐音记忆法5.比较记忆法6.重点记忆法7.自编提纲记忆法8.图表记忆法

.遗忘的规律是什么?

如何防止和克服遗忘?

 遗忘是一种正常现象,尤其是在词汇学习过程中。

而且,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还发现了先快后慢,先多后少的遗忘规律。

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防止和克服遗忘。

  

第一,要复习。

复习要适时,不要等到全部忘了再复习。

复习的时间要有一定的间隔,间隔的时间最初要短,以后逐渐加长。

第二,要改进教学方法。

要使学生第一次接触该词,就能对该词有一个生动鲜明的印象。

因此,在讲解词汇是尽量使音、形、义结合起来。

可以采用讲故事,穿插笑话、谚语和教唱英语歌曲等方法,来加深对词汇的印象和牢固掌握。

要正确指导学生记忆词汇的方法,这里面既有机械记忆又有理解记忆。

   第三,要因材施教,合理要求。

要了解学生遗忘的原因,不要一味训斥,使学生消除对英语学习的恐惧和厌烦。

还必须教育学生,如不下苦功,方法再多,仍然会一事无成。

4.想象意志记忆在课堂上的运用

5.老师根据不同学生的气质特点进行教学教育,因材施教。

①要正确认识和对待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培养他们的健康人格

②要教育学生善于正确认识自己气质的优缺点,改善自己的气质

③要正确认识自己气质的优势和不足,了解自己气质对于工作的重要性

6.认知过程(感知觉,记忆,思维),任选一个,说说在教学中的意义和应用。

7.情绪、情感与认知的关系(触景生情、眼不见心不烦,怀才不遇,知之深,爱之切)

8.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⑴遗传素质⑵环境因素和教育⑶实践活动⑷人的主观能动性

10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人类的基本需要必须先得到满足,然后才会进一步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的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发展之后,较低层次的需要依然存在,但对行为的影响力则减弱。

比较接近现实,反映了人的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趋势,反映了人的需要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为研究人类需要提供了有意义的线索,在管理科学和教育领域中又较高的应用价值。

但该理论也有其局限性。

首先,它在需要层次发展模式上具有一定的机械性。

挨次,它脱离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抽象地谈人性和人性的自我实现。

再次,该理论缺乏科学实验的依据和客观的测量指标,还有待社会实践中进一步体验。

对现在教育教学的启示:

创设合适的学习环境、关心学生的基本生理需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又足够的安全感;热爱、关心学生;在教学中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成就与尊重的需要,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在思想工作中,满足学生自尊、爱与美的需要,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提高思想境界。

11.第一印象,认知的偏差

12.巴甫洛夫(最初动过条件反射实验的人):

气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他认为大脑皮质的神经过程(兴奋和抑制)具有三个基本特性:

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

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气质类型

强度

平衡性

灵活性

不平衡

兴奋型(不可遏止型)

胆汁质

平衡

灵活

活泼型(灵活型)

多血质

平衡

不灵活

安静型(不灵活型)

黏液质

不平衡

弱型(抑制型)

抑郁质

气质的特征是因材施教的依据之一,看:

1)多血质的人活波好动、敏感、情绪发生快而多变、注意和兴趣容易转移、思维言语动作敏捷、善于交际、亲切、有生气、但也往往表现出轻率、不深挚等等。

2)粘液质的人安静、沉稳、情绪发生慢而弱,言语动作和思维比较迟缓,注意稳定、显得庄重、坚韧、但也往往表现出执拗、淡漠。

3)抑郁质的人柔弱易倦、情绪发生慢而强、体验深沉、言行迟缓无力、胆小、忸怩、善于觉察到别人不易觉察到的细小事物、容易变得孤僻。

4)对胆汁质的学生,应发展其热情豪放、爽朗、勇敢、主动进取的个性品质,防止粗暴、人性、高傲等个性特地啊,教育他们善于克制自己、沉着冷静、深思熟虑的回答问题,且应“以柔克刚”,“以理服人”。

12.人的情感过程与认知过程之间的关系

13、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意志在人成功当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3)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4)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14.什么叫非智力因素?

(意志、情感、人格、气质)家庭教育重视培养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品质、性格。

15.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1.输入(识记):

反复认识某种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映象的过程

2.贮存(保持):

知识经验在头脑中的积累、贮存和巩固的过程。

3.提取(再认和回忆):

经历过的事物再一次出现在眼前时,能熟悉地认识它。

能力补偿(盲人听觉触觉能力超常)

知觉特性⑴知觉的选择性⑵知觉的整体性⑶知觉的理解性⑷知觉的恒常性

16.能力,性格,气质,兴趣哪一个最能够影响活动的效率?

17.创造想象与再造想象有什么不同?

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绘或图形符号的示意,在头脑中构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是不依赖现成的语言描述而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它同再造想象一样,也是以感知提供的材料为依据,应实际需要而产生的。

比之再造想象,创造想象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独创性和新颖性。

它不是“依样画葫芦”,而是“别出心裁”,“推陈出新”,是一种真正的创造。

如“阿Q”的形象在读者们头脑中形成的过程,是再造想象的过程,而在鲁迅先生头脑中形成的过程,则是创造想象的过程。

18.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的容量?

19.意志品质有⑴自觉性⑵果断性⑶自制性⑷坚持性

20.遗忘曲线:

从艾宾浩斯曲线可以看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阶段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步缓慢。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遗忘规律

21.趋避冲突:

不想来上课又要考试及格

22.第一信号系统(狗看见主人,主人喊名它会上前),第二信号系统

23.能力气质性格兴趣哪一个最能够影响活动的效率?

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诱因,需要,兴趣,信念)、

感觉的适应(对暗光的反应,对水的适应)

24发散性思维特征,智力都是有哪些因素构成的?

读一篇文章前后记忆较清楚,中间很模糊什么原因

情人眼里出西施(审美具有主观性)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属于什么想象?

25.想摘玫瑰又怕刺(趋避冲突)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如何理解遗传环境和教育环境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产前环境重不重要?

答:

重要,遗传决定论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受先天的遗传基因(gene)所决定,儿童的智力和品质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已经决定了,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只能延缓或加速这些先天遗传能力的实现,而不能改变它.美国心理学家(G.Stanleghall)霍尔就曾鼓吹过: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1、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①教师应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学生应明了、理解观察的目的和意义。

②要有充分的观察准备,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制定观察的计划。

③在观察中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的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④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并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

2、根据遗忘规律应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合理复习?

①及时复习

②复习方式的多样化

③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④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⑤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⑥掌握复习的量

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①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造性活动,增强创造意识。

②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③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

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⑤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4、无意注意产生的条件?

①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a.刺激物的强度b.刺激的变化和运动c.刺激的对比d.刺激的新颖性

②人的主观状况:

a.需要和兴趣b.情绪与期待c.知识经验d.身心状态

5、简述不良情绪调节的方法(情绪健康与情绪调节)

①合理发泄  ②转移  ③自我控制  ④自我安慰  ⑤幽默  ⑥升华

6、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①有明确的目的性  ②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③与克服困难相关联

7、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①注重学生早起能力的培养

②加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

③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

④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8、马斯洛的需要层次?

①生理需要  ②安全需要  ③归属和爱的需要  ④尊重的需要  ⑤自我实现的需要

9、怎样根据气质特征进行教育?

P155-156(四条)

10、思维与言语的关系

一方面,言语的存在依赖于思维。

言语不是空洞的声音流。

言语所表达的正是思考着的内容。

鹦鹉虽然能把人的语言模仿得非常逼真,但因它不懂得其中的意义,所以这种发音活动根本不是言语。

没有思维,就没有言语。

谁想得清楚,谁就说得清楚;谁说得不清楚,也就表明他还想得不清楚。

另一方面,思维又紧密地与言语相交织

1.言语给思维提供刺激物。

正常人的思维活动,都是借助言语而实现的。

我们看书,是依靠语言的视觉刺激引起思维活动;我们说话,是依靠言语的动觉刺激引起思维活动;我们独立思考,既没有看书,又没有听讲,也没有说话,也是依靠在内心中默默无声的言语的动觉刺激引起的。

2.言语是思维最合适的“物质外壳”。

抽象思维是用抽象概念来进行的,抽象概念存在于词当中。

抽象思维的进行和最后结果都必须以语词作为它的承担者。

概括性是思维过程的一个特征,而思维的概括是借助于语言中的词语来实现的。

凡词都是概括了的,如“灯”这个词于一切的灯联系着,尽管世界上有各式各样的灯,各有各的特点,但它们必须具备一个共同的本质——“照明的工具”。

没有词就无法对同类事物进行概括,结果是思维的概括性就无法实现。

思维和语言虽然非常密切地联系着,但二者并不等同。

思维与客观现实的关系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其间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而语言同客观现实的关系是标志和被标志的关系,二者之间则没有必然的联系。

可以用不同的词代表同一事物。

11、意志行动的特点主要有:

1)、有明确的预定目的

人在行动前,行动的目的和结果就以明确的观念形式存在于自己的头脑中。

意志行动始终是在自觉目的的支配下进行的。

意志对行动的支配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发动,即推动人从事有预定目的的行动;另一是制止,即制止与制定目的的相违背的行动。

2)、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

个体的各种运动可以分为两类:

一种是可以由意识支配的运动,叫做随意运动。

另一种是意识不能支配的运动,叫做不随意行动。

意志行动是以随意运动为础的。

3)、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困难可分为内部困难和外部困难。

内部困难又叫主观上的困难。

外部困难又叫客观上的困难,有的是由自然条件造成的,也有的是由社会条件造成的。

12、思维有两个主要特征:

(一)思维的概括性:

思维反映的不是个别事物或事物的个别属性,而是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

思维的概括性还表现在:

思维能反映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及规律。

例如,通过感知觉,我们只能感知到太阳和月亮每天从东方升起,又从西方落下。

通过思维,我们则能揭示这种现象的规律性是由于地球自转的结果。

又如:

水从山上流到低面;从小溪流向大海,可以概括为:

“水往低处流。

(二)思维的间接性:

思维能对不在眼前或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可以通过其他事物或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媒介来进行反映.例如:

地震工作者可以根据动物的反常现象或其它仪表的数据来分析预报震情;医生可以根据体温、心电图和验血结果去诊断疾病;教师可以根据心理学知识去推断学生的表情所意味的内心状态.所有这些都是间接的认识,都是通过思维来实现的.

v思维的间接性和概括性是紧密联系的:

1)、人们在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由于能通过思维概括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的联系,才能间接地认识不在眼前或无法直接感知的事物;同时,只有通过间接的途径,才能对客观事物进行概括的反映。

2)、没有概括性,就不能间接地认识事物;

3)、没有间接性,就不能概括.

13、根据是否有目的和意图,可以把想象分为:

随意想象:

根据一定的目的,自觉地进行的一种想象.

不随意想象:

没有特定的目的,不自觉的一种初级想象。

14、如何理解遗传、环境和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通过遗传,传递着世世代代积累下来的一些生物特征,如肌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性等等.遗传是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给人的心理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一方面,遗传素质的差异为个体心理差异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遗传素质为心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环境和教育在心理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一般把环境理解为儿童出生后所接触的自然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并重视这种环境的作用,但是却忽略了另一个环境,即胎儿所处的母体这一环境,这种对环境的理解是不全面的.

15、产前环境的作用---有多重要?

在产前期内,个体生存于子宫的胞衣之中,周围是羊水,由脐带和胎盘与母亲的血液循环系统相连接,既由此从母亲血液中获取营养,又可由此排除废物,所以脐带就是胎儿的生命线.因此,产前的个体子宫内是他的小环境,母体则是他的大环境,母亲生理上或心理上的重要变化,都会影响胎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