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室医院感染的控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10257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3.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B超室医院感染的控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B超室医院感染的控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B超室医院感染的控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B超室医院感染的控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超室医院感染的控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B超室医院感染的控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图分类号:

Rl97.3 文献标识码:

B

DOI:

10.16690/ki.1007-9203.2015.24.019

?

1994-2016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

医院感染控制关系到患者、医院工作人员及医患家属等的健康保障,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

作为辅助科室,B超室的患者比较复杂,涉及病种多,流动性大,交叉感染风险大,且传染途径隐匿。

如果管理不善,很容易造成医院感染。

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B超室的医院感染工作往往被忽视。

本文在分析B超室存在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对策,降低B超室医院感染的发生。

1B超室感染的危险因素

1.1 就医环境

患者进行B超检查时需在暗光中,通常室内门窗紧闭,空气流通不畅。

如果空调定期清洗消毒不到位,很容易造成空气污染。

加之B超室患者流量大,病源复杂多样。

据相关调查显示,许多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对进出检查室的患者未能采取相关预防措施,如穿一次性鞋套、戴口罩等,使B超室成为各种病原体的聚集地。

许多患者因疾病或特殊治疗,免疫力低下,易感性高,容易引发医院内交叉感染[!

]。

这些都是容易被忽视的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1.2 对B超室感染管理重视不够

医院感染的控制管理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多个环节,需全体医务人员的积极参与和患者的配合,但一些医院管理层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足,将重点放在一线临床科室,忽略或放松了对辅助科室医院感染控制的管理,B超室就在其中。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一些穿剌手术、介入手术等微创手术需在B超引导下进行。

在这种情况下,B超室已兼具手术室的职能,对其无菌操作的要求更高。

部分B超室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欠缺,无菌操作观念淡漠,手卫生意识差,工作中未能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进行操作。

此外,很多医院的医院感染监

管体系尚不完善,多以综合监割为主,很少开展目标性监测,一些隐匿的感染危险因素不能及时察觉,这些均会影响B超室的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工作的开展。

1.3 防控工作落实不足

除了部分B超室医护人员因对医院感染相关知识欠缺,在工作中并未能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定进行操作外,有相当部分医院为了节约医疗开支,未为就诊患者提供相应的隔离设备,如一次性口罩、鞋套等,医护人员未能按照规定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B超探头未能规范清洁消毒,消毒器材配备不足、配备的消毒液未能达到有效浓度或过期仍继续使用,硬件设备陈旧或配备不足等,这些都是引发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

2B超室医院感染管理对策

2.1 完善规章制度和强化监管体系

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

B超室的领导应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行之有效的科室工作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标准,包括消毒隔离制度、感染质控及考评标准等,使医护人员在工作中能够有章可循;

为保证感染控制工作的有效实施,应明确科室主任为科室医院感染的首要责任人,充分利用本室资源,选用业务骨干为兼职医院感染质控员,实行严格的科室内部责任制,同时配合医院院

感部门实施目标性监视L通过建立三级管理控制体

系,认真履行职责,及时发现感染隐患,并作出调整,把B超室医院感染控制环节做好[2]。

2.2 强化医护人员业务培训

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重视程度和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感染工作的效率,因此必须对B超室医护人员加强院感知识培训。

针对B超室的新员工,需要对其进行一对一的岗前教育培训,考试合格后

中医药管理杂志Journ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Management 2015年12月第23卷第24期1141

方可上岗。

对千已经上岗的工作人员,需要熟悉消毒隔离、无菌操作等相关技术,并认识到医院感染的责任。

B超室要及时结合院感部门的要求,制定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地进行培训,定期请院感部门对全科室人员进行感染知识培训,请专家进行讲座,全面提高医护入员的感染防控水平。

通过这些培训措施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和职业素养,自觉地执行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将预防感染工作落实在日常工作中[3]。

2.3 加强防控措施的落实

2.3.1 做好室内环境

B超室应保证每天静电吸附式消毒或紫外线消毒2次,每次至少30分钟。

每天工作结束后,开窗通风30分钟,空调罩每月清洗1次,保证空气清洁;

每天对门把手、办公桌椅、诊查床、仪器表面、地面及候诊座椅等用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两遍;

检查前护士应引导患者进入候诊区,并发放一次性鞋套、口罩,保证室内环境清洁安全。

2.3.2 规范无菌操作

对患者进行B超检查时,检查者应当着患者的面用速干手消毒液擦手,带一次性手套,并对患者局部皮肤消毒后再行检查。

检查后需用草纸擦拭耦合剂,再用75%乙醇擦拭探头进行消毒。

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固定诊室检查,接触皮肤的探头可用一次性手套或专用无菌探头套,B超使用前加套可靠的消毒隔离套,检查结束后立即更换床单,对探头及其他接触性检查器具进行彻底消毒,并对检查床进行消毒处理,检查中严格执行传染病患者消毒隔离措施。

进行B超引导下穿刺手术或介入手术时,应减少陪护。

操作前先进行紫外线消毒,从局部皮肤消毒、打开无菌包、药物抽吸到治疗结束每个操作环节都要做到无菌操作,进行各种操作后,医护人员应进行手卫生消毒,以无菌纱布覆盖创口,胶布固定,以最大限度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2.3.3 规范废物处理

检查中产生的医疗垃圾应按《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分类规范处理,并做好登记,有效控制病原菌的扩散,控制医院感染风险[4]。

2.4 加强感染监测

医院感染监测是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医院感染质控员要通过定期综合检查,监督B超室环境卫生状况、消毒灭菌效果、医护人员规范操作等,同时进行科室目标性监测,如探头细菌培养等,以保证及时发现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将院感问题上报,进行讨论并制定对策,确保感染管理工作的持续性改进。

2.5 加强病人引导

院感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患者的配合,尤其对千B超室这类的医技辅助科室。

检查人员多,流动性大,检查室空间狭小。

需强化对患者的引导教育,在科室走廊、检查室等地方悬挂院感预防知识,通过向患者发放知识手册等措施,提高患者的就诊意识,自我重视院感防护。

从而配合医护人员的院感工作,以促进B超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3结语

B超室作为医院的辅助科室,是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工作不容忽视的环节。

科室应积极配合院感部门的工作,完善感染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强化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学习,在工作中认真落实院感防控工作,有效预防科室医院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宏丽.当前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自然医院杂志,2007,9(4):

352.

[2]邹丽华.新形势下现代医院感染管理策略研究[DJ.南京:

南方医科大学,2010.

[3]胡必杰.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需要新思路[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08,1(5):

257-260.

[4]李玉蕊,张颖.做好B超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J].青岛医药卫生,2011,43(5):

394-395.

(收稿日期:

2015-09-21)

•信息.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参考文献根据国家发布的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著录,不得有缺漏项,并在文中所

引用处以[肩码]按顺序标识。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要求如下:

1.古籍[: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

志].版本(或其他责任者).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起页—止页.2.专利文献[: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

利国别,专利号[文献类型标志].发布日期.3.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责任者.标准代号标准名称[文献类型标

志].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4.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责任者.析出题名[文献类型标志]//原文献责任者.

专注题名.出版地:

起页—止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