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与经济常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033239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9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点与经济常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知识点与经济常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知识点与经济常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知识点与经济常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知识点与经济常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知识点与经济常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知识点与经济常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知识点与经济常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知识点与经济常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知识点与经济常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知识点与经济常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知识点与经济常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知识点与经济常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知识点与经济常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知识点与经济常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知识点与经济常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知识点与经济常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知识点与经济常识.docx

《知识点与经济常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点与经济常识.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知识点与经济常识.docx

知识点与经济常识

经济常识复习资料

国民经济:

消费:

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对国民生活的影响

生产:

企业经营

分配:

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交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宏观调控

专题一生活与消费(货币、价格、消费)

(1)从知识的考查看:

试题考查立足居民生活变化这一条主线,把握了价格与消费两个核心知识点,凸显了货币的本质、单位商品价值量的计算,以及居民消费水平变化的因素三个难点。

(2)从试题类型上看:

选择题基本上还是以体现说明类、计算类、原因依据类、措施类和意义类为主。

材料题多以原因类、措施类为主。

但是,图表类试题逐渐成为考查的主流.

【知识发散】价格、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知识发散】价格、消费、收入分配、宏观调控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系

(1)价格变动影响居民消费,价格升高,居民购买力降低;价格降低,居民购买力提高,价格变动有利于引导居民消费趋向。

(2)收入是影响消费的前提和基础,调节收入分配,有利于提高消费水平,从而刺激消费,有利于保持物价稳定。

 (3)宏观调控是市场调节的有益补充,国家通过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或者法律手段,调节物价,从而引导企业生产和居民消费,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例3[2011·山东卷]下列四幅图描述了某商品的价格(P)、需求量(D)、价值量(V)以及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L)之间的关系。

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传导过程正确的是(  )

A.①→③→④B.②→①→③C.①→②→④D.②→④→③

【点评】对于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我们可以记住以下口诀:

价涨需求落,价落需求涨;生活用品小,高档用品大;互为替代,反向变,互补商品,同向动。

D

 

【知识发散】消费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消费与生产:

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新的消费需求,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新的消费热点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2)消费与经济发展方式:

消费、出口、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要想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必须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3)消费观念与经济发展:

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倡导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消费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刺激消费,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有利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例4[2011·四川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

投资率是总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消费率是最终消费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投资、消费、出口被喻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与消费为内需,出口为外需)。

据世界银行统计,目前全球的平均投资率约23%,消费率约75%。

 

材料二 近年来,国家对“促消费”工作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制约消费需求扩大的矛盾和问题。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逐步提高消费率,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

问: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什么联系?

从经济常识角度看,提高消费率有何重要意义?

 

【答案】①2000年以来,我国投资率呈上升趋势,消费率呈下降趋势;与全球平均水平相比,投资率明显偏高,消费率明显偏低。

反映出我国投资与消费不协调、不平衡。

②国家采取促进消费的系列政策措施,是针对我国经济中投资与消费不平衡的状况,目的是促进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

③有利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扩大居民消费,改善民生,有利于拉动与消费相关的企业和行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增强居民消费信心;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改善经济结构。

专题二生产、劳动与经营(生产、企业、投资)

(1)从知识的考查看:

高考试题多集中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企业经营、就业等知识点。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投资、融资等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考查频率较低。

企业经营主要考查公司的形式,企业经营的策略,且多与专题四的知识结合。

就业主要考查就业的途径、如何应对用工荒等问题。

(2)从试题类型上看:

选择题多以体现类和说明类试题为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但是试题命制方式呈现多样化,更多地融入了图表试题和探究类试题。

非选择题集中考查企业经营与就业,多以措施类试题为主,以当年的时事为背景。

但是试题考查方式实现了由整体性向具体化转变,重点考查对某一具体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知识发散】促进就业、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意义

 

b例.国际上有一条公认的“马特莱法则”(又称“二八法则”)。

该法则告诉企业的经营者,不应该面面俱到,而应侧重抓关键的人、关键的环节、关键的岗位、关键的项目,即关键的20%,再以20%带动80%,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由此可见,“马特莱法则”强调(  )

  A.重视科技投入,形成竞争优势 B.加强科学管理,以管理促效益

 C.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D.遵守职业道德,开展正当竞争

 

【知识发散】不同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经营措施

 

专题三收入与分配

(1)从知识的考查看:

本专题是高考试题的聚集区,试题考查打破原先的整体性,更多地聚焦于对具体知识的理解。

收入分配主要涉及措施、意义,以及国富与民富的关系;财政主要涉及财政作用,特别对财政政策的考查趋于增多;税收主要涉及税收的作用。

财政和税收更多地结合宏观调控出现。

(2)从试题类型上看:

选择题数量增多,难度加大,非选择题数量减少,难度降低。

命题背景以当年时事热点为素材,涉及了公平维护、财政政策、个税调整等内容。

【知识发散】维护社会公平的经济意义

 

(1)效率与公平关系: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社会公平的维护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

 

(2)分配与消费:

社会公平的维护,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有利于引导生产,扩大内需。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

社会公平的维护,有利于缩小行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4)科学发展观:

维护社会公平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要求。

 (5)经济发展方式:

社会公平的维护,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投资、出口与消费协调拉动转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例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收入分配现状图

 注:

在发达国家,劳动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大概是65%~70%。

  

材料二 2011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在“十二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超过7%。

提高扶贫标准,减少贫困人口。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

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提高并稳定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政策范围内的医保基金支付水平提高到70%以上,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

(1)简析材料一反映的经济问题及其可能导致的后果。

(2)结合材料二,从“分配机制”角度说明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答案】

(1)①问题:

材料一反映了当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贫富(阶层)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还很大;与发达国家相比,初次分配中,我国劳动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②后果:

不利于实现社会公平,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及社会和谐。

 

(2)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要重视初次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③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④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扶贫标准,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知识发散】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

  

(1)实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原因:

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

单纯的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

要减少单纯市场调节带来的危害,就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实施针对性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实施

 【知识发散】税收的作用

 

(1)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税收属于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面对经济发展过热,可以通过增加税收来抑制社会总需求。

如果经济发展过冷,可以减少税收,刺激社会总需求,实现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2)引导居民合理消费:

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通过调节税收,比如:

对奢侈品消费征税、白酒税等,都可以引导人们进行科学、合理的消费。

 (3)维护社会公平:

通过个人所得税,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平。

 (4)引导企业生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政府通过调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环保税等税率,可以引导企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专题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从知识的考查看:

三年试题考查明确了一个核心,把握了三个重点。

一个核心就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三个重点就是宏观调控、经济结构优化、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2)从试题类型上看:

试题类型实现了从描述性、措施类向探究类题型转变。

近年高考试题多以提建议、参与探究等开放性形式出现,包括更多地涉及财政、税收、社会公平、所有制、就业、消费、物价等知识。

【知识发散】宏观调控手段

经济手段

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

 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

 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批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财政政策(国债、税收等)和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利率、信贷等)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下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国家还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规划、计划等,对经济活动参与者进行引导,以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经济手段中的政策:

税收政策、信贷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产品购销政策、价格政策、扶贫政策、产业政策等。

 一方面,国家通过经济立法,规范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调整社会经济关系;另一方面,国家通过经济司法活动,保证各项经济政策的执行、经济合同的履行,打击各种经济犯罪行为

 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具有直接、迅速、强制性特点(吊销、查封、扣押等)

 其中,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是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知识发散】宏观调控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1)生产:

国家一般通过财政和税收手段,通过对商品价格的干预,引导企业生产。

同时通过行政命令和立法,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2)分配:

再分配中通过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强化税收调节,防止两极分化。

并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保障人民生活的作用。

 (3)交换: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重要媒介,国家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控制市场流通中的货币量,调节社会供求供求的关系。

 (4)消费:

宏观调控对个人消费的调节主要通过调整消费税,以及行政命令的形式实现。

如提高白酒的消费税,提高奢侈品的消费税,降低低排量汽车的购置税,通过影响价格,引导消费趋向。

 (5)经济发展方式:

科技进步,城乡统筹发展,区域协调发展,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都离不开政府宏观调控。

  

例[2011·重庆卷] 

材料 我国工业用水量从1980年的508亿m3增长到2010年的1397亿m3,其中60%以上的工业用水集中在火力发电、钢铁、石化、纺织和制造等行业。

2010年,我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16m3,约为发达国家的3~7倍,工业废水排放量占全国废水总量的40%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约为52%,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水平;工业水费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不足1.5%,也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我国政府承诺在“十二五”期间将工业部门用水效率提高30%。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分析政府会采取哪些经济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

 

【答案】①加快工业部门的结构调整,鼓励节水工业企业的发展,限制或淘汰高耗低效用水工业的发展。

②对节水企业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分摊节水成本,促进企业加强节水管理。

③对工业企业的节水技术改造提供信贷资金支持,促进企业更新用水设备。

④对污水排放征重税,促使工业企业加强污水治理和循环利用,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⑤调高工业用水水价,增加用水成本,促使工业部门节约用水。

 

【知识发散】科学发展观在不同模块中的体现

(1)经济生活: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指导思想。

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2)政治生活:

科学发展观主要体现在党和政府的具体行为中,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体现了政府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体现了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性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民主执政的执政方式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3)文化生活:

科学发展观理念主要体现在文化产业发展、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保障上。

(4)生活与哲学:

从唯物论看,涉及意识的作用,按客观规律办事。

从辩证法看,体现了联系观、发展观。

从唯物史观看,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社会意识,以及价值观。

 

【知识发散】从经济生活三个主体认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消费者: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2)企业:

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

转变发展方式,依靠科技进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生产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升、管理创新转变。

(3)政府: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例.2011年2月,上海楼市成交量17.2万平方米,仅为去年最高峰12月份的12%,均价也跌破了两万元关口。

量、价齐跌,显示房产税、限购措施等调控组合拳的威力在上海已经显现。

这体现了(  )

 ①税收和行政手段在住房市场上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②政府政策是影响商品价格的根本因素 ③政府利用经济、行政等手段维护市场秩序 ④商品的价格、供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选择题解题方法

(二)

一材多用式选择题

方法总结:

一材多用是高考政治选择题的主要命题形式,即对同一则材料从多个角度出多个选择题,又叫拓展延伸式选择题。

解答这类选择题一般可分为以下三步:

第一步,在审题时我们必须重视命题的大背景,它具有导向性,对其认真思考和仔细分析才能领会命题者的意图;第二步,解题时我们必须从导语出发,明确各小题题干与题肢之间的关系;第三步,结合背景的关键词,抓准题干的关键词,把握各小题所考查的知识,用排除或直选的方法选出答案。

在节假日,城里人不再像往常一样涌向各个景点,而是选择去乡村体味田园生活。

为此,一些乡村开发休闲旅游农业,适时推出休闲农庄(农家乐园),接待城里人前来垂钓、采摘鲜果蔬、品尝农家饭菜等,休闲农庄成为农民朋友致富创收的聚宝盆,休闲旅游农业已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回答

(1)~(3)题。

(1)休闲农庄(农家乐园)的瓜果等比农贸市场同类商品的价格要高得多,主要是因为这些瓜果除包含同类商品的价值外,还(  )

A.包括农民管理农业(乐园)的劳动价值B.包括游客劳动的价值

C.具有观赏性和娱乐性D.具有供不应求的特点

(2)“一些乡村开发休闲旅游农业,适时推出休闲农庄(农家乐园)”。

这表明(  )

A.市场对资源配置起调节作用B.享受性消费成为人们消费的主流

C.生产决定消费D.我国城乡差别开始消除

(3)“从涌向各个景点”到“体味田园生活”,这说明城里人的消费(  )

A.水平有所降低B.受到家庭收入的影响C.受到广告宣传的影响D.趋于理性和合理

 

AAD

 

关系型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方法总结:

这类选择题往往涉及一些基本概念及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如生产和消费、价格和价值等。

题目可能让我们谈谈对某一关系的理解或如何正确处理某一关系。

在进行选择时,要注意以下几条:

第一,“关系”是否成立、正确;第二,是否有“关系”;第三,选项中提到的“关系”和材料中提到的“关系”是否统一。

B乐华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首先是技术含量高,其次是价格低。

由于公司一切以效益为原则实施严格的生产管理和成本控制,有效地降低了人力成本,使其远远低于国内同行。

乐华公司的“技术含量高”与其“价格低”之间的关系是(  )

A.只要产品的技术含量高,价格就能降低

B.把技术用于节约产品消耗才能降低价格

C.价格降低是提高技术含量的必然结果

D.增加技术含量、提高产品性能,是降低价格的唯一途径

 

目的手段型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方法总结:

这类选择题可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

一种是提出措施、策略的目的,即指出一些具体的策略及措施,然后问这样做的目的。

其设问方式一般是“这样做是为了……”、“这样做的目的是……”等。

另一种是知道目的问手段(策略、措施)。

解答此类选择题,首先,要分清选项中哪些是目的,哪些是策略或手段;其次,目的或手段是否正确。

单项选择题中,当发现多个选项均是正确的目的或手段时,还需判断哪个目的更为根本和直接。

《经济日报》报道,我国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主要是存入银行52%,购买国债16%,投向金融债券9.5%和证券投资基金5.3%。

回答

(1)~

(2)题。

(1)保险公司把保险资金存入银行、购买债券、投向金融债券和证券投资基金的目的是(  )

A.为现代化建设提供资金支持B.使保险资金得到保值增值

C.确保保险公司的所有制性质不发生改变D.促进公有制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2)保险公司把部分保险资金用于购买国债,其原因在于(  )

A.购买国债风险小,资金安全有保证B.国债具有明确的还本付息期限

C.国债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债券D.在各种债券中,国债的利息率最高

 

BA

 

图形类选择题解法

数据、图形、图像、表格是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的重要工具,近几年高考,利用图形、图像考查经济生活中概念之间关系的试题明显增多,内容主要涉及供求与价格、收入与消费、投资收益与风险、效率与公平、税收与税率等。

2010年以来,我国物价上涨较快,稳定物价和增加就业是宏观调控的两大目标,但在短期内,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图9所示的关系。

回答33、34题。

33、进行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状况从B点到A点变化的经济手段是

A.提高个人所得说起征点

B.提高商业银行的贷款基准利率

C.降低金融机构的法定准备金率

D.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品实施限价

34、基于图9所示的通货膨胀率失业率之间的关系,政府在当前宏观调控中应当

A.把握重点,保持二者的动态平衡

B.遵循规律,促进二者的协调增长

C.立足整体,防止二者的循环往复

D.创造条件,避免二者的相互制约

Ba

 

三三制组合式单项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D近年来,我国国内市场上经营混乱,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

商业欺诈、逃避债务现象日益严重,坑害消费者的事件时有发生。

为此,国务院部署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

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是(  )

①保证市场交易活动正常进行的重大举措

②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举措

③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

④加入世贸组织、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的必然选择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