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规则与裁判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036040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篮球规则与裁判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篮球规则与裁判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篮球规则与裁判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篮球规则与裁判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篮球规则与裁判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篮球规则与裁判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篮球规则与裁判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篮球规则与裁判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篮球规则与裁判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篮球规则与裁判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篮球规则与裁判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篮球规则与裁判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篮球规则与裁判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篮球规则与裁判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篮球规则与裁判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篮球规则与裁判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篮球规则与裁判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篮球规则与裁判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篮球规则与裁判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篮球规则与裁判法.docx

《篮球规则与裁判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篮球规则与裁判法.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篮球规则与裁判法.docx

篮球规则与裁判法

篮球规则与裁判法

一、篮球裁判员的素质要求:

1、分级:

国际级:

岁数38岁(含38岁)以下

国家级:

岁数35岁(含35岁)以下

一级

二级

三级

2、“公正、准确、积极、稳定”的八字方针。

公正:

反映思想水平,准确:

反映业务能力。

积极:

反映跑动和精神状态,稳定:

反映自身心理素质、情绪和判罚尺度。

3、裁判员学习三个阶段:

有啥吹啥

吹啥是啥

想吹啥是啥

4、篮球场28米*15米。

5、犯规:

1)发生身体接触;

2)非正常篮球动作;

3)使自己获得利益;

4)使对方处于不利;

6、犯规吹20%,放80%。

怎样成为一名合格篮球裁判:

1、对裁判员素质的要求:

1)具有对篮球事业的献身精神、要秉公执法、按八字方针办。

2)要自信、有快速的反应和果断的判断、有很强的约束能力。

3)精通规则,熟悉裁判法。

4)懂得篮球技术战术、熟悉英语术语、丰富的知识。

5)体力充沛、精力旺盛、坚持体能训练。

2、裁判员要做到“四个必须”

1)必须熟练掌握规则中各项条款及法则。

2)必须熟练掌握临场的移动路线和各中移动技术。

(如启动、侧身跑、侧(前)滑步、后退跑)

3)必须熟练掌握鸣哨的方法和宣判违犯的程序及手势。

4)必须熟练掌握裁判活动中的区域分工和配合法。

如跳球时、掷界外球时、罚球时、全场紧逼时、暂停和换人时。

3、九个兼顾

1)自己所管辖的区域和另一裁判员管辖区域兼顾;

2)重点的一般区域

3)全场、局部

4)人与球

5)进攻与防守

6)有球区与无球区

7)篮上与篮下

8)场内与场外

9)犯规与违例

临场裁判员的称呼:

1)主裁判与副裁判;

2)前导裁判与追踪裁判;

3)执行裁判与配合裁判;

4)宣告裁判与另一裁判;

二、篮球规则

1、比赛开始前一方不足5人者,不能开始比赛。

2、比赛当中(因犯规罚下等原因)一方剩余不足2人者不能继续进行比赛。

3、有意向自己一方球篮投篮,得分无效,判该队教练员技术犯规(两罚一掷)如无意向自己一方投篮中,得分有效,记在对方队长名下。

篮球场地标准尺寸及说明?

要求:

?

一、球场:

是一个长方形的坚实平面,无障碍物。

对于国际篮联主要的正式比赛,球场的丈量要从界线的内沿量起。

对于所有其它比赛,国际篮联的适当部门,有权批准符合下列尺寸范围内的现有球场:

长度减少4米,宽度减少2米,只要其变动互相成比例。

天花板或最低障碍物产高度至少7米。

球场照明要均匀,光度要充足。

灯光设备的安置不得妨碍队员的视觉。

所有新建球场的尺寸,要与国际篮联的主要正式比赛所规定的要求一致:

长28米,宽15米。

?

二、线条:

宽度为0.05米(5厘米)?

(一)界线:

球场界线距观众、广告牌或任何其它障碍物至少2米。

球场长边的界线叫边线,短边的界线叫端线。

?

(二)中线:

从边线的中点画一平行于端线的线叫中线;中线要向两侧边线外各延长0.15米(15厘米)。

?

(三)罚球线、限制区和罚球区:

?

1.罚球线要与端线平行,它的外沿距离端线内沿5.80米;这条线长为3.60米。

它的中点必须落在连接两条端线中点的假想线上。

?

2.从罚球线两端画两条线至距离端线中点各3米的地方(均从外沿量起)所构成的地面区域叫限制区。

如果在限制区内部着色,它的颜色必须与中圈内部的着色相同。

?

3.罚球区是限制区加上以罚球线中点为圆心,以1.80米为半径,向限制区外所画出的半圆区域。

在限制区内的半圆要画成虚线。

?

4.罚球区两旁的位置区供队员在罚球时使用。

画法如下:

?

(1)第一条线距离端线内沿1.75米,沿罚球区两侧边线丈量。

?

(2)第一位置区的宽度为0.85米(85厘米),并且与中立区域的始端相接。

(3)中立区域的宽度为0.?

40米(40厘米),并且用和其它线条相同的颜色涂实。

?

(4)第二位置区与中立区域相邻,宽度为0.85米(85厘米)。

?

(5)第三位置区与第二位置区相邻,宽度也是0.85米(85厘米)。

?

(6)所有用来画这些位置区的线条,其长度为0.?

10米(10厘米),并垂直于罚球区边线的外侧。

?

(四)中圈:

中圈要画在球场的中央,半径为1.80米,从圆周的外沿丈量。

如果在中圈内部着色,它的颜色必须与限制区内部的着色相同。

?

(五)3分投篮区:

?

1.分别距边线1.25米,从端线引出两条平行线;

2.半径为6.25米(量至圆弧外沿)的圆弧(半圆)与两平行线相交;?

3.该圆弧的圆心要在对方球篮的中心垂直线与地面的交点上。

圆心距端线内沿中点的距离为1.575米。

?

注:

假如球场宽度少于15米,圆弧仍按上述6.25米半径画出。

7、技术台有五个座位:

助理记录员

记录员

技术代表

计时员

24秒计时员

8、每队不超过12名合格参赛队员。

9、队员上下服装颜色可以不一致,号码应清晰可见,后背的号码应至少高20厘米,前胸的号码应至少高10厘米,号码应至少宽2厘米。

10、裁判员服装要求:

黑鞋、黑裤子、黑皮带、灰上衣。

11、对阵双方,名字在前方为主队(穿浅色运动服)在后者为客队(穿深色队服)主队先攻自己对面的篮,双方服装色一致,则主队必须换队服色.

12、某队员受伤15S内不能恢复,必须替换,接受治疗的队员也必须替换,流血的队员必须立即替换,待包扎好后可再上场,(如流血一方无人可换,则先进行四打五,待包扎好后上场).

13、比赛过程中只有队长可以和裁判员交涉(死球时).

14、只有教练员才可以替换.

15、当教练员因某些原因被驱逐出场时,队长可以代其行使教练员职责,若队长也被驱逐,则由替换队长的队员代为行使权利.

16、对方技术犯规时,由教练员指定场上队员罚球.

17、教练员在比赛开始前20分钟向上递交5名首发上场队员(先由甲方教练,然后客方教练员)。

18、场上比赛时间:

总40分钟,共分四节,每节10分钟,第1与第2节,3与4节,4节与决胜期之间均为2分钟,中场休息15分钟。

19、决胜期是第四节比赛的延续,因此,不用换篮,犯规累计依然有效。

20、暂停次数:

(1)上半时(第一、二节)2次;2:

01:

10:

2

(2)下半时(第三、四节)3次;3:

01:

22:

10:

3

(3)第个决胜期:

1次。

21、暂停用完后记录员通知裁判员通知教练员。

22、裁判员鸣哨后开始暂停。

23、暂停或换人在未鸣哨之前可撤消,已鸣哨后必须换。

24、双方要暂停但甲投篮命中,则应先给已方。

25、暂停期间,队员可以坐在场下凳子上,替补可以上场地中。

26、裁判员什么情况下可给暂停:

(1)裁判员鸣哨后(犯规、违例、判跳球);

(2)对方投篮命中后(暂停请求必须在对方投中篮出手前);]

(3)在两起罚球之间(执行第一次罚球时发生犯规、违例);

(4)裁判员认为有必要时。

27、换人开始:

(1)裁判员鸣哨;

(2)暂停后(换人要通知记录员);

28、替补队员必须坐到换人凳子上才可允许换人。

29、被替换下队员可直接坐到替补席。

30、在第四节和决胜期的最后2分钟,对方命中要停表,此时可给非得分队换人。

31、裁判员将球交给掷界外球或罚球队员后不可给暂停换人。

32换人时机:

(1)暂停后;

(2)犯规后;

(3)宣判违例后;

(4)宣判一起跳球;

(5)最后一次罚球或仅有一次罚球命中后只允许换罚球队员,对方也可换一名队员;

(6)第四节或决胜期最后2分钟某队已请求换人,对方投中篮后可以换人;

(7)裁判员认为有必要时。

33、一方迟到15分钟,只要能讲出正当理由,则可继续比赛,但在开始前先判两次罚球,比赛开始15分钟后一方未到,则判弃权,0:

20告页,总积分为0。

34、暂停不可连续要。

35、受伤队员在暂停之后可继续上场。

36、对5次犯规或取消比赛资格的队员必须在30S内替换下,超出30S记该队一次暂停,如暂停次数已用完,则记该教练员一次技术犯规。

37、比赛中有阻止比赛行为判弃权。

38、比赛开始时,上场队员不足5人判弃权。

39、比赛中因队员缺少不能继续比赛,但比分领先,结果以0:

2判负,积1分,若落后方因队员缺少不能继续比赛,则以实际比分判负,积1分。

40、违例:

在违例就近点掷界外球;

41、球触篮板背面,支架判为球出界。

42、掷界外球不可越过篮板。

43、甲队队员A在场内起跳将球救回场内后双脚落在界外,球被已队队员拿后又出界到甲队队员A,则判甲队队员A使球出界,判已队掷界外球。

44、甲、已双方队员在相互争夺球时一方脚踩线,则判双方跳球。

45、判3秒:

球在前场,球是活球,在运动中。

46、双脚着地出3秒区(不可踩线,线包含在3秒区内)再进入才可以计3秒。

47、一方队员在3秒区内马上3S时,出底线后进入,则判技术犯规。

48、三种情况应不判3S:

(1)一方队员在3S区内马上3S时得球后即将投篮;

(2)一方中一名队员在3S区内马上3S,但其队友即将做投篮动作。

(3)一方队员在3S区内马上3S时准备向出走。

49、掷界外球不可直接投篮。

50、裁判员当作地面。

51、跳球步骤:

(1)两个队员必须接近中线;

(2)两个队员跳球时不能离开原来位置;

(3)要把中线看作立体,身体不能越过;

(4)跳球不能连续拔3次;

(5)跳球者没有落地前,两人不能控制球;

(6)球在上掷时,两人不能控制球;

(7)跳球时裁判上抛球时不含哨子,球要掷直;

(8)跳球时,双方都没有用手触球,副裁判鸣哨,重新跳球。

52、在那些情况下跳球:

(1)第一节比赛开始时;

(2)争球时;

(3)裁判员无法判定最后出界,比分相同可以跳球,跳球赛中最多可出现两次;

(4)双方队员使球出界;

(5)球成死球,双方都没有控制球;

(6)

(7)特殊情况下的犯规,罚则相互抵消;

(8)一个活球停在支架上;

(9)最后一次罚球成唯一一次罚球未中,双方队员违例。

(10)在争球时,一名队员出界或退到后场。

53、双方犯规无罚球:

(一人登记一次,全队累计一次,由原控制球的一方掷界外球)。

54、两种犯规不罚球:

进攻一方犯规和双方犯规。

55、从篮环下进球违例。

56、递交球时裁判员应注意:

(直接递交和反弹递交)

(1)明确发球队;

(2)明确发球地点(只可左右1米距离移动,向后随便);

(3)另一裁判员是否做好准备;

57、掷界外球者5S内出手。

58、在中线掷界外球可以掷回后场的有:

(1)一罚一掷;

(2)两罚一掷;

(3)三罚一掷。

59、双手触球一瞬间或单手运球时有停留视为运球的结束。

60、若以前未运球,接球时漏接,则二次控制球后可再运球。

61、拍击或拦截对方传球后二次控球还可以继续运球。

62、

运动员状态

脚的状态

中枢脚

合理

限制

静立或双脚着地

双脚着地

可选择

传球、投球、开始运球

(1)可以抬起中枢脚,但中枢脚落地前必须球离手;

(2)在抬起中枢脚前球出手。

线

1

一脚触地

触地那只脚

同上

同上

2

两脚先后着地

先触地脚

同上

同上

3

一脚正接触地面,又跳起另一只脚并双脚同时着地

那只脚都不是中枢脚

同上

(1)可以抬起一脚或双脚,但在一脚或双脚落地前必须球离手;

(2)抬起任意一只脚前必须球离手。

63、持球摔倒不判走步。

64、躺在地下获得球后站起或在地上滚动、滑行判走步。

65、5S内球必须离手:

(1)掷界外球队员掷界外球时;

(2)罚球队员罚球时;

(3)场内一名队员被严密防守时。

66、8秒累计(同24秒):

(1)球出界由原控制球队继续掷后场界外球时;

(2)判了跳球后原控制球队掷后场界外球时;

(3)双方犯规由原控制球队继续掷后场界外球时;

(4)判同队队员受伤,裁判员鸣哨后由原控制球队继续掷后场界外球时;

(5)特殊犯规,罚则相同相互抵消,由原控制球队继续掷后场界外球时。

67、重新给8秒(同24秒):

(1)对方犯规;

(2)对方脚踢球(大腿以下)违例,对方就近点掷界外球;

(3)对方拳击球(违例);

(4)对方队员受伤,裁判员鸣哨后由原控制球队继续发后场界外球时;

68、球触及对方篮环后24S结束

69、球手一体,打手臂为犯规,打手上不犯规。

70、判若两人断球回后场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1)必须是控制球队;

(2)控制球队的队员使球从前场回到后场;

(3)控制球队的队员在后场首先触及球。

71、判回线球:

(1)在前场掷界外球,将球传给后场同队队员;

(2)球已进入前场,控球队队员使球回到后场,被在后场的同队队员首先触及;

(3)队员在前场抢篮板后传给后场同队队员;

(4)队员在前场抢断球后又将球带回后场(包括持球踩线);

(5)队员在前场起跳于空中获得球后落回在后场;

(6)队员在后场起跳,于空中接到同队队员从前场传来的球;

(7)队员骑跨中线,在后场运球;

(8)队员骑跨中线,接前场同伴传球;

(9)际碰到位于前场的裁判员后落于后场,原控制球队队员的同队队员再持球。

72、攻方干扰球判违例。

73、控制球队犯规,全队累计已达5次,但不罚球,由对方在新近点掷界外球。

74、撞击对方方躯干才算撞人。

75、防守有球队员时不必考虑时间和距离的因素,但具体判阻挡还是撞人时要考虑时间和距离因素(一步距离)。

76挡差队员必须正面面对对方。

77、双方犯规不出现罚球(各人计一次,全队各累计一次):

(1)由原控制球队掷界外球;

(2)双方都未控制球则判双方跳球;

(3)投篮命中,失分方底线掷界外球。

78、判违反体育道德犯规:

(1)如果队员不努力抢球发生身体接触;

(2)如果队员努力抢球,发生过分的身体接触;

如何判:

(1)挥手打人打上;

(2)钻到腾空队员身下;

(3)来意的动作粗野的犯规;

(4)战略性犯规。

罚则:

罚球时不站位

(1)投三分不中,三罚一掷;

(2)投三分命中,有效,一罚一掷;

(3)投二分不中,二罚一掷;

(4)投二分命中,有效,一罚一掷。

79、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二罚一掷):

(1)恶意的违反体育首先犯规;

(2)二次违扳体育首先犯规。

80、教练员罚出场:

(1)教练员:

A自身原因,比较恶劣的1次犯规;

B自身原因,判了两起技术犯规。

(2)随队人员的2次加上教练员自身的1次犯规;

(3)3次都是随队人员犯规。

81、技术犯规:

是不发生身体接触的犯规。

罚则:

二罚一掷(不站位)。

82、以下情况判技术犯规:

(1)不顾裁判员警告;

(2)对裁判员,技术代表和记录台裁判员说话不礼貌;

(3)使用有可能冒犯或煽动观众的语言举止;

(4)戏弄对方队员(穿裆,戳对方肚子,用手在对方眼前来因晃动,用球曾对方头皮,球打脸);

(5)在球中篮后故意触球以延误比赛;

(6)阻碍迅速掷界外球;

(7)假摔;

(8)有意把自己重量悬挂在篮环上;

(9)最后一次罚球时由对方队员干扰得分;

(10)从腾空队员身下穿过;

(11)挥肘打人打空;

(12)故意跑出界外以获得利益。

83、参与打架队员,取消比赛资格,全队不累计。

84、4×10(节)4次立旗5次罚球

2×20(节)7次立旗8次罚球

85、特殊情况下犯规:

一起犯规或违例后的同一个停止比赛计时钟期间又发生了一起或都多起犯规。

罚则:

一个登记一次,全队各累计一次,能抵消的抵消,不能抵消按犯规先后罚球(不站位)。

86、比赛期间和休息期间的技术犯规:

(1)休息期间:

A休息期间队员技术犯规记该队员名下,全队累计一次;

B休息期间教练员技术犯规记教练员名下,全队不累计。

罚则:

第一节前技术犯规,开场前二次罚球然后中圈跳球。

后面技术犯规:

二罚一掷。

(2)比赛期间:

A队员技术犯规计该队员名下,全队该节累计一次(二罚一掷);

B替补队员技术犯规计该队教练员名下,不累计全队犯规次数(二罚一掷)。

87、可纠正失误:

(1)判给不应得的罚球;

(2)没有判给应得的罚球;

(3)错误的队员队员了罚球;

(4)裁判员错误的判给了得分或取消了得分。

处理方法:

(1)错误的罚球得分应该取消;

(2)判了错误的罚球,但防守方抢断得分有效;

(3)错误的一般犯规应取消,但技术犯规,违反体育道德,取消比赛资格不能取消。

88、可纠正的失误:

(1)生成不应得的罚球或不该罚球的队员执行罚球:

A开动比赛计时钟;

a原控制球队控制球;

b双方都没有控制球;

处理方法:

原控制球队掷界外球。

B如果开动比赛计时钟:

a球权在原控制球队的对方,则判跳球;

b出现犯规(罚则是罚球)罚球进行,随后原控制球队掷界外球。

(2)造成没有判给应得的罚球:

A如果球权没有改变,则判罚球,继续比赛(站位,抢篮板球);

B如果错误的判给了掷界外球,球入场后同一队得分则失误不应纠正。

89、罚球:

(1)防守方本节全队累计犯规5资(控制球队除外);

(2)技术犯规;

(3)违反体育首先行为犯规;

(4)有投篮动作的犯规。

90、罚球时什么时候才能抢篮板球(进入限制区,三秒区):

(1)主罚队员使球触及篮环;

(2)位置区的五名队员当主罚队员球出手;

(3)罚球线,三分线外的四名队员当球触及篮环。

91、主罚队员要求:

(1)必须在罚球弧内;

(2)可用任意动作投篮;

(3)必须在5S钟内球出手;

(4)罚出的球必须触及篮环;

(5)不许做假动作。

92、罚球时

(1)主罚队员:

a违例——得分无效;

B不违例——得分有效。

(2)同队队员:

主罚队员不违例,同队队员违例:

a中——不效;

b不中——对方罚球线的延长线掷界外球。

(3)对方队员:

主罚队员不违例,对方队员违例:

a中——有效;

b不中——重罚。

(4)对方队员同时违例:

a中——有效;b不中——跳球;

93、计时员在第一、三节开始前3秒、1秒、30秒鸣消哨提示。

94停表:

(1)第四节,决胜期最后2秒里任一方投中篮都停表;

(2)裁判鸣哨;

(3)第节锣响;

(4)某队控球时24S装置响。

95、开表:

(1)跳球时球被一方队员触及;

(2)当最后一罚未中,抢篮板球队员触及球;

(3)掷界外球时球被场内队员触及。

96、跳球和第二、三、四节及决胜期开始时掷界外球时:

裁判站位:

97、罚球时两名场上裁判的分工与配合:

L1追踪:

(1)打出罚球次数手势;

(2)默计罚球队员5S;

(3)罚中的得分手势,未罚中打开表手势;

(4)观察罚球队员违例情况以及对面站位队员违例情况;

(5)观察球在空中飞行情况。

L2前导:

(1)在限制共中间打出罚球次数手势,然后将球反弹给罚球队员;

(2)观察他对面位置区站位队员的违例情况;

(3)最后一次罚球中,对方掷界外球,球入场触及队员后做陈表手势。

98、全场紧逼时场上两名裁判分工与配合:

L1追踪:

在球入场后打开表手势,记8S(L2不要下太快)

L2前导:

后场不于3人时,L2迅速下到底线位置。

99、快攻时L2(前导)迅速下到底线位置:

快攻过程中的犯规、违例、2分或3分球预投,此时都由L2判,打预投手势。

100、比赛中前导裁判不打得分手势,预投手势追踪裁判打。

101、比赛中前导裁判不打得分手势,预投手势追踪裁判打。

102、半场区域内两名场上裁判的分工与配合:

(1)两名裁判员所负责的区域:

L1负责:

1、2、3、⑤、6区。

L2负责4、⑤(共管区)区以及6区向5区运球的情况。

(2)所管理的线段:

L1负责:

右侧边线及中线;L2负责:

左侧边线及底线。

(3)两名裁判所活动的范围:

L1:

向下不超过罚球线延长线,向内不超过3分线,向外不超过球场中轴线。

L2:

是3分线与底线交点开始,左侧是右限制区线与底线交点结束。

(4)在共管区⑤区:

L1:

看攻防队员肩以上动作;

L2:

看攻防队员望月以下动作。

(5)球在谁负责区域人就由谁负责球及球周围队员情况,另一裁判则负责远离球的区域及及3S。

(6)队员在4区投3分,前导(L2)要帮助追踪(L1)打3分或2分预投手势。

(7)递交球的问题(谁递交球谁做开表手势):

不换位情况:

(1)跳球不换位;

(2)所有违例两名裁判不换位;

(3)后场犯规两名裁判不换位;

(4)前场追踪(L1)判防守队员犯规不换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