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胶带大巷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036140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86 大小:47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北胶带大巷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南北胶带大巷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南北胶带大巷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南北胶带大巷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南北胶带大巷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南北胶带大巷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6页
南北胶带大巷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6页
南北胶带大巷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6页
南北胶带大巷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6页
南北胶带大巷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6页
南北胶带大巷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6页
南北胶带大巷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6页
南北胶带大巷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6页
南北胶带大巷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6页
南北胶带大巷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6页
南北胶带大巷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6页
南北胶带大巷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6页
南北胶带大巷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6页
南北胶带大巷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6页
南北胶带大巷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6页
亲,该文档总共8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北胶带大巷施工组织设计.docx

《南北胶带大巷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北胶带大巷施工组织设计.docx(8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北胶带大巷施工组织设计.docx

南北胶带大巷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依据

第一节前言

本矿井为山西中强煤化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矿井名称为山西中强煤化有限公司,该井田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浮山县天坛镇水地庄村,行政区划属天坛镇管辖,井田面积8.37km2,井田地理坐标为:

东经111°38′~113°13′,北纬36°31′~38°48′,地面标高为:

894~1060m;设计生产能力90万吨年,批采2号、9+10号煤层;为了加快矿井开拓,保证矿井生产部署,加快矿井早日投入正常生产,决定对9+10#层南翼上仓胶带机运输巷进行巷道掘进施工工程;为了有计划,有组织的统筹安排该项目的施工,根据矿方提供的文件及图纸,编制9+10#层南翼上仓胶带机运输巷施工组织设计。

第二节编制依据

1、由山西中强煤化有限公司提供的本工程设计图纸和文件

2、国家有关法规、规范和施工技术规范:

(1)国家关于工程建设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及行业的有关规定

(2)国家关于工程建设现行的规范、标准及行业的有关规定

(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3、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及标准

(1)《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

(2)《矿山井巷工程测量规范》

(3)《煤矿井巷工程施工规范》GB50511-2010

(4)《煤矿井巷工程验收规范》GB50213-2010

(5)《煤矿安全规程》及《煤矿工人技术操作规程》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地质情况

第一节工程概况

1、本掘进工程为山西中强煤化有限公司9+10#层南翼上仓胶带机运输巷。

该项掘进工程巷道布置在矿井的9+10#煤层内;本次施工组织设计是9+10#层南翼上仓胶带机运输巷掘进工程。

2、9+10#层南翼上仓胶带机运输巷,施工具体分为三个分部工程:

第一分部工程:

沿煤层顶板全煤巷掘进11.93m;第二分部工程半煤岩巷、全岩巷以130坡上山掘进106.94m;第三分部工程为全岩巷道,水平掘进施工长度为25m。

巷道全长143.87m。

第二节水文地质情况

一、煤(岩)层赋存特征

1、煤层倾角5~8°,厚度4.30~5.46m,平均4.88m,该煤层结构复杂,含1~2层夹矸,夹矸厚度一般为200~650mm,夹矸岩性多为灰色泥岩;该煤层主要成份为暗煤和丝炭,少量镜煤和亮煤,性脆,裂隙发育,断口参差状或不规则状,致密,坚硬,含少量黄铁矿薄膜,坚硬性系数f=2~3;煤尘具有爆炸性,自燃等级二级,属自燃煤层,自燃发火期为个月。

2、煤层顶板:

直接顶、老顶为K2石灰岩,厚度4.9~8.85m,平均6.88m,为灰色至深灰色厚层状石灰岩,富含动物化石,岩层较完整,普氏硬度系数f=5.0~7.0之间,属中硬岩石。

3、煤层底板:

直接底为泥岩和粗砂岩,厚度8.33m,主要为深灰色,铝土质泥岩及铝土岩和灰色粗粒砂岩,块状,中粒结构,主要成份为石英,含少量星点状黄铁矿。

附图:

2-1地质综合柱状图

二、水文地质情况

矿井地下水补给贫乏,岩层富水性较弱,直接充水为K2灰岩岩溶水。

K2灰岩岩溶水涌水量较小,单位涌水量为q=0.33-3.43Ls﹒m;其顶板以上含水层受煤层采掘破坏或影响后,含水层来源补给条件差,充水来源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地表无较大水系,水文地质条件简单,防治水工作简单。

巷道施工标高在+640m~+607m之间,井田奥灰水水位标高为615m,所以受奥灰水影响,在构造破坏情况下,奥灰水对井田有突水可能;因此在掘进巷道时应注意隐伏断层的存在,加强掘进中及遇断层时的探水,做到“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进行掘进。

三、瓦斯、煤尘情况

9+10#煤层具有爆炸危险性。

自燃等级二级,属自燃煤层,自燃发火期为3个月。

瓦斯绝对涌出量为0.57m3min,相对涌出量1.29m3t,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1.10m3t。

 

第三章巷道施工方案及支护设计

第一节施工方案的选择

一、巷道在煤层中掘进

巷道掘进采用EBZ-160TY型掘进机进行掘进,采用掘进机割煤(矸)全断面一次成巷的施工方法沿煤层顶板掘进,按中线施工,运输采用胶带运输机运输直接进入矿井运输系统。

二、巷道在断层中掘进

掘进方式采用爆破机装方式掘进。

施工时根据巷道中腰线,按巷道断面画好轮廓线,按照炮眼布置图点好眼位,利用风钻打眼,依据爆破说明书进行装药,联线、放炮。

三、排水:

选用排水量大于100m3)

(二)按人数计算

Q掘=4×Ni=4×24=96(m3min)

(三)按最低风速计算

Q煤掘≥60×0.25×S煤掘=15×13=195(m3min)

二、掘进工作面风量验算

根据综掘工作面按计算最小需要风量的1.1倍配风

即:

实际需要风量Q煤掘=195×1.1=214.5m3min

1、按最低风速验算

Q煤掘≥60×0.25×S煤掘=60×0.25×13=195(m3min)

2、按最高风速验算

Q煤掘≤60×4×S掘=60×4×13=3120(m3min)

195m3min≤Q煤掘=214.5m3min≤3120m3min

式中:

q瓦i—掘进工作面的瓦斯绝对涌出量,取q瓦=i0.57m3min;

K掘通i—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K掘通=1.5~2,取1.7;

Ni—掘进工作同时工作最多人数;

S掘—掘进巷道掘进断面积(m2)

通过计算,取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Q煤掘=214.5m3min。

三、局部通风机的选型

通过以上计算及验算,综掘工作面所需最大风量为:

Q煤掘=214.5m3min,选用FBD№6.02×15的对旋式局部通风机,其供风量为460~240m3min;所选取的局部通风机风量能满足掘进工作面的风量要求;为保证迎头正常供风的需要,采用双风机双电源联锁自动切换方式供风。

三、局部通风机安装地点和通风系统

1、局部通风机安装地点

施工过程中,采用压入式通风,局部通风机安设在南北总轨道大巷内,距南北总轨道与总回风大巷联络巷三岔门以北10m以外全风压新鲜进风流中,且距南北总皮带运输大巷回风口不小于45m,并上架或吊起,距底板不小于300mm,采用Φ600mm的阻燃风筒供风,要求风筒吊挂平直,逢环必吊挂,不漏风,风筒末端距迎头距离不得超过5米。

该处(局部通风机吸风口至掘进工作面回风口)巷道的风速不得低于0.25ms。

2、通风系统

新风:

地面新风→主斜井→主斜井下部车场绕道→东轨道运输大巷→南北总轨道大巷→局部通风机→南北总轨道与总皮带大巷联络巷→南北总胶带大巷迎头。

乏风:

南北总胶带大巷掘进迎头→南北总轨道与总皮带大巷联络巷→南北总回风巷→东回风大巷→副斜井→地面。

附图:

5-1通风系统、局部通风机安装位置示意图

第二节压风

南北胶带运输大巷所需压风来自按设在东轨道运输大巷与南北总轨道大巷三岔门处的MLGF107G-55型移动式压风机,压风机压力为0.7MPa,风量为10m3min;经以下有关巷道分别用φ75钢管和φ25高压胶管接至迎头。

压风系统:

MLGF107G-55型压风机→南北总轨道大巷→南北总轨道与南北总回风大巷联络巷→9+10#层南翼上仓胶带机运输巷迎头。

附图:

5-2压风系统示意图

第三节瓦斯防治

一、瓦斯检查制度

1、掘进工作面、所有硐室、使用中的机电设备的设置地点、有人工作的地点都应纳入检查范围。

2、检查规定:

⑴每班必须配备专职瓦斯检查工,每班至少检查2次,要求班与班、次与次检查间隔时间在3~5小时之间,每次检查取最大数据填写在瓦斯检查牌板和记录手册上。

⑵独立通风的机电硐室、临时停工停风的掘进工作面的栅栏前、设在回风巷道中机电硐室、矿井总回风、一翼总回风、采区总回风每班检查次数不少于1次。

3、瓦斯检查牌板的悬挂位置:

掘进工作面在距迎头50m的巷道中;有人工作的机电硐室在司机岗位处;无人工作的硐室在调节风窗处;回风道设在测风站内。

4、井下机电硐室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得超过0.5%,其它地点风流中的瓦斯浓度符合《规程》规定。

5、按规定配齐瓦斯检查工,并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

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和请示报告制度,每次检查结果必须记入瓦斯检查手册和检查地点的记录牌上,并通知现场工作人员。

瓦斯检查记录手册由当班掘进班组长签字,杜绝瓦斯检查空班漏检、弄虚作假。

兼职瓦斯检查工也要经过专门培训,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度。

6、专、兼职瓦斯检查工发现瓦斯超限或瓦斯涌出异常,要立即通知施工单位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并汇报矿生产调度室和通风区值班领导。

制定专门安全措施进行处理,只有瓦斯降至《规程》允许浓度后方准恢复生产。

7、瓦斯检查工应检查沿途路线的通防设施,并对瓦斯探头显示数据进行复查、校正,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有记录备查。

二、瓦斯检查工交接班制度

1、执行瓦斯巡回检查及瓦斯重点区的专职瓦斯检查工必须在井下指定地点、规定时间内现场交接班。

2、交班人员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并向下一班人员交待班中发现的不安全隐患、瓦斯涌出异常地点、应注意的问题及沿途通防设施使用情况等,做到交班清楚,接班明白。

三、瓦斯报表审签制度

1、瓦斯检查工要做到手册、牌板、班报“三对口”,班报由通风区值班领导当班审查签字,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向矿调度室汇报。

2、专、兼职瓦斯检查工当班发现瓦斯超限或瓦斯涌出异常,上井后要立即填写瓦斯超限(异常)报告单。

报告单分别报送矿长、总工程师和有关部门。

并由总工程师组织进行分析,查清原因,排除隐患。

3、瓦斯日报要填写当日三班的最高瓦斯含量。

矿长、总工程师必须每天审阅瓦斯日报表并签字。

四、特殊地点瓦斯管理规定

1、瓦斯异常区管理规定

⑴掘进工作面在正常配风的基础上再增加10%,保证工作面风量满足要求。

⑵进掘工作面必须有专职瓦斯检查员盯头盯面,随时检查瓦斯变化情况。

⑶必须使用安全等级不低于二级的煤矿许用炸药。

⑷局部通风机必须安设“三专两闭锁”。

⑸综掘机必须安设机载式断电仪或便携式瓦斯报警仪。

五、瓦斯排放制度

1、排放瓦斯安全措施必须由矿总工程师或分管副总工程师负责组织贯彻,明确排放人员名单,组织排放人员学习措施,落实责任,并签字备查。

排放瓦斯工作要在矿总工程师或分管副总工程师的指挥下,由救护队执行排放任务。

2、安全监察部门负责监督排放瓦斯安全措施的落实,安监人员必须在现场监督检查,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准排放;若发现违章排放,必须责令立即停止。

3、瓦斯排放完毕后,通风部门要做好记录,以备检查,并向通防部门汇报。

探查瓦斯浓度超过3%时,必须写出分析报告报集团公司。

4、对临时停风的巷道恢复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

高瓦斯区必须由救护队进行探查。

瓦斯重点区掘进工作面停风时间不超过2小时,非重点区掘进工作面停风时间不超过8小时,可由专职瓦斯检查工检查瓦斯和氧气;当氧气浓度低于18%、瓦斯浓度超过1%或停风时间超过上述规定必须由救护队进行探查。

只有当停风巷道内瓦斯浓度不超过1%、CO2不超过1.5%,且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米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都不超过0.5%时,方准人工复电恢复通风,否则要按规定排放瓦斯。

瓦斯、氧气检查必须按《规程》规定进行,严禁违章探查。

5、启封盲巷(包括临时密闭的掘进工作面)或恢复旧巷工作由矿总工程师负责。

启封盲巷或恢复旧巷必须由救护队探查瓦斯,当巷道内瓦斯浓度不超过1%,CO2不超过1.5%时,可由通风部门直接恢复通风,否则必须按规定排放瓦斯。

探查巷道必须填写探查表,救护队、矿探查负责人必须在探查表上签字。

6、排除采空区和下山的积水以及恢复被淹井巷前及排水过程中有被水封住的有害气体突然涌出的可能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由矿山救护队检查水面上的空气成分,发现有害气体超限,必须及时处理。

六、瓦斯管理安全措施

1、工作面坚持使用便携式瓦斯报警仪,班前,由班组长、爆破工、流动电钳工各领一台便携式瓦斯报警仪,爆破工定时用瓦斯报警仪检查工作面及其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

2、工作面及其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时,必须停止用煤电钻打眼;爆破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1.0%时,严禁爆破。

3、电气设备及开关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1.0%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立即通知调度室,待处理好后方可作业。

4、工作面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查明原因,制定措施,进行处理。

5、工作面内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内积聚的瓦斯浓度达到2.0%时,附近20m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6、对因瓦斯浓度超过规定被切断电源的电气设备,必须在瓦斯浓度降到1.0%以下时,方可通电开动。

7、瓦检员必须做好工作面日常的瓦斯检查工作,每班检查次数不少于2次。

8、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

第四节供水与综合防尘

一、防尘设施位置及布置

1、防尘水源来自地面防尘水池,经以下有关巷道分别用φ75钢管和φ25高压胶管接至迎头;地面防尘水池(Φ108)→副斜井→副斜井井底车场绕道→东轨道运输大巷→南北总轨道大巷→南北总轨道与总回风大巷联络巷→南北总胶带大巷迎头。

巷道内每50米设三通一个,并配备长度不少于30m的洒水软管,每班指定专人对巷道的顶帮、风筒进行冲刷灭尘。

在距迎头30m范围内安设一道降尘水幕,在50m范围内安设一道常开净化水幕,要求喷雾效果能封闭全断面。

2、通防队按规定在掘进巷道内按照巷道断面200Lm2的要求,安装足够数量、水量的隔爆水槽;当巷道长度小于300米时设1个棚区,300~500米设2个棚区,500米以上设3个棚区。

其中离工作面最近的隔爆水槽距工作面距离始终保持在60-200m范围内。

每周至少检查一次,确保水量、水质、安装位置满足要求。

二、防尘措施

1、采用湿式打眼、定炮必须使用水炮泥、爆破前后必须洒水灭尘、综掘机截割、扒装洒水喷雾、水幕降尘、冲刷巷帮、风筒、净化风流、个体防护等综合防尘措施。

2、巷道内不得有厚度超过2mm,连续长度超过5m的粉(煤)尘堆积。

第五节防灭火

巷道在煤层中采用综掘机掘进,在断层中掘进采用爆破掘进,用风煤钻、锚杆机打眼,采用锚网带+锚索支护,皮带输送机运输。

防火的重点是:

加强爆破管理,爆破前后洒水降尘,定炮使用水炮泥,严格执行爆破管理规定;同时防止设备、机械摩擦生热、电缆线、电气火灾、人为火灾和自然发火;掘进工作面皮带机头、油脂库配备干粉灭火器不少于2个,0.2m3的灭火砂箱、防火锨等灭火器材。

灭火器材要定期检查,保证合格。

巷道防灭火的措施:

当发生火灾时,采取控制风流、调节风流的方法控制火势蔓延。

防火水源及防火系统与防尘水源及防尘系统相同。

第六节安全监控

一、便携式甲烷报警仪的配备和使用

1、区队长、工程技术人员、兼职瓦检员、班组长、综掘机司机等机电岗位工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报警仪,对其分管范围内的甲烷进行不间断的监测,如有报警现象(甲烷报警点为1%)必须立即汇报调度室和通防部门进行处理。

2、当班的班组长下井时必须携带两台便携式甲烷报警仪,其中一台悬挂在掘进工作面5m范围内风筒对侧(距巷帮不小于0.2m,距顶板不大于0.3m处),当报警时,停止工作撤出人员,汇报通防部门,进行处理。

另一台随身携带,便于随时检查工作地点的瓦斯,报警仪必须处于常开状态。

3、机电流动电钳工下井担负机电维修工作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报警仪,在检修工作地点20m范围内检查甲烷气体浓度,有报警现象时,不得通电或检修。

二、甲烷传感器及甲烷断电仪的配备和使用:

掘进工作面甲烷传感器安设在距迎头不大于5m范围内风筒对侧,垂直悬挂在巷道的上方,距顶板不得大于300mm,距巷帮不得小于200mm;其CH4报警浓度为1.0%,CH4断电浓度为1.5%,CH4复电浓度为1.0%,断电范围为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

三、安全监测系统及措施

1、安全监测系统

掘进工作面所设置的甲烷传感器,当瓦斯浓度≥1%时能够自动报警,当瓦斯浓度≥1.5%时,能够自动切断巷道内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的电源,通风检测人员每7天校验一次,确保瓦斯传感器的正常使用和断电功能的正常动作。

2、安全监测措施

通风检测人员必须按规定安设灵敏可靠的甲烷传感器,并具有断电功能,当瓦斯浓度≥1%时能够自动报警,当瓦斯浓度≥1.5%时,能够自动切断工作面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的电源;并随着掘进进度由使用单位往前移至规定地点;使用单位要妥善保护好甲烷传感器,洒水时严禁将水洒到甲烷传感器上;为确保甲烷传感器的正常使用和断电功能的正常动作。

3、开停传感器的配备和使用

在主要局部通风的电缆线上安设1个开停传感器,24小时不间断监测主要局部通风机的运行状态。

4、馈电传感器的配备和使用

在掘进工作面被控制设备开关的负荷侧安设1个馈电传感器,24小时不间断监测供电设备的供电状态。

5、风筒状态传感器的配备和使用

风筒状态传感器安设在距风筒出风口20~30米范围的风筒上,并固定牢固。

 

第七节供电

一、工作面供电系统设计

由机掘三队负责施工的南北总胶带运输巷,依据掘进工作面的位置,供电电源1140V取自东轨道大巷与轨道运输大巷岔口处的KBSGZY.2移动变压器,风专线电源和低压660V电源取分别取自临时变电所的两台干式变压器,在采区变电所内设设有低压馈电开关做总的短路及过载的综合保护。

二、供电线路

地面10KV----地面变电所----临时变电所----KBSGZY.2移动变压器----皮带运输巷综掘机。

三、设备选型与负荷统计

皮带运输巷设EBZ-160型掘进机一台(总功率261KW),SJ8002×55KW型皮带机一部,多级离心水泵功率37KW一台,局扇2×15KW两台(其中备用一台)。

合计负荷:

详见《负荷统计表》《所用设备明细表》

所用设备明细表

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掘进机

EBZ-160A

1

移动压风机

MLG13-7

1

皮带机

DSJ×55

1

皮带机

650

1

多级离心水泵

D46-30×6

1

局扇

FBD(2×15KW)

2

变压器

KBSGZY.2

1

照明综合保护器

ZBZ-4.0

1

 

电气设备负荷统计表

名称

单台电机额定容量

电机

台数

设备总容量(KW)

额定电压

额定电流

(A)

额定启动电流(A)

掘进机

1

261

1140

134547

移动压风机

MLG13-7

1

75

1140

45

270

皮带机

55KW

2

110

1140

33×2=66

396

局扇

15

2

30

1140

18

108

照明综合保

ZBZ-4.0

1

4

1140

2.4

14

皮带机

30KW

1

30

660

33

216

离心水泵

D46-30×6

1

37

660

44

266

局扇

15

2

30

660

36

216

小计

502

四、变电器的选型计算:

根据公式:

S=Kx×∑PeCOSφj

式中:

S—变压器计算容量,KVA

∑Pe—参加计算的所有用电设备额定功率之和,KW

COSφj—参加计算的用电设备平均功率因数,查表取0.7

Kx—需用系数,Kx=0.4+0.6×Pe.mas∑Pe

Pe.mas—变压器所带负荷中最大电机容量

移动变电站的选择计算:

S=Kx×∑PeCOSφj=(0.4+0.6×Pe.mas∑Pe)×∑PeCOSφj

=(0.4+0.6×160405)×4800.7=386.5KVA

选择KBSGZY400101.2移动变电站一台。

五、电缆的选择计算

根据公式:

Ig=1000×Kx×∑Pe√3×Ue×COSΦj

Ig-实际流过电缆的工作电流。

Kx-需用系数。

Kx=0.4+0.6×Pe.mas∑Pe

Pe.mas—变压器所带负荷中最大电机容量

Ue-额定电压。

COSΦj-参加计算的用电设备平均功率因数,查表取0.7

Ij-电缆长时允许电流

1#电缆的选择

Ig1=1000×Kx×∑Pe√3×Ue×COSΦj

=1000×(0.4+0.6×Pe.mas∑Pe)×∑Pe√3×Ue×COSΦj

=1000×(0.4+0.6×160405)×405√3×1140×0.7

=177A

3×70mm²电缆长时允许电流为215A

Ig1=177A

选用MYP3×70mm²橡套电缆

2#电缆的选择

Ig2=1000×Kx×∑Pe√3×Ue×COSΦj

=1000×(0.4+0.6×Pe.mas∑Pe)×∑Pe√3×Ue×COSΦj

=1000×(0.4+0.6×160261)×261√3×1140×0.7

=137A

3×70mm²电缆长时允许电流为210A

Ig2=137A

选用MYP3×70mm²橡套电缆

3#电缆的选择

Ig3=1000×Kx×∑Pe√3×Ue×COSΦj

=1000×(0.4+0.6×Pe.mas∑Pe)×∑Pe√3×Ue×COSΦj

=1000×(0.4+0.6×2×1530)×30√3×690×0.7

=35A

3×25mm²电缆长时允许电流为100A

Ig2=35A

选用MY3×25mm²橡套电缆

4#电缆的选择

Ig4=1000×Kx×∑Pe√3×Ue×COSΦj

=1000×(0.4+0.6×Pe.mas∑Pe)×∑Pe√3×Ue×COSΦj

=1000×(0.4+0.6×3767)×67√3×690×0.7

=58.6A

3×50mm²电缆长时允许电流为160A

Ig4=58.6A

3×35mm²电缆长时允许电流为138A

六、接地系统选择:

为保证井下安全供电,预防触电和电火花事故,接地系统必须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井下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测定工作细则》的规定执行。

2、各配电点必须安设接地系统。

七、供电电压等级的确定

1、掘进机采用移动变电站供电,移动变电站高压侧输入电压等级10KV,低压侧输出电压等级1140V;

2、照明、信号电压等级127V;

3、操作控制电压等级36V。

八、设备、设施安全质量标准及要求

1、工作面所有电气设备必须实行风电闭锁,局扇供电实行“三专两闭锁”(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

2、照明信号综保灵敏可靠,接地装置牢固可靠,接地电阻不超过2欧,每班必须对煤电钻综保进行试验,并做好试验记录。

3、电气设备实行挂牌管理,停电操作时必须悬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停电牌,馈电及其他开关标志牌要填写整定值。

4、电缆吊挂整齐,电缆钩间距不大于3米。

5、电气开关要台台上架。

6、要对电缆及电气设备进行妥善保护,顶板有淋水时将开关等设备移开,不能移开时要用雨布遮挡,并且要及时清除电缆设备上煤尘。

7、局扇以外的所有电气设备,在工作完毕或下班前,必须全部停电并闭锁。

8、设备完好率达到90%以上,杜绝电气事故,消灭电气设备失爆。

严格实行设备包机分工负责制及每日检修制。

九、接地装置安设标准及要求

1、36V以上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铠装电缆的钢带、铅皮和橡套(塑料)电缆的接地芯线或屏蔽护套、高压电缆的金属连接器都必须可靠接地。

2、各配电点必须安设接地系统。

3、局部接地极采用面积不小于0.6m2,厚度不小于3mm的钢板,并埋设在巷道水沟深处或其他就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