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同步练习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037470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同步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六章同步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六章同步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六章同步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六章同步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六章同步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六章同步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六章同步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六章同步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六章同步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第六章同步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第六章同步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第六章同步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第六章同步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第六章同步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第六章同步练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六章同步练习题.docx

《第六章同步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同步练习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六章同步练习题.docx

第六章同步练习题

第六章同步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一道考题下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填入括号中)

1.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小学阶段课程设置应是(A )。

A.综合课程为主        B.分科课程为主     

C.综合与分科并行      D.综合实践活动为主

2.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初中阶段课程设置应是(C )。

A.综合课程为主        B.分科课程为主     

C.综合与分科并行      D.综合实践活动为主

3.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高中阶段课程设置应是(B )。

A.综合课程为主        B.分科课程为主     

C.综合与分科并行      D.综合实践活动为主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

A.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经验性课程。

B.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实践性课程。

C.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综合性课程。

D.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二级管理的课程。

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以(B )为内容呈现形式。

A.活动                B.主题     

C.实践                D.单元

6.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综合实践活动特点的是(B )。

             

A.综合性             B.知识性     

C.开放性             D.生成性

7.下列对综合实践活动基本理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B )。

A.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B.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储备,推进学生知识结构发生变化;促进学生多元能力获得显著提高。

C.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D.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

A.综合实践活动不是认知性的课程,而是实践性的课程。

B.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实践活动,它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亲身体验,积极实践。

C.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利用已有知识和能力解决生活情景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强调学生的实践体验和各方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D.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经验性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动态生成和发展

9.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C )。

A.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是来源于书本,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来源于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的感兴趣的问题。

B.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主题”既可以由学生自己确定,也可以由教师确定。

C.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地方管理、学校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

D.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注学生活动的结果能够产生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

10.下列各项排序正确的一项是(D  )。

A.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活动的步骤:

制定活动方案—确立活动主题—组织开展活动—活动总结交流—评价和反思—活动拓展延伸。

B.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是:

开放性—实践性—生成性—自主性。

C.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领域: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D.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理念:

整体观—多元化—过程性。

1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B )。

A.能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指导教师的是“圣人”,而不是“剩人”。

B.学科课程中形成的经验、感悟、学习方法有助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所获得的知识是学科课程的理论基础。

C.学校所有教师和学校管理者都应当成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

D.学校还可以利用社会教育力量,聘请一部分学生家长、有关领域的专家等担任学生活动的校外辅导员和指导教师。

1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显著的特点和本质特征是(A )。

A.实践性    B.综合性     C.探究性      D.开放性

13.下列不属于小学3~6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具体目标的是(C )。

A.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

B.欣赏自然世界,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

C.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形成初步的环境保护能力。

D.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

14.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应注意的几点是(A )。

         

A.注重过程、突出重点、关注发展、形式多样

B.注重结果、突出知识、强调选拔

C.注重技能、突出知识、形式多样

D.注重方法、突出发展、强调选拔

15.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重要学习方法是(B )。

A.信息技术   B.劳动与技术   C.研究性学习   D.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1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评价包括三个维度,下列不属于这三个维度的是(B )。

A.学生活动过程及其结果(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评价

B.教师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教师专业提高的评价)

C.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的支持

D.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自身改进的评价

17.下列不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目标的是(A )。

                      

A.作品的质量   B.知识与技能   C.过程与方法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8.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重要作用的评价是(A )。

A.教师的自我反思评价         B.学校对教师教学的评价

C.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反馈       D.教育管理机构对教师的指导

19.下列不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评价对象的是(A )。

                    

A.对学校的评价   B.对学生的评价   C.对教师的评价   D.对课程的评价

20.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观的核心价值取向是(D )。

                     

A.重发展         B.重改善         C.重过程       D.以上都是

二、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每题的横线上)

1.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 必修 课程。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由国家设置、由  地方    和  学校    根据实际开发的课程领域。

3.综合实践活动自小学   3   年级设置,每周平均   3   课时。

4.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 实践活动  为核心,主要围绕三条线索进行,即学生与

 自然 的关系、学生与 社会  的关系、学生与 自我 的关系。

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课程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 研究者与建设者     。

6.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小学阶段通常鼓励以 小组  为单位开展。

7.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综合性主要表现在 学习内容  的综合性和 学习方式 的综合性两个方面。

8.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多元化包括  评价标准 的多元化和  评价主体 的多元化两个方面。

9.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以  主体 为内容呈现形式、以 实践活动 为实施途径和方式进行。

10.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包括 研究性学习、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 劳动与技术教育 、 信息技术教育 四大 指定    领域和班团队活动、学校传统活动、学生的心理健康活动等 非指定领域。

1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新”在这门课程改变了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体系中,只有结论性的教育模式,没有 过程 性教育模式的状况;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实现了从只有接受性学习到既有接受性学习,更有 研究性学习 的转变。

12.“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用脑不用手,想到做不到;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手脑都能用,才会有创造。

”强调的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 实践 性。

13.从课程目标的角度来看,学科课程中的综合性学习目的在于以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为基础,发展学生在某一特定学科领域的能力,以及特定领域的综合素养。

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更直接地指向于满足学生的 个性 需要。

14.以“走近自行车”和以“远离毒品,健康成长”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分别突出 劳动技术教育领域和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领域。

1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涉及 服务社区 、  走进社会  、  关爱他人 、  珍惜环境、 爱惜自己 五个方面。

16.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具体操作中, 成长记录袋评定 和  成长记录袋评定      被认为是非常有效的评价方法。

三、判断题(请对下面的陈述做出判断,对的在后面的括号中打“√”,错的打“×”)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门实践性课程。

(√ )

2.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开发过程中,应以综合主题的方式,将研究性学习渗透于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之中,或由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统摄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

(√ )

3.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

(√ )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一个大拼盘,是其他课程的附庸。

(× )

5.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评价不强调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 )

6.任何把综合实践活动当作一门具有知识体系的学科来“教”的做法,都不符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规定。

(√ )

7.综合实践活动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可以完全放手给学生。

(× )

8.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材版本比较多。

我们在选择教材时候,要尽量做到符合学校所处的社区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

(√ )

9.与综合实践活动相适应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接受式学习。

(× )

10.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应注重研究结果的评价。

(× )

11.在设计与制定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地方差异、社区课程资源和学校传统等基本因素。

在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项目和活动领域的过程中,必须研究地方、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

(√  )

12.综合实践活动要求的课时安排只能集中使用。

(× )

13.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课程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 )

1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 )

15.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

(√ )

16.教师和学生既是活动方案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

( √)

17.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小学3~6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

(√ )

18.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不以认知目标为主,而是以各种行为目标和情感目标为主。

因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不能以系统知识的获得为目的。

(× )

19.在团队活动、学校传统活动以及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等都属于综合实践活动的非指定领域。

( √)。

20.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学校自主开发的、供学生选修的一门校本课程。

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来设计实施。

(√ )

2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大致过程是:

发现问题—归纳主题—设计活动—组织实施—反思评价。

(× )

22.分析、解决问题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源头。

(× )

23.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设计和组织,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活动主题,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并组织实施。

(√ )

24.从自然、社会、自我三个维度切入主题,是综合实践活动四大指定领域融合实施的有效途径。

( )

2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立足于“学校特色”,立足于“教师资源”,立足于“学生个性”,提倡“因能施教”、“协同教学”。

(√ )                 

四、名词解释题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2.成长记录袋评定

3.协商研讨式评定

五、简答题

1.简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总体要求。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3.简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学科领域的关系。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中综合性活动的区别是什么?

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6.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包括哪些?

六、论述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注重突出学生主体,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同时也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有效指导。

试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如何合理地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七、案例分析题

下面是一位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课中的简要情况记载。

请结合相关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

(道林中学初中三年级4班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要求,为了让学生亲近自然,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开展了以“开发道林沟”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为此,他们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将全班同学分成5个小组,分别选定考察项目。

研究任务分别是:

交通、餐饮娱乐、植被、文化、旅游景点设计。

规定:

用2个周的时间来完成。

用1个周时间完成实地考察和查阅资料的任务,用1个周的时间进行报告的撰写和成果的展示交流。

2006年5月10日上午,他们利用两节课的时间完成展示交流的任务。

下面是展示交流部分的情况摘要

老师:

同学们,经过两周的时间,我们班的4个实践小组根据自己选择的项目,分别对道林沟的交通、餐饮、文化、植被考察、旅游景点设计进行了考察和研究。

现在,我们就对“开发道林沟”这个主题实践活动的成果进行展示和交流。

看哪个小组的成果最多、最丰富,我们将给予一定的奖励。

下面,请第一小组展示成果:

第一小组:

我们调查的是“道林沟的植被”,我们对全风景区内的树木和花卉的种类进行了调查。

根据我们小组的调查,共有48种树木,23种花卉品种……

老师:

这个小组的调查,应当说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的。

不过,有很多照片照得不好,曝光不好,颜色太暗;还有,风景区的介绍应该是正确的,是我们小组的同学在考察过程中,粗心大意,没有考察准确。

希望我们这个小组在今后的考察中,认真、仔细。

下面,请第二小组进行展示交流。

第二小组:

我们小组研究的主要是《道林沟风景区的交通》……

老师:

这个组详细分析了山上山下的各条路线,包括山路、公路,还绘成了示意图,并设计了连通主沟南北的索道。

但是活动并没有安排进行经济投入的核算,同时,交通图也绘得很不规范。

第三小组:

我们小组研究的主要是《道林沟风景区的旅游景点开发》。

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

老师:

你们小组的任务就是调查“风景区的旅游景点开发”,谁让你们去考察什么什么“如何保护水质、保护鱼儿不被白鹭吃掉又要保护好白鹭”啦?

下一组汇报。

……

老师(最后总结评价):

今天的展示与交流就到此。

按照评分标准,第一组为60分,第二组为60分,第三组为20分,第四组为40分、第五组为50分。

按照我课前说的,应该评选出成果最多、最丰富的小组。

不过,根据小组的展示和交流,全班没有一个小组的成果让我感到满意,第三组甚至偏离了我们原来制定的目标,我不知道你们究竟怎么搞的,下不为例。

奖励的事这次就算啦,希望下一个活动大家都认真点,深入点,成果丰富点。

第六章同步练习答案详解

四、名词解释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领域,并渗透信息技术教育。

2.成长记录袋评定:

主要是指收集、记录学生自己、教师或同伴做出评价的有关材料,学生的作品、反思,还有其他相关的证据与材料等,以此来评价学生学习和进步状况。

3.协商研讨式评定:

适合对学生参与的专题活动的表现及其收获所进行的评价,它集中地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性”原则。

通过协商研讨式评定,学生对活动获得概括性的体验,可以进一步提高对所获经验的认识并激发兴趣,也可以分享其他同学的经验,发现自己的不足。

五、简答题

答:

1.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

教师和学生既是活动方案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

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应注意下列总体要求:

(1)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

(2)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

(3)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4)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

(5)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

(6)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加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是我国国情的客观要求。

(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终身学习的愿望,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通过综合性的实践学习,改变学生单一的知识接受性的学习活动方式或生活方式,强调学生通过研究与实践,构建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掌握科学方法。

   

(3)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学生与生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综合实践活动超越学习书本知识的局限,要求学生从生活、社会现实中提出问题,围绕人与自然、人与他人或社会、人与自我、人与文化等方面,自主提出活动主题,并深入自然情境、社会背景或社会活动领域,开展探究、社会参与性的体验、实践等学习活动,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发展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因而,综合实践活动为密切学生与生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架起一座桥梁。

3.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二者既有其相对独立性,又存在紧密的联系。

具体说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学科领域存在以下三方面的联系:

第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

第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

第三,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可和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

因此,妥善处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学科领域的关系,既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课题,又是一个富有创造性和艺术性的课题。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中综合性活动的区别表现在:

(1)学科类课程中的综合性学习是在特定的学科知识体系学习中展开的,所开展的活动内容都与其学科领域直接相关。

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是面向学生的生活、面向实际、面向社会,它不具有特定的学科知识体系,尽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各类学科知识,但它并不受体系化知识框架的局限。

   

(2)学科类课程中的综合性实践学习的目的,必须以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为基础,同时发展学生在某一特定学科领域的能力,以及独特领域的综合素养。

如语文课程中的综合性实践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发展。

而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更直接地指向于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

   (3)学科类课程中的综合性实践学习方式往往具有鲜明的学科特征。

如物理、化学、生物、科学等课程实施中的综合性实践学习大都以观察、实验、制作为主,而语文课程中的综合性学习则以调查和各种形式的表达为主。

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方式则因活动主题而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它不受学科特征的局限。

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内容一般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1)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态度。

它可以通过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许多外显行为表现出来。

如是否认真参加每一次课题组活动,努力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做好资料积累和分析处理工作,主动提出活动设想、建议,在学习中不怕困难和辛苦,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精神等。

主要对学生在参与小组及班级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行为表现进行评价。

如是否乐于帮助同学、主动和同学配合、认真倾听同学的观点和意见,对班级和小组的学习作出积极的贡献等。

(2)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

考察学生在活动中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所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可以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和结果中实际表现予以全面和客观的评价,也可以通过学生参与活动前后的比较和几次活动的比较来评价其发展状态。

(3)学生对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

主要评价学生对查阅资料、实地观察记录、调查研究、整理材料、处理数据、运用工具、操作工具、交往与表达等方面技能、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水平。

另外,还要注重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的评价、对学校的评价。

对教师的评价侧重于对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组织、规划、管理、指导等方面的能力、实效。

对学校的评价,侧重于对学校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状况的评价,包括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师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管理等方面的评价。

6.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包括:

(1)地方和社区的自然因素及其状况,如水土、气候、植被,以及综合环境。

这些因素都与学生进行的关于自然问题的探究有关,诸如水资源状况的调查研究、水土保持研究、垃圾问题等,都因地不同,城乡中学在自然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探究方面,具体选题就有明显的差异。

(2)地方和社区的社会因素及其历史与现实状况,如工农业生产、交通、文化遗产、社区经济生活、社区文化生活、政府与社会机构等等。

不同地方的学校可结合地方差异及其社会因素方面的课程资源,开展多样化的社会问题探究、社会考察、社会调查等活动。

   (3)地方或社区社会活动,如宣传、服务、文体等活动。

通过社会参与性活动,培养综合的社会实践能力。

(4)社区和地方民族文化传统、学校传统。

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应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些文化传统资源,使学生通过对文化传统的体验,获得民族文化传统的熏陶。

(5)图书馆、博物馆、革命圣地、历史遗迹、政府与社会机构等。

历史文化名城的学校可就地方浓厚的文化遗产资源展开系列的调查和考察研究。

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还可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化途径,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

(6)城镇小学、初中应开设劳动场所,建立劳动教室、劳动基地、劳动工厂等,还可利用社区教育网络和相应的条件,建立稳定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

(7)全球化问题和国际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和活动领域的设计,还可结合全球背景,并关注全球性的问题,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和手段,使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活动项目体现地方和学校特色。

六、论述题

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全过程中,要合理地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的指导任务贯穿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学生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确定的指导、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总结交流阶段的指导。

1.对学生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确定的指导。

在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的确定阶段,教师应针对中小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基础及兴趣和爱好、学生所处的特定社区背景和自然条件,引导学生确定合理的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

刚开始时,教师可提供若干有益的主题供学生选择。

此后随着学生能力的不断发展,教师可把指导的重点放在学生课题论证及制订方案的指导上。

2.在学生活动过程中的指导。

在活动实施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

针对学生的实际和相关的课程资源,在活动开始阶段,可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使用视听媒体、做笔记、进行访谈,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引导他们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点拨和帮助,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并在有必要时调整研究计划。

教师要注意争取家长和社会各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