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创作常用别称整理好的比较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038796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57 大小:82.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文创作常用别称整理好的比较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7页
古诗文创作常用别称整理好的比较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7页
古诗文创作常用别称整理好的比较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7页
古诗文创作常用别称整理好的比较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7页
古诗文创作常用别称整理好的比较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7页
古诗文创作常用别称整理好的比较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7页
古诗文创作常用别称整理好的比较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7页
古诗文创作常用别称整理好的比较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7页
古诗文创作常用别称整理好的比较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7页
古诗文创作常用别称整理好的比较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7页
古诗文创作常用别称整理好的比较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7页
古诗文创作常用别称整理好的比较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7页
古诗文创作常用别称整理好的比较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7页
古诗文创作常用别称整理好的比较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7页
古诗文创作常用别称整理好的比较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7页
古诗文创作常用别称整理好的比较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57页
古诗文创作常用别称整理好的比较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57页
古诗文创作常用别称整理好的比较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57页
古诗文创作常用别称整理好的比较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57页
古诗文创作常用别称整理好的比较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57页
亲,该文档总共1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诗文创作常用别称整理好的比较全.docx

《古诗文创作常用别称整理好的比较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文创作常用别称整理好的比较全.docx(1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诗文创作常用别称整理好的比较全.docx

古诗文创作常用别称整理好的比较全

谜语诗词联赋常用别称大全目录

饮食别称…………………………1

服饰别称…………………………5

日常器用别称……………………6

国名地名别称……………………8

历代人物别名……………………11

杂艺别称…………………………18

乐律别称…………………………19

爵位的别称………………………21

农渔工商别称……………………27

军事类别称………………………28

国名地名异名……………………29

宫廷内室人物异名………………36

地理类异名大全…………………38

卫生类别名………………………42

禽鸟类别名大全…………………………43

天文气象类别名…………………………48

农作物别名大全…………………………49

古代帝王的异名…………………………50

建筑类异名………………………………52

交通类别称………………………………54

百草类别名大全…………………………55

百花类别名大全…………………………60

果实类别名大全…………………………65

竹木别名大观……………………………69

瓜菜类别名………………………………72

 

谜语诗词联赋常用别称大全

饮食别称

师公(厨师的别称)

灶下养(亦省称“灶养”。

厨工的辱称)

仙厨(对皇家御厨的美称)

聋灶(行灶的别称)

济馋都护(对可以解馋的美食的谑称)

元宵(汤圆的别名)

玉团(粽子的美称)

餈筒(粽子的别名)

滫食(饭的别名)

双弓米(粥的别名)

云母粥(白米粥的美称)

笼炊(蒸饼的别名)

玉柱(馒头的别名)

笼饼(馒头的古称)

灌浆(馒头的别称)

餲(寒具的别名。

又称馓子。

一种油炸食品。

不托(汤饼的别名)

馎饦(汤饼的别名)

水引(亦称“水引饼”、“水引面”、“水引馎饦”。

面条的别称)

骨在(羹的俗称)

琼糜(亦作“琼靡”,山芋汤的别称)

毡根(羊肉的别名)

俏冤家(熏猪耳的别称)

凤爪(对烹调过的鸡脚爪的美称)

螳螂子(鲚鱼子的别名)

河祗脯(干鱼的别名)

琼酥(酥酪的美称)

刀圭(乳酪类食物的别名)

白沙龙(宋代冯翊之地所产羊膏的别称)

玉卵(禽卵的美称)

白团(鸡蛋的别名)

白果(鸡蛋的别名)

变蛋(松花蛋的别称)

小宰羊(豆腐的别称)

白虎(豆腐的别名)

犁祁(亦作“黎祁”。

豆腐的别称)

白玉板(豆腐干的别名)

草创刀圭(乳腐的别名)

香盐(盐的美称)

海砂(食盐的别称)

咸鹾(盐的别称)

马思哥油(酥油的别名)

八珍主人(酱的别称)

百岁羹(切细的腌菜或酱菜的俗称)

小耗(恶醋的别称)

忌讳(醋的别称)

苦酒(醋的别名)

云华(茶的别称)

云脚(茶的别称)

云腴(茶的别称)

水豹囊(茶的别称)

仙芽(茶叶的美称)

先春(茶的异名)

冷面草(茶的异称)

灵草(茶的美称)

苦口师(茶的别名)

金叶(茶叶的美称)

蔎(茶的别名)

晚甘侯(茶的异名)

森伯(茶的别名)

瑞草魁(茶的美称)

酪奴(茶的别名)

酪苍头(茶的别名)

槚(茶的别名)

橄榄仙(茶的美称)

玉芽(上品芽茶的美称)

叶家春(叶家白的别称)

金饼(茶叶饼的美称)

吕宋烟(雪茄烟的别称)

三酉(“酒”的隐语)

天禄(酒的代称)

五云浆(美酒的代称)

太和汤(酒的别名)

甘波(酒的别名)

扫愁帚(酒的别名)

欢伯(酒的别名)

红友(酒的别称)

含春王(酒的美称)

狂药(酒的别称)

君子觞(士大夫对酒的爱称)

钓诗钩(酒的别名)

香蚁(酒的别名)

般若汤(酒的别名)

黄娇(酒的代称)

甜娘(酒的异名)

渌蚁(酒的别称)

酥(酒的别名)

销忧药(酒的戏称)

福水(酒的别名)

露(酒的代称)

青田酒(美酒的代称)

青州从事(美酒的代称)

圣人(清酒的别称)

玉友(白酒的别名)

白烧(烧酒的俗称)

汗酒(烧酒的别称)

阿剌吉酒(亦省称“阿剌吉”、“阿剌酒”。

烧酒的别称)

黄花酒(菊花酒的别称)

索郎(酒名。

桑落酒的别称。

亦泛指酒。

顾建康(醇酒的美称)

错煮水(亦称“错认水”。

薄酒的谑称)

平原督邮(劣酒的隐语)

贤人(亦作“贤人酒”。

浊酒的别称)

玉饴(麦芽糖的美称)

百花醴(蜂蜜的别名)

螫乳(蜂蜜的别名)

玉鼎(古代炊具的美称)

百味(旧木砧的别称)

金瓮(瓴的美称)

玉缸(酒瓮的美称)

瑶瓮(酒瓮的美称)

玉罍(酒器的美称)

桂樽(酒器的美称)

琼卮(酒器的美称)

瑶卮(酒器的美称)

金舠(一种容积大的酒器的美称)

金斝(斝的美称)

玉壶(酒壶的美称)

玉钟(玉制的酒杯。

亦用作酒杯的别称)

玉斝(酒杯的美称)

仙樽(酒杯的美称)

红螺(酒杯或酒的代称)

金瓯(酒杯的美称)

金盏(酒杯的美称)

金觥(酒杯的美称)

金樽(酒杯的美称)

滟海(酒杯的别名)

瑶盏(玉制的酒杯。

亦用为酒杯的别名)

瑶斝(玉制的酒杯。

亦用作酒杯的美称)

瑶樽(酒杯的美称)

瑶钟(玉制的酒钟。

亦用酒钟的别称)

拗拢(酒筹的异名)

玉盘(盘子的美称)

珍盘(盘子的美称)

瑶盘(玉盘。

亦为瓷盘的美称)

玉瓶(瓷瓶的美称)

洞天圣酒将军(洞天瓶的别称)

金壶(铜壶的美称)

玉杯(杯的美称)

碧瓯(碧玉杯。

亦为杯的美称)

榶(碗的别称)

玉柱(筷子的美称)

玉箸(玉制的筷子;筷子的美称)

金杓(羹匙的美称)

茶戍(茶匙的别名)

服饰别称

亵布(棉布的别称)

登高(锦的别名)

香罗(绫罗的美称)

天冠(犹言宝冠。

帝王所戴冠的别称)

平天冠(冕的俗称)

香貂(貂冠的美称)

老鸹翎(蓝翎的俗称)

四脚(幞头的别称)

竹巾(竹笠的别称)

韵缬(宋时对衣着的别称)

观音衲(黄袍的别称)

袍套(补服的别称。

亦名外褂、外套。

背胸(补子的别名)

里外发烧(皮里皮面褂子的俗称)

一裹圆(一口钟的别名)

玉袂(长袖的美称)

仙裾(衣袖的美称)

襕裙(抹胸的别称)

绰子(古代背心的别称)

羞袒(古时汗衣的别名)

触衣(内裤的别称)

藕复(裤袜的别称)

负板(亦作“负版”丧服的别称)

老衣(殓衣的俗称)

足衣(袜子的别称)

鸾丝(丝带的美称)

不借(麻鞋、草鞋的别名)

搏腊(即不借。

麻鞋、草鞋的别名)

千里马(草鞋的别名)

被条(被子的别称)

褓裙(小儿被的俗称)

毛褥(毛毯的别名)

瑶枕(玉制的枕头,枕头美称)

枕头衣(枕巾的俗称)

百不知(唐穆宗时京城妇女首饰的别称)

香钿(古代妇女贴在额上鬓颊饰物的别称)

宝佩(佩玉的美称)

搔头(簪的别称)

宾馀(栉的别称)

手记(指环、戒指的别称)

手镏(方言。

戒指的别称)

日常器用别称

阮囊(绳床的别称)

节日翁(竹榻的别称)

交床(胡床的别称)

养和(靠背椅的别名)

竹奴(竹夫人的别称)

青奴(竹夫人的别名)

蕲春县君(竹夫人的别称)

玉席(席的美称)

玉簟(竹席的美称)

夏清侯(竹席的别称)

黄琉璃(竹席的别称)

银筵(竹席的美称)

毛席(毡的别名)

香扆(屏风的美称)

话私(竹屏的别称)

斗围监(对帐子的拟人化称呼)

蕙帐(帐的美称)

鸾幕(帷幕的美称)

玳瑁帘(亦省称“玳帘”。

帘的别称)

虾须(帘子的别称)

夏侯妓衣(帘的异称)

玉帘钩(帘钩的美称)

香箧(妇女衣箱的美称)

瑶筐(筐匣的美称)

玉筐(竹筐的美称)

皮馄饨(革囊的别称)

玉锁(锁的美称)

玉钥(钥匙的美称)

玉剪(剪刀的美称)

齐司封(剪刀的戏称)

鸾剪(剪刀的美称)

却老先生(镊子的戏称)

宝镊(镊子的美称)

利通直(锥子的别名)

金针(针的美称)

玉砧(捣衣石的美称)

玟砧(捣衣石的美称)

清砧(捶衣石的美称)

香杵(捣衣棒槌的美称)

净君(扫帚的别称)

棕将军(棕帚的别名)

无尘子(棕叶掸子的别称)

蝇甩(蝇拂的俗称)

月缸(灯盏的别名)

红缸(亦作“红釭”,灯盏的别名)

晴虹(灯的别名)

照子(灯的别称)

凤灯(油灯的美称)

恒辉(长明灯的别称)

凤蜡(蜡烛的美称)

宝炬(蜡烛的美称)

宝蜡(蜡烛的美称)

玉烛(烛的美称)

光济叟(烛的别名)

凤炬(烛的别名)

凤髓(风凰的骨髓。

借为烛的别称)

箫局(熏笼的别名)

玉炉(熏炉的美称)

琱鸭(鸭形熏炉的美称)

宝炉(熏香炉的美称)

宝香(熏香的美称)

锡奴(即锡夫人。

温足瓶的别名)

金瓶(花瓶的美称)

玉笼(玉饰的鸟笼)

握君(如意的别名)

玉漏(古代计时漏壶的别称)

玉壶(铜壶滴漏的美称)

玉箭(古代漏壶中浮箭的美称)

金箭(漏箭的美称)

琼签(漏箭的美称)

通天塔(自鸣钟的别名)

玉节(手杖的美称)

扶老(手杖的别名)

木上座(对木制手杖的戏称)

直兄(竹手杖的别称)

铁君(对铁手杖的昵称)

楖栗(亦作“楖枥”。

木名。

可为杖。

后借为手杖)

高密侯(伞的别名)

僾逮(凸光镜、眼镜的别称)

虾蟆镜(亦作“蛤蟆镜”。

有色眼镜的俗称)

铁了事(耳挖子的别称)

仁风(扇子的代称)

主风神(扇子的别名)

凉友(扇的别名)

萐(扇的别名)

团纱(团扇的别称)

障面(折扇的别称)

翎扇(羽扇的别名)

鸾扇(羽扇的美称)

丙丁(火的代称)

火把(火炬的俗称)

乌银(炭的别名)

馀桶(便桶的别称)

瑶台(玉镜台妆台的别称)

宝奁(梳妆镜匣的美称)

玉梳(梳的美称)

木齿丹(木梳的别称)

洛成(又名“落尘”。

梳篦的别称)

眉匠(篦的别名)

玉鉴(镜的美称)

玉照(镜的异名)

光音王(镜的戏称)

寿光先生(亦作“寿光客”。

镜的异称)

宝鉴(镜子的美称)

宝镜(镜子的美称)

圆明上座(镜子的别号)

瑶镜(镜的美称)

碧琳侯(青铜镜的别名)

秦铜(秦镜的代称)

兰盆(浴盆的美称)

白玉盘(白瓷盆的美称)

玉屑(香粉的美称)

多罗(脂粉盒。

亦用作脂粉的代称)

国名地名别称

三韩(汉时,朝鲜别称)

秦韩(古国名。

辰韩的别名)

交趾(旧对安南、越南的别称)

倭奴(我国史书中对日本的古称)

单马锡(新加坡的旧称)

星洲(新加坡的别称)

天竺(印度的古称)

天督(印度的古称)

贤豆(古印度的别译)

竺国(天竺。

古印度的别称)

竺乾(古印度的别称)

乾竺(印度的古称)

婆罗门(古印度的别称)

师子国(今斯里兰卡的古称)

迦南(巴勒斯坦及腓尼基一带别称)

罗刹(俄罗斯在清代的旧译)

逻车(俄罗斯的旧称)

双鹰国(意大利的旧称)

约翰牛(英国或英国人的绰号)

新大陆(美洲的别称)

山姆大叔(美国的绰号)

语国(传说中的勒毕国的别称)

九州(古代中国别称)

支那(古代某些国家对中国的别称)

华夏(古代中国别称)

农土(神州的别名)

禹域(中国的别称)

神华(中华的美称)

神州赤县(中国的别称)

神县(中国的别称)

唐(中国的别称)

摩诃至那(古代印度人对我国的尊称)

漂沙(汉代西域西夜国的别称)

花门(回纥的代称)

西蕃(吐蕃的异称)

鹤拓(古国名。

唐时南昭的别名)

燕京(北京市的别称)

津门(天津市的别称)

津沽(天津的别称)

析木(古代幽燕地域的代称)

燕(旧时河北省的别称)

西口(张家口的别称)

相台(相州(今河北临漳县)别称).

三晋(山西省的别称)

西邑(夏代都城安邑别称)

曼殊(满洲的别称)

辽左(辽东的别称)

宽城子(吉林省长春市的旧称)

冰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别称)

卜魁(亦作“卜奎”。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别称)

申(上海市的别称)

沪江(上海的别称)

春申(上海市的别称)

云间(松江县(今属上海市)的古称)

五茸(又称五茸城。

上海市松江县的别称)

茸城(松江的别名)

下江(江苏省的别称)

白下(南京的别称)

白门(南京市的别名)

金陵(古邑名。

今南京市的别称)

中吴(旧苏州府的别称)

水精宫(苏州的美称)

吴门(古吴县城(今苏州市)的别称)

吴苑(苏州的代称)

金阊(苏州的别称)

阖闾城(亦作“阖庐城”,或省称“阖闾”。

苏州的别称)

姑苏(苏州吴县的别称)

邗州(扬州的别名)

维扬(扬州的别称)

秦邮(今江苏省高邮县的别称)

中吴(旧镇江府的别称)

北府(晋时京口的别称)

虾虎(江苏省宜兴市的别称)

澄江(江苏省江阴市别称)

琴川(江苏省常熟的别名)

松陵(吴江县的别称)

小沛(汉代沛县的别称)

灵越(对古越地的美称)

武林(旧时杭州的别称)

西村(杭州西冷的别名)

西陵(浙江省萧山市西兴别称)

禹杭(浙江县旧余杭县别称)

四明(浙江省旧宁波府的别称)

甬(浙江省宁波简称)

东嘉(浙江省温州的别称)

瓯(浙江省温州的别称)

东瓯(温州及浙江省南部沿海地区的别称)

苕溪(浙江吴兴县别称)

霅溪(水名。

在浙江省湖州市。

也为旧吴兴县别称)

西吴(唐宋时湖州府的别称)

水精宫(湖州的美称)

霅上(浙江湖州的别称)

项浦(掩浦的别名。

在今浙江省湖州市境)

菰城(浙江旧乌程县别称)

鉴湖(浙江绍兴的别称)

皖(安徽省的别称)

八闽(福建省的别称)

左海(福建省的别称)

闽(福建省的别称)

三山(福建省福州市的别称)

榕城(亦简称“榕”。

福建省福州市别称)

榕海(福建省福州市的别称)

鹭门(厦门的古称)

鹭屿(厦门的别称)

刺桐(福建省泉州别称)

温陵(福建省泉州别称)

二松(福建省松溪县的别称)

鲲洋(亦称“鲲海”。

台湾的别称)

鸡笼(台湾省基隆市的旧称)

江右(江西省的别称)

吴头楚尾(江西的代称)

豫章(江西省的别称)

洪都(江西省南昌市的别称)

浔(江西省九江市别称)

九派(浔阳的别称)

章门(赣州的别称)

山左(山东省旧时的别称)

鲁城(曲阜的别称)

中州(河南省的别称)

豫州(河南省的别称)

汴梁(河南省开封市的别称)

夷门(河南省开封市的别称)

中京(河南洛阳的别称)

京洛(亦作“京雒”。

洛阳的别称)

嵩京(洛阳的别称)

潘安县(古代河阳县的别称)

鄂(湖北省的别称)

汉皋(汉口的别称)

南乌(古地名。

乌林的别称)

星沙(湖南省长沙市的别称)

粤东(广东省的别称)

粤海(指中国南部广东一带)

五羊城(简称“羊城”。

广州市的别名)

羊城(广州的别名)

花城(广州的美称)

鹅城(广东惠州的别称)

鮀江(亦称“鮀浦”。

汕头的别名)

凤凰城(广东潮州的别称)

琼管(古代琼州府的别称)

八桂(广西的代称)

桂管(唐时桂林地区的代称)

巴蜀(四川的别称)

庸岷(四川的别称)

蜀(四川省的别称)

芙蓉城(四川省成都市的别名)

锦官城(四川省成都市的别名)

南隆(四川阆中的别称)

刀州(益州的别称)

渝(重庆市的别称)

黔(贵州省的别称)

黔南(贵州省的别称)

筑(贵州省贵阳别称)

卢阳(贵州旧铜仁别称)

卫藏(旧时西藏的别称)

秦(陕西省的别称)

西省(西安市的俗称)

二曲(陕西省周至县别称)

陇右(亦称“陇西”。

甘肃省旧时别称)

河右(河西的别称)

鲜水(亦作“鲜水海”。

青海的别称)

西疆(旧时对新疆别称)

红庙子(乌鲁木齐市的别称)

香江(香港的别称)

香岛(香港的别称)

香山(澳门的别称)

鲤城(福建省泉州别称)

鹭岛(厦门的别称)

历代人物别名

成鸠(传说为太古天皇氏的别号)

戏皇(伏羲的别称。

戏,通“羲”)

苍牙(伏羲的别称)

春皇(传说中古帝庖牺的别名)

农帝(神农氏的别称)

连山氏(神农氏的别名)

烈山氏(传说中炎帝神农氏的别称)

朱襄(亦称“朱襄氏”。

炎帝的别号)

仓圣(苍颉的尊称)

苍王(苍颉的别称)

皇颉(对苍颉的尊称)

巨唐(唐尧的美称)

山父(尧时隐士巢父的别称)

弃瓢翁(亦称“弃瓢叟”。

尧时隐士许由别称)

磬叔(磬的创造者无句氏的别称)

瞽瞍(舜父的别名)

大舜(对舜的尊称)

重华(虞舜的美称)

都君(舜的别称)

黄序(虞舜的别称。

一说,指黄帝)

伯姜(舜臣子伯夷的别称)

大禹(对夏禹的美称)

神禹(夏禹的尊称)

伊公(商·伊尹的尊称)

伊生(商·伊尹的别称)

伊衡(商·伊尹的别称)

保衡(商代伊尹的尊号,即阿衡)

西山饿夫(亦省称“西山夫”。

伯夷、叔齐的代称)

师尚父(齐太公吕望的尊称)

非熊(姜太公的代称)

姜太公(太公望吕尚的别名)

磻溪叟(周·吕尚的别称)

先圣先师(古代对周公、孔子等人的尊称)

张老(春秋·晋大夫张孟的别称)

鲍叔(鲍叔牙的别称)

桃花夫人(春秋时楚国息侯夫人息妫的别称)

柳士师(春秋·鲁·柳下惠的别称)

冀缺(亦作“缺”。

郤缺的别名)

疵面(春秋·晋·赵孟的绰号)

玄元皇帝(亦称“玄元圣祖”。

老子的尊称)

圣祖(对老子的尊称)

青牛(老子的代称)

柱下(相传老子曾为柱下史,后以“柱下”为老子别称)

象帝(老子的别称)

盲左(春秋·鲁太史左丘明的别称)

夫子(孔门对孔子的尊称)

孔圣(亦称“孔圣人”。

孔子的尊称)

圣尼(对孔子的尊称)

尼父(对孔子的尊称)

尼圣(对孔子的尊称(

至圣仙师(对孔子的尊称)

宣父(旧时对孔子的尊称)

盗丘(对孔丘的贬称)

通玄真人(唐代对文子的追号)

西河(孔子弟子子夏的代称)

夏南(春秋时陈大夫夏征舒的别名)

东王(春秋时周敬王的别称)

赤精子(相传为范蠡的别号)

鸱夷子皮(亦作“鸱夷子”。

春秋·越·范蠡之号)

陶朱公(亦称“陶朱翁”。

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别名)

西子(春秋时越国西施的别称)

西氏(西施的别称)

西村(西施的别称)

夷施(西施的别称)

修明(春秋时越国美女郑旦的别名)

卢医(春秋时名医扁鹊的别称)

西门(西门豹的代称)

吴子(对战国卫人吴起的敬称)

亚圣(孟子的专称)

孟叟(对孟子的尊称)

南华真人(亦称“南华老仙”。

庄周的别名)

企足(传说中古代庄蹻的别名)

食蚓仲(战国·齐人陈仲子的别称)

秦圣(对秦始皇的尊称)

隆准公(汉高祖刘邦的别称)

西楚霸王(秦末项羽的自号)

东陵(亦称“东陵侯”。

秦·邵平的别称)

邵父(对秦人邵平的尊称)

娄公(娄敬的尊称)

冯公(汉·冯唐的尊称)

史谈(汉·司马迁之父司马谈的别名)

颍川(汉将灌夫的代称)

窃桃儿(对汉·东方朔的戏称)

史迁(汉·司马迁的别称)

香尉(时人对汉·雍仲子的戏称)

颍川(汉·黄霸的代称)

杨执戟(汉·扬雄的别称)

邵父(对西汉·邵信臣的尊称)

仙尉(汉·梅福的美称)

矍铄翁(汉·马援的代称)

青牛道士(汉·方士封君达的别号)

白虎王(汉、魏、南北朝时对汉·荆州刺史王子香的敬称)

马牧(汉·马瑶的别号)

任圣童(汉·任延的别号)

后郑(东汉·郑玄的别称)

白地将军(三国·魏·夏侯渊的绰号)

阿瞒(三国·魏·曹操的小名)

虎痴(亦称“虎侯”。

三国·魏将许褚的别号)

关夫子(对三国·蜀·关羽的敬称)

关公(对三国·蜀·关羽的敬称)

武圣(旧时对关羽的尊称)

美髯公(三国·蜀·关羽的美称)

髯孙(三国·吴·孙权的别号)

伏鸾(三国·魏·邓艾的别名)

夜来(魏文帝爱妾薛灵芸的别名)

山公(晋·山涛的别称)

阿童(晋·王濬小字)

阿斗(三国·蜀·后主刘禅别称)

步兵(三国·魏·阮籍的别称)

杜武库(晋人对杜预的尊称)

江东步兵(东晋·张翰的别称)

张步兵(晋·张翰的别称)

齐奴(晋·石崇的小名)

白眼儿(晋·王衍对裴逸的鄙称)

苏何(西晋僧刘萨何的别称)

阿龙(晋·丞相王导的小名)

试守孝子(对晋·王绥的谑称)

林公(对晋僧支遁(字道林)的尊称)

林道人(晋·支遁的别称)

山阴(晋·王羲之的代称)

髯参军(晋·郗超的别名)

顾虎头(虎头,东晋画家顾恺别称)

鲜卑奴(晋明帝司马绍的外号)

寄奴(南朝·宋高祖刘裕的乳名)

五柳先生(亦省作“五柳”。

晋陶潜别名)

陶潜小儿(晋陶潜别名)

通子(晋·陶潜小儿的乳名)

颜子(南朝·宋·周续之的美称)

颜彪(南朝·宋·颜延之的绰号)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的尊称)

客儿(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小名)

佛狸(北魏·拓跋焘的别名)

李锥(北魏·李世哲的外号)

射鸱都将(北魏·拓跋干的美称)

笔公(北魏·古弼的绰号)

休上人(南朝·宋·僧惠休的别称)

刘石经(北魏·刘芳的美称)

卞田居(南齐·卞彬的别号)

东山(南朝·梁·何胤的别称)

阿堆(南朝·梁·任昉的小名)

柳郎(南朝·梁·柳恽的美称)

癞儿刺史(亦省作“癞儿”。

北魏·瀛州刺史崔暹的鄙称)

阿士(南朝·梁·刘孝绰的小名)

高斋学士(南朝·梁·庾肩吾等十人的别号)

白头达(南朝·齐·庄严寺僧达的别称)

赤牛中尉(北魏·王仲景的别号)

金楼子(南朝·梁元帝萧绎的别号)

百六公(南朝·梁·张绾的诨号)

独立使君(北周·裴侠的别号)

兰成(北周·庾信的小字)

贺雅(南朝·梁·贺琛的绰号)

著翅人(北周·韩果的绰号)

长鬣公(北齐·许惇的别号)

白须公(北齐·崔伯谦的美称)

阿伽(北齐·高长弼的小名)

佛陇(隋·高僧智顗的别名)

智者大师(隋僧智顗的别号)

无愁天子(古对北齐失国昏君后主高纬的讥称)

青山白云人(唐·傅奕的自称)

行秘书(唐太宗对虞世南的美称)

人物志(唐·李守素的绰号)

神尧(唐代对唐高祖李渊的尊称)

阿么(隋炀帝的小字)

英卫(李勣和李靖的代称)

羊鼻公(唐太宗对魏征的戏称)

鸟贼(对唐·李靖弟李客师的戏称)

五斗先生(唐·王绩的别号)

斗酒学士(唐·王绩的别号)

东皋子(唐·诗人王绩的别名)

漫天王(隋末农民起义军将领王须拔的别称)

天可汗(唐代西北各族君长对唐太宗的尊称)

髭龙(亦称“髭圣”。

唐太宗的别称)

唐三藏(唐代玄奘法号)

人猫(唐代李义府的绰号)

李猫(唐·李义府的外号)

八搨将军(唐·裴聿的外号)

武媚(唐·武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