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月考科学试题I卷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19142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8.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月考科学试题I卷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月考科学试题I卷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月考科学试题I卷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月考科学试题I卷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月考科学试题I卷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月考科学试题I卷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月考科学试题I卷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月考科学试题I卷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月考科学试题I卷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月考科学试题I卷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月考科学试题I卷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月考科学试题I卷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月考科学试题I卷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月考科学试题I卷Word下载.docx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月考科学试题I卷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月考科学试题I卷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月考科学试题I卷Word下载.docx

4Na2WO4+2Fe2O3+4CO2

② 

Na2WO4+2HCl(热浓)=H2WO4+2NaCl

③ 

H2WO4

H2O+WO3

④ 

3H2+WO3

W+3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以上化学反应中缺化合反应这种基本反应类型

B.反应①②③④的产物都有氧化物

C.反应①④中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D.为加快反应的速率,可将黑钨矿石碾成粉末

3.常见金属R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3AgNO3═3Ag+R(NO3)3,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该金属可能是锌

C.R的活泼性比Ag弱

D.R(NO3)3不溶于水

4.甲乙丙丁四小组同学分别对实验废液中成分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见下表:

检测小组

检测结果

甲组

KCl、KNO3、KOH、HCl

乙组

KCl、KNO3、K2CO3、HCl

丙组

KCl、KNO3、K2SO4、KOH

丁组

KCl、KNO3、K2CO3、KOH

其中,检测结果不合理的是:

()

A.甲组乙组

B.丙组丁组

C.甲组丙组

D.乙组丁组

5.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

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铁和澄清石灰水,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除去BaCl2溶液中Ba(OH)2溶液

加入适量的稀硫酸,过滤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

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分离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6.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直至过量。

如图横坐标表示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根据图线判断,纵坐标可能表示()

A.硫酸钡沉淀的质量

B.溶液中溶剂的质量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D.溶液的pH

7.将10克20%的稀硫酸和10克2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加入指示剂下列叙述正确的()

A.紫色石蕊变红

B.石蕊不变色

C.无色酚酞变红

D.无法判断

8.下列各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对应不正确的是()

A.食盐:

NaCl

B.纯碱:

NaOH

C.碳铵:

NH4HCO3

D.熟石灰:

Ca(OH)2

9.某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

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224

10

2

反应后质量/g

170

44

a

A.a的值等于20

B.参加化学反应的X为222g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X一定是化合物

10.下列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Ba2+ 

Cu2+ 

OH- 

NO3-

B.Fe3+ 

Cl- 

NO3- 

Mg2+

C.Na+ 

H+ 

CO32- 

K+

D.Na+ 

Cl- 

 

SO42- 

Al3+

11.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和化学式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A.熟石灰、消石灰、CaO

B.铁锈、氢氧化铁、Fe(OH)3

C.氢氧化钠、苛性钠、NaOH

D.熟石灰、石灰石、CaCO3

12.下列各组物质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Na2CO3、KC1、KNO3

B.K2SO4、BaC12、HC1

C.FeSO4、HC1、KC1

D.HNO3、KOH、NaCl

13.X、Y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2,X与Y形成的化合物中,X、Y两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1∶8,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A.X3Y2

B.X3Y4

C.X2Y3

D.XY

14.不用其他试剂,可以鉴别石蕊、盐酸、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碳酸钠五种溶液,第二个被鉴别出来的物质是

A.盐酸

B.氢氧化钙

C.氢氧化钠

D.碳酸钠

15.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甲烷

反应前质量/g

3.2

11.2

0.2

反应后质量/g

7.2

4.4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表中a的值为2.8

B.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可能含有氢元素

D.X一定含有氧元素

二、填空题

16.尿素[CO(NH2)2]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尿素溶液能除工业废气Cl2化学方程式为:

CO(NH2)2+H2O+3Cl2=X+CO2+6HCl, 

(1)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尿素是目前使用量较大的一种________(选填“氮”、“磷”或“钾”)肥,也是一种________(选填“氧化物”、“酸”、“碱”、“盐”或“有机物”)适用于各种植物。

(3)尿素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4)现有100克质量分数为6%的尿素溶液,理论上可以吸收________克氯气(Cl2)。

17.室温下,将氢氧化钠溶液慢慢滴入装有稀盐酸的烧杯中,利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而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是_____(填“吸热”或“放热”或“无热量变化”)反应。

从A到C的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无变化”);

(2)C点溶液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

向C点溶液中滴加硫酸铁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8.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用石灰石和稀盐酸来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他应选用的实验装置是________。

(选填字母)

(2)乙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实验过程中发现装置A的试管口有少量水滴。

这些水不是生成物的理由是高锰酸钾不含________。

(3)丙同学在选用B装置探究“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实验时,老师要求他补充“在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

”的实验,增补该对照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19.痕检是公安机关提取犯罪嫌疑人指纹的一种重要方法,硝酸银显现法就是其中的一种:

人的手上有汗迹,用手动用白纸后,手指纹线就留在纸上。

如果将硝酸银溶液小心地涂到纸上,硝酸银就跟汗迹中的氯化钠作用,生成氯化银,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氯化银在光照条件下分解生成银粒和另一种单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银粒呈灰褐色,随着反应的进行,银粒逐渐增多,由灰褐色逐渐变成黑色,从而显现出黑色的指纹线。

20.小包同学发现家中阳台中的紫色玫瑰花生长不茂盛,叶子发黄,易倒伏。

他想:

(1)可能是缺少氮和钾元素,需要施加下列肥料中的__(填序号);

A.K2CO3

B.NH4C1

C.Ca(H2PO4)2

(2)也可能是土壤酸性太强,可以用紫色玫瑰花的汁液代替实验室中的检测土壤的酸性。

若土壤显酸性,可以用__改良土壤的酸性。

21.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下图所示。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说出使用该仪器时应注意的事项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仪器b、c的名称:

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

(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将装置A和F连接进行此实验,实验结束,停止加热前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目的是_____。

22.1806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电解法从苏打中得到一种新金属,他对新金属做了以下试验:

取一块金属,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投入水中,它浮于水面,并与水发生剧烈的反应,在水面上急速转动,发出嘶嘶声,立即熔化成闪亮的银白色小球,并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

阅读后,请你写出这种金属的一点物理性质:

_________,一点化学性质:

___________。

23.“探险队员”——盐酸,不小心走进了科学迷宫,不知怎样走出来,因为迷宫有许多“吃人的野兽”(即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或水溶液),盐酸必须避开它们,否则就无法通过.

(1)请你帮助他走出迷宫(请用图中物质前的序号依次连接起来表示他所走的路线)入口→_____→出口.

(2)在能“吃掉”盐酸的化学反应中,属于酸和碱中和反应的有_____个,其中能“吃掉”盐酸的盐是_____.

(3)在不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中,写出一个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4.已知碳、钠、镁、铁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12、23、24、56,则这四种原子各1g,其中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 

25.在一烧杯中盛有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100g,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Na2CO3溶液,混合溶液的质量与所滴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1)在实验过程中,其中出现冒气泡的是______(填“PA”或“AB”)段。

(2)逐渐滴入碳酸钠溶液的过程中,杯中溶液的pH如何变化?

______

(3)原溶液中HCl的质量是多少克?

(4)当滴入Na2CO3溶液至图中B点时,通过计算求烧杯中(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6.取石灰石与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的溶液A, 

向其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并用pH数字探测仪连续监测,得曲线如下(pH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

(1)写出BC段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2)E点时的溶液中溶质含 

(填化学式)。

27.根据下列描述,选择合适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物理变化 

②化学变化 

③物理性质 

④化学性质

(1)在通常状况下,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2)酒精受热变成无色气体 

(3)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4)石蜡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三、探究题

28.有一包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碳酸钠、硫酸钠、硫酸铜、硝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学生为了确定其组成,做如下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断,把相应的物质的化学式填在表中的空格内。

实验内容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粉末,注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振荡

溶液无色透明,没有沉淀物

原粉末中肯定不含的物质是碳酸钙、硫酸铜。

(2)取少量上述溶液滴入盐酸

有气泡产生

肯定有的物质是___。

(3)另取

(1)中少量溶液滴入氯化钡溶液并滴加稀硝酸

有白色沉淀产生,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泡产生

原粉末中肯定还有的物质是___。

可能有的物质是硝酸钠。

四、简答题

29.进入秋季,又到了流感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某校决定放学后对全校教室、寝室全面消毒.小明观察到瓶上的标签如表所示.求:

二氧化氯(ClO2)1000毫升

溶质的质量分数

80%

密度

1.2克/厘米3

相对分子质量

67.5

强腐蚀性,阴冷,密封储藏

(1)这1000毫升二氧化氯消毒液的质量是___克,其中含溶质二氧化氯___克.

(2)若将这1000毫升二氧化氯消毒液与5000克水均匀混合,所得稀二氧化氯消毒液中二氧化氯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保留小数点一位)______

(3)欲配制30千克质量分数为20%的稀二氧化氯消毒液用来消毒,需要多少千克这种二氧化氯消毒液和多少千克水?

______

30.用“盐酸—硫化钡法”生产BaCl2会放出有毒气体H2S(其水溶液有酸性)可用NaOH吸收H2S制取Na2S进行处理。

下表为H2S回收工艺的各项生产成本:

(1)工业处理尾气需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单从经济效益考虑这种处理H2S的方法是________(选填“盈利”或“亏损”)的。

(2)若某化工厂每天要处理10吨H2S,需消耗NaOH多少吨?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1位小数) 

31.以石灰石为主要原料的“石头纸”,之一种介于纸张和塑料之间的新型材料,既可替代传统部分纸张,又能替代传统部分塑料包装物,为测定“石头纸”中碳酸钙的含量,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先在4只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石头纸”样品,再分别加入50g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量生成的气体质量,实验数据见表(假设纸张其他成分既不溶于酸,也不与酸反应)

烧杯①

烧杯②

烧杯③

烧杯④

加入“石头纸”样品的质量/g

5

15

20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50

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的质量/g

1.76

3.52

m

(1)表中m的数值是_______。

(2)求“石头纸”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_______

(3)求该盐酸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2.已知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50g。

试计算在50℃下,

(1)在120g氯化铵饱和溶液中含多少克氯化铵______?

(2)在25g水中最多可溶解多少克氯化铵______?

(3)用10g氯化铵配制成饱和溶液需要多少克水______?

(4)用30g氯化铵和50g水混合,能否得到饱和溶液?

组成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

33.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与0.5g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加热前称得混合物总质量25g,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20.2g。

(1)反应产生氧气质量为多少克;

_____

(2)计算反应后剩余固体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

(3)剩余固体中钾元素质量分数是多少?

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