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剂.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0773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0.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氧化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氧化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氧化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氧化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氧化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氧化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氧化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氧化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氧化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氧化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氧化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氧化剂.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氧化剂.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氧化剂.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氧化剂.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氧化剂.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氧化剂.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氧化剂.docx

《氧化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氧化剂.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氧化剂.docx

氧化剂

∙氧化剂:

(1)定义:

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在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2)常见的氧化剂:

 

①活泼非金属单质:

如Cl2、Br2、O2等。

 

②某些高价氧化物,如SO3、MnO2等。

 

③氧化性含氧酸,如浓H2SO4、HNO3、HClO等 

④元素(如Mn、Cl、Fe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盐,如KMnO4、K2Cr2O7、KClO3、FeCl3等。

 

⑤过氧化物,如Na2O2、H2O2等。

 

⑥某些金属阳离子:

如Ag+、Fe3+等 

还原剂:

(1)定义:

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在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2)常见的还原剂:

 

①活泼金属单质:

如Na、A1、Zn、Fe等。

 

②低价态的金属阳离子:

如Fe2+等; 

③某些非金属单质:

如H2、C等。

 

④元素(如C、S等)处于低价时的氧化物,如CO、NO、SO2等。

 

⑤元素(如Cl、S等)处于低化合价时的氢化物:

如H2S、HCl、HI、NH3等。

 

⑥元素(如S、Fe等)处于低化合价时的盐或酸,如Na2SO3、H2SO3、H2C2O4、FeSO4等。

 

∙常见的氧化剂及对应的还原产物:

氧化剂

还原产物

Cl2、ClO-

Cl-

KMnO4(H+)、MnO2

Mn2+

HNO3

NOx、N2、NH4+

浓H2SO4

SO2

Ag+、Fe3+

Ag、Fe2+

H2O2

H2O

∙常见的还原剂及对应的氧化产物:

 

还原剂

氧化产物

Na、K等金属单质

Na+、K+

某些非金属C、S

CO2、SO2

非金属的氢化物CH4、H2S、NH3等

CO2、S/SO2、NO

某些低价态的氧化物CO、SO2

CO2、SO3

某些低价态的酸或盐H2SO3、Na2SO3等

SO42-

某些低价态的阳离子Fe2+

Fe3+

H2O2

O2

∙ 

∙易错易混点:

(1)金属单质只具有还原性,金属最高价阳离子只具有氧化性,处于中间价态的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2)非金属单质常作氧化剂,某些非金属单质也是较强的还原性物质,比如H2、C等等

(3)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①元素最低价只有还原性,最高价只有氧化性,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②同一元素在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只能接近不能交叉。

 

例如:

 

遇到氧化剂,碘化钾被氧化为碘单质,溶液变蓝.

(1)①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滴加少量次氯酸钠碱性溶液,立即会看到溶液变蓝色,这是因为

NaClO将KI氧化生成了I2

,离子方程式为

ClO-+2I-+H2O═I2+Cl-+2OH-

②在碘和淀粉形成的蓝色溶液中,滴加亚硫酸钠碱性溶液,发现蓝色逐渐消失,这是因为

I2被Na2SO3还原生成了I-

,离子方程式是

SO32-+I2+2OH-═SO42-+2I-+H2O

③对比①和②实验所得的结果,将I2、ClO-、SO

 

2-

4

按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为

ClO->I2>SO42-

(2)今有铁片、铜片,设计实验证明以下事实并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浓硫酸的氧化性比稀硫酸强

Cu与浓H2SO4在加热时反应而与稀H2SO4在加热时不反应;Cu+2H2SO4(浓)

  △  

.

 

CuSO4+SO2↑+2H2O

②氯化铁溶液中Fe3+的氧化性比硫酸铜溶液中的Cu2+强

Cu与FeCl3溶液能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

③铁的还原性比铜强

Fe能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Cu;Fe+CuSO4═FeSO4+Cu

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  化  剂

还  原  剂

活泼非金属单质:

X2、O2、S

活泼金属单质:

Na、Mg、Al、Zn、Fe

某些非金属单质:

 C、H2、S

高价金属离子:

Fe3+、Sn4+

不活泼金属离子:

Cu2+、Ag+

其它:

[Ag(NH3)2]+、新制Cu(OH)2

低价金属离子:

Fe2+、Sn2+、非金属的阴离子及其化合物:

S2-、H2S、I -、HI、NH3、Cl-、HCl、Br-、HBr

含氧化合物:

NO2、N2O5、MnO2、Na2O2、H2O2、HClO、

HNO3、浓H2SO4、NaClO、Ca(ClO)2、KClO3、

KMnO4、王水、O3、

低价含氧化合物:

CO、SO2、H2SO3、Na2SO3、Na2S2O3、NaNO2、

H2C2O4、含-CHO的有机物:

醛、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葡萄糖、麦芽糖等

  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的有:

  S、SO32-、HSO3-、H2SO3、SO2、NO2-、Fe2+等,及含-CHO的有机物(还原性为主)

 1.仪器的洗涤

  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是:

内壁上附着的水膜均匀,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2.试纸的使用

  常用的有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pH试纸、淀粉碘化钾试纸和品红试纸等。

  

(1)在使用试纸检验溶液的性质时,一般先把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蘸有待测溶液的玻璃棒点试纸的中部,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判断溶液的性质。

  

(2)在使用试纸检验气体的性质时,一般先用蒸馏水把试纸润湿,粘在玻璃棒的一端,用玻璃棒把试纸放到盛有待测气体的导管口或集气瓶口(注意不要接触),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情况来判断气体的性质。

  注意:

使用pH试纸不能用蒸馏水润湿。

  3.药品的取用和保存

  

(1)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

因此在使用时一定要严格遵照有关规定,保证安全。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注意节约药品,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

液体1~2mL,固体只需要盖满试管底部。

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或交由老师处理。

  

(2)固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

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先使试管倾斜,用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到底部。

有些块状的药品可用镊子夹取。

  (3)液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很少量液体时可用胶头滴管吸取;取用较多量液体时可用直接倾注法。

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拿起瓶子(标签对着手心),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

注意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一般往大口容器或容量瓶、漏斗里倾注液体时,应用玻璃棒引流。

  (4)几种特殊试剂的存放

  (A)钾、钙、钠在空气中极易氧化,遇水发生剧烈反应,应放在盛有煤油的广口瓶中以隔绝空气。

  (B)白磷着火点低(40℃),在空气中能缓慢氧化而自燃,通常保存在冷水中。

  (C)液溴有毒且易挥发,需盛放在磨口的细口瓶里,并加些水(水覆盖在液溴上面),起水封作用。

  (D)碘易升华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盛放在磨口的广口瓶里。

  (E)浓硝酸、硝酸银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瓶中,贮放在阴凉处。

  (P)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且易在空气中变质,应密封保存;其溶液盛放在无色细口瓶里,瓶口用橡皮塞塞紧,不能用玻璃塞。

  4.过滤

  过滤是除去溶液里混有不溶于溶剂的杂质的方法。

  过滤时应注意:

  

(1)一贴:

将滤纸折叠好放入漏斗,加少量蒸馏水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2)二低:

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加入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

  (3)三靠:

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尖嘴应与玻璃棒紧靠;玻璃棒的底端应和过滤器有三层滤纸处轻靠;漏斗颈的下端出口应与接受器的内壁紧靠。

  5.蒸发和结晶

  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体或使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

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

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析出晶体。

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外溅。

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6.蒸馏

  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

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1)液体混合物蒸馏时,应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2)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3)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1/3.

  (4)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使之与被冷却物质形成逆流冷却效果才好。

  (5)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

  7.升华

  升华是指固态物质吸热后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利用某些物质具有升华的特性,可以将这种物质和其它受热不升华的物质分离开来,例如加热使碘升华,来分解I2和SiO2的混合物。

  8.分液和萃取

  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

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

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

  

(1)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www.ks5u.com

  

(2)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同时要注意不时地打开活旋塞放气。

  (3)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9.渗析

  利用半透膜(如膀胱膜、羊皮纸、玻璃纸等)使胶体跟混在其中的分子、离子分离的方法。

常用渗析的方法来提纯、精制胶体。

因反应条件不同而生成不同产物举例

  

(一)、反应物相对量大小影响产物举例:

  1)、多元碱与酸或多元酸与碱反应因相对量的多少有生成酸式盐、正盐、碱式盐的不同

  2)、磷与氯气或O2反应,因量的比例不同而分别得三氯化磷、五氯化磷或P2O3、P2O5

  3)、硫化氢燃烧因反应物量的比例不同而分别得硫单质或二氧化硫

  4)、氢氧化钙跟二氧化碳反应,因反应物量的比例不同而得碳酸钙沉淀或碳酸氢钙溶液

  5)、碳燃烧因氧气充足与否而生成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

  6)、铁与稀硝酸反应因铁的过量或不足生成二价铁盐或三价铁盐

  7)、铝盐与氢氧化钠反应据量的不同而生成氢氧化铝或偏铝酸钠

  8)、偏铝酸钠与盐酸反应,据量的不同而可生成氢氧化铝或氯化铝溶液

  9)、硝酸银溶液与氨水反应,因氨水的不足或过量而生成氧化银沉淀或银氨溶液

  10)、碳酸钠跟盐酸反应,因滴加的盐酸稀而少或过量,有生成碳酸氢钠或二氧化碳的不同

  以上7、8、9、10四条都是溶液间反应,因而有“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的实验效果,常用

  于“不用其它试剂加以鉴别”的题解.

  

(二)、温度不同产物不同举例:

  11)、钠与氧气反应因温度不同而产物不同(氧化钠或过氧化钠)

  12)、乙醇与浓硫酸共热,140℃生成物主要为乙醚,170℃主要为乙烯。

  (三)、浓度不同产物不同举例:

  13)、硝酸与铜反应,因硝酸的浓度不同而还原产物不同(浓硝酸还原成NO2,稀硝酸还原成NO

  (四)、催化剂不同反应不同举例

  14)、甲苯与氯气反应,铁催化时取代反应发生在苯环上,光照时取代反应发生在甲基上。

  (五)溶剂不同反应不同举例

  15)、卤代烃与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共热发生取代反应(水解反应);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

一.“无色透明”条件型

  若题目限定溶液“无色”,则不含有色离子,即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色)等离子。

若“透明”,则溶液不形成混浊或沉淀(与溶液有无颜色无关)。

如Ag+与Cl-、Br-、

  I-、SO42-;Ca2+与CO32-、SO42-;Ba2+与CO32-、SO32-、SO42-等在水溶液中会发生反应,有混浊或明显的沉淀生成,它们不能大量共存。

  例1.某无色透明的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H+、Cl-、Ba2+、CO32-

  B.Ag+、I-、K+、NO3-

  C.K+、OH-、Cl-、Na+

  D.Fe3+、Cl-、NO3-、Na+

  解析:

正确选项应满足无色透明和能大量共存两个条件。

答案为C项。

  二.“酸性”条件型

  常见的叙述有强酸性溶液、PH=1的溶液、能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的溶液、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加入镁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等。

  若题目中限定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有H+存在,其中不能大量含有OH-、弱酸根离子(如CO32-、SO32-、

  S2-、F-、ClO-、CH3COO-、PO43-、AlO2-、SiO32-等)以及弱酸的酸式根离子(如HCO3-、HSO3-、HS-、HPO42-、H2PO4-等)。

  例2.在pH=1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A.K+、Na+、SO42-、SO32-

  B.NH4+、Mg2+、SO42-、Cl-

  C.Na+、K+、HCO3-、Cl-

  D.K+、Na+、AlO2-、NO3-

  解析:

正确选项应满足pH=1(有大量H+存在)和可以大量共存两个条件。

答案为B项。

  三.“碱性”条件型

  常见的叙述有强碱性溶液、PH=14的溶液、能使PH试纸变蓝的溶液、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溶液、酚酞呈红色的溶液、甲基橙呈黄色的溶液、加入铝粉反应后生成AlO2-的溶液、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2SiO3的溶液等。

  若题目中限定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有OH-存在,其中不能大量含有H+、弱碱的阳离子(如NH4+、Mg2+、Ag+、Al3+、Cu2+、Fe2+、Fe3+等)以及弱酸的酸式根离子(如HCO3-、HSO3-、HS-、HPO42-、H2PO4-等)。

  例3.某溶液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2SiO3的溶液,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Na+、HCO3-、NO3-

  B.Na+、SO42-、Cl-、ClO-

  C.H+、Mg2+、SO42-、NO3-

  D.Ag+、K+、NO3-、Na+

  解析:

正确选项应满足溶液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2SiO3的溶液(有OH-存在)、可以大量共存两个条件,只有B项符合题意。

  四.“酸性或碱性”条件型

  常见的叙述有能使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等。

  若题目中出现这样的条件,则溶液中可能有H+存在,也可能有OH-存在,分析时要注意题目要求回答的是一定能大量共存(满足无论是与H+还是与OH-都不会反应)还是可能大量共存(只要满足与H+、OH-中的一种不会反应就可以)。

  例4.若溶液能与Al反应放出H2,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Al3+、Na+、NO3-、Cl-

  B.K+、Na+、Cl-、SO42-

  C.K+、Na+、Cl-、AlO2-

  D.K+、NH4+、SO42-、NO3-

  解析:

题目所给的溶液为酸性(含有H+)或碱性(含有OH-)溶液。

正确选项应满足在酸性或碱性都能大量共存的条件,只有B项符合题意。

  五.“氧化还原反应”条件型

  若题目中出现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这样的条件时,要考虑各离子组中是否存在强氧化性和强还原性的离子。

如Fe3+与S2-、SO32-、HSO3-、I-;H+与S2O32-和S2-;MnO4-(H+)与Cl-;MnO4-(H+)、NO3-(H+)与Fe2+、S2-、HS-、SO32-、HSO3-、Br-、I-等不能大量共存。

  例5.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H+、NO3-、Fe2+、Na+

  B.Ag+、NO3-、Cl-、K+

  C.K+、Ba2+、OH-、SO42-

  D.Cu2+、NH4+、Br-、OH-

  解析:

正确选项应满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两个条件。

A项中H+、NO3-、Fe2+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答案为A项。

  跟踪训练

  1.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酸性溶液Na+、K+、MnO4-、Br-

  B.酸性溶液Fe3+、NH4+、I-、NO3-

  C.碱性溶液Na+、K+、AlO2-、SO42-

  D.碱性溶液Ba2+、Na+、CO32-、Cl-

  2.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

  NH4+、Na+、Cl-、OH-

  B.在强碱性溶液中

  Na+、K+、AlO2-、CO32-

  C.在无色透明的溶液中

  NH4+、Fe3+、SO42-、NO3-

  D.在PH=1的溶液中

  K+、Fe2+、Cl-、NO3-

  答案:

1、C2、B

(1)、氯气与大多数金属反应。

(与铁、铜等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高价氯化物)

  

(2)、氯气与磷反应3Cl2+2P==2PCl3(点燃)PCl3+Cl2==PCl5(白色烟雾)

  (3)、氯气与氢气反应(纯净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混合气光照爆炸;卤素单质的活泼程度比较)

  (4)、氯气与水反应:

氯水的多重性质(Cl2的强氧化性、次氯酸的强氧化性、次氯酸的不稳定性、

  盐酸的酸性、次氯酸的酸性)

  (5)、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残余氯气)

  (6)、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工业制漂白粉)

  (7)、氯气与溴化钠溶液反应

  (8)、氯气与碘化钾溶液反应(卤素相互置换的规律如何?

  (9)、氯气与甲烷取代反应(条件?

  (10)、氯气与乙烯的反应(反应类别?

)(乙烯通入溴水使溴水褪色)

  (11)、氯气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

  (12)、氯气与硫化氢溶液反应(现象?

  (13)、氯气与二氧化硫溶液反应(溶液酸性变化?

漂白作用的变化?

  (14)、氯气的检验方法——淀粉碘化钾试纸(单质碘的检验方法如何?

金属性——金属原子在气态时失去电子能力强弱(需要吸收能量)的性质

  金属活动性——金属原子在水溶液中失去电子能力强弱的性质

  ☆注:

“金属性”与“金属活动性”并非同一概念,两者有时表示为不一致,如Cu和Zn:

金属性是:

Cu>Zn,而金属活动性是:

Zn>Cu。

  1.在一定条件下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

一般情况下,与水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2.常温下与同浓度酸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

一般情况下,与酸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3.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

碱性越强,其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4.依据金属单质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

一般是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

但是ⅠA族和ⅡA族的金属在与盐溶液反应时,通常是先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强碱和氢气,然后强碱再可能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5.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极少数例外)。

  6.依据元素周期表。

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主族中,由上而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增强。

  7.依据原电池中的电极名称。

做负极材料的金属性强于做正极材料的金属性。

  8.依据电解池中阳离子的放电(得电子,氧化性)顺序。

优先放电的阳离子,其元素的金属性弱。

  9.气态金属原子在失去电子变成稳定结构时所消耗的能量越少,其金属性越强。

1.一些碳酸盐的存在、俗称或用途。

  大理石、石灰石、蛋壳、贝壳、钟乳石—CaCO3;纯碱、苏打—Na2CO3;

  小苏打—NaHCO3(可用于食品发泡,治疗胃酸过多症)碳铵—NH4HCO3(氮肥);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K2CO3(钾肥);锅垢的主要成分—CaCO3和Mg(OH)2;

  制普通玻璃原料—石灰石、纯碱、石英;制水泥的原料—石灰石、粘土

  2.碳酸的正盐和酸式盐

  

(1)、相互转化:

碳酸钙和碳酸氢钙的转化(实验现象;石灰岩洞和钟乳石形成)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转化(碳酸钠溶液跟盐酸反应不如碳酸氢钠剧烈;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的碳酸钠杂质;除去碳酸钠中碳酸氢钠杂质;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杂质为什么不用碳酸钠溶液而用碳酸氢钠溶液等问题;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有碳酸氢钠析出的原因:

①消耗了水②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③生成碳酸氢钠的质量大于原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

  

(2)、共同性质:

都能跟酸(比碳酸强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碳酸盐的检验)

  (3)、稳定性比较:

正盐比酸式盐稳定(稳定性:

酸<酸式盐<正盐,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如HClO

  (碳酸氢钠受热的实验现象;碳酸氢钙溶液受热的实验现象)

  (4)、溶解性比较:

一般说酸式盐的溶解性强于正盐如Ca(HCO3)2>CaCO3,反例:

NaHCO3

  (5)、碳酸氢钠与碳酸钠某些反应的异同

  ①、都有碳酸盐的通性—-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要注意熟悉反应时耗酸量及生成气体量的各种情况下的比较。

  ②、跟石灰水或氢氧化钡溶液都生成白色沉淀;

  ③、碳酸氢钠能跟氢氧化钠等碱反应而碳酸钠不反应;

  ④、碳酸钠跟氯化钙或氯化钡溶液易生成碳酸盐沉淀,而碳酸氢钠跟盐类稀溶液不易生成沉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