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 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088698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6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政治 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一政治 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一政治 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一政治 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一政治 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高一政治 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高一政治 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高一政治 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高一政治 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高一政治 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高一政治 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高一政治 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高一政治 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高一政治 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高一政治 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高一政治 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高一政治 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高一政治 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高一政治 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高一政治 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政治 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docx

《高一政治 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政治 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政治 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docx

高一政治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一、热点材料:

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08年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

会议提出,必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会议指出,要高度重视农民工就业和促进农民增收出现的新情况,最大限度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和农村内部增收空间。

会议指出:

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健全职业培训制度,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

要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要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廉租住房建设,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房制度,着力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文化需求。

完善社会管理,维护安定团结。

就业乃民生之本。

面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促进就业,无疑成为2009年政府面临的民生最大考题。

2、2008年12月12日至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到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考察工作,深入到营口、沈阳等地的一些企业和科研院所、人力资源市场、居民家庭实地了解情况,勉励大家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奋力夺取经济社会发展新胜利。

胡锦涛指出:

2009年就业形势严峻,将采取更积极的就业政策。

二、高考预测:

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高考的重要考点,也是社会生活的热点。

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成为公众最关注的问题,可以预测,在2009年高考中,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必将成为高考命题的焦点。

就题型来说,仍然会以选择题为主,考查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但也不排除出主观题的可能,因此,对扩大就业和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一热点,我们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

加之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是近年新增的考点,“新增或修改点”往往是考试的重点这一命题规律,可以预测,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依然是高考命题的焦点。

结合实际,依据高考命题能力立意的特点,在复习备考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对相关的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如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内容、意义、建立原则以及重视就业的原因、解决就业的措施等内容的内涵要清楚,要掌握相关知识的来龙去脉,明确知识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二是要解决好知识的系统性问题,依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树立学科整体观念。

如对社会保障问题,可从经济学、哲学、政治学多角度、分层次去理解和把握;三是要抓好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现实生活或理论上的重点问题为中心理顺知识体系,把握好知识的内在联系,学会多角度地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在运用中掌握知识。

三、知识链接:

(一)结合经济常识

1.社会主义的本质。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措施,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就业和社会保障牵动着千家万户,涉及每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使劳动者获得一份有收入的工作,使他们生活有保障,并逐步提高生活水平,关系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3.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日趋完善,是深化国企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重要条件;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客观要求;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稳定的根本性措施。

4.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既需要完善劳动力市场及其调节机制,发挥市场调节作用;也需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力度,促进就业和再就业,落实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措施,运用财政、税收等手段,加大就业和再就业资金投入,增强再就业援助。

5.坚持效率优先,更加注重公平。

我国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

社会保障收入属于非按劳分配,主要体现注重公平的原则。

6.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就业是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综合运用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企业经营者必须提高自身素质,讲求职业道德,遵纪守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7.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增加人民的收入,从而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发展。

(二)结合哲学常识

1.党和国家强调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是从我国的客观实际情况作出的正确决策,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道理;这一政策有利于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就业工作的顺利发展,体现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2.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措施,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国企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有着密切联系。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现了矛盾特殊性原理。

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要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立社会保障的标准和水平,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四方面的内容。

其中,社会保险是最核心、最本质的内容,是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必须抓好的重点工作。

5.坚持内外因相结合。

党和国家为就业提供政策、资金支持,各级政府把就业工作落到实处,是强调外因的体现;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职业技能是重视内因的体现。

在就业工作中认真落实各项政策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体现了内外因相结合的道理。

6.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党和国家强调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正确认识,对我国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扩大就业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7.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我们要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因此,必须切实做好扩大就业工作,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三)结合政治常识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国家行使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同时也是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

2.党的性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我党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落实各项扶持再就业的政策措施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又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反映。

四、重点难点突破:

1.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就业问题

(1)经济学角度

经济意义:

①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生产目的和共同富裕的目标决定的。

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保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②增加就业岗位,帮助困难人员再就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③努力扩大就业,有利于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各项改革事业的进一步深化;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④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

开展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进而拉动经济增长。

⑤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是通过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体现出来的。

劳动者依法享有劳动的权利。

重视就业工作,是维护劳动者权利的体现。

⑥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⑦构建和谐社会的措施之一。

政治意义:

就业是安邦之策。

重视就业和再就业问题,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①努力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关系到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企业改革的深化;②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③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④关系到能否全面建设和实现小康社会,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⑤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2)哲学角度:

①重视劳动就业问题,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

②事物是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劳动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③正确地价值观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要求我们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重视就业问题,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了以人为本的原则,是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具体要求。

④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

(3)政治学角度:

①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我国的国家职能必然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实施就业和再就业体现了国家的政治职能和经济职能。

②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原则。

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扩大实现就业和再就业,是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具体要求。

③党中央高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专门召开中央会议,做出具体部署,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也体现了党的领导,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要求。

2.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1)总体措施:

劳动者应当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这主要是:

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竞争择业、职业平等、政府促进就业、多种方式就业的方针。

保持经济较快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全面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增加再就业资金投入;强化再就业技能培训;进一步搞好再就业服务;引导下岗失业人员转变就业观念;落实下岗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

(2)增加就业的途径。

第一,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扩大就业总量。

要把扩大内需作为长期的战略方针,实行适宜的宏观政策,努力保护经济较快增长,这是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根本性措施。

第二,妥善处理结构调整、企业改革与扩大就业的关系:

①在推动科技进步,提高产业技术水平的同时,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②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③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④在培育一批大型企业集团的同时,鼓励、扶持各种所有制的中小企业发展,广辟就业门路。

第三,加快政府就业指导和服务,抓好就业培训,提升就业能力。

第四,扶持劳动就业弱势群体,认真解决就业困难人群的就业问题,努力使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第五,要继续落实就业和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深化改革和扩大就业提供保障。

第六,鼓励各类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再就业;

第七,统筹城乡就业,高度重视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

第八,进一步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第九,劳动者应该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市场竞争意识,提高自己的技能和本领,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积极采用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等。

(3)具体措施:

①从失业人员自身看,要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素质,自主就业。

②从企业角度看,在提高产业科技含量的同时,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在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的同时,加快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在组建、培育大集团公司的同时,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③从政府角度看,要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出台一系列解决就业的措施和优惠扶持政策,大力实施再就业工程。

要建立各种培训中心,实行各种优惠扶持政策促进再就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传统服务业来扩大就业,这是做好再就业工作的主要途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政府责任体系,为扩大再就业提供保障。

④从根本上说:

要努力发展经济来促进就业,这是做好再就业工作的根本。

五、典型例题:

1.(2008年广东卷,27)2007年12月9日,80多万名考生竞争139个中央国家机关的6691个职位。

由于报名人数过多,网络系统一度瘫痪。

这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应该( )

A.树立竞争就业观B.改善劳动就业环境C.树立职业平等观D.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答案]ACD。

2.(2007年重庆卷,38)某些地方政府管理理念错位,为提升城市形象,忽视民生问题,要建“无摊贩城市”。

目前,上海的无证摊贩约5万个。

上海市政府经调查研究,一改往日对马路摊点一律封杀的做法,出台《城市设摊导则》,规定:

部分市区路段经市民同意,便可设置部分便民摊点,政府颁发临时许可证。

这既扩大了就业,方便居民生活,又可规范城市摊点管理。

分析说明材料蕴含的主要经济常识。

[答案]

(1)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2)政府应当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规范摊点设置,调节经济活动。

(3)上海市政府出台《导则》,设置和规范摊点,发挥第三产业扩大就业的优势,既有利于实现自谋职业者的就业权利,又方便居民生活,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3.(2006年广东卷,31)近年来,具有专业技术等级的专业技师严重短缺,技能等级越高,短缺程度越严重。

其中,对一级技师的需求量是供给量的3.2倍。

上述事实说明( )

①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供求结构失衡 ②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供求总量失衡 ③政府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④年轻人要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一方面是大量劳动者就业困难,另一方面是专业技术等级的专业技师严重短缺,这表明我国的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结构失衡,而不是总量失衡,故①项说法正确,②项说法错误。

针对目前劳动力市场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政府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另一方面,劳动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故③④两项均符合题意。

[答案]C。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善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

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据此完成4~5题。

4.(2004年上海春季卷,1)对“扩大就业”的意义,正确的理解是( )

①有助于实现同步富裕的目标 ②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 ③保证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④它既是重要的经济问题,也是重要的政治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①错在同步,③与题干无关,均不选。

扩大就业是重要的经济问题,有利于实现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等;扩大就业还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因而也是重要的政治问题。

故本题选D项。

[答案]D。

5.(2004年上海春季卷,2)要大力“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就应该( )

①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②建立现代社会保障体系 ③完善再就业培训制度 ④由政府创办更多的企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④说法不科学。

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是创办企业的主体。

①②③均为正确的就业政策。

故该题选A项。

[答案]A。

六、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08年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

会议提出,必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社会和谐的一个支点。

这说明()

A.我国劳动者分工不同,地位平等

B.就业是劳动者谋生的重要手段

C.实现就业才能使社会生产顺利地运转

D.就业对个人及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2.2008年,我国就业工作成绩显著,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

A.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

B.实施了积极的就业政策

C.劳动者转变了就业观念

D.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

2008年12月12日至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到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考察工作.胡锦涛指出:

2009年就业形势严峻,将采取更积极的就业政策。

据此回答3~4题。

3.下面关于经济发展与就业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经济发展越快就业人数越少

B.经济发展越快就业率越高

C.经济发展必然带来就业的增长

D.经济发展是改善就业的根本途径

4.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需要努力开发就业岗位,这就必须()

A.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B.实行企业兼并和破产

C.转变新增劳动力的就业观念

D.提高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

据某网站调查,在劳动力市场能提供的岗位中,企业的需求占91.34%,而大学生普遍向往的事业和机关单位需求的岗位则只占O.31%和0.06%。

据此回答5~6题。

5.上述数字说明()

A.就业是民生之本

B.全社会应共同关注就业问题

C.企业是实现就业的主体

D.应扩大事业和机关单位的就业岗位

6.上述材料说明,大学生要实现就业就要()

A.树立竞争就业观

B.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

C.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D.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

2008年7月17日,四川省政府在成都市召开了全省扩大就业和加强社会保障工作会议。

全面安排部署了大地震后的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据此回答7~8题。

7.从四川地区的农民工来说,能否实现就业根本在于()

A.具有开放意识

B.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

C.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

D.培育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

8.灾后,四川省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考试,安排两批共2727名灾区技工学校学生赴省外免费就读。

农民工培训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

①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价格

②保障农民工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③提高农民工的生活水平与消费质量

④保障农民工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至2008年底,浙江杭州市实现各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普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内容趋于完善,劳动合同履行趋于规范,劳动合同管理统一化、法制化,劳动用工登记制度全面建立。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9~10题。

9.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A.对农民工有利,对用人单位不利

B.是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措施

C.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D.是促使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唯一有效形式

10.浙江杭州市政府再三提醒农民工就业过程中要订立劳动合同,并到劳动行政部门对所签劳动合同进行签证。

签证的目的是()

A.保证用工单位的合法权益

B.证明劳动合同是否真实和合法

C.使劳动合同成为国家的行政法规

D.使订立劳动合同按正常程序进行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有效的办法是让“农民变市民”,让“农民变工人”,主要的途径是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产业化经营。

但这些问题的根本解决还要靠农民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通过提高农民素质,由农民提高自身能力来解决。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1l~12题。

11.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主要还是要靠农民自己,其哲学依据是()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B.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C.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D.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12.农民就业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这要求我们()

A.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B.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C.自己去创造美好的前景

D.坚定信念,正确对待农村事业前进中的困难与曲折

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在2008年养老金国际研讨会上强调,加快推进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必须立足基本国情、遵循客观规律、借鉴国际经验,切实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努力实现保值增值。

据此回答13~14题。

13.我国发展社会保险事业()

A.是社会保障制度形成的重要标志

B.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C.是由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构成的

D.是通过法律强制实施,为企业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的需要

14.2008年社会保险全年五项基金总收入有一万多亿元。

这里的五项基金包括()

①养老保险②医疗保险③失业保险

④工伤保险⑤生育保险⑥财产保险

⑦人身保险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⑥⑦D.③④⑤⑥⑦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正在不断发展完善中,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需要努力解决好的问题之一。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就需要扩大保险保障的覆盖面,充分发挥商业保险的优势和作用。

据此回答15~17题。

15.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对象、社会保障收入的来源分别是()

A.国家、社会成员、消费基金

B.政府、社会成员、积累基金

C.社会成员、全体劳动者、消费基金

D.国家、全体劳动者、积累基金

16.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

它与商业保险的共同点是()

①都是保险中的一部分

②都是解决大多数社会成员共同需要的最迫切的保险项目

③都是由国家和有关部门统一规定其保险费额

④都是为了减少危险,防范后患、保障生活、安定社会的有效方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7.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工作,表明我国政府()

A.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B.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

C.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D.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调查显示,目前老百姓对养老保险的关注程度达到76%,对医疗保险的关注程度达到79%。

如何稳妥解决社会保障问题,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高度的现实意义。

据此回答18~21题。

18.我国发展的养老保险事业()

A.对提高老年人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B.是政府为社会成员兴办的公益性事业

C.对人民生活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作用

D.是政府对生活在社会基本水平以下的贫困居民给予的帮助

19.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资金来源实行()

A.全部由社会统筹的原则

B.个人全面负担的原则

C.集体和个人两方面负担的原则

D.国家、单位、个人三方面合理负担的原则

20.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A.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B.是企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

C.是保障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根本性措施

D.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

21.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坚持的原则有()

①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

②要体现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③要坚持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④坚持民主集中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二、非选择题

22.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8年《社会蓝皮书》的主题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作为民生这个问题而言,主要从社会形势来看,有三个方面的指标特别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