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巩固辅导第九十二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090365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巩固辅导第九十二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精选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巩固辅导第九十二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精选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巩固辅导第九十二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精选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巩固辅导第九十二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精选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巩固辅导第九十二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精选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巩固辅导第九十二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精选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巩固辅导第九十二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精选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巩固辅导第九十二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精选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巩固辅导第九十二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精选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巩固辅导第九十二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精选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巩固辅导第九十二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精选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巩固辅导第九十二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精选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巩固辅导第九十二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精选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巩固辅导第九十二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精选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巩固辅导第九十二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精选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巩固辅导第九十二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精选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巩固辅导第九十二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精选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巩固辅导第九十二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精选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巩固辅导第九十二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精选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巩固辅导第九十二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巩固辅导第九十二篇.docx

《精选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巩固辅导第九十二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巩固辅导第九十二篇.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选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巩固辅导第九十二篇.docx

精选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巩固辅导第九十二篇

精选2019-2020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巩固辅导第九十二篇

第1题【单选题】

为下面语句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①如果我们用一颗有求的心面对所有事情,那么无疑是打开了一个烦恼的盒子。

②我们总是找种种借口去发脾气,来表达自己的自私与狭隘。

③我们的烦恼更多是来自于自己的自私和狭隘。

④学会满足,学会放弃,烦恼就会远离我们。

⑤生活里,我们往往不经意就被烦恼包围。

A、①②③④⑤

B、①⑤④②③

C、⑤②④③①

D、⑤③②①④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预防工作机制。

B、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C、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

D、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使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社会购买力大幅度提高。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儒皆知的人物了。

B、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窜,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C、如果我能回去,我还会卷土重来。

我需要生活。

在城市里,已经没有人的生活了。

D、屈银华和贡布用斩钉截铁的语气一口同声地回答:

“继续前进!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拽(zhuài)出来毋(wú)宁坚持不懈(xiè)毛骨悚(sǒng)然

B、威尔逊(xùn)贮(zhù)藏怏怏(yàng)不乐广阔无垠(yín)

C、战栗(lì)胆怯(què)风露(loù)宿寒风凛冽(liè)

D、厄(è)运吞噬(shì)羸(léi)弱告罄(qìng)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是非木柿如是再啮

B、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啮沙为坎穴

C、闻之笑曰其反激之力

D、山门圮于河当求之于上流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根据横线上的内容,依次改换成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挪威国旗显示武力,炫耀威风,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②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想像空中虚幻不实的事物,转眼就会消失,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

③怀特热情高涨地在白色的、荒无人迹的雪原上,引古论今,说得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A、耀武扬威海市蜃楼侃侃而谈

B、耀武扬威空中楼阁侃侃而谈

C、趾气高扬海市蜃楼滔滔不绝

D、趾气高扬空中楼阁滔滔不绝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填在下面语段最后的横线上,与前文衔接最好的一句是()

威尼斯的夜曲是很著名的。

晚上在圣马克方场的河边上,看见河中有红绿的紫球灯,便是唱夜曲的船,唱曲的有男有女,围着一张桌子坐,轮到了便起来唱,旁边有音乐和着。

__________。

A、曲词自然是意大利语

B、歌词当然是意大利语

C、他们自然是用意大利语演唱

D、他们演唱的自然是意大利语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下面关于文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河中石兽》启示我们:

遇事要动脑筋多想想,分析各方面因素,尽可能少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笑话。

B、《陋室铭》全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文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义相同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C、“东市买鞍马……”四句排比,写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工具,表示对此事的极度重视。

D、《卖油翁》记叙了卖油翁与陈尧咨对答和卖油翁酌油的经过,本文着重写陈尧咨的射箭。

【答案】:

【解析】:

第9题【填空题】

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①一寺临河干______

②竟不可得______

③岂能为暴涨携之去______

④遂反溯流逆上矣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0题【填空题】

给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拽______无垠______癫______狂吞噬______销______蚀

羸______弱步履______告罄______遗孀______凛______冽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1题【填空题】

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表达方式。

①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______

②现在只有四个人继续走路了,但灾难又降临到头上。

下一个贮藏点带来的是新的痛苦和失望。

______

③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______

④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2题【问答题】

课文《河中石兽》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

【答案】:

【解析】:

第13题【语言表达】

读下面的句子,写出你对句子含义的理解。

当时,我的头脑还非常清醒,以为飞船起飞时就是这样的。

其实,起飞阶段发生共振并非正常现象。

【答案】:

【解析】:

第14题【翻译】

翻译下面的句子。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答案】:

【解析】:

第15题【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明末高邮①。

有袁体庵者,神医也。

有举子举于乡,喜极发狂,笑不止,求体庵诊之,惊曰:

“疾不可为矣,不以旬②数矣臭,子宜急归,迟恐慌不及也。

若道过镇江,必更求何氏诊之。

”遂以一书寄何。

其人至镇江,而疾已愈,以书致何。

何以书其人,曰:

“某公喜极而狂,喜则心窍开张而不可复合,非药石③之所能治也。

故动以危苦之心,惧之以死,令其忧愁抑郁,则心窍闭,至镇江当已愈矣。

”其人见之,北面再拜而去。

吁!

亦神矣。

(节选自《广阳杂记》)

【注释】①高邮:

地名,在江苏。

②旬:

十天。

③药石:

治病的药和石针,也指药物。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①笑不止______②子宜急归______

③其人至镇江______④何以书示其人______

下列各局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

具之以死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B、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C、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

D、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遂以一书寄何

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人见之,北面再拜而去。

②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核舟记》)

请你概述文中袁体庵医术的神奇之处。

【答案】:

【解析】:

第16题【文言文阅读】

阅读文言文,阅读问题

执竿入城

鲁①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②无所出。

俄③有老父④至曰:

“吾非圣人⑤,但见事多矣!

何不以锯中截⑥而入”?

遂依而截之。

【注释】①鲁:

鲁国,在现在的山东。

②计:

计谋,策略。

③俄:

不久,一会儿。

④老父(fǔ):

老人。

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⑤圣人:

具有最高智慧和道德的人。

⑥中截:

从中间截断。

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划一处)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①执竿入城______

②不可入______

③但见事多矣______

④遂依而截之______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初竖执之。

②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简要概括这则寓言给你的启迪。

(不超过40字)

【答案】:

【解析】:

第17题【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辈作文,必几经删润^①,而后文成。

闻欧阳文忠作《昼锦堂记》,原稿首两句是“仕宦^②至将相,富贵归故乡”。

再四改订,最后乃添两“而”字。

作《醉翁亭记》,原稿处有数十字。

粘之卧内,到后来又只得“环滁皆山也”五字。

其平生为文,皆是如此,甚至有不存原稿一字者。

近闻吾乡朱梅崖^③先生,每一文成,必粘稿于壁,逐日熟视,辄^④去十余字。

旬日以后,至万无可去,而后脱

稿^⑤示人。

此皆后学所当取法也。

【注】①删润:

删改和润色。

②仕宦:

指做官。

③朱梅崖:

清代进士。

④辄:

总是。

⑤脱稿:

(著作)写完。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富贵而归故乡

A、愿乞一言而死

B、相委而去

C、学而时习之

D、濯清涟而不妖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一文成,必粘稿于壁,逐日熟视,辄去十余字。

“此皆后学所当取法也”一句中的“法”具体指什么?

【答案】:

【解析】:

第18题【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小题①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就在这样的时刻,斯科特海军上校回想起了与自己有关的一切。

因为只有在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寂静之中、他才会悲壮地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

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

斯科特海军上校在他行将死去的时刻,用冻僵的手指给他所爱的一切人写了书信。

②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

他希望以后会有人在他的尸体旁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正是这种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

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

“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

”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③住在基地木板屋里的伙伴们等待了好几个星期,起初充满信心,接着有点忧虑,最后终于愈来愈不安。

他们曾两次派出营救队去接应,但是恶劣的天气又把他们挡了回来。

一直到南极的春天到来之际,10月29日,一支探险队才出发,至少要去找到那几位英雄的尸体。

11月12日,他们到达那个帐篷,发现英雄们的尸体已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

他们找到了那些书信和文件,并且为那几个悲惨死去的英雄们垒了一个石墓。

在堆满白雪的墓顶上竖着一个简陋的黑色十字架。

④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⑤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为什么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要写日记?

斯科特上校在最后的一篇日记中写下了自己的愿望,并把“我的妻子”改成为“我的遗孀”这是为什么?

斯科特遗体的姿势是怎样的?

这表明了什么?

有人认为斯科特的所为并无多大意义,甚至觉得他们是为了“寻找刺激”,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解析】:

第19题【现代文阅读】

课外精选美文阅读。

揭秘“悟空”上天施展神通

①12月17日8时1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转移轨道。

这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探测研究迈出重要一步。

②“悟空”是目前世界上观侧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超过国际上所有同类探测器。

“悟空”的观洲能段是国际空间站“阿尔法磁谱仪”的10倍,能量分辨率比国际同类探侧器高3倍以上。

③“悟空”的身材比一般的卫星小巧,长宽高只有1.5米、1.5米、1.2米,像盒银白色的方形蛋糕。

而它的“火眼金睛”却可以在茫茫大空中探寻暗物质的踪影

④卫星采用的是以载荷为中心的一体化结构设计。

据介绍,“悟空”由四个有效载荷组成,分别是塑闪阵列探测器、硅阵列探测器,BGO能量器和中子探测器。

所有探测器及电子设备安装在1个立方米的空间内,技术难度超过了我国目前所有的上天高能探测设备。

⑤以《西游记》中的美猴王名字命名的卫星“悟空”,没有携带金箍棒,却带了300多根“水晶棒”。

位于卫星核心部位的BGO能量器包含了300多根纵横交错排列的晶体,每一根都有2厘米见方、60厘米长,是世界上最长的BGO晶体,研制难度非常高。

整个卫星中,BGO能量器的重量就占了多半。

这些漂亮的“水晶棒”能够测量入射粒子的能量,并且由于电子和质子与晶体发生相互柞用,产生类似淋浴喷水形状的簇射,而电子和质子产生的簇射形状不同,因而科学家可以区分出电子和质子。

⑥占宇宙95%以上的暗物质和暗能量询万有引力定律证实存在,却从未被直接观测到。

暗物质粒子的探测日前是国际科学前沿竟争最为激烈的研究领域。

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正在筹建或实施多个暗物质探侧实验项目,其研究成果可能带来基础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⑦“悟空”将面朝太空,在太空中开展探侧任务,接受来自宇宙四面八方的高能电子及高能枷马射线,探寻暗物质存在的证据,研究暗物质特性与空间分布规律。

由于暗物质可能存在于任何区域,它头两年将对全天扫描,探测暗物质存在的方位二两年后,根据全天区探测的分析结果,它将对暗物质最可能出现的区域开展定向观侧。

⑧寻找暗物质的过程就像与幽灵捉迷藏,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只有仪器越灵敏才越可能有发现。

“悟空”就是通过提高能量分辨和空间分辨的本领,降低宇宙射线背景噪音,并且把探测器做得足够大等方法提高灵敏度。

⑨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吴季表示.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成功发射和在轨运行将有望推动我国科学家在暗物质探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对促进我国空间科学领域的仓」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悟空”在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上超过国际上目前所有同类探测器。

B、科学家根据电子和质子相互作用产生的簇射形状不同来区分电子和质子。

C、万有引力定律证实占宇宙95%以上的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存在。

D、降低宇宙射线背景噪音能有效地提高“悟空”的灵敏度。

本文从哪几个方面说明“悟空”?

简要说明第⑤⑥段加下划线文字的语言特点。

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选择一种说明其作用。

结合《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谈谈为什么把这颗卫星命名为“悟空”。

【答案】:

【解析】:

第20题【现代文阅读】

阅读《伟大的悲剧》选段,回答问题。

①1912年1月16日这一天,斯科特一行清晨启程,出发得比平时更早,为的是能早一点看到无比美丽的秘密。

焦急的心情把他们早早地从自己的睡袋中拽了出来。

到中午,这五个坚持不懈的人已走了14公里。

他们热情高涨地行走在荒无人迹的白色雪原上,因为现在再也不可能达不到目的地了,为人类所作的决定性的业绩几乎已经完成。

可是突然之间,伙伴之一的鲍尔斯变得不安起来。

他的眼睛紧紧盯着无垠雪地上的一个小小的黑点。

他不敢把自己的猜想说出来:

可能已经有人在这里树立了一个路标。

但现在其他的人也都可怕地想到了这一点。

他们的心在战栗,只不过还想尽量安慰自己罢了——就像鲁滨孙在荒岛上发现陌生人的脚印时竭力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脚印一样。

其实,他们心中早已明白:

以阿蒙森为首的挪威人已在他们之先到过这里了。

②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

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

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

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

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

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

“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

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

”——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

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

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

欢呼着冲向那里。

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

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

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

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

“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

”——这就是罗伯特?

福尔肯?

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

他们在那里发现的惟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

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

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

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③现在只有三个疲惫、羸弱的人吃力地拖着自己的脚步,穿过那茫茫无际、像铁一般坚硬的冰雪荒原。

他们疲倦已极,已不再抱任何希望,只是靠着迷迷糊糊的直觉支撑着身体,迈着蹒跚的步履。

天气变得愈来愈可怕,每到一个贮藏点,迎接他们的是新的绝望,好像故意捉弄他们似的,只留下极少的煤油,即热能。

3月21日,他们离下一个贮藏点只有20公里了。

但暴风雪刮得异常凶猛,好像要人的性命似的,使他们无法离开帐篷。

每天晚上他们都希望第二天能到达目的地,可是到了第二天,除了吃掉一天的口粮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第二个明天。

他们的燃料已经告罄,而温度计却指在零下40摄氏度。

任何希望都破灭了。

他们现在只能在两种死法中间进行选择:

是饿死还是冻死。

四周是白茫茫的原始世界,三个人在小小的帐篷里同注定的死亡进行了八天的斗争。

3月29日,他们知道再也不会有任何奇迹能拯救他们了,于是决定不再迈步向厄运走去,而是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不管还要忍受怎样的痛苦。

他们爬进各自的睡袋,却始终没有向世界哀叹过一声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

请简要概括选文内容。

""

联系上下文,赏析划线语句。

""

“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划线的“这”具体指代什么?

""

选文写出斯科特等人什么样的伟大精神?

请结合选文内容回答。

""

【答案】:

【解析】:

第21题【默写】

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答案】:

【解析】:

第22题【综合题】

在“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综合性学习中,班级将就“手机的使用”开展探究活动。

请你根据这次活动,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请你确定一个探究主题,并根据探究主题阐明探究目的。

请你根据你所确定的探究主题写出在探究过程中发现的三个问题。

请你用排比句就正确利用手机向同学发出倡议。

【答案】:

【解析】:

第23题【综合题】

阅读《河中石兽》全文,回答小题。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

①一寺临河干______

②竟不可得______

③岂能为暴涨携之去______

④遂反溯流逆上矣______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②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讲学家是一个怎样的人?

课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

【答案】:

【解析】:

第24题【综合题】

根据课文《太空一日》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情况?

他相应地又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或举动?

杨利伟在文中说:

“对航天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严谨”。

在文中找一些例子,体会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

【答案】:

【解析】:

第25题【写作题】

以一植物为题,写一个片段,表达你对生活的感悟。

(要有诗句的引用,不超过300字)

【答案】: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