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练习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093803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27.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物理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学物理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学物理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中学物理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中学物理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中学物理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中学物理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中学物理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中学物理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中学物理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中学物理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中学物理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中学物理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中学物理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中学物理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中学物理练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中学物理练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中学物理练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中学物理练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中学物理练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物理练习题.docx

《中学物理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物理练习题.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学物理练习题.docx

中学物理练习题

第一节科学并不神秘

1、科学研究的前提是发现和提出新问题,下列属于科学发现的是()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B、小明发现了西湖十大美景

C、小王发现蚯蚓有触角D、小东发现自己说的很好

2、小明喜欢《科学》课程,在走进科学大门过程中,下列认识和做法不正确是()

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B、收集资料,发现规律

C、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对的D、写论文报告,资源共享

地点

潮虫只数

水泥路上

0

水槽边的石头下

24

种花的湿花盆下

18

干草地中

2

3、小明在校园里浇化花时发现了一只潮虫,他和同学们对潮虫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兴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他们记录了发现潮虫的数量(如表所示)。

根据调查结果,可推测适宜潮虫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A、阳关充足B、阴暗潮湿

C、空气新鲜D、高温干燥

4、科学家对自然界事物的存在、发展和变化的研究方法是()

A、科学家就在实验室里研究自然界的现象,得出科学结论

B、科学家提出问题,收集资料,把考察、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C、科学家就在野外考察得出结论

D、科学家就在图书馆里查阅资料得出科学结论

5、认识科学规律,掌握科学原理通过()

①观察②实验③分析④归纳

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学会科学探究是为了()

A.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B.当科学家

C.提高智商D.提高解题能力,得到好成绩

7、你知道我国第一位圆了遨游太空梦的航天英雄是谁()

A、杨利伟B、姚明C、刘翔D、周杰伦

7、2005年10月12日,“神州”六号宇宙飞船发射升空,它载着_______、_______两名宇航员,进行了时间长达_______的太空飞行。

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如果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不能直接对话,你认为产生这种区别的原因是()

A、用通讯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B、太空中没有空气,声音不能传播

C、太空中噪声太大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输

8、科学是研究各种___________,并寻找它们___________的学问。

每个小小的疑问,都可能引发科学发现。

牛顿好奇于苹果落地而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_好奇于水的沸腾发明了___________。

9、经过长期科学探索,人们对自然界许多问题已经找到了答案,对许多大自然奥秘有了合理的解释。

但科学的发展是___________的,人们会不断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如非典的出现、如何预防等,都需要人们去______、去_____,推动科学不断的发展。

10、学习科学知识,学会科学探究本领,对我们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运用_________和______,推动_________,协调__________关系,为人类创造美好生活。

(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提高了利用和保护环境的能力,使人们的生活趋于方便和舒适。

科学技术也可以产生破坏作用)

11、举一些身边的自然现象,对其中最感兴趣的现象提出自己的问题。

第二节实验和观察

1、在科学研究中借助仪器是为了()

A、完成观察任务B、扩大观察范围C、得到观察结果D、延长观察范围

2、不借助仪器凭眼睛观察,有一定的局限性,下列有关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显微镜可扩大观察范围B、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能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C、用放大镜观察指纹更清晰D、使用工具后的观察结果肯定正确

3、认识自然首先要学会观察,你觉得认识自然现象可能需要()

①用眼睛看②用脑思考③用仪器和工具思考

A、只有①B、只有②C、只有③D、①②③都是

4、下列观察属于定量观察的是()

A、鸡蛋是椭圆形的B、100米赛跑中张华比李兴跑的快

C、课本长度为25.80厘米D、夏天热,冬天冷

5、进实验室做实验,首先应明确的是()

A、实验操作步骤B、实验目的C、实验仪器D、实验观察和记录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为了节省药品,实验结束后将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B、为了节省火柴,用一盏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C、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超过酒精灯容量的2/3

D、用嘴熄灭酒精灯

7、下列关于观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耳听为虚,眼见为实B.人观察事物有时要借助仪器才行

C.人的感觉有很大的局限性,哪怕眼睛看到的也未必是真的

D.观察时要集中注意力,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

8、___________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环节。

单凭人的感觉器官对事物的观察有一定的_______,因此我们经常要借助于__________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判断。

人们直接运用感觉器官的观察叫____________,借助仪器工具的观察叫___________。

9、实验是科学研究中很重要的环节。

请同学们回家做“生鸡蛋在盐水中的沉浮”实验

观察:

①鸡蛋的形状__________②生鸡蛋在清水中沉浮情况_________________

③不断在清水中加盐,观察生鸡蛋沉浮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玻璃棒搅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搅拌过程中能否碰到烧杯壁或底?

_____

10、下列仪器中用来加热是______;取用少量固体药品是_____;滴加少量液体是_____用做少量物体反应容器的是______;常用来搅拌的是______。

①烧杯②滴管③酒精灯④玻璃棒⑤药匙⑥试管

试管:

做化学反应容器;试管夹:

夹持试管;试管架:

放置试管;酒精灯:

加热;显微

镜:

观察微小的物体;停表:

测量时间;托盘天平:

测量质量;电流表:

测量电路中电

流;电压表:

测量电路两端电压;玻璃棒:

搅拌加快溶解、引流;药匙:

取粉末状固体

;烧杯:

配制溶液。

第三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1、测量是将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经过测量《科学》教科书

长度约为24厘米,那么,在此测量的过程中“公认的标准量”是指()

A、书B、所用的尺C、24厘米D、1米

2、常用长度单位中,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

A、毫米、厘米、微米、分米、米、千米B、纳米、微米、毫米,厘米、分米、米

C、毫米、分米、厘米、微米、米、千米D、千米、米、分米、毫米、微米、纳米

3、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A.7.2m=7.2×100=720cm.B.7.2m=7.2m×100=720cm.

C.7.2m=7.2×100cm=720cm.D.7.2m=7.2m×100cm=720cm

4、一幢7层楼的普通住宅楼高约()

A.2400cm.B.40m.C.0.24km.D.350dm.

5、下列物品中,其长度接近20cm的是()

A、课桌的高度 B、铅笔的长度C、黑板的宽度 D、物理课本的厚度

6.下列数据中最接近1.62×106微米的是( )

A.一列火车长度B.一名初中生身高C.教学楼高度D.一只蚯蚓体长

7.一支完整的粉笔的长度最接近于()

A15毫米B0.5厘米C0.8分米D0.2米

8、我国一角钱硬币的厚度大约是()

A.2.4微米B.2.4毫米C.2.4厘米D.2.4分米

9、最接近4.5厘米的是 ( )

A.铅笔的直径B.课本的长度C.火柴盒的长度D.钢笔的长度

10、下面各个量,接近4厘米的是()

A科学课本的长度B铅笔芯的粗细C乒乓球的直径D课桌的高度

11、有一棵参天大树,我们班三位同学手拉手,刚好把树围起来,那么这棵大树

的周长可能是下面哪一个?

()

A.10厘米B.42分米C.36000毫米D.0.45米

12、一粗心学生测量记录忘写单位,他记录数据中,哪一个数据单位是米?

()

 A、一支新铅笔的长度:

0.175B、一本外文字典的厚度:

3.5

 C、一枚壹角硬币的厚度:

2.4D、一名同学的高度:

16.4

13、纳米材料出现对信息、材料技术提高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纳米”实际是一

个长度单位,1纳米=10-9米.那么0.3纳米可能是下列哪个物体长度:

()

 A、某原子的半径B、一枚硬币的厚度C、一根铅笔芯的直径D、地球的半径

14、在下列测量中,刻度尺的分度值应选1mm的是:

()

A.量身高B.服装裁剪C.安装玻璃D.量教室的长度

15、下列长度中最接近10cm的是()

A.手掌的宽度B.物理课本的宽度C.普通钢笔的长度D.篮球的直径.

16、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某一物体长度,测得四次数据是2.12厘米,2.13厘米,

2.13厘米,2.24厘米,其中有一次测量是错误,则正确测量结果应是()

A2.12厘米B2.127厘米C2.13厘米D2.15厘米

17、若四次测量一本书宽度记录为:

12.38cm,12.36cm,12.38cm,12.34cm,则

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

A.12.38cm.B.12.365cm.C.12.36cm.D.12.37cm.

18、甲、乙两位同学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直尺分别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

甲记录是

23.06厘米,乙的记录是23.0633厘米。

你认为错误的是()

A、甲B、乙C、都符合D、都不符合

19.刻度尺测某同学身高为163.0厘米,如用米为单位,则数据结果应记录为()

A.1.63米B.1.6米C.1.630米D.163米

20、判断下列测量数据:

0.3260米,7.59米,759毫米,759分米,各自对应的刻度尺的

最小刻度是:

()

A分米、毫米、厘米、米B厘米、分米、毫米、米

C毫米、厘米、分米、米D毫米、分米、厘米、米

21、有三把刻度尺,其最小刻度分别是分米、厘米、毫米。

你认为最好是()

A.分米刻度尺;B.厘米刻度尺;

C.毫米刻度尺;D.要根据测量要求而定

22、要测量学校操场的长度,比较合适的测量工具是()

A有毫米刻度的学生用尺B有厘米刻度的三角板

C有厘米刻度的皮卷尺D以上三种工具都适合

23、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不正确的是()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B.不能选用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

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D.记录测量结果时,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

24、某同学测木块长度,读数为23.51cm,则该读数正确值和估计值各为()

A23cm和0.51cmB23cm和0.01cm

C23.5cm和0.01cmD23.5cm和0.1cm

25、下图是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是()

 

26.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图2中正确的测量方法是()

27、下列测量锥体高度的方法正确的是()

28、在用皮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若用力拉伸皮尺,则测量结果将()

如果皮尺没有充分拉直来测量,那么测量结果将()

A.偏小B.无影响C.偏大D.无法判断

29、木尺受潮后膨胀,用它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时()

A.测量值将比真实值小B.测量值将比真实值大

C.测量值将与真实值一样大D.测量值将与真实值谁大谁小无法判断

30、测量长度时,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主要取决于()

A.测量人的态度B.测量对象C.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D.测量工具的量程

31、人体血管总长度约为10.6万千米,请计算:

已知地球赤道周长为4×107米,如果将一个人的血管沿赤道把地球绕起来,可以把地球绕()

A0.265圈B3.77圈C2.65圈D0.377圈

32、下面叙述的几种测量圆柱体周长的方法中,不能用的是()

A.把一纸条紧包在圆柱体上,在纸条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个孔,然后把纸条展开,用刻度尺量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B.在圆柱体上某点涂上颜色,使圆柱体在纸上滚动一圈。

用刻度尺量出纸上两颜色处之间的距离,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C.用细丝线在圆柱体上绕上一圈,量出丝线的长度即可;

D.用根橡皮筋拉紧在圆柱体上绕一圈,量出绕过圆柱体橡皮筋的长度即是圆柱体的周长。

33、某同学用刻度尺量出一本书厚度为1.30厘米,这本书共有260页。

则每张纸的厚度是()

A.0.05毫米B.0.005厘米C.0.1厘米D.0.1毫米

34、要测量图2所示的一根曲线MN的长度,你认为可取的方法是()

A.用平直的刻度尺在曲线上从起点到终点慢慢移动,直接读出数值;

B.用一条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

C.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测量过程同B。

35.测量科学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下面做法正确的是()

A.用最小刻度是0.5毫米的刻度尺能直接测量出一张纸的厚度

B.在计算课本的张数n时,应包括封面和封底

C.测课本总厚度时,把封面、封底除外,再把课本压紧,才用刻度尺准确测出

D.用总厚度除以课本的页数(不包括封面和封底,)就测出一张纸的厚度

36、有一个直径为700mm的铁环,一位同学滚动着宛在操场上走一个圆圈,圆环滚动了80圈,这位同学走的圆圈直径是()

A、56mB、28mC、70mD、112m

37、以毫米刻度尺测量细金属丝的直径所采用的方法是()

A.方格法B.排水法C.以积累法取平均值D.粘合法或滚动法

38、学校教学大楼的一间教室的体积大约是()

A、200米3B、200千米3C、200分米3D、200厘米3

39.测量液体体积的常用工具是()

A量杯或量筒B试管C天平D刻度尺

40、下列容器中刻度不均匀的是()

A、刻度尺B、量杯C、温度计D、秒表

41.做某实验需要量取45ml的水,应选用下列仪器中的()

A100ml的烧杯B10ml的量筒

C100ml的烧杯和滴管D50ml的烧杯和滴管

42、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视线必须与()

A、量筒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B、量筒凹液面的最高处相平

C、量筒凹液面的任意处相平D、取最高处读数与最低处读数的平均值

43、量筒测量液体体积,若视线是仰视,则测得体积比液体真实体积要()

A更大B更小C一样大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44、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小明采用俯视读数法,读出液体的体积为35毫升,

则此液体的真实体积将比35毫升()

A.大B.小C.一样D.都有可能

45、一支量筒有50亳升水,当里面放入一木块,一半浸入水中,量筒的读数

是56毫升,则这块木块的体积是()

A、6厘米3B、0.6分米3C、12分米3D、12厘米3

46、测量不规则的石蜡块的体积时,不需要的是()

A.细铁丝B.量筒C.刻度尺D.水

47、有甲、乙、丙三种量杯,它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分别是:

甲:

500毫升,

10毫升;乙:

100毫升,1毫升;丙:

50毫升,1毫升,现要测量体积约为

40厘米3的石块体积,选择上述哪一种量杯进行测量好?

()

A、甲B、乙C、丙D、三种都可以

48.下列是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一些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A当量筒放置在较低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把量筒举起,与视线平行后读数。

B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C向量筒内倾倒液体,当液体接近刻度时,改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液体。

D首先要选一个量程合适量筒,把其中放在平稳桌面上,并使量筒刻度线正对自己

49、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就是测量中的错误B.误差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C.误差是由测量者的粗心造成的D.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50、测量实际是一个比较过程,就是将一个量和一个公认的进行比较。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国际单位制中长度主单位是_______。

国际单位制中固体体积主单位是________;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是_________,液体常见体积单位有_________。

51、给下面的一些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

(1)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8;

(2)一枚硬币厚度为2.1;

(3)课桌长为0.580;(4)某同学身高是165.6;

(5)长江全长6300______;(6)饮水机用的一桶水的体积大约是19;

(7)一瓶矿泉水的体积是200;(8)一个量筒测量范围为500。

52、单位换算:

(1)1厘米=纳米;

(2)25分米=微米

(3)50分米=千米;  (4)880毫米=___米=___微米

(5)500毫升=升;(6)0.5立方米=升

(7)250升=    厘米3      (8)7Ⅹ106毫升=   米3 

53、测量液体体积一般用,使用时量筒必须放在,若是凹形液面,读数视线要与相平,下图量筒内的液体的体积是

53题图

图3

54、如图物体的长度为厘米,若改用最小刻度是厘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测量结果应是。

55.如图,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17圈,总长度为厘米,铜丝铜丝的直径是毫米。

56.用刻度尺测长度,图3铅笔的长度是;图4长方体长度是。

 

57、测得一本书厚度是0.60厘米,共80张纸,则这本书每张纸厚度是_______。

58、某同学用分度值为mm的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

五次的记录数据分别为:

17.82cm、17.83cm、17.81cm、17.28cm、17.81cm。

现错误的数据是。

物体的长度应为。

59、测量结果是由数字和组成的。

60、量筒的刻度是均匀的,量杯的刻度上_____下_____,且没________。

61、小刚在用量筒和细线测量一块小石块的体积时,先往量筒里注入一定量的水,然后俯视量筒读数,再放入小石块,然后蹲下身去仰视读数,则可以肯定小刚测出的石块的体积比其实际体积(填“一样大”、“偏大”或“偏小”)。

62、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

甲同学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乙同学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记下后水的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你做此实验将选择哪种方法:

(选填“甲”或“乙”)

(2)如果两同学读数都是正确的,两同学计算出的石块体积可能不相等,

比较大的是(选填“甲”或“乙”)。

(3)如果甲同学实验读数如右图所示,则这块碎石的体积是厘米3。

63、一位同学粗测从家到学校的距离,他先走了10步,测出距离为6米,于是他就以这样的步幅,从家到学校共走了520步。

那么,他家离学校多远?

 

64.你能用普通的刻度尺测一张纸的厚度?

写出测量步骤.

 

65、给你一只量筒,一只烧杯,一支色笔,足够的水,利用这些器材,怎样测量

一只鸡蛋的体积(量筒口较小,鸡蛋放不进去)请简要写出测量的主要步骤.

 

66.你知道如何测量自己所穿鞋的底面积吗?

请你说明具体做法

 

67、有粗细不同的细铁丝,甲卷铁丝标签上注明直径是0.5mm,乙卷的标签模糊不清。

如果没有刻度尺,你用什么方法能求出乙卷铁丝的直径?

 

68、请你自选一些测量工具,测出一枚一元硬币的直径,写出测量过程(三种方法)

 

(注意:

自己回去记①刻度尺的正确使用②规则固体体积的计算③不规则下沉固体体

积的求法④不规则上浮固体体积的求法)

第四节温度的测量

1、0℃的冰与0℃的水相比较()

A、0℃的冰比0℃的水冷B、0℃的水比0℃的冰冷

C、0℃的水与0℃的冰冷热程度相同D、以上说法都正确

2.某同学从气温计上读得当时的气温为—5℃,则下列读法中正确的()

A零下5度B负摄氏5度C零下5摄氏度D零下5度

3、关于体温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

B读数时,体温计不能离开身体,否则就不准确了

C体温计玻璃炮的容积比细管的容积大得多

D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4.用体温计测得小明的体温为37.3℃,若没有把水银甩回玻璃炮就去测量小英和小刚的体温,如果小英和小刚的实际体温为37.1℃和38.4℃,那么两次测量结果应该是()

A37.3℃和38.4℃B37.1℃和38.4℃C37.1℃和37.4℃D37.3℃和37.4℃

5.如图2所示,温度计的示数读作()

A28℃B—28℃C12℃D—12℃

6.下列关于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列为()

①观察温度计读数并记录②取出温度计

③选取适当温度计④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⑤让温度计的玻璃炮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数分钟图2

A①②③④⑤B④⑤③②①C④③⑤①②D③④①②⑤

7、小李同学想测量一杯水的温度,但他得到的却是一指没有刻度的温度计,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

他先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在液柱的上端对应处做了个记号A,然后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沸水中一段时间后也在对应的液柱上端处作一个记号B,用刻度尺测得两标记间的距离为40厘米,最后他用温度计来待测一杯水的温度,发现液柱所处位置距A点24厘米,则这杯水的温度()

A.20℃B.30℃C.40℃D.60℃

9、在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以下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使用前必须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最小刻度值

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C.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应立即读数

D.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的液体面相平

10、体温计的水银面指在38℃上,某同学在未甩的情况下,分别量出生病同学的体温,测得结果第一次为38.5℃,第二次为39.5℃,第三次为39℃,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第一次正确B.只有第三次不正确

C.只有第三次正确D.第三次肯定正确,第一、二也可能正确

11.某同学用体温计给一位生病的同学量体温,结果读数为38.4℃,该同学在未甩的情况下,又用该温度计分别给生病的甲、乙、丙三位同学量体温,测得结果:

甲为38.4℃,乙为39.6℃,丙为39.6℃,则()

A.只有甲的正确B.只有乙的正确C.只有丙的正确D.乙肯定正确,甲和乙也可能正确

12、比较温度计和体温计,相同的是()

A.量程B.准确程度C.构造D.原理

13、将右手放到一盆冷水中,左手放到一盆热水中,过一会儿把双手同时放到一盆温水中,则两手的感觉是()

A.右手热,左手冷B.右手热,左手热

C.右手冷,左手热D.右手热,左手冷

14、为抗“非典”,火车站出口通道检测旅客体温是否正常,所用温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