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工作面采后总结108概要.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098819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30.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采工作面采后总结108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综采工作面采后总结108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综采工作面采后总结108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综采工作面采后总结108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综采工作面采后总结108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综采工作面采后总结108概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综采工作面采后总结108概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综采工作面采后总结108概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综采工作面采后总结108概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综采工作面采后总结108概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综采工作面采后总结108概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综采工作面采后总结108概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采工作面采后总结108概要.docx

《综采工作面采后总结108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采工作面采后总结108概要.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综采工作面采后总结108概要.docx

综采工作面采后总结108概要

山西黄土坡鑫能煤业有限公司

1212综采工作面采后总结

2013年5月10

1212综采工作面采后总结

1212综采工作面通过9个月的生产,首先取得安全安装、安

全推进、安全回收的良好局面。

自2012年5月30日开始回采,于2013年4月17日回采结束。

现将工作面采后总结如下:

、工作面概括:

1、1212综采工作面所采石炭系太原组9+10号煤层,分为上

结构,9号和10号之间夹一层0.16米厚的夹矸,属稳定可采煤层。

工作面标高1400〜1290米。

该工作面切眼以西50米为矿界;

南部间隔30米煤柱为1210采空区;北部距矿界100米;东部为

120万吨首采区域。

2、工作面可采长度760米,工作面长186米。

工作面煤层整

体倾向呈缓倾斜下山俯采,倾角平均在-8°。

工作面煤层地质较复杂,断层、无炭柱较为发育。

煤厚2.3-2.6米,均厚2.45米。

3、工作面顶板为K2石灰岩,灰色,厚层状,质坚硬,性脆;

底板多为泥岩或黑色粉砂岩,有时为细砂岩。

4、该矿井为低瓦斯矿井,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较低。

在推进过

程中未出现瓦斯超限现象,监测监控管理到位;煤层自燃倾向性为

III级,属不易自燃煤层,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

5、水文地质情况:

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比较简单,主要以顶

板K2石灰岩岩溶裂隙淋滴水。

在通过4号、6号小无炭柱后有水量增大现象,经过40余天后逐渐减小。

6、储量动态:

顺槽设计长度900米,可采长度850米,实际

采长760米,区段切眼185米,工作面资源量50.949万吨。

在实

 

在加上无炭柱周边的呆滞煤量损失26576吨。

可采煤量462834

吨。

实际采出428968吨。

附:

1212工作面无炭柱与断层构造情况表

构造编号

长轴m

短轴m

无炭柱面积计算m2

备注

1号无炭柱

78

47

S=3.14X78M7T=2877.8

2号无炭柱

28

22.5

S=3.14X28X22.5T=494.6

3号无炭柱

75

40

S=3.14X75>40韶=2355

4号无炭柱

7.5

11.5

S=3.14X7.5X11.5韶=67.7

5号无炭柱

21.5

5

S=3.14X21.5X5^4=84.4

6号无炭柱

17

9

S=3.14X17XW=120.1

7号无炭柱

28

9

S=3.14X28X9^4=197.8

断层F1

落差1.8米与工作面夹角呈18度

硬过

断层F2

落差2.6米与工作面夹角呈27度

硬过

合计损失煤量

6197.4m2X2.4m厚X1.35吨/m3=20080吨

、工作面基本情况:

1、工作面位置:

该工作面位于井田西北部。

北采区西翼,距

北运输巷口1200米处。

2、巷道布置与联通形式:

1212综采工作面由一条运输巷、一条回风巷和切眼构成U型采

煤系统;材料由回风巷运入、运出,铺设18Kg钢轨,巷道中分段

安设有25KW调度绞车进行运输,通过联络风门与北运输巷轨道联结;运输巷安设SS800型皮带四部,相互搭接直接与北运输巷皮带联通完成运输煤量任务。

3、巷道支护情况:

玻璃钢锚杆、

通往工作面的两巷道顶板采用①20mm丄2000mm的左旋螺

纹钢锚杆与梯子梁支护;煤帮采用抗静电耐磨塑料网、

梯子梁进行支护;局部特殊地段采用矿11#工字钢梁、腿(4000X

2600mm),柱窝深度100mm,净高2.30米的金属工字钢组合棚架支护,棚距1000m。

4、采煤工作面支护设备:

1)采用倾向长壁综合机械化采煤法。

2)根据工作面煤层赋存情况与顶底板岩性选择

ZZ2800/14/27Z型支架、MG150/375-W采煤机、SGZ-630/320刮板运输机、SZB730/75转载机、DSJ8080-2X132皮带运输机及其

它配套综采设备。

从安全技术管理和提高资源回收率,提高工作面单产和劳动生

产率的角度分析,采用综合机械化一次采全高采推进。

3)工作面推进方式:

受黄背岭下斜构造影响,顺槽倾角在-8°,

工作面属于俯采。

采用倾向长壁后退式回采。

在推进过程中,加强对支架、采煤机的管理,有效防止割煤过程中采煤机前倾下滑。

4)采高确定:

①正常情况下,煤层厚度平均为2.45m,现使用的支架最大、

最小允许支撑高度为2700-1400™。

推进过程中,将采高控制在

 

②经过地质变化地段时,根据支架最大支撑高度2700m与最

小支撑高度1400mm的界限,超过2.6米的地段割煤时必须适当留

 

施。

 

需强制专门放顶。

5、回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落差分别为1.8米、2.6米,断层性质为正断层,对回采有一定的影响。

揭露断层时,因煤层较厚,上、下盘均需跟沿煤找顶推进。

过断层期间,加强初撑力和工作阻力的检测,强化断层带架间空档管理。

经过断层带时,坚持“少降快移与擦顶移架”相结合而通过。

2)工作面两端空档与超前支护管理:

该工作面空档采用长钢

梁与单体液压支柱“一梁三柱”式,二、三排管理,空档间距大于2.0

米时必须增加支架,能够有效控制顶板。

超前支护使用长钢梁与单体液压支柱,“一梁三柱”式,间距1.0米架设。

正常情况下,棚顶使用4块木楔,两帮使用2块木楔背帮;积极使用防倒链,再栓防倒

绳的双防倒管理,切实起到了防倒作用,避免了多起倒柱伤人事故的发生。

6、采煤方法及矿压显现规律、顶板管理经验:

(1)该工作面采用单一倾向长壁采煤法,机采工艺进行回采。

根据煤层赋存情况、采区及工作面布置方式、回采工艺形式、现有技术、设备、管理水平,该采煤方法和采煤工艺适合工作面回采要求。

2)工作面直接顶初次跨落步距为25m,工作面内顶底板移近

量最大90mm,周期来压步距为20m,来压显现程度不明显。

动的影响,超前压力稍大,局部地段出现不够高。

为了达到质量标准化要求,每日班专门安排人员对巷道进行清理,单体支柱“穿鞋”并安设压力表,进行观察。

7、设备选型合理性、使用情况和事故分析:

该工作面使用的综采选型合理,安全系数高,在回采过程中设

备使用基本正常。

加强对支架工、采煤司机、大溜司机的培训和监督,严禁司机在开车时睡觉,加强设备检修,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三、劳动组织:

1、工作制度:

工作面采用“三-八”制作业制度,每班作业8h,

个检修班(8点班)、二个班生产(14点班与0点班)组成。

天检修8h。

2、作业方式:

随着割煤,移溜移架工追机作业,其它工种平

行或交叉作业。

四、初采、回采与停采情况分析:

1、1212工作面所采煤层属中厚煤层,一次采全高。

自区段平

巷切眼起,根据地质资料,确定停采线。

对顶板管理以及回收工作有很大的优势。

通过现场详细勘察,经矿领导研究确定,最终确定停采位置。

因此,要求最后停采必须斜摆机头,尽量闪过断层后做停采线,确保回收顺利。

2、初采、回采、末采主要布置以下工作:

1)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矿领导安排综采队成立综采领导小组。

针对工作面实际情况,制定得力措施,严格坚持跟班现场指挥,现场发现问题,现场解决问题,克服一切困难,狠抓初采与末采工序,为综采支架回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提前10天制定《1212综采安装作业规程》《1212综采

工作面作业规程》《1212综采收尾安全技术措施》与《1212综采回收作业规程》。

由于工作面距机尾12.5米处有一条几乎垂直于工作面的断层构造,使顶板现场1.6米的落差,导致该段顶板破碎严重、煤壁片帮严重及两巷压力大。

在回收过程中,根据顶板破碎情况采取少降快移与架间增设大板棚的方法,有效回出支架。

3)积极调整组织方案:

严格按工序正规循环稳步推进,同时

加大奖罚力度,重点抓好职工保勤和安全工作;制定了工作面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实行队领导跟班制度,及时解决影响生产的各类问题;在矿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综采队的积极配合下,克服地质不

工作面的各项工作任务。

4)狠抓现场管理工作:

在整个末采工序工作中,综采领导班

子,超前指挥,一线管理,是这次综采工作面末采工作取得胜利的关键。

大胆管理,敢于管理,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志学习。

他们在末采工作中,不讲报酬,埋头苦干,在苦、累、脏、险工作中敢为人先,勇挑重担,为全矿职工树立了榜样。

五、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机尾地段断层发育,落差较大,地质条件不太稳定;机头

煤层倾斜坡度较大,工作面由于地质条件影响,采高不达标准,支架出现倒架、咬架情况。

2、在整个工作面推进过程中,于2012年度7月份遇见长80

米、宽60米的椭圆中型无炭柱构造,经钻探后详细研究分析,采取掘进绕道的方法通过。

分别掘进55米、58米、85米绕巷三条,部分回收、安装频繁,造成工序复杂。

采取掘

3、在整个工作面推进过程中,于2012年度9月份遇到大小

不均地段无炭柱群,经聘请矿务局地质人员用坑透仪勘探,进探巷65米、65米、94米三条,部分回收、安装频繁,造成工序复杂。

4、由于断层构造影响从2012年度12月份起机尾处顶板压力

大,高度不够出口不畅,采取尾部空档之处增设木垛,戗柱的方法安全渡过;在机头地段由于工作面的长度缩短,导致安全出口不畅、

转载靠帮太紧等问题,为了保证转载机顺利回撤、超前支护的打设,积极组织人员起底扩帮,确保正常回收支架。

5、工作面设备老化,维修频繁,设备超期服役。

6、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采煤机司机掌握不好机头机尾平行

推进,造成工作面煤壁达不到平直且大溜窜头、窜尾,影响安全出口的畅通。

7、最后一刀完工后,支设的单体支柱没有加在实体上,重新

整改,给员工的劳动强度加大。

8、整个工作面卫生环境较差,容易造成污水积聚,煤泥淤结,

堆放的材料较乱。

六、生产过程中好的方面:

1、我们积极利用班前会强化安全知识学习,着重对《安装作

业规程》《1212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设备回收作业规程》

停采安全措施》等定期专项培训安全知识,使作业人员全面掌握安全知识,明确怎样做是安全的,怎样做是违章的,进一步强化了职工的安全意识与质量标准化意识。

2、质量标准化工作是安全工作的基础,在工作面推进期间,

工程量很大,但通过综采队职工的努力,加班加点工作,最终克服困难,渡过无炭柱与断层地段,顺利达到停采回收的标准。

3、在工作面安装、生产、回收各个阶段,矿领导高度重视,

实行专人指导,安全监督,领导把关,在整个生产作业过程中取得安全无事故。

七、几点建议:

1、综采队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对所需材料提前准备到位,指

定地点,分类存放。

2、回采中存在的问题:

(1)队部安排工作的效果不理想,工

作质量差,重生产轻质量,具体工作验收把关不严。

(2)检修工作所需材料、配件、工具等准备的不到位,检修不到位,影响检修质量。

(3)回收的材料、小件、工具等管理不善,有丢失现象。

3、对工作面所有的设备、材料、配件必须定专人负责管理,

建立台帐,明确职责,做到现场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干的效果。

4、及时对工作面所消耗的材料进行统计总结,什么消耗量大、

什么用的少,提高备用件的利用率,控制成本。

八、综述:

通过努力,该面于4月17日正式停采,5月9号

回收完毕。

为了保证停采末回顺利进行,由生产科牵头提前一个月编制停采回收作业规程,并由总工程师、生产矿长及相关部门参加

1212的

进行会审,对回收作业规程进行修定,确定最佳方案。

通过矿各级领导、管理人员及综采队上下的共同努力,圆满地完成了

回采任务。

同时,根据《规程》规定由通风部门及时将采空区封闭。

九、综采工作面继续推广项目:

1、加强两端头支护:

回风巷和运输巷两端头采用单体液压支

柱进行支护,为了保证工人在作业时的安全,并使两个安全出口始终保持畅通和达到《煤矿安全规程》所要求的高度和宽度,在钢梁上方进行铺网作业,保护两巷人员安全作业。

2、加强主进、主回液管路的管理:

在生产过程中主进、主回

液管路由于较长时间的移动而造成的管路局部磨损严重、影响生产,造成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的上升。

经过现场实践和技术人员的努力,将主进、主回液管路用皮带条包扎,可以避免上述问题。

3、完善各种防尘措施:

1)进行煤层注水:

在采煤前预先在煤层中打若干钻孔,孔深

般为工作面斜长的2/3,通过钻孔注入压力水,减低煤的强度和脆性,采煤时就会减低煤尘的生成量;

2)进行喷雾洒水:

在运输巷中设置风流净化水幕,采煤机进

行内外喷雾,各个转载点设置喷雾装置,加强了各个液压支架间的

喷雾;沉落的煤尘参与爆炸和降低空气中粉尘浓度;

4)个体防护:

采用防尘口罩,并且做到入井工人必须佩戴防

尘口罩,否则严禁入井。

4、合理调整溜子负荷:

各部溜子进行底链送水,减少溜子由

于回空链带煤过多,造成底链过载和负荷过大,此外安设专人对前后溜子的变频开关的电流情况进行监控,当发现电流过高时可适当的减少煤量,避免由于煤量过大使溜子负荷过大造成溜子断链,响生产。

5、严格控制前串后滑:

在生产中保持机头平、直,垫平机身,

使机头、机尾和中部溜槽形成一条直线;发现刮板链下有矸石或金

;在缩短刮板输送机向前移动机尾时,一定要把机尾放平,铺设时最好使刮板输送机的机头、机尾稍低于中部溜槽,呈“桥”形。

6、专人负责定期检修:

对支架、采煤机、溜子、转载机等设

备的易损部件定期检修,避免由于检修不到位而造成设备易损部件缺失,进而造成整个设备带病运转,最终使整个系统受影响。

在设备的日常维护中设专门的油脂工,责任到人。

7、加强管理提高回采率:

对工人严格要求,在生产过程中,

防止留底煤,必须割见底,并对每一循环的出煤量设置标准,充分利用经济杠杆,进行考核奖励。

提高工人们的工作积极性,避免由于片面最求进度而造成回采率降低,资源的浪费。

8、合理调整提高煤质:

在经过地质构造时充分利用支架尾梁

高低和插板伸缩梁进行严格控制,防止由于使用不当使矸石进入运煤系统,影响煤质。

此外,在割煤时要求工人严格控制采高,避免由于割破底板泥岩进入运煤系统造成煤质下降。

9、严格要求强化标准:

移架时充分利用抬底油缸,防止支架

由于接底严密而带起浮煤,影响支架平直度。

在日常操作中要求工人们必须做到工作面煤壁、溜子和支架都保持直线。

支架间的煤、矸必须清理干净。

由于煤壁易片帮,在生产当中必须将护帮板伸出及时逼帮。

生技科

2013年5月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

1

煤层生产能力

t/m2

3.24

2

煤厚

m

2.4

平均

3

容重

t/m3

1.35

4

走向长

m

185

5

倾斜长

m

900

平均

6

采高

m

2.4

平均

7

倾角

-8°

平均

8

可采储量

t

462834

9

煤种

PSM

10

日循环数

2

11

循环产量

t

359.64

每割1刀

12

回采率

%

>95

13

平均日产

t

2157.84

每日6刀,每月

按25天计算

14

回采工效率

t/工

8.9

15

坑木万吨耗

m3/万t

0.0003

16

月产量

t

21578.4

17

可采期

8.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