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案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099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5.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docx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案例.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docx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初中生考试焦虑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核心提示:

摘要:

考试焦虑是因考试引起的心理问题,主要在,迎考及考试期间过分担心、紧张、不安等情绪问题,还伴有失眠、消化机能减退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本案例是一位初三学生连续两次没考好而引起焦虑、紧张、注意力不、失眠等症状,因担心考不好,害怕考试,甚至中考也不想参加了,评估与诊断,采用...摘要:

考试焦虑是因考试引起的心理问题,主要在,迎考及考试期间过分担心、紧张、不安等情绪问题,还伴有失眠、消化机能减退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本案例是一位初三学生连续两次没考好而引起焦虑、紧张、注意力不、失眠等症状,因担心考不好,害怕考试,甚至中考也不想参加了,评估与诊断,采用情绪疗法、系统脱敏法,预定。

正文:

一、资料

肖某,女,14岁,汉族,初三学生,身高1.56米,体态,无重大躯体疾病,出生于教师家庭,父母亲县城教师,父亲为小学教师,大专学历,母亲在她所就读的县城初中担任教导主任,家族中无精神疾病历史,从小到大,生长发育,家庭条件,不轻易与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乐,性格内向。

父亲平时工作不忙,家务几乎全包,对她的生活起居照顾得非常周到,母亲忙于工作,但平时能抽与她交流,父母对她的学习要求,期望值。

咨询前心理测验SAS标准分62。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

焦虑、紧张、不安月。

睡眠障碍,无食欲,考试也不敢考。

求助者陈述:

她出生在教师家庭,家庭和睦,从小聪明好学,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在学习上父母要求。

父母为她制定的考高中,从小学到现在,学习成绩优秀,一直名列前茅,偶尔一次考不好就非常难过,担心起父母,此后努力,下一次能考好,初三后,父母对,每顿饭都做她最喜欢吃的。

父亲原来喜欢带朋友到家聊天的现在也取消了,也不上网打牌了,说话很小的声音,怕她休息,她暗暗努力,以期不辜负父母的厚望。

在初三学期的前两次阶段考试中都考了班里名的好成绩,但在去年期末考试前20天,她正复习迎考力争佳绩时,母亲被学校派往英国进修学习,生活中陡然少了理解能给安慰、的母亲,感觉很不,心里空落落的,再加上这次期末考试老师家长都非常,成绩全县排名,老师还说,历年经验,这次成绩和中考成绩很吻合,要求同学们出好成绩,以自信心,考得好回家过快乐的年。

不知怎么考的,她成了班里第15名。

老师说的话时常在大脑中萦绕,这次成绩和中考成绩很吻合,她的高中梦破碎了吗?

爸妈肯定会伤心死了,但转念又一想,原来的经验,次考不好,下一次能考好。

寒假也不忘学习,学期开学就投入到紧张的复习中,盼望着来年次阶段考试的到来,可等这次成绩,她懵了,比上一次成绩还差,成了班里20名,怎么会考出的成绩呢?

此后心神不安,上课精力,脑子乱糟糟,有时是一片空白。

下去成绩会很快滑落下去,连都考不上了,更别指望以后考大学,白天想晚上也想,晚上怎么也睡不着觉,饭也吃不下,马上就要到来的模拟考试也不想考了,一想到中考,就紧张得几乎呼吸,回家还常常对爸爸发脾气。

母亲现在回国了,但不理解她在关键出国,没留下来,故也不想跟妈妈多讲话、交流。

觉得下去不行了,便前来咨询。

三、观察和他人反应

咨询师观察到的印象:

求助时前来,衣着得体,叙述情况条理清楚,回答问题能抓住要领,很少抬头,两膝之间的手不停的搓来搓去,语速快,时常不自主的抬头看咨询师,心神不定。

教师反映:

学习成绩一向很优秀,连续两次没考好,最近一次的阶段测试中异常烦躁。

一会儿看表,一会儿擦汗,多余动作,且整个脸紧绷的。

考试结束后,她神情木然,呆坐在那里。

面对情况,她非常着急,每次都要在学习方法上找原因,但找来找去,问题仍得解决。

老师面对情况也替她着急。

她更是心急如焚,除了拼命想在学习方法上找出原因外,在身体状况上也查过原因,但都无济于事。

为此,她陷入极度的苦恼之中,逐渐远离起集体,而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也越来越僵硬。

学习成绩更是每况愈下,害怕参加大考,最近一次的模拟考试也不想参加了。

原来那个活泼开朗、聪明可爱的学生不见了。

家长反应:

从小懂事要强,成绩优秀,最近回家后,脾气大,总是吃不下饭,而且经常失眠。

最近一次大考后,情绪低落,郁郁寡欢,有时几天不说一句话。

并总说多汗、尿频、心跳很快...有时还哭,和原来判若两人,还说中考也不想参加了。

四评估与诊断

从上述考试焦虑案例及量表测试中可以看到,求询者平时的学习成绩,出于很强的自尊心,一心期望在重大考试中好成绩。

但在考试遇到挫折之后,陷入极度的苦恼之中,体验到愧疚、失落、自卑、自责等的情感。

情感又产生了连带效应,使得他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对人际关系的也偏差,远离了同学与老师。

考前紧张,担忧成份重,从而了复习和考试。

一上考场就慌了手脚,会做的做不出,了以前从未过的问题,如计算马虎、看错题等。

而考后成绩不理想,又整日陷于苦闷之中,萎靡不振。

求询者遇到考试,就感到紧张恐惧,进而考试,考试失败的,心理学上的“考试焦虑症”。

求询者的考试焦虑是由的应考情境引起的,在心理、和生理。

它以担心为特征,由消极的自我评价意识体验的认知反应;产生同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相的特定的情绪反应,如心率、多汗尿频等考试焦虑的生理反应;产生以防御和逃避为的反应,如神情木然、呆坐、多余动作(一会儿看表,一会儿擦汗)。

上述几种反应的交织了求询者考试焦虑的情绪反应。

考试焦虑综合症的主要原因是:

(一)个体原因:

它是考试焦虑的个体因素,引起考试焦虑的主导原因。

(1)个体成熟。

在个体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考试焦虑是高低有别的。

来说,象求询者的初三学生神经兴奋性较强,容易受环境作用而激动,青春发育开始时焦虑会上升。

(2)认知能力。

求询者对考试性质的认识程度、对考试厉害关系的预测程度对自身应付能力的估价程度,直接到其考试的焦虑。

求询者把考试与的终生前途相连、动机过强,其焦虑升高。

对个人能力的估价低于对考试难度的估价时,也会加重焦虑情绪。

(3)身体状况。

体质虚弱、疲劳过度、经常失眠的学生,对即将来临的考试,容易激起较强的情绪波动,产生过度的焦虑。

(二)社会因素和学校因素

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教育政策体制和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大搞题海战术,以成绩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都会到教师和家庭的教育,到学生对考试的和认知评价。

从而到考试焦虑程度的高低。

(三)家庭因素

求助者的父母及周围的人对她的期望,是她的母亲顾及到自身的形象、面子对她寄托了的厚望,均加重了她的心理负担。

她也期望,对的要求.一旦有少许松懈怠慢,就会紧张自责焦虑,学习差,再加上情况又调控,于是情绪紧张焦虑.....于是就陷入到恶性循环中了。

五.咨询的制订

的评估与诊断,同该求助者协商,如下咨询。

与近期:

适度个人和家长对考试的动机,注意学习过程,降低考试结果的关注度,求助者焦虑情绪,学习,参加考试,以坦然的心态面对中考。

长远与:

生活中事件的得失成败,是事件的认知,多关注其面。

求助者心理发展,人的潜能,人格。

六.咨询方案的制订

(一)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

情绪疗法,系统脱敏法。

情绪疗法为认知疗法中的,是著名心理学家艾利斯的著名“ABC理论”而设计。

使治疗理论能被的理解,艾利斯极其同事常使用公式——A

B

C来代表情绪疗法理论。

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而生的信念,即他对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的结果。

通常人们会,人的情绪的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

ABC理论则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

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在:

连续两次考试,成绩的要求,她中考也会考不好了,考不上高中了,也就考不上理想大学了,想法解释进而紧张、焦虑、睡眠障碍、食欲降低等症状,继而害怕参加阶段测试不想参加中考等.引起该求助者症状(即C)的主要原因,并前两次考试的失利(即A),而是的想法:

前两次考试的失利了,中考也不会好了,对中考的过度担心、害怕失利(即B)而引起的,选择情绪疗法。

一段的咨询和训练后,紧张的焦虑情绪会,为中考考场上,选择系统脱敏法,让求助者用放松取代焦虑,对引起中考焦虑的情景逐级脱敏。

一初中生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

摘要

本案是我在一初中学校的咨询案例。

我所以发表共享,并不是本案咨询的多么出色、经典;而是因为本案具有普遍性,其咨询过程既非单一的疗法使用,且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该案是一名在校初中生。

年龄15岁,化名:

刘徽。

新学期开学不久,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总跑神,或者昏昏欲睡,有时又一改以往内向沉静的性格变得暴躁易激惹,有时又见他抑郁寡欢,一个人发呆。

班主任多次找其谈话无果,最后竟发展致当堂顶撞了数学老师等。

而引起该生这些症状的根本原因是,一次梦遗性的快感体验···。

本人主要运用了“认知行为疗法”,和相关方法的配合干预治疗,通过近七周的心理咨询,最终改善了刘徽对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无知,纠正某些认知上错误观念,矫正了该生因心理、情绪的不良而引发得行为不良,融洽了师生关系,恢复了心身健康,达到了预期的咨询目标。

1、来访者一般情况

求助者,本校初二学生,男、15岁,刘徽(化名),体态瘦高,约1.70,一家三口,独生子女。

父亲某公司普通职员,母亲某厂保管员,家庭条件一般。

父母没有人格障碍和其它神经症等障碍。

经询问、与班主任等核查,有关资料属实。

2、来访者要求咨询的问题

主诉,求助者班主任。

新学期开学不久,该生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总跑神,或者昏昏欲睡,多次找其谈话无果,又不忍心看着成绩直线滑坡,所以曾几次当众批评,并令其站起来听课。

上星期竟然当堂顶撞了数学老师,数学老师一气之下,命其他同学叫我去,并要求我把他带走。

自此,该生拒绝上数学课,声称可以自学。

也一改以往内向、沉静的性格变得很激动,无缘无故和同学们闹矛盾,有时又见他抑郁寡欢,一个人发呆,好像完全没了以前的机灵劲等

3、咨询师对问题过程的描述

根据班主任和其他任课老师反映,和个人的观察,以及之后的咨询关系建立与深入描述如下;该生新学期以来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精神萎靡不振,变得很激动,抑郁寡欢,发呆,易激惹,包括对班主任有情绪,和数学老师发生争执等均属事实。

而引起这些后果的真正原因是求助者一次梦遗的生理现象。

自此后他担心害怕、烦躁不安、痛苦与悔恨让他时而恼恨自己怒怨他人,时而又悲观失落,感到一切都没劲等等。

4、来访者背景资料

1)求助者,上学后学习成绩一直很好,60多名学生一直徘徊在前十名。

深受老师的喜爱,是班里的小干部,3年级后进入学校重点班,一直保持前6名。

盼望自己考上一流大学。

身体健康,没有过重大疾病,父母关系挺好,也很宠爱他。

母亲对他管教很严,特别关心他的学习成绩和名次。

性格有些内向,思想单纯。

和同学关系一般。

2)暑假时,在一次梦遗醒后,面对哪些东西又惊又怕,又感到羞愧,不知如何是好,吓得自己偷偷的到卫生间洗澡、洗内衣。

自此,自己一趟到床上就总想那个梦,手也不老实。

他说自己知道这样不好,影响身体,这么小就这样肯定不正常,很害怕被父母发现什么,但又无法控制,总是睡得很晚。

开学后,想着学习是第一位,一再告诫自己不要想,也不要做那些事,常常痛苦地熬到天亮。

他们(父母)啥都不知道,总给我吃什么脑黄金。

烦!

还不如给我点安眠片!

看着自己的学习成绩一路下滑自己也很着急、很痛苦,为此焦虑不安,总想发脾气。

为了不想和能早点入睡,后半夜偷偷在卫生间用凉水冲洗自己,以为这样可以解决问题。

我没希望了,肯定考不上重点高中,也上不了大学,一切都没戏了,活着还有啥劲。

想想都郁闷,不想理任何人,也不想任何人理我,真想找个没人的地大哭一场,喊几声。

老师批评我,我也知道是为我好,我也想赶快把学习赶上来。

可我控制不了自己。

有几天还可以,也能不去想那些事,但有两天就不行啦。

过后又很后悔,总怕他们(父母)和老师同学们看出点什么来。

再说他(数学老师)干吗那么凶,说得那么难听。

不让上就不上有什么了不起···。

5、咨询问题归类,诊断

1)与精神障碍鉴别;(三原则)主客观统一。

知情意协调。

除时有青春期生理梦遗外,无幻觉、妄想障碍。

言语有些隐讳,但思维逻辑正常,自知力完好,可排除精神障碍。

2)与神经症鉴别;心理冲突常形,不但青春期的生理发育、心理特点有关,且有明显的道德色彩。

社会功能受损有限,未泛化。

时间不足50天。

虽出现的恐惧、烦恼、焦虑、郁闷、易激惹、失眠;和时而悲观,时而又充满自信等,但都是典型的青春期生理、心理的个性呈现。

有性格与认知等方面的支持基础。

因此,可以排除与上述有关神经症障碍。

3)与一般心理问题鉴别;虽然引起求助者心理问题只是青春期正常生理现象,但已有悔恨、恼怒等痛苦的情绪体验,其内容也有所泛化;时间虽不足50天,但成绩直线下降,与老师当堂发生争执等,表明其社会功能受到严重影响。

4)心测无

鉴别诊断:

严重心理问题。

有抑郁症的前兆。

6、归因分析

1)生物原因,求助者15岁,正处于青春发育旺盛期。

2)心理原因,第二反抗期,伴随一些认知错误。

如,对自我一些生理现象不能正确对待,产生一些认知方面的错误观念等。

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的智力普遍高,实际适应、应对能力后置等问题。

3)社会方面,学校、家长只关心孩子的营养、学习成绩、名次等,缺乏与子女沟通,忽视了处于青春发育期孩子们可能出现的生理、心理问题。

学校对生理课程的不重视,以及老师们急躁、粗心、不当的教育方法等间接加剧了求助者的心理问题。

除对学习外,其他方面过于娇宠、放纵子女也是社会的普遍问题。

7、咨询方案与知情同意

1)咨询目标;近期目标,认识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特点,纠正改善自己的一些错误观念。

理解体谅老师的心情,改善师生关系。

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

正确认识自我,认识客观世界,学会理解他人,宽容他人,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观念,提高求助者勇于面对现实,有效适应、应对现实,充满自信但又不自负的学习、工作、生活。

促进自我心理健康发展和人格上完善。

2)理论依据和采用的技术、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

理论依据;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的心理治疗方法。

流派众多,各有侧重。

如,艾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等。

具体方法;纠正错误观念,协调认知结构,对抗“定势”思维,矫正不良行为。

求助者的外显行为和表现症状是与老师发生争执,学习成绩下滑,以及易激惹、失眠、发呆,郁闷、烦躁等,但导致这一心理问题主要原因是,对青春期和自我生理发育的不合理认识,如,性是不好的、手淫对身体有害等,导致出现的性压抑和心理冲突的痛苦体验。

如果这些心理问题不能够得到及时的干预治疗,极有可能发展为异常心理问题。

所以,应及时采用时效性很强的认知行为治疗方法加以干预治疗。

3)拟实施的步骤(或程序)一、心理评估,诊断阶段。

建立咨询关系,收集资料,进行评估、鉴别、诊断,最后确定咨询目标。

在摄入性会谈中,处理好阻抗等因素。

充分的尊重、共情、积极关注。

于开放性会谈中,适时施用影响性咨询技术。

找出其心理深层次原因。

二、咨询帮助阶段,帮助求助者了解青春期生理、心理特点,正视自己面临的心理问题。

改变其不合理的认知观念。

学会理解、体谅他人,改善师生关系。

通过再学习,补上求助者生理课的缺失。

正确认识现阶段的生理想象是正常的,也是普遍的,也没什么丢人,道德不道德的。

通过布置家庭作业,如,锻炼身体,高声朗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岳飞的《满江红》,班主任课堂配合等,开放其内向性格,抒发其郁闷、悲观的情绪。

通过写一篇,“谈老师们为什么常说‘硬叫学生当年骂,不让学生骂当年’这句话”作文,纠正其片面的认知行为。

总之,通过操作性、目标性、时效性较强的认知行为疗法,和一些相关兼容性的方法的协调配合运用,尽快纠正错误认知、矫正不良行为,预防该生向焦虑、抑郁、强迫症等神经症方向催化。

三、巩固与结束阶段。

把在咨询中学到的知识运用于今后的生活中,提高自己认知能力,学会自我呵护心灵,无论面对挫折与成功都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好心态!

4)双方的权益和义务双方;责,权,义。

8.咨询效果评价

1)求助者本人评价:

心情好了,看什么也顺眼了。

学习提升的很快。

能够理解老师要带领全班完成教学任务的辛苦和压力。

并主动找数学老师到了歉。

知道了青春期心理、生理特点并能够正确对待。

虽说有时还会想,但自己完全能够疏导把控;也不再刻意的追求什么了。

对自己充满自信,认为自己一定能考上重点高中。

2)相关他人评价:

各科老师都一致认为,该生进来进步很快。

恢复以前好学的劲头。

好象比以前开朗了。

班主任更是高兴的非要请我的客。

3)心理测查结果无

4)咨询师自我评价;基本上达到预期效果。

5)追踪评估:

求助者没有反复现象。

2007年有传言求助者和本校某女生谈恋爱,但未证实,也没有发现求助者学习成绩,或其他方面有不健康的心理行为和情绪表现。

2008年求助者顺利考入重点高中。

9.总结

1)需要改进和需要肯定的方面;进一步加强对基础理论、应用科学的理论学习;提高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的工作能力。

本次咨询值得自我肯定的是;疗效显著,没有反复。

求助者知道了青春期咋回事,和对老师的体谅、理解。

2)经验总结;要把心理咨询的艺术运用,建立在对具体咨询技术的全面掌握之上,和对求助者的基本情况的了解、细量分析上。

具体疗法的运用上,要注意针对性的协调配合,及时调整。

尤其要把终极目标“踏雪无痕”的贯串在具体目标的管理实施中。

10.参考文献

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标准教材

前言:

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似乎让人们我从下手,多停滞表面层次。

造成这一停滞于表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构成:

一、是青少年面对的多是老师、家长看似亲切,却让他们感到“心远”,和一幅幅“要好好学习”的严肃面孔。

这一“心远”的面孔构成了他们之间无法深层沟通的天然屏障。

又由于代沟和各自的角度、责任的不同,经历、认识、观念的差异,造成了彼此都难以逾越这道天然屏障。

其二、能与青少年深层沟通的多是同学,和年龄相仿的群体。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

不成熟群体难以使成熟的沟通,而不成熟沟通往往又会造成负面的相互促进发展。

自然难免形成恶性循环的怪圈。

其三、1、是一些家长不计后果的过度娇宠与溺爱,不当的盛赞与表扬,使他们的“自我中心”无限度膨胀,心理意识品质趋于脆弱。

2、是被一些不顾本土文化、理念、道德传承,社会现实的所谓大家们,乃至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所忽悠。

这些“大家与媒体”的过度强调西方理念,不负责任的片面作秀,甚至是偏执于一方、一法的言谈,使一些青少年们“自我中心”的膨胀,心理意识品质的脆弱,错误认知与行为的进一步发展,自以为我处处皆是的观念得到一种谁都不敢说No!

的意识形态上支持与巩固。

让家长们在子女的面前不知道自己是孙子还是儿子?

让老师们站在讲台上,面对那些顽皮个性,影响教学的学生不知如何是好?

放眼茫茫人海,人才济济的今天,凭什么只认为你的子女(学生)最优秀、最聪明、最可爱、最帅!

凭什么子女(学生)有错误时,只能一次次的和颜悦色讲道理而不能有任何惩戒?

难道小错不咎,专等法律亲临?

凭什么他们明知道这样是不对的,不合适的,不应该的,但可还要一次次的去犯去做?

又凭什么一次次欺骗、戏弄老师与家长?

而老师与家长只能一次次的和颜悦色?

否则,就是老师与家长的错呢?

“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与学生,只有当不好的家长与老师!

”。

这句话几乎成了当代一些“大家与媒体”作秀的绝对音。

我不反对这句话中的一些积极向上,督促家长与老师们有责任感的基本理念。

但,作为教育和培养青少年健康心理的绝对之音我是坚决反对的。

反对的道理不必多书。

因为这句话在客观事实面前经不起检验。

仅仅是作秀而已。

以下是咨询案例的具体咨询记录分享给各位,

11、具体咨询记录

第一咨询,时间:

2006年9月24号,星期日

在摄入性会谈中,我发现刘徽虽然性格有些内向,但思路清晰,智力也很好。

在谈到他与班主任和数学老师的一些冲突时,表现有些激动。

认为班主任自私,只顾升学率和奖金,让他站到前面听课更是对他的不尊重。

而数学老师,当众说他浪费父母的辛苦钱,还让班主任把他带走等等。

看得出,这些伤害了他的自尊心,也令他很气愤。

然而,当我问起他新学期以来为什么成绩一路滑坡的原因时,他的情绪却立刻变的很低落,目光躲避低视,迟疑了好一会才低声说:

“没什么。

”。

为了解除他的阻抗,也为消除师生间某些天然鸿沟,更全面的了解问题。

我们聊了一会暑假生活。

从中了解到该生没有网瘾,暑假曾随旅游团去过白云山。

之后,我很随意地告诉了他,班主任和其他任课老师都很看好他,都认为他很有潜力。

作业,写一篇关于导游是如何组织、管理一个来自不同阶层、群体,有四五十个人组成的旅游团队,并能安全顺利完成旅游任务的作文。

标题自拟。

目标:

为改善错观念打基础。

第二次时间:

2006年9月26号,星期二

此次咨询进行很艰难,20分钟后才打开刘徽的隐藏于心底秘密。

他说,暑假时有过一次梦遗,醒后面对哪些东西又惊又怕,又羞愧,不知如何是好,吓得自己偷偷的到卫生间洗澡、洗内衣。

此后,他一趟到床上就总想那个梦,手也不老实。

他知道这样不好,影响身体,肯定不正常。

害怕父母觉察到什么,总是睡得很晚。

开学后,想着学习是第一位,总告诫自己不要想,也不要做那些事,常常痛苦的熬到天亮。

烦!

不如给我卖点安眠片!

学习成绩不好,自己也很痛苦,焦虑不安,总想发脾气。

半夜偷偷在卫生间用凉水冲洗自己以为可以能解决问题。

完了,肯定考不上重点高中也上不了大学啦,一切都没戏了,活着啥劲。

想想都郁闷,不想理任何人,也不想让人理我。

真想找个没人的地大哭一场,喊几声。

····

我给他详细讲解了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特点,告诉他梦遗是正常现象,伴随的一些想法,一些行为也很正常等。

教他学习自我暗示放松疗法,对抗矛盾心理带来的失眠现象。

让他从现在起,十天内把上课,学习想象为一个生死攸关大事来对待,不容自己有丝毫的分心。

作业:

补上自己没有上好的生理课。

记录自己自我暗示放松体验,和想象生死攸关的过程、体验。

目的:

分散精力,转移注意力。

配合自我暗示放松疗法。

目标:

纠正对青春期的无知,对抗不合理体验

第三次时间:

2006年10月6号,

提问了有关青春期的心理、生理知识。

检查干预治疗作业时他说,开始效果挺好,“十一”放假后就不行了。

管不住自己的手,好容易控制主自己,但睡眠质量不好,心情也烦躁、苦闷等。

我根据弗洛伊德的“力比多”学说及时调整了方案。

即,把前面的暗示放松改疗法,嫁接为疏导、淡化。

当他出现性想法和不良行为时,不要在刻意的压制,而是根据生理课程上的知识,和我讲解的青春期生理、心理特点的知识检查、对照,然后暗示自己当下的这些想法和行为,都是特别特别的普遍和普通!

根本没有任何的神秘和特别的地方。

自己想了也好,做了也好,就如自己每天早上吃早餐时,是喝牛奶还是喝豆浆那么无所谓的事。

总之,淡化自己的这些想法和动作。

作业:

早上朗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三遍。

晚上,朗诵岳飞的《满江红》七遍,必须带着情感放声朗诵。

上篇作文,重写。

目标:

前者开放胸怀,后者释放性冲动压抑。

再次确认、纠正其认知上一些模糊与不合理概念。

第四次时间:

2006年10月17号,星期二

此次咨询很有特点,我们只一起再次点评了“关于导游是如何组织、管理一个由四五十个人的团队,顺利完成旅游任务”的作文。

他很兴奋的和我聊许多毛泽东、岳飞等伟人英雄事迹等。

但我们并未确认咨询疗效等,一切都像在闲聊,可我能感受到在他身上正在发生着我期待的变化。

作业:

写一篇,“硬叫学生当年骂,不让学生骂当年”这句话体现了老师什么样的心态。

目标:

换位思考,进一步纠正认知。

第五次时间:

2006年10月24号,星期二

由于自咨询开始后,我一直和其班主任保持着沟通,所以,了解到刘徽近来进步很大,上课注意力更够集中,很少有跑神,打瞌睡等现象,主动找了英语等任课老师补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