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配套文档.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109758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0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配套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配套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配套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配套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配套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配套文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配套文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配套文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配套文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配套文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配套文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配套文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配套文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配套文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配套文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配套文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配套文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配套文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配套文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配套文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配套文档.docx

《高中地理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配套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配套文档.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地理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配套文档.docx

高中地理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配套文档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1)我国东西部经济合作的主要方式

(2)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方案及图示

(3)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我国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5)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a

c

c

b

b

分析区域合作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考点一 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

1.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1)区域经济联系

①两大趋势: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

②重要形式:

区域经济合作。

(2)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加试)

①东部

2.资源跨区域调配

(1)地理背景

①自然资源分布不均衡:

西部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尤其是能源资源优势突出。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

②必要性:

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缩小东西差距和南北差距,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主要工程

①南水北调

线路

西线

中线

东线

起点

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

丹江口水库

扬州

终点

黄河上游

北京、天津

天津、烟台、威海

线路特点

需开凿输水隧洞

基本可以自流

可利用京杭大运河

意义

可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

②西气东输

a.主气源:

新疆轮南气田。

b.主要消费市场:

我国东部沿海及长江三角洲地区。

c.主体:

干线管道、重要支线和储气库。

d.工程线路:

一线工程干线西起新疆,经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最后到达上海。

二线工程西起新疆,经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北、江西,最后到达广东。

e.意义(加试)

环境效益

沿线城市使用清洁燃料,改善空气质量

经济效益

推动新疆及西部沿线地区发展,加速西部大开发进程、增加财政收入

社会效益

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增加经济收入

③西电东送

a.北线:

将山西、内蒙古等省区的坑口火电站的电能和黄河上中游的水电向华北电网输送。

b.中线:

以三峡水电为核心,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的水电向华中、华东电网输送。

c.南线:

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云南、贵州两省坑口火电站的电能开发并送往广东省。

d.意义:

将给我国沿海较发达地区提供大量电力,为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3)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煤炭资源调配为例)(加试)

①影响

②总体评价:

有利影响是主要的,不利影响可以通过工程或技术等手段加以克服。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2.具体案例

(1)南水北调

①南水北调的意义

效益

内容

社会效益

改善供水区投资环境,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缓解城乡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安定

经济效益

促进供水区经济发展,可产生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增加供水区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美化环境,缓解地下水位大幅度降低和漏斗区面积进一步扩大趋势,控制地面沉降

②南水北调带来的环境问题

a.水源区径流量减少;河口地区盐度升高,影响长江下游水质;可能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使航道淤塞。

b.工程沿线地区:

给江淮沿线地区的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地下水位升高,土壤容易发生盐碱化。

c.水质(东线):

长江下游沿江工业园区众多,输水沿线有油田、煤矿及工业发达的城镇,大量的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

(2)西气东输

工程

路线走向的区位因素

效益

环境问题

西气东输

地形、地貌、城市分布的影响

缓解输入地能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大气环境;促进输出地资源开发,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工程建设破坏沿线环境,导致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等

(3)西电东送

安徽省淮南市至上海市“皖电东送”特高压交流输电示范工程,于2013年10月底投入运营。

据此完成1~2题。

1.“皖电东送”的主要原因是淮南市与上海市(  )

A.资源利用水平差异大

B.能源生产和消费差异大

C.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大

D.人口增长和分布差异大

2.“皖电东送”对上海市的影响有(  )

①增加就业压力 ②缓解能源紧张 ③改善大气质量 ④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淮南市煤炭资源丰富,能源生产量大于消费量;上海市经济发达,人口众多,能源消费量远大于生产量,能源供不应求。

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巨大差异是“皖电东送”的主要原因。

第2题,淮南市将丰富的煤炭发电并输往上海市,可缓解上海市能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同时,使用输入的清洁电能可减少因直接使用煤炭而造成的环境污染。

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是对淮南市的影响,不是对上海市的影响。

3.(2016·浙江10月选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局部区域略图。

2015年中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材料二 淮河中游许多河段,河道弯曲狭窄,泄水不畅。

一旦上游及支流洪水迅猛地汇集在一起,极易在中下游地区造成洪涝灾害。

(1)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将________(填“提高”或“降低”)廊坊的城市功能等级。

(2)图中资源调配工程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工程,该工程能缓解华北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问题。

(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____________气候区的南界,该界线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____________区。

(4)防治淮河洪涝灾害的主要工程措施有上游________________,下游________________。

(5)图中太行山东麓有一条古都密集的长廊,分析古都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

答案 

(1)提高

(2)南水北调 水资源短缺

(3)温带季风 东部季风

(4)修筑水库(水利设施) 开挖(疏浚)入海河道

(5)位于山前冲积扇;地形平坦,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等。

解析 第

(1)题,京津冀协同发展,把北京过多的非首都功能疏解、转移到河北省的周边城市,廊坊因距离北京、天津都很近而可以优先承接这些功能,增加了原来没有的功能,从而提升了廊坊的城市等级。

(2)题,图中工程是沿着太行山麓从丹江口水库向北到京津地区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第(3)题,秦岭—淮河是我国南、北方的自然地理分界线,气候上,北方是温带季风气候,南方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南方和北方是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

第(4)题,淮河上游发源于山区,防治洪涝灾害的措施很多,其中有生物措施(植树造林、建设各种生态防护林)、工程措施等,工程措施在上游主要是修建水库蓄水拦洪,对于河道弯曲的中下游河段以加快泄洪为目的,可以疏浚河道,增加新的入海河道,也可以裁弯取直,对堤岸加固,束缚河水,还可以建设分洪区、滞洪区。

第(5)题,该题实际上是分析城市形成的区位条件。

太行山麓多冲积平原,地形比较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地下水相对丰富,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可以为城市的形成、发展提供必要的粮食、副食品。

考点二 产业转移

1.内涵:

原材料价格、工资与地价水平、公用事业费用等方面的区域差异,会导致产业向低成本地区转移。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开拓市场,发达地区的企业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

2.我国的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案例

原因

主要影响

沿海企业向内地的迁移

寻求廉价资源和低成本

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也会对欠发达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

寻找廉价劳动力,众多的发展机会,广阔的市场空间

加速大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

区域内部发达地区产生人口稠密、交通拥挤、资本过剩、污染严重、自然资源不足等问题,使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降

缩小地区差别,在区域内部达到平衡,加速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3.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加试)

(1)从区域产业发展来看

发展过程

初级阶段

重化工阶段

高科技产业阶段

环境影响

破坏不大

“三废”污染严重,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不利影响逐渐减少

产业类型

劳动密集型

资源密集型

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

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

知识、技术、服务

(2)地域分布

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在现实生活中,国际产业转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如下:

2.产业转移的影响(加试)

3.我国产业转移案例分析

(1)沿海企业向内地的转移

(2)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

(3)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区域内部的产业迁移)

(2016·舟山模拟)20世纪90年代前期,在祖国大陆的台资企业以制鞋、灯饰、家具等为主;而到中期计算机外设部件则成为主导投资产业。

2000年以来,台湾开始将笔记本电脑和集成电路等产业转移至祖国大陆。

读以上材料及“台湾对大陆投资的地区分布变化图”,回答1~3题。

1.从产业部门上看,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的变化过程是(  )

A.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

B.高科技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

D.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

2.从投资地域上看,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的变化过程是(  )

A.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珠江三角洲、福建沿海转向长江三角洲

B.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长江三角洲、福建沿海转向珠江三角洲

C.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转向福建沿海

D.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福建沿海、长江三角洲转向珠江三角洲

3.关于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由于产业外移,台湾经济有了产业升级的空间和机会

②不可能在祖国大陆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③生产的产品完全用于外销 ④随着对祖国大陆投资的增加,台商出现了投资定居倾向 ⑤台商赴祖国大陆投资的主要动力是内地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和广阔的市场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④⑤D.②③⑤

答案 1.D 2.A 3.C

解析 第1题,制鞋、灯饰、家具等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中期的计算机外设部件等,是资金密集型产业;2000年以来则以高科技产业为主。

第2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商对祖国大陆的投资,从珠江三角洲、福建沿海转向长江三角洲。

第3题,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有可能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且产品销售方向以外销为主,也有内销。

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

读“广东产业转移效应理论模型图”,回答4~5题。

4.下列产业中,最有可能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衰退性产业转移的是(  )

A.汽车零配件生产B.节能环保业

C.服装鞋帽生产D.高端装备制造业

5.衰退性产业转移对广东省东西两翼和山区产生的正效应是(  )

A.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B.增加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C.促进经济发展,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

D.有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

答案 4.C 5.B

解析 第4题,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及高耗能、高污染、附加值低的产业,服装鞋帽生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工人工资成本高、利润低,因此属于衰退性产业转移。

第5题,广东省东西两翼和山区经济相对落后,接受转移产业后需要大量劳动力,因此可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二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2015年“两会”期间甲省代表提出了将该省中西部地区打造成京津冀地区产业向外转移最佳承接地的建议。

(1)说明甲省中西部地区承接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2)分析说明产业转移对甲省未来可能的影响。

答案 

(1)区位相邻,距离近;工业基础好;土地价格低;两地区交通联系便捷;环境条件较好(环境承载力较大);有政策扶持;有较多熟练(技术)工人。

(2)使甲省的工业化进程加快,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水平提高;使甲省向发达地区迁出的人口减少,人口迁入增加;使其省内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城镇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会加重甲省生态环境的压力。

解析 第

(1)题,甲省为辽宁省,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向辽宁省中西部地区转移,辽宁省中西部地区的主要有利条件为距离京津冀地区较近,地价便宜,环境条件较好等。

(2)题,产业转移可以促进转入地区人口的迁入,促进其经济的发展,推动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但有可能会加重生态环境的压力。

课时训练

(2016·台州月考)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③跨区域调配的资源分别为(  )

A.能源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

B.水资源、生物资源、能源资源

C.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

D.矿产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

2.对上述跨区域资源调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能改善调入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B.提高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

C.资源调配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D.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答案 1.D 2.C

解析 第1题,阅读图中的经纬度,判断线路的起止点,结合线路图的走向判断,①线路从新疆到上海,为西气东输工程,调配的为天然气;②线路从长江中下游到华北地区,为南水北调工程,调配的为水资源;③线路从珠江上游到珠三角,为西电东送工程,调配的为电力资源。

第2题,资源跨区域调配对于调出区和调入区而言,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可从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分析其带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资源跨区域调配能改善调出区和调入区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调入区和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其主要目的是实现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16·杭州模拟)下图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关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是(  )

①为资金 ②为技术 ③为劳动力 ④为原料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4.关于两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 ②发达地区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 ③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 ④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答案 3.A 4.D

解析 第3题,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输送资金和技术,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输送劳动力和原料。

第4题,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2016·金华模拟)读“某省及四个区域2013年产业结构统计表”,完成5~6题。

区域

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全省

4.9

49.3

45.8

2.0

45.3

52.7

8.7

55.9

35.4

18.8

42.2

39.0

16.3

41.7

42.0

5.从产业结构角度推测该省最可能的产业转移方向是(  )

A.甲→丙B.乙→甲

C.丙→丁D.丁→乙

6.该省处于(  )

A.以农业为主的发展阶段

B.工业化阶段

C.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D.后工业化阶段

答案 5.A 6.B

解析 第5题,由表可知,甲、乙区域第一产业比重低,第二、三产业比重高,经济发达;丙、丁区域第一产业比重高,第二、三产业比重较低,经济欠发达;故产业转移的方向是由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A项正确。

第6题,由表可知,该省第二产业比重最大,应处于工业化阶段。

一些跨国企业通过在国际互联网上发布订单的方式,将产品的制造环节转移给承接订单的企业。

下图示意其一般模式。

在该模式中,制造工厂的国际性转移速度较快。

据此回答7~9题。

7.在图示模式中(  )

A.发单企业集中在亚洲

B.接单企业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

C.产品全部在接单企业的工厂制造

D.利润随订单流向逐级递减

8.从事下列产业的跨国企业,适宜采用图示模式的是(  )

A.普通服装制造B.汽车制造

C.金属冶炼D.甘蔗制糖

9.在图示模式中,导致制造工厂国际转移速度较快的主要因素是(  )

A.原材料价格B.交通条件

C.工人工资D.市场

答案 7.D 8.A 9.C

解析 第7题,发单企业多集中在经济发达的欧美国家,A错;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分布着大量的接单企业,B错;从图中可以看出,产品除了在接单企业制造外,还有其他工厂,C错;利润随订单流向逐级递减,D正确。

第8题,金属冶炼和甘蔗制糖不需要采取跨国生产模式,C、D错;汽车制造精密零部件跨国分工,技术含量较高,一般在发达国家专门化生产,B错;只有普通服装制造业技术含量不高,符合图示模式,A正确。

第9题,通过分析,该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由发达国家向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的发展中国家快速转移,故C正确。

(2016·余姚模拟)下图为“某区域某种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若该种自然资源为能源,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我国东北地区—①

B.我国华北地区—②

C.我国东南沿海地区—③

D.我国西北地区—④

11.图中四地之间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  )

A.①→②B.④→①

C.③→④D.②→③

答案 10.C 11.D

解析 第10题,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当地能源资源贫乏,符合图中③所示特征。

第11题,②地资源丰富但需求量小,资源供大于求;③地资源贫乏但需求量大,资源供不应求,因此就产生了资源由②运往③的跨区域调配现象。

12.(2016·浙江4月选考)读“长江经济带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四川省内以AB一线为界,________(填“东”或“西”)部人口稠密,造成这种人口分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

(2)江西省、湖南省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基地,该类工业在这两省布局,主要考虑接近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生态保护和修复是长江经济带规划的重点内容之一。

从保护长江水环境的角度考虑,图中C、D两地的生态保护重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4)与区域内其他河流相比,乌江冬季径流量较丰富,其主要原因是乌江流域冬季受________________(天气系统)影响,流域内________丰富。

(5)从能源消费的角度,简述西电东送工程对长三角地区的积极意义。

答案 

(1)东 地形

(2)有色金属矿(原料产地) 廉价丰富的水电资源(能源地)

(3)退耕还林(森林植被) 退耕还湖(湖泊湿地)

(4)昆明准静止锋(锋面、准静止锋、冷锋) 降水

(5)缓解能源紧张,促进能源结构调整(改善东部地区的环境质量)

解析 

(1)四川省内以AB一线为界,西部地区为青藏高原边缘,地形崎岖,人口分布相对较少,东部地区为四川盆地,地势平坦,农业生产条件好,人口密集。

(2)我国南方的江西、湖南、湖北、贵州等省区,有色金属矿产丰富,同时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且山地丘陵地区,水能资源丰富。

(3)图中C地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点进行水土流失的治理;D地位于长江中下游的平原湖泊地区,重点是湖泊湿地保护。

(4)乌江发源于云贵高原,冬季河流流量较大,说明该流域冬季降水多,冬季该流域受昆明准静止锋影响,降水丰富。

(5)由于我国东部地区常规能源缺乏,但经济发达,人口密集,西电东送工程有利于长三角地区缓解能源紧张,促进能源结构调整等。

13.(2015·浙江学考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解决城市问题、协调京津冀发展,北京加快了产业和人口向河北、天津的转移。

材料二 图1为2011年辽、吉、黑三省和全国单位地区生产总值(GDP)能耗(能源消费总量/地区生产总值)图,图2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单位:

hPa)分布图。

(1)北京此时的风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季节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

(2)从区域发展阶段看,北京处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在该阶段,三次产业中增长速度最快、产值比重最高的是________,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全国相比,辽、吉、黑三省的单位GDP能耗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这和三省的产业结构偏重于________有关。

(4)北京产业和人口的外迁,反映出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是______________。

(5)与河北相比,天津作为北京产业转入地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答案 

(1)西北(偏北) 寒冷干燥 

(2)第三产业 高科技 (3)较高(高于全国) 重型工业 (4)逆城市化

(5)技术水平较高;对外开放程度高;基础配套设施更完善;海运便利;与北京联系紧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