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知识宣传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113852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安全知识宣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食品安全知识宣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食品安全知识宣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食品安全知识宣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食品安全知识宣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食品安全知识宣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食品安全知识宣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食品安全知识宣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食品安全知识宣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食品安全知识宣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食品安全知识宣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食品安全知识宣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食品安全知识宣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食品安全知识宣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食品安全知识宣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食品安全知识宣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食品安全知识宣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食品安全知识宣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食品安全知识宣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食品安全知识宣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食品安全知识宣传资料.docx

《食品安全知识宣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安全知识宣传资料.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食品安全知识宣传资料.docx

食品安全知识宣传资料

食品安全知识宣传资料

  一、食品安全常识

  1、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识,不能购买三无产品。

  2、打开食品包装,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

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若蛋白质类食品发粘,渍脂类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合物有发酵的气味或饮料有异常沉淀物等等均不能食用。

  3、不到无证摊贩处购买盒饭或食物,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

  4、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乱扔垃圾防止蚊蝇孳生。

  5、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二、什么是食品掺假、掺杂和伪造?

  

(1)“掺假”是指食品中添加了廉价或没有营养价值的物品,或从食品中抽去了有营养的物质或替换进次等物质,从而降低了质量,如蜂蜜中加入转化糖,巧克力饼干加入了色素,全脂奶粉中抽掉脂肪等。

  

(2)“掺杂”即在食品中加入一些杂物,如腐竹中加入硅酸钠或硼砂;辣椒粉中加入了红砖木等。

  (3)“伪造”是指包装标识或产品说明与容物不符。

  掺假、掺杂、伪造的食品,一般应由工商行政部门处理。

对影响营养卫生的,应由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进行处理。

  三、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包括哪些种类?

  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包括下列类别:

  

(1)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

  

(2)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

  (3)含有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或者微生物毒素含量超过国家限定标准的;

  (4)未经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5)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等及其制品;

  (6)容器包装污秽不洁、严重破损或者运输工具不洁造成污染的;

  (7)掺假、掺杂、伪造、,影响营养、卫生的;

  (8)用非食品原料加工的,加入非食品用化学物质的或者将非食品当作食品的;

  (9)超过保质期限的;

  (10)为防病等特殊需要,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专门规定禁止出售的;

  (11)含有未经过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使用的添加剂的或者农药残留超过国家规定容许量的;

  (12)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

  四、如何判别伪劣食品?

  伪劣食品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但人们在日常购物时却难以识别。

《伪劣食品防“七字法”》,以通俗易懂易记的方式引导消费者强化食品安全自我防,以期使伪劣食品因缺乏市场而退出市场。

防“七字法”:

即防“艳、白、反、长、散、低、小”。

  一防“艳”。

对颜色过分艳丽的食品要提防,如目前上市的草莓象蜡果一样又大又红又亮、咸菜梗亮黄诱人、瓶装的蕨菜鲜绿不褪色等,要留个心眼,是不是在添加色素上有问题?

  二防“白”。

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会有漂白剂、增白剂、面粉处理剂等化学品的危害。

  三防“长”。

尽量少吃保质期过长的食品,3℃贮藏的包装熟肉禽类产品采用巴氏杀菌的,保质期一般为7—30天。

  四防“反”。

就是防反自然生长的食物,如果食用过多可能对身体产生影响。

  五防“小”。

要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业的产品,这类企业的食品平均抽样合格率最低,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在这些企业出现。

  六防“低”。

“低”是指在价格上明显低于一般价格水平的食品,价格太低的食品大多有“猫腻”。

  七防“散”。

散就是散装食品,有些集贸市场销售的散装豆制品、散装熟食、酱菜等可能来自地下加工厂。

  五、食品储存应注意哪些问题?

  应建立出入库制度,做到先进先出;各类食品分类存放,标志明显,防止交叉污染;做到离墙离地,做到“四防”:

防霉或防腐、防鼠、防虫、防蝇。

  六、如何清洗果蔬上的残留农药?

  

(1)水洗浸泡法(用清水洗干净后浸泡):

蔬菜污染的农药品种主要有机磷杀虫剂,有机磷杀虫剂难溶于水,此种方法仅能除去部分污染的农药,但水洗是清除蔬菜水果上其他污物和去除残留农药的基础方法。

主要用于叶类蔬菜。

一般先用水冲洗掉表面污物,否则等于将果蔬浸泡在稀释的农药里。

然后用清水浸泡,浸泡不少于10分钟,果蔬清洗剂可增加农药的溶出,所以浸泡时可以加入少量果蔬清洗剂,浸泡后要用流水冲洗2-3遍。

  

(2)清洗后碱水浸泡法:

有机磷杀虫剂在碱性环境下分解迅速,所以此方法是有效地去除农药污染的措施,可用于各类蔬菜瓜果。

方法是先将表面污物冲洗干净,浸泡到碱水中(一般500m1水中加入碱面5g-10g)5-15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3-5遍。

  (3)去皮法:

外表不平或多细毛的蔬菜瓜果,较易沾染农药,所以削去外皮是一种较好的去除残留农药的方法。

  (4)储存法:

农药随着时间能缓慢分解为对人体无害的物质(空气中的氧与蔬菜中的酶对残留农药有一定的分解作用),所以对易于保存的瓜果蔬菜可以通过一定时间的存放,减少农药残留量。

一般应存放15天以上,同时建议不要立即食用新采摘的未削皮的瓜果。

  (5)加热法: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随着温度升高,分解加快,所以对一些其他方法难以处理的蔬菜瓜果可通过加热去除部分农药。

此法常用于芹菜、菠菜、小白菜、圆白菜、青椒、菜花、豆角等,先用清水将表面污染物洗净,放入沸水中2-5分钟捞出,然后用清水冲洗1-2遍。

  (6)晒:

经日光照射晒干后的蔬菜,农药残留较少。

  七、怎样识别用激素促进成熟的蔬菜?

  有的菜农为了使蔬菜生长加快、生长的多就用激素喷洒,吃了这种菜对健康不利,怎样识别呢?

  西红柿表皮光滑,当菜农对它喷洒催大、催肥、催熟激素后,激素药液一部分流至下端,致使该部位特别长肉,形成“尖屁股”。

这种西红柿当然不能吃。

此外,个头很大,红绿斑驳,摸起来发硬,切开后没汁或汁很少,这也是催熟剂催熟的,不宜购买。

生长怪异的如冬瓜、黄瓜、茄子之类,冬瓜、茄子上小下大,黄瓜则全身长坨,都是喷洒激素的结果。

有的水果细皮嫩肉,有的芹菜体大身长,均不要吃为好。

  8.如何采购食用油,应索取哪些证件?

  采购食用油时,一定要采购标有“QS”标志的桶装食用油,若采购散装食用油,极易购买到潲水油及问题食用油,质量得不到保障。

应索取的证件有:

销售商的卫生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食用油的“质量检测报告”复印件。

若不按要求对食用油进行采购和索证,一经油出了问题,找不到销售商,责任由自己全负。

  八、怎样健康饮用桶装水?

  桶装水一旦打开,应尽量在短期使用完,通常在一周用完为宜,否则应加热煮开再饮用。

桶装水送上门后,即便是质量较好的桶装饮用水,放置时间太长也易滋生细菌。

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温度高,细菌繁殖速度也加快,更不能久存。

桶装矿泉水,最好放在避光、通风阴凉的地方,避免在下曝晒。

同时还要警惕饮水机的二次污染,注意定期清洗饮水机。

要求厂家每隔一段时间上门负责清洗饮水机。

  购买桶装水要注意先看包装桶是否晶莹透明,质感硬。

质量较好的桶(瓶)应由PC材质制成,桶体透明度高,表面光滑清亮,而使用或添加回收废旧垃圾塑料为原料制成的桶,俗称:

“黑桶”,颜色发黑、发暗、透明性差。

有部分厂家为降低成本,仍在使用这种明令禁止使用的包装桶装水,消费者应仔细选择鉴别。

水桶盖应鲜亮光洁,硬度较高。

  另外,消费者可尝试倒置水桶,应不漏水。

当把水桶从饮水机上拔出时,水桶的应恰好将水桶再次堵上。

合格的饮用水应该无色、透明、清澈、无异味和异臭,没有肉眼可见物。

颜色发黄、浑浊、有絮状沉淀或杂质,有异味的水产品一定不能饮用。

  九、哪些原因可导致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发生?

  

(1)冷藏方法不正确,如将煮熟的食品长时间存放于室温下冷却,把大块食物贮存于冰柜中,或冷藏温度不够。

  

(2)从烹调到食用的间隔时间太长,使细菌有足够的繁殖时间。

  (3)烹调或加热方法不正确,加热不彻底,食物中心温度低于70℃。

  (4)由病原携带者或感染者加工食品。

  (5)使用受污染的生食品或原辅料。

  (6)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7)在室温条件下解冻食物。

  (8)厨房设备、餐具清洗、消毒方法不正确。

  (9)使用了来源不安全的食物。

  (10)加工制备后的食物受污染。

  十、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十项建议

  1、不买不食腐败变质、污秽不洁及其它含有害物质的食品;

  2、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品;不购买无厂名厂址和保质期等标识不全的食品;

  3、不光顾无证无照的流动摊档和卫生条件不佳的饮食店;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

这些劣质食品、饮料往往卫生质量不合格,食用会危害健康。

  4、不食用在室温条件下放置超过2小时的熟食和剩余食品;

  5、不随便吃野菜、野果。

野菜、野果的种类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缺乏经验的人很难辨别清楚,只有不随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

  6、生吃瓜果要洗净。

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

  7、不饮用不洁净的水或者未煮沸的自来水;水是否干净,仅凭肉眼很难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开水最安全

  8、直接食用的瓜果应用洁净的水彻底清洗并尽可能去皮;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食物腐烂变质,就会味道变酸、变苦;散发出异味儿,这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这些食物会造成食物中毒。

  9、进食前或便后应将双手洗净;养成吃东西以前洗手的习惯。

人的双手每天干这干那,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

会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

吃东西以前认真用肥皂洗净双手,才能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

  10、在进食的过程中如发现感官性状异常,应立即停止进食。

  十一、八种常见的饮食卫生误区如下:

  1、好热闹喜聚餐:

每当节假日,人们大多喜欢三三两两到餐馆“撮一顿”,或是亲朋好友在家聚餐,又热闹又便于交流感情。

这样做不利于健康,不符合饮食卫生,特别是当前这一非常时期,最好实行分餐制。

分餐的做法是对别人和自己生命健康的负责和尊重。

  2、用白纸包食物:

有些人喜欢用白纸包食品,因为白纸看上去好像干干净净的。

可事实上,白纸在生产过程中,会加用许多漂白剂及带有腐蚀作用的化工原料,纸浆虽然经过冲洗过滤,仍含有不少化学成分,会污染食物。

至于用报纸来包食品,则更不可取,因为印刷报纸时,会用许多油墨或其他有毒物质,对人体危害极大。

  3、用酒消毒碗筷:

一些人常用白酒来擦拭碗筷,以为这样可以达到消毒的目的。

殊不知,医学上用于消毒的酒精度数为75°,而一般白酒的酒精含量多在56°以下,并且白酒毕竟不同于医用酒精。

所以,用白酒擦拭碗筷,根本达不到消毒的目的。

  4、抹布清洗不及时:

实验显示,在家里使用一周后的全新抹布,滋生的细菌数会让你大吃一惊;如果在餐馆或大排档,情况会更差。

因此,在用抹布擦饭桌之前,应当先充分清洗。

抹布每隔三四天应该用开水煮沸消毒一下,以避免因抹布使用不当而给健康带来危害。

  5、用卫生纸擦拭餐具:

化验证明,许多卫生纸(尤其是非正规厂家生产的卫生纸)消毒状况并不好,这些卫生纸因消毒不彻底而含有大量细菌;即使消毒较好,卫生纸也会在摆放的过程中被污染。

因此,用普通的卫生纸擦拭碗筷或水果,不但不能将食物擦拭干净,反而会在擦拭的过程中,给食品带来更多的污染机会。

  6、用毛巾擦干餐具或水果:

人们往往认为自来水是生水、不卫生,因此在用自来水冲洗过餐具或水果之后,常常再用毛巾擦干。

这样做看似卫生细心,实则反之。

须知,干毛巾上常常会存活着许多病菌。

目前,我国城市自来水大都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所以说用洗洁剂和自来水彻底冲洗过的食品基本上是洁净的,可以放心食用,无须再用干毛巾擦拭。

  7、将变质食物煮沸后再吃:

有些家庭主妇比较节俭,有时将轻微变质的食物经高温煮过后再吃,以为这样就可以彻底消灭细菌。

医学实验证明,细菌在进入人体之前分泌的毒素,是非常耐高温的,不易被破坏分解。

因此,这种用加热方法处理剩余食物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8、把水果烂掉的部分剜掉再吃:

有些人吃水果时,习惯把水果烂掉的部分削了再吃,以为这样就比较卫生了。

然而,微生物学专家认为:

即使把水果上面已烂掉的部分削去,剩余的部分也已通过果汁传入了细菌的代物,甚至还有微生物开始繁殖,其中的霉菌可导致人体细胞突变而致癌。

因此,水果只要是已经烂了一部分,就不宜吃,还是扔掉为好。

一、中小学生购买食品应注意哪些问题

1、到正规商店里购买,不买校园周边、街头巷尾的“三无”食品。

2、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尽量选择信誉度较好的品牌。

3、仔细查看产品标签。

食品标签中必须标注:

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

不买标签不规的产品。

4、食品是否适合自己食用。

5、不盲目随从广告,广告的宣传并不代表科学,是商家利益的体现。

二、中小学生应注意哪些饮食卫生习惯?

1、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一些饮料含有防腐剂、色素等,经常饮用不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肠道寄生虫病的传播;

3、生吃的蔬菜和水果要洗干净后再吃,以免造成农药中毒;

4、选择食品时,要注意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

5、尽量少吃或不吃剩饭菜,如果吃剩饭菜,一定要彻底加热,防止细菌性食物中毒;

6、不吃无卫生保障的生食食品,如生鱼片、生荸荠;

7、不吃无卫生保障的街头食品;

8、少吃油炸、烟熏、烧烤的食品,这类食品如制作不当会产生有毒物质。

三、中小学生吃甜食多多益善吗?

夏日饮品中富含糖分,孩子多吃后易患皮肤炎症和多种疾病。

在夏日过多摄取糖分,还会产生大量酸性物质,从而打破血液正常的酸碱平衡,使孩子变成酸性体质的人。

有医学资料表明,70%的疾病发生在酸性体质的人身上,这无疑使孩子成了疾病“温国瘦身一号床”。

除了上述影响,许多饮料中还缺乏孩子发育所必需的蛋白质与脂肪,喝得过多,将影响孩子吃正餐,造成营养不良,所以喝饮料每天最好不超过100毫升。

四、使学生聪明的营养食物有哪些

使学生聪明的营养食物有:

多吃鱼,蛋黄,虾皮,紫菜,海带,瘦肉

2、每周吃一次动物脏如猪肝、动物脑

3、每天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橘子、苹果

4、每天吃豆类或豆制品

5、每周吃蘑菇1—2次

6、多吃香蕉、红萝卜、菠菜

多吃牛奶,最好是含牛磺酸的儿童专用配方奶,而不是麦乳精类。

五、个人怎样预防食物中毒?

1、饭前便后要洗手;

2、煮熟后放置2小时以上的食品,重新加热到70℃以上再食用;

3、瓜果洗净并去除外皮后才食用;

4、不购食来路不明和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5、不购食无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小店或路边摊点上的食品(尤其是这些店、摊上没有密封包装的食品);

6、不吃已确认变质或怀疑可能变了质的食品;

7、不吃明知添加了防腐剂或色素而又不能肯定其添加量是否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标准的食品。

六、夏季孩子食用哪些蔬菜最适宜

瓜类蔬菜中的水分是经过多层生物膜过滤的天然、洁净、营养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水,是饮用水所无法替代的。

夏季也正是瓜类蔬菜上市旺季,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含水量都在90%以上。

冬瓜含水量居众菜之冠,高达96%,其次是黄瓜、金瓜、丝瓜、佛手瓜、南瓜、苦瓜等。

凉性蔬菜进入夏季后,对人体影响最重要的因素是暑湿之毒,所以吃些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清热去火、排毒通便。

如苦瓜、丝瓜、黄瓜、番茄、茄子、芹菜、生菜、芦笋、豆瓣菜等都属于凉性蔬菜,不妨经常食用。

“杀菌”蔬菜夏季是疾病尤其是肠道传染病多发季节,这时多吃些“杀菌”蔬菜,可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这类蔬菜包括大蒜、洋葱、韭菜、香葱、蒜苗等。

七、饮用牛奶应注意哪些?

1、不宜空腹饮。

不少人喜欢将牛奶煮沸后,放凉饮用,视同一般的饮料、果汁,这样虽然方便了,但空腹饮奶使牛奶在肠胃中停留的时间过短,过快地进入排泄系统,从而影响营养成分的全面吸收。

饮牛奶时要吃点点心,如面包。

饼干之类,以利延长其在消化系统停留的时间。

关于肾病饮食健康知识

2、不宜饮冰牛奶。

将牛奶冷藏或加冰块饮用,虽然口感爽,但冰牛奶对肠胃的刺激,易致发腹泻。

3、不宜温藏。

有人喜欢图省事,将牛奶早上煮好后,装入保温瓶中存放,想喝时再倒出来饮用。

殊不知,牛奶这种营养丰富的饮料,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极易滋生细菌,导致牛奶腐败变质。

4、不宜久煮。

有人将牛奶煮沸时间过长,其实这样不好。

因为煮牛奶一般要放白糖,煮时过长,奶的赖氨酸与白糖在高温下产生果糖基赖氨酸,而这是一种难以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物质。

5、不宜饮结块奶。

牛奶中若出现块状或絮状性物质,即不宜再饮用,因为这样的牛奶已变质。

八、如何分清食品保质期和保存期?

所谓保质期(最佳食用期、最短适用日期)是指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超过此期限,在一定时间食健康有效的减肥药品依然可以食用。

保存期(推荐最后食用日期)是指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预计的终止食用日期,超过此期限,产品不宜再食用。

九、如何正确选购饮料?

首先、要看清标签标注、QS标志、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等是否齐全,配料中配料成分是否符合该类饮料的标准。

其次、要选择近期生产的产品。

选购碳酸饮料时,要尽量选择近期生产的、罐体坚硬不易变形的产品。

第三、选购饮料要因人而异。

果汁饮料有一定的营养成分,适合青少年和儿童饮用,但不能长期喝或一次性大量饮用。

十、为什么说有些手部不良的习惯动作具有潜在危险性?

我们双手有很多的小动作是不自觉而又经常重复的。

如擦鼻子、抓弄头发、挠胡子、触摸口部、抓痒,这些动作若与做饮料和食品连在一起,有相互污染的风险。

历史上曾发生过由于这些动作导致疾病流行的事件。

我们在制作食品时应避免这些小动作,若发觉有这些动作应立即洗手,不要怕麻烦。

集体食堂、宾馆、饭店等尤其如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防止疾病流行,确保吃的卫生的重要环节之一。

十一、为什么应避免用手去直接接触熟食和其他随时可吃的食物?

手上有大量的细菌,尽管在接触食品前进行了洗后,但不可能全部洗掉。

熟食和其他随时可吃的食物大多不再加热处理,一旦污染了细菌,细菌会随这些食物进入人体,引起食物中毒。

如果这一定要用手处理食物,应该戴手套(如果食物是已包好或需要再煮的可不用戴手套)。

戴手套要注意以下要求:

1、当手套破损了,被污染了或因任何理由脱下来后,这些手套一律应弃掉。

2、在处理生和熟食之间要更换手套。

3、手套要经常更换(至少每小时一次)。

4、用过后的手套不能再用。

十二、为什么说剩菜应彻底加热后才能食用?

各种剩菜应尽早放入冰箱冷藏,再食用时应彻底加热,这是消除微生物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的最好办法,剩菜在贮存时微生物也许已经生长繁殖,因为适宜的贮存仅能减慢微生物的生长,并不能杀灭它们。

所以剩菜应尽量当餐食用。

彻底加热是指食品所有部位的温度至少达到70℃以上。

通常情况下,这样可保证食品卫生质量。

但是新鲜蔬菜最好不隔夜、隔餐食用。

各种叶菜类尤其如此,如白菜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吃剩的白菜经过一夜后,由于细菌的作用,无毒的硝酸盐会转化为剧毒的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可使人体血液中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慌等中毒症状,亚硝盐还是一种致癌物质。

十三、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食品安全制备10条原则是什么?

1、选择经过安全处理的食品;

2、烹调食品要彻底加热;

3、做好的熟食品要立即食用;

4、注重熟食品的贮存;

5、经贮存的熟食品,食用前要彻底加热;

6、防止生食品污染熟食品;

7、反复洗手;

8、注意保持厨房用具表面清洁;

9、防止昆虫、鼠类和其它动物污染食品;

小学生食品卫生安全知识

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一月一次)。

保持教室、宿舍及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

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

再就是要从食品标签上注意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1、认识食物中毒特征。

潜伏期短:

一般食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发病

胃肠道症状:

腹泻、腹痛,有的伴随呕吐、发热

2、提高自我救护意识

出现上述症状,应怀疑是否食物中毒,并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报告老师。

3、预防发生食物中毒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用除菌香皂,洗手液洗手

不吃生、冷、不清洁食物

不吃变质剩饭菜

少吃、不吃冷饮

少吃、不吃零食

不要长期吃辛辣食品

不要随便吃野果,吃水果后不要急于喝饮料特别是水。

剧烈运动后不要急于吃食品喝水。

不到无证摊点购买油炸、烟熏食品,尽可能在学校食堂就餐。

千万不要去无照经营摊点饭店购买食品或者就餐。

不喝生水,建议喝标准的纯净水。

从家里所带腌制品在校不能超过2天

谨慎选购包装食品,认真查看包装标识

查看基本标识,厂家厂址、、生产日期是否标示清楚、合格

查看市场准入标志(QS)

简介市场准入标志QS:

为了保护人们饮食卫生安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自2002年起,在全国围实施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对出厂食品,经过强制检验合格后,加贴市场准入标志,方便选购。

2002年起,对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等5类食品;2003年下半年,对方便面、膨化食品、罐头、冷饮等10类食品,实施了市场准入制度。

.谈谈卫生与健康

1).谈谈卫生与健康

其实卫生是处处都必须注意的,在路边、大街上、小巷中,在那些小摊小贩的摊子上,经常做一些油饼、臭豆腐之类的食品,你可千万不能去买,谁知道他们这些东西是用什么做的,吃了容易生病,甚至造成腹泻、头晕之类的症状。

饭前便后要洗手,这也是讲卫生的行为。

说到健康,也许有人会说:

“吃多了东西也就健康了吧!

”其实健康并不在于多吃东西,你还要常运动、多喝水,每天定量吃饭,按时睡觉等等,这样才能做到健康。

在报纸上看到过多吃水果、蔬菜、多补充维生素,这样对身体大有好处。

卫生与健康是紧密相连的。

不讲卫生不仅使身体容易生病,有时连你宝贵的双眼也会受到侵袭。

当你接触过钱、霉旧的书之类的东西,你可千万不要去揉眼睛,否则,沾你手上的细菌就会跑进眼睛,这样会使你患上沙眼,导致视力下降。

为了有个健康的好身体,平时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表现为一点一滴的生活小事。

比如,要保持个人清洁卫生,衣服要勤换洗,勤洗澡,勤剪指甲;饭前便后要洗手;经常打扫环境卫生;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

(2).食品卫生

吃火锅应注意的卫生天气寒冷,人们喜欢吃火锅,但应注意以下卫生习惯:

(1)食物不宜过热吃,过热的食物容易烫伤口腔粘膜和食管、胃粘膜、诱发食道或胃的疾病。

(2)火锅不宜放过多的食物,以免食物煮得过久,失去菜肴风味和营养。

(3)食物一定要煮熟后吃,以免感染上寄生虫卵或细菌。

9、暴饮暴食伤身体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喜欢大块肉、大杯酒地任性享用,直至饱嗝连声,酩酊大醉,殊不知隐祸已在其中。

暴饮暴食,超过了脾胃正常消化的食量,首先是产生饱胀满闷的感觉,容易产生消化不良;其次是长期大量摄入高蛋白食物时,会使血氨大增,而超过肝、肾处理氨的能力。

产生氨中毒;更严重的是血量堆积的氨会随血流进入脑组织,毒害中枢神经,轻者成天昏沉迷惘,重则就是暴食后猝死。

科学的饮食是早餐食好,中午食饱,晚餐食少,切忌暴食贪杯。

10、当心冰箱贮藏食物中毒冰箱作为一种制冷的食品贮存家用设备,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不少万便,但冰箱并非保险箱。

一般来说,冰箱冷冻室的温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