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考试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11161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学考试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针灸学考试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针灸学考试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针灸学考试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针灸学考试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针灸学考试复习资料.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针灸学考试复习资料.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针灸学考试复习资料.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针灸学考试复习资料.doc

《针灸学考试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学考试复习资料.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针灸学考试复习资料.doc

名解

标本:

主要指经脉腧穴分布部位的上下对应关系。

“标”原意是树梢,引申为上部,与人体头面胸背的相应位置。

“本”是树根,引申为下部,与人体四肢下端相应。

根结:

指精气的所起与所归,反映出经气上下两极间的关系“根”指根本开始,既四肢末端的经血“结”指结聚归结即头胸腹部。

气街:

是经气聚集运行的共同通路。

四海:

即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的总称为人体气血精髓等精微物质汇聚之所。

奇经八脉:

指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任督冲带阳维阴维阳跷阴跷8条,故称奇经八脉。

十四经穴:

是指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且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的腧穴。

奇穴:

指既有一定名称又有明确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

阿是穴:

既无固定名称又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

五输穴:

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特定穴,即井荥输经合简称五输穴。

原穴:

脏腑元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位,又称十二原。

络穴:

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一腧穴,称十五络穴。

郄穴:

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跷阳跷阴维阳维脉之精气深聚的部位。

背俞穴:

脏腑之气输注于腰背部的腧穴,又称俞穴。

募穴:

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为腹募穴。

下合穴:

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腧穴,又称六腑下合穴。

八会穴:

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会聚的八个腧穴。

八脉交会穴:

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八个腧穴,又称交经八穴。

交会穴:

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

得气:

古称气至,近称针感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谓之得气。

侯气:

将针留置于所刺腧穴之内,安静的较长时间的留针也可间歇运针,施以提插捻转等催气手法,直待气之所至之谓。

催气:

通过各种手法催促经气速至的方法。

守气:

医者需采取守气的方法守住针下经气以保持针感持久。

点刺法:

指点刺腧穴放出少量血液或挤出少量液体的方法。

散刺法:

又称豹纹刺,是对病变局部周围进行点刺的一种手法。

刺络法:

是刺入浅表血络或静脉放出适量血液的方法。

挑刺法:

是用三棱针挑断穴位皮下纤维组织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选填

★李学川《针灸逢源》定361穴

★足三阴经足内踝上8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8寸以上太阴交厥阴之前

★气血流注:

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详

★经络作用:

1)联系脏腑沟通内外2)运行气血营养全身3)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是疾病反应点又是针灸施术部位

★腧穴大体归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

★腧穴主治特点主要表现三方面近治远治特殊作用

★近治作用指腧穴均有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及临近组织器官病症的作用是腧穴主治作用所具的共同基本特点

★远治作用指腧穴具治疗其远隔部位脏腑组织器官病症的作用

★特殊作用指某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和相对的特异治疗作用

★井“谷井”喻山谷之泉是水之源头分布在指或趾末端为经气初出

★荥小水喻刚出的泉水微流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前为经气开始流动

★输有输注之意喻水流从小到大由浅渐深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后为经气渐盛

★经水流宽大通畅多位于手腕踝关节以上之前臂胫部其经气盛大流行

★谷汇含之意喻江河之水汇合入海位于肘膝关节附近经气充盛且合于脏腑

★相距12寸前发际正中至后发迹正中;腋窝顶点至第11肋游离端(章门);肘横纹(平肘尖)至腕掌(背)侧横纹

★相距9寸前两额发角(头维)之间;耳后两乳突(完骨)间;胸骨上窝(天突)至胸剑联合中点(歧骨);腋前后纹头至肘横纹(平肘尖)

★相距8寸胸剑(岐骨)至脐中;两乳头之间;剑锋缘至后正中线

★相距5寸脐中至耻骨联合线上缘(曲骨)

★相距3寸眉间(印堂)至前发际正中;第7颈椎棘突下(大椎)至后发迹正中;肩胛骨内缘(近脊柱侧点)至后正中线

★进针法1)单手进针法2)双手进针法:

指切夹持舒张提捏管针进针法

★针刺角度分为直刺斜刺平刺

★行针手法1)基本手法:

提插捻转2)辅助手法:

循弹刮摇飞震颤法

★常用单手补泻手法1)基本补泻:

捻转提插2)其他补泻:

疾徐迎随呼吸开阖平补

★灸法作用:

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

★艾灸1)艾柱灸-直接灸:

瘢痕灸无瘢痕灸;间接灸:

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付子饼灸2)艾条灸-悬起灸:

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实按灸:

太乙针灸雷火针灸3)温针灸:

针和灸并用不属于艾条灸4)温灸器就

★其他灸法1)灯火灸2)天灸:

白艾子灸;蒜泥灸(不治呕)治疗肺结核腹中积块及未溃疮疡等;斑螯灸

★拔罐方法火罐法(闪火投火贴棉架火滴酒)水罐法抽气罐法

★皮内针分为颗粒型(麦粒型)和掀钉型(图钉型)多用于背俞穴四肢穴和耳穴

★皮内针的叩刺部位分为循经叩刺穴位叩刺和局部叩刺

★电针常用输出波形为疏密波断续波连续波

★电针操作得气-输出电位器调0位-调至适当电流-通电5~20分钟-调0并关闭-取针

★穴位注射法原药物的1/5~1/2耳部0.1ml头面部0.3~0.5ml四肢部1~2ml胸背部0.5~1ml腰臀部2~5ml或5%~10%葡萄糖注射液10~20ml

★针灸治疗原则1)补虚泻实:

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实则泻之宛陈则除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2)温热散寒:

热则疾之实则留之3)治病求本: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同治4)三因制宜:

因时因地因人

★针灸治疗作用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

★处方选穴规律近部取穴远部取穴辩证对症取穴(辩证选穴对症选穴)

★常用配穴方法1)按经脉配穴法:

表经表里经同名经配穴法2)按部位配穴法:

上下前后左右配穴法

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晕针

(一)定义:

是在针刺过程中病人发生的晕厥现象。

(二)现象:

轻度晕针,表现为精神疲倦,头晕目眩,恶心欲吐;重度晕针、表现为心慌气短,面色苍白,出冷汗,脉象细弱,甚则神志昏迷,唇甲青紫,血压下降,二便失禁,脉微欲绝等症状。

(三)原因:

多见于初次接受针刺治疗的患者,其他可因精神紧张、体质虚弱、劳累过度、饥饿空腹、大汗后、大泻后、大出血后等。

也有因患者体位不当,施术者手法过重以及治疗室内空气闷热或寒冷等。

(四)处理:

立即停止针刺,起出全部留针,扶持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松解衣带,注意保暖。

轻者静卧片刻,给饮温茶,即可恢复。

如未能缓解者,用指掐或针刺急救穴,如人中、素髎、合谷、内关、足三里、涌泉、中冲等,也可灸百会、气海、关元、神阙等,必要时可配用现代急救措施。

晕针缓解后,仍需适当休息。

(五)预防:

对晕针要重视预防,如初次接受针治者,要做好解释工作,解除恐惧心理。

正确选取舒适持久的体位,尽量采用卧位。

选穴宜少,手法要轻。

对劳累、饥饿、大渴时,应嘱其休息,进食、饮水后,再予针治。

针刺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神态,询问针后情况,一有不适等晕针先兆,需及早采取处理措施。

此外,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消除过热过冷因素。

滞针

(一)定义:

是指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病人则感觉剧痛的现象。

(二)现象:

针在穴位内,运针时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困难。

若勉强捻转、提插时,则患者感到疼痛。

(三)原因:

患者精神紧张,针刺入后局部肌肉强烈挛缩;或因行针时捻转角度过大过快和持续单向捻转等,而致肌纤维缠绕针身所致。

(四)处理:

嘱患者消除紧张,使局部肌肉放松;或延长留针时间,用循、摄、按、弹等手法,或在滞针附近加刺一针,以缓解局部肌肉紧张。

如因单向捻针而致者,需反向将针捻回。

(五)预防:

对精神紧张者,应先作好解释,消除顾虑。

并注意行针手法,避免连续单向捻针。

弯针

(一)定义:

是指进针时或将针刺入腧穴后,针身在体内形成弯曲。

(二)现象:

针柄改变了进针时刺入的方向和角度、使提插,捻转和出针均感困难,患者感到针处疼痛。

(三)原因:

术者进针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以致针尖碰到坚硬组织;或因患者在针刺过程中变动了体位,或针柄受到某种外力碰压等。

(四)处理:

出现弯针后,就不能再行手法。

如针身轻度弯曲,可慢慢将针退出;若弯曲角度过大,应顺着弯曲方向将针退出。

因患者体位改变所致者,应嘱患者慢慢恢复原来体位,使局部肌肉放松后,再慢慢退针。

遇有弯针现象时,切忌强拔针、猛退针。

(五)预防:

医者进针手法要熟练,指力要轻巧。

患者的体位要选择恰当,并嘱其不要随意变动。

注意针刺部位和针柄不能受外力碰压。

断针

(一)定义:

又称折针,是指针体折断在人体内。

若能术前做好针具的检修和施术时加以应有的注意,是可以避免的。

(二)现象:

针身折断,残端留于患者腧穴内。

(三)原因:

针具质量欠佳,针身或针根有损伤剥蚀。

针刺时针身全部刺入腧穴内,行针时强力提插、捻转,局部肌肉猛烈挛缩。

患者体位改变,或弯针、滞针未及时正确处理等所致。

(四)处理:

嘱患者不要紧张、乱动,以防断针陷入深层。

如残端显露,可用手指或镊子取出。

若断端与皮肤相平;可用手指挤压针孔两旁,使断针暴露体外、用镊子取出。

如断针完全没入皮内、肌肉内,应在X线下定位,用手术取出。

(五)预防:

应仔细检查针具质量,不合要求者应剔除不用。

进针、行针时,动作宜轻巧,不可强力猛刺。

针刺入穴位后,嘱患者不要任意变动体位。

针刺时针身不宜全部刺入。

遇有滞针、弯针现象时,应及时正确处理。

血肿

(一)定义:

是指针刺部位出现皮下出血而引起的肿痛。

(二)原因:

针刺时误伤血管,起针时没有及时按压。

(三)现象:

出针后,局部肿胀疼痛,皮肤呈青紫色。

(四)处理:

轻度血肿,一般不必处理,可自行消退。

若局部疼痛较剧,肿胀明显者,先作冷敷或加压止血,血止后再作热敷以促使局部淤血消散。

(五)预防:

避开血管针刺,出针时立即用消毒干棉球揉按压迫针孔。

治疗各论

中风

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口角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仅以口、半身不遂为临床主症的疾病。

中经络

治法:

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

以手厥阴经、督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

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

配穴:

肝阳暴亢者,加太冲、太溪;风痰阻络者,加丰隆、合谷;痰热腑实者,加曲池、内庭、丰隆;气虚血瘀者,加足三里、气海;阴虚风动者,加太溪、风池;口角斜者,加颊车、地仓;上肢不遂者,加肩、手三里、合谷;下肢不遂者,加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头晕者,加风池、完骨、天柱;足内翻者,加丘墟透照海;便秘者,加水道、归来、丰隆、支沟;复视者,加风池、天柱、睛明、球后;尿失禁、尿潴留者,加中极、曲骨、关元。

方义:

心主血脉藏神,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可调理心神,疏通气血。

脑为元神之府,督脉入络脑,水沟为督脉穴,可醒脑开窍,调神导气。

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滋补肝肾。

极泉、尺泽、委中,疏通肢体经络。

操作:

内关用泻法;水沟用雀啄法,以眼球湿润为佳;三阴交用补法;刺极泉时,避开动脉,直刺进针,用提插法,以患者上肢有麻胀和抽动感为度;尺泽、委中直刺,用提插法使肢体有抽动感。

余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中脏腑

治法:

醒脑开窍,启闭固脱。

以手厥阴经及督脉穴为主。

主穴:

内关、水沟

配穴:

闭证加十二井穴、太冲、合谷;脱证加关元、气海、神阙。

方义:

内关调心神,水沟醒脑开窍。

十二井穴点刺出血,可接通十二经气,调和阴阳。

配太冲、合谷,平肝熄风。

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灸之可扶助元阳。

神阙为生命之根蒂,真气所系,配合气海可益气固本,回阳固脱。

操作:

内关用泻法;水沟用雀啄法,以眼球湿润为佳。

十二井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太冲、合谷用泻法,强刺激;关元、气海用大艾炷灸法,神阙用隔盐灸法,直至四肢转温为止。

眩晕

实证

治法:

平肝化痰,定眩。

以足少阳经、督脉及手足厥阴经穴为主。

主穴:

风池、百会、内关、太冲 操作:

毫针泻法

配穴:

肝阳上亢者,加行间、侠溪、太溪;痰湿中阻者,加头维、丰隆、中脘、阴陵泉。

方义:

肝经为风木所寄,与胆经相表里,取胆经风池和肝经太冲,清泻肝胆,平抑肝阳。

内关宽胸理气,和中化痰止呕。

百会用泻法,可清利脑窍而定眩。

虚证

治法:

益气养血,定眩。

以足少阳经、督脉穴及相应背俞穴为主。

主穴:

风池、百会、肝俞、肾俞、足三里

配穴:

气血两虚者,加气海、脾俞、胃俞;肾精亏虚者,加太溪、悬钟、三阴交。

方义:

肝俞、肾俞滋补肝肾、养血益精、培元固本以治本。

足三里补益气血。

风池用平补平泻法,可疏调头部气血,百会用补法可升提气血,二穴配合以充养脑髓而缓急治标。

操作:

风池用平补平泻法,肝俞、肾俞、足三里等穴用补法。

面瘫

治法:

祛风通络,疏调经筋。

以手足阳明和手足太阳经穴为主。

主穴:

攒竹、鱼腰、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合谷、昆仑

配穴:

风寒证加风池;风热证加曲池;恢复期加足三里;人中沟歪斜者,加水沟;鼻唇沟浅者,加迎香;乳突部疼痛加翳风;舌麻、味觉减退加廉泉。

方义:

面部腧穴可疏调局部筋络气血,活血通络。

合谷、昆仑为循经远端选穴,急性期用泻法可祛除阳明、太阳筋络之邪气,祛风通络。

在恢复期,加足三里用补法,可补益气血,濡养经筋。

操作:

攒竹、阳白均向鱼腰部透刺。

面部腧穴均行平补平泻法,恢复期可加灸法。

不寐

治法:

调理跷脉,安神利眠。

以相应八脉交会穴、手少阴经及督脉穴为主。

主穴:

照海、申脉、神门、印堂、四神聪、安眠

配穴:

肝火扰心者,加行间、侠溪;痰热内扰者,加丰隆、内庭、曲池;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足三里;心肾不交者,加太溪、水泉、心俞、脾俞;心胆气虚者,加丘墟、心俞、内关;脾胃不和者,加太白、公孙、内关、足三里。

方义:

心藏神,神门为心经原穴;照海为元神之府,印堂可调理脑神,两穴相配克安神利眠。

四神聪、安眠穴镇静安神。

照海、申脉为八脉交会穴,分别与阴跷脉、阳跷脉相通,阴阳跷脉主睡眠,若阳跷脉功能亢盛则失眠,故补阴泻阳使阴、阳跷脉功能协调,不眠自愈。

操作:

神门、印堂、四神聪用平补平泻法;照海用补法,神脉用泻法。

配穴按虚补实泻操作。

胃痛

治法:

和胃止痛。

以足阳明、手厥阴经穴及相应募穴为主。

主穴:

足三里、内关、中脘

配穴:

寒邪犯胃者,加胃俞;饮食停滞者,加下脘、梁门;肝气犯胃者,加太冲;气滞血瘀者,加隔俞;脾胃虚寒者,加气海、关元、脾俞、胃俞;胃阴不足者,加三阴交、内庭。

方义:

足三里乃胃的下合穴,“合治内腑”,可疏调胃腑气机,和胃止痛。

中脘为胃之募穴,腑之所会,可健运中州,调理气机。

内关宽胸解郁,和气止痛。

操作:

足三里平补平泻。

内关、中脘均用泻法。

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痿证

治法:

祛邪通络、濡养筋脉。

以手足阳明经穴和夹脊穴为主。

主穴:

上肢:

肩髃、曲池、合谷、颈胸部夹脊穴。

下肢:

髀关、伏兔、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腰部夹脊穴

配穴:

肺热津伤加尺泽、肺俞、二间;湿热浸淫加阴陵泉、大椎、内庭;脾胃虚弱加太白、中脘、关元;肝肾亏虚加太溪、肝俞、肾俞;上肢萎缩施以手阳明经排刺;下肢萎缩施以足阳明经排刺。

方义:

阳明经多血多气,选上、下肢阳明经穴位,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

夹脊穴为督脉之旁络,又与膀胱经第一侧线的脏腑背俞相通,可调脏腑阴阳,行气血。

三阴交健脾益肾,濡养筋脉,筋会阳陵可疏调经筋。

操作:

主穴中足三里、三阴交用补法,余穴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

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痫证

发作期

治法:

醒脑开窍。

以手厥阴、督脉及足少阴经穴为主。

主穴:

内关、水沟、百会、后溪、涌泉、合谷、太冲、丰隆

方义:

水沟、百会为督脉穴;后溪通督脉,督脉入络脑,故针刺可醒脑开窍;涌泉为肾经井穴,可激发肾气,促进脑神的恢复;丰隆豁痰,合谷、太冲息风止痉。

操作:

毫针泻法。

水沟用雀啄手法,以患者神志复苏或有反应为度。

间歇期

治法:

豁痰开窍,熄风定痫。

以督脉、任脉和手、足厥阴经穴为主。

主穴:

印堂、鸠尾、筋缩、间使、阳陵泉、太冲、丰隆

配穴:

痰火扰神者,加曲池、神门、内庭;风痰闭阻者,加合谷、阴陵泉、风池;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足三里;肝肾阴虚者,加肝俞、肾俞、太溪、三阴交;瘀阻脑络者,加膈俞、内关;夜发加照海,昼发加神脉。

方义:

鸠尾为任脉络穴,任脉为阴脉之海,可调理阴阳,平抑风阳。

筋缩为督脉穴,可疏调督脉、通脑络、舒经筋,筋会阳陵泉,二穴相配,重在舒经调筋而止痉。

间使为心包经穴,可调心神、理气血,为治痫经验穴。

太冲平熄肝风,丰隆化痰通络。

操作:

毫针泻法。

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病案分析

★姚XX,男,39岁,患者自述两膝关节疼痛,肿胀,不断加重已近月余,坐卧均痛,屈伸不利,步履艰难,夜不能寐甚则不敢站立;近一、二日来,两手腕关节及腰部均有痛感,恶寒冷,脉紧,舌苔白薄腻。

请写出诊断,治则,处方,方义,治法。

☞诊断:

痛痹。

治则:

振奋阳气,驱散寒邪。

处方:

梁丘、膝眼、阳陵泉、阳池、合谷、肾俞。

方义:

梁丘、膝眼、阳陵泉-患部局邻穴,阳池合谷-腕部局邻穴,肾俞-腰部局部穴,多灸祛除寒邪,肾俞-益火之原。

治法:

针后加灸。

★陈XX,男,27岁,患者因疲劳过度而产生疲倦,烦躁,精神恍惚,彻夜不眠,有时只能假寐片刻,头晕而重,耳若蝉鸣,历时两月不愈,心悸遗精,舌红脉细。

请写出诊断,治则,处方,方义,治法。

☞诊断:

心肾不交型不寐。

治则:

养心安神,交通心肾。

处方:

神门、三阴交、心肾俞、太溪。

方义:

神门-宁心安神,三阴交-协调脾肾气机,养心安神,心俞、肾俞、太溪--交通心肾,水火既济。

治法:

毫针平补平泻。

★王XX,女,25岁。

产后月余,因和爱人争吵,乳汁突然减少,乳房胀痛,胸胁胀满,胃脘不适,嗳气不畅,心烦易怒,头目眩晕,苔薄白,舌质淡红,脉弦。

诊断,治则,处方,方义,治法。

☞诊断:

诊断:

肝郁气滞缺乳。

治则:

舒肝调气,通乳。

处方:

膻中、乳根、少泽、太冲、期门。

方义:

乳根-疏阳明经气催乳;膻中-调气催乳;少泽-通乳效穴;期门太冲-舒肝郁。

治法:

针平补平泻,膻中灸。

★汪×,男,37岁,干部,1993年9月12日就诊。

胁肋隐痛,入夜尤甚,犹如针刺年余。

主诉:

有肝炎病史四年,胁肋隐痛,时作时休。

近半月时感左胁肋刺痛频作,伴有胀满感,纳呆,舌质紫暗,微有瘀斑,脉弦细数。

请分析病因病机,进行诊断和针灸治疗(包括针灸治法、处方及方义)。

☞病因病机:

久痛入络,瘀血内阻,气滞不通。

诊断:

胁痛(气滞血瘀型)。

治法:

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取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穴为主,针用泻法。

处方:

期门、支沟、阳陵泉、足三里、太冲

重点穴位

足三里(合穴;胃之下合穴)<足阳明胃经>

【定位】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主治】①胃痛,呕吐,噎膈,腹胀,腹泻,痢疾,便秘等胃肠诸疾;②下肢痿痹;③心悸,高血压,癫狂等神志病;④乳痈、肠痈等外科疾患;⑤虚劳诸症,为强壮保健要穴。

【操作】直刺1~2寸。

强壮保健常用温灸法。

合谷(原穴)<手阳明大肠经>

【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简便取穴:

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又名虎口。

【主治】①头痛,目赤肿痛,齿痛,牙关紧闭,口眼歪斜,耳聋,痄腮,咽喉肿痛等头面五官诸疾;②诸痛症;③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热病,无汗或多汗;④经闭,滞产等妇科病症。

【操作】直刺0.5~l寸,针刺时手呈半握拳状。

孕妇不宜针。

太冲(输穴;原穴)<足厥阴肝经>

【定位】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主治】①中风、癫狂病、小儿惊风;头痛、眩晕、耳鸣、目赤肿痛、口歪、咽痛等肝经风热病证;②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等妇科经带病证;③黄疸、胁痛、腹胀、呕逆等肝胃病证;④癃闭、遗尿;⑤下肢痿痹,足跗肿痛。

【操作】直刺0.5~0.8寸

三阴交(足太阴、少阴、厥阴经交会穴)<足太阴脾经>

【定位】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主治】①肠鸣腹胀,腹泻等脾胃虚弱诸症;②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等妇产科病证;③遗精,阳萎,遗尿等生殖泌尿系统疾患;④心悸,失眠,高血压;⑤下肢痿痹;⑥阴虚诸症。

【操作】直刺l~1.5寸。

孕妇禁针。

阴陵泉(合穴)<足太阴脾经>

【定位】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

【主治】①腹胀,腹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等脾不运化水湿病证;②膝痛。

【操作】直刺1~2寸。

曲池(合穴)<手阳明大肠经>

【定位】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①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②热病,高血压,癫狂;③腹痛,吐泻;④五官疼痛;⑤瘾疹,湿疹,瘰疬。

【操作】直刺0.5~l寸。

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手太阴肺经>

【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简便取穴法:

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主治】①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②头痛,齿痛,项强,口眼歪斜等头项疾患。

【操作】向上斜刺0.5~0.8寸。

内关(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阴维脉)<手厥阴心包经>

【定位】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①心痛,心悸:

②胃痛,呕吐,呃逆,③胁痛,胁下痞块;③中风,失眠,眩晕,郁证,癫狂痫,偏头痛;④热病;⑤肘臂挛痛。

【操作】直刺0.5~1寸。

外关(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阳维脉)<手少阳三焦经>

【定位】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

【主治】①热病:

②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

③瘰疬,胁肋痛;④上肢痿痹不遂。

【操作】直刺0.5~1寸。

风池<足少阳胆经>

【定位】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穴

【主治】①中风,癫痫,头痛,眩晕,耳鸣等内风为患者;②感冒,鼻塞,鼽衄,目赤肿痛,羞明流泪,耳聋,口眼歪斜等外风为患者;③颈项强痛。

【操作】针尖微下,向鼻尖斜刺0.8~1.2寸,或平刺透风府穴。

深部中间为延髓,必须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与深度。

支沟(经穴)<手少阳三焦经>

【定位】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

【主治】①便秘;②耳鸣,耳聋,暴喑;③瘰疬,胁肋疼痛;④热病。

【操作】直刺0.5~1寸。

丰隆(络穴)<足阳明胃经>

【定位】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二横指处。

【主治】①头痛,眩晕,癫狂;②咳嗽痰多(祛痰要穴);③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l~1.5寸。

经脉循行路线

手阳明大肠经

起于食指挠侧端,循行于上肢外侧的前缘,上走肩,入缺盆,络肺属大肠;从缺盆上走颈,经颈部入下齿,过人中沟,止于对侧鼻旁。

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疾患,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等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足阳明胃经

起于鼻旁,上行鼻根,沿着鼻外侧(承泣)下行,入上齿,环绕口唇,交会承浆,循行过下颌、耳前,止头角;主干线从颈下胸,内行部分入缺盆,属胃络脾;外行部分循行于胸腹第二侧线,抵腹股沟处,下循下肢外侧前缘,止于第二趾外侧端;分支从膝下3寸和足背分出,分别到中趾和足大趾。

本经腧穴主治胃肠病、头面五官病、神志病、皮肤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手太阳小肠经

起于小指尺侧端,循行于上肢外侧的后缘,绕行肩胛部,内行从缺盆络心,属小肠,联系胃、咽;上行从缺盆至目外眦、耳,分支从面颊抵鼻,止于目内眦。

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病、热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足太阳膀胱经

起于目内眦,循行至头顶并入络脑;分支至耳上角,在枕部分出两支向下;分别循行分布于背腰臀部,入内属膀胱络肾,向下贯臀,在腘窝相合后循行于小腿后侧,止于小趾外侧端。

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病,项、背、腰、下肢病症及神志病;位于背部两条侧线的背俞穴及其他腧穴主治相应的脏腑病症和有关的组织器官病症。

手少阳三焦经

起于无名指末端,沿手背第4、5掌骨间循行于上肢外侧中间部,上肩,经颈部上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