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117983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docx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docx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教材内容分析

第四册美术教材是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编写的美术实验教材。

本册教材共设14课,课题采用儿童易于接受的描述性语言,文字数量控制适宜,表述简洁明确。

作业改为活动,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征,并能清晰的呈现教学的层次。

教材中的提示语均加以手指的标志,以示区别。

教学目标

1.从素质教育需要出发,着眼于全体学生审美文化素养的提高和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拓宽工艺教学。

2.增强学生自我情感流露及对事物的好奇心,加强审美意识及绘画能力的培养。

3.初步接触依形想象并绘制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

注重学习过程中对美术活动的多角度的体验与尝试,注重学习内容的知识综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倡以情导入,以趣启智。

 

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

    第一课

第二周:

  第二课

第三周:

        第三课

第四周:

        第四课

第五周:

        第五课

第六周:

        第六课

第七周:

        第七课

第八周:

    第八课

第十一周:

      第九课

第十二周:

      第十课

第十三周:

      第十一课

第十四周:

      第十二课

第十五周:

      第十三课

第十六周:

      第十四课

第一课巧妙的组合

教学内容第1课巧妙的组合第2-3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形状与色彩。

2.过程与方法:

用画或皱纹纸剪贴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形的自由组合和换色平涂活动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对三种形随意组织的兴趣和审美情趣。

难点:

两形重叠处区分色彩。

教学准备

颜料画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教师演示,导入新课。

1.教师演示:

(1)先画一种形状,说一说是什么形状。

(2)再画另一种形,产生部分重叠。

(3)最后画第三种形,又有部分重叠。

2.先只有外形线条,再演示有色彩的:

两形重叠的部分色彩要有区别。

3.出示课题:

“三种形的组合”。

二、启发、归纳作业方法。

师生一起讨论作业步骤:

1.可三种形交替画出再着色:

(学生活动:

30分钟。

第一次画一种形

第二次再画一种形

第三次再画一种形

注意:

第一次画形,指导学生画在画面的较中间的位置,宜大一些,作为画面的主体物,然后再向外围添加其它的形。

2.平涂颜色:

要求形内涂满,色彩均匀,重叠部分要换颜色。

三、学生作业,教师行间指导。

四、简评作业,展示部分较好作业,鼓励同学们的再创造情绪。

教学反思:

第二课加一加变一变

教学内容第2课加一加变一变第4-5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培养视觉感受力和平面表现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学习运用大小、疏密的变化来组合画面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物品的添画活动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运用简单的相似形排列组合成具有一定形式美的画面。

难点:

形的位置安排恰当,组合自然,画面美观。

教学准备

教学用的图画和卡片、节奏感强的乐曲等。

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

二、教师释题。

教师演示:

一个基本形,逐渐增多类似的形状,形成一个画面后,要学生谈谈看到一个形和多个形的画面时的不同感觉。

将一个单位的形状从相似形组合画面的背景中分离出来,让学生边观察体会边谈感受。

单独的一个形给人单调孤立的感觉,多个相似的形反复排列,就构成了美观丰富的群体图案,画面因此产生强烈的节奏感,就像由许多音符组成了一首动人的曲子一样。

(播放音乐)让学生眼观画面,耳听音乐,利用文学上的“通感”来初步感受相似形组合的形式美。

三、基本形分析。

1.列举基本形的来源:

瓜果蔬菜、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器皿用具、其它随意形。

2.画时要抓住物体的特征进行概括,把它画成简练美观的形象,教师以某物体为例,作绘画示范,不要原原本本地照搬实物形象。

四、相似形的组合方法。

在画纸上向不同方向反复画出相似的形状,画满纸面,一般不重叠,或只在有规律的部分重叠。

相似形可以作平行排列,如教材左页左图,由多株相似的树形平行排列成树林群体图。

也可改变方向和角度排列,如教材左页的群鹅图,相似形的大小不一,错落有致。

五、着色。

1.本课属重复造型范围,因此不宜用多种颜色,以免产生杂乱的效果。

可用2—3种颜色,颜色的选择应有强烈的主观性,只要好看,不一定遵循实际颜色。

2.底色和形的对比要鲜明。

六、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1.作业要求:

(1)相似形简练、美观,排列错落有致。

(2)底色与形明暗对比强烈。

七、作业展评,课堂小结。

1.巡视指导作业时有意识地收集几幅具有明显的优点或缺点的作业,然后引导组织学生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方式评价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审美能力。

2.课堂小结,布置下次美术课需准备的学具。

教学反思:

 

第三课猴子上树

教学目标:

1.运用剪、撕、拼贴、组合等方法,集体合作进行一次有趣的“植树造林”活动。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集体合作精神,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使学生运用剪、撕方法制作树。

难点:

树木造型美观,组合有变化。

教学准备:

剪刀卡纸胶水颜料等。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30分钟。

一、导入。

1.让学生回想周围被人类破坏了的自然环境,增强学生保护、绿化环境意识。

2.提问:

(1)从刚刚的讨论中你明白了什么?

(2)要改善环境,你有什么办法呢?

(植树)

3.揭示课题:

猴子上树

4.提问:

同学们知道每年的植树节是哪一天吗?

(3月12日)

今天我们也来进行一次有趣的“植树造林”活动,来表达自己保护环境的愿望。

二、剪、撕树形。

1.回顾旧知。

首先我们要撕、剪出一棵棵的树干能组合成林。

(出示旧知课目)以前我们画过各种姿态的树,对树干和树叶有所了解,还用挂历纸撕过风景画,剪贴过村庄。

现在我们要用学过的撕、剪方法来剪出各种形状的树干,撕出美丽的树叶。

2.出示一张挂历纸。

提问:

谁来说一说,这张挂历纸哪些地方适合剪树干,哪些地方适合撕树叶?

(指名回答)

教师小结,强调撕、剪树干、树叶时要选择适当的颜色。

可两个同学合作,一个剪树干,一个撕树叶。

3.学生动手撕、剪,教师个别辅导。

三、组拼、粘贴成“树林”。

1.拼摆树木。

(1)出示“树干”、“树叶”示范拼摆成一棵树。

(2)提问:

还可以怎样拼摆?

(学生变换组拼方式)

(3)教师演示展示相同的“树干”、“树叶”,不同的拼摆方式。

(4)学生上台用不同的树干、树叶进行拼摆。

(两个同学上台拼摆)

(5)小结:

不同的材料,也有不同的拼摆方式。

2.树林的组拼。

(1)一棵棵的树拼摆好了,我们就该把它“种”到荒山上,组拼成树林了(出示组拼图1)

提问:

你对这幅树林组拼图有什么意见呢?

(没有层次、疏密变化)

(2)(出示树林组拼图2)让学生明白组拼树林时要注意有远近层次和疏密变化。

(3)组拼树林需要大家集体合作。

(出示学生组拼情景)提问:

他们是怎样分工合作的?

我们在组拼时应该怎样做?

(学生回答)

(4)教师归纳小结,提出作业要求:

同桌两人合作将树干、树叶拼摆成一棵树,然后涂上胶,一起到“荒山”上来“种树”。

(出示集体作业纸)

(5)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作业展评,教师对学生给予肯定。

教学反思:

 

第四课彩点点

教学目标:

1.欣赏修拉的作品,感受彩点画面的趣味,

2.尝试用彩点合理的组合颜色画一幅的画,

3.体验彩点组合画面的乐趣,同学合作愉快。

教学重点:

水色比例的控制、颜色的组合搭配。

教学难点:

水色比例的控制、颜色的组合搭配。

教学准备:

彩笔、画纸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一个画满红色、黄色、蓝色的三个酒杯,

2.演示在画了红色点点的酒杯中点上黄色,

你觉得这个时候的酒杯里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再请你眯着眼睛看看,感觉怎么样?

二、探究发现

1.请学生上台来在另外两个酒杯中跟别添上蓝色和红色的小点点。

眯着眼睛侃侃同学的作品,现在酒杯里的颜色分别变成了什么颜色呀?

2.欣赏画家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

你发现这幅画在用颜色上有什么特点?

这样画给我们什么感觉?

3.拿出几幅范画欣赏、讨论这些画。

提问:

“你们看漂亮吗?

能给它取个合适的名字吗?

知道这几幅画是怎样画出来的吗?

请你们选用桌面上的工具两人合作也来试试画一画。

(1)学生讨论作品的不足之处。

(2)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呢?

大家讨论一下。

(3)学生共同解决不足。

4.下面来看看我的演示对你是否又有帮助呢?

教师演示

(1)先把纸用毛笔涂湿,如天气较热,纸面上水分蒸发很快,可以涂两次,让画纸充分吸水,但纸面不能有积水,若有积水可以用毛笔将积水吸掉,使纸面湿润,保持平整。

如作画在雨天,天气比较潮湿,纸面只要湿润即可,接着便是点色。

在点色时注意:

水和色的量比。

(2)色少水多,色水太淡。

色多水少,色水就滴不下来。

水色量比要适当,并要使笔肚吸色到饱和程度,即将笔竖起,用手指挤一下笔肚,使色水滴下来,毛笔沾色水,要使色水欲滴而未滴的样子,才能捏挤。

(3)彩点点可以大一些,也可以小一些,还可以把两个点并联起来,让它们相互交融、渗化,出现另一种颜色。

而这一切的关键在于水与色的比例。

5.看清楚了吗?

现在你的问题都能解决了吗?

谁能来说一说。

6.学生回答讲解。

齐读儿歌:

一点、两点、七八点,

牵牵手儿拉长线,

九点、十点、无数点,

肩并肩儿连成片。

7.学生再次尝试绘画:

既然问题都解决了,那现在请大家都拿起画笔,画出你胸中最美的彩点画吧。

8.学生作业,教师指导巡视。

(1)能基本掌握水与色的比例。

(2)能表现水彩色的特点。

三、评价总结

1.展示作业。

大家的作品完成了吗?

把你们的作品贴在黑板上,互相欣赏一下,再和范画比较一下,看看你们的作品画的完美吗?

哪些地方不一样?

2.互评作业。

教学反思:

第五课三个好伙伴

教学内容

三个小伙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启发学生联想,想象,指导学生用颜色水吹出色彩艳丽的图画,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及造型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掌握组成色彩的三大基本元素:

红、黄、蓝。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向往未来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初步了解色彩水的用途,掌握吹色彩水的基本方法。

难点:

启发学生在基本形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创作新颖奇特,富有儿童特色的图画。

教学准备

纸张、颜料等。

课时计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三个小伙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启发学生联想,想象,指导学生用颜色水吹出色彩艳丽的图画,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及造型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掌握组成色彩的三大基本元素:

红、黄、蓝。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向往未来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初步了解色彩水的用途,掌握吹色彩水的基本方法。

难点:

启发学生在基本形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创作新颖奇特,富有儿童特色的图画。

教学准备

纸张、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画画离不开各种颜色,各种颜色都是好朋友,在我们的画面上经常结伴在一起玩,但是有一天,这些伙伴里少了三个朋友,他们是:

红红、蓝蓝和黄黄,可能是他们三个家伙在和其他的颜色捉迷藏,于是其他的颜色都要一起去找这三个朋友,怎么找呢?

就要请同学们来帮忙,大家愿不愿意帮助他们呀?

(善良、热心的小朋友们肯定会说愿意帮忙,于是引出下一步)

二、动手操作,亲自体验:

1.先请大家把红、黄、蓝三种颜色拿出来,藏起来。

(学生操作)

2.现在红红、蓝蓝和黄黄已经藏好了,找朋友的游戏开始了:

大家知道,颜色和颜色之间互相调和就可以调出另一种颜色,要大家帮的忙就是把其他这些颜色进行调和,看看能不能发现红红、蓝蓝和黄黄。

好了,开始吧!

3.学生开始操作,用除了红、黄、蓝三种颜色以外的其他各种颜色进行调和实验。

根据色彩原理,同学们不可能调出红、黄、蓝这三种颜色。

(这个游戏似乎有点残酷,注定同学们是不能帮其他颜色找到红红、蓝蓝和黄黄的。

因为红、黄、蓝在色彩学上叫做“原色”。

之所以叫做“原色”,就是因为这三种颜色通过彼此的反复调和,可以调出其他各种丰富的颜色。

而反过来用其他各种颜色通过调和的方法,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调出它们这三种颜色的。

同学们进行多次的实验,调出来的是各种各样的“复色”,在这个过程中,大家虽然没能帮助找出红、黄、蓝这三种颜色,却得出了变化丰富的“复色”,也是一种体验和收获。

三、交流展示:

1.经过一段色彩调和的实践,我问大家:

你们都调出了什么颜色?

学生会展示出来,这个时候教师要及时地表扬、肯定同学们调出的颜色都很漂亮,并请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调色实验的心得:

比如某颜色是怎么调出来的等等。

2.教师小结:

老师知道你们调不出红、黄、蓝这三种颜色的。

不是大家不行,是因为这三种颜色根本不能被用其他颜色调出来的!

因为他们是“原色”,意思是在颜色里原来就应该有的、最初的颜色,他们不能被调出来,但是它们三个相互调和却可以调出其他任何颜色!

3.通过这个游戏,同学们对“原色”的理解就会很形象、很透彻,并在活动过程中不自觉地体验了“复色”的概念,为以后的色彩知识学习打下感性的基础。

四、作业

动手调和三种颜色。

五、板书设计:

三个好伙伴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三个好伙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启发学生联想,想象,指导学生用颜色水吹出色彩艳丽的图画,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及造型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掌握组成色彩的三大基本元素:

红、黄、蓝。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向往未来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初步了解色彩水的用途,掌握吹色彩水的基本方法。

难点:

启发学生在基本形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创作新颖奇特,富有儿童特色的图画。

教学准备

纸张、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用红、黄、蓝三种颜色做如下游戏:

1.教师指导学生做游戏。

同时启发引导学生思考: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分别把红、黄、蓝三种彩色水点在纸上用小管子(饮料吸管或圆珠笔的外管)从下向上吹,就会出现好像树一样的形状(教师示范),看看你的树会变成什么颜色。

2.学生动手操作,讨论交流。

3.教师指名学生回答。

4.教师总结:

这就是上节课我们所学的色彩的三原色发生的变化。

二、动手画画.

1.用红、黄、蓝三种颜色自由想像画一幅画。

2.等学生完成后,小组内互相交流展示。

3.教师小结:

我们在画画时发现红、黄、蓝是一组好伙伴。

4.班上展评。

三、作业:

自由想像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画一幅画。

四、板书设计:

教师可以张贴学生的作品。

五、教学反思

 

第六课海底世界

教学内容

海底世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想象画练习,学习简单的构图知识,把感知到的海底世界表现出来,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进行色彩训练、形象思维与审美教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将来开发建设美丽的海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观察、分析、表现出海底世界,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

难点: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完成作业《海底世界》。

教具准备

彩色卡纸、剪刀、黑色笔

课时计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海底世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想象画练习,学习简单的构图知识,把感知到的海底世界表现出来,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进行色彩训练、形象思维与审美教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将来开发建设美丽的海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观察、分析、表现出海底世界,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

难点: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完成作业《海底世界》。

教具准备

彩色卡纸、剪刀、黑色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注意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

二、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教师讲述“孙悟空海底寻宝”、“美人鱼”等故事。

问:

在美丽的大海中有些什么?

同学们想亲手画画美丽的大海吗?

我们这节课来学习《海底世界》。

(出示课题)

三、讲授新课。

1.教师问:

谁是大海的主人?

小结:

鱼儿的形状像什么?

它们的身体由哪几部分构成?

身上长着什么?

小结:

鱼儿的形状有椭圆形、三角形、长条形、以及一些说不出形状的;它们的身体由头、身、尾、鳍四个部分组成。

鱼儿是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它有哪些颜色?

鱼儿有哪些的朋友呢?

小结:

鱼儿生长在蓝蓝的海水里,珊瑚、水草、海藻、贝壳等是鱼儿的朋友。

2.观赏学生优秀作品,评议中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画面要饱满,布局要均衡”的构图知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3.一幅完整的海底世界,你想如何表现?

让学生自由讨论。

小结:

完整的构图中应有鱼以及它的朋友们。

如:

我们上面所说的蓝蓝的海水、珊瑚、水草、海藻、贝壳等。

a.鱼儿的画法:

⑴画基本形。

⑵细节刻画。

画出嘴、眼、鳍、尾等。

⑶描上花纹。

⑷涂颜色。

四、小组合作完成作业。

1.作业要求:

本次作业以组为单位,分为三组,每一小组以剪贴的方法创作一幅《海底世界》。

2.分组讨论,组长分配任务。

3.学生合作完成作业。

教师巡回辅导,提醒学生注意构图应饱满、丰富。

4.每小组的组长上讲台谈谈本组对作品的一些想法,学生进行欣赏评价,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五、总结全课。

六、板书设计

教师在黑板上粘贴学生的作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海底世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想象画练习,学习简单的构图知识,把感知到的海底世界表现出来,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进行色彩训练、形象思维与审美教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将来开发建设美丽的海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观察、分析、表现出海底世界,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

难点: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完成作业《海底世界》。

教具准备

彩色卡纸、剪刀、黑色笔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

1.教师组织学生用挂历纸和旧报纸剪贴一条美丽的手摆鱼,并画上或贴上花纹,套在手上玩一玩。

2.教师指导学生逐步完成。

3.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间交流展示学生的作品。

二、活动二:

1.发挥自己的想象,画一幅表现海底景观的想象画。

2.教师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画画。

3.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间交流展示学生的作品。

三、教师小结

鱼是海底的主人,我们不但要用我们的小手和画笔画出美丽的海底世界,还要更加爱护和保护好她,别让她受伤害,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更加美丽、净洁。

四、作业布置

画一幅表现海底景观的想象画。

五、板书设计

海底世界

教师可张贴学生的作品。

教学反思

 

 第七课小泥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捏小泥人的一般方法。

过程与方法:

培养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于价值观:

体验学习活动的快乐,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操。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掌握捏小泥人的方法。

教学难点:

想象一定的情境,并根据情境做出各种造型有趣的小泥人。

教学准备:

课件陶泥

教学过程:

一、走进教室 看一看

1.课件展示在教室里玩耍的小泥人的图片,提醒学生仔细观察。

教师提问:

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回答(引导学主回答出“什么人”、什么地方”、“在干什么”)教师小结并揭示课题。

二.做个泥人 试一试

1.师生一起随意捏个外形。

教师在视频展示台示范讲解。

(强调“随意捏”,要大胆,可夸张一点)

2.指名展示,师主共同调整。

三.捏捏泥人 动一动

1.课件展示小泥人的不同动作,配欢快的音乐。

2.师主同做“小泥人的体操”。

3.教师提问:

你是怎样让你的小泥人做不同的动作呢?

教师小结捏泥人动态的要求。

四.美化泥人 乐一乐

1.课件展示5张制作完整的小泥人图片。

提问:

你觉得他们美吗?

美在哪里?

你能看出是用什么方法做的?

师生共同总结美化小泥人的方法。

并用课件展示。

2.师主共同美化自己的小泥人。

3.指名展示,师主共同点评、调整。

五.合做泥人 玩一玩

1.课件展示一组小泥人的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从泥人的动态、细节的美化以及组合几方面来欣赏。

2.分组讨论:

我们的小泥人在教室的哪个位置做游戏,做什么游戏。

3.小组合作表现。

六.展示泥人 评一评

1.学生下位自由观赏交流,评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小泥人和一组小泥人。

2.指名介绍、评价作品。

引导学生从小泥人的动态、美化以及小组的配合几方面来说。

3.教师小结。

教学反思:

 

第八课蹦蹦跳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折扎昆虫的制作步骤、方法和要求。

过程于方法:

培养动手制作能力和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于价值观:

养成耐心细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折扎的方法、步骤与要求。

难点:

制作精美而有创意。

教学准备:

自制示范品剪刀彩纸。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30分钟。

1.创设动物王国情境,导人新课。

教师提问动物王国里都有什么动物呢?

让学生观察思考。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将事先扎好的青蛙、乌龟、蛇各1只贴到黑板上。

语言激发:

动物王国里就只有这几个人他们好无聊又好孤单,他们好想有更多的朋友陪伴他们,那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帮助这些动物找到更多朋友呢?

那么就等着我们同学们这节课扎出更多的小动物好么?

板书课题:

蹦蹦跳跳

2、学生试扎。

本课内容较简单,可首先让学生按教材示意图试扎,培养其识图能力和学习上的主动性。

思考并试折:

(1)书中的斑马是怎样折出来的?

(2)同一形状的纸可以从几种角度进行斑马?

(3)怎样才能将折好的纸扎成动物?

3、教师点拨。

根据学生试折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有选择地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完成制作。

指导点:

(1)构思:

不同动物的结构不同。

要巧妙地利用材料的特性灵活折叠出新形状。

(2)折法指导

4、学生完成作业。

学生根据老师的指点继续折扎或重新折扎。

作业要求:

(1)折扎方法正确。

(2)操作耐心细致。

教师继续全面指导。

5、作业展评,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第九课快乐的舞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形象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表现力,简单认识各种舞蹈。

  2.用自己喜爱的表现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怀。

教学重点:

感受舞蹈的快乐,并将快乐的舞蹈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

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受

  1.师:

同学们,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又要到了,每到这个时候,我们都可以欣赏到很多唱歌、跳舞的节目,你们都认识哪些舞蹈呢?

能不能给我们学几个动作?

(生表演)

  2.师: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朋友,想不想知道他们“六•一”节排了什么节目?

  生:

想!

  师:

好!

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快乐的舞蹈》!

  (出示课题)

  3.播放舞蹈录像带

二、引导回答

  1.师:

舞蹈可以很好的将我们内心的快乐表达出来,可以作为我们表达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