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四大名补寒假提高培训讲义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119343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9.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四大名补寒假提高培训讲义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九年级化学四大名补寒假提高培训讲义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九年级化学四大名补寒假提高培训讲义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九年级化学四大名补寒假提高培训讲义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九年级化学四大名补寒假提高培训讲义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九年级化学四大名补寒假提高培训讲义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九年级化学四大名补寒假提高培训讲义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九年级化学四大名补寒假提高培训讲义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九年级化学四大名补寒假提高培训讲义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九年级化学四大名补寒假提高培训讲义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九年级化学四大名补寒假提高培训讲义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九年级化学四大名补寒假提高培训讲义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九年级化学四大名补寒假提高培训讲义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九年级化学四大名补寒假提高培训讲义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九年级化学四大名补寒假提高培训讲义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九年级化学四大名补寒假提高培训讲义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九年级化学四大名补寒假提高培训讲义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九年级化学四大名补寒假提高培训讲义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九年级化学四大名补寒假提高培训讲义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九年级化学四大名补寒假提高培训讲义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四大名补寒假提高培训讲义二.docx

《九年级化学四大名补寒假提高培训讲义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四大名补寒假提高培训讲义二.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四大名补寒假提高培训讲义二.docx

九年级化学四大名补寒假提高培训讲义二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四大名补”寒假提高培训讲义二

●第一部分上节课复习

小试牛刀

16.(7分)(xx•厦门)用Y形管或Y形导管完成以下实验.

(1)图1中Y形管左侧管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右侧管中加入浓氨水,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这一现象:

  .

(2)图2中Y形导管平放于桌面,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结论:

  ;若把Y形导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如图3),a管位于上方,b管位于下方,两石蕊试纸均湿润,可观察到b管中试纸变色比a管明显,原因:

  .

考点: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实验性简答题;压轴实验题.

分析:

(1)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分子极易溶于水,形成氨水且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另外,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也是解题的一个关键的知识点.

解答:

解:

(1)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分子极易溶于水,形成氨水且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从微观上来理解就是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答案为: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分子的不断运动;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另外,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位于下方的b管中试纸变色比a管明显,故答案为:

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色,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无明显变化;H2O+CO2=H2CO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主要从b管中通过.

点评:

此题综合考查了酸碱指示剂遇酸碱的变色情况、分子的性质以及二氧化碳的性质,题目设计新颖,是一道好的中考试题.

 

 

17.(13分)(xx•厦门)某化学兴趣小组回收利用废旧干电池.

实验1回收填料中的二氧化锰和氯化铵

查阅资料:

废旧干电池填料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锰、炭粉、氯化铵和氯化锌等,其中氯化铵、氯化锌可溶于水.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回收物质的流程如图1所示.

(1)操作1和操作2的名称都是  ,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灼烧滤渣l的目的是  .

(3)己知滤液1中氯化铵和氯化锌的浓度相近.在某温度下蒸发滤液1时,大量的氯化铵晶体先析出,说明该温度下氯化铵溶解度  氯化锌的溶解度(填“<”、“=”或“>”).

实验2利用外壳回收物锌制取氢气及相关探究

(4)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己知氢气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提供装置如图2.

①应选择:

发生装置为  (填编号),排空气法收集装置为  (填编号).

②若用排水法收集并测定气体的体积,气体从装置B导管口  (填“a”或“b”)进;选用仪器F测量排出水的体积,仪器F名称是  .

(5)探究影响锌与稀硫酸反应快慢的因素.反应过程中,用前10min内收集的氢气体积比较反应的快慢.控制其他条件相同,进行下表四组实验,获得数据如下表.

验实号编

试剂

前10min内产生的氢气体积(mL)

不同纯度的锌

不同体积和浓度的稀硫酸

a

纯锌

30mL30%

564.3

b

含杂质的锌

30mL30%

634.7

c

纯锌

30mL20%

449.3

d

纯锌

40mL30%

602.8

①比较实验a和实验b,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②为了研究硫酸浓度对反应快慢的影响,需比较实验  和实验  (填编号).

③控制其他条件相同,需控制的条件是  (例举一种条件即可).

考点:

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量气装置;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氢气的制取和检验.

专题:

压轴实验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

(1)根据操作1和操作2分离混合物的状态及过滤可用于难溶性固体和可溶性固体的分离进行分析;

(2)根据滤渣的成分及实验的目的分析;

(3)根据等浓度的溶液,等温度下蒸发,溶解度小的先析出分析;

(4)①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

②根据排水法收集气体的原理及装置F的实验目的分析;

(5)①通过表格比较实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得出结论;

②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自变量是硫酸的浓度,因变量是反应的快慢进行分析选择对比组;

③从外因寻找需要控制的条件:

温度,颗粒大小等.

解答:

解:

(1)根据流程图操作1和操作2都是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分离,因此是过滤操作,过滤时玻璃棒起到引流的作用;

(2)因为废旧干电池填料的主要难溶性物质为二氧化锰、炭粉,因此溶解过滤后的滤渣含有二氧化锰和碳粉,而回收二氧化锰,因此通过灼烧可以把碳粉变成二氧化碳,因此灼烧滤渣l的目的是除去碳粉;

(3)因为氯化铵和氯化锌的浓度相近,在某温度下蒸发滤液1时,大量的氯化铵晶体先析出,说明该温度下氯化铵溶解度<氯化锌的溶解度;

(4)①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因此发生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的B装置;因为氢气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因此可以采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②若通过E装置采用排水发生收集氢气,氢气不易溶于水,因此会聚集在水的上方,因此进气管是短管;

要量取收集的氢气的体积,利用仪器F﹣量筒通过量取排出水的体积就是氢气的体积测定;

(5)①实验a和实验b,相同点是同体积同浓度的稀硫酸,不同点是含杂质的锌和纯锌,结果含杂质的锌比纯锌反应速率要快;

②要研究硫酸浓度对反应快慢的影响,需要不同浓度的硫酸,而要控制锌的纯度相同,比较产生氢气的快慢,因此对比组是a和d;

③可知变量法需要考虑的是自变量和因变量,而其它外界条件均保存相同,因此控制其他条件相同,需控制的条件如;温度(或锌粒形状大小).

故答案为:

(1)过滤;引流;

(2)除去碳粉;(3)<;(4)①B,D;②b,量筒;

(5)①与同体积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含杂质的锌比纯锌反应速率要快;②a和d;③温度(或锌粒形状大小).

点评:

本题考查了废电池的物质的回收及有关氢气的制取的探究,知识点较多,属于化学实验基本实验技能的考查,要求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掌握常见的化学操作及其原理,熟练运用.

 

18.(11分)(xx•厦门)为测定锌铜合金中锌的含量,取该合金放入如图盛有稀硫酸的锥形瓶中,发生反应:

Zn+H2SO4=ZnSO4+H2↑.多次实验后,取平均值所得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充分反应后装置及反应剩余物质质量

装置和足量的稀硫酸质量

锌铜合金质量

342.10g

16.00g

357.70g

若不考虑干燥剂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计算: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生成氢气的质量.

(2)该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

压轴实验题;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

分析:

(1)根据锌和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而铜不反应,所以反应前后质量减少的质量就是氢气的质量进行解答;

(2)根据氢气的质量求出该合金中锌的质量以及该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进行解答.

解答:

解:

(1)依题意可得

氢气的质量=342.10g+16.00g﹣357.70g

=0.4g

答:

氢气的质量为0.4g

(2)设该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x.

Zn+H2SO4═ZnSO4+H2↑

652

16.00g×x0.4g

x=81.25%

答:

该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81.25%.

点评:

解此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找出突破口,再结合方程式进行计算,可以得到问题答案.

 

【课后作业】

三、化学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23.(12分)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b的名称。

a是_____;b是_____。

(2)若用B装置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烷是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

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填装置编号,下同),收集装置应选_____;请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右图是“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实验的改进装置。

主要操作是:

在实际容积为150mL的集气瓶里,先装进50mL的水,再按图连好仪器,按下热的玻璃棒,白磷立即被点燃。

1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瓶内水面的变化是_____;若实验非常成功,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_____mL。

2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50mL水,在实验过程中起到哪些作用?

_____(填写序号)

a.加快集气瓶冷却b.液封导气管末端以防气体逸出c.缓冲集气瓶内气压的骤然升高

24.(8分)做完“铁在氧气里燃烧”实验后,小冬同学有两个疑惑不解的问题,于是她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问题1]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有没有铁呢?

[查阅资料1]

(1)自然界中铁的氧化物主要是Fe3O4和Fe2O3两种(FeO极易被氧化为Fe2O3);

(2)铁的氧化物均能溶于酸的溶液。

[实验探究]

将冷却后的黑色物质碾碎,装入试管,加入_____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说明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含有铁。

Fe3O4

Fe2O3

分解温度/℃

1538

1400

熔点/℃

1535

[问题2]铁燃烧的产物为什么不是Fe2O3呢?

[查阅资料2]

(1)Fe3O4和Fe2O3的分解温度、铁的熔点见表:

(2)Fe2O3高温时分解成Fe3O4。

[理论探讨]

根据实验现象,并结合表中数据,可推知铁在氧气里燃烧时产生的高温应在_____之间,在此温度范围内Fe2O3已分解,所以铁在氧气里燃烧的产生是Fe3O4。

[拓展延伸]

(1)实验中为了防止集气瓶炸裂,必须_____;

(2)Fe2O3高温时会分解成Fe3O4和一种气体,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有些超市的食品密封包装盒的透明盖内放有黑色的FeO粉末,若粉末的颜色_____,就说明包装盒破损进气,这样售货员就能及时发现并处理。

 

四、化学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6分)

25.(6分)现称取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10g,配制成溶液,再向其中加入CaCl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Cl2=CaCO3↓+2NaCl)。

反应时CaCl2溶液与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请解决以下问题:

(1)计算样品中NaOH的质量;

(2)计算所加C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恰好完全反应时烧杯中溶液的pH______7(选填“>”、“<”或“=”)

 

●第二部分初三上复习

复习1、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2、第二章化学式和化合价;3、第三章物质构成;

课后作业完成走进化学世界和物质构成作业

 

●第三部分初三下预习

课时2金属的化学性质

中考考点清单

考点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考点1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

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

(1)如镁、铝等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

铝的抗腐蚀性好,是因为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 。

(2)铁、铜等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

(3)“真金不怕火炼”说明   金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     。

2.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金属+酸→盐+氢气

(1)条件:

金属的活动性必须排在  氢(或H) 之前。

(2)镁、铝、铁等较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

常见金属与盐酸(或稀硫酸)的反应总结如下表:

初中生背金属性活动数序表的简略方法:

  嫁给那美女(K、Ca、Na、Mg、Al)

  新铁丝千斤(Zn、Fe、Sn、Pb、H)

铜共一百斤(Cu、Hg、Ag、Pt、Au)

 

3.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金属+盐→新盐+新金属

(1)条件:

①金属前置换后(K、Ca、Na除外);②金属化合物配成溶液,即盐必须可溶。

(2)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的现象为:

铝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CuSO4===Al2(SO4)3+3Cu。

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的现象为:

铜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2Ag+Cu(NO3)2。

考点二置换反应(高频考点)【必考】

1.定义:

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  另一种单质 和 另一种化合物 的反应叫做

置换反应。

2.表达式:

A+BC→AC+B

3.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可溶性盐溶液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特别提醒】单质铁在发生置换反应时,一般生成+2价的亚铁盐。

考点三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1.金属活动性顺序

(1)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记忆技巧】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每五个一组,按顺序记忆:

 

(2)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的依据

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  越强 ;

②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  前面 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③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   盐溶液 里置换出来(K、Ca、Na除外)。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高频考点)

(1)判断某些置换反应能否发生

①判断金属与酸能否反应

金属必须位于氢前面

条件

酸一般指盐酸或稀硫酸

②判断金属与盐溶液能否反应

单质金属必须排在盐中金属的前面

条件盐必须可溶于水

金属不包含K、Ca、Na

(2)根据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判断滤液、滤渣的成分

如向CuSO4、AgNO3混合液中加铁粉,反应后过滤,判断滤液和滤渣成分铁与CuSO4和AgNO3溶液反应有先后顺序,如果铁足量,先将AgNO3中的Ag完全置换后再置换CuSO4中的Cu,那么滤液中只有FeSO4、Fe(NO3)2;如果铁的量不足,则依据“先后原则”分别讨论滤液和滤渣的成分。

(3)根据金属与酸是否反应可判断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前还是氢后

如将铁片和铜片插入等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铁片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铜片与稀硫酸不反应,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铁位于氢前,铜位于氢后

常考类型剖析

类型一金属与酸的反应

命题解读:

金属与酸的反应是厦门中考的重难点,各种题型均有涉及,其中选择题常借助坐标图来考查金属与酸的反应,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反应后滤液、滤渣成分等,填空题和实验与探究题中常借助金属与酸的反应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例(’12厦门)一定质量的锌、铁分别和等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锌比铁大

B.t1时,产生氢气的速率锌比铁大

C.t2时,参加反应锌的质量与铁相同

D.t2时,锌、铁消耗的盐酸质量相同

【解析】图解如下:

 

【吴老师点拨】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才能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

影响金属与酸反应快慢的因素很多,但一般情况下,对常见金属而言,在相同条件下,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与酸反应较快(但一般不用金属与酸反应的快慢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等质量、等浓度的同一种酸与足量金属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

等质量的不同金属与足量的酸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不相等。

涉及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问题应该特别注意坐标图中坐标轴的意义。

变式练习1(’13厦门外国语)取等质量的A、B两种金属的粉末,加入盛有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的烧杯中,测知实验过程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比B大

B.A反应消耗的硫酸较B反应消耗的硫酸多

C.A与硫酸的反应一定是恰好完全反应

D.B与硫酸反应后,硫酸不一定过量

【答案】B

类型二置换反应

命题解读:

置换反应是厦门中考的高频考点,题型有选择题和填空题,在选择题中有两种形式:

①判断指定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②判断属于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填空题中一般结合物质的推断或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判断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例 (’13泉州)钛(Ti)广泛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

生产钛的过程中存在反应:

TiCl4+2MgTi+2MgCl2。

这一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

【解析】该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类型三金属活动性顺序(易错)

命题解读:

金属活动性顺序是近年湖南中考的高频考点,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探究题。

选择题中一般涉及有:

①推断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②推断金属混合物与盐溶液反应的产物;③金属与几种盐的混合溶液反应的产物。

填空题中一般涉及金属与盐溶液反应产物的判断,实验与探究题中一般要求设计方案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或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

例(’13邵阳)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如果把甲和乙分别放入稀硫酸中,甲溶解并产生气体,乙不反应;如果把乙和丙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在乙表面有银析出,丙没有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是(  )

A.甲>乙>丙B.甲>丙>乙

C.乙>甲>丙D.乙>丙>甲

【解析】由题意可知,把甲和乙分别放入稀硫酸中,甲溶解并产生氢气,而乙不反应,说明甲>H>乙,把乙和丙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乙表面有银析出,而丙没有变化,说明乙>Ag>丙,所以甲、乙、丙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甲>乙>丙。

所以,A正确,B、C、D错误。

【吴老师点拨】金属活动性顺序这一知识点包括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和应用,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依据是金属能否与稀硫酸或盐酸反应(判断该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之前还是之后),金属与盐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二是判断金属能否与稀硫酸或盐酸反应;三是判断金属与盐溶液间能否发生置换反应,需特别注意的是铁参加置换反应后,生成物中铁显+2价。

【易错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易错点是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特别是金属与几种盐的混合溶液反应后的产物或几种金属混合物与盐溶液反应后的产物判断。

解决此类问题应该抓住三个方面:

一是解决顺序问题,虽然实际进行的反应较复杂,但从最终结果分析,我们可将过程简化为活动性相差较大的金属与金属化合物之间先反应;二是量的问题,在反应排序的前提下,考虑反应物间的相对用量对产物的影响;三是从共存和质量守恒角度分析,能反应的金属与盐溶液不能共存,反应后固体中没有的金属一定存在于溶液中,溶液中没有的金属一定存在有滤渣中。

变式练习2(’13双十)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根据上述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

A.滤渣中一定有Fe粉

B.滤渣中一定有Cu粉

C.滤液中一定有Fe2+

D.滤液中一定有Ag+、Cu2+

实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

厦门3年41套卷:

xx年考查1次,xx年考查1次,2011年考查3次;命题点有:

实验猜想,实验前打磨金属片的目的,金属和酸反应时的现象及化学方程式,利用金属能否与酸反应判断金属的活动性,两种都能与酸反应的金属的活动性的探究,金属活动性比较的实验设计,金属和盐溶液的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

1.探究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两种

方法一:

金属与酸反应。

能与酸反应的金属比氢活泼,反应越剧烈,则越活泼;不能反应的金属位于氢之后。

方法二: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能反应,则表示该金属的活动性强于组成该盐的金属。

2.如何设计实验验证金属的活动性

首先应该了解正确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作为金属能否与不同金属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一种判断依据。

比较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设计

方法一:

“两金夹一盐”。

即选用三种金属中活动性最强和最弱的两种金属的单质及活动性介于两种金属之间的金属的盐溶液作为试剂,根据两种金属单质分别与盐溶液反应的情况进行判断。

方法二:

“两盐夹一金”。

即选用三种金属中活动性排在中间的金属单质及其他两种金属的盐溶液作为试剂,根据金属单质分别与两种盐溶液反应的情况进行判断。

3.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前金属必须打磨除去氧化膜或污物。

(2)做金属与酸的反应时,一般用稀盐酸或稀硫酸,不用硝酸或浓硫酸。

(3)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盐必须能溶于水。

(4)并不是所有排在前面的金属都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钾、钙、钠。

【例】(’13南平)小聪同学家新换了水龙头,从说明书上了解到该水龙头是铜质镀铬。

好奇的小聪想探究铬(Cr)与常见金属铁、铜的活动性强弱邀请你一同参加。

【知识回放】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请你在横线上填写对应金属的元素符号。

【作出猜想】猜想1.Cr>Fe>Cu;猜想2.Fe>Cu>

Cr;猜想3.你的猜想是   Fe>Cr>Cu    。

【查阅资料】

(1)铬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其表面能生成抗腐蚀的致密的氧化膜。

(2)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

(CrSO4)溶液。

【设计与实验】

小聪同学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用砂纸打磨光亮;再取三支试管,分别放入等量的同种稀硫酸。

【结论与解释】

(1)小聪得到的结论是猜想 1 正确。

(2)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或污物)。

【知识运用】

将铬片投入FeSO4溶液中,反应 能 (填“能”或“不能”)进行。

若能进行,请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r+FeSO4===CrSO4+Fe。

 

课后作业

1、完成第一部分的习题(实验和计算);

2、完成两张测试题。

3、预习第九单元溶液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