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玉米小斑菌生理小种鉴定及致病力分化.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120432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玉米小斑菌生理小种鉴定及致病力分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南省玉米小斑菌生理小种鉴定及致病力分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南省玉米小斑菌生理小种鉴定及致病力分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河南省玉米小斑菌生理小种鉴定及致病力分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河南省玉米小斑菌生理小种鉴定及致病力分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河南省玉米小斑菌生理小种鉴定及致病力分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河南省玉米小斑菌生理小种鉴定及致病力分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河南省玉米小斑菌生理小种鉴定及致病力分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玉米小斑菌生理小种鉴定及致病力分化.docx

《河南省玉米小斑菌生理小种鉴定及致病力分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玉米小斑菌生理小种鉴定及致病力分化.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玉米小斑菌生理小种鉴定及致病力分化.docx

河南省玉米小斑菌生理小种鉴定及致病力分化

河南省玉米小斑菌生理小种鉴定及致病力分化

 

 

————————————————————————————————作者:

————————————————————————————————日期:

 

河南省玉米小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及致病力分化-农学论文

河南省玉米小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及致病力分化

陆宁海,吴利民,郎剑锋,霍云凤,石明旺

(河南科技学院资环学院植保系,河南新乡453003)

摘要:

2013年从河南省4个地区采集玉米小斑病标样,对分离出的140个玉米小斑病菌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和群体结构分析。

结果表明,河南省玉米小斑病菌有T、C、S、O等4种生理小种,但各小种在地区间的分布存在差异,其中,O小种是河南省各玉米产区小斑病菌的优势小种,且在豫南分布最广泛,其次是C小种和S小种,T小种的比例最小。

O小种具有不同致病力,强致病力菌株的出现频率较弱致病力菌株高,强致病力菌株主要分布在豫南地区,弱致病力菌株主要分布在豫北地区。

关键词:

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maydis);生理小种;鉴定;致病力

中图分类号:

S435.131.4+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439-8114(2015)07-1603-03

DOI:

10.14088/ki.issn0439-8114.2015.07.018

玉米小斑病为我国玉米产区重要病害之一,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温暖潮湿地区发生普遍而严重[1,2]。

近几年,由于抗病品种的单一化大面积种植以及全球气候的变暖,玉米小斑病逐渐成为河南省玉米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一般造成减产15%~20%,严重的减产达50%以上,甚至无收。

小斑病菌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鉴于玉米品种的细胞质类型分为T型、C型、S型和正常N型4种,按照对不同细胞质的专化性,通常把小斑病菌也分为T、C、S和O等4个小种。

20世纪70年代,国际上报道玉米小斑病的O、T两个小种[3,4],我国于1974年提出玉米小斑病菌存在生理分化现象。

1979年朱贤朝等[5]提出我国的玉米小斑病菌存在与美国类似的O、T这两个生理小种,并且认为T型小种在我国广泛存在。

1981年罗畔池等[6]提出将中国的玉米小斑病菌划分为16个生理小种。

1982年黄梧芳等[7]将我国的玉米小斑病菌分为6个小种,1989年魏建昆等[8]证实中国存在C小种。

2005年孔令晓等[9]鉴定了河北省玉米小斑病菌生理小种,2010年王利智等[10]对云南玉米小斑病菌生理小种进行了鉴定,研究表明玉米小斑病菌生理小种O、C、S和T小种均有分布,O小种是优势小种。

河南省玉米栽培面积大,小斑病发生严重,有关病菌生理小种的组成和结构目前还不清楚。

为了指导玉米抗病育种和品种布局,本研究开展了河南省玉米小斑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研究及群体结构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病原菌的采集与分离

2013年采集了河南省豫北、豫南、豫西和豫东4个地区的玉米小斑病病叶标本,采用组织分离和保湿培养的方法,在双目扩大镜下分离单孢菌株,共获得140个玉米小斑病菌株.

1.2鉴别寄主

分别为含有C、S、T型细胞质和正常细胞质的4份同核C103自交系,即C103C、C103S、C103T和C103N,由河南科技学院玉米研究所提供。

1.3生理小种鉴定

将从各地采集分离到的玉米小斑病菌菌株接种在PDA斜面培养基上培养,待产孢时,进行单胞分离。

将经单孢纯化的小斑病菌接在PDA+玉米汁液培养基上,于25℃培养箱内培养。

将具有T、C、S、N不同细胞质的鉴别寄主分别播种于花盆内,每盆15粒种子,保苗10株。

待玉米长到4~5叶期,将在PDA+玉米汁液培养基上培养10d的玉米小斑病菌加入少量含5‰吐温-20的无菌水刮洗,双层纱布过滤,配成浓度为1×104/mL的孢子悬浮液,用喷雾器喷雾接种。

接种后,将育苗盘移入25℃、相对湿度90%以上的接种室中,保持黑暗24h后,转入同一温室接受自然光照。

4~7d后调查发病情况,测量病斑大小,记载病斑类型,确定生理小种类型。

1.4鉴定标准

小种命名及致病力强弱标准参照孔令晓等[9]的方法。

玉米小斑病病斑类型分为萎蔫型病斑和坏死型病斑,每一类型细胞质玉米调查25个病斑,分别测量病斑的长和宽,计算平均值。

T小种:

在T型细胞质不育系上,病原菌所致的病斑为萎蔫型病斑,病斑的长和宽明显大于在C、S型细胞质不育系和正常细胞质自交系上的病斑。

C小种:

在C型细胞质不育系上,病原菌所致的病斑为萎蔫型病斑,病斑的长和宽明显大于在T、S型细胞质不育系和正常细胞质自交系上的病斑。

S型菌株(对S型细胞质致病力强的菌株):

S型细胞质不育系上,病原菌所致的病斑为萎蔫型病斑,病斑的长和宽明显大于在T、C型细胞质不育系和正常细胞质自交系上的病斑。

O小种:

在正常细胞质自交系上,病原菌所致的病斑为萎蔫型病斑,病斑的长和宽明显大于在T、C、S型细胞质不育系上的病斑,或在T、C、S型细胞质不育系上的病斑和在正常细胞质自交系上的病斑大小差异不明显。

强致病力菌株:

在T、C、S、N不同细胞质的鉴别寄主叶片上所致的平均病斑长度大于或等于6mm。

中致病力菌株:

在T、C、S、N不同细胞质的鉴别寄主叶片上所致的平均病斑长度大于或等于4mm,小于6mm。

弱致病力菌株:

在T、C、S、N不同细胞质的鉴别寄主叶片上所致的平均病斑长度小于4mm。

2结果与分析

2.1河南省玉米小斑病菌生理小种分布

对140个河南省玉米小斑病菌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的鉴定,由表1可以看出,河南省玉米小斑病菌有T、C、S、O等4种生理小种,其中O小种的数量为66个,分离频率为47.1%,C小种的数量为31个,分离频率为22.1%,S小种的数量为28个,分离频率为20.0%,T小种的数量为15个,分离频率为10.7%。

由此可见,O小种是河南省各玉米产区小斑病菌的优势小种,其次是C小种和S小种,T小种的比例最小。

从4种生理小种在豫东、豫西、豫南、豫北的分布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各小种在地区间的分布存在差异,O小种在豫南分布最广泛,分离频率为56.1%,其次是豫北和豫西,分离频率分别为48.6%和43.3%,在豫东分布相对较少,分离频率为37.5%;S小种在豫北分布最广泛,分离频率为27.0%,其次是豫西和豫南,分离频率分别为20.0%和19.5%,在豫东分布相对较少,分离频率为12.5%;C小种在豫东分布最广泛,分离频率为34.4%,其次是豫西,分离频率为26.7%,在豫南和豫北分布相对较少,分离频率分别为17.1%和13.5%;T小种在豫东分布最广泛,分离频率为15.6%,其次是豫西和豫北,分离频率分别为10.0%和10.8%,在豫南分布相对较少,分离频率为7.1%。

2.2河南省玉米小斑病菌O小种致病力变化和分布

由表2可以看出,河南省玉米小斑病菌优势小种O小种具有不同的致病能力,强致病力菌株出现频率为33.3%,中致病力菌株出现频率为47.0%,弱致病力菌株出现频率为19.7%,因此,目前优势群体为中致病力菌株群体。

O小种不同致病能力的菌株在不同地区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强致病力菌株在豫南地区出现频率相对较高,出现频率为34.8%,在豫西地区出现频率最低;中致病力菌株在豫西地区出现频率相对较高,出现频率为53.8%,在豫南地区出现频率最低;弱致病力菌株在豫北地区出现频率相对较高,出现频率为22.2%,在豫西地区出现频率最低。

3小结与讨论

对河南省玉米小斑病菌生理小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理小种主要有T、C、S、O等4种,O小种的分离频率高达47.1%,是河南省各玉米产区小斑病菌的优势小种。

这一结论与孔令晓[9]、王利智[10]和邱小燕[11]玉米小斑病菌生理小种的研究结论一致,由此说明O小种是我国玉米小斑病菌的优势小种,仍然是抗病育种工作的主要研究对象。

从4种生理小种在豫东、豫西、豫南、豫北的分布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各小种在地区间的分布存在差异,O小种在豫南分布最广泛,其次是豫北和豫西,在豫东分布相对较少;S小种在豫北分布最广泛,其次是豫西和豫南,在豫东分布相对较少;C小种在豫东分布最广泛,其次是豫西,在豫南和豫北分布相对较少;T小种在豫东分布最广泛,其次是豫西和豫北,在豫南分布相对较少。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与各地种植玉米的品种差异,以及玉米栽培方式有关系,由于某一细胞质类型的玉米种质有可能在某些地区长期种植,导致病原菌对某一种细胞质有专化性的生理小种出现频率上升[12];二是可能与各地的气候条件有关系,不同的气候条件对病原菌寄生适合度有影响,某个小种对当地的环境条件适合度较高,其出现频率就可能高,对当地气候条件适合度较低的生理小种,其出现频率就可能低[13]。

因此各地区应考虑和针对不同的生理小种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并进行品种合理布局。

在年度间,河南省玉米小斑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变化的趋势为,O小种出现频率先降低再逐步升高,S小种出现频率逐年增加,C小种出现频率逐年减少,T小种出现频率先增加然后逐年减少。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与当年不同细胞质类型的玉米品种栽培面积和布局有关系,导致病原菌对某一种细胞质有专化性的生理小种出现频率上升,另外可能与当年的气候条件有关系,影响病原菌不同生理小种的自然寄生适合度,适合度较高的小种出现频率可能较高[14]。

河南省玉米小斑病优势小种O小种具有不同致病力,强致病力菌株和中致病力菌株的出现频率较弱致病力菌株高,强致病力菌株主要分布在豫南地区,弱致病力菌株主要分布在豫北地区,说明O小种的生物学特性在改变,更适合温度高、湿度高的环境条件,应引起当地育种和生产部门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钟承茂.玉米小斑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J].农技服务,2008,25(2):

83-84.

[2]谢红辉.玉米小斑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J].广西热带农业,2010(6)1-4.

[3]SMITHBR,HOOKERAL,LIMSF.PhysiologicracesofHelminthosporiummaydis[J].PlantDiseaseReporter,1970(54):

819-822.

[4]HOOKERAL,SMITHBR,LIMSF,etal.PhysiologicracesofHelminthosporiummaydisanddiseaseresistance[J].PlantDiseaseReporter,1970(54):

1109-1110.

[5]朱贤朝,吴全安,李继平,等.玉米小斑病生理小种研究初报[J].植物病理学报,1979,9(2):

113-119.

[6]罗畔池,刘克明,杨明漪,等.我国玉米小斑病菌的生理小种[J].植物病理学报,1981,11(8):

49-56.

[7]黄梧芳,罗畔池,刘克明,等.不同细胞质王米对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maydis)侵染的反应[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82,5(4):

60-70.

[8]魏建昆,刘克明,陈俊萍,等.中国存在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的病理生理依据[J].河北农业科学,1989(1):

30-35.

[9]孔令晓,赵聚莹,栗秋生,等.河北省玉米小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及群体动态变化[J].华北农学报,2005,20(3):

90-93.

[10]王利智,康志钰,吴毅歆.云南省玉米小斑病菌生理小种的初步鉴定[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2(3):

352-357.

[11]邱小燕.四川省玉米小斑病菌群体多样性及对烯唑醇的敏感性研究[D].四川雅安:

四川农业大学,2012.

[12]朱小阳,吴全安.我国玉米小斑病菌的生理小种类型及其分布概况的研究[J].作物学报,1990,16(2):

186-189.

[13]邓福友,黄梧芳.玉米小班病菌对不同细胞质玉米致病力变异的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89,12(4):

11-16.

[14]刘爱国,张成和.玉米小斑病菌O小种优势种群变化趋势和玉米品种的抗病性监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7,20(4):

35-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