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覆盖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121879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9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室内覆盖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室内覆盖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室内覆盖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室内覆盖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室内覆盖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室内覆盖设计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室内覆盖设计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室内覆盖设计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室内覆盖设计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室内覆盖设计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室内覆盖设计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室内覆盖设计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室内覆盖设计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室内覆盖设计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室内覆盖设计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室内覆盖设计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室内覆盖设计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室内覆盖设计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室内覆盖设计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室内覆盖设计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室内覆盖设计方案.docx

《室内覆盖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室内覆盖设计方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室内覆盖设计方案.docx

室内覆盖设计方案

移动通信室内覆盖工程

设计方案

 

工程名称

倾城时代室内覆盖系统工程

建设单位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XX分公司

设计单位

XX省XXXX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设计时间

2008年06月27日

设计人

校对人

审核人

站点总体情况一览表

站点基本情况

建设地点

广州市天河区天河东路(国美对面)220号北纬:

23.138816°东经:

113.328752°

建筑情况

倾城时代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天河东路220号,为住宅小区。

共2栋,A栋28层,B栋29层,7层以上为住宅,6层为转换架空层,1-5层为商业裙楼,住宅6部电梯,其中A栋1#电梯运行区间为B3F-28F,2、3#电梯运行区间为1F-28F;B栋4#电梯运行区间为B3F-29F,5、6#电梯运行区间为1F-29F。

裙楼3部电梯:

7、8、9#电梯运行区间为1F-5F。

总共有电梯9部。

地下3层,为停车场,每层停车场约4500平方米。

站点占地7462㎡,总建筑面积63067㎡。

总面积

63067㎡

覆盖面积

约5.6万平方米

覆盖范围

倾城时代B3-5F,6F物业办公室,A、B栋6F以上住宅及9台电梯

不覆盖范围

6F架空层(除物业办公室)

GSM系统信源基站配置情况

基站类型

新建宏蜂窝RBS2206宏蜂窝(4TRU)

主机类型

ERICSSONRBS2206

输出功率

39dBm/每载波,载波数4

接口类型

N型母头

机房位置

B栋B2F电梯旁新建宏蜂窝移动机房

TD-SCDMA系统信源基站配置情况

信号源

新建BBU+RRU信号

基站类型

TDB18AE

基站配置

带四个TDBRRU

输出功率

33.0dBm/每载波

接口类型

N型公头

载波数

3

安装位置

TDB18AE安装于地下二层B座电梯厅旁新建移动机房内

室内分布系统覆盖方式及工程规模

分布方式

宏蜂窝+室内分布

天线数量

室内双频全向吸顶天线163副,室内壁挂定向板状天线51副,

干放情况

RRS情况

新增2套RRU(单通道)

一套TDRRU12061安装于B栋B2F电梯旁新建移动机房,利用4个通道,主机到RRS的电源线长度不超过30米;

一套TDRRU12061安装于A栋1F电井内,主机到RRU的电源线长度不超过80米;

电梯覆盖

采用定向板状天线专项及兼顾覆盖电梯厅

备注

业主联系人:

李经理:

网优XXXX:

移动局联系人:

目录

1.项目方案概述5

1.1建筑情况5

1.2当前电磁环境分析6

1.2.1中国移动当前信号状况6

1.2.2其他电信运营商信号状况15

1.2.3覆盖范围的确定16

1.4覆盖方式16

1.4.1GSM覆盖方式16

1.4.2TD-SCDMA覆盖方式16

2.设计依据17

3.设计思路18

3.1覆盖目的18

3.2话务量预测18

3.3社会经济效益分析18

3.4系统合路的确定18

3.5信源的选取思路18

3.6覆盖方式的确定19

3.7设备型号的确定19

3.8系统扩容与升级考虑分析19

4.方案分析20

4.1信号模拟测试20

4.2边缘场强预测分析20

4.3系统上下行平衡分析20

4.4有源设备的引入上行噪声对施主基站的影响分析20

4.5功率分配合理性与设备利用率分析20

4.6信号外泄和切换分析21

4.7与其他系统信号干扰分析21

4.7电磁辐射影响分析21

4.6其他系统干扰分析22

5.工程规模22

5.1覆盖范围和面积22

5.2工程安装规模22

5.3天线分布情况22

6.设备选型及主要性能指标23

7.施工安装说明23

7.1主设备安装说明23

7.2天馈系统安装说明23

7.3电源设备安装24

7.4接地情况24

7.5工艺规范24

8.设备材料报价清单26

9.工程费用预算27

9.1工程费用预算表27

9.2工程技术经济指标分析28

10.设计图纸29

1.项目方案概述

1.1建筑情况

倾城时代位于天河区天河东路(国美对面)220号,倾城时代为一高档商用住宅小区,有A、B共2栋,其中A栋28层,B栋29层,1-5层为商业裙楼,6层为转换架空层,6层以上为标准住宅楼,共360套住房。

住宅楼共6部电梯,其中A栋1#电梯运行区间为B3F-28F,2、3#电梯运行区间为1F-28F;B栋4#电梯运行区间为B3F-29F,5、6#电梯运行区间为1F-29F。

裙楼3部电梯:

7、8、9#电梯运行区间为1F-5F。

电梯总共9部。

地下室共3层,为停车场,每层停车场约4500平方米。

倾城时代位置图:

倾城时代建筑情况及覆盖建议

楼宇编号

层高

功能说明

覆盖建议

A栋

3.2米

7F~28F住宅

拟作覆盖

B栋

3.2米

7F~29F住宅

拟作覆盖

裙楼

4米

1-5F商场(6F空中花园)

拟作覆盖

地下层

3米

B1-B3F停车场

拟作覆盖

倾城时代电梯情况及覆盖建议

电梯编号

运行区间

共井情况

覆盖方式

1#

B3层~28层

独立井道

专项及兼顾覆盖电梯厅

4#

B3层~29层

独立井道

专项及兼顾覆盖电梯厅

2、3#

1层~28层

独立井道

专项及兼顾覆盖电梯厅

5、6#

1层~29层

独立井道

专项及兼顾覆盖电梯厅

7、8、9#

1层~5层

独立井道

专项及兼顾覆盖电梯厅

1.2当前电磁环境分析

1.2.1中国移动当前信号状况

测试时间:

2008.06.18上午

测试地点:

倾城时代内

测试工具:

启迪测试仪器一套

裙楼1F:

主要占用BCCH:

77的小区信号,信号强度在-62dBm~-85dBm之间,手机接收强度偏弱,通话质量较差。

裙楼2F:

主要占用BCCH:

77的小区信号,信号强度在-79dBm~-110dBm之间,手机接收强度较弱,通话质量较差。

裙楼4F:

主要占用BCCH:

68的小区信号,信号强度在-76dBm~-96dBm之间,手机接收强度较弱,通话质量较差。

6F空中花园(架空层):

主要占用BCCH:

77的小区信号,信号强度在-45dBm~-56dBm之间,手机接收强度良好,通话质量较好。

B栋9F:

主要占用BCCH:

68的小区信号,信号强度在-68dBm~-84dBm之间,手机接收强度偏弱,通话质量较差。

A栋10F:

主要占用BCCH:

77的小区信号,信号强度在-43dBm~-92dBm之间,手机接收强度西面较好,东面较差,通话质量均较差。

B栋12F:

主要占用BCCH:

68的小区信号,信号强度在-67dBm~-88dBm之间,手机接收强度偏弱,通话质量较差。

A栋13F:

主要占用BCCH:

77的小区信号,信号强度在-63dBm~-91dBm之间,手机接收强度东面较差西面较好,通话质量较差。

B栋16F:

主要占用BCCH:

68的小区信号,信号强度在-80dBm~-98dBm之间,手机接收强度较差,通话质量较差。

A栋18F:

主要占用BCCH:

79的小区信号,信号强度在-74dBm~-89dBm之间,手机接收强度较差,通话质量较差。

B栋19F:

主要占用BCCH:

68的小区信号,信号强度在-77dBm~-91dBm之间,手机接收强度较差,通话质量较差。

A栋23F:

主要占用BCCH:

65的小区信号,信号强度在-77dBm~-96dBm之间,手机接收强度较差,通话质量较差。

B栋24F:

主要占用BCCH:

61的小区信号,信号强度在-88dBm~-106dBm之间,手机接收强度很差,通话质量较差。

A栋28F:

主要占用BCCH:

65的小区信号,信号强度在-77dBm~-95dBm之间,手机接收强度很差,通话质量较差。

B栋29F:

主要占用BCCH:

65的小区信号,信号强度在-75dBm~-90dBm之间,手机接收强度很差,通话质量较差。

注:

B1F~B3F地下层及9台电梯均为信号盲区。

测试结果分析

当前中移动G网信号在倾城时代内状况是:

Ø在倾城时代楼层的信号强度在-96~-56dBm之间,楼体靠西面部分信号比东面稍强。

通话质量均较差,误码较高,切换频繁。

在房间内部区域由于建筑墙体的阻挡,信号有一定的衰减,信号强度较弱;

ØB1~B3F地下层及电梯均为信号盲区。

1.2.2其他电信运营商信号状况

中国联通尚未在倾城时代内作室内分布系统。

旁边有基站,根据现场的信号测试表明,中国联通的GSM、CDMA在室内大部分的信号强度平均在盲区-65dBm之间,通话质量较好,但电梯、地下层及部分楼层信号较差;中国电信未做室内分布系统,根据现场的信号测试表明,中国电信在区内的信号强度平均在盲区~85dBm之间,通话质量较差。

1.2.3覆盖范围的确定

根据现场勘测情况与结合移动网络优化的规划要求,本方案的覆盖范围确定为南沙奥园南区A、B、C、D、G、H、J、K栋楼层、地下室及25台电梯全覆盖,覆盖面积为250000平方米。

1.4覆盖方式

1.4.1GSM覆盖方式

本次室内覆盖拟采用新建宏蜂窝小区信号作为信号源无源分布系统进行覆盖,通过信号源引入主导小区,将信号均匀分布到各个天线,目的就是为了覆盖该站点室内的弱信号区域及盲区,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增强其主导小区信号,改善该站点室内弱信号区域的GSM信号覆盖状况和手机通话状况,提高中国移动的形象。

1.4.2TD-SCDMA覆盖方式

GSM系统采用新建宏蜂窝基站作为信号源+无源分布系统进行覆盖,通过信号源引入主导小区,目的就是为了覆盖该站点室内的弱信号区域及盲区,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增强其主导小区信号,改善该站点室内弱信号区域的GSM信号覆盖状况和手机通话状况,而TD-SCDMA改造系统是新建TD-SCDMA基站,利用GSM室内分布系统,经过合理功率分配与部分原系统的改造,采用GSM系统与TD-SCDMA系统合路后对该站点室内进行GSM、TD-SCDMA网络信号进行覆盖。

2.设计依据

见附录

3.设计思路

3.1覆盖目的

Ø倾城时代所有楼层(6F空中花园的物业办公室)、9台电梯及地下层。

3.2话务量预测

本次覆盖区域为倾城时代所有楼层、9台电梯及地下层。

估计覆盖区域移动用户持机通话人数按750人计算,设每用户忙时话务为0.0187Erl,则总话务约为750×0.0187=14.0Erl。

新建RBS2206宏蜂窝,4载波,话音信道数:

28,则忙时每线话务为:

14.0/28=0.50Erl,能够满足话务需求。

3.3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本项目的性质高档商用住宅小区,覆盖目的是覆盖信号盲区及弱信号区域,减少切换及话务吸收。

根据忙时话务量计算,在倾城时代内每天总的移动收费为:

14.0Erl×8(小时)×60(分钟)×0.25(元)=1680(元),达到较好的投资效益。

该项目点能有效改善倾城时代内的手机通话状况,覆盖范围及信号覆盖情况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使用户对中国移动公司的服务更加满意,进一步提升中国移动的品牌。

3.4系统合路的确定

由于TD-SCDMA系统与GSM系统的使用频段不同,导致在同一系统中的馈线损耗不相同,于是在对TD-SCDMA系统进行合路时如果直接将TD-SCDMA信号直接接入系统的起始端就会造成TD-SCDMA系统的天线口功率严重不平衡的情况,因此根据实际情况,将TD-SCDMA信号通过新增一条主干馈线利用功分器及耦合器合理地分配到各支路,在分布系统的支路上与原GSM系统接近天线的功分器或耦合器前进行合路,使TD-SCDMA信号功率能均匀分布到各个天线,并且对GSM系统的天线口注入功率影响不大。

3.5信源的选取思路

根椐移动公司网络优化的要求,本系统拟采用新建RBS2206型宏蜂窝基站信号作为信号源。

在B栋B2F电梯旁新建宏蜂窝移动机房安装RBS-2206型宏蜂窝基站,载波数为4个,其输出功率为39dBm。

根椐网络优化的要求以及话务量的需求,TD-SCDMA系统采用新建TD-SCDMA微蜂窝BBU+RRU基站信号作为信号源。

在B栋B2F电梯旁新建宏蜂窝移动机房内安装TDB18AE型基站,带2个RRU,载波数为3个,输出功率为33dBm/每载波

3.6覆盖方式的确定

Ø根据移动公司的网络规划,采用宏蜂窝基站信号的方式作为信号源的信号分布系统,对其进行覆盖;

倾城时代楼层全覆盖,采用全向吸顶天线覆盖;

B3F-B1F采用全向吸顶天线覆盖及定向板状天线兼顾覆盖;

电梯采用定向板状天线专项及兼顾覆盖电梯厅。

3.7设备型号的确定

3.7.1根据现场勘测与推算,考虑到施主信源小区的载波数与均衡各个天线的注入功率,同时尽量采用无源系统,基站的输出功率设为39dBm,型号RBS2206型4载波;

3.7.2楼层覆盖采用宽频段的全向吸顶天线及定向吸顶天线;

3.7.3地下停车场覆盖采用宽频段的全向吸顶天线;

3.7.4电梯覆盖采用宽频段的定向板状天线;

3.7.5无源器件采用800-2200MHZ的功分器与耦合器;

3.7.6采用1/2″普通阻燃馈线、7/8″普通阻燃馈线和13/8″普通阻燃馈线。

3.8系统扩容与升级考虑分析

考虑到3G的引入,目前系统所用的无源器件(包括天线、耦合器、功分器等)均为宽频带器件,支持800~2200MHz频段,方便于GSM与3G系统的合路;

Ø考虑到3G系统的引入,设计安装的天线数量与安装位置的布放已符合3G系统的覆盖要求,引入3G信源后,不需增加天线和改变天线的安装位置,只需在合适的位置合路进入原GSM系统即可,对原室内分布系统影响不大;

ØGSM室内分布覆盖系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有效的功率分配,室内分布系统各天线口的注入功率设计在8dBm左右,引入3G信源后,经过合路后天线口GSM信号注入功率小0.4dB左右,对原室内分布系统功率分配影响不大;原GSM室内分布覆盖系统安装GSM系统主机的地方有足够的空间给予安装3G系统主机,对3G信源的引入提供系统扩容、升级的方便。

4.方案分析

4.1信号模拟测试

我们采用启迪功率发射机和接收机各1部及测试仪器1套,在楼层内进行了典型的模拟测试{输岀功率为10dBm,设置频点为945MHz,详细记录模拟测试数据,根据模拟测试的结果可推算出覆盖区域内边缘场强符合室内分布系统的覆盖要求,充分考虑信号的自由空间传播方式与路径损耗,天线的安装位置与天线口注入功率满足室内分布系统的边缘场强达到覆盖要求。

本方案根据无线环境测试报告、边缘场强及模拟测试结果来确定天线口功率与天线安装位置。

4.2边缘场强预测分析

严格按照室内覆盖系统的技术指标设计,GSM系统室内覆盖的边缘场强取大于-80dBm,可以保证各系统终端语音和数据业务的良好通信效果;

路径衰耗:

PLd(dB)=PLd’(dB)+10Nsflog(d/d’)+FAF(dB)

PL(d’)为距天线1米处的路径衰减,典型值35dB

Nsf为同层衰减指数,取3.25,FAF为不同层路径损耗附加值。

根据天线设置情况,要求每面天线覆盖半径为15米,天线入口功率按10dBm计算,同楼层距天线15米处的路径衰减:

PL15m(dB)=35+10×3.25×log15=73.2(dB)

多路径损耗P为10dB,吸顶天线增益G为2dBi,同楼层距天线15米处信号场强:

Pr=Pt-PL+G-P=10-73.2+2-10=-71.2>-80(dBm)

可以满足覆盖要求。

4.3系统上下行平衡分析

在本室内信号覆盖系统中,没有采用干线放大器,同时系统其他器件为无源设备,因此能保证上系统的上下行链路平衡。

4.4有源设备的引入上行噪声对施主基站的影响分析

在本室内信号覆盖系统中,没有采用干有源设备,不存在上行噪声干扰

4.5功率分配合理性与设备利用率分析

各天线输出功率均在8.5dBm左右,并符合天线口输入功率低于+15dBm的国家关于电磁环境卫生标准的相关规定,可使得覆盖区域内达到良好、均匀的室内覆盖效果,通过详细的模拟发射测试和严密的计算可验证本系统完全满足覆盖要求,根据模拟测试结果可知,预期覆盖区域内边缘场强值在-80dBm以上;

在系统中尽可能使用主机的输出功率进行功率分配,减少有源设备的使用,且充分利用功分器进行功率分配,同时保证了天线口功率的平均分配。

4.6信号外泄和切换分析

4.6.1信号外泄分析

本次对倾城时代所有楼层、9台电梯及地下层;

Ø本次对倾城时代进行覆盖,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功率分配,为使室内信号在大楼楼层边缘区域都能为主导小区,而由于大楼裙楼很多大型玻璃窗,考虑到外泄问题,在向天河东路面现场选取离倾城时代泄露到室外最近的位置约20米左右做了模拟测试,由模拟测试数据可得知,室外入口处测得的信号强度小于-85dBm,故本室内覆盖系统信号的外泄不会对室外信号造成影响。

4.6.2切换分析

Ø大楼内靠天河东路窗边区域室外信号相对较强,在室内宏蜂窝开通时要做好优先级设置,以确保能在室内占用室内宏蜂窝小区的信号,避免室内与室外小区之间的频繁切换,保证室内的通话质量,同时减少ADCCH信号信道的开销;而为了确保在室内使用手机时能占用到室内小区的信号,建议在基站开通时作好小区优先接入设置,室内覆盖基站小区可优先室外小区10-15dB左右接入,可以满足覆盖要求,并且不会导致室内信号外泄出室外;

Ø为保证信号顺利切换,倾城时代采用在电梯内安装板状方式专项及兼顾覆盖电梯厅;天线电梯内外保持同一信源,因此出入电梯时不会产生切换现象;在地下停车场出入口控制好室内外信号的切换关系,因此出入时能保证全部顺利进行更软切换。

Ø覆盖系统的上下行信号要求平衡,不会出现单通或有信号无法上线的情况,不会因此而掉话。

4.7与其他系统信号干扰分析

为了减少基站的干扰,建议打开小区内蜂窝基站和周围宏蜂窝的动态功率控制和DTX功能。

4.7电磁辐射影响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即国标GB8702-88,电磁辐射的限值为:

●公众照射,在一天24小时内,环境电磁辐射的场量参数在任意连续6分钟内的平均值应满足功率密度<0.4W/m2(频率为30~3000MHz)。

●职业照射,在一天8小时工作时间内,电磁辐射功率密度的平均值(连续6分钟)应<5W/m2(频率为30~3000MHz)。

●对电磁辐射源豁免的要求为:

输出功率等于或小于15W的移动无线通信设备,频率为3-300000MHz时,电磁

辐射体的等效辐射功率小于100W。

对该室内分布系的天线口最强信号电平进行计算,该系统的天线口最强信号电平小于15dBm,设人员活动范围为距天线一米以外,则最强功率密度为:

0.001W/m2,电磁辐射满足公众照射防护要求。

4.6其他系统干扰分析

为了减少基站的干扰,建议打开小区内宏蜂窝和周围宏蜂窝的动态功率控制和DTX功能。

5.工程规模

5.1覆盖范围和面积

倾城时代室内覆盖工程的覆盖范围为倾城时代所有楼层(6F空中花园的物业办公室)、9台电梯及地下层,覆盖总面积约为56000平方米。

5.2工程安装规模

本次工程共安装室内双频全向吸顶天线163副,室内壁挂定向板状天线51副、功分器135个、耦合器20个,布放1/2″普通阻燃馈线约2239米,7/8″普通阻燃馈线约2065米,布放13/8″普通阻燃馈线约70米。

5.3天线分布情况

本次室内覆盖的天线分布方式充分考虑了各楼层建筑情况及当前楼内的室外信号,能够使室内信号的分布更加均匀合理。

(详见天馈线安装示意图DFGSMTH08012-02-01~DFGSMTH08012-02-12)

6.设备选型及主要性能指标

见附录

7.施工安装说明

7.1主设备安装说明

Ø新建宏蜂窝RBS2206安装在B栋B2F电梯旁新建宏蜂窝移动机房,具体请参考安装平面图。

7.2天馈系统安装说明

Ø在有天花吊顶的楼层,天线要使用天线支撑杆固定在天花下或梁柱下。

如有其他电信运营商的天线,必须距其1米以上。

安装完毕后要及时擦拭干净,并贴上标签。

楼层天线安装示意图

Ø在没有天花吊顶的停车场,天线要使用天线支架固定在天花下或梁柱下,如有其他电信运营商的天线,必须距其1米以上。

安装完毕后要及时擦拭干净,并贴上标签。

停车场天线安装示意图

馈线的布放要求整齐、美观,不得有交叉、扭曲、裂损的情况,馈线敷设的弯曲半径应符合馈线的技术指标。

所有馈线与其它设备器件之间的连接处均要求作良好的防水防尘处理。

在有天花吊顶的楼层、电梯井道内以及线井内,馈线都需要外加PVC套管,水平馈线布放于天花吊顶上,并绑扎牢固。

7.3电源设备安装

主机与干放供电电压为交流220V,直接从风机房内的原配电箱内取电,电源接入点不受外界开关控制;电源稳压器、插座及保护开关等均安装在电源铁箱内,安装于主机旁。

电源插板至少有两芯及三芯插座各一个,工作状态时放置于不易触摸到的安全位置,以防触电。

供电采用三芯2.5平方毫米的供电电缆,若电源走线较长,应用线码固定,固定间距为0.3米,或加套PVC管布放,走线外观要平直美观。

供电电压:

220±20%VAC功耗:

70~90W

7.4接地情况

直放站主机做好接地防雷保护;电源设备做好工作接地保护;并在主机输入和输出端用专门的馈线接地件进行馈线接地保护;其中室内接地和室外接地、馈线接地和抱杆接地的接地点应该分开,地线载面必须大于16mm2,接地电阻应小于5Ω。

7.5工艺规范

Ø在安装过程中,不得破坏大楼内原有设备和装修,并需征得业主的同意;

Ø安装室内天线时应戴干净手套操作,保证天线的清洁干净;

Ø为便于以后的设备维护,尽量将覆盖楼层的分布系统中的功分器及耦合器安装在各楼层的线井内;

Ø馈线的布放要求整齐、美观,不得有交叉、扭曲、裂损的情况,馈线敷设的弯曲半径应符合馈线的技术指标。

馈线弯曲曲率不能超过下表的规定:

线径

一次弯曲半径

二次弯曲半径

1/2″

70mm

210mm

7/8″

120mm

360mm

Ø不在机房、线井和天花吊顶中布放的馈线应套用PVC管,要求所有走线布放整齐、美观,PVC管转弯处的波纹管长度不得超过0.3米;在有天花吊顶的楼层、电梯井道内,馈线都不需要外加PVC套管,水平馈线布放于天花吊顶上,并绑扎牢固。

Ø馈线进出口的墙应用防水、阻燃的材料密封;所有馈线与其它设备器件之间的连接处均要求作良好的防水防尘处理;

Ø无源器件应用扎带,固定件牢固固定好,不允许悬空无固定位置;

Ø覆盖系统安装完毕后,应该测试系统的驻波等参数,完成工程自检工作;

Ø对每根馈线的两端和每个设备都要贴上标签,根据设计文件的标识注明该设备的名称、编号和馈线的走向;各种设备标签的编号格式参考GMCC验收规范。

8.设备材料报价清单

8.1材料清单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合路器(GSM/3G)

HXPC1-0809-2200-2-300N

10

虹信提供

2

3dB电桥(200W)

HXHYB2-0806-2500-2-200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