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艺术视觉鉴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124469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459.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陶瓷艺术视觉鉴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陶瓷艺术视觉鉴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陶瓷艺术视觉鉴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陶瓷艺术视觉鉴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陶瓷艺术视觉鉴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陶瓷艺术视觉鉴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8页
陶瓷艺术视觉鉴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8页
陶瓷艺术视觉鉴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8页
陶瓷艺术视觉鉴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8页
陶瓷艺术视觉鉴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8页
陶瓷艺术视觉鉴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8页
陶瓷艺术视觉鉴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8页
陶瓷艺术视觉鉴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8页
陶瓷艺术视觉鉴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8页
陶瓷艺术视觉鉴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8页
陶瓷艺术视觉鉴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8页
陶瓷艺术视觉鉴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8页
陶瓷艺术视觉鉴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8页
陶瓷艺术视觉鉴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8页
陶瓷艺术视觉鉴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8页
亲,该文档总共6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陶瓷艺术视觉鉴赏.docx

《陶瓷艺术视觉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瓷艺术视觉鉴赏.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陶瓷艺术视觉鉴赏.docx

陶瓷艺术视觉鉴赏

陶瓷艺术视觉鉴赏

第一讲:

概述

一、陶器的起源

制陶的发明与人类知道用火有密切的关系,被火焙烧的土地或者粘土因落入火堆而变得坚硬定型,可能促使原始先民有意识地用泥土制造他们需要的器物。

一般意义上来说,制陶完全可能由不同地区的原始先民各自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发现、发明,而不一定需要其他地方人群的传授与教导。

二、制作技术:

原始先民最早可能采用的制陶技术,大致有捏塑法与贴敷法。

过去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原始人类用涂抹泥土的竹、木枝条筐汲水,由此受到启发,发明了在筐篮上敷贴泥土烧制陶器。

这种说法虽引人入胜,但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此表示怀疑。

他们认为,如果用这种方法烧制筐篮那样大小的陶器,结果只能得到一堆瓦砾。

因此,人类制陶的开端极有可能是烧制用手捏制的小物件、小器皿,这样的小件制品,即使在最简陋的烧制条件下,也不乏烧成的机会。

只有在多次烧制成功的鼓舞下,才会促使先民思考粘土原料的选择与加工、成型方法的改进、烧成条件的改善,甚至专为焙烧陶坯的陶窑设计等等,从而烧制出器型比较大的陶器。

从我国早期制陶遗址陶器残片的分析,发现它们有泥片粘合的层理和陶片层理剥落的现象。

这种具有比泥条盘筑法更早、更原始的制陶术成型方法,文物考古工作者称之为“贴敷模制法”或者“泥片贴筑法”。

所谓泥条盘筑法,就是将拌好的粘土搓成泥条,从器底起依次将泥条盘筑成器壁直至器口,再用泥浆胶合成全器,最后抹平器壁盘筑时留下的沟缝;或进一步一手在器内持陶垫或卵石顶住器壁,一手在外持陶拍拍打,使器壁均匀结实,尔后入窑烧制。

如若陶拍刻印有花纹,则器表形成一种装饰花纹(即所谓“印纹”)。

轮制成型,是在盘筑法的基础之上产生的一种制陶技术,它借助于称为“陶车”的简单机械对陶坯进行修整。

在我国古文献中,陶车也称为陶钧,它是一个圆形的工作台,台下的中心处有圆窝置于轴上,可围绕车轴作平面圆周运动。

将陶坯置于工作台面的中心,推动台面旋转,便可用手或借助工具对器型进行整修。

有些在成型时可能还使用了有支架的削刀,烧成时使用了类似匣钵的装置。

轮制陶器是制陶术的一个飞跃,因为它所使用的简单机械陶车可以看成现代机器车床的发端,它的出现提高了生产力,可能以有某种作坊与社会分工的发生。

这种技艺的熟练使用,显然要有长时间的锻炼。

在工艺上也意味着制备原料坯泥的巨大进步。

因为轮制陶器要求坯泥均匀、细腻,并且有相当的湿强度,只有这样,才能在陶车的惯性旋转中利用坯泥的离心力,使器壁较薄、器型规整。

当然即使现代手工制陶仍然用于生产艺术陶器(如紫砂茶具等)。

三、制陶粘土与羼和料。

粘土是由地表的岩石风化分解而成,属于含水铝硅酸盐矿物质,粘土的主要成分是硅和铝的氧化物,烧制陶瓷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经人工高温将粘土还原成“岩石”。

铝、硅成分是陶瓷的骨架材料,其余钾、钠、镁、钙、碱土金属氧化物属于易熔或助熔材料。

铁钛氧化物在烧制白陶或白瓷时起呈色作用,含量愈多,呈色愈深。

我国著名的宜兴紫砂器就是用一种名为“紫金土”的粘土烧成,其氧化铁含量在10%左右。

粘土在湿润含水状态下一般既有可塑性,在高温焙烧中又有固定成型的烧性。

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粘土中的易熔物质开始熔化成液填充到未熔化的颗粒之间的孔隙中,使陶坯体积收缩、密度提高。

在气孔率达到最低值、密度也达到最大值时,称为烧结状态,这时陶器本身也变得致密坚实。

烧结温度因粘土化学组分不同而不同,一般在1000度以上。

为了改善粘土原料的工艺性能,先民还有意识地在粘土中加入砂子、稻壳、贝壳屑等,通常把这类加入物称为羼和料。

这些羼和料在陶坯干燥收缩和烧成收缩中,起着降低陶坯的变形与破裂的作用,砂子(石英颗粒)也较一般粘土可耐高温,因此,砂质陶器又常用作炊具。

四、陶系:

黑陶、白陶。

陶器通常就其外观区分为红陶系、灰陶系、黑陶系、白陶系和硬陶系等。

早期黑陶坯体含有大量的炭化稻壳等,胎体疏松,吸水率高。

晚期黑陶多制作精致,或磨光或着色。

白陶质料不是普通的陶土或瓷土,在显微镜下观察,陶片中有大量纤维状物,可能是灰石、角闪石风化的产物。

有一些白陶则是用北方常见的“坩子土”的瓷土烧制,只是因烧成温度低,没有烧结瓷化而已。

五、陶器的器类与组合。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主要是日用器皿,按用途可分:

1、汲器,如仰韶文化的小口尖底瓶,大汶口文化的背水壶等。

此外,如陶双耳罐或小口瓶也可能用作汲器。

2、炊器,有罐、鼎、鬲、釜、甑、灶等。

3、饮器,有爵、(甲)、角、(角瓜)、杯等。

4、食器,碗、钵、豆、盘等

5、盛贮器,有壶、罐、瓮、瓶、尊、盆、缸等

6、其他杂器,如圆筒器座、平底器座、覆钵的盖(其上有纽或鼻)、还有一些用途不明的器类,例如有一种内壁有密集的槽,器壁下部有孔,有人认为是研磨器,有人认为是澄滤器。

六、器表的修饰与花纹。

器表修饰有两类:

一类是器表加工。

1、表面磨光在陶坯未完全干燥时,用骨、竹、石等坚硬光滑的工具对陶坯进行同一方向的打磨,使粘土颗粒顺着一个方向排列并具有暗淡的光泽。

这虽然是为了美观,可能也有增加陶器的致密度和减少渗水的作用。

2、涂刷陶衣这种方法多见于彩陶,陶衣本身就是便于绘画的素地。

陶衣因材料不同有不同的呈色,这就足以启发先民在器表作画。

陶衣的原料是碾磨得极细的某种粘土悬浮液,白色的可能是瓷土,褐黑色的可能是含锰的粘土,红色的可能是含铁质的红土或赭石。

彩绘后的陶坯经入窑烧成后就成了不褪色的彩陶。

另一类器表修饰是花纹装饰。

1、拍印花纹及滚印花纹在陶坯制成后,用木制或陶制的花纹拍(印模)拍打器表形成纹饰,或者是用卷缠绳索的木棍在器表滚印成花纹。

绳纹是一种简陋原始的花纹,流行久远,其原因可能是出于便于执持、不易滑脱、制作方便等实用性因素。

拍印花纹还可能与泥条盘筑法制器有关,因为较为进步与考究的泥条盘筑法制器,除了抹平泥条的沟缝还要拍打器壁使之坚实均匀。

拍印花纹特别盛行于商周时期南方印纹陶的硬陶器,这可能是因为硬陶原料的湿强度不高,不宜用轮制成型的缘故。

2、附加堆纹通常是用泥饼或搓得很细的泥条以泥浆粘附于陶坯外壁组成平行或各种角度交叉的花纹,一般在泥条上还要加按指纹。

从其所粘附的器型大小和粘附的地位来考察,这种装饰手段可能兼有加固器壁、便于抱持的实用目的。

3、剔刻纹用竹、骨做的工具在陶坯上剔刻出各种花纹,如锥刺纹、指甲纹、篦纹、曲折纹、圆圈纹、弦纹等,或几种花纹并施,组成层次或圜带。

4、镂雕纹这种花纹多施于器壁较薄陶器上的器座、器柄或圈足上。

通常镂刻为三角纹、圆孔、四边形纹等,有时几种花纹相间使用,上下再饰以剔刻纹或圜带状形成两边连续的花纹图案。

5、烧成后彩绘花纹这类装饰手法与其他手段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在烧成之后再在器物上着彩绘制,花样繁多,但易于剥落,很可能烧成后再彩绘的器物是用于殉葬的明器而非实用器。

陶器纹饰的纹样有各种不同的称呼,但这些称谓并未规范化,有的纹样因各人所见不同有不同的名称,一般通用习称的有绳纹、篮纹、方格纹、弦纹、螺旋纹、席纹、编织纹、篦划纹;仰韶彩陶的鱼纹、变形鱼纹、联贝纹、鸟纹、玫瑰花纹等。

商代陶器还有仿铜器花纹的兽面纹、夔纹、云雷纹、回纹、旋涡纹、蝉纹等。

至于印纹陶上的所谓几何纹,至少也可以分作三类:

一类是仿细篾丝或麻布的编织纹;一类是仿铜器的回纹、云雷纹等;一类是用竹管等戳印的圆圈纹带与其他纹饰交叉使用的花纹。

第二讲:

陶制工具与建筑材料

一、制陶、纺织与渔猎的工具。

1.陶锉多见于仰韶文化遗存中,因器型近似于现代的铁锉,故名。

可能用于整治陶器胚胎。

2.陶刀系用残器碎片磨成,形状为长方形或弧角长方形,一边磨刃,因类似石刀,故名。

刀的中部有钻一个或两个圆孔的,或是用于刹禾的镰。

3.陶纺轮为圆珠形,中间有一圆孔可以纳柄。

陶纺轮有三种:

一种为上下平面,周壁直;一种为上下平面,周壁圆鼓;另一种为上部呈半球状,底部平,周壁较薄。

一般为直径3—4厘米、厚1.3—1.5厘米,多为泥质红陶或灰陶,黑陶少见,且多素面磨光,也有一面或两面刻有记号或简单纹饰。

4.陶抵手(也称陶垫子)其形状多为上面平,下为半球形,平面中部有一细圆柱似杵形柄,倒看似蘑菇。

所见以红陶居多,表面磨制光滑。

其用途有人认为是在制作陶坯时,为了防止器表拍印花纹时器壁凹陷,用陶垫子在器壁内支持拍印,故称“陶垫子”。

5.陶网坠一种为扁球状椭圆形圆柱体,在器中部有一凹槽;另一种为扁圆柱体,器的两端各有一个凹槽,多为细泥质红陶或灰陶。

由于器形似石网坠而得名。

6.陶弹丸其形为圆球状,表面光滑,大小不一,一般最大直径约为4厘米,小者为2厘米。

泥质红陶与灰陶兼有。

有人认为是狩猎所用的弹丸。

7.陶印模皆泥质灰陶,扁平椭圆形,背面为扁圆握柄或有鼻,面上刻有许多阴线方格纹,应为拍印商代中期方格纹的陶印模。

另一种为扁椭圆长条形,器的一面刻有阴线横行夔纹图案。

二、冶铸工具:

1、铸造青铜器的范模

铸造青铜器的陶范类似现代铸造金属的砂型,制法是用掺有细砂的陶泥,制成各种形状的内范(范芯)和外范(外模),在窑炉内稍加烘烤,火候很低,呈红色或棕红色的范模。

用范模铸造各种青铜器的优点是,由于烧制陶范的火候较低,胎质疏松,透气性好,热传导性快,铸造时在高温铜汁注入后,不会因剧热而炸裂。

有容器范、工具范、兵器范和其他杂物范。

容器范多是用两扇外范和范芯合成,外范里面多有阴线刻制的饕餮纹、云雷纹、夔纹和弦纹等美观的图案装饰。

工具范多用上下两扇外范合成,但也有采用外范与内范合铸。

兵器范也多用上下合铸。

还有造币的钱范。

2、铸造铁器的范模

已发现的实物证明,我国在春秋晚期已经有了铁器,而到了战国时期,我国冶铸铁器的手工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

制范浇注是当时先进的技术。

3、坩锅与炉具

在郑州商代中期铸铜作坊遗址和安阳殷墟商代晚期铸铜作坊遗址中都发现用于冶炼青铜的工具——坩锅。

一种是商代中期的大口、深腹、斜壁、粗砂质、厚胎缸,在器外壁涂上一层砂质泥作坩埚使用;另一种是商代中期的敞口、深圆腹、圜底泥质大口尊,在器的内外糊上砂泥作坩埚使用。

鼓风管是古代冶炼铜铁的重要工具之一,在河南登封告成的战国阳城铸铁作坊遗址中,发掘出炼铁用的鼓风管,为一头粗、一头细圆筒拐角形,粗泥质灰陶,器表饰绳纹,出土时有些陶管头部被烧成红色。

三、建筑材料:

1、陶井圈

水井的发明使用,使人类定居生活能不依靠地面的水源,扩大了人类定居与活动范围,水井的存在也意味着有相当人口的人群聚落的不形成。

田野考古发现最早的古代水井是那种临近地面水源的渗水井,且多是土坑井,而战国秦汉以后的古井,则分别出现了井圈和榫卯砖、契行砖及普通砖支护的井壁。

井圈口径各不相同,高度也不相同,口径80—100厘米、高45—50厘米、厚2.5—4厘米,有的井壁还有渗水圆孔。

2、瓦与瓦当

西周的陶瓦有筒瓦和板瓦两种。

筒瓦的制作是这样的:

用两端口径不同的圆筒形瓦坯,经过修整与拍印纹饰,再切割成对等的两半,最后即成为两端宽窄不同的半圆形筒瓦。

也有在筒瓦坯中间或偏于一端粘接上一个圆锥状瓦钉或半圆形瓦鼻。

筒瓦表面多饰有绳纹,也有在筒瓦表面的绳纹上又加上几道宽弦纹;有的筒瓦表面用双线刻划和磨制出精美而正规的云雷纹图案。

考古上称的板瓦,其横断面也为弧形,与筒瓦的不同之处,仅在板瓦的弧径大,而筒瓦的弧径小。

西周的瓦当虽发现很少,但已见有全瓦当和半瓦当的制作,都是以范芯敷泥模制,而后拍打成型,只有模制才能保障建筑用材的规格化和便于调度使用。

春秋时期的筒瓦形制,是在筒瓦上端增加一个长约1.5厘米左右和稍小于瓦头的子口,使前后相覆的筒瓦可以紧密地套接在一起。

有的筒瓦还在近下端拱背处挖一个小圆孔,以便加瓦钉控制扣合上下筒瓦的位置,使上下筒瓦不致脱落。

春秋时期的板瓦形制和西周略同,也有在板瓦下端的中部挖一小圆孔加制瓦钉,以使下层板瓦不致脱落。

春秋时期的瓦当,在“当”的边缘处凸起一周或半周沿边,或在瓦当面的中间施双勾纹或方格纹。

并在瓦当的迎头处挖一圆孔,以便插钉固定。

西周时期的瓦钉都是直接粘结在筒瓦或板瓦的外面,到了春秋时期,瓦钉则是单独制作,形如蘑菇,使用时把瓦钉插入筒瓦、板瓦或瓦当一端的圆孔内,即可起固定作用。

战国时期的筒瓦,其胎质教春秋时稍有加厚。

榫接处多呈凹弧状,便于两瓦相互吻合。

战国时期的板瓦稍大且宽,瓦的内壁有饰篮纹,瓦的窄头表面饰几周弦纹。

战国时期瓦当的筒瓦面上多有一个圆孔以便插入瓦钉,瓦当表面的纹饰教春秋时期大为增多。

半瓦当的文饰,在中原地区以卷云纹为主,并有少数兽面纹。

圆瓦当中间多为圆圈纹,圈内填方格纹,圈外有对称的4双钩纹。

秦统一后的秦代瓦当花纹装饰有了明显的变化,有动物纹、植物纹、云纹。

秦始皇陵附近出土的瓦当上有奔鹿、凤鸟、狗等动物纹饰。

咸阳宫出土的瓦当为组合成对称的扇面状综合图案,分四个扇面,填以各种纹样,一般为内圈饰方格纹、网纹、点纹、四叶纹、树叶纹等;外圈扇面形内饰有双鹿、昆虫等。

凤翔出土的有树叶纹瓦当,咸阳宫出土的有莲瓣纹、葵花纹、卷曲纹、卷云纹瓦当。

秦国瓦当上面有文字的很少,所见“维天降灵、延元万年、天下康宁”的12字瓦当,则是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产物。

秦代和先秦瓦的制法,都是采取硬模的方法制成,汉瓦内面印有布纹,可能是在模芯覆以湿麻布,而后覆以泥坯轮制或拍打成型,因有一层湿布衬底,瓦亦易于脱模。

汉代瓦当上的花纹装饰与战国时期相比有了较大变化,花纹除了常见的云纹外,大量的是文字瓦当,按文字的内容可分:

宫殿类、官署类、祠墓类、吉语类4种。

瓦当中间多有一个鼓起的圆泡装饰,外面有同心圆纹两周,划分为内外两个圈,圈间饰花纹或文字。

汉代带纹饰的图案瓦当,有不少仪态生动,如新莽时期的瓦当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也有双勾纹和卷草纹。

北魏板瓦呈褐色,质地细腻,火候较高。

板瓦的瓦头处捏成花纹或锯齿形装饰,一般称为花头板瓦。

板瓦内面多饰有布纹,长49.5厘米、宽33厘米、厚2.5厘米。

筒瓦呈灰褐色素面带榫头、瓦的内面也为布纹,表面光润,一般长49.5厘米、径13厘米、厚2.3厘米。

北魏城址还出土有琉璃挖残片,这应是目前我国出现最早的琉璃瓦。

瓦当的装饰主要有莲花纹、兽面纹两种,以莲花纹最多。

莲花纹以6个双瓣宝装式的莲花,中间凸起一个圆珠,四周饰以联珠纹,径15.6厘米、厚1.6厘米。

也有七瓣八瓣莲花组成的瓦当面装饰。

此外还有兽面纹瓦当,卷云纹和朱雀纹瓦当,文字纹瓦当很少见。

瓦钉作扁平菱形,下有长柄,菱形中又交叉成4个小菱形孔。

东魏与北齐时期的瓦以素面居多,质地坚硬厚重,背面有布纹,表面有黝色的光泽。

筒瓦皆有榫头(母子口),直径16厘米、厚2.5厘米。

板瓦和筒瓦上多有戳记。

唐代筒瓦均为浅灰色,表面多为素面。

里面有布纹。

另也有一些绿色琉璃瓦片。

板瓦表面多素色,背面有布纹和磨光两种。

瓦当多系花纹瓦当,其中以莲花纹较多,不同的花纹有数十种之多。

另有莲花纹、兽面纹瓦当。

莲花纹的花瓣有肥有瘦,有长有短。

一般是瓦当中间有一凸起的圆珠心,挖的周边有凸起的圆圈,从莲花中心向周围伸出莲花瓣。

3、画像砖

画像是用雕刻木模在砖坯上压印而成。

画像砖的内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特别是独幅画像砖每一幅都是艺术价值很高的版画,其中最突出的是四川东汉画像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有一些反映当时的各种生产活动画面,如播种、收割、舂米、酿造、盐井、探矿、采桑等,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其次的题材则是各种建筑设施,如阕、观、庭院、室内陈设等,反映了当时邸宅、官衙建筑。

第三类题材是表现汉代社会风俗的,如集市、宴乐、游戏、舞蹈、杂技等。

第四类为车骑出行题材的画像砖,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的统治阶级出则伍伯前驱,骑吏、鼓吹等前导,属车随从。

最后一类题材为神话故事,这是一类特殊的砖,多是成排镶嵌在小砖券筑墓室的两个侧壁中部,也有少数镶嵌在墓室甬道的两侧中部。

这种画像砖在墓内是墓主生前的生活写照,它与汉墓壁画、汉墓的画像石有同样意义。

凡镶嵌有画像砖的墓多为东汉时期官僚地主阶级的墓葬。

第三讲:

陶塑与陶俑

一、陶塑:

陶塑是指新石器时代用粘土捏塑烧制的原始崇拜偶像,以及各种小型的人物、动物等艺术品。

1、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陶塑。

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数量最多。

早期的陶塑有泥质红陶的陶羊和陶猪等,虽然制作不够精细,但已准确地显示了这些动物的姿态和形象。

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也有姿态生动、形象毕真的陶塑人像和鸟、猪、羊等陶塑作品。

2、仰韶文化时期的陶塑。

仰韶文化时代作品有陶塑人像、鸟、蜥蜴等。

甘肃礼县高寺遗址出土陶塑头像与天水柴家坪遗址出土的陶塑头像等作品,制作精细、姿态生动,特别是甘肃秦安大地湾出土的陶塑人头像瓶,不仅瓶身饰有鲜艳的彩绘,而且瓶口塑造的人头像也精制生动,头像面部清晰,耳、目、口、鼻部位匀称,甚至发型和头上佩带的类似串珠系带也逼真地塑造出来。

这些陶塑头像不仅是珍贵的艺术品,也为研究当时人们的发型和头饰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在湖北石家河邓家湾的青龙泉三期文化中,教集中地发现了大批红陶捏制的小动物,数量、品种丰富多样,除人像外,还有鸟、鸡、长尾鸟、猪、羊、象狗、猴、豹、鼠等鸟售形象的作品,另有两栖动物龟等。

这些人物头像、禽兽等陶塑既是艺术作品,也反映了那时的生态环境及动物与人的关系。

3、红山文化时期的陶塑。

在辽宁红山文化“女神庙”遗址所发现的大约分属5或6个个体的女神像的陶塑残块。

尤为珍贵的是神庙主室西侧发现的接近真人大小的彩塑女神像,肢体虽已残碎,但头部基本完好,较为完整的还有肩臂乳房、手等。

在此以前还在喀左东山嘴红山文化的祭祀遗址中发现了两个小型孕妇塑像。

据研究,女神庙已残碎的女像可能也与孕妇像一样同属坐姿,女神头部两眼都用圆形玉石镶嵌,更显生动。

这3尊女神像虽有大小的不同,但显然都是原始崇拜的偶像。

4、至于青铜时代的陶塑艺术成就则应从同时期的青铜器皿,青铜造像的造型与装饰中来观察,因为它们都是以陶塑为范本,用陶范浇铸。

通过这些造型独特,姿态生动的青铜作品,我们不难想象当时陶塑所达到的高度艺术水平。

5、彩陶:

陶器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划时代的标志。

彩陶是指在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一种绘有黑色和红色纹饰的无釉陶器,即指新石器时代一种彩绘的陶器,这种陶器大都为手制;也有部分是轮制而成的,表面修理光滑;也有极少数绘有人物纹的,彩先绘在坯上,然后入窑烧成,触水不脱,造型根据实用要求而创造。

它们种类多样,形体完整,形成了朴素,优美的艺术效果;彩陶文化是我国灿烂的原始文化中的组成部分,新石器时代的仰韶、马家窑、大汶口、大溪和屈家岭等文化遗址都发现了彩陶,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准。

中国的彩陶,出现在七千多年前,衰落在夏朝,延缓到汉代,前后有五千年历史。

中国彩陶以它的造型,纹饰的衍变,书写了中国远古的历史。

纹样构图从单纯的散点到繁缛的连续,进而发展为封闭的形式。

形象由自然的再现到抽象的几何纹,由描写对象到形式美感的追求,都表现了审美意识的不断强化与逐步成熟。

随着社会意识的变化,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纹饰比早期神秘、严肃。

前期比较生动、活泼、自由、舒畅、有流动感,而后期则严峻、静止、封闭。

在形式上,直线多于曲线,空间封闭多于连续,活泼的曲线和圆点、弧形减少,而直线、方块、三角形态居多。

彩陶图案中,可看出人类的童年的欢乐,及鼎盛时期的繁荣历史,而后期,严肃的纹饰表露了沉重压抑的心态,和向青铜文化迈进的沉重脚步。

彩陶纹饰是陶瓷装饰中最早的彩绘,它是陶器形体的附加物。

造型的出现,可以说完全是人类的需要,是为功能而创造的。

装饰彩绘,则与最初的实用功能无直接关系,完全是人的审美意识的自觉显现。

彩陶文化,是人类童年时期的艺术创造,它反映了人类天真的稚趣和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中乐观进取的纯净心态,是原始时代人类行为的传真写照,是人把审美寄托于最早创造的物质产品上,也可以说是陶器成为了人的精神文化的载体。

6、光彩照人、异想天开的仰韶文化彩陶仰韶文化距今大约7000年左右,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彩陶最丰盛繁华的时期。

它位于黄河中游地区,以黄土高原为中心,遍及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河北、宁夏等地。

仰韶文化的制陶工艺相当成熟,器物规整精美,多为细泥红陶和夹砂红陶,灰陶与黑陶较为少见。

其装饰以彩绘为主,于器物上绘精美彩色花纹,反映当时人们生活的部分内容及艺术创作的聪明才智。

另外还有磨光、拍印、等装饰手法。

造型的种类有杯、钵、碗、盆、罐、瓮、盂、瓶、甑、釜、灶、鼎、器盖和器座等,最为突出的是双耳尖底瓶,线条流畅、匀称,极具艺术美感。

由于时间跨度与分布地域的不同,仰韶文化必须分类加以区别,主要有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

双耳尖底陶瓶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高54厘米,口径6.5厘米,1972年陕西临潼县姜塞出土,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此瓶为细砂红陶,是当时的汲水工具,小口,尖底,深腹,腹侧有两耳,可系绳。

当瓶空时,重心靠上;汲水时,瓶倒置水中,水便注入瓶内,使重心下移,瓶自动竖起,使用方便。

这是仰韶文化遗存中特有的产品,距今约6000年,设计美观,实用性很强,体现了当时仰韶人的智慧。

彩陶鱼鸟纹细颈瓶

仰韶文化彩陶,高21.6厘米,口径2.1厘米,1958年陕西宝鸡北首岭出土,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泥质红陶,遍体磨光。

器形尤如葫芦,小口,细颈,阔肩,扁腹,肩腹间有脊棱,腹下部收,小平底。

瓶身以黑彩绘水鸟衔鱼纹。

造型秀美,构图简单生动。

 远古的乐音、奇妙的魅力的半坡彩陶

最早发现于西安半坡,距今有七千年的历史。

是我国彩陶文化历史较早、特点突出、影响较大的一个类型。

半坡彩陶的遗址,在河流的岸边,因而半坡的彩陶有汲水尖底瓶、葫芦、长颈瓶,另外还有盆类、罐类,与今天的盆罐大体相似。

半坡彩陶早期纹饰,多为散点式构图。

也就是说,在一件器型上,装饰往往只占据器面的一小部分,纹样一般是自然形态的再现。

半坡纹饰的形象可爱,表现了人类童年的天真稚气和与自然的亲切关系。

仔细体味,有人与自然溶为一体的感觉,可以说是半坡人原始生活的记录。

纹饰形象主要描绘了当时人们接触的动物,有奔跑的鹿、鱼纹、人面纹、蛙纹、鸟纹、猪纹以及由以上纹样两种或三种组合的纹样。

也有一些单纯的任何纹样如折线纹、三角纹、网纹等。

人面鱼纹彩陶盘

仰韶文化,高16厘米,口径39.5厘米,1955年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的代表作,细泥红陶,绘黑陶,敞口,卷沿,浅腰,圜底近平。

口沿上施以黑色,八等分的间隔处饰以条形或三角形,简洁明了。

器身为赭红陶衣,器内壁施绘对称的人面纹和鱼纹各两幅,构成奇特的人鱼合体,体现了半坡人对鱼的崇拜之情,又似有某种原始巫术的意味,深藏奇妙的历史待解之奥秘,引人遐思。

  彩绘船形壶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高15.6厘米,长24.厘米,陕西宝鸡北首岭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此壶形状像船,头尾尖尖,杯口,短颈,平肩,两肩上各有半环耳可以系绳。

在船腹处用黑彩绘有网状纹饰,像张挂鱼网,应与当时人的渔猎生活有关。

人头壶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高23厘米,底径6.3厘米,1953年陕西洛南县出土,西安半坡博物馆藏。

半坡类型陶器精品,泥质红陶,既是生活实用器皿,又是人头像陶塑艺术品,为人头葫芦身形,平底,壶背有口,可盛水。

少女形象,仰头浅笑,樱唇微启,似在轻轻哼唱着歌曲,神态安详。

刻画手法细腻传神,甚为感人。

稚气天真、活泼生动的庙底沟彩陶

庙底沟类型的彩陶,主要有盆、碗、罐等。

早期和中期也有类似半坡的葫芦形瓶。

庙底沟彩陶比半坡成熟得多。

点、线、面搭配得当,空间疏朗明快。

曲面之间,穿插活泼的点和线,使纹样节奏鲜明,韵律感很强。

二方连续的组织结构,是节拍的具象化,更使之有较强的音乐效果。

这反映了原始的恬淡、闲静的心态。

彩陶花瓣纹盆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高12厘米,口径20.3厘米,1956年河南陕县庙底沟出土,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泥质红陶,器表磨光。

钵体盆形,敛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