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集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125689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10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集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集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集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集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集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集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6页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集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6页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集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6页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集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6页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集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6页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集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6页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集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6页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集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6页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集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6页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集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6页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集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6页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集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6页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集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6页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集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6页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集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集锦.docx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集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集锦.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集锦.docx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集锦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集锦

主持人:

张健

卷首语

行走,是思想的基石。

没有了行走,思想便被束缚在象牙塔中,只是乌托邦式的美丽,缺乏沉稳与厚实。

思想,是行走的灯塔。

没有了思想,人就好象行尸走肉一般活在世上。

思想,为我们规划了未来的美好图景,是人类进步的源泉。

回望过去,展望未来,在生命的旅途中,我且行且思。

坚实的脚印记录下成长的足迹,生命因思考而崇高,价值因行动而绵延……

且思且行,总有一天,路旁花开只为我绽放,总有一天,我会收获最好的自己……

 

1.关于校门口小摊小贩情况调查……………………………4

2.家乡变化小考察……………………………………………11

3.…………………………41

4.………………………………

5.………………………………

 

安站镇刘村小学王庆来

一、主题的提出

教育局三令五申:

学校门口严禁设摊。

但近年来我校门口投点设摊的现象屡禁不止,严重扰乱了学校的教学秩序,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因此,我们提出了《关于校门口小摊小贩情况的调查》的课题进行研究。

二、活动目标

1.通过采访、调查、咨询等途径使学生认识到乱吃零食、乱花钱的危害。

2.通过对校门口小摊小贩情况调查研究,多渠道、多方位、多角度地让学生对小摊小贩有一个正确、清晰的认识,培养学生初步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充分体验围绕一个小课题开展研究、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并初步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4.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方式

观察、问卷调查、实地采访、走访专家。

四、活动准备

1.确立活动班级。

2.设计好学生、家长、教师调查问卷及个案调查表。

3.做好相关部门的联系工作。

五、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确立研究主题

1.确立研究主题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校门口的流动小摊严重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给学校的常规管理带来了不少麻烦,同时,也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从我们平时的观察调查中可以发现:

这些小摊小贩上的东西无生产日期、不卫生、质量差。

但他们利用学生年幼无知的特点,采用色彩鲜艳、有声音、带玩具、有奖、价钱便宜等手段来吸引学生,尽管学校、家庭也特别注意这方面的教育,但仍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前去购买,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学生乱花钱的意识,学生间的攀比现象呈上升趋势,同时,一些不良习惯也随之形成,甚至有个别学生发展到偷拿他人财物,学生深受其害。

为了杜绝和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师生一起通过观看录像、讨论交流,共同确立了《关于校门口小摊小贩情况调查》的研究主题。

2.提炼有价值的课题

通过观察、交流、谈论,学生提出了二十多个问题。

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类和整理,最后达成共识,确立了以下四个课题:

(1)校门口小摊小贩的设摊情况;

(2)学生购买情况;(3)教师、家长、社区人员对小摊小贩所持的态度及所采取的措施;(4)对学生的危害。

第二阶段制定方案

1.自由分组,并推选出小组长。

2.聘请指导老师和校外辅导员。

3.制定调查、研究、活动方案。

(见下表)

第三阶段开放实践

1.各研究小组根据课题研究计划和方案按时开展活动。

2.了解学生家长、老师、社区服务人员对校门口小摊小贩乱摆乱放现象的态度及认识。

3.搜集有关资料,并按需要进行整理。

4.填写研究报告单,撰写调查研究报告。

(附各小组调查研究表格)

表1学生购买情况调查表

研究内容:

学生购买情况

活动时间:

9.24

活动形式:

实地采访、调查访问

活动地点:

学校

参加活动成员:

李昊朔(组长)冯淑歌王华吴军桃吴丹

钱响周名叶刚梁孙涣然许大壮

活动目的(解决什么问题):

1.学生购买的高峰期;2.学生购买的心里;3.学生购买货物的类型。

结果:

通过我们小组的调查、访问和实地考察,得出:

1.我校学生的购买高峰期是在午休时间;2.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摊点上的东西好吃、好玩、便宜;3.吃类最多,其次是玩具类。

表2校门口小摊小贩的设摊情况调查表

研究内容:

校门口小摊小贩的设摊情况

活动时间:

9.20

活动形式:

调查、实地采访

活动地点:

校门口各摊点

参加活动成员:

臧丽(组长)李中秋周名金王娜臧亭高休宇

孟超郭佳刘兵王思语李奇胡双

活动目的(解决什么问题):

1.摊点货物的种类;2.摊点货物的质量。

结果:

通过我们小组的调查与统计,可以得知:

摊点货物的种类有:

小吃、点心、学习用品、玩具四类;95%以上的东西都没有生产日期、保质期,包装得非常粗糙,尤其是吃的东西大都有颜色,但颜色不正、不鲜艳,质量较差。

表3教师、家长、社区人员对小摊小贩所持的态度及所采取的措施调查表

研究内容:

教师、家长、社区人员对小摊小贩所持的态度及所采取的措施

活动时间:

9.20

活动形式:

实地采访

活动地点:

综治办

参加活动成员:

钱浩康(组长)任思语闫鸿儒李纯方严婷

杨柱花超郭香高齐双卢迪孟凡金胡康

活动目的(解决什么问题):

教师、家长、社区人员对学生乱买零食、乱花钱的看法。

结果:

通过我们小组的仔细调查与实地采访,我们知道所有的人都不赞成学生乱花钱、乱买零食吃。

老师认为乱吃零食,既不卫生,又有损于身体健康,更是污染校园环境。

家长和社区人员表示孩子乱花钱既能形成坏习惯,又加重了父母的经济负担。

表4对学生的危害调查表

研究内容:

对学生的危害

活动时间:

9.20

活动形式:

采访专家

活动地点:

医院

参加活动成员:

李朔昊(组长)王雅衔徐闲李亭闫浩歌

李永丰闫丰韩耀韩鹏程卢大率孟平

活动目的(解决什么问题):

了解乱吃零食和乱花钱的危害,引起学生的重视,提高学生的认识。

结果:

通过采访,医生告诉我们:

这些食品来源渠道不明,极不卫生,对人的身体健康极为有害,轻则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成长,重则能导致声生命危险,并建议我们为了自己的健康和家人的幸福,要坚决杜绝吃零食的坏现象发生。

第三阶段成果展示交流(课堂实录)

(一)导入

师:

同学们利用一周的时间,对我们学校一至六年级的学生及部分家长、老师、社会人员进行了采访调查。

通过这一周的采访、调查,我看到了我们的校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的学生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我想这与同学们的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

下面,就请你们把你们这一周的所做、所为、所想、所获和所感简单地给大家汇报一下,好吧。

(二)小组自由汇报

A.校门口小摊小贩设摊情况组

生1:

据我们小组调查,我校门口共有18处小摊点,其中固定摊点8处,流动摊点10处。

这些摊点卖的大部分东西都没有生产日期、保质期,学习用品仅占货物总量的15%左右,吃的东西大约要占到60%左右。

在采访调查中,我们发现一年级的小朋友买东西的现象最多,其次是六年级的大姐姐、大哥哥。

我们还发现,一年级的小朋友大多是买吃的东西,原因是在幼儿园时他们中间要加餐,而现在上一年级中间不加餐,他们中极少部分的同学是因为饿去买,绝大多数的学生是因为不习惯去买,也有部分同学是看人家吃急的荒才去买。

另我们不解的是为什么二至五年级的学生远比六年级的学生要强。

生2:

对刚才臧丽同学提出的问题,我和李桥等四人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让我们大吃一惊,部分六年级的学生告诉我们,他们中有好多同学都是赊帐买的,也有部分同学是偷偷拿了自己的零花钱去买的,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是通过欺骗家长,如老师让买本子、课外书、交班费等途径向家长要钱。

他们所买的大都是玩具类较多。

师:

听了他们小组的介绍,我真为这些学生担心,我更憎恶这些害学生的摊主。

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为此事想办法,一定会劝他们改掉这些坏毛病和坏习惯的。

B.学生购买情况组

生1:

我先给大家做一总体介绍:

通过我们小组的跟踪调查,我们发现我校学生的购买时间大都是在早上进校之前和中午放学之后。

调查中他们告诉我们,之所以选择这样两个时间段,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

一是这段时间老师一般不在学校,值日的同学即使看见了,也不敢说;二是常规管理条例中规定,从早上8点到中午放学,下午1点半到晚上放学,任何人不得随便外出,这又不包括早上8点进校之前和午休时间。

我认为,这主要是我们学校的管理条例有问题。

生2:

我想借此机会谈谈我的想法。

我认为我们有些学生太爱给自己的犯错找理由。

不错,我们学校少先大队部的确是规定在校期间不准随便外出,不准吃零食。

我理解,这个在校期间,不单指8点到12点,1点半到5点,它应包括从早上一进校门到晚上离校。

生3:

我想再补充一点,那就是凡事都得自觉,不能只靠别人来约束……

师:

刘兵说的太对了,如果每个人都要靠别人去约束的话,那“自觉”二字又从何谈起。

我们应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不应靠规章制度来形成习惯。

当然,这也反映了我们学校管理上的缺陷,我一定会把同学们的建议反映给学校,并要求他们尽快完善我们的管理制度。

C.教师、家长、社区人员对小摊小贩所持的态度及所采取的措施组

生:

经过我们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已顺利完成了我们组的研究、调查任务。

下面,我就给大家说说我们组的研究结果:

被采访的老师告诉我们,乱吃零食既不卫生,有损身体健康,又污染学校环境;乱花钱,不但会让学生养成恶习,又扰乱了学校的教学秩序,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绝大多数的家长和社区人员都反对孩子乱花零钱,尤其是乱吃零食,但又基于少数家长溺爱自己的孩子,又不能不给他们零花钱去乱买零食,所以,他们把希望都寄托在学校的教育上,这种做法和想法都是错误的。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班的学生能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做好我们家长的思想工作。

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由于这些小摊小贩都是些年龄较大的人,无工作,无定点,他们不怕“打”,一些执法机构对其无可奈何。

师:

他们小组说的好,我衷心地希望我们班的学生能带头杜绝乱花钱、乱吃零食的现象,同时,带头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能使家长和我们学校一起把孩子教育好,培养好。

D.对学生的危害组

生1:

为了说服学生,让他们自觉地养成不乱花钱,不乱吃零食的习惯,我们小组去了沈马卫生院和沈马防保站,下面我就给大家说说我们采访、调查的结果。

沈马卫生院的医生王阿姨告诉我们,他曾让他的儿子从小摊小贩那儿买过各种各样的食品回家,然后,和儿子一起找专家做过鉴定,98%以上的食品进货渠道不明,里面的成分杂质很多,非常不卫生。

就拿学生最爱吃的“酸酸梅”来说吧,里面的梅子均是已腐烂的、可称之为垃圾的梅子,为了不让学生看出是腐烂的,他们只好加上色素,糖精等,这样的食品吃过以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反映还需要我多言吗?

再比如,学生喜爱吃的“辣条”,里面的豆筋已发黄、发酸、变质,厂家给它们添上色素,辣椒末等,再包上没经消毒的塑料袋就卖给了学生……长期吃这些东西,轻则影响青少年的正常发育、成长,重则促使畸形,甚至有生命危险。

(三)大组交流,互相讨论

交流讨论后,一致认为要让我们班的同学分组到各个班级把我们这次采访、调查的结果真实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让他们知道吃零食的危害有多大,再发起号召,把各人的零花钱以班级为单位积攒起来,捐给希望工程或是有困难的学生。

(四)评定总结

通过这次活动,我看到了大家的科学探究精神和韧劲。

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的校园一定会被净化,我们学校的学生一定能杜绝乱花钱和乱吃零食的坏习惯,做一个勤俭节约的好少年。

六、时间安排

选题,制定方案1课时

调查,形成材料8课时

交流、汇报1课时

宣传,发起号召3课时

七、实践活动反思

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孩子们通过设计问卷、实地采访、跟踪调查、观察、讨论、义务宣传等,不仅对小摊小贩有了正确、清晰的认识,对乱花零钱、乱吃零食的害处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活动使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得到充分发挥,自觉性、能动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得以锻炼,社会责任感得到了增强,具有很大的实效性。

具体表现在:

1.活动的每个环节,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从汇报中可以看出,人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都能充分地展示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在开展活动时,人人能积极主动、自主合作探究进行学习,学习、探究热情高涨,并体会到团结、协作的乐趣与好处。

3.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学习、学会了研究,非常重视信息的收集,资料的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有显著的提高。

4.活动使学生懂得了关注生活,关注生命,关注他人。

5.通过这次活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校园小主人的意识明显得到加强,凡事都要靠自觉的意识增强了。

 

新沂市实验学校谭长存

一、主题的提出

在研究《我的村庄》时,同学们通过采访调查、实地考察、查阅资料,发现自己生活的可爱的村庄在历经多年沧桑的历程中,由于时代的变迁,在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小到一个家庭,大到整个村庄。

于是,同学们在研究《我的村庄》时,又生成了新的活动主题:

要研究家乡的变化。

经过全班讨论,师生一起共同确定以“家乡变化小考察”为主题,开展系列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家乡发生了哪些天翻地覆的变化。

2.知道家乡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并通过家乡变化的这个窗口,了解国家发生了哪些变化。

3.畅想家乡的未来。

(二)能力目标

1.通过与社会接触,增强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形成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学会分工与协作,培养学生的团结与协作精神。

(三)情感目标

通过调查、采访、考察等途径,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激发学生在困难挫折面前树立克服与战胜困难的勇气与信心,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三、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一)提出问题确定主题

1.师生会话

师:

对咱们自己生活的村庄,我们已经进行了两个多月的调查和研究。

从所搜集和整理的资料看,我们可爱的家乡从建村至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上节课,同学们也都提到了这一点。

对这种变化,同学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都想对此进行分析和研究。

这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讨并确立一个课题,以便下一步活动的开展。

先说说你们打算定个什么课题?

(1):

我想定成《家乡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2):

我认为《家乡的变化》也可以。

生(3):

我觉得还是《家乡的今昔对比》更合适。

生(4):

大家看《家乡变化小考察》怎么样?

生(5):

我定的是《家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师:

同学们通过开动脑筋,确立了五个课题。

说实话,我觉得这五个课题都很好。

但为了大家研究的方便,我想我们还应该再进行优选一下,比较合适,你们看呢?

以小组为单位,商讨一下,看确定哪个课题更合适些?

理由是什么?

(小组交流、讨论后进行汇报)

师:

哪个组先来?

(大家通过讨论,一致认为选《家乡变化小考察》比较合适,理由是“小”字能体现我们研究的理念,“考察”二字有活动、研究的寓意在里面。

2.确定主题

要研究家乡的变化,你们认为应该从哪个角度研究比较好?

(过去、现在和未来)应该研究哪些问题?

生:

自由起来汇报。

师:

有针对性地进行板书。

师:

你们能对这些问题再分分类吗?

(大的方面<家乡的风景名胜、家乡的土特产、家乡的风民俗,家乡的经济、家乡的文化、家乡的交通、家乡的旅游>,小的方面<家庭的变化、学校的变化、工厂的变化、村庄的变化>)

师:

你们想从哪个方面进行研究?

为什么?

生:

我想从小点的方面进行研究,因为谭老师您经常教育我们凡事都要从小做起,从自我做起。

(二)组建小组聘请指导老师

师:

下面,请自由结合并坐到指定的位置去。

(学生自由分组)

师:

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特长,自由组成了4个研究小组,分别是:

家庭的变化研究组、学校的变化研究组、工厂的变化研究组、村庄的变化研究组。

每个小组都民主推选了组长,聘请了自己喜欢的指导老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一)制定活动方案

师:

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组已经分好了。

你认为你组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研究,或者说你打算研究哪些内容,在小组里认真商议一下,商议好以后,动手制定一个研究方案。

(学生交流、讨论后动手制定方案。

(二)组织交流

师:

下面,就请各个小组把你们制定好的方案介绍、展示给大家看。

在别人介绍、展示时,请认真听,仔细看,如有什么问题或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可以在人家汇报完之后提出。

<见表1>

表1各组活动方案

调查、研究

内容

研究方式

任务分工

研究目的

活动时间

选择贫、中、富三种家庭,分别研究1.衣、食、住、行;2.经济状况;3.家庭装饰;4.人口数量。

1.采访调查;2.实地考察。

贫穷类组长:

牛士祥另带三人;中等类组长:

潘越(三人);富裕类组长:

钱欣(四人)

了解各种家庭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初步感受改革开放给人民带来的好处。

双休日(3周)

1.教师的变化;

2.学生的变化;

3.校园的变化;

4.教学设备的变化。

1.采访;2.问卷调查。

教师的变化组长:

纪元元;学生的变化组长:

王来之;校园的变化组长:

吴娇;教学设备的变化组长:

陈佳玉。

通过对教师、学生、校园、教学设备变化的调查,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学校发生了哪些化。

课外活动和午休时间(3周)

1.工厂的规模;2.工厂的设备;3.销售情况;

4.职工的收入情况;

5.工厂的管理秩序、产品质量等。

1.上网查阅资料;2.实地考察

规模的了解组长方柱(3人);设备考察组长王高淳(2人);销售情况调查组长赵壮志(2人)、管理方面的研究组长闫宝(4人)

了解改革开放和党的政策给各厂矿企业带来的生机和活力。

双休日(3周)

村庄变化组

1.交通;2.环境;3.习俗;4.建筑;5.饮食。

1.采访调查;2.实地考察;3.上网查阅资料。

交通组长葛席(3人);环境组长王讯(4人);习俗组长张玉(1人);建筑组长沈晶(3人);饮食组长刘营。

通过对村庄的变化的调查与研究,进一步感受党的政策和改革开放给人民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双休日(3周)

(三)各组根据方案展开调查、研究活动

师:

方案制定好后,接下来就该开展活动了。

在下一步开展活动时,应注意什么?

谁来说一说?

(安全、礼貌、注意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各组在组长的带领下,结合自己的特长,开始活动。

(四)整理、交流调查信息

1.整理资料

要求学生在整理资料时,要注明资料来源,并按作者、题目、期刊名、页码等要素记载。

2.资料汇总

各组长将小组成员的调查记载表汇总,填写本组的调查信息统计表(见表2)。

表2组调查信息统计表

小组任务:

类型

具体任务

调查所得信息

信息来源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人员

第三阶段成果展示

师:

同学们通过三周时间的采访调查、实地考察和上网查阅资料,我相信你们对我们家乡的变化已有了全新的了解。

现在,就请同学们分组进行成果汇报。

1.家庭变化组

生:

30年前,大部分家庭的人口数量大约是在5口或5口以上,吃的都是些粗粮,那时,能填饱肚子已相当不错,根本谈不上什么营养,更谈不上营养上的合理搭配;住的大都是草房,围墙大多是土墙或篱笆;穿的多数是老粗布且颜色单一,式样单调,好多家庭是一件衣服穿了好几辈人,可以说是穿了又穿,补了又补,补丁是一个落一个;外出均以步行为主,装运货物多以人力或牲畜为主,自行车、拖拉机也很少见。

家中几乎无电器,照明用的均是油灯或马灯,月收入几乎为零。

而现在人们穿的衣服可以说既新颖又时尚、大方;吃的丰富多样,既讲究营养,又注重色、香、味、形;住的也大都是平房或楼房,室内设施一应俱全,各种现代化交通工具也逐渐进入各种家庭,多数家庭人均年收入近万元。

2.学校变化组

生:

以前,教室大多是四处透风的土墙草屋,室内是破旧的桌椅板凳或临时搭建的土台,教学设备简陋,教师以临时代课教师为多,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陈旧、落后,教学思想保守,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而现在,校园的环境几乎实现四化:

绿化、美化、净化、香化,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应有尽有,教师大都是专科生,教师的教学理念前沿,教学方式、方法多样,学生学习兴趣盎然。

3.工厂变化组

生:

过去,工厂规模较小,设备简陋,管理方法落后,产品质量不高,导致工人工作热情不大,工厂的生产效益不是太好,工人的收入不高;迎着改革开放的浪潮,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大为转变,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品牌意识,工人的主人翁责任感空前高涨,各种现代化设备也渐已备全。

4.村庄变化组

生:

就拿我所在的大马村来说吧,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都是参差不齐的平房、楼房,各种水泥杆如雨后春笋般的竖立在乡村的水泥路旁、村民的房前屋后,电线、电话线、电视线如蜘蛛网般地穿行其间。

听奶奶说,以前,这儿到处是低矮的草屋。

狭窄的土路一到雨天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水泥路”……

师:

同学们不仅具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一个灵活且爱思考的大脑,还有一双灵巧的手,你们的汇报,让老师增长了不少知识,你们的研究热情和那股认真劲儿,让老师十分感动。

我真诚地希望大家,能把这种精神一直发扬下去。

四、总结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教学资源缺乏,师资力量薄弱,主题的选择、立意等都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该案例是将学生在研究《我的村庄》时发现的新问题自觉地生成为主题,既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又便于学生收集有关资料。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并不包揽学生的工作,表现在让学生自主确立主题,自由组合,自由选择合作伙伴、活动内容、表现方式等。

本案例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学生们得到的锻炼是多方面的,学生们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学会了查阅资料的各种方法,学会了记录自己的研究过程,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在实践中感受、理解、畅想,学会了在实践中发现、发表、发展,所学到的都是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

 

新沂市实验学校谭长存(在原单位研究的一个案例)

一、主题的提出

窑湾,一个古老而令人神往的地方,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文明发展史,是块旅游宝地,素有“黄金水道金三角”和“苏北小上海”之称。

虽经时代变迁,古镇风貌仍基本保存完好,现存古民居800多间,古街巷、古宅院、古炮楼、古庙堂、古会馆、古作坊、古商行、古货栈、古码头、古碑亭、古桥、古松、古槐等人文景观20多处,被专家和媒体称为“南有周庄,北有窑湾。

”这些也引起了孩子们的关注,于是,他们经过激烈的讨论,又提出了《家乡的风景名胜》这样一个课题。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访谈、查找资料、实地考察,进一步了解家乡风景名胜的分布情况及其历史和现状,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对家乡历史文化的了解,从而产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和自觉保护家乡风景名胜的具体行动。

2.通过小组活动和信息交流活动,丰富学生的文化体验和感受,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道德情操。

三、活动准备

1.首先,组织学生讨论开展此次活动的目的、意义。

2.精心策划,合理选择活动景点,并提前与各景点管理部门取得联系。

3.提供获取信息的相关渠道,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4.提供学生所需的相关工具,如照相机、录音机等。

5.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并做好详细的分工。

6.时刻注意活动的安全保障问题,长期备有常见药品和药具。

四、活动方式

查阅资料,访谈,走访专家,实地考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