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含习作语文园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127001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0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含习作语文园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含习作语文园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含习作语文园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含习作语文园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含习作语文园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含习作语文园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含习作语文园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含习作语文园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含习作语文园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含习作语文园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含习作语文园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含习作语文园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含习作语文园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含习作语文园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含习作语文园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含习作语文园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含习作语文园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含习作语文园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含习作语文园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含习作语文园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含习作语文园地.docx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含习作语文园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含习作语文园地.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含习作语文园地.docx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含习作语文园地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全单元教案设计

第六单元珍爱我们的家园

在群星璀璨的茫茫宇宙中,地球只不过是一颗微不足道的行星,但对于地球上的生命来说,它却是唯一的。

地球以它蓝色的海洋、绿色的森林、黄色的土地哺育了无数生命,而人类不过是众多生命中的一员,绝没有肆意破坏自然环境、随意浪费自然资源的权利。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在享受它带给我们一切美好事物的同时,也要学会感恩、珍惜,用心去呵护这颗美丽的星球。

适合人类生存的只有一个地球,如果人类肆意破坏环境,浪费自然资源,必然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环境恶化,最终危及人类生存。

我们应该像三黑那样珍惜和热爱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像山野老农那样为保护环境、绿化家园而不懈奋斗。

请珍爱我们的家园吧,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做起,为我们家园的美好明天尽自己的一分力量。

本单元的文章都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这一永恒的主题。

这样编写的目的在于依托文本,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引导学生感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了解人们为此做出的努力,使“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扎根于学生的心底,鼓励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运用“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的读书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分类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课文

古诗三首

2

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描写的美丽景色;思考作者是如何将景物的特点展现出来的。

只有一个地球

2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结合关键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说明文的特点。

三黑和土地

1

品味诗歌直白质朴的语言;感受三黑的形象,体会农民对土地的热爱之情。

青山不老

1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体会课题的作用。

意见不同怎么办

1

准确把握别人的观点,不歪曲、不断章取义;尊重不同的意见,讨论问题时态度要平和,以理服人;表达观点时要简洁明了,有根有据。

习作

学写倡议书

1

注意倡议书的格式要正确;倡议的内容要写清楚、有条理。

交流平台

1

学会抓住关键字词概括段落的主要观点、了解主要信息;了解古代文化中的一些专有名词,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识字加油站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17古诗三首

一、浪淘沙

教学目标:

1.会写“簸、涯”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本课三首古诗,疏通字词,理解诗歌大意。

3.能借助注释、结合图画、展开想象来理解诗句的意思。

感受《浪淘沙》中黄河磅礴的气势和作者丰富的想象,体会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浪淘沙》的诗意,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黄河磅礴的气势,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体会诗人丰富奇特的想象和用词的生动传神。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导语:

在第一单元,我们学习了三首古诗词,同学们还能背出来吗?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三首古诗也描绘了大自然的风光,我们先来听一听,想一想它们又给我们呈现了怎样的画面。

2.板书课题:

古诗三首。

教师播放朗读音频,学生听读三首古诗,观赏插图,进入古诗描绘的情境。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初读古诗,扫清字词障碍。

(1)自由朗读三首古诗,要求:

①借助拼音把诗歌读准确,读流利。

②借助课本注释或者工具书了解不理解的字词的意思。

③想想这三首古诗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2)指名读三首古诗,教师相机指导读正确。

◆着重正音:

九曲(qǔ) 浪淘风簸(bǒ) 南朝(cháo) 净无苔(tái) 畦(qí) 绕(rào) 闼(tà)

◆着重辨形:

“簸”

“绕”尧字歌

用水浇,用火烧;手儿挠,尾巴翘;

日出东方天刚晓,左边绞丝弯弯绕。

骁勇善战骑上马,丰衣足食才富饶。

(3)同桌间互相读,互相正音。

(4)齐读,读出节奏。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5)学生再读三首古诗,边读边想,感受诗歌描绘的画面。

画出自己觉得好或难以理解的字词。

2.播放视频资料,感受黄河的气势,引入新课。

3.板书:

浪淘沙。

(1)学生齐读诗题,结合课前预习和课本注释说一说诗题的意思。

(2)了解诗人。

学生交流有关刘禹锡的资料,教师适时提示学生注意刘禹锡的为官经历,了解他生活的时代背景。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浪淘沙》。

1.读懂诗歌,理解诗意,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交流质疑。

预设一:

“九曲”“万里沙”

预设二:

“浪淘风簸”

预设三:

“自天涯”

思考:

“自”是什么意思?

教师出示“自”的几种释义:

①自己;②自然,当然;③从;由。

第三种释义说得通,“自天涯”是说好像来自遥远的天边。

预设四:

“牵牛织女”

牛郎织女的传说:

2.学生简要概括诗意。

过渡:

我们已经理解了字义,那么谁能说出诗意呢?

(指名学生回答。

示例:

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浪滚滚好像来自天边。

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四、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1.品味古诗描绘的意境,想象画面,指导朗读。

(1)品读第一、二句诗,教师提问,指导朗读。

思考:

自古黄河就与“雄伟”联系在一起,你能从哪些词语体会到黄河的雄伟壮观?

(2)品读第三、四句诗,教师提问,指导朗读。

思考:

①品评“上”字。

这个字用得好吗?

可否改为“到、过、去”?

②假设我们随着诗人的脚步去到了牵牛织女的家,想象一下会看到怎样的画面?

朗读提示:

最后一句要由豪迈转为轻柔,读出牛郎织女家的宁静美好。

(3)小组交流,说说自己最欣赏诗中哪一句所描绘的画面。

示例:

2.拓展阅读。

朗读《浪淘沙》组诗中的其他几首,体会诗歌的丰富内涵。

浪淘沙•其六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浪淘沙•其八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对学生来说,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本诗中奇特的想象,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即可。

有兴趣的学生可以结合时代背景去探索更深层的含义。

五、朗读悟情,背诵积累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举行配乐朗读比赛。

2.想象画面,结合板书,学生试背。

3.延伸拓展,丰富积累。

(1)课外搜集描写黄河的古诗词。

(2)课外搜集刘禹锡的其他名诗,读一读,背一背。

六、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二、江南春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江南春》,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2、了解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

入情入境,读中感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视觉、触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教材简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谈话:

同学们,一年四季中,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

为什么?

古代许多诗人看到这样美妙的世界,为我们留下了赞美四季美景的诗。

大家能背几首吗?

今天我们再学习杜牧的一首诗。

2、板书课题:

江南春

3、同学们,看了课题,你觉得这首诗写的是什么?

二、看图入境,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随杜牧一起走进江南,去看看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2、我带来了几张好看的江南美景图,请看。

3、江南美吗?

我们来看看杜牧是怎样来表达自己对江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的。

三、品词析句,体会景美。

1、出示古诗。

2、(师)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听范读,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3、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对照下面的注释,自己理解诗意。

小组合作学习:

(1)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弄清诗句的意思。

(3)根据诗的内容,想象它所描绘的画面。

4、交流字、词、诗

(师)好美的景色呀!

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呢?

请你把诗中描写景物的词语画出来。

师:

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上述景物加以描绘,说说词语所表达的意象。

5、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6、请大家用自己最喜欢或是最擅长的方式来展示这首诗所表达的意境,想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

7、学生分组练习、展示并进行评价。

四、理解诗意,感悟情美。

1、杜牧的诗写的这么好,你了解杜牧吗?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请根据自己课前搜集的有关杜牧的资料,给我们讲一讲杜牧好吗?

(生汇报:

通过你的交流我知道了,杜牧是唐代诗人,他和另一位杰出诗人李商隐世称“小李杜”,还知道他的诗《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同一诗人,面对不同的情景,会有不同的感受。

根据你对杜牧的认识,你猜测杜牧当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下《江南春》这首诗的呢?

这种心情在诗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呢?

3、可能学生有的认为杜牧是愉悦的,有的认为他当时是有些伤感的,结合课文及当时的社会背景让学生展开辩论。

杜牧是愉悦的,(从千里-----)(今)(晴)

他当时是有些伤感的(南朝四百八十寺—-)(背景)(古)(烟雨)。

教师小结:

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

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楼台意境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了呢?

4、(师)是呀,诗人在在赞美风景秀丽的江南时,暗含着对祖国命运深深地忧虑,他是借景抒情,这是古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夜泊秦淮》也采用了这样的写法。

5、作者既赞美江南的美景,也感慨南朝的覆灭。

五、拓展诵读,体会韵美。

1、请你们再次来深情的朗读这首诗,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2、你们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诗词呢。

如《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六、课堂延伸,表现春美。

1、江南的春天很美,我们身边的春天怎样呢?

请欣赏歌曲《嘀哩哩》。

2、我们身边的春天也很美,仓颉元的春天,馒头山的春天,请你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七、课外作业,积累运用。

第三课时:

三、书湖阴先生壁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默写《江南春》。

2.小组合作,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分析诗歌中景物的特点,思考作者是如何将景物的特点展现出来的。

4.读中感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通过诵读,感知诗歌中所描写景物的特点。

3.体会诗人借景所传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背诵古诗,分享诗词积累。

过渡: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刘禹锡的《浪淘沙》,同学们都会背了吗?

上节课,我还给大家布置了一些课外积累的作业,大家能分享一下你们的积累吗?

可以是描写黄河的诗词,也可以是刘禹锡的其他诗作。

大家在分享的时候要注意朗读,读出诗的味道、诗的情感。

2.自然导入新课。

二、运用方法,自主学习

1.小结学习古诗的方法,过渡到学习《书湖阴先生壁》。

过渡:

同学们,我们在学《江南春》时,用到了这样的学习方法:

①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②再读古诗,明意悟情。

③熟读成诵,吟出诗韵。

接下来,同学们要用这种方法自主学习另一首古诗《书湖阴先生壁》。

2.解诗题,明背景。

诗题:

“书……壁”意为“在……墙壁上写诗”,与我们学过的苏轼《题西林壁》一诗中的“题……壁”是一个意思。

诗作背景:

3.初读诗歌,读通诗句。

(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借助工具书及注释理解词意,进而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采用边读边画边批的方式学习。

(3)了解“对偶”这一修辞手法。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提示:

这两句诗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其中“一水”对“两山”,“护田”对“排闼”,“将绿绕”对“送青来”。

这样两两相对,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对偶也叫对仗,是将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成对地排列起来的修辞手法。

4.再读诗歌,明意悟情。

(1)教师复述古诗大意,学生闭眼冥想画面。

教师:

几间简朴的茅舍由于经常打扫,檐洁壁净,没有苔藓生长的余地;成垄成行的花木,把小小庭院装点得井井有条,这些全出自主人的亲手栽培。

一条快活的溪水环绕着大片碧绿的禾苗,俨然是稻田的守护者;两座多情的山峰不待邀请就推门而入,把青青的秀色送入眼帘。

(2)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再带着初步体会到的情感朗读全诗。

思考:

你觉得湖阴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3)出示提纲,明确重点。

①自由读诗,思考下列问题:

A.诗人是通过什么来表现湖阴先生庭院的干净的?

B.本首诗中哪一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C.诗人描写景物,赞美主人的品格,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你感受到了吗?

说说诗人借写湖阴先生的住宅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汇报交流。

A.“净”是通过“无苔”二字体现的。

(指名学生朗读。

B.含有“护”“绕”二字的两句诗“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教师引导:

门前的景物是一条河流,一片农田,两座青山。

在诗人眼里,山水对这位志趣高洁的主人也有情谊。

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

一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碧绿的农田,正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

小结:

同学们,本诗通过描写湖阴先生家简朴、洁净的庭院和院外有情有义的绿水青山,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美丽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更赞美了湖阴先生高洁的人格品质。

5.熟读诗歌,感悟诗韵。

(1)指名读背古诗,读出诗的韵律美。

(2)配乐齐诵古诗,感受诗的意境美。

6.立足教材,拓展延伸。

(1)在想象画面、感悟诗境的基础上,为《书湖阴先生壁》一诗配幅插图。

(2)教师出示几首写景的古诗,学生读一读、悟一悟。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书湖阴先生壁(其二) 王安石

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

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

三、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板书设计】

江南春

写今怀古

赞美{}感慨

晴天雨天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18.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通过读、思、议等教学方式,使学生知道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大家要精心保护她,初步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

  2、通过理解重点词句,联系实际,让学生了解该怎样保护地球。

  教学重点

  了解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不能破坏地球的自然资源,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从而理解文章标题“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使学生真切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并在实际生活中用行动保护地球。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让每一位中国人欢欣鼓舞。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乘坐中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神舟号”宇宙飞船到太空去旅行。

请大家闭上眼睛,我们的飞船马上就要升空了。

好,飞船已经升到了太空,请睁开眼,观看太空美丽的景色。

  二、听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

  三、整体分析,感悟体会

  课文读完了,老师给大家提个问题:

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到地球后发表了怎样的感慨?

  1、你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地球的可爱?

  品词析句:

  指导学生抓住“水蓝色”“纱衣”“晶莹透亮”等词语体会地球的美丽壮观。

  [板书:

美丽]

  2、地球的可爱仅仅是因为它的外表美吗?

(学生谈谈自己的认识)从文章中哪些段落可以看出?

  指导学生抓住“无私”“慷慨”等词语体会地球的资源丰富“和蔼可亲”,让学生体会出地球的慷慨。

理解能把有限的资源无私的奉献给人们这就是的慷慨。

  小结: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你们觉得它可爱吗?

能把喜爱之情读出来吗?

  评:

你们读得真棒,我仿佛置身太空,遥望地球,在许许多多一片死寂的星球中,我一眼就看到了我们的地球妈妈,它晶莹透亮,美丽壮观,它资源丰富,滋养万物,我真为我们人类拥有一位这么和蔼可亲的母亲而骄傲!

读到这我想同学们应该理解到,为什么我们把地球称为我们人类的母亲了。

只有母亲才能有这样的心去包容、去奉献。

  3、是啊,茫茫宇宙,只有地球对人类是慷慨无私的,他像母亲一样为我们提供了温暖舒适的生活环境。

在我们的心中,他永远都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可亲可爱。

在我们的眼里,地球是那样的坚固。

地球的容易破碎又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指导小组合作学习

  ⑴地球的渺小。

谁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地球的渺小?

 ⑵资源有限。

谁来说说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有限性?

   资源有限不可再生:

不加节制地开采枯竭

  可再生:

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能再生

  不顾后果滥用化学品灾难

  指导感情朗读。

  小结:

面临着不可再生资源即将枯竭的磨难,承受着可再生资源即将毁坏的威胁,地球母亲在一次次灾难中变得越来越脆弱。

  四、激发情感,引起共鸣

  是谁在不加节制地开采,使不可再生资源枯竭了?

(是人类)

  是谁在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使可再生资源不能再生?

(是人类)

  是谁在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

(是人类)

  是谁在不断地破坏环境,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还是我们人类)

  地球母亲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各种资源,可是我们人类正用罪恶的双手,使我们的地球母亲伤痕累累,奄奄一息。

  教师提供资料:

  [播放课件]

  嘘,你们听,听到地球母亲的*了吗?

她在说什么?

听到地球母亲的哭诉了吗?

此时此刻,你想对地球母亲说些什么呢?

(安慰)

  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

  [板书:

保护地球,人人有责]

  可是有人不这么想,有许多人对保护环境不以为然,甚至有人说:

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

那里有数不尽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辩论探究:

人类能否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学生讨论明确:

  [板书:

不能移居]

  学生齐读6、7自然段

  赏析句子: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提问:

“至少”一词能去掉吗?

  明确:

这句话引用了科学家的研究成果,“40万亿千米”直观地表明了范围之大,大到人类根本无法到达。

“至少”一词是强调了目前的研究成果还只限于这个范围,“40万亿千米”以外的情况还不能确定,体现了说明的严谨性。

同时,“至少”是“最少”的意思,又进一步说明了距离的遥远,从而简洁有力地证实:

目前还找不到第二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易于理解,又让人信服。

  小结:

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只有一个地球!

  能为人类提供资源的星球———只有一个地球!

  能使人类世代生存下去的星球——只有一个地球!

  地球这个孕育着亿万生灵的神奇母亲,我们只有保护她。

那是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但我们可亲的地球妈妈,正在遭受着无情破坏。

我们的家园──这个水蓝色的星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她需要我们一起去精心保护她。

  请同学们带着对地球母亲的一片爱心,齐读8、9自然段。

  我觉得最后一自然段倒数第二句中的“要”应该改一下!

  讨论如何修改。

(改成“必须”)

  对,应该改成“必须”,因为不精心保护地球,就是自掘坟墓!

  千言万语汇成了一句──(板书课题)(生齐读)痛定思痛后只有一句──(生齐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记住──(齐读)只有一个地球。

  五、说写创新:

  看到我们的地球母亲所遭受的灾难,我们能为保护地球做点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行动)

  想对地球妈妈说些什么吗?

请把你的祝福写下来吧!

(祝福)

  六、全文小结

  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师感受到你们已经了解了地球母亲的苦难。

作为一名小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做起,为保护地球母亲做贡献,让我们的家园的天空更蓝,空气更清新,清清的河水鱼虾欢畅,处处山青水秀、鸟语花香。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9.青山不老

教学目标:

1、理解本课“盘踞、治理、归宿、如臂如股、劲挺、荡漾、领悟、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风雨同舟”等词语的意思,并读读记记。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这位老人创造了什么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特别感悟“青山是不会老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

从重点句段中,领受老人以老弱之躯在这穷山恶沟里创造奇迹的不易,感受老人改造穷山沟信念之真、决心之大、意志之坚、品格之高。

教学准备:

教学PPT

课前学生预习:

1、按课文前面的“连接语”预习课文,思考问题。

2、查找资料,搜集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题质疑

读题以后,你有哪些问题?

如:

青山为什么不会老?

是谁让它不老?

不老的青山是怎样的?

青山,是单指自然界的青山吗?

如果不是,那又指谁?

二、带着以上问题,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三、反馈交流:

1、检查词语:

肆虐、盘踞、险恶、绿洲、治理、劲挺、荡漾、领悟、如臂如股、宏伟、风雨同舟、

三番五次、 归宿、与山川共存 、与日月同辉

2、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一位81岁的老人,他从65岁开始在晋西北创造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他的精神与青山一样永远不老。

四、细读课文,感受“青山不老”的主题

(一)抓老人的年迈

1、65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人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

(板书:

离世)

2、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一天他栽树回来时,发现她已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

3、他已经81岁,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也会爬不起来。

4、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

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小结:

就是这样一个耄耋之年的老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个让世人震惊的奇迹

(二)抓植树造林的面积广

1、窗外是参天的杨柳。

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

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课件展示林海,这段话中有两个“全”,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指导读这段话。

2、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点拨:

一亩约667平方米,普通教室一般50平方米,计算一下老人植树造林的面积约有多少间教室?

3、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

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

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