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经济学原理精致完整word版强烈推荐经济学入门必看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11284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292 大小:3.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曼昆经济学原理精致完整word版强烈推荐经济学入门必看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2页
曼昆经济学原理精致完整word版强烈推荐经济学入门必看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2页
曼昆经济学原理精致完整word版强烈推荐经济学入门必看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2页
曼昆经济学原理精致完整word版强烈推荐经济学入门必看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2页
曼昆经济学原理精致完整word版强烈推荐经济学入门必看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2页
曼昆经济学原理精致完整word版强烈推荐经济学入门必看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92页
曼昆经济学原理精致完整word版强烈推荐经济学入门必看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92页
曼昆经济学原理精致完整word版强烈推荐经济学入门必看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92页
曼昆经济学原理精致完整word版强烈推荐经济学入门必看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92页
曼昆经济学原理精致完整word版强烈推荐经济学入门必看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2页
曼昆经济学原理精致完整word版强烈推荐经济学入门必看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2页
曼昆经济学原理精致完整word版强烈推荐经济学入门必看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2页
曼昆经济学原理精致完整word版强烈推荐经济学入门必看文档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2页
曼昆经济学原理精致完整word版强烈推荐经济学入门必看文档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2页
曼昆经济学原理精致完整word版强烈推荐经济学入门必看文档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2页
曼昆经济学原理精致完整word版强烈推荐经济学入门必看文档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2页
曼昆经济学原理精致完整word版强烈推荐经济学入门必看文档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2页
曼昆经济学原理精致完整word版强烈推荐经济学入门必看文档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2页
曼昆经济学原理精致完整word版强烈推荐经济学入门必看文档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2页
曼昆经济学原理精致完整word版强烈推荐经济学入门必看文档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2页
亲,该文档总共29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曼昆经济学原理精致完整word版强烈推荐经济学入门必看文档格式.doc

《曼昆经济学原理精致完整word版强烈推荐经济学入门必看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曼昆经济学原理精致完整word版强烈推荐经济学入门必看文档格式.doc(29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曼昆经济学原理精致完整word版强烈推荐经济学入门必看文档格式.doc

结论 38

内容提要 38

第四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39

市场与竞争 39

竞争市场 39

竞争:

完全及其他 40

需求 40

个人需求的决定因素 40

需求表与需求曲线 41

其他条件相同 42

市场需求与个人需求 42

需求曲线的移动 43

案例研究减少香烟需求量的两种方法 44

供给 44

个人供给的决定因素 44

供给表与供给曲线 45

市场供给与个人供给 45

供给曲线的移动 46

供给与需求的结合 46

均衡 46

分析均衡变动的三个步骤 47

结论 49

内容提要 49

第五章弹性及其应用 51

需求弹性 51

需求价格弹性及其决定因素 51

计算需求价格弹性 52

参考资料:

用中点法计算弹性 53

需求曲线的变化 53

总收益与价格的需求弹性 55

案例研究博物馆门票的定价 55

需求收入弹性 56

需求曲线的弹性和总收益 56

新闻摘录收费道路的弹性 56

供给弹性 58

供给价格弹性及其决定因素 58

计算供给价格弹性 58

供给曲线的变化 59

供给、需求和弹性的三种应用 60

农业的好消息能是农民的坏消息吗?

60

为什么石油输出国组织不能保持石油的高价格?

62

禁毒增加还是减少了与毒品相关的犯罪?

63

第六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66

价格控制 66

价格上限如何影响市场结果 67

案例研究加油站前的长队 68

案例研究短期与长期租金控制 69

新闻摘录纽约市的租金控制 70

价格下限如何影响市场结果 71

案例研究最低工资 71

对价格控制的评价 73

税收 73

向买者征税如何影响市场结果 74

向卖者征税如何影响市场结果 75

案例研究国会能分配工资税的负担吗?

76

弹性与税收归宿 77

案例研究谁支付奢侈品税?

77

结论 78

内容提要 78

第七章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79

消费者剩余 79

支付意愿 79

用需求曲线衡量消费者剩余 80

低价格如何增加消费者剩余 82

生产者剩余 84

成本与卖者的意愿 84

用供给曲线衡量生产者剩余 84

高价格如何增加生产者剩余 86

市场效率 87

仁慈的社会计划者 87

市场中看不见的手 88

市场均衡的评价 88

新闻摘录倒卖门票 90

结论:

市场效率与市场失灵 91

内容提要 92

第八章应用:

税收的代价 93

税收的无谓损失 93

税收如何影响市场参与者 94

无谓损失与贸易的好处 96

无谓损失的决定因素 97

案例研究对劳动征税的无谓损失 98

案例研究亨利·

乔治和土地税 99

无谓损失和税收收入随税收变动而变动 100

案例研究拉伐曲线和供给学派经济学 101

新闻摘录乌克兰应该降低税率来增加税收收入吗?

102

结论 103

内容提要 104

第九章应用:

国际贸易 105

贸易的决定因素 105

没有贸易时的均衡 105

比较价格和比较优势 106

世界价格和比较忧势 107

贸易的赢家和输家 107

出口国的得失 107

进口国的得失 109

关税的影响 111

进口限额的影响 113

贸易政策的结论 114

各种限制贸易的观点 115

工作岗位论 115

国家安全论 116

幼稚产业论 116

新闻摘录,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墨西哥的西红柿 116

不公平竞争论 117

作为讨价还价筹码的保护论 118

新闻摘录鸡肉人侵 118

案例研究关贸总协定和实现自由贸易的多边方法 119

结论 119

内容提要 120

第十章外部性 121

外部性和市场无效率 122

福利经济学:

概述 122

生产中的负外部性 123

生产中的正外部性 124

案例研究关于技术政策的争论 124

消费的外部性 125

外部性的私人解决方法 126

私人解决方法的类型 126

新闻摘录一位愤怒的公民在呼吁 126

科斯定理 127

为什么私人解决方法并不是总有效 128

针对外部性的公共政策 128

管制 128

庇古税和补贴 129

新闻摘录实施中的污染许可证 131

对污染经济分析的批评 132

结论 133

内容提要 133

第十一章公共物品和共有资源 134

不同类型的物品 134

公共物品 136

搭便车问题 136

一些重要的公共物品 136

案例研究灯塔是公共物品吗?

137

成本-收益分析是一个难题 138

案例研究一条生命值多少钱?

138

共有资源 139

共有地的悲剧 139

案例研究资本主义、共产主义以及集体资源 140

一些重要的共有资源存 140

新闻摘录新加坡解决道路拥挤的方法 141

新闻摘录黄石公园应该像迪斯尼乐园一样收费吗?

142

案例研究为什么黄牛没有绝种 143

结论 144

内容提要 144

第十二章税制的设计 145

美国政府的财政概况 146

联邦政府 146

州与地方政府 148

税收和效率 149

无谓损失 150

案例研究应该对收入征税,还是应该对消费征税?

150

管理负担 151

新闻摘录小企业和税法 151

边际税率与平均税率 152

定额税 152

税收与平等 153

受益原则 153

能力纳税原则 153

案例研究如何分配税收负担 154

案例研究横向平等与结婚税 155

税收归宿与税收平等 156

案例研究谁支付公司所得税 156

案例研究单一税率税 157

平等与效率之间的交替 158

内容提要 158

第十三章生产成本 159

什么是成本 159

总收益、总成本和利润 160

作为机会成木的成本 160

作为一种机会成本的资本成本 161

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 161

生产与成本 162

生产函数 162

从生产函数到总成本曲线 163

成本的各种衡量 164

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165

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 166

成本曲线及其形状 166

典型的成木曲线 168

短期与长期成本 170

结论 171

内容提要 171

第十四章竞争市场上的企业 171

什么是竞争市场?

172

竞争的含义 172

竞争企业的收益 173

利润最大化与竞争企业的供给曲线 174

一个简单的利润最大化例子 174

边际成本曲线和企业的供给曲线 175

企业的短期停止营业决策 176

案例研究生意冷清的餐馆和淡季的小型高尔夫球场 177

参考资料覆水难收与沉没成本 178

企业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长期决策 178

用我们的竞争企业图形来衡量利润 179

竞争市场的供给曲线 180

有固定数量企业的市场 180

有进入与退出的市场供给 181

参考资料如果竞争企业获得零利润,为什么它们还在经营?

182

短期与长期需求移动 182

为什么长期供给曲线会向右上方倾斜 183

结论 184

内容提要 184

第十五章垄断 185

为什么会产生垄断 186

垄断资源 186

案例研究德比尔的钻石垄断 186

政府创造的垄断 186

自然垄断 187

垄断者如何作出生产与定价决策 188

垄断与竞争 188

垄断者的收益 189

利润最大化 190

参考资料为什么垄断者没有供给曲线 192

垄断的利润 192

案例研究垄断药品与无品牌药品 193

垄断的福利代价 193

无谓损失 194

垄断的利润:

一种社会代价吗?

195

对垄断的公共政策 196

用反托拉斯法增强竞争 196

管制 196

新闻摘录波音的市场势力 197

公有制 198

无所作为 198

价格歧视 200

关于定价的一个寓言 200

这个故事的寓意 201

价格歧视分析 201

价格歧视的例子 202

新闻摘录选拔最优垄断者 203

垄断的普遍性 205

内容提要 205

第十六章寡头 206

在垄断和完全竞争之间 206

只有少数几个卖者的市场 207

双头的例子 207

竞争、垄断和卡特尔 208

寡头的均衡 209

寡头数量如何影响市场结果 210

案例研究欧佩克和世界石油市场 210

新闻摘录欧佩克中的争执 211

博弈论与合作经济学 212

囚犯的两难处境 212

作为囚犯两难处境的寡头 213

新闻摘录现代海盗 214

囚犯两难处境的其他例子 215

囚犯的两难处境与社会福利 217

为什么人们有时能合作 218

案例研究囚犯两难处境的比赛 218

针对寡头的公共政策 219

贸易限制与反托拉斯法 219

案例研究一次违法的通话 219

关于反托拉斯政策的争论 220

新闻摘录玩具反斗城是反竞争的吗?

221

结论 222

内容提要 222

第十七章垄断竞争 224

有差别产品的竞争 224

短期中的垄断竞争企业 225

长期均衡 225

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 226

垄断竞争与社会福利 227

过剩生产能力是个社会问题吗?

228

广告 228

关于广告的争论 229

案例研究广告与眼镜的价格 229

作为质量信号的广告 230

品牌 231

案例研究共产主义下的品牌 231

新闻摘录电视网也有品牌 232

结论 233

内容提要 233

第十八章生产要素市场 234

企业的劳动需求 234

竞争的、利润最大化的企业 235

生产函数与劳动的边际产量 235

边际产量值和劳动需求 236

参考资料投入需求与产量供给:

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237

劳动市场的均衡 238

均衡的边际生产率 238

劳动供给的移动 239

劳动需求的移动 239

案例研究生产率与工资 240

其他生产要素:

土地和资本 241

土地和资本市场的均衡 242

参考资料资本收入的各种形式 242

生产要素之间的联系 243

案例研究黑死病的经济学 243

结论 244

内容提要 244

第十九章收入与歧视 245

决定均衡工资的若干因素 245

补偿性工资差别 245

人力资本 246

案例研究日益增加的技能价值 246

能力、努力和机遇 247

案例研究漂亮的收益 248

教育的另一种观点:

信号 248

案例研究人力资本、天赋能力及义务教育 249

超级明星现象 250

歧视经济学 250

劳动市场歧视的衡量 250

雇主的歧视行为 251

案例研究电车上的种族隔离与利润动机 252

顾客与政府的歧视行为 252

案例研究体育运动中的歧视行为 253

新闻摘录男人、女人与工资 253

缩小中的工资差距 253

关于同工同酬的争论 254

结论 255

内容提要 255

第二十章收入分配 257

不平等的衡量 257

美国的收入不平等 257

案例研究妇女运动与收入分配 259

案例研究世界各国的收入不平等 259

贫困率 260

衡量不平等中的问题 261

新闻摘录正确衡量了贫困率吗?

261

经济流动性 263

收入再分配的政治哲学 263

功利主义 263

自由主义 264

自由意志主义 265

减少贫困的政策 266

最低工资法 266

福利 266

负所得税 267

新闻摘录1996年的福利改革 267

实物转移支付 268

反贫穷计划和工作激励 269

新闻摘录储蓄与福利 270

结论 271

内容提要 271

第二十一章消费者选择理论 272

预算约束:

消费者买得起什么 272

偏好:

消费者想要什么 274

用无差异曲线代表偏好 274

无差异曲线的四个特征 275

两种极端的无差异曲线例子 277

参考资料 278

效用:

表示消费者偏好的另一种方法 278

最优化:

消费者选择什么 278

消费者的最优选择 278

收入变动如何影响消费者的选择 279

价格变动如何影响消费者的选择 281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281

需求曲线的推导 283

四种应用 283

所有的需求曲线都向右下方倾斜吗?

283

工资如何影响劳动供给?

284

案例研究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

287

历史趋势、彩票赢家及卡内基的猜测 287

利率如何影响家庭储蓄?

穷人喜欢接受现金转移支付还是实物转移支付?

289

人们真的这样想吗?

290

内容提要 291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在本章中你将——

知道经济学研究稀缺性资源配置

考察人们面临的一些交替关系

知道机会成本的含义

懂得在作出决策时如何运用边际推理

讨论激励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

考虑为什么人们或国家之间的交易可以使各方面受益

讨论为什么市场是一种良好的、但并不是完善的资源配置方式

了解是什么因素决定着整体经济中的某些趋势

 

经济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其意为“管理一个家庭的人”。

乍一看,这个起源似乎有点奇特。

但事实上,家庭和经济有着许多共同之处。

一个家庭面临着许多决策。

它必须决定哪些家庭成员去做什么.以及作为回报每个家庭成员能得到什么:

谁做晚饭?

谁洗衣服?

谁在晚餐时多得到一块甜点?

谁有权选择看什么电视节目?

简言之,家庭必须考虑到每个成员的能力、努力和愿望,以在各个成员中配置稀缺资源。

和家庭一样,一个社会也面临着许多决策。

一个社会必须决定将要做哪些工作和谁做这些工作。

社会需要一些人种粮食,另一些人做衣服,还有一些人设计电脑软件。

一旦社会分配人们(以及土地、建筑物和机器)去做各种工作,它还应该分配他们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

社会必须决定谁将吃鱼子酱而谁将吃土豆。

它还必须决定谁将开保时捷跑车而谁将坐公共汽车。

由于资源稀缺,社会资源的管理就是重要的。

稀缺性是指社会提供的东西少于人们想拥有的。

正如一个家庭不能给每个成员想要的每一件东西一样,一个社会也不能给每个人以他们向往的最高生活水平。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在大多数社会中,资源并不是由一个中央计划者来配置,而是通过千百万家庭和企业的共同行动来配置的。

因此,经济学家研究人们如何作出决策:

他们工作多少,购买什么,储蓄多少,以及如何把储蓄用于投资。

经济学家还研究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例如,经济学家探讨一种物品众多的买者与卖者如何共同决定该物品的销售价格和销售量。

最后,经济学家分析影响整个经济的力量和趋势。

包括平均收入的增长,人口中找不到工作的人的比例,以及价格上升的速度。

虽然经济学的研究是多万面的,但可以用几个中心思想把这个领域统一起来。

在本章的其余部分,我们要说明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这些原理贯穿全书,这里的介绍是要让你了解经济学研究内容的概况。

人们如何作出决策

“经济”是什么这个问题并没有什么神秘之处、无论我们谈论的是洛杉矶经济,美国经济,还是全世界的经济,经济只不过是一个在生活中相互交易的一群人而已。

由于一个经济的行为反映了组成这个经济的个人的行为,所以我们的经济学研究就从个人作出决策的四个原理开始。

人们面临交替关系

关于作出决策的第一课可以归纳为一句谚语: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为了得到我们喜爱的一件东西,通常就不得下放弃另一件我们喜爱的东西。

作出决策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有所取舍。

我们考虑一个学生必须决定如何配置她的最宝贵的资源——时间。

她可以把所有的时间用于学习经济学;

她可以把所有的时间用语学习心理学;

她也可以把时间分配在这两个学科上。

她把某一个小时用于学习一门课时,她就必须放弃本来可以学习另一门课的一小时。

而且,对于她用于学习一门课的每一个小时,她都要放弃本来可以用于睡眠、骑车、看电视或打工赚点零花钱的时间。

还可以以考虑父母决定如何使用自己的家庭收入。

他们可以购买食物、衣服,或全家度假。

或者他们也可以为退休或孩子的人学教育储蓄一部分收入。

当他们选择把额外的一美元用于上述物品中的一种时,他们在某种他物品上就要少花一美元。

当人们组成社会时,他们面临各种不同的交替关系。

典型的交替关系是“大炮与黄油”之间的交替。

我们把更多的钱用于国防以保卫我们的海岸免受外国入侵(大炮)时,我们能用于提高国内生活水平的个人物品的消费(黄油)就少了。

在现代社会里,同样重要的是清洁的环境和高收入水平之间的交替关系。

要求企业减少污染的法律增加了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成本。

由于成本高,结果这些企业赚的利润少了,支付的工资低了,收取的价格高了,或者是这三种结果的某种结合,因此尽管污染管制给予我们的好处是更清洁的环境,以及由此引起的健康水平提高,但其代价是企业所有者、工人和消费者的收入减少。

社会面临的另一种交替关系是效率与平等之间的交替。

效率是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

平等是指这些资源的成果公平地分配给社会成员。

换句话说,效率是指经济蛋糕的大小,而平等是指如何分割这块蛋糕,在设计政府政策的时候,这两个目标往往是不一致的。

例如,我们来考虑目的在于实现更平等地分配经济福利的政策;

某些这类政策,例如,福利制度或失业保障,是要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

另一些政策,例如,个人所得税,是要求经济上成功的人士对政府的支持比其他人更多。

虽然这些政策对实现更大平等有好处,但它以降低效率为代价。

当政府把富人的收入再分配给穷人时,就减少了对辛勤工作的奖励;

结果,人们工作少了,生产的物品与劳务也少了。

换句话说,当政府想要把经济蛋糕切为更均等的小块时,这块蛋糕也就变小了。

认识到人们面临交替关系本身并没有告诉我们,人们将会或应该作出什么决策。

一个学生不应该仅仅由于要增加用于学习经济学的时间而放弃心理学的学习。

社会不应该仅仅由于环境控制降低了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而不再保护环境。

也不应该仅仅由于帮助穷人扭曲了工作激励而忽视了他们。

然而,认识到生活中的交替关系是重要的,因为人们只有了解他们可以得到的选择,才能作出良好的决策。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

由于人们面临着交替关系,所以,作出决策就要比较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的成本与收益。

但是,在许多情况下,某种行动的成本并不像乍看时那么明显。

例如,考虑是否上大学的决策。

收益是使知识丰富和一生拥有更好的工作机会。

但成本是什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你会想到把你用于学费、书籍、住房和伙食的钱加总起来。

但这种总和并不真正地代表你上一年大学所放弃的东西。

这个答案的第一个问题是,它包括的某些东西并不是上大学的真正成本。

即使你离开了学校,你也需要有睡觉的地方,要吃东西。

只有在大学的住宿和伙食比其他地方贵时,贵的这一部分才是上大学的成本。

实际上,大学的住宿与伙食费可能还低于你自己生活时所支付的房租与食物费用。

在这种情况下,住宿与伙食费的节省是上大学的收益。

这种成本计算的第二个问题是,它忽略了上大学最大的成本——你的时间。

当你把一年的时间用于听课、读书和写文章时,你就不能把这段时间用于工作。

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为上学而放弃的工资是他们受教育的最大单项成本。

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

当作出任何一项决策,例如,是否上大学时,决策者应该认识到伴随每一种可能的行动而来的机会成本。

实际上,决策者通常是知道这一点的。

那些上大学年龄的运动员如果退学而从事职业运动就能赚几百万美元,他们深深认识到,他们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极高。

他们往往如此决定:

不值得花费这种成本来获得上大学的收益。

这一点儿也不奇怪。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生活中的许多决策涉及到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微小的增量调整。

经济学家把这些调整称为边际变动。

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可以通过考虑边际量来作出最优决策。

例如,假设一位朋友请教你,他应该在学校上多少年学。

如果你给他用一个拥有博士学位的人的生活方式与一个没有上完小学的人进行比较,他会抱怨这种比较无助于他的决策。

你的朋友很对能已经受过某种程度的教育,并要决定是否再多上一两年学。

为了作出这种决策,他需要知道,多上一年学所带来的额外收益和所花费的额外成本。

通过比较这种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他就可以评价多上一年学是否值得。

再举一个考虑边际量如何有助于作出决策的例子,考虑一个航空公司决定对等退票的乘客收取多高的价格。

假设一架200个座位的飞机横越国内飞行一次,航空公司的成本是10万美元。

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座位的平均成本是10万美元除以200,即500美元。

有人会得出结论:

航空公司的票价决不应该低于500美元。

但航空公司可以通过考虑边际量而增加利润。

假设一架飞机即将起飞时仍有10个空位。

在登机口等退票的乘客愿意支付300美元买一张票。

航空公司应该卖给他票吗?

当然应该。

如果飞机有空位,多增加一位乘客的成本是微乎其微的。

虽然一位乘客飞行的平均成本是500美元,但边际成本仅仅是这位额外的乘客将消费的一包花生米和一罐汽水的成本而已。

只要等退票的乘客所支付的钱大于边际成本,卖给他机票就是有利可图的。

正如这些例子说明的,个人和企业通过考虑边际量将会作出更好的决策。

只有一种行动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项行动。

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由于人们通过比较成本与收益作出决策,所以,当成本或收益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会改变。

这就是说,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例如,当苹果的价格上升时,人们就决定多吃梨少吃苹果,因为购买苹果的成本高了。

同时,苹果园主决定雇佣更多工人并多摘苹果,因为出售苹果的收益也高了。

对设计公共政策的人来说,激励在决定行为中的中心作用是重要的。

公共政策往往改变了私人行动的成本或收益;

当决策者未能考虑到行为如何由于政策的原因而变化时,他们的政策就会产生他们意想不到的效果。

举个例子来说明这种不想要的效果,考虑一下有关安全带和汽车安全的公共政策。

在50年代有安全带的汽车很少。

现在所有的汽车都有安全带,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公共政策。

60年代后期,拉尔夫·

纳德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