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弘扬传统美德演讲稿_5篇(共14页)8900字.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1132546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弘扬传统美德演讲稿_5篇(共14页)89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学生弘扬传统美德演讲稿_5篇(共14页)89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学生弘扬传统美德演讲稿_5篇(共14页)89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学生弘扬传统美德演讲稿_5篇(共14页)89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学生弘扬传统美德演讲稿_5篇(共14页)89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中学生弘扬传统美德演讲稿_5篇(共14页)8900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中学生弘扬传统美德演讲稿_5篇(共14页)8900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中学生弘扬传统美德演讲稿_5篇(共14页)8900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中学生弘扬传统美德演讲稿_5篇(共14页)8900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中学生弘扬传统美德演讲稿_5篇(共14页)8900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中学生弘扬传统美德演讲稿_5篇(共14页)8900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中学生弘扬传统美德演讲稿_5篇(共14页)8900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中学生弘扬传统美德演讲稿_5篇(共14页)8900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中学生弘扬传统美德演讲稿_5篇(共14页)8900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生弘扬传统美德演讲稿_5篇(共14页)8900字.docx

《中学生弘扬传统美德演讲稿_5篇(共14页)89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弘扬传统美德演讲稿_5篇(共14页)8900字.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学生弘扬传统美德演讲稿_5篇(共14页)8900字.docx

中学生弘扬传统美德演讲稿

  中学生弘扬传统美德演讲稿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们的祖国在漫长的岁月里,孕育了长青的山川,长碧的江水,也培育出千千万万的中国人。

作为一个中国人,可堪自豪的事实在是太多了。

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的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

所以我今天演讲的题目就是《弘扬中国文化,传承中华美德》。

  一.爱国、气节

  列宁说: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

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说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气节。

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维护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在爱国方面为后人作出了榜样。

诸如卓有见识的林则徐,血染吴淞口的陈化成,维新被杀的谭嗣同,推翻帝制的孙中山,横眉冷对的鲁迅,抗日献身的张自忠,以及无数为国捐躯的***人都体现了这一民族爱国精神,他们是中华民族之魂。

  &;祖国再穷,我也要为她奋斗,为她服务。

&;这是一切爱国科学家的心声。

国外科学家纷纷回归祖国,要为新中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钱学森面对美国方面的关押、软禁、监视,毫不动摇;华罗庚放弃在美国被重金聘用的工作;李四光谢绝英国老师让他攻下博士学位再回国的劝告&;&;

  以上种种爱国和气节的实例,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

然而在中华历史上面对物质世界的诱惑及权势的威迫,小则卖友求荣,大则卖国求贵也大有人在。

这就要求我们时时刻刻都要以祖国和民族利益为重。

  二.奋发、立志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决定了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前进道路上的努力方向。

  &;斫梓染丝,功在初化&;说明一个人的成长与其少年时代有密切联系,历史上少年大志者不乏其人。

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前去广州革命根据地,途经长沙写下的《沁园春&;长沙》,其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表现出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并为之奋斗终身。

十九岁的周恩来所作&;大江歌罢掉头东&;也体现了他改造旧中国的远大志向。

可谓少年壮志凌云。

  有志者事竟成。

但这志唯有以天下百姓,以国家民族为出发点、为归属,才符合传统的民族精神,才能宏大高尚。

奋发立志既要从大处着眼,更要从小处着手,从自我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在人生途中不断地砥砺操行,完成大志。

这就要求我们胸怀鸿鹄之志,奋发图强。

  三.改革、创新

  中华民族虽遭受过外族的入侵和列强的蹂躏,但她却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能保持自己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伟大民族。

原因很多,其中与中华民族跟随时代潮流、勇于改革创新的传统美德是分不开的。

  被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的王安石,面对北宋中期以来积贫积弱的现状,大胆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与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正统思想是何等的针锋相对。

王安石这种反对守旧,勇于进取的思想及大胆变法、勇往直前的精神,使他大大领先于时代,为后人推崇和尊敬。

  中华民族同时又是一个善于不断吸取其他民族、国家先进文化,勇于创新的一个民族。

近代的林则徐从中国反侵略战争和国际交往的需要出发,组织翻译整理成《四洲志》,成为我国近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世界地理书籍。

策划海防时也先着手调查西方情况,这对打破长期以来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封闭愚昧状态,为中国人认识世界和学习西方长技,迈出了坚实一步。

直至陈独秀开创的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民主&;和&;科学&;;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之路,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改革、创新的优良传统。

  历史告诉我们,要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既离不开生养、哺育我们的这块黄土地,也离不开及时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

这就要求我们锐意进取,敢于和善于改革创新。

  四.勤俭、廉正

  勤俭、廉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汉唐时期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的勤政、勤俭带来了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荣,与前朝秦隋的穷奢极欲导致覆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古人云:

&;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表明中华民族对勤俭与奢侈鲜明的善恶态度。

  不为金钱或物质所惑,不为权势所动,终身保持廉洁、清正的节操,这就是廉正。

明北京保卫战中的于谦,&;要留清白在人间&;。

他为人间留下了两种清白,其一是为民族为国家不计个人安危的&;清白&;之心;其二是平时严于操守,廉正不苟的&;清白&;之风。

由于北京保卫战有功,他受到赏赐还加官进爵,但都被他坚决推辞,后遭谗陷抄家时却是家徒四壁。

于谦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不仅赢得世崇敬,于今天也深有启迪。

从他身上可以看到中华民族传统的勤俭、廉正美德得到升华。

  五.敬长、知礼

  敬长即尊敬长辈。

敬长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李大钊曾说过:

&;&;&;我不主张儿子对自己行孝,可是我疼爱自己的老人,因为他抚养了我,教育了我,为我付出过很大的心血,疼爱自己的老人这是人之常情&;。

而今天敬长传统美德更应提倡和发扬,这是现代社会公民应有的风范。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又是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我国人民从来就有知书达礼的传统美德。

&;虚席以待&;&;&;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等以礼相待的成语和典故,在历史上广为传诵,深刻反映了这一点。

知礼,讲礼,对人彬彬有礼,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们正常关系的准则。

知礼讲礼的人大多以他人为重,以社会为重。

能真诚待人也正是一个人高尚情操的表现。

试问那些对长辈出言不逊,对朋友态度粗暴,公共场所横冲直撞的人,能体现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养,懂礼貌,讲文明的人吗?

当今社会,文明礼貌、文化素养对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却衰退,与一个有&;礼仪之邦&;之称的民族,与一个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民族相容吗?

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质的关键所在。

  同学们,当你向老师、长辈和客人彬彬有礼地问好的时候;当你向有困难的同学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当你学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时候;当你学会珍惜每一粒粮食的时候;当你学会&;宽于待人,严于律己&;的时候;当你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的时候;当你志存高远而又脚踏实地的时候&;&;你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在承继和弘扬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吗!

  让我们为拥有这样一座美丽的精神家园而自豪,让我们的心灵永远在这里栖息、成长,让我们的生命焕发美德和精神的光彩,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文明、高雅、有气度、有风范!

  中学生弘扬传统美德演讲稿

  身为中华民族的公民,我们不仅为秀丽的山川、辽阔的江河倍感自豪,也时常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而骄傲。

上至道德崇高推行禅让的始祖,下到当今感动国人的各路志士。

也无某**们已叫不出他们的名字,或许也记不起他们的相貌,但是他们高尚的品德,却始终烙在我们心中。

  提到传统美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个字浮出脑海,这八个字也高度的概括了我们生活中的一切美德,后来很多的美德也是由这八个字延伸。

  &;百善孝为先&;,也难怪这中华民族聪慧的人民会把孝这一美德提到八个字的首位!

这很有讲究,不过这也很实际,做人首先应当懂得尊敬、孝顺父母长辈!

当然,尽孝也并不仅仅在物质上。

父母的养育之恩、亲人的关切之情,我们的&;寸草心&;仅用物质,又何以能报答?

也许一点精神上的安慰,也会让疼爱我们的父母亲人开心不己!

而身为学生的我们,又如何在精神上给父母长辈安慰呢?

当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电扇的凉风为我们消去袭来的热流,我们在感到一丝满足的时候,此刻的父母,也许正在灼热的太阳下,为我们赚取那一笔一笔的学费、生活费!

当我们围在餐桌旁,喷香的饭菜勾起我们的食欲,可口的饮料为我们消去渴燥,可曾想过,此刻父母正在干嘛!

也许学习上的困难让我们心情不畅,让我们想要放弃,那么,细细的想一想,当我们还是一个赤诚忠厚的孩童时,曾在心底许下孝顺父母的宏大愿望,我们是否真的为这些愿望努力了?

曾经拍着胸脯,信誓旦旦,立志:

我要考大学,做个有较高文化的人,用我所学的文化知识赚钱,让父母享享清福,为祖宗争争光&;&;可我们,今天的我们到底为这做了多少?

六月高考在即,最担心最紧张的不仅仅是我们自己,还有教导我们的恩师,还有那一双双一直关注我们成长的父母亲人的眼睛,我们又怎能狠心让那一双双饱含了希望的双眼变得黯淡、失望呢?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那些做孩子的明白得太晚,还是父母离开得太早呢?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何不趁早,尽我们最大的努力考出一个优异的成绩来宽慰父母,回报亲人呢?

既然是父母亲人的愿望,那我们为何还要懒散呢?

&;父母呼,行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同学们,让我们从小事着手,用一举一动来证实我们的孝心。

同学们,努力吧,让六月高考优异的成绩,化作孝顺父母、宽慰亲人的乐章,和着父母亲人快乐的笑声,让这曲凯旋之歌更加嘹亮。

  中学生弘扬传统美德演讲稿

  早上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承继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

  《易经》中说: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作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的就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

人定胜天、锐意进取、浩然正气、居安思危、爱国爱民等等,始终是我们民族脊梁们在不断变化着的社会政治实践中面对各种矛盾和危机,逐步积累起来的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自觉意识。

这种自觉意识以危机感为基础,寄托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从而汇聚成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长江与黄河,在世界的东方一路前行。

同学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承继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我们义不容辞。

我从以下两方面与同学讲讲。

  一.勤学、好问

  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极为丰富,这与古人的勤学是分不开的。

锥刺股是先秦纵横家苏秦好学的故事。

苏秦为吸取广博知识,夜以继日发愤苦读,当困乏时,以锥子刺腿,用来振奋精神,坚持学习。

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都说明勤学的道理。

  读书光好学还不够,还需善疑好问。

孔子从小入太庙&;每事问&;。

他主张&;疑思问&;,&;不耻下问&;。

荀子把&;不知则问&;和&;不能则学&;相提并论。

王充更是&;智能之上,不学不行,不问不知&;。

他们都把学和问联在一起。

不学不问怎能成为学问家,学贵在问,这样才能有所提高,有所超越。

  由此看来,勤学好问对我们中学生来说是尤为重要的。

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中多思考,大胆质疑,逐步形成勤学好问的良好品德。

  二.敬长、知礼

  敬长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李大钊曾说过:

&;&;&;我不主张儿子对自己行孝,可是我疼爱自己的老人,因为他抚养了我,教育了我,为我付出过很大的心血,疼爱自己的老人这是人之常情&;。

而今天敬长传统美德更应提倡和发扬,这是现代社会公民应有的风范。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知书达礼的传统美德。

&;虚左以待&;&;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等以礼相待的成语和典故,在历史上广为传诵,深刻反映了这一点。

知礼,讲礼,对人彬彬有礼,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们正常关系的准则。

知礼讲礼的人大多以他人为重,以社会为重。

能真诚待人也正是一个人高尚情操的表现。

试问那些对长辈出言不逊,对朋友态度粗暴,公共场所横冲直撞的人,能体现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养,懂礼貌,讲文明的人吗?

当今社会,文明礼貌、文化素养对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却衰退,与一个有&;礼仪之邦&;之称的民族,与一个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民族相容吗?

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质的关键所在。

  一个国家必须要有自己的国魂,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精神,才能把全民族的智慧集中起来,形成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质财富。

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续下来的爱国、气节,奋发、立志,改革、创新,勤学、好问,勤俭、廉正,敬长、知礼等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国魂和精神

  同学们,承继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让我们为拥有一座美丽的精神家园而自豪,让我们的心灵永远在这里栖息、成长,让我们的生命焕发美德和精神的光彩,让我们每一个多伦人都文明、高雅、有气度、有风范!

  中学生弘扬传统美德演讲稿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们的祖国在漫长的岁月里,孕育了长青的山川,长碧的江水,也培育出千千万万的中国人。

作为一个中国人,可堪自豪的事实在是太多了。

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的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

所以我今天演讲的题目就是《承继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

  一.爱国、气节

  列宁说: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

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说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气节。

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维护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在爱国方面为后人作出了榜样。

诸如卓有见识的林则徐,血染吴淞口的陈化成,维新被杀的谭嗣同,推翻帝制的孙中山,横眉冷对的鲁迅,抗日献身的张自忠,以及无数为国捐躯的共产党人都体现了这一民族爱国精神,他们是中华民族之魂。

  &;祖国再穷,我也要为她奋斗,为她服务。

&;这是一切爱国科学家的心声。

国外科学家纷纷回归祖国,要为新中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钱学森面对美国方面的关押、软禁、监视,毫不动摇;华罗庚放弃在美国被重金聘用的工作;李四光谢绝英国老师让他攻下博士学位再回国的劝告&;&;

  以上种种爱国和气节的实例,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

然而在中华历史上面对物质世界的诱惑及权势的威迫,小则卖友求荣,大则卖国求贵也大有人在。

这就要求我们时时刻刻都要以祖国和民族利益为重。

  二.奋发、立志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决定了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前进道路上的努力方向。

  &;斫梓染丝,功在初化&;说明一个人的成长与其少年时代有密切联系,历史上少年大志者不乏其人。

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前去广州革命根据地,途经长沙写下的《沁园春&;长沙》,其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表现出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并为之奋斗终身。

十九岁的周恩来所作&;大江歌罢掉头东&;也体现了他改造旧中国的远大志向。

可谓少年壮志凌云。

  有志者事竟成。

但这志唯有以天下百姓,以国家民族为出发点、为归属,才符合传统的民族精神,才能宏大高尚。

奋发立志既要从大处着眼,更要从小处着手,从自我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在人生途中不断地砥砺操行,完成大志。

这就要求我们胸怀鸿鹄之志,奋发图强。

  三.改革、创新

  中华民族虽遭受过外族的入侵和列强的蹂躏,但她却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能保持自己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伟大民族。

原因很多,其中与中华民族跟随时代潮流、勇于改革创新的传统美德是分不开的。

  被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的王安石,面对北宋中期以来积贫积弱的现状,大胆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与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正统思想是何等的针锋相对。

王安石这种反对守旧,勇于进取的思想及大胆变法、勇往直前的精神,使他大大领先于时代,为后人推崇和尊敬。

  中华民族同时又是一个善于不断吸取其他民族、国家先进文化,勇于创新的一个民族。

近代的林则徐从中国反侵略战争和国际交往的需要出发,组织翻译整理成《四洲志》,成为我国近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世界地理书籍。

策划海防时也先着手调查西方情况,这对打破长期以来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封闭愚昧状态,为中国人认识世界和学习西方长技,迈出了坚实一步。

直至陈独秀开创的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民主&;和&;科学&;;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之路,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改革、创新的优良传统。

  历史告诉我们,要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既离不开生养、哺育我们的这块黄土地,也离不开及时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

这就要求我们锐意进取,敢于和善于改革创新。

  四.勤俭、廉正

  勤俭、廉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汉唐时期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的勤政、勤俭带来了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荣,与前朝秦隋的穷奢极欲导致覆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古人云:

&;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表明中华民族对勤俭与奢侈鲜明的善恶态度。

  不为金钱或物质所惑,不为权势所动,终身保持廉洁、清正的节操,这就是廉正。

明北京保卫战中的于谦,&;要留清白在人间&;。

他为人间留下了两种清白,其一是为民族为国家不计个人安危的&;清白&;之心;其二是平时严于操守,廉正不苟的&;清白&;之风。

由于北京保卫战有功,他受到赏赐还加官进爵,但都被他坚决推辞,后遭谗陷抄家时却是家徒四壁。

于谦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不仅赢得世人崇敬,于今天也深有启迪。

从他身上可以看到中华民族传统的勤俭、廉正美德得到升华。

  五.敬长、知礼

  敬长即尊敬长辈。

敬长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李大钊曾说过:

&;&;&;我不主张儿子对自己行孝,可是我疼爱自己的老人,因为他抚养了我,教育了我,为我付出过很大的心血,疼爱自己的老人这是人之常情&;。

而今天敬长传统美德更应提倡和发扬,这是现代社会公民应有的风范。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又是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我国人民从来就有知书达礼的传统美德。

&;虚席以待&;&;&;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等以礼相待的成语和典故,在历史上广为传诵,深刻反映了这一点。

知礼,讲礼,对人彬彬有礼,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们正常关系的准则。

知礼讲礼的人大多以他人为重,以社会为重。

能真诚待人也正是一个人高尚情操的表现。

试问那些对长辈出言不逊,对朋友态度粗暴,公共场所横冲直撞的人,能体现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养,懂礼貌,讲文明的人吗?

当今社会,文明礼貌、文化素养对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却衰退,与一个有&;礼仪之邦&;之称的民族,与一个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民族相容吗?

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质的关键所在。

  同学们,当你向老师、长辈和客人彬彬有礼地问好的时候;当你向有困难的同学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当你学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时候;当你学会珍惜每一粒粮食的时候;当你学会&;宽于待人,严于律己&;的时候;当你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的时候;当你志存高远而又脚踏实地的时候&;&;你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在承继和弘扬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吗!

  让我们为拥有这样一座美丽的精神家园而自豪,让我们的心灵永远在这里栖息、成长,让我们的生命焕发美德和精神的光彩,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文明、高雅、有气度、有风范!

  中学生弘扬传统美德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学会宽容》。

  数千年前,有这样一场对话:

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孔子对曰:

&;其&;恕&#XXXX年;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时间飞逝,几千年如白驹过隙,可就是这样一句话,在经历了数千年整个世界的沧桑巨变之后,依然高高矗立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巅,俯瞰着人间冷暖。

  宽容不是懦弱,不是无能,而是一种豁达,一种气量,一种将军额前能跑马、宰相肚里可撑船的宽广胸怀。

  有一个故事,说是在美国一个市场里,有位中国妇人的摊位生意特别好,引起其他摊贩的嫉妒,大家常有意无意地把垃圾扫到她的店门口。

这位中国妇人只是宽厚地笑笑,不予计较,反而把垃圾都清扫到自己的角落。

旁边卖菜的墨西哥妇人观察了她好几天,忍不住问道:

&;大家都把垃圾扫到你这里来,你为什么不生气?

&;中国妇人笑着说:

&;在我们国家,过年的时候,都会把垃圾往家里扫,垃圾越多就代表会赚越多的钱。

现在每天都有人送钱到我这里,我怎么舍得拒绝呢?

你看我的生意不是越来越好吗?

从此以后,那些垃圾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这位中国妇人化诅咒为祝福的智慧确实令人惊叹,然而更令人敬佩的却是她那与人为善的宽容的美德。

虽然身处异地,可她依然坚持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文明,她将宽容带出了国门,带到了世界。

她用智慧宽恕了别人,也为自己创造了一个融洽的人际环境。

俗话说和气生财,自然她的生意越做越好。

如果她不采取这种方式,而是针锋相对,又会怎样呢?

结果可想而知。

  宽容是一种理解,一种体谅、是一种美。

  有个姑娘要开音乐会,在海报上说自己是李斯特的学生。

演出前一天,李斯特出现在姑娘面前。

姑娘惊恐万状,抽泣着说,冒称是出于生计,并请求宽恕。

李斯特要她把演奏的曲子弹一遍给他听,并加以指点。

过后爽快地说:

&;大胆地上台演奏,你现在已是我的学生。

你也可以向剧场经理宣布,晚会最后一个节目,由老师为学生演奏。

&;李斯特在音乐会上弹了最后一曲,这场音乐会完美落幕。

  生活需要宽容。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不如意,每个人都会有失败,当你的面前遇到了竭尽全力仍难以逾越的屏障时,请别忘了:

宽容是一片宽广而浩瀚的海,包容了一切,也能化解了一切,会带着你跟随着他一起浩浩荡荡向前奔涌。

  当看到引车避匿的蔺相如和负荆请罪的廉颇相拥而泣,誓言共保赵国的时候;当看到蒋琬用宽容之心对待无礼的杨戏而得到世人称赞的时候,你们难道没有发现,宽容是世界上最神奇的钥匙吗?

仁义胡同的故事家喻户晓,董笃行的一句:

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

发人深省。

俗话说得好:

&;退一步,海阔天空。

&;。

一个人只要遇事多为他人想一想,多为集体、社会想一想,多往大处、远处想一想,就不会被暂时的烦恼所困扰,就能够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生机勃勃地前进在人生的道路上。

  深邃的天空容忍了雷电风暴一时的肆虐,才有风和日丽;

  辽阔的大海容纳了惊涛骇浪一时的猖獗,才有浩瀚无垠;

  苍莽的森林忍耐了弱肉强食一时的规律,才有郁郁葱葱;

  泰山不辞杯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一宽一容笑天下。

  年年花开,拉开了&;宽容&;的华美与绚丽;

  岁岁雁来,捎来了&;人情&;的梦想与天堂;

  花开雁来,宽容谨记,人情莫忘。

  同学门,我们有缘而相识,相聚,相知,穿梭于茫茫人海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不和谐不愉快的事情,面对小小的过失,如果能报以一个淡淡的微笑,说上一句轻轻的歉语。

能让我们收获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

帮别人开始一扇窗,也就是让自己看到更完整的天空。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