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政治课典型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150828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27.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政治课典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上册政治课典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上册政治课典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上册政治课典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上册政治课典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上册政治课典型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上册政治课典型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上册政治课典型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上册政治课典型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上册政治课典型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上册政治课典型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上册政治课典型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上册政治课典型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上册政治课典型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上册政治课典型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上册政治课典型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七年级上册政治课典型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政治课典型题.docx

《七年级上册政治课典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政治课典型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上册政治课典型题.docx

七年级上册政治课典型题

七年级上册政治课典型题

第一单元走进中学

一、单项选择题

1、(2011福州)小强总是轻视自己,看不到自己的能力,有些事情即使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

小强需要培养的品质是

A、自信;B、自负;C、自爱;D、自制

2、(20ll南京)初中生小华在与同学交往中,一方面因成绩优秀而自信满满,另一方面却因个子矮小而自卑。

针对小华的这一自卑心理,我们应帮他树立的正确观念是

A、青春期存在心理矛盾是正常的;B、要主动与同学正常交往;

C、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D、要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

3、九年级学生在中考前综合素质评价活动中,小明给自己作出了如下的“自画像”,你认为他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的有

①我心目中的我:

自尊自信,充满阳光②父母心目中的我:

出类拔萃,十全十美③同学心目中的我:

诚实守信,热情开朗④老师心目中的我:

尊师敬长,自立自强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4、“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通过自我观察,在比较中认识自己。

下面言行正确的是

A、小丽买了个品牌iphone手机,很多同学围上来观赏,她觉得自己成了全班最“酷”的人

B、小兰当选为班长,总觉得“自己是一朵花,别人是豆腐渣”

C、小华在发现自己优点的同时,还虚心向他人学习

D、小辉同学的学习成绩不理想,觉得自己不是个好学生

5、“我并不仅仅是我自己心中的‘我’,相反,别人眼中的‘我’,才是真正存在于芸芸众生之中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我”’。

这句话告诉我们

A、评价自己不要管别人的看法

B、对自己的认识要完全听他人的评价

C、要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

D、客观评价自己要正确认识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关系

6、右图漫画中男孩、女孩的对话说明

A、下雨通常会产生消极情绪;B、不同情绪反映了人们对事物不同的态度

C、不同的情境中人会产生不同的情绪;D、任何事物都会产生不同情绪

7、如图漫画《忧虑》给我们的启示是

A、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至关重要;B、情绪是无法调适的

C、任何时候都要压抑自己的情绪;D、忧虑会使人掉头发

8、考试中,小明同学发现一些题目平时没练过,看上去有些难,他慌了,连忙告诉自己要沉住气,仔细读题,也许并不难。

这种调节情绪的方法是

A、注意转移法B、心理暗示法C、情感升华法D、合理发泄法

9、月有阴晴圆缺,人有喜怒哀乐。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因多种原因出现消极情绪。

下列属于通过注意转移法来调节情绪的是

A、苦闷时向朋友诉说自己的烦恼;B、悲伤时到野外欣赏秀丽的风光

C、冲动时笑一笑自己的幼稚;D、愤怒时到高山之巅大声歌唱

10、下列四幅图片反映的是人们产生消极情绪时的几种做法,你认为其中可取的是

A、①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④

二、简答题

11、小静是一名七年级的学生。

她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

“我是一个令母亲失望、给父亲带来希望的女孩。

我学画画只画静物描写,学跳舞只坚持了一年,练习网球、滑旱冰很快就超过了初学水平,可没有再进一步,现在我又开始学习制作电脑动画了……为此,母亲给我的评语是:

“半途而废,终将一事无成。

”而父亲则告诉我:

“不断地保持好奇,不断地培养兴趣,成功一定属于你。

(1)你如何看待小静父母的评价?

(2)你能告诉小静怎样正确认识自己吗?

三、判断说明题

12、进入中学以后,个人的心理变化很大,自我意识大大增强。

有一次,七年级的小祥和小丽讨论“怎样认识自我”这个话题时就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小祥说: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自我评价最重要。

”小丽说: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嘛!

他人的意见才可靠。

你认为小祥和小丽的观点对吗?

请予以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

 

四、分析说明题

13、材料一据调查,随着城市交通日益拥堵,近六成司机受困“路怒症”。

“路怒症”,顾名思义就是带着愤怒开车上路。

材料二漫画

阅读材料及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路怒症”如果不加以控制,会有哪些危害?

(2)请你为那些受困“路怒症”的司机提一些建议,使其摆脱“路怒症”的困扰。

第二单元享受学习

单项选择题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一名言告诉我们在学习中必须注意(   )。

A.找到好的工具            B.碰到好的同学和教师

C.寻找好的学习方法          D.买到好的工具书

2.中学生和小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一个重要区别是(   )

A.要学会自主学习   B.课程的多少   C.难度的变化   D.人数的增多

3.成成到中学快一个月了,还是不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她很苦恼。

你觉得她应该改进的是(   )

A.学习成绩     B.学习态度   C.学习方法   D.学习过程

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这首诗告诉我们要珍惜(   )。

A.友情  B.时间    C.金钱       D.生命

5.在学习生活中,下列做法你赞成的是(   )。

A.李利在上数学时突然想起下节课要考语文,趁老师不注意,偷偷在下面看语文书

B.东东总是丢三落四,老忘记带书

C.李奇总是先玩,然后再拼命地赶写作业

D.梁涵总是把每天该做的事安排的紧紧有序

6.下列属于自主学习的是(   )。

A.洋洋写作业时总是要爸爸检查  B.王茜写作业时一遇到难题就问妈妈

C.小张一回到家就抓紧时间把参考书上的答案抄在练习薄上

D.袁妍学习认真,总是独立思考,实在不会再去请教

7.在学习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喜欢的学科就认真学,不喜欢的就不学   B.兼顾基础学科,发展特长

C.我只喜欢历史,不愿意学生物      D.数学太难了,没有兴趣

8.“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它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要注意学习理论知识        B.书本知识很重要

C.要重视社会实践          D.所有的经验都来自书本

9.下列关于学习方法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成绩好的同学的方法就是好的学习方法  B.被推广应用的方法就是好的方法

C.科学家学习的方法是好方法    D.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10.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   )

A.劳逸结合                B.有人比我还紧张

C.有人比我还用功          D.绝对不能放松学习

1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主要强调我们应该培养(   )。

A.学习的态度   B.学习的方法   C.学习的兴趣   D.学习的过程

12.作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培养(   )

A.良好的学习习惯                 B.良好的学习动机

C.良好的学习环境                 D.良好的学习基础

二、简答题

小李这几天总是感觉身心疲惫、头昏脑涨,上课反应迟钝,看书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差,真是着急。

看着同学们都在暗自较劲,自己又不能落后,周末还得继续学习。

正忙着做题时,同学小刘硬是把小李拖到篮球场。

一场运动下来,小李出了一身汗。

也真怪,身体感觉很舒服,脑子也不再昏昏沉沉了。

小刘笑着说:

“回家做作业吧,你肯定比平时做得快,信不信?

”晚上,小李翻开书本做作业。

奇怪,今天的题做起来怎么特别顺手!

这真让人弄不明白:

在学校时,自己觉得这些题很难的呀!

难道是自己突然变聪明了吗?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小李“突然变聪明”的原因是什么?

(4分)

 

(2)小李的事例能给我们哪些启示?

(4分)

 

(3)“一张一弛,乃文武之道”。

我们在“驰”的过程中应把握哪些原则?

(6分)

 

三、判断说明题

以下是七年级一班小李同学制定的《每日学习计划》,你认为值得改进的是什么?

说说你的理由。

(1)早上五点起床,朗读。

(2)上学路上,背诵十个英语单词;晚上睡觉前再背十个。

(3)上课认真听讲,记笔记。

(4)遇到困难和问题时请教同学或老师。

(5)自习课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做好复习预习。

(6)晚上学习四个小时,巩固当天课程和做练习。

本学期目标:

入学考试全年级排名30位,争取在期终考试时进入年级前5名。

第三单元相处之道

一、单项选择题

1、初中生小兰最近老是喜欢与父母“顶牛”,父母要她这样做,她偏要那样做。

这种心理属于

A、逆反心理B、从众心理C、猎奇心理D、闭锁心理

2、漫画中的现象你肯定也遇到过,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我们与父母长辈的年龄差异造成兴趣爱好、审美观念的不同

B、父母、长辈都跟不上形势

C、父母、长辈不能理解我们的内心需求

D、年轻人都没有了正当的兴趣与爱好

3、理解和尊重是亲子关系和谐的前提。

下列话语摘自一些同学的日常生活对话,其中可取的是

A、“只要父母提出了要求,我都完全照做。

B、“我们有自己的自由,父母任何时候都不得干涉。

C、“外出时要跟父母说一声,否则他们会担心的。

D、“父母只看成绩,我只要考得高分,就算是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了。

4、在生活中,父母与我们之间有时会产生矛盾和隔阂,对此我们应该

A、孤芳自赏,我行我素;B、回避父母,不理不睬

C、坚持己见,争执不休;D、理解父母,主动沟通

5、有的同学说:

“爸爸妈妈年纪大了,跟不上形势了,和他们说不上几句话就要吵架,所以和爸爸妈妈交流太难太难。

”面对部分同学与父母交往的困难情况,你可以给他们推荐的交往艺术有

①赞赏父母,交往起来无烦恼②认真聆听,交往起来免误会③帮助父母,交往起来无障碍④与父母争论,对就是对,错就是错⑤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

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

6、(2011厦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2岁的邵帅将自己的骨髓捐献给了患白血病的母亲。

手术前,他还不忘发短信安慰母亲。

邵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

①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②告别依赖,走向独立③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④弘扬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回家给父母洗洗脚”。

这是某校老师给学生布置的“家庭作业”。

老师这样做的目的是

A、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缓解学习压力;B、从小学会自立自强,争做家庭小主人

C、让学生明白洗脚是孝敬父母的最佳方式;D、体会父母辛苦,培养孝敬父母的美德

8、(2011芜湖)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草案将“常回家看看”人法,特别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

“常回家看看”其实不仅是“看”,更重要的是“做”。

下列选项中,做法错误的是

A、为生活困难的父母提供必要的费用;B、为精神孤独的父母送上真切的关心

C、孝敬父母是长大成人后的事,与我们无关

D、如不履行对父母的赡养扶助义务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9、(20ll安徽)“一腔热血育桃李,三尺讲坛写春秋。

”这句诗的寓意是

A、对父母长辈的敬重和爱戴;B、对老师奉献精神的赞美

C、对园林工人的表扬和歌颂;D、对新型师生关系的肯定

10、校园生活中,师生难免会有误解、矛盾。

假如你与老师间发生这种情况时,应该

①尊重老师,理解老师②主动与老师沟通③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学生④体谅和宽容老师的疏忽和缺点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1l、李林很喜欢学习语文,因为她觉得语文老师风趣幽默。

但因为一次误会,老师错怪了她。

她就再也对语文学科提不起兴趣了。

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善于处理师生冲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B、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关键在老师

C、在老师的批评面前,自尊要不得;D、要全面发掘自己各方面的潜能

12、下课时,李里不小心碰掉了袁媛课桌上的文具和课本,于是连忙说:

“对不起!

”并立即弯腰捡起文具和课本。

袁媛则说:

“没关系,我自己来捡吧。

”这一情境表明,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

①相互尊重②讲求原则③彼此宽容④学会竞争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3、(2011莆田)下列属于善于交往的行为是

A、陈明怕姚飞在学习上超过自己,不与他交朋友

B、林云同学与人交谈时,言语和气,态度诚恳

C、杨帆因要看球赛,没等同学把话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D、郑丽从来不和朋友争论,唯恐得罪朋友

14、吴迪有爱耍小性子的毛病,在与同学交往时往往不让人,不肯吃亏,不尊重别人,所以也难以从同学那里得到温暖。

下列做法有利于他搞好与同学之间的关系的是

①与同学平等相处,尊重对方②宽容待人,学会关心和帮助别人③学会换位思考,体谅对方的情感④追求个性,我行我素

A、①②④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二、简答题

15、情景一:

一天,小娜放学回家,发现自己心爱的密码日记本被父母撬开了,随着又被父母狠批了一顿……

(1)情景中父母侵犯了小娜的——权。

(2)假如你是小娜,面对这种情况你会如何正确处理?

情景二:

初中生小辉在日记中写到:

“过去语文老师对我好,我愿意听他的课,学习有信心,觉得不好好学习起码对不起老师。

可是一场误会中他批评了我,让我既怕他又怨他。

(3)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老师的批评和表扬?

(4)消除与老师的误会,增进师生感情你会怎样做?

三、分析说明题

16、(2011株州)有这样一位女孩,当她只有5岁时,就要撑起贫困的家庭,就要学会勇敢和坚强。

生活让她10年磨练成“超级女孩”,背着残疾的父亲,在困难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

她,就是刘桢——株洲的洪战辉。

瘦弱的身影中,立起来的是一位新时代的道德楷模。

当别人问起她,她回答说:

“他是我爸爸,这一切不都是应该做的吗?

根据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说一说:

“他是我爸爸,这一切不都是应该做的吗?

”这句话体现刘桢身上有一种什么美德?

(2)谈一谈:

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去传承和发扬这一美德?

第四单元幸福校园

一、单项选择题

l、(2011晋江)王丽学习一直名列前茅,她经常耐心地为同学讲解习题。

有人说她这样会被别人超过,但她认为“帮助别人也是提升自己。

”这表明王丽

A、太傻了,不懂得竞争的残酷性

B、成绩优秀,别人追不上她

C、能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D、没有竞争意识,缺乏竞争实力

2、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2011郴州)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倡合作学习

①不利于增强我们的竞争意识②有利于增强我们的合作意识③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弥补个人知识的不足④有助于我们形成开朗、活泼等积极的心理品质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4、在横滨世乒赛上,我国运动员再次包揽了全部5个单项的冠亚军。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在喜悦之余,因“对手的表现比想象的还弱”而充满忧虑。

这其中包含的道理是.

A、缺少压力的竞争不利于最大限度地激发潜能

B、在赛场上既应有竞争,又应有合作

C、竞争的压力会使对方过分紧张和焦虑

D、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

5、我国体育界有一句名言:

“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无名也有名;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有名也无名。

”这表明

A、尊重和保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就是无条件服从个人利益

B、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互取代、不可分割

C、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并列的,不能片面强调一方而忽视另一方

D、必须坚持发扬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6、周小艳同学因生病住院,老师、同学知道她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为她捐款,出院返校后,同学纷纷给她讲题、补习课堂笔记。

这表明良好的班集体

A、可以满足我们的心理需要

B、可以发挥我们的个性特长

C、是我们成长的园地,对我们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D、能够给我们带来自豪感和荣誉感

7、小明想竞选班长,带领大家一同创建良好的班集体。

以下是他的演讲提纲。

其中不。

吟学的是

A、我们要有共同的目标;B、我们要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

C、我们班的事务我都会一肩挑,负全责;D、我们要团结协作,互助前行

8、俗话说:

“轻霜冻死单根草,狂风难毁万亩林。

”要建设一个团结的集体,需要我们

①各尽所能,发挥特长②拧成一股绳,互帮互助③融人集体,奉献集体④张扬个性,以我为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二、简答题

9、高颖是家里的独生女,由于父母的过分宠爱,养成了不少坏习惯。

比如,班集体组织的活动,她常常找借口不参加;班里组织对困难同学献爱心,她说那是“假惺惺”;班长让她参加运动会为班集体增光,她却认为那是负担;班里组织学习“一帮一”活动,她怕耽误自己的学习而拒绝……久而久之,高颖就感到自己成了孤独的人,对此,她很苦恼,却又找不到原因。

(1)如果你是高颖的同学,你认为她产生苦恼的原因是什么?

(2)她怎样才能摆脱苦恼?

 

三、判断说明题

10、小薇和小敏是好朋友,在学习上却是竞争对手。

一次考试成绩出来后,小薇说:

“气死我了.早知道就不和小敏一起复习了,虽然分数比以前高了,但是她考得比我还高。

看来,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不能和别人合作。

小敏说:

“幸亏我在考前和小薇一起复习,才可以取长补短,使自己得到这么大的提高。

大家一起学习多好呀,为什么非要在学习中还要展开竞争呀?

请你评析小薇和小敏的观点。

 

第五单元塑造新自我

一、单项选择题

1.尊重他人是_______的需要,也是_______的需要。

()

 A.自尊自我完善B.知耻自我实现

 C.他尊自我表现D.自爱自我欣赏

2.生活中有许多人因为不相信自己的潜力而产生自卑心理。

下列不属于自卑表现的是()

 A.我垮了,可能连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B.失败是成功之母,我可以从中学到东西

 C.我可不能在别人面前出丑啊      D.让别人知道我有所不知,很没面子

3.下面同学的想法属于自信的是()

 A.我比所有人都要聪明B.只要我努力,相信我能行

 C.我特别笨,很多事做不来D.大家都应该在意我的感受

4.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患者提出:

“反对歧视,拒绝排斥。

”艾滋病患者的要求反映了他们()

 A.勇敢坚强的心理品质           B.希望与人交往的心理

 C.渴望正常工作的愿望           D.自我尊重的心理品质

5.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始注意自己的衣着打扮是否大方得体,行为举止是否符合学生的身份,言谈话语也开始有所忌讳和选择。

这些都是()

 A.自负的表现  B.自尊的表现  C.虚荣的表现  D.自卑的表现

6.当我们发现自己做错了或有些事情做得不好,便主动承担责任,主动地接受他人的批评指正,积极改进并把事情做得更好。

这是()

 A.自尊自信的表现             B.懦弱无能的表现

 C.信心不足的表现             D.没有原则的表现

7.尊重别人和别人对自己的尊重,二者的关系是()

 A.别人先尊重自己,自己才能尊重他人 B.不尊重他人,也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

 C.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D.有了自尊,就一定能获得他人的尊重

8.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尊是人人需要的                 B.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C.自尊比尊重他人更重要             D.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9.下列对自尊的认识,正确的是()

 A.有自尊的人永远不会尴尬           B.自尊就是相信自己

 C.尊重他人也是自尊的需要           D.自尊是对人格的否定

10.自负与自卑是一对孪生子,二者都()

 A.以他人为中心                B.对别人不尊重

 C.以自我为中心               D.属积极的心理素质

11.下列说法中属于正确认识自我的是()

 A.就我行,别人都不行          B.只看到自己的长处

 C.既看到自己的长处,也看到自己的不足  D.我不行,别人都比我强

12.古人说,“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

现代社会分工更细,又何止七十二行?

劳动无贵贱,分工有不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想自强和成功,就要根据自己的长处、天赋、兴趣以及社会需要来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充分发挥主动性。

这样的做法属于()

  A.挑战自我  B.战胜自我   C.树立目标    D.扬长避短

13.赏识教育专家周弘说过,教育孩子很重要的地方在于让其找到“我好棒”的感觉,然后,孩子就会按照“我好棒”的标准去做事了。

这种做法的作用就在于激起孩子的()

A.自尊心    B.虚荣心      C.自信心      D.好强心

14.有人参加励志训练,喊了很多口号,例如“我是最好的!

”“我要做NO.1”……现场感觉很受鼓舞、信心爆棚。

但是过不了多久,同样的口号喊起来不仅没有了振奋感,而且连自己都不相信。

这是因为撑起信心的最重要的支柱是()

  A.实力      B.信念       C.成绩     D.勇气

二、简答题

15.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去欧洲参加指挥大赛,在进行前三名决赛时,他被安排最后一个上场。

评委交给他一张乐谱。

正在演奏中,小泽征尔突然发现乐曲中出现不和谐的地方。

开始他以为是演奏家们演奏错了,就指挥乐队停下来重新演奏一次,但仍觉得不自然。

这时,在场的权威人士声明乐谱没问题,而是他的错觉。

面对几百名国际音乐权威,他不免对自己的判断产生动摇。

但是,他思索再三,坚持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于是大吼一声:

“不,一定是乐谱错了!

”他的喊声一落,评委立即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

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试探指挥家们在发现错误而权威人士又不承认的情况下,是否能坚持自己的判断。

  小泽征尔身上体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品质?

培养这种心理品质,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三、判断说明题

16.有同学说:

“我的学习成绩不好,也没有什么特长,我什么都不如人。

”你赞同这一说法吗?

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