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151152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docx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docx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Word版含答案doc

体验探究合作展示

长春市十一高中2014-2015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测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第Ⅰ卷30分,第Ⅱ卷90分。

第Ⅰ卷(选择题30分)

一、(16分,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弋射(yì)吝啬(sè)渑池(miǎn)糟粕(pò)残羹冷炙(zhì)

B.楔子(xiē)遥岑(cén)骸骨(hài)料峭(qiào)重湖叠巘(yǎn)

C.埋怨(máī)属文(zhǔ)佯为(yáng)睨柱(ní)礼节甚倨(jù)

D.脑髓(suǐ)自诩(yǚ)憔悴(cuì)啮雪(niè)节旄尽落(máo)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苌弘化碧天堑潦倒珠玑刎颈之交竟豪奢

B.礼尚往来螺髻樯橹烽火舞榭歌台酹江月

C.羽扇纶巾孱头惘然避匿相视而嬉和氏璧

D.红巾翠柚崔嵬亢旱皓首良辰好景檠弓弩

3.下列加点词语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毕礼而归之②而相如庭斥之

③羝乳乃得归④时天下承平日久

⑤宦官惧其毁已,皆共目之⑥杖汉节牧羊

⑦单于壮其节⑧宁许以负秦曲

⑨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⑩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A.①⑧\②④\③⑤⑥\⑦⑨⑩

B.①③⑧\②④⑦\⑤⑥\⑨⑩

C.①⑧⑨\②④\③⑤⑥\⑦⑩

D.①④\②⑧\③⑤⑦\⑥⑨⑩

4.下列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②王问:

“何以知之?

③子卿尚复谁为乎?

④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⑤皆为陛下所成就⑥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⑧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⑨以勇气闻于诸侯⑩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A.①④/②③⑥/⑤⑦⑧/⑨/⑩B.①④/②③/⑤⑦/⑥⑧/⑨⑩

C.①③/②⑥⑦/④⑤/⑨⑧⑩D.①④⑧/②③⑥/⑤⑦/⑨/⑩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杂剧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一本戏限定由男主角(正末)或女主角(正旦)一人歌唱,其他配角一般都只能道白不能唱。

由男主角唱的叫末本戏,女主角唱的叫旦本戏。

B.词是兴于唐代盛于宋代的一种文学样式,因为长短不一,又称长短句。

词的流派分为两派:

婉约派,代表词人有派温庭筠、柳永、周邦彦、秦少游、李清照、姜夔等;豪放派,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等。

C.班固,字孟坚,东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

著有《汉书》。

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全书共100篇,有纪12篇,表8篇,志10篇,传70篇。

起自汉高祖,止于王莽,记载了西汉229年间的史事。

D.《张衡传》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作者是南朝历史学家范晔。

文中“遂通五经,贯六艺” 中“六艺”与《师说》中: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一样,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

不论是“悼亡说”“恋情说”还是其他

说法,也不管论述得如何充分,和诗歌自身给我们的感受比起来,总是令人有的感觉。

②由于学生表达能力不强,解答诗歌鉴赏题时,经常出现的情况,所以解答时不但

要理解诗歌,还必须掌握一定的鉴赏术语。

③一些领导干部喜欢看上级脸色,专拣领导爱听的话说,汇报工作时,大话、空话、

套话连篇,实情少、水分多。

A.言不及义辞不达意言人人殊B.言不及义含糊其辞言不由衷

C.言不尽意辞不达意言不由衷D.言不尽意含糊其辞言人人殊

7.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被誉为中国当代最杰出科幻作品之一的小说《三体》即将被拍成电影,但它并不像美国大片《星际穿越》那样,主题偏离主流,观众接受起来有难度。

B.记得上高中的时候,当普通学生对着成绩单愁眉不展时,总有一两个不识趣的学霸神情凝重地说“我最大的苦恼就是不知道该报清华还是报北大”,于是招致白眼无数。

C.如果说中西方在长久以来的国家交往中,始终或多或少互存“敌意”的话,从深层次来看,原因还是缘于彼此潜在的文化冲突产生的。

D理财的最高阶段就是投资,在这个阶段可以感受到资本市场的魅力以及交易的乐趣,但要严格遵守交易的规则和谨慎、乐观、谦虚的态度。

8.下列各句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默契”的形成与发展是谅解定势、求美、求新等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②同时,因为有心理定势在起作用,所以“默契”具有稳定性

③任何艺术的创作与欣赏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④谅解和求美是“默契”的基础

⑤这种关系在艺术形式上的深刻表现之一,就是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存在着心照不宣的“默契”

⑥又由于创作和欣赏双方都要求出新,所以“默契”又不是凝固不变,而是变动发展的

A.③⑤①④②⑥    B.③④①⑤②⑥  

C.⑤②①④⑥③   D.⑤③②①④⑥

二、(6分,每题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1题。

《史记》不是一部死板的记述的历史,而是一部生动的批判的历史。

《史记》中到处可以看到司马迁大胆地进行历史批判,他指斥君王,贬抑权贵;歌颂“叛逆”,同情贫弱;他揭发历史的黑暗,抨击人类的罪恶,用敏锐的目光,正义的观感,生动的笔致,纵横古今,褒贬百代。

司马迁执行历史批判有四种形式,一用标题,二用书法,三于叙述中夹以批判,最重要的是各篇之后的专评,即“太史公曰”。

用标题执行批判的例子、如列项羽于本纪,列孔子、陈涉于世家;范蠡本是越国的大夫,因为他曾“治产利居,与时逐”,所以不列入官吏,列之于货殖;子贡本是孔子的门徒,因为他“废著鬻才于曹鲁之间”、故不列于儒林,列之于货殖。

对于一般的人物列传,以其人之名标题;而独于刺客、循吏、儒林、酷吏、游侠、佞幸、滑稽等则以其人之行为标题,暗示作者抑扬之意。

用书法者,如书孔丘则不名,曰: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

”书孟、荀则直称其名,曰:

“孟轲,邹人也。

”“荀卿,赵人。

”书老、庄亦不名,曰: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

”“庄子者,蒙人也。

”书孙武、则在名与不名之间,曰:

“孙子武者,齐人也。

”这样的书法正是不说话的批判。

不书名表示司马迁对其人的最大尊崇,书名表示对其人并不如何尊崇。

《史记》有在叙事中夹以批判者,《晁错列传》末载邓公对景帝之语曰:

“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

计画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这是借用他人的言语在叙事中兼示批判。

“太史公曰”是司马迁负责的批判,也是《史记》的灵魂。

司马迁“贬天子,退诸侯,斥大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执行他对历史人物的批判。

司马迁借贾谊评秦始皇曰:

“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评二世曰:

“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

”司马迁不但对前代帝王有贬辞,对本朝帝王乃至对他的当今皇帝亦有微词。

如《叔孙通列传》中评汉高祖曰:

“夫高祖起微细,定海内,谋计用兵,可谓尽之矣。

”这就无异说,刘邦“谋计用兵”以外,一无所长。

司马迁在《封禅书》中讥讽武帝惑鬼神,求神仙,迷巫祝,信方士。

而陈涉在封建统治者看来是一个叛逆,司马迁把陈涉的起义比之汤武的革命、孔子的作《春秋》。

他在《陈涉世家》中说:

“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竞亡秦,由涉首事也。

”又说陈涉起义之时,虽圣人之徒,也去参加他的革命。

从以上的评语可以看出司马迁之所善与所恶,所贤与所贱,所是与所非;《史记》不仅是为了叙述历史,而且是为了批判历史;司马迁作《史记》不是为了清算古人,而是为了要从古书中找出一些历史教训,教育他同时并世的人。

他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说:

“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

”这是他作《史记》的用意。

司马迁在《史记》中的批判,有些不合于封建的教条,所以班固批评他说:

“其是非颇缪于圣人。

”而刘向、扬雄等皆称“迁有良史之才,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摘编白翦伯赞《司马迁的历史批判》)

9.下列关于司马迁历史批判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司马迁在《史记》中指斥君王,大胆贬抑权贵,敢于歌颂“叛逆”,同情贫困弱小,其历史批判态度鲜明,思想深刻。

B.司马迁以敏锐的目光、正义的观感、生动的笔致进行历史批判,这种批判有力地揭发了中国历史的黑暗,抨击了统治者的罪恶。

C.司马迁的《史记》充满着批判精神,他采用标题、书法、在叙述中夹以批判、“太史公曰”等几种形式执行历史批判。

D.司马迁的历史批判纵横百代,褒贬古今,体现他善恶、贤贱、是非标准,表明价值取向,以吸取历史教训教育同世之人。

10.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司马迁把项羽列入本纪,把陈涉列人世家,肯定了项羽和陈涉的历史功绩;把范蠡、子贡归入货殖之列,则隐含着对经商者的批评。

B.司马迁对于一般人,用其人之名作标题;对刺客、循吏、儒林等则用其人的行为作标题:

暗示司马迁的抑扬之意。

C.对孔子、老子、庄子不书名,对孟子、荀子直称其名,对孙武则在名与不名之间,明确地表达了司马迁对这些人物的态度。

D.《史记·晁错列传》末记载的邓公一番话,说明邓公不赞成汉景帝诛杀晁错的做法,其实也表现出司马迁对此事的看法。

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批评秦始皇、秦二世,对汉高祖、汉武帝也有微词,这表明司马迁有胆有识,不但敢贬前代帝王,对本朝帝王也不同避。

B.司马迁赞赏陈涉在秦朝末年率先起义的行为,肯定了陈涉起义的影响,这种歌颂叛逆的评论与当时统治者的价值取向背道而驰。

C.司马迁作《史记》的用意是“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白镜也”,因此,《史记》的批判意义深远,记述的严谨难免不足。

D.司马迁写作《史记》不仅是为了记述历史,而且是为了批判历史,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后人对这种批判认识不同,评价不一。

三、(8分,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

夏原吉,字维喆,其先德兴人。

原吉早孤,力学养母。

以乡荐入太学,选入禁中书制诰。

建文初,擢户部右侍郎。

明年充采访使。

巡福建,所过郡邑,核吏治,咨民隐。

人皆悦服。

久之,移驻蕲州。

亡何,郁新卒,召还,理户部事。

凡中外户口、府库、田赋赢缩之数,各以小简书置怀中,时检阅之。

一日,帝问:

“天下钱、谷几何?

”对甚悉,以是益重之。

当是时,兵革初定,论“靖难”功臣封赏,分封诸藩,增设武卫百司。

又发卒八十万问罪安南、中官造巨舰通海外诸国、大起北都宫阙,供亿转输以钜万万计,皆取给户曹。

原吉悉心计应之,国用不绌。

永乐八年,帝北征,辅太孙留守北京,总行在①九卿事。

时诸司草创,每旦,原吉入佐太孙参决庶务。

朝退,诸曹郎御史环请事。

原吉口答手书,不动声色。

北达行在,南启监国,京师肃然。

帝还,赐钞币、鞍马、牢醴,慰劳有加。

寻从还南京,命侍太孙周行乡落,观民间疾苦。

原吉取齑黍以进,曰:

“愿殿下食此,知民艰。

”九载满,与蹇义皆宴便殿,帝指二人谓群臣曰:

“高皇帝养贤以贻朕。

欲观古名臣,此其人矣。

”自是屡侍太孙,往来两京,在道随事纳忠,多所裨益。

十八年,北京宫室成,使原吉南召太子、太孙。

既还,原吉言:

“连岁营建,今告成。

宜抚流亡,蠲②逋负以宽民力。

”明年,三殿灾,原吉复申前请,亟命所司行之。

初以殿灾诏求直言,群臣多言都北京非便。

帝怒,杀主事萧仪,曰:

“方迁都时,与大臣密议,久而后定,非轻举也。

”言者因劾大臣。

帝命跪午门外质辨。

大臣争詈言者,原吉独奏曰:

“彼应诏无罪。

臣等备员大臣,不能协赞大计,罪在臣等。

”帝意解,两宥之。

或尤原吉背初议。

曰:

“吾辈历事久,言虽失,幸上怜之。

若言官得罪,所损不细矣。

”众始叹服。

原吉虽居户部,国家大事辄令详议。

帝每御便殿阙门,召语移时③,左右莫得闻。

退则恂恂若无预者。

交阯平,帝问:

“迁官与赏孰便?

”对曰:

“赏费于一时,有限;迁官为后日费,无穷也。

”从之。

西域法王来朝,帝欲郊劳,原吉不可。

及法王入,原吉见,不拜。

帝笑曰:

“卿欲效韩愈耶?

”山东唐赛儿反,事平,俘胁从者三千余人至。

原吉请于帝,悉原之。

谷王㭎叛,帝疑长沙有通谋者。

原吉以百口保之,乃得寝。

(选自《明史·列传第三十七》,有删改)

【注】①行在:

也称行在所,指天子所在的地方。

②蠲:

免除。

③移时:

一会,一段时间。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原吉悉心计应之,国用不绌    绌:

同“黜”,罢黜

B.大臣争詈言者詈:

骂,责骂

C.或尤原吉背初议       尤:

怨恨,归咎

D.原吉以百口保之,乃得寝    寝:

平息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原吉取齑黍以进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B.九载满,与蹇义皆宴便殿  武与李陵俱为侍中

C.言者因劾大臣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退则恂恂若无预者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1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夏原吉勤于国事的一组是

①建文初,擢户部右侍郎    ②各以小简书置怀中,时检阅之

③每旦,原吉入佐太孙参决庶务  ④在道随事纳忠,多所裨益

⑤原吉复申前请,亟命所司行之  ⑥事平,俘胁从者三千余人至

A.①④⑥  B.①②⑤ C.③④⑥D.②③⑤  

15.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夏原吉早年丧父,他致力学问赡养母亲,通过乡荐进入太学,后被提拔任采访使。

在福建巡视,得到了人们的爱戴。

B.夏原吉在户部时,他把户口、府库、田赋增减情况记在小本子上,随时查阅。

回答皇帝询问很详尽,皇帝更加器重他。

C.夏原吉辅佐太孙留守北京时,既辅佐太孙处理了各项事务,又回答批示了各曹郎御史的请示,京城的人们对他肃然起敬。

D.北京的宫室建成后,夏原吉请求皇上,安抚流亡在外的人,免除百姓负担。

第二年又提出请求,皇上都采纳实行了。

第Ⅱ卷(非选择题90分)

四、(22分)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帝指二人谓群臣曰:

“高皇帝养贤以贻朕。

欲观古名臣,此其人矣。

”(4分)

2交阯平,帝问:

“迁官与赏孰便?

”对曰:

“赏费于一时,有限;迁官为后日费,无穷也(4分)

1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

(2)题。

(8分)

别离

陆龟蒙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①手,壮士即解腕②。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注】①螫:

毒蛇咬人。

②解腕:

斩断手腕,以保全性命。

(1)请指出诗歌颔联(第二联)所运用的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4分)

(2)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4分)

18.根据诗词内容填空(6分)

1念去去,千里烟波。

《雨霖铃》

2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望海潮》

3谁怕?

《定风波》

4,有暗香盈袖。

《醉花阴》

5舞榭歌台,。

《永遇乐》

6,尽西风,季鹰归未?

《水龙吟》

 

五、(18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性情吴小如

2014年5月11日,吴小如教授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92岁。

吴小如在中国文学史、古文献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和造诣,被认为是“多面统一的大家”。

吴小如最先考入的是燕京大学,后退学又考入清华中文系插班,受教于陈寅恪,陈寅恪给吴小如的论文打出了最高分。

后因为生活窘迫需要寻找兼职,吴小如从京城西郊的清华转入城内的北大,当时清华中文系主任朱自清尤其遗憾:

“好不容易招了个好学生,可惜转学了。

吴小如就读名校,受业于俞平伯、章士钊、梁漱溟、顾随等学者,成为古典文学的全才,特别是在中国文学史方面,“开课范围能从先秦到鲁迅”。

吴小如也调侃自己是中文系万金油,哪个讲堂都可以上。

吴小如最喜欢称自己“教书匠”。

他爱讲课,也很会讲课,除了学养深厚,他在课上还时有新观点令学生兴奋,偶尔绘声绘色地抛出小包袱能引发哄堂大笑,再加之他的板书特别赏心悦目,上世纪50年代,北大中文系中有了“讲课最生动的吴小如”之说。

按规定,讲师不能带研究生,吴小如做讲师时就带了研究生。

但吴小如直到退休,也没有被评上博士生导师,原因众说纷纭,比较客观的说法是他没有大部头著述。

的确,在吴小如最能出学术成就的壮年,运动频来,每次运动他都是“运动员”。

吴小如没有大部头著作,但很舍得下功夫做基础学术工作。

他的《中国文史工具资料书举要》至今仍在全国文史专业中被广泛使用。

他的《读书丛札》不仅被周祖谟、吴组湘、林庚等前辈赞誉,著名海外学人、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夏志清还曾主张“凡教中文的老师应该人手一册”。

吴小如本是学人,一生执教,但他自幼观剧听唱片,后来陆续不断地学戏,及至“文革”前夕,又向与余叔岩同辈的贯大元系统地学了14出老生戏。

除了保存、研究老辈唱片,他还撰写剧评,吴小如《昆曲京戏中“脸”字的读音》《从宋德珠看武旦三代人》《杨小楼晚年演出订讹》《孙悟空的舞台形象》等许多文章,都用传统学术方法写出,严谨、求真,不仅内容价值大,写作方法也值得后学深入研究。

吴小如称吴师母“老伴”,两人少年夫妻,恩爱了一生。

数十年来,吴小如不仅亲力亲为在生活上照顾老伴,还很宠溺她。

无论谁到访,谈何事,只要吴师母唤“小如”,先生立即起身入内。

东方卫视一位制片人曾携团队来采访,15分钟内,吴师母唤了5次“小如”,老伴唤得温柔,吴先生答得也温柔,每听得一唤,都暂停采访面带微笑而去。

老伴去世后,少有人见到吴先生大恸,但有一次下了雨的黄昏,客人来访,见他在房间里愣坐着,也没开灯,见有来人,他突然说:

“天儿这么不好,你一个人孤零零地在那边,我不能去陪你,心里真难受。

吴小如晚年清贫,但当他听说自己学生的学生——福建师范大学齐裕昆老师的学生在京生活困难后,却即时解囊相助,并一直不让受助者告诉其老师。

青年学者张晖曾拜访吴小如,吴先生不仅答复了他的问题,还介绍上海的施蛰存先生给他认识。

此后屡有书信往来,吴小如为张晖解决学术困难,复印所需资料,还附上照片。

张晖曾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

“老辈提携后进,真不遗余力。

吴先生的父亲吴玉如是著名书法家,吴小如家学渊源,造诣精深,但傲气的吴小如却在文章中感谢过书法并不如他的一位学生。

先生幼年的书法并不被父亲认可,他教书后就不再练字了。

上世纪60年代,学生钮隽向他直言:

“您有基本功,为什么20年不写字,假如不撂下,至少写得比现在好!

”吴小如将此视为对自己的警告,从此每日临帖,病中不辍,取得了大成就。

为此,吴先生多次说“我感谢他(钮隽)”。

90岁的时候,吴小如声明不组织宴会,不接受礼物,他的学生们就一起写了一本《学者吴小如》为先生祝寿。

北京大学开了出版座谈会,吴小如本人则因病没有到场,成了一场没见到寿星的生日会。

吴小如见了书情绪很好,说:

“别人都是死了后出一本纪念文集,我活着时看看这些文章,看看大家对我评价怎么样,免得我死后看不见了,等于是追悼会的悼词我提前听见了。

(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吴小如早年在清华大学师从陈寅恪并转益多师,受到他们的赏识,以至于当他因生计问题而转学北大时,朱自清深表遗憾。

B.吴小如在中国文学史、古文献学等方面造诣颇深,他在北大的讲课内容从先秦到鲁迅,他自我调侃是北大中文系的万金油。

C.吴小如虽没有大部头著作,但在基础学术成就方面,他的《中国文史工具资料书举要》《读书丛札》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可。

D.吴小如夫妇感情至笃,只要听到妻子呼唤,无论何时何地吴先生都会放下一切回到妻子身边,妻子过世后,他一人独处时也会流露真情。

E.吴小如幼年的书法不被父亲认可,工作后不再练字,后来他接受了学生钮隽的直言批评,坚持每日临帖,病中不辍,在书法领域取得了大成就。

(2)为什么吴小如被称为“多面统一的大家”?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分)

(3)请简要概括吴小如老师的个人魅力。

(4分)

(4)吴小如的“性情”如何?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6分)

六、(50分)

20.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50分)

材料一:

有一句养花的谚语:

“养花先养叶,养叶先养根。

”意思是要想使花开得好,必须先把花的根、茎和叶子养好,如果花的根、茎、叶还未生长发育好,就急着“让”它去开花,那么,开出的花往往就会花期短,花头小,颜色也不鲜艳。

根深叶茂,叶茂花繁。

材料二:

买过新汽车的人都知道,汽车有磨合期。

在新车的磨合期,车速不能太快,只有这样,这辆汽车未来才能风驰电掣。

如果在新车的磨合期高速行驶,汽车就会早衰,该急速行进时,就会力不从心。

材料三:

百米赛的关键往往是起跑,起跑领先了,就成功了一大半。

但长跑的要诀却是保存实力,马拉松长跑竞赛,起跑是否领先并不重要,马拉松竞赛的特点是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长春市十一高中2014-2015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答案

1A2B3C4D5D6C7【答案】B

【解析】A项有歧义,“主题偏离主流,观众接受起来有难度”指的是影片《三体》还是影片《星际穿越》,不明确;重复和句式杂糅;D项,动宾搭配不当或成分残缺,在“谨慎”前加上“保持”。

6.答案:

C(言不尽意:

情意曲折深远,言语难以全部表达。

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

言不及义:

及:

涉及;义:

正经的道理。

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辞不达意:

指说话、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不能充分、确切地表达出思想感情。

含糊其辞:

指话说得不清不楚。

形容有顾虑,不敢把话照直说出来。

言不由衷:

由:

从;衷:

内心。

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

指心口不一致。

言人人殊:

说的话个个不同。

指各人有各人的意见。

8.A(先提出观点,从而引出阐述的对象“默契”;然后按先总后分的顺序介绍“默契”的特点。

注意分析各句间的逻辑关系,并学会抓取关键词。

9.B缩小范围“他揭发历史的黑暗,抨击人类的罪恶”10.C曲解文意:

“明确地表达了”错,隐晦地表达。

11C”记述的严谨难免不足”分析有误。

12A绌:

不足13.B14D(①是被提拔的结果⑥不是夏原吉做的事情)15D(第二次实行了)

参考译文:

夏原吉,字维喆,祖先是德兴人。

夏原吉早年丧父,他致力于学问,来赡养母亲。

因为获得乡荐进入太学,被选入宫中书写制诰。

建文初年,升任户部右侍郎。

第二年,充任采访使。

巡视福建时,所过郡县乡邑,都检查吏治好坏,询问百姓疾苦。

人们都很高兴和敬佩。

不久,移驻蕲州。

没多久,郁新去世,夏原吉被召回,代理户部的事务。

凡各地的户口、府库、田税增减的数目,他都用小本子记好,带在身上,随时查阅。

一天,皇上问:

“天下钱、粮有多少?

”夏原吉回答得很详尽,为此他更受器重。

当时,战争刚刚结束,皇上给参加“靖难”的功臣封赏,分封藩王,增设武卫百司。

后来又发兵八十万向安南问罪,命宦官监造巨舰通使海外各国,在北京大造宫室。

这些事项,供应转输的财物都以数万万计,全由户部支出。

夏原吉都尽心筹划,国家各项开支足够使用。

永乐八年,皇上北征,夏原吉辅佐太孙留守北京,总管行在所九卿事务。

当时各部门刚刚创建,每天早上,夏原吉进去辅佐太孙处理各项事务。

退朝后,各部的郎官和御史又围上来请示。

夏原吉一边回答一边手批,不动声色。

北自行在所,南达京师,人们都对他肃然起敬。

皇上回来后,赐给他钞币、鞍马、牛酒,厚加慰劳,不久随皇上回南京,受命侍从太孙周游乡里村落,考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