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考前热身模拟强化训练四.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151426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2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考前热身模拟强化训练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届高考考前热身模拟强化训练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届高考考前热身模拟强化训练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届高考考前热身模拟强化训练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届高考考前热身模拟强化训练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届高考考前热身模拟强化训练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届高考考前热身模拟强化训练四.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届高考考前热身模拟强化训练四.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届高考考前热身模拟强化训练四.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届高考考前热身模拟强化训练四.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届高考考前热身模拟强化训练四.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届高考考前热身模拟强化训练四.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届高考考前热身模拟强化训练四.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届高考考前热身模拟强化训练四.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届高考考前热身模拟强化训练四.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届高考考前热身模拟强化训练四.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届高考考前热身模拟强化训练四.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届高考考前热身模拟强化训练四.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届高考考前热身模拟强化训练四.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届高考考前热身模拟强化训练四.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考前热身模拟强化训练四.docx

《届高考考前热身模拟强化训练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考前热身模拟强化训练四.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考前热身模拟强化训练四.docx

届高考考前热身模拟强化训练四

2013届高考考前热身(模拟、强化)训练

(第四套)

高三        班姓名        序号        

题号

7—13

26

27

28

选做题

总分

得分

一、本大题包括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7.核能的和平利用对于完成“节能减排”的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尤其是核聚变,因其释放能量大,无污染,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

其反应原理为:

H+H→He+n。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D和T是质量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氢的两种元素

B.通常所说的氢元素是指H

C.H、H、H是氢的三种核素,互为同位素

D.这个反应既是核反应,也是化学反应

8.下列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中,属于加聚反应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9.下列关于洛哌丁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物质属于烃

B.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29H32O2N2Cl

C.该物质水解最多消耗NaOH3mol

D.该物质在溴化铁作用下能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10.元素的性质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确定了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下列说法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中过渡元素只包括金属元素

B.N、P、As得电子逐渐能力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可表示为H3Y04

C.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元素都在短周期

D.A一1zX、AzX、A+1zX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但性质不同

11.下列各选项中所述的两个量,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A.H3BO3的酸性与H2CO3的酸性

B.向Ag2CrO4浑浊液中加NaCl溶液,有AgCl沉淀生成,Ksp(Ag2CrO4)与Ksp(AgCl)

C.I2在KI溶液中和在水中的溶解度

D.相同温度下,lOmLO.lmol·L-1的醋酸与100mLO.01mol·L-1的醋酸中n(H+)

12.已知,常温下,Ksp(AgCl)=1.8×1010,Ksp(AgI)=8.3×101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AgCl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Ksp比在纯水中的Ksp小

B.向AgCl的悬浊液中加入KI溶液,沉淀由白色转化为黄色

C.将0.001mol·L1的AgNO3溶液滴入KCl和KI的混合溶液中,一定先产生AgI沉淀

D.向AgCl的饱和溶液中加入NaCl晶体,有AgCl析出且溶液中c(Ag+)=c(Cl―)

13.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在蒸发皿中灼烧CuSO4·5H2O晶体以除去结晶水

B.配制0.1mol·L-1硫酸溶液时,容量瓶应先用

0.1mol·L-1硫酸溶液润洗

C.用图1所示装置实验,振荡后静置,溶液不再分

层,且保持无色透明

D.实验室用图2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的氨气

二、必做题:

(共43分)

26.(14分)部分中学化学常见元素原子结构及性质如表所示:

序号

元素

结构及性质

A

A单质是生活中常见金属,它有两种氯化物,相对分子质量相差35.5

B

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1/5

C

C是常见化肥的主要元素,单质常温下呈气态

D

D单质被誉为“信息革命的催化剂”,是常用的半导体材料

E

通常情况下,E没有正化合价,A、B、C、D、F都能与E形成化合物

F

F在周期表中可以排在ⅠA族,也有人提出排在ⅦA族

(1)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与C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3)①F与E可以形成原子个数比分别为2∶1、1∶1的两种化合物X和Y,区别X与Y的水溶液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F与C组成的两种化合物M和N所含的电子数分别与X、Y相等,则M的水溶液显________性,N的结构式为________。

(4)C与E都是较活泼的非金属元素,用化学方程式表明这两种单质的氧化性强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认为B、D的单质用导线连接后插入NaOH溶液中可以形成原电池,你认为是否可以,若可以,试写出负极的电极方程式(若认为不行可不写)___________________。

27.(15分)在含有弱电解质的溶液中,往往有多个化学平衡共存。

(1)一定温度下,向1L0.1mol·L1CH3COOH溶液中加入0.1molCH3COONa固体,则溶液中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写出表示该混合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之间的一个等式______________。

(2)土壤的pH一般在4~9之间。

土壤中Na2CO3含量较高时,pH可以高达10.5,试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土壤呈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入石膏(CaSO4·2H2O)可以使土壤碱性。

降低,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温下向20mL0.1mol·L1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1HCl溶液40mL,溶液中含碳元素的各种微粒(CO2因逸出未画出)物质的量分数(纵轴)随溶液pH变化的部分情况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同一溶液中,H2CO3、HCO3―、CO

________(填“能”或“不能”)大量共存;

②当pH=7时,溶液中含碳元素的主要微粒为______,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

③已知在25℃时,CO

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即水解常数:

Kh==2×104mol·L1,当溶液中c(HCO3―)∶c(CO

)=2∶1时,溶液的pH=________。

28.(14分)如右图装置闭合电键K时,电流计A的指针将发生偏转。

试回答:

(1)丙池是(填“原电池”或“电解池”),甲中a极电极名称是;

丙中c极电极名称是;

(2)乙中Cu极的电极反应是:

______;

若电路中有0.02mol电子通过,则甲中a电极溶解

的质量为g;

(3)闭合电键K一段时间后,丙池中生成二种气体和

一种碱,则丙池中发生的总的化学方程式是:

(4)丙池中反应进行较长时间后,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氢气2.24L此时测得丙池溶液质量实际减少4.23g,含有碱0.100mol(不考虑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则实际放出气体的物质的量是mol;

(5)如果要给丙中铁片上镀上一层Cu,则丙池应作何改进

三、选做题:

(15分)

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1)第ⅢA、ⅤA元素组成的化合物GaN、GaP、GaAs等是人工合成的新型半导体材料,其晶体结构与单晶硅相似。

Ga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在GaN晶体中,与同一个Ga原子相连的N原子构成的空间构型为。

在四大晶体类型中,GaN属于晶体。

(2)K^S*5U.C#O%铜、铁元素能形成多种配合物。

微粒间形成配位键的条件是:

一方是能够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或离子,另一方是具有的原子或离子

(3)CuCl2溶液与乙二胺(H2N-CH2-CH2-NH2)可形成配离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H、N、O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②SO2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与SnCl4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离子的化学式为。

③乙二胺分子中氮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

乙二胺和三甲胺[N(CH3)3]均属于胺,但乙二胺比三甲胺的沸点高的多,原因是。

④(3)中所形成的配离子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

a.配位键b.极性键c.离子键d.非极性键

⑤CuCl的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其中Cl原子的配位数为。

38.[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含氧有机物甲可用来制取多种有用的化工产品,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Ⅰ、

Ⅱ、

(1)甲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检验该官能团常用的一种化学试剂为。

(2)写出己和丁的结构简式:

己;丁。

(3)乙有多种同分异构体。

其中属于甲酸酯,含有酚羟基,且酚羟基与酯的结构在苯环邻位的同分异构体共有种。

(4)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时,丁与辛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5)庚与M合成高分子树脂的化学方程式。

(第四套答案)

7.C8.D9.C10.A11.C12.B13.D

26、

(1)第四周期Ⅷ族

(2)Mg3N2 离子

(3)①分别取X、Y各少许置于试管中,再各加入少量的MnO2粉末,迅速产生无色气体的是H2O2;无明显现象的是H2O(利用加其他催化剂、漂白剂和氧化性等其他方法合理可以给分)

②碱 

(4)4NH3+3O22N2+6H2O(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5)Si-4e-+6OH-―→SiO+3H2O

27、

(1)不变c(CH3COO-)+c(OH-)=c(H+)+c(Na+)

(2)CO+H2O

HCO+OH-Na2CO3+CaSO4·2H2O===CaCO3+Na2SO4+2H2O

(3)①不能 ②HCO、H2CO3c(Na+)>c(Cl-)>c(HCO)>c(H+)=c(OH-) ③10

28、

(1)电解池负极阳极

(2)Cu2++2e—==Cu0.65

(3)2NaCl+2H2O

2NaOH+Cl2↑+H2↑

(4)0.165[*说明:

H2:

0.1Cl2:

0.05O2:

0.015]

(5)“C”换成“Cu”、将“NaCl溶液”换成“CuSO4溶液”。

(合理答案均给分)

37、

(1)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或[Ar]3d104s24p1)(1分)

正四面体(1分)原子晶体(1分)K^S*5U.C#O%

(2)能够接受孤电子对的空轨道(1分)

(3)①O>N>H(1分)②V形(1分)SO42-、SiO44-等(1分)

③sp3杂化(2分)乙二胺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三甲胺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2分)

④abd(2分)⑤4(2分)

38、

(1)醛基(2分)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溶液(2分)

(共4分,每个2分)

 

(3)5(2分)(4)1:

2(2分)

(3分)

 

2013届高考考前热身(模拟、强化)训练

(第五套)

高三        班姓名        序号        

题号

7—13

26

27

28

选做题

总分

得分

一、本大题包括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7.已知X、Y、Z为三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可分别形成Xn+、Ym+、Zn-三种离子,已知m>n且X、Y、Z三种原子的M层电子数均为奇数。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三种离子中,Ym+的离子半径最小

B.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分子式为HnZO4

C.X、Y、Z一定在同一周期,且原子半径Z>X>Y

D.三种元素相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之间两两会发生反应

8.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

,则A的同分异构体中带苯环的化合物共有

A.3种B.4种C.5种D.6种

绿原酸

9.绿原酸是一种有降压作用的药物,可由咖啡酸(一种芳香酸)与奎尼酸通过酯化反应合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奎尼酸分子式为C7H14O6

B.绿原酸能发生取代、加成、消去和缩聚反应

C.1mol奎尼酸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5molNaOH

D.咖啡酸和奎尼酸都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10.已知断开或形成1mol化学键吸收或放出的能量称为化学键的键能,如H—H键的键能为436kJ/mol,NN键的键能为945kJ/mol,N—H键的键能为391kJ/mol。

则下列有关工业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11.常温时,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稀释pH=10的氨水,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B.pH均为5的盐酸和硫酸氢钠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不相同

C.等浓度的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溶液相比,碳酸钠溶液的pH大

D.分别中和pH与体积均相同的硫酸和醋酸,硫酸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多

12.已知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下列反应:

2Cu+→Cu+Cu2+(未配平)。

NH4CuSO3与足量的

10mol/L硫酸溶液混合微热,产生下列现象:

①有红色金属生成;②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③溶液呈蓝色。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一定合理的是

A.NH4CuSO3中硫元素被氧化B.该反应显示硫酸具有酸性

C.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氨气D.反应中硫酸作氧化剂

13.如图装置(Ⅰ)为一种可充电电池的示意图,其中的离子交换膜只允许K+通过,该电池

充电

工作的化学方程式为:

2K2S2+KI3K2S4+3KI,装置(Ⅱ)为电解池的示意图。

当闭合开关K时,电极X附近溶液先变红。

则闭合K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A上发生的反应为:

2S-2e―===S

B.K+从右到左通过离子交换膜

C.电极X上发生的反应为:

2Cl―-2e―===Cl2↑

D.当有0.1molK+通过离子交换膜时,Y电极上产生2.24L(标准状况)气体

二、必做题:

(共43分)

26.(14分)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

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

为18,中子数为10;X和Ne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差1;Y的

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Z的非金属性在同周期主族元

素中最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周期_______族;W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2)Z的气态氢化物和溴化氢相比,较稳定的是______(写化学式)。

(3)Y与Z形成的化合物和足量水反应,生成一种弱酸和一种强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25°C、101kPa下,已知Y的气态氢化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状态,平均每转移1mol电子放热190.0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4分)科学家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生成的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并开发出直接以甲醇为燃料的燃料电池,已知H2(g)、CO(g)和CH3OH(l)的燃烧热ΔH分别为-285.8kJ·mol1、-283.0kJ·mol1和-726.5kJ·mol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太阳能分解10mol水消耗的能量是________kJ;

(2)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由CO2和H2合成甲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考查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注:

T1、T2均大于30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温度为T1时,从反应开始到反应达到平衡,生成甲醇的平均速率为v(CH3OH)=mol·L1·min1

②该反应在T1时的平衡常数比T2时的小

③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④处于A点的反应体系的温度从T1变到T2,达到平衡时增大

(4)在T1温度时,将1molCO2和3molH2充入一密闭恒容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若CO2的转化率为a,则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________;

(5)在直接以甲醇为燃料的燃料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为酸性,负极的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想状态下,该燃料电池消耗1mol甲醇所能产生的最大电能为702.1kJ,则该燃料电池的理论效率为________(燃料电池的理论效率是指电池所产生的最大电能与燃料电池反应所能释放的全部能量之比)。

28.(15分)某学生实验小组拟用孔雀石(主要成分是Cu(OH)2·CuC03,其杂质主要为FeC03等)制胆矾,实验设计流程如下:

胆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a)中,实验研磨孔雀石的仪器名称;用硫酸浸取的化学方程式:

(2)步骤(b)中,pH控制在3.O~3.5,其目的是;加过氧化氢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怎样判断蒸发浓缩已完成:

(4)将制得的样品用热重仪进行热重分析,热重仪原理及热重记录如下表:

写出212~248℃温度范围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FeC03为白色沉淀,此沉淀的Ksp(FeC03)=2×10-11,将FeCl2的稀溶液与Na2CO3溶液等体积混合,若FeCl2的浓度为2×lO一5mol·L-1.则生成沉淀所需Na2CO3溶液的最小浓度为:

mol·L-1。

三、选做题:

(15分)

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A、B、C、D、E、F六种元素,A、B、C属于第四周期元素且单质均为固体,原子处于基态时A、B原子核外电子均成对,且核电荷数A>B;C与A在周期表属于

同一区的元素,如图是金属B和C所形成的某种合金的晶胞结构示

意图;D、E、F均位于p区,D原子在基态时p轨道半充满且电负性

是同族元素中最大的;E、F的原子均有三个能层,E原子的第一

至第四电离能(kj/mol)分别为:

578、1817、2745、ll575;

E与F能形成原子数目比为1:

3、熔点为190℃的化合物Q。

(1)写出A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用最简式表示B、C形成合金的组成(用B、C元素符号表示)。

该合金的密度为ag/cm3,其晶胞的边长为。

(2)C2+和A2+都能与NH3、H20等形成配位数为4的配合物。

[A(NH3)4]2+和[C(NH3)4]2+空间构型不同且都具有对称性,则[C(NH3)4]2+的空间构型为。

[A(NH3)4]2+中A原子轨道的杂化方式为。

(3)含有D、碳、硫三种元素的负一价离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一个电子是由硫原子所得,则其电子式为。

(4)实验测得气态无水Q在1.Ol×105Pa、t1℃的密度为5.OOg·L-1、气体摩尔体积为53.4L·mol-1,则此时Q的组成为(写化学式)。

38.[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现有一种有机物A,分子式为C4H6O6。

对于A的结构与性质实验结论如下:

i:

A的分子中有两个羧基;

ii:

A的核磁共振氢谱如下图所示;

下图是利用烃B和烃I合成有机物A和一种高分子新材料R的转化关系示意图,已知烃I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且F的相对分子质量比E多28。

已知:

②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多个羟基的结构极不稳定,不予考虑。

请分析并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对应的结构简式:

(2)写出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D:

;反应类型为:

_______________;

E→G:

F+K→R:

(3)有机物E的同分异构体M满足下列三个条件:

①1mol有机物与银氨溶液充分反应生成2molAg

②1mol有机物与足量NaHCO3溶液反应产生1molCO2

③1mol有机物与足量金属Na反应产生1molH2

请判断M的结构可能有种,任写一种M的结构简式。

 

(第五套答案)

7.C8.C9.B10.A11.C12.B13.A

26、

(1)三  IA  O

(2)HCl

(3)SiCl4+3H2O===4HCl+H2SiO3↓(或SiCl4+4H2O===4HCl+H4SiO4↓)

(4)SiH4(g)+2O2(g)===SiO2(s)+2H2O(l);ΔH=-1520.0kJ/mol

27、

(1)2858

(2)CH3OH(l)+O2(g)===CO(g)+2H2O(l);ΔH=-443.5kJ·mol-1

(3)③④(4)1-(5)CH3OH+H2O===CO2+6H++6e-

3O2+12H++12e-===6H2O 96.6%

28、

(1)研钵Cu(OH)2·CuC03+2H2S04=2CuS04+3H20+C02

(2)使Fe3+沉淀完全,而Cu2+仍留在母液中2Fe2++H202+2H+=2Fe3++2H2O

(3)当液面有晶体析出时即可说明蒸发浓缩已完成

(4)

(5)4×lO一6

37、

(1)1s22s22p63s23p63d104s2或[Ar]3d104s2CaCu5

cm(3分)

(2)平面正方形sp3(3)

(4)A12C16

38、

(1)HOOC—CH(OH)—CH(OH)—COOH(2分)

(2)BrCH2—CHBr—CHBr—CH2Br+4NaOH

HOCH2—CH(OH)—CH(OH)—CH2OH+4NaBr(2分)取代或水解反应(2分)

OHC—CH(OH)—CH(OH)—CHO+4Ag(NH3)2OH

H4NOOC—CH(OH)—CH(OH)—COONH4+2H2O+4Ag+6NH3(2分)

浓硫酸

OO

nHOOC—C—C—COOH+nHOCH2—CH2OH

+(2n-1)H2O(3分)

(3)4(2分)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