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类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153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9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物传记类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人物传记类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人物传记类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人物传记类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人物传记类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人物传记类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5页
人物传记类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5页
人物传记类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5页
人物传记类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5页
人物传记类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5页
人物传记类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5页
人物传记类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5页
人物传记类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5页
人物传记类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5页
人物传记类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5页
人物传记类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5页
人物传记类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5页
人物传记类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5页
人物传记类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5页
人物传记类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5页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物传记类试题.docx

《人物传记类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物传记类试题.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物传记类试题.docx

人物传记类试题

高三模拟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篇

三、(12分。

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送薛存义序

河东薛存义将行,柳子载肉于俎,崇酒于觞,追而送之江之浒,饮食之,且告曰:

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

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十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

今我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

岂惟怠之,又从而盗之。

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值,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者,何哉?

势不同也,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

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

存义假令零陵二年矣。

早作而夜思,勤力而劳心,讼者平,赋者均,老弱无怀诈暴憎,其为不虚取直也的矣,其知恐而畏也审矣。

吾贱且辱,不得与考绩幽明之说;于其往也,故赏以酒肉而重之以辞。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赏以酒肉而重之以辞赏:

赏赐

B、存义假令零陵二年矣假:

代理

C、今我受其直直:

通”值”价值,钱

D、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十一佣乎吏十一:

十分之一

10、分别比较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追而送之江之浒

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

B、非以役民而已也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C、于其往也,故赏以酒肉而重之以辞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11、以下句子与”凡吏于土者”有相同语法特点的一项是()

A、饮食之B、故赏以酒肉而重之以辞

C、凡民之食于土者D、崇酒于觞

12、对本文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赠序不是文前的序言或序文,这种文体多半对主人公予以赞扬、勉励,同时又可自由抒发作者的观点。

B本文在说理时采用类比、对比手法,使得观点更加鲜明、深刻。

C文章以酒肉饯行开篇,又以酒肉饯别结束,反映作者与薛存义的深厚感情和惜别之情。

D、本文主要是通过对薛存义政绩的颂扬,表明自己“贱且辱”的牢骚。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十一佣乎吏。

(5分)

译文:

(2)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

(5分)

译文:

9.答案A(赏赐一般是指上给下,柳薛二人为同乡朋友,不存在上下关系,应该翻译为”送给”)

10.A(B项一句中的以翻译为”凭借”2句中的以翻译为并列连词C项1句中的于翻译为”在”2句中的于翻译为”对于”D项1句中的乎是语气助词,2句中的乎是介词,相当于”于’翻译为”在”)

11.C(‘吏”是名词作动词做官。

饮食是动词用作使动,请喝酒吃肉,。

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加上”。

食名词用作动词,生活吃饭,。

崇形容词用作动词,“满满的斟上”)

12.D(虽然文尾表现了作者某种程度的无奈,以及借饯行申明自己的观点,但无牢骚之言)

13.

(1)凡是依靠土地生活的人,拿出收入的十分之一雇佣官吏

(2)打官司的得到公平的处理,纳税的负担平均合理,无任老小都没有内怀欺诈或外露憎恨的。

译文】

    河东人薛存义将要启程(指在零陵离任时将要启程),我准备把肉发放在俎(古代祭祀或设宴时用来陈置祭品或食物的一种木制礼器)上,把酒斟满酒杯(崇:

充实,充满,这里指注满),追赶进而送到江边,请他喝,请他吃(即为他饯行),并且告诉说:

“凡是在地方上做官的人,你知道地方官的职责吗?

(盖:

语气副词,表委婉推测语气)老百姓的仆役,并不是来役使老百姓的(而已:

用于句末相当于句末语气词“耳”,表限止语气,肯定陈述的事实只限于这样)。

凡是靠土地生活的人,拿出田亩收入的十分一来雇佣官吏,使(官员)负责对我公平办事。

现在我做官的接受了老百姓的报酬却不认真给他们办事,普天之下到处那是。

哪里只是不认真?

而且还要贪污、敲诈等行径。

假若雇一个干活的人在家里,接受了你的报酬,不认真替你干活,而且还盗窃你的财物,那么(你)必然很恼怒进而赶走、处罚他。

现在的官吏大多是像这样的,而百姓却不敢肆无顾及地把愤怒发泄出来并驱逐、处罚,为什么呢?

情势(这里是指民与官的地位跟主与仆的地位情况)不同啊。

地位情况不同而道理一样,对我们的老百姓该怎么办?

有明于事理的人,能不惶恐并敬畏吗?

    薛存义代理零陵县令两年了。

每天很早便起床工作,晚上还在考虑问题,辛勤用力而耗费心血,打官司的都得到公平处理,缴纳赋税的(负担)都均衡合理,老的少的都没有内怀欺诈或外露憎恶的,他的行为的确没有白拿俸禄了(的:

的确,真实),他知道惶恐和敬畏也明白无误。

我又低贱又耻辱(指被贬谪流放),不能在官员的评议中参与什么意见(幽:

昏暗,指昏庸恶劣的官吏)(明:

指贤明的官吏),在他临行的时候,因此,赠给酒肉而再加上这些赠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信陵君救赵论 唐顺之 

论者以窃符为信陵君之罪,余以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

夫强秦之暴亟①矣,今悉兵以临赵,赵必亡。

赵,魏之障也。

赵亡,则魏且为之后。

赵、魏,又楚、燕、齐诸国之障也,赵、魏亡,则楚、燕、齐诸国为之后。

天下之势,未有岌岌于此者也。

故救赵者,亦以救魏;救一国者,亦以救六国也。

窃魏之符以纾魏之患,借一国之师以分六国之灾,夫奚不可者?

  然则信陵果无罪乎?

曰:

又不然也。

余所诛者,信陵君之心也。

   信陵一公子耳,魏固有王也。

赵不请救于王,而谆谆焉请救于信陵,是赵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

平原君以婚姻激信陵,而信陵亦自以婚姻之故,欲急救赵,是信陵知有婚姻,不知有王也。

其窃符也,非为魏也,非为六国也,为赵焉耳。

非为赵也,为一平原君耳。

使祸不在赵,而在他国,则虽撤魏之障,撤六国之障,信陵亦必不救。

使赵无平原,或平原而非信陵之姻戚,虽赵亡,信陵亦必不救。

则是赵王与社稷之轻重,不能当一平原公子,而魏之兵甲所恃以固其社稷者,只以供信陵君一姻戚之用。

幸而战胜,可也;不幸战不胜,为虏于秦,是倾魏国数百年社稷以殉姻戚,吾不知信陵何以谢魏王也?

  余以为信陵之自为计,曷②若以唇齿之势激谏于王,不听,则以其欲死秦师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必悟矣。

侯生为信陵计,曷若见魏王而说之救赵,不听,则以其欲死信陵君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

如姬有意于报信陵,曷若乘王之隙而日夜劝之救,不听,则以其欲为公子死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

如此,则信陵君不负魏,亦不负赵;二人不负王,亦不负信陵君。

何为计不出此?

信陵知有婚姻之赵,不知有王。

内则幸姬,外则邻国,贱则夷门野人,又皆知有公子,不知有王。

则是魏仅有一孤王耳。

(选自《古文观止》)             

[注]①亟(jí):

急迫地。

②曷:

何,怎么。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窃魏之符以纾魏之患    纾:

解除

B.余所诛者    诛:

C.平原君以婚姻激信陵 婚姻:

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D.贱则夷门野人  野人:

乡村平民,文中指守门人侯生

10.下列各项句子,与例句的句式特点相同的是

例:

赵、魏,又楚、燕、齐诸国之障也

A.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B.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C.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

 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11.下列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部是作者“罪信陵”的理由的一组是

①赵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

②自以婚姻之故,欲急救赵

③赵王与社稷之轻重,不能当一平原公子

④以唇齿之势激谏于王

⑤以其欲为公子死者而死于魏王之前

⑥信陵知有婚姻之赵,不知有王

A.①③⑤B.②③⑥C.①④⑤ D.②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自古以来一直传为美谈,但文中说评论历史的人认为“窃符”这件事信陵君是有罪过的。

B.作者赞同窃取魏国的兵符去分解六国的灾难的做法,因为赵国是魏国的屏障,而赵、魏又是楚、燕、齐等国的屏障。

C.作者反对信陵君通过“窃符”来调动魏兵,认为他应该用赵魏两国唇齿相依的形势恳切地劝说魏王出兵救赵。

D.如姬趁魏王空隙的时候日夜以死劝说,终于使魏王由不听到悔悟,既报答了信陵君,又未辜负魏王。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⑴夫强秦之暴亟矣,今悉兵以临赵,赵必亡。

(3分)

译文:

                                                                     

⑵然则信陵果无罪乎?

曰:

又不然也。

(3分)

译文:

⑶是倾魏国数百年社稷以殉姻戚,吾不知信陵何以谢魏王也?

(4分)

译文:

                                  

9.B(诛:

指责)10.C(都是判断句;A状语后置;B宾语前置;D定语后置)11.B(①句是说赵国;④句是作者赞同的假设,不是指责;⑤句是说如姬)12.D(“使魏王……悔悟”是假设,“又未辜负魏王”与事实相反)

四.(13-15,共24分)

13.(10分)译文:

(1)那强大的秦国暴虐急迫到了极点,现在出动全部兵力攻打赵国,赵国必然要灭亡。

(共3分,意对1分,“悉”、“临”各1分)

(2)虽然这么说,但是信陵君真的无罪吗?

(我)说:

“也不是这样。

”(共3分,意对1分,“然则”、“然”各1分)

⑶这是毁坏魏国几百年江山去为姻亲殉葬,我不知道信陵君拿什么向魏王谢罪啊!

(共4分,意对1分,“倾”、“何以”、“谢”各1分)

【附一】文言文参考译文

评论历史的人把窃取魏王的兵符作为信陵君的罪过,我认为从这一点上谴责信陵君,

理由还不够充分。

那强大的秦国暴虐急迫到了极点,现在出动全部兵力攻打赵国,赵国必然要灭亡。

赵国是魏国的屏障,赵国一旦灭亡,那么,魏国将紧跟在赵国后面灭亡;赵国、魏国,又是楚国、燕国、齐国等国的屏障,赵国、魏国一旦灭亡,楚国、燕国、齐国也会跟着而灭亡。

天下的形势没有比这更危险的了。

所以,援救赵国,也就是援救魏国,援救一个国家,也就是援救六个国家。

窃取魏国的兵符去解除魏国的祸患,借一国的军队分散六国的灾祸,这有什么不可以呢?

虽然这么说,但是信陵君真的无罪吗?

我说:

“也不是这样。

”我所指责的,是信陵君的内心。

信陵君,不过是一名公子而已。

魏国还有国王啊。

赵国不向魏王求救,却反复地向信陵君请求救援,这是赵国只知道有信陵君,不知道有魏王啊。

平原君用婚姻关系刺激信陵君,而信陵君内心也因为婚姻关系,想尽快救援赵国。

这是信陵君只知道有婚姻关系,不知道有

魏王啊。

信陵君的窃取兵符,不是为了魏国啊,也不是为了六国啊,只是为了赵国啊。

其实也不是为了赵国,不过为了一个平原君罢了。

假如灾祸不发生在赵国,而在其他国家,那么,即使是撤除魏国的屏障,撤除六国的屏障,信陵君也不会去救援。

又假如赵国没有平原君,或平原君不是信陵君的姻亲,即使赵国被灭亡,信陵君也一定不会去救援。

这样看来,赵王与赵国的重要,还抵不上一个公子平原君,而魏国赖以巩固国家的军队,只用来供信陵君一个姻亲使用。

幸亏作战胜利了,还可以过得去;如果不幸战败,被秦国俘虏,这是毁坏魏国几百年江山去为姻亲殉葬,我不知道信陵君拿什么向魏王谢罪啊!

我认为,信陵君如果为自己考虑,何如用赵、魏两国唇齿相依的形势恳切地劝说魏王出兵,假如魏王不同意,就以自己想与秦军作战而死的念头,死在魏王的面前,魏王一定会悔悟了;侯生给信陵君出谋窃取兵符,何如面见魏王,劝说他援救赵国,魏王如果不答应,就以他想为信陵君而死的念头,死在魏王的面前,魏王一定会悔悟吧;如姬如有意要报答信陵君,何如趁魏王空闲的时候,白天黑夜地劝说他援救赵国,魏王如果不答应,就用自己想为信陵君而死的念头,死在魏王的面前,魏王也一定会悔悟了。

这样做,信陵君既不有负于魏国,也不辜负赵国;侯生与如姬二人既不有负于魏王,也不辜负信陵君。

为什么不在这方面想办法呢?

信陵君心目中只知道与他有着婚姻关系的赵国,而不知道有魏王。

内部有宠爱的如姬,外面有邻国,卑贱的有看守夷门的人,他们只知道有信陵公子,不知道有魏王。

这么一来,那么魏国只有一个孤立的魏王罢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初,上(唐太宗)谓监修国史房玄龄曰:

“前世史官所记,皆不令人主见之,何也?

”对曰:

“史官不虚美,不隐恶,若人主见之必怒,故不敢献也。

”上曰:

“朕之为心,异于前世帝王。

欲自观国史,知前日之恶,为后来之戒,公可撰次以闻。

”谏议大夫朱子奢上言:

“陛下圣德在躬,举无过事,史官所述,义归尽善。

陛下独览《起居》,于事无失,若以此法传示子孙,窃恐曾、玄之后或非上智,饰非护短,史官必不免刑诛。

如此,则莫不希风顺旨,全身远害,悠悠千载,何所信乎!

所以前代不观,盖为此也。

”上不从。

玄龄乃与给事中许敬宗等删为《高祖》、《今上实录》;癸巳,书成,上之。

上见书六月四日事(实指玄武门诛李建成、李元吉事件),语多微隐,谓玄龄曰:

“昔周公诛管、蔡以安周,季友鸩叔牙(季友、叔牙皆鲁庄公之子)以存鲁。

朕之所以,亦类是耳,史官何讳焉!

”即命削去浮词,直书其事。

八月,以左卫大将军、太子右卫率李大亮为工部尚书。

大亮身居三职,宿卫两宫,恭俭忠谨,每宿直,必坐寐达旦。

房玄龄甚重之,每称大亮有王陵、周勃之节,可当大位。

初,大亮为庞王兵曹,为李密所获,同辈皆死,贼帅张弼见而释之,遂与定交。

及大亮贵,求弼,欲报其德,弼时为将作丞,自匿不言。

大亮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多推家赀以遣弼,弼拒不受。

大亮言于上,乞悉以其官爵授弼,上为之擢弼为中郎将。

时人皆贤大亮不负恩,而多弼之不伐也。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则莫不希风顺旨希风顺旨:

顺从皇上的旨意

B.即命削去浮词浮词:

浮华不实之词

C.季友鸩叔牙以存鲁鸩:

一种毒酒

D.多推家赀以遣弼遣:

馈赠,赠送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知前日之恶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B.何所信乎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C.昔周公诛管、蔡以安周敛赀财以送其行

D.上为之擢弼为中郎将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11.下列各项全都能表明君臣尽职尽责的一组是( )

①欲自观国史,知前日之恶,为后来之戒

②如此,则莫不希风顺旨,全身远害,悠悠千载,何所信乎!

昔周公诛管、蔡以安周,季友鸩叔牙以存鲁

④宿卫两宫,恭俭忠谨,每宿直,必坐寐达旦

⑤贼帅张弼见而释之,遂与定交

⑥大亮言于上,乞悉以其官爵授弼

A.①②③B.①②④C.④⑤⑥D.③④⑤

12.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太宗坚持要读“史官所记”,是为自己后来更好地治国提供借鉴。

B.房玄龄与朱子奢都反对太宗看“史官所记”,主要是为了保证记史的真实。

C.唐太宗对房玄龄等没有如实记录玄武门事件非常愤怒,责令他们重写。

D.身居三职的李大亮为报张弼的知遇之恩,到处寻找隐匿不张扬的张弼。

13.把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史官不虚美,不隐恶。

(2分)

窃恐曾、玄之后或非上智,饰非护短(5分)

 

③时人皆贤大亮不负恩,而多弼之不伐也。

(3分)

9.答案选C。

鸩,名词作动词,用鸩酒毒死。

10.答案选C,均为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

A前者为结构助词,可译为“的”;后者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B前者为句末语气词,表反问,可译为“呢”;后者也是句末语气词,但表推测,可译为“吧”。

D前者是介词,表目的,可译为“为了”;后者也是介词,但表对象,可译为“替”。

11.答案选B第

句是太宗为自己杀死兄弟找的借口,第⑤句只写了张弼对李大亮的知遇之恩,第⑥句是表现李大亮的知恩图报。

12.答案选C“非常愤怒”错,属无中生有;“责令”也用语太重。

13.①史官不虚饰美化(1分),也不隐匿罪过(1分)。

②我私下担心(1分)到了曾孙、玄孙之后偶有(1分)并非最明智(1分)的君主,掩饰过错(1分)袒护短处(1分)。

③当时人都称赞(1分)李大亮不负恩情,也赞扬(1分)张弼不自我炫耀(1分)。

译文:

起初,太宗曾对以宰相身份监修国史的房玄龄说:

“前代史官所记的吏事,都不让君主看见,这是为什么?

”答道:

“史官不虚饰美化,也不隐匿罪过,如果让皇上看见必然会动怒,所以不敢进呈。

”太宗说:

“朕的志向不同于前代君主。

朕想亲自翻阅当朝国史,知道先前的过失,以作为以后的借鉴,希望你撰写完成后上呈给朕看看。

”谏议大夫朱子奢上书言道:

“陛下身怀圣德,行动没有过失,史官所记述的,按理都是尽善尽美的事。

陛下惟独要翻阅《起居注》,这对史官记事当然无所损失,假如将此规定传示给子孙后代,恐怕到了曾孙,玄孙之后偶有并非最明智的君主,掩饰过错袒护短处,史官必然难以避免身遭刑罚诛戮。

如此下去,则史官们都顺从旨意行事,远避危害,那么悠悠千载的历史,有什么可相信的呢?

所以说前代君主不观看国史,正是为了这个缘故。

”太宗不听其谏言。

房玄龄便与给事中许敬宗等删改成《高祖实录》和《今上实录》;癸巳(十六日),书写成,呈上太宗。

太宗见书中记载武德九年六月四日玄武门之变,用辞多隐讳曲折,便对房玄龄说:

“历史上周公诛灭管叔、蔡叔以定周朝,季友毒死叔牙以保存鲁国,朕当年的所作所为,正与此类似,史官有什么可隐讳的!

”立即命令删削浮华之词,秉笔直书杀李建成、李元吉事。

八月,任命左卫大将军、太子右卫率李大亮为工部尚书。

李大亮身居三项要职,宿卫两宫,谦恭忠正谨慎,每次护卫值勤,必定坐着假寐直到天亮。

房玄龄非常敬重他,多次称李大亮有王陵、周勃的气节,可以担当大的职位。

起初,李大亮为庞玉的兵曹,被李密抓获,原来的同伙都被处斩,大将张弼见李大亮而将其释放,二人遂定交情。

等到李大亮身居显贵,开始寻找张弼,想报答他的救命之恩,张弼当时官做将作监丞,自己隐匿不说。

李大亮在道上遇见张弼而认出他来,扶着张弼掉泪,并将自己的家产送给张弼,张弼拒不接受。

李大亮将此事上禀太宗,请求将自己的官职爵位全都授予张弼,太宗为了李大亮的缘故提拔张弼为中郎将。

当时人都称赞李大亮不负恩情,也赞扬张弼不自我炫耀。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完成9—12题。

君钱塘袁氏,讳枚,字子才。

其仕在官,有名绩矣。

解官后,作园江宁西城居之,曰随园。

世称随园先生,乃尤著云。

祖讳锜,考讳滨,叔父鸿,皆以贫游幕四方。

君之少也,为学自成。

年二十一,自钱塘至广西,省叔父于巡抚幕中。

巡抚金公鉷一见异之,试以铜鼓赋,立就,甚瑰丽。

会开博学鸿词科,即举君。

时举二百余人,惟君最少。

及试,报罢①。

后中乾隆戊午科顺天乡试,次年成进士,改庶吉士。

散馆,又改发江南为知县,最后调江宁知县。

江宁故巨邑,难治。

时尹文端公为总督,最知君才。

君亦遇事尽其能,无所回避,事无不举矣。

既而去职家居。

再起,发陕西。

甫及陕,遭父丧归,终居江宁。

君本以文章入翰林有声,而忽摈外;及为知县,著才矣,而仕卒不进。

自陕归,年甫四十,遂绝意仕宦,尽其才以为文辞歌诗。

足迹造东南,山水佳处皆遍。

其瑰奇幽邈,一发于文章,以自喜其意。

四方士至江南,必造随园投诗文,几无虚日。

君园馆花竹水石,幽深静丽,至棂槛器具,皆精好,所以待宾客者甚盛。

与人留连不倦,见人善,称之不容口。

后进少年诗文一言之美,君必能举其词,为人诵焉。

君古文、四六体,皆能自发其思,通乎古法。

于为诗,尤纵才力所至。

世人心所欲出不能达者,悉为达之,士多仿其体。

故《随园诗文集》,上自朝廷公卿,下至市井负贩,皆知贵重之。

海外琉球,有来求其书者。

君仕虽不显,而世谓百余年来,极山林之乐,获文章之名,盖未有及君也。

君始出,试为溧水令。

其考自远来县治,疑予年少,无吏能,试匿名访诸野。

皆曰:

“吾邑有少年袁知县,乃大好官也。

”考乃喜,入官舍。

在江宁尝朝治事,夜召士饮酒赋诗,而尤多名迹。

江宁市中以所判事,作歌曲,刻行四方。

君以为不足道,后绝不欲人述其吏治云。

君卒于嘉庆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年八十二。

始君葬父母于所居小仓山北,遗命以己祔。

嘉庆三年十二月乙卯,拊葬小仓山墓左。

桐城姚鼐以君与先世有交,而鼐居江宁,从君游最久。

君殁,遂为之铭。

——节选自姚鼐《惜抱轩文集》

【注】①报罢:

博学鸿词科每年取一等、二等各若干人,三等、四等落第,称“报罢”。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A.省叔父于巡抚幕中省:

探望

B.君本以文章入翰林有声,而忽摈外摈:

排挤

C.见人善,称之不容口善:

善良

D.而尤多名迹迹:

事迹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皆以贫游幕四方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B.著才矣,而仕卒不进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C.所以待宾客者甚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悉为达之,士多仿其体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袁枚文学才能的一组是()

①巡抚金公鉷一见异之,试以铜鼓赋,立就,甚瑰丽

②其瑰奇幽邈,一发于文章,以自喜其意

③后进少年诗文一言之美,君必能举其词,为人诵焉

④君古文、四六体,皆能自发其思,通乎古法

⑤上自朝廷公卿,下至市井负贩,皆知贵重之

⑥江宁市中以所判事,作歌曲,刻行四方

A.①③⑤B.③④⑥C.①②④D.②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组是()

A.年轻时,袁枚赶上了朝廷的博学鸿词科开考,并且考取了进士,在当时考取的二百多人中,袁枚年龄最小。

B.袁枚刚开始时担任溧水县令,后调任江宁知县,不久辞官回家;后来他又被朝廷起用,被派往陕西,但因父亲去世而返回,从此一直居住在江宁。

C.袁枚在官场上有名望政绩,在溧水做县令时,他的父亲担心他年少无知,曾到民间暗访,老百姓都认为他是个好官。

D.因为袁枚与姚鼐的先辈有交谊,而且姚鼐居住在江宁与袁枚来往的时间最长,所以袁枚去世,姚鼐为他写下了这篇铭文。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

(10分)

⑴君亦遇事尽其能,无所回避,事无不举矣。

(3分)

译文:

⑵自陕归,年甫四十,遂绝意仕宦,尽其才以为文辞歌诗。

(3分)

译文:

⑶君仕虽不显,而世谓百余年来,极山林之乐,获文章之名,盖未有及君也。

(4分)

译文:

9.C(“善”意思是“好的方面”)

10.B(均为连词,表转折关系,却;A项,均为介词,①因为,②用、拿;C项,①用来,②表原因:

D项,均为介词,①表对象,替、给,②表原因)

11.C(③句是说袁枚对别人文章的赞扬:

⑥句是说袁枚处理政事)

12.A(朝廷的博学鸿词科开考,袁枚和其他二百余人是被推举上去,并非考取;而考取进士是乡试考中举人以后的事)

四、(24分)

13.(10分)

(1)(3分)袁君也竭尽自己的能力对待政事,没有什么回避推托,办事没有不成功的。

(2)(3分)从陕西回来的时候,刚四十岁,就断绝了做官的念头,把他的全部才华都用到了文辞诗歌上。

(3)(4分)袁君仕宦虽不显赫,然而时论认为,一百多年来,充分享受山林乐趣,获得文章盛名的,恐怕没有谁比得上袁君的。

参考译文:

袁君是浙江钱塘人,名枚,字子才。

他任职期间,在官场中有名望政绩。

辞官之后,在江宁西城修建了一个园林居住,称随园。

世人因此称他为随园先生,也就更加出名了。

祖父名锜,父亲名滨,叔父名鸿,都因为贫困而游走于各地去当幕僚。

袁君年少时,读书自学,有所成就。

二十一岁,从钱塘抵达广西,到巡抚衙门中探望担任幕僚的叔父。

巡抚金鉷大人一见面就觉得他与众不同,让他以铜鼓为题作赋,试试才学,袁君很快就完篇了,文词很瑰丽。

恰逢博学鸿词科开考,金鉷就举荐了袁君。

当时共举荐了二百多人,袁君年龄最小。

结果应试落榜。

后在乾隆三年顺天府乡试时,考中了举人。

第二年成为进士,改入翰林院任庶吉士。

学习期满,改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