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157439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2.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x

《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docx

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年级高一年级学科:

历史

考试时间:

2017年1月任课老师:

所带班级:

志强一、二班

一、试卷分析

1、基本情况

历史考试时间为9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历史学科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第一题为选择题共25个小题共50分,第二题为非选择题,共三道材料分析题,共50分。

2、试卷所涉及的教材内容

试卷考查的历史知识点分布于高一年级历史教科书。

3、试卷的基本特点:

(1))试题依据新课标、高考考纲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较注重全面考查学生重点知识、基础知识,考察对知识的识记,侧重对知识的直接考察,重点突出。

第一、三、四单元是重点内容,考察的知识点也较多。

但是知识点分布不均衡,一些知识点没有涉及。

试卷中涉及第一单元知识点共28分,涉及第二单元知识点共6分,涉及第三单元知识点共20分,涉及第四单元知识点共32分,涉及第五单元知识点共8分,涉及第六单元知识点4分,涉及第七单元知识点4分,第八单元没考。

总体来看,这次试题分值分布不均衡。

(2)试题总体题量适中,难度较小,个别题难度较大。

材料题第26题第一、三小题、28题第一小题直接考察知识点,其余题目都是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期中第9题考察五四运动,四个选项全是诗句,考察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难度较大;12题考察解放战争,考察对毛泽东话语的理解“帝国主义在中国的通知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许多学生选择错误;20题的得分率只有0.33,考察光荣革命的实质,其他选项极具迷惑性,难度较大。

个别题目较偏,材料题27题考察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问题比较偏,学生无从下手。

二、学生情况分析

1、全年级成绩

(1)总体情况

平均分

试卷难度

区分度

最高分

最低分

总人数

77.59

0.25

0.52

97.00

42.0

174

分数等级

人数

比例

优秀

93

53.4%

良好

132

75.9%

及格

159

91.4%

不及格

15

8.6%

(2)各分数段人数

分数段

90-100

80-89

70-79

60-69

50-59

40-49

40分一下

人数

18

75

45

21

13

2

0

比例

10.34%

43.1%

25.26%

12.07%

7.47%

1.15%

0

2、各题得分情况

客观题

1-25

平均总得分:

35.77

得分率:

71.54%

主观题

26-28

平均总得分:

41.82

得分率:

83.64%

题号

满分

平均分

区分度

难度

正确率(%)

26.1

5.0

4.79

0.30

0.04

83.33

26.2

5.0

3.66

0.45

0.27

21.26

26.3

6.0

5.20

0.45

0.13

68.39

26.4

2.0

1.60

0.38

0.20

69.54

27.1

6.0

4.68

0.19

0.22

14.94

27.2

6.0

5.33

0.70

0.11

54.02

27.3

6.0

4.39

0.04

0.27

2.87

28.1

6.0

5.21

0.53

0.13

68.97

28.2

6.0

5.33

0.51

0.11

66.67

28.3

2.0

1.63

0.30

0.19

67.82

3、优点

(1)绝大多数学生能认真答题,卷面整洁,字迹清晰。

(2)大部分学生知识点识记较好,直接考察识记的题目得分率较高。

(3)大部分学生审题能力有所提升,需要理解和运用的题能够分析后得出答案。

(4)少部分学生对于学过的内容能够灵活运用,选择题的成绩高。

(5)在材料题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做到分析材料,然后得出结论。

4、存在的问题

(1)少数同学作答不认真,部分不会做的选择题空着没做,有的选择题图几个选项,材料题中仍有很多空白的部分。

(2)答题时,不能分点答题,作答不规范。

(3)少数同学对于基本史实掌握不牢。

死记硬背的多,不能做到知识的灵活运用,缺乏应变能力。

(4)一些同学不注意史实之间的相互联系。

(5)答案角度单一,不够全面。

(6)大部分同学不关注历史细节,考察历史细节的题目得分较低。

三、成绩数据分析

1、所带班级成绩

班级

人数

优秀率

良好率

及格率

平均分

最高分

最低分

年级排名

志强一班

49

38.78%

65.31%

85.71%

73.76

92

42

4

志强二班

50

44.00%

60.00%

88.00%

74.24

92

50

3

志强二班的平均成绩略高于志强一班,志强一班最低分较低,拉了班上的平均成绩。

志强一班进步25人次,退步24人;志强二班进步27人,退步23人

2、各分段人数

班级总人数

志强一班

49人

志强二班

50人

90分以上

2

4.08%

3

6%

80—90

17

34.69%

19

38%

70—80

16

32.65%

11

22%

60—70

7

14.29%

11

22%

50—60

5

10.20%

6

12%

40—50

2

4.08%

0

0

对比发现志强二班个别同学成绩提升较快,高分段人数较多,志强一班的中等生人数较多,而且低分段人数多。

3、与期中考试对比

全年级

志强1班

志强2班

期中

11月

期末

期中

11月

期末

期中

11月

期末

平均分

64.7

64.36

77.59

60.7

59.84

73.76

61.2

59.1

74.24

优秀率

0

0

53.4%

0

0

38.78%

0

2.08%

44%

及格率

73.1%

68.8%

75.9%

61.22%

53.06%

85.71%

61.36%

52.08%

88%

学困率

0

4.04%

0

0

6.1%

0

0

8.3%

0

最高分/最低分

84/43

92/31

97/42

76/47

92/31

92/42

77/43

81/36

92/50

通过对比分析,期末考试成绩优秀率和及格率比前几次考试有所提升,成绩跨度前几次考试跨大,尤其是志强1班低分段人数多,全年级50分以下的都在志强一班。

4、各题得分情况

班级

人数

第二大题(50.0)

第一大题(50.0)

志强一班

49

40.04

33.71

志强二班

50

40.04

34.20

通过对比分析两个班的第一道大题成绩一样,第二道大题的分数志强一班略低于志强二班。

(1)3班主观题得分

题号

满分

平均分

区分度

难度

正确率(%)

26.1

5.0

4.67

0.00

0.04

77.55

26.2

5.0

3.45

0.00

0.04

16.33

26.3

6.0

4.65

0.00

0.04

51.02

26.4

2.0

1.63

0.00

0.04

71.43

27.1

6.0

4.47

0.00

0.22

4.08

27.2

6.0

5.12

0.00

0.22

40.82

27.3

6.0

4.22

0.00

0.22

2.04

28.1

6.0

5.02

0.00

0.13

63.27

28.2

6.0

5.12

0.00

0.13

61.22

28.3

2.0

1.67

0.00

0.13

69.39

(2)4班主观题得分

主观题

平均总得分:

40.04

题号

满分

平均分

区分度

难度

正确率(%)

26.1

5.0

4.72

0.00

0.04

76.00

26.2

5.0

3.40

0.00

0.04

12.00

26.3

6.0

5.00

0.00

0.04

60.00

26.4

2.0

1.62

0.00

0.04

72.00

27.1

6.0

4.58

0.00

0.22

20.00

27.2

6.0

5.10

0.00

0.22

46.00

27.3

6.0

4.20

0.00

0.22

4.00

28.1

6.0

4.82

0.00

0.13

54.00

28.2

6.0

5.08

0.00

0.13

56.00

28.3

2.0

1.52

0.00

0.13

60.00

从主观题得分来看,27题普遍得分较低,客观原因时题目比较偏,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历史比较能力较差,不能站在全局来看待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所以学生失分较多。

26题第1问和第2问考察对知识点的识记能力,志强二班明显高于志强一班,说明志强二班同学对于基础知识的记忆较好。

27题1、2、3问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志强一班高于志强二班,说明志强一班学生善于思考。

4、对比分析

(1)通过志强一班和志强二班情况对比,两个班的高人段人数都较少,志强二班得高分段人数多于志强一班,志强一班70—80分数段人数比志强二班多,50分以下人数志强一班多于志强二班,总体平均分志强二班高于志强一班。

(2)两个班的选择题成绩一样,志强一班的材料题分数略低于志强二班。

(3)志强一班的成绩跨度大,最低分很低,低分段人数多,成绩不均衡。

5、原因分析

11月月考后志强二班成绩较低,所以这段时间将很多精力用在了志强二班,狠抓作业,整顿学风,让差生汤莹、张冰冰等人每天课间背诵,差生成绩提升,所以志强二班在这次考试中总体成绩提升。

而且志强一班学生学习历史不踏实,平时作业完成不好,并且学习历史的态度不端正,认为历史不重要,大部分时间用在理科科目上,所以志强一班的成绩略低。

6、历次班级平均排名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志强二班这次考试进步较大,志强一班总体成绩跨度大,平均分低,而且班级总平均排名靠后。

7、个体成绩分析

(1)进步学生

这四名学生这次进步比较明显,冀宇航学习态度很认真,平时上课认真听讲,作业比其他学生完成的都快,不会做的题问老师,所以这几次考试基本上都在进步。

管龙斌和宋昱之前学习的态度不认真,成绩也不好,经过谈话后这两名学生的学习态度有明显转变,尤其是管龙斌,不但能认真听课完成作业,还经常提出问题,主动背诵。

寇丹阳平时学习各科的态度都很好,但是历史成绩一直提不上来,经过谈话后,她对历史重视程度提升,每天趁课间来给老师背诵,所以学习成绩得到很大的提高。

这些经验都可以用在其他较差的同学身上。

(2)退步学生

这几明同学前几次考试成绩还较好,最后几次考试成绩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总体学习态度不端正,各科都在下降,同时对历史不够重视,做作业不认真。

由于前几次成绩较好,对这些学生关注较少,所以成绩下降。

(3)汤莹、赵碧瑶、张冰冰、牛森森、刘亚楠等同学成绩一直较低,每次考试后也都找他们进行谈话,并且要求他们每天来办公室背诵,但是成绩依然没有提高。

主要原因是他们学习态度不端正,各科都比较差,不重视历史学科。

四、改进措施

1、对于汤莹等同学,继续进行深入谈话,走进他们心里,平时更严格监督他们,提高成绩。

2、在课堂上注意引导学生注意历史的细节,做到以小见大。

3、在平时的作业中严格要求学生按要求答题,分点答题,作业不留空白,即使不会也要试着作答。

4、晚自习时,要求学生多做材料题,重点引导学生掌握材料题的阅读方法和答题技巧。

5、提高学生分析、概括和总结归纳能力。

在平时上课过程中,引导学生全面分析史料。

6、平时课堂上注意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检查,对于基础知识掌握较差的学生要求来办公室背诵课本相关内容。

7、课堂上讲课的过程中,注意史实之间的联系,讲历史放在大历史中对比讲解。

8、抓志强一班的平时作业,督促学生按时、认真、保质、保量完成。

9、志强二班的课堂既要做到按成教学目标,同时通过小组讨论、穿插历史故事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历史课堂的有效性。

10、多关注志强二班,对志强二班严格要求,指导其掌握答题方法,提高成绩。

五、努力目标

1、抓住课堂,提高学生听课效率,提高志强一二班成绩,缩小与宏志一二班的差距。

如果下次考试题和这次考试题难度相当,争取志强1、2班的平均成绩能达到78分。

2、提高志强一二班高分段人数,培养优等生,志强1、2班的优秀率达到40%。

3、将中等学生转化成优等生,关注差生,提高及格率达到80%。

4、提高志强二班的成绩,尤其是差生的成绩,缩小班级之间的差距。

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通过这次考试之后认真进行总结,反思教学效果,根据学情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学生的学习成绩肯定有所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