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检测方案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157925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4.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体检测方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实体检测方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实体检测方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实体检测方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实体检测方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实体检测方案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实体检测方案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实体检测方案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实体检测方案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实体检测方案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实体检测方案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实体检测方案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实体检测方案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实体检测方案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实体检测方案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实体检测方案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实体检测方案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实体检测方案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实体检测方案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实体检测方案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体检测方案2.docx

《实体检测方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体检测方案2.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体检测方案2.docx

实体检测方案2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2O12年月

 

1.编制依据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结构混凝土实体检测技术规程》DB/T29-148-2005

天津市津南区津南新城起步区-B地块2.3期地下车库及人防工程结构和建筑图纸

2.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16栋单体及楼座周边地库组成。

单体层数为地下两层地上分别为30、33、36、37、38、39。

楼座标准层层高为3米,地下二层、地下一层层高分别为3.6、3.32米。

车库高4.5米(非人防区)。

其中9~11#楼为本次检测对象,建筑形式为地下二层,地上9#、10#楼为37层,11#楼为38层,室内外高差900mm,建筑物高度为111.900/114.900m。

2.1混凝土强度分布概况

地下结构:

结构部位

混凝土强度等级

防腐、抗渗要求

C40(水下C45)

垫层

C20

筏板

C40

P6

地下2层

墙体

C50

地下室与土直接接触外墙,窗井外墙为C50P6

梁板

C40

地下1层

墙体

C50

地下室与土直接接触外墙,窗井外墙为C50P6

梁板

C40

 

主体结构:

结构部位

混凝土强度等级

防腐、抗渗要求

1~12层

墙体

C50

梁板

C40

13~22层

墙体

C45

梁板

C35

23~32层

墙体

C40

梁板

C30

33~屋顶

墙体

C35

梁板

C30

2.2钢筋保护层情况

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结构部位

环境类别

保护层厚(mm)

 

二a类

55

筏板

上部

二a类

25

下部

二a类

50

地下室外墙

二a类

50(外侧)

20(内侧)

地下室内墙

一类

15

地下室顶板

一类

15

地下室梁

一类

20

主体结构

板墙

一类

15

一类

20

3.检测目的及内容

3.1检测目的

对结构实体进行检验,是在相应分项工程验收合格、过程控制使质量得到保证的基础上,对重要项目进行的验证性检查,其目的是为了加强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验收,真实地反映混凝土强度及受力钢筋位置等质量指标,确保结构安全。

3.2检测内容

根据国家规范和天津市有关专项规定,结构实体检验主要对混凝土强度、重要结构构件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两个项目进行。

4、检测方案

4.1混凝土回弹检测

4.1.1混凝土回弹检测总目标及进度计划:

1.混凝土回弹检测的总目标:

为进一步加强混凝土质量控制,确保工程基础、主体结构安全,避免出现重大质量隐患,根据天津市有关规定,通过混凝土结构实体回弹检测,对结构实体强度进行进一步验证。

2.混凝土回弹检测的进度计划:

根据现场基础及各主体结构实际施工进度,对达到28d龄期的结构实体构件按单位工程分基础和主体两个分部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回弹检测。

4.1.2混凝土回弹检测的构件取样数量和具体部位确定:

本项目的结构混凝土强度评定,是以混凝土标准试件强度和结构实体同条件养护的试件强度为依据,并按照天津市有关规定对混凝土实体强度做验证性抽样回弹检测。

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批的划分按下述要求:

1.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

2.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基本一致和龄期相近;

3.构件类别相同;

4.所选构件具有代表性。

5.混凝土按生产工艺、强度等级相同的同类构件进行随机抽取,抽取数量不少于同类构件的30%,且不少于3组。

地下结构取样表

混凝土强度等级

序号

部位

预回弹组数

备注

C50

1

地下二层墙体

2

测区数为20

2

地下一层墙体

1

测区数为10

合计

3

C40

1

地下二层梁板

2

测区数为20

2

地下一层梁板

1

测区数为10

合计

3

 

主体结构取样表

混凝土强度等级

序号

部位

预回弹组数

备注

 

C50

1

一层墙体

1

测区数为10

2

二层墙体

/

3

三层墙体

/

4

四层墙体

/

五层墙体

/

六层墙体

1

测区数为10

七层墙体

/

八层墙体

/

九层墙体

/

十层墙体

/

十一层墙体

1

测区数为10

十二层墙体

1

测区数为10

合计

4

C45

1

十三层墙体

1

测区数为10

2

十四层墙体

/

3

十五层墙体

/

4

十六层墙体

1

测区数为10

十七层墙体

/

十八层墙体

/

十九层墙体

/

二十层墙体

/

5

二十一层墙体

1

测区数为10

合计

3

 

C40

 

1

一层梁板

1

测区数为10

2

二层梁板

/

3

三层梁板

/

4

四层梁板

/

5

五层梁板

/

6

六层梁板

1

测区数为10

7

七层梁板

/

8

八层梁板

/

9

九层梁板

/

10

十层梁板

/

11

十一层梁板

1

测区数为10

12

十二层梁板

1

测区数为10

13

二十二层墙体

1

测区数为10

14

二十三层墙体

/

15

二十四层墙体

/

16

二十五层墙体

/

17

二十六层墙体

1

测区数为10

18

二十七层墙体

/

19

二十八层墙体

/

20

二十九层墙体

/

21

三十层墙体

/

22

三十一层墙体

1

测区数为10

合计

7

 

C35

1

十三层梁板

1

测区数为10

2

十四层梁板

/

3

十五层梁板

/

4

十六层梁板

1

测区数为10

5

十七层梁板

/

6

十八层梁板

/

7

十九层梁板

/

8

二十层梁板

/

9

二十一层梁板

1

测区数为10

10

三十三层墙体

1

测区数为10

11

三十五层墙体

1

测区数为10

12

三十六层墙体

/

13

三十七层墙体

1

测区数为10

合计

6

C30

 

1

二十二层梁板

1

测区数为10

2

二十三层梁板

/

3

二十四层梁板

/

4

二十五层梁板

/

5

二十六层梁板

1

测区数为10

6

二十七层梁板

/

7

二十八层梁板

/

8

二十九层梁板

/

9

三十层梁板

/

10

三十一层梁板

1

测区数为10

11

三十三层梁板

1

测区数为10

12

三十四层梁板

/

13

三十五层梁板

1

测区数为10

14

三十六层梁板

/

15

三十七层梁板

1

测区数为10

合计

6

4.1.3技术准备:

1.资料准备:

1)工程名称、设计单位、施工单位;

2)构件名称、数量及混凝土类型、强度等级;

3)水泥安定性,外加剂、掺合料品种,混凝土配合比等;

4)施工模板,混凝土浇筑、养护情况及浇筑日期等;

5)必要的设计图纸和施工记录;

6)检测原因。

2.回弹仪使用注意事项:

1)在检测前后,均应在钢砧上做率定试验,并应符合《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第3.1.3条的规定。

2)测定混凝土强度的回弹仪,应优先采用示值系统为指针式的直读式回弹仪。

3)混凝土回弹仪检测结构混凝土实体强度,不应用于表面与内部质量有明显差异的混凝土结构或构件。

4)应用混凝土回弹仪检测混凝土强度时,应按下列方法检查回弹仪的标准状态:

检查混凝土回弹仪弹击拉簧处于自由状态时,弹击锤与弹击杆碰撞瞬间,弹击起跳点应位于指针刻度的“0”位置。

当回弹仪检测结果不符合标准状态时,不宜在工程中应用。

3.测区、测点应满足下列要求:

测点应避开钢筋和铁制预埋件。

当仅具有单面测试条件的混凝土结构或构件时,测区不宜小于变长200mm的正方形面积;当具有双面测试条件的混凝土结构或构件时,测区不宜小于边长150mm的正方形面积。

测区表面应为混凝土原浆面,并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层、浮浆、油垢、图层以及蜂窝、麻面。

4.1.4现场准备:

为了保证回弹检测的数值准确、稳定、可靠,应确保受检构件处于一个良好且稳定的环境中,有便捷的安全通道,构件周围无障碍物,温度应为(-4~40)℃范围内,避开潮湿天气进行检测。

为了保证回弹检测的真是性,现场回弹检测应在监理人员见证下进行。

4.1.5主要器具和材料配置计划:

回弹检测过程中使用的器具和检测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回弹检测数值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现场主要器具及材料配置如下表:

器具、材料名称及规格

数量

钢砧

1个

回弹仪

1台

碳化深度尺

1个

毛刷

1把

锤子

1把

钢锥

1把

注射器(10ml)

1把

浓度1%~2%的酚酞酒精溶液

1瓶

4.1.6主要安全防护用品配置计划:

防护用品名称

配置数量

口罩

1个/人

手套

1副/人

安全帽

1顶/人

4.1.7回弹值测量:

(1)每次进行回弹检测前和检测结束时,回弹仪均应在钢砧上进行率定,确保回弹检测数值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2)测量回弹值前,应用砂石将构件待测面表面的浮浆抹掉,并用毛刷清扫干净。

(3)测量回弹值时,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混凝土检测面,并应缓慢施压、准确读书、快速复位。

(4)每一测区应读取16个回弹值,每一测点的回弹值读书应精确至1。

测点宜在测区范围内均匀分布,相邻两测点的净距离不宜小于20mm;测点距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不宜小于30mm;测点不应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同一测点应只弹击一次。

(5)检测泵送混凝土强度时,测区应选在混凝土浇筑侧面。

4.1.8碳化深度值测量:

(1)回弹值测量完毕后,应在有代表性的测区上测量碳化深度值,测点数不应少于构件测区数的30%,应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构件每个测区的碳化深度值。

当碳化深度值极差大于2.0mm时,应在每一测区分别测量碳化深度值。

(2)碳化深度值的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可采用工具在测区表面形成直径约15mm的孔洞,其深度应大于混凝土的碳化深度;

2)应清除孔洞中的粉末和碎屑,且不得用水擦洗;

3)应采用浓度为1%~2%的酚酞酒精溶液滴在孔洞内壁的边缘处,当已碳化与未碳化界线清晰时,应采用碳化深度测量仪测量已碳化与未碳化混凝土交界面到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并应测量3次,每次读数应精确至0.25mm;

4)应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检测结果,并应精确至0.5mm。

4.1.9质量、环境和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质量保证措施:

(1)维修保养:

当回弹仪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养护:

1)回弹仪弹击数超过2000次。

2)在钢砧上的率定值不合格。

3)对检测值有怀疑。

(2)操作的规范性:

进行回弹检测时,检测人员应正确操作仪器,做到“轻压慢放、准确读数”,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

2.环境保证措施:

应在气候相对干燥,温度在(-4~40)℃的环境内进行测量,禁止在表面湿润的构件上进行回弹检测。

3.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进行回弹检测时,所测构件应有安全通道可以抵达,且构件周围环境应处于安全状态下。

测量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应佩戴安全帽。

4.2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4.2.1检测数量

按规范要求:

对梁类、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类、板类构件所占比例均不宜小于50%。

本工程梁类构件统计结果如下:

9#~10#楼:

层数

构件名称及个数

统计

地下二层

L3

(1)2个,L2

(1)5个,AL11个,

L1

(1)1个,XL12个

11

地下一层

L1

(1)1个,L2

(1)3个,L3

(1)1个

5

一层

L2

(1)3个,L1

(1)1个,XL12个,AL21个,XL3

(1)1个,AL11个,AL32个

11

二~十层

L2

(1)3个,L1

(1)1个,XL12个,AL21个,AL11个,AL32个

10

十一~三十三层

L2

(1)3个,L1

(1)1个,XL12个,AL21个,AL11个,AL32个

10

三十四层

L2

(1)3个,L1

(1)1个,XL12个,AL21个,AL11个,AL32个,L4

(1)2个

12

三十五层

L2

(1)3个,L1

(1)1个,XL12个,AL21个,AL11个,AL32个,L4

(1)1个

11

三十六层

L2

(1)3个,L1

(1)1个,XL12个,AL21个,AL11个,AL32个

10

三十七层

AL14个,AL24个,AL32个,L2

(1)2个,L2

(1)3个,L1

(1)1个,XL12个

18

总计

398

11#楼:

层数

构件名称及个数

统计

地下二层

L3

(1)2个,L2

(1)5个,AL11个,

L1

(1)1个,XL12个

11

地下一层

L1

(1)1个,L2

(1)3个,L3

(1)1个

5

一层

L2

(1)3个,L1

(1)1个,XL12个,AL21个,XL3

(1)1个,AL11个,AL32个

11

二~十层

L2

(1)3个,L1

(1)1个,XL12个,AL21个,AL11个,AL32个

10

十一~三十四层

L2

(1)3个,L1

(1)1个,XL12个,AL21个,AL11个,AL32个

10

三十五层

L2

(1)3个,L1

(1)1个,XL12个,AL21个,AL11个,AL32个,L4

(1)2个

12

三十六层

L2

(1)3个,L1

(1)1个,XL12个,AL21个,AL11个,AL32个,L4

(1)1个

11

三十七层

L2

(1)3个,L1

(1)1个,XL12个,AL21个,AL11个,AL32个

10

三十八层

AL14个,AL24个,AL32个,L2

(1)2个,L2

(1)3个,L1

(1)1个,XL12个

18

总计

408

综上,9~10#楼梁类构件抽取数的计算值为:

个构件,11#楼构件抽取数的计算值为:

个构件。

由于构件中有悬挑类构件,根据规范:

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类、板类构件所占比例均不宜小于50%。

因此本工程梁类构件具体检测部位如下:

梁类构件

分部工程

名称

楼层

工程部位

构件名称

构件编号

检测数量

轴线位置

标高

地下结构

地下二层

18~12/H轴

-3.45

框架梁

L1

1根

7~6/M~N轴

-3.45

悬挑梁

XL1

1根

28~24/J轴

-3.45

框架梁

L2

1根

地下一层

18~12/H轴

-0.130

框架梁

L1

1根

10~7/J轴

-0.130

框架梁

L2

1根

总计

5

 

一层

18~17/N~J轴

2.920

悬挑梁

XL3

1根

六层

18~12/H轴

17.920

框架梁

L1

1根

13~12/M~J轴

17.920

悬挑梁

XL1

1根

十一层

13~12/M~J轴

32.920

悬挑梁

XL1

1根

十六层

18~12/H轴

47.920

框架梁

L1

1根

13~12/M~J轴

47.920

悬挑梁

XL1

1根

二十一层

13~12/M~J轴

62.920

悬挑梁

XL1

1根

二十六层

18~12/H轴

77.920

框架梁

L1

1根

13~12/M~J轴

77.920

悬挑梁

XL1

1根

三十一层

13~12/M~J轴

92.920

悬挑梁

XL1

1根

三十六层

18~12/H轴

107.920

框架梁

L1

1根

13~12/M~J轴

107.920

悬挑梁

XL1

1根

总计

12

本工程中每层板类构件为20块,其中空调板每层为8块,顶板为12块,根据规范要求,9~11#楼板类构件抽取数的计算值为:

其中楼梯应作为一个独立构件,单独抽检,每层楼梯数为2,共计76个楼梯构件;因此根据规范要求,本工程每栋楼抽取5个楼梯进行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

本工程板类构件具体检测部位如下:

板类构件

分部工程

名称

楼层

工程部位

构件名称

检测位置

检测数量

轴线位置

标高

地下二层

29~24/E~N

-3.45

板中

6点

22~19/A~G

-3.45

板中

6点

12~7/N~G

-3.45

板中

6点

地下一层

29~24/E~N

-0.130

板中

6点

22~19/A~G

-0.130

板中

6点

总计

5

 

 

一层

29~24/E~N

2.920

框架梁板

板中

6点

4/N

2.920

空调板4

板中

6点

六层

29~24/E~N

17.920

框架梁板

板中

6点

4/N

17.920

空调板4

板中

6点

十一层

29~24/E~N

32.920

框架梁板

板中

6点

4/N

32.920

空调板4

板中

6点

十六层

29~24/E~N

47.920

框架梁板

板中

6点

4/N

47.920

空调板4

板中

6点

二十一层

29~24/E~N

62.920

框架梁板

板中

6点

4/N

62.920

空调板4

板中

6点

二十六层

29~24/E~N

77.920

框架梁板

板中

6点

4/N

77.920

空调板4

板中

6点

三十一层

29~24/E~N

92.920

框架梁板

板中

6点

4/N

92.920

空调板4

板中

6点

三十六层

29~24/E~N

107.920

框架梁板

板中

6点

4/N

107.920

空调板4

板中

6点

总计

18

楼梯:

分部工程

名称

楼层

工程部位

构件名称

检测位置

检测数量

轴线位置

地下结构

地下二层

18~12/H~G

楼梯

板中

6点

地下一层

18~12/H~G

楼梯

板中

6点

一层

18~12/H~G

楼梯

板中

6点

十一层

18~12/H~G

楼梯

板中

6点

十六层

18~12/H~G

楼梯

板中

6点

二十一层

18~12/H~G

楼梯

板中

6点

三十六层

18~12/H~G

楼梯

板中

6点

总计

7

4.2.2具体要求

1.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

对每根钢筋,应在跨中或板中测量1点。

2.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采用非破损的方法,并按10%的比例,但梁板各不得少于三次,采用局部破损方法进行校准。

3.局部破损部位,经清理干净充分湿润后,采用1:

1砂浆进行修补。

4.当采用非破损方法检验时所使用的检测仪器应经过计量检验检测操作应符合相应规程的规定。

5.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检测误差不大于1mm。

6.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如下表所示:

构件名称

梁类构件

板类构件

允许偏差

+10mm,-7mm

+8mm,-5mm

7.对梁类、板类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分别进行验收。

8.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应判为合格。

(2)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小于90%但不小于80%可,再抽取相同数量的构件进行检验,当按两次抽样总和计算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仍应判为合格。

(3)每次抽样检验结果中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均不应大于上表允许偏差的1.5倍。

4.2.3工具准备

机具名称

需用数量

用途

钢筋位置测定仪

1台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人字梯(3m)

2个

梁检测登高工具

扫帚

2把

楼面测区清理

墨斗

1个

弹线用(测区标识)

4.2.4安全措施

1.人字梯登高作业,应注人字梯是否安全可靠,并派人进行扶好梯子。

2.不在临边洞口进行检测工作。

3.检测仪器专人使用,轻拿轻放。

4.进行保护层厚度检测时,所测构件应有安全通道可以抵达,且构件周围环境应处于安全状态下。

测量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应佩戴安全帽。

附表:

1.混凝土强度回弹检查记录表

2.钢筋保护层强度检查表

 

混凝土强度回弹检查记录表

工程名称

浇筑日期:

构件名称

测试日期:

测区

回弹值

平均值

角度

修正

碳化

深度

(mm)

强度推定值(MPa)

说明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检测单位

实验者

记录者

审核者

 

钢筋保护层强度检查表

工程名称

结构类型

施工单位

项目技术

负责人

序号

构件

设计规范要求值(mm)

实测值(mm)

合格点率

评定结果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果

1

2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