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检测自检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91682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3.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体检测自检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实体检测自检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实体检测自检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实体检测自检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实体检测自检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实体检测自检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实体检测自检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实体检测自检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实体检测自检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实体检测自检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实体检测自检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实体检测自检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实体检测自检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实体检测自检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实体检测自检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实体检测自检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实体检测自检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实体检测自检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实体检测自检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实体检测自检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体检测自检方案.docx

《实体检测自检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体检测自检方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体检测自检方案.docx

实体检测自检方案

实体检测自检方案

一、工程概况

项目概况

项目

内容

工程名称

胜利一小区复建房(经济适用房)01#-03#楼及地下车库k-l轴间后浇带交21-22轴间后浇带以北以东区域不含后浇带工程

工程地址

南京江宁区胜太东路

建设单位

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总公司

设计单位

北京炎黄联合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

江苏省地质工程勘察院

监理单位

江苏建科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周边环境

胜利一小区安置房项目工程位于江宁区胜太东路以北地块,地处同曦鸣城北侧,场地北临金王府小区、东临秦淮河

 

项目功能概况

本项目位于南京市江宁区,地处区中心闹市区,是江宁开发区重点民生安置房工程。

本工程由三幢住宅楼和一栋社区服务中心(待建)组成,总面积㎡,地下建筑面积㎡。

整个场地设地下室二层,住宅地下室为三层。

主体结构采用剪力墙结构,地下室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建筑物

地下室

1#楼

2#楼

3#楼

建筑层数

2层

地下3层

地上30层

地下3层

地上31层

地下3层

地上22层

结构类型

钢筋混凝土

框架结构

剪力墙结构

砼强度等级

墙柱

砼强度等级

梁、板

砼强度等级

1#楼

-3至1层

C55(地下外墙C35)

-2至31层

C30

2至6层

C50

7至11层

C45

12至16层

C40

17至21层

C35

21至30层

C30

2#楼

-3至1层

C55

-2至32层

C30

2至6层

C50

7至11层

C45

12至16层

C40

17至21层

C35

21至31层

C30

3#楼

-3至3层

C45

-2至23层

C30

4至8层

C40

9至13层

C35

14至22层

C30

地库

-2至-1层

C45(外墙C35)

-1至顶板

C35

构件尺寸及钢筋保护层厚度

构件尺寸

钢筋保护层厚度

墙厚

200

/

板厚

120/140

15

梁腹高*梁宽

280*200

20

二、编制依据

1、工程施工图纸

2、《混凝土结构施工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4、《回弹法检测砼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5、《南京市房屋建筑结构工程实体检验实施细则》

三、施工准备

1、主要测量器具

靠尺,卷尺,塞尺、激光测距仪、板厚测定仪、钢筋保护层测量仪、砼回弹仪、酞酚酒精溶液等。

2、主要测量人员

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实施,派项目技术员专门负责检测并采集数据。

四、检测规定及相关要求

1、砼墙体

砼墙体检测内容包含:

墙体垂直度、墙体平整度、墙体厚度、墙体砼强度回弹、墙体砼碳化深度。

墙体垂直度每一检验批选不少于3个构件进行检测,每个构件检测2次,选剪力墙1/3处位置进行检测,层高小于等于6m允许偏差为10mm,层高大于等于6m允许偏差为12mm,并标出构件垂直度检测时的检测线位置(长度50cm)且注明垂直度数值,按附表6进行评定。

墙体平整度每一检验批选不少于3个构件进行检测,每个构件检测2次,上斜、下斜各一次,允许偏差为8mm,并标出平整度检测时的检测线位置(50cm)且标明平整度数值,按附表6进行评定。

墙体厚度每一检验批选不少于3个构件检测,每个构件测3个点,选墙身中部量测3个点,距顶部1/4h处、1/2h处及底部1/4h处各测一次,允许偏差为+10,-5,并在每个被测构件上表明所测位置,按附表4进行评定。

墙体砼强度回弹应在砼同条件养护试件达到养护龄期后,按《回弹法检测砼抗压强度技术规程》要求及时进行砼强度的检验,每一检验批选不少于2个构件检测,每个构件应均匀布置10个200*200测区,具备条件时宜对称布置测区,每个测区应按数字大小顺序编号,每个测区测量16个点并做好记录,每个点之间间距不小于20mm,完成后按照《回弹法检测砼抗压强度》标准进行结果判定,砼强度推定値不得小于设计强度,按附表2进行评定。

墙体砼碳化深度每一检验批选不少于2个构件检测,每个构件应选3个不同位置且距构件端部不小于处进行测量,每个位置用深度测量工具测量已碳化与未碳化砼交界面到砼表面的垂直距离3次,取其平均值,即为该处砼的碳化深度值,读数精确至,平均碳化深度大于或最大超过4mm一律判定不能评审为优质结构且须报设计单位提出处理意见。

每个检测位置应按顺序编号并用圆圈加箭头标明,按附表1进行评定。

2、砌体

砌体检测内容包含墙体垂直度和平整度。

墙体平整度每一检验批选不少于3个构件进行检测,每个构件测正手、反手墙,有腰梁的构件上下各测2个点,无腰梁的测2个点,检测方法同剪力墙。

允许偏差见表:

承重墙

允许偏差

正手墙

清水墙

5mm

混水墙

8mm

反手墙

清水墙

8mm

混水墙

12mm

填充墙

允许偏差

正手墙

8mm

反手墙

12mm

记录好数据,按附表6进行评定。

墙体垂直度检测频率同平整度检测,允许偏差见表:

承重墙

允许偏差

正手墙

每层5mm

反手墙

每层8mm

填充墙

墙高

正手墙

≤3m

5mm

>3m

10mm

反手墙

≤3m

8mm

>3m

15mm

记录好数据,按附表6进行评定。

3、梁

梁构件检测内容包含:

梁构件尺寸,梁受力钢筋保护层,梁砼回弹及碳化深度。

梁构件尺寸每1检验批取3个构件进行检测,每个构件测3个点,分别取距梁端100mm处及梁中测量梁腹高及梁宽度,读数精确至1mm,允许偏差为(+10mm,-5mm),并在每个构件上表明所测位置,记录好数据,按附表4进行评定。

梁受力钢筋钢筋保护层每个检验批取2不少于2个构件进行检测,每个构件测量梁底每根钢筋3个点,取3个点平均值判定合格率,允许偏差为(+10mm,-7mm),并现场表明每根钢筋检测位置,记录好数据,按附表3进行评定。

梁构件砼回弹每个检验批选2个构件进行检测,必须选1个以上悬挑梁进行检测,普通梁布置10个测区,悬挑梁布置5个测区,每个测区检测16个点回弹,做好记录并根据《回弹法检测砼抗压强度》标准进行评定,砼强度推定値不得小于设计强度,记录好数据,按附表2进行评定。

梁构件碳化深度检测方法同砼墙体检测,记录好数据,按附表1进行评定。

4、板

板类构件检测包含板厚、板受力筋保护层检测。

板厚每一检验批选3个构件进行检测,每一构件选5个点,点布置如图:

每个点在不同方位各测1次,记录数据取其平均值,允许偏差为(+10mm,-5mm),并在每个测量孔或每个点边注明该点板厚实测值,做好记录按附表4进行评定。

板筋保护层每一检验批选2个构件进行检测,每个构件在板面或板底取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测,每根钢筋在不同部位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每一构件应包含上表面和底面的检测数据,允许偏差为(+8mm,-5mm),并表明每根钢筋的所测位置,做好记录按照附表3进行判定。

5层高(净高)和轴线。

层高(净高)和轴线每一检验批取3个自然间进行检测,层高(净高)每个自然间取5个点用激光测距仪检测,5个点选测板厚的5个点,测量楼地面与上层板板底净高,记录好数据并现场注明实测值,测量过程中仪器应保持竖直,允许偏差为±10mm;轴线(轴距)按纵横方向选择相邻构件的检测面检测,在检测面的建筑1m线分别量取构件之间的距离,记录数据精确至mm,对照图纸计算构件边与轴线间偏差,允许偏差8mm,并现场注明实测值,记录好数据,按附表5进行评定。

6钢筋安装。

钢筋安装主要检测受力筋的品种、规格、级别、数量、间距以及受力筋的安装位置。

主筋间距允许偏差±10mm,合格点应达到80%及以上,且不得有超过允许偏差倍的尺寸偏差;受力筋安装位置允许偏差:

基础部位±10mm,梁部位±5mm,板部位±3mm,合格点应达到90%及以上,且不得有超过允许偏差倍的尺寸偏差。

对钢筋安装的检测应对检验部位拍摄影像资料,并存档备查,且注明栋号、楼层、轴线位置等信息,记录好数据,按附表7-1、7-2进行评定。

五、现场标识。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所有检测构件需按附件3要求进行现场标识。

1、墙类构件标识内容有:

墙体垂直度、墙体平整度、墙厚、墙体砼碳化深度

2、梁类构件标识内容有:

梁构件尺寸、梁筋保护层厚度、梁砼碳化深度

3、板类构件标识内容有:

板厚、板筋保护层厚度

4、自然间标识内容有:

层高(净高),轴线(轴距)

 

附件3:

结构实体检验标识(样式)

楼层

 

□施工自检□监理平行检验

构件类型

轴线

设计参数

检验项目

实测值

结论

 

序号

 

 

 

 

施工

 

 

 

 

 

 

监理

 

 

 

 

 

 

 

 

 

 

施工

 

 

 

 

 

 

 

监理

 

 

 

 

 

 

 

 

 

 

 

施工

 

 

 

 

 

 

 

监理

 

 

 

 

 

 

 

施工检验人员

 

检验时间

 

监理检验人员

检验时间 

 

注:

本样表为通用参考表,现场根据具体检验项目及数量可适当调整。

本表实际规格为400×300㎜。

附件4:

表1混凝土碳化深度施工自检记录

工程名称:

编号:

构件所处

楼层

构件

类型

构件轴线

位置

测区

编号

碳化深度检验读数(mm)

测区碳化深度

值di(mm)

平均碳化深度

值dm(mm)

混凝土

浇筑日期

检验日期

检验人

质检员

1

d1-1=d1-2=d1-3=

d1=

2

d2-1=d2-2=d2-3=

d2=

3

d3-1=d3-2=d3-3=

d3=

1

d1-1=d1-2=d1-3=

d1=

2

d2-1=d2-2=d2-3=

d2=

3

d3-1=d3-2=d3-3=

d3=

1

d1-1=d1-2=d1-3=

d1=

2

d2-1=d2-2=d2-3=

d2=

3

d3-1=d3-2=d3-3=

d3=

1

d1-1=d1-2=d1-3=

d1=

2

d2-1=d2-2=d2-3=

d2=

3

d3-1=d3-2=d3-3=

d3=

1

d1-1=d1-2=d1-3=

d1=

2

d2-1=d2-2=d2-3=

d2=

3

d3-1=d3-2=d3-3=

d3=

1

d1-1=d1-2=d1-3=

d1=

2

d2-1=d2-2=d2-3=

d2=

3

d3-1=d3-2=d3-3=

d3=

注:

1.施工单位宜在混凝土浇筑28天后及时进行碳化深度检验,并将检验结果及时报监理单位。

2.各测区碳化深度检验读数应精确至,测区碳化深度值di及平均碳化深度值dm应精确至。

表2混凝土强度、碳化深度监理平行检验记录

工程名称:

编号:

结构类型

□砖混□框架(剪力墙)□其他

砼类型

□自拌□泵送

检验楼层

回弹仪型号

构件

轴线

位置

砼设

计强

度等

龄期

(天)

检测

角度

测区

位置

测点回弹值Ri

测区

平均

回弹

值Rm

碳化深度

检验读数

(mm)

测区碳

化深度

(mm)

平均碳

化深度

值dm

(mm)

测区砼

强度换

算值fccu,i

(MPa)

砼强度值

(MP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C

□水平

□向上

□向下

砼浇筑

□侧面

□表面

□底面

1

砼强度最小值

fccu,min=

砼强度平均值

mf

=

砼强度标准差

Sf

=

砼强度推定值

fcu,e=

2

3

4

5

6

7

8

9

10

C

□水平

□向上

□向下

砼浇筑

□侧面

□表面

□底面

1

砼强度最小值

fccu,min=

砼强度平均值

mf

=

砼强度标准差

Sf

=

砼强度推定值

fcu,e=

2

3

4

5

6

7

8

9

10

监理平行检验结论:

□被检构件混凝土强度平行检验结果符合设计要求。

□构件混凝土强度平行检验结果达不到设计要求,需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报设计单位提出处理方案。

□构件混凝土平均碳化深度值平行检验结果大于,需报设计单位提出处理意见。

检验人:

监理工程师:

检验日期:

年月日

注:

1.监理人员应在相关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件达到等效养护龄期后,按照《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要求及时进行混凝土强度和碳化深度的平行检验。

2.如采用具备自动分析处理功能的回弹仪,应将仪器数据分析的打印件粘贴于本记录表反面,测点回弹值Ri和测区平均回弹值Rm可不在表中填写。

表3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记录

工程名称:

□施工自检□监理平行检验编号:

结构类型

□砖混□框架(剪力墙)□其他

梁板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

C

梁板构件环境类别

□一□二a□二b□三a□三b

检验方式

□非破损□局部破损

钢筋扫描仪型号

检验批梁板构件总数

梁:

根板:

检验楼层

构件

类型

构件位置及编号

设计配筋

是否悬挑

构件

检验部位

目测有无

露筋

保护层厚度

设计值(mm)

允许偏

差(mm)

保护层厚度检验值(mm)

测点

总数

合格

点数

合格

最大偏

差(mm)

轴线位置

编号

□是□否

□有□无

+10

-7

%

□是□否

□有□无

□是□否

□有□无

□是□否

□有□无

□是□否

□有□无

□是□否

□有□无

□是□否

□有□无

□是□否

□有□无

□是□否

□有□无

□是□否

□有□无

□是□否

□板底□板面

□有□无

+8

-5

板底

 

板面

 

合计

板底

 

板面

 

合计

板底

%

板面

%

合计

%

 

板底

 

板面

□是□否

□板底□板面

□有□无

□是□否

□板底□板面

□有□无

□是□否

□板底□板面

□有□无

□是□否

□板底□板面

□有□无

□是□否

□板底□板面

□有□无

□是□否

□板底□板面

□有□无

□是□否

□板底□板面

□有□无

□是□否

□板底□板面

□有□无

□是□否

□板底□板面

□有□无

检验结论:

□被检构件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结果符合设计和验收规范要求。

□被检构件□梁底□板底□板面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结果不符合要求,需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报设计单位提出处理方案。

□监理平行检验复核的施工自检数据真实、有效。

□监理平行检验复核的施工自检数据不真实,现责成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检验人:

质检员:

施工自检日期:

年月日

监理单位检验人:

监理工程师:

监理平行检验日期:

年月日

注:

1.保护层厚度设计值一列填自受力钢筋外边缘起算的保护层厚度,当受力钢筋外侧有箍筋或构造分布筋时,其值应为设计要求的保护层厚度加外侧钢筋直径。

2.本表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分开填写,检验结论中最后两条施工单位不勾选。

表4混凝土构件尺寸检验记录

工程名称:

□施工自检□监理平行检验编号:

结构类型

□砖混□框架(剪力墙)□其他

板厚检验方式

□局部破损□非破损

检验楼层

检验

项目

构件位置及编号

设计值

(mm)

允许偏

差(mm)

各测点检验值(mm)

测点

总数

合格

点数

合格

率(%)

最大偏

差(mm)

轴线位置

编号

1

2

3

4

5

截面

尺寸

b=

h=

+8

-5

b=

h=

b=

h=

墙厚

 

+8

-5

 

 

截面

尺寸

 

b=

hw=

+8

-5

 

b=

hw=

 

b=

hw=

板厚

 

+8

-5

 

 

检验结论:

□被检混凝土构件尺寸检验结果符合设计和验收规范要求。

□检验结果不符合要求,涉及构件为,问题为,

需□返工重做□返修□由施工单位制定处理方案报监理单位审查后实施□报设计单位提出处理方案。

□监理平行检验复核的施工自检数据真实、有效。

□监理平行检验复核的施工自检数据不真实,现责成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检验人:

质检员:

施工自检日期:

年月日

监理单位检验人:

监理工程师:

监理平行检验日期:

年月日

注:

1.设计值一列中,hw为梁腹板高度,即梁高减去板厚的值。

板厚检验栏中,阴影格为测点检验读数填写处,每个板厚测点应检验三次,取三次检验读数平均值作为该测点的检验值,填于阴影格下方的空白格中。

2.本表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分开填写,检验结论中最后两条施工单位不勾选。

表5层高(净高)、轴线(轴距)检验记录

工程名称:

□施工自检□监理平行检验编号:

结构类型

□砖混□框架(剪力墙)□其他

检验楼层

检验

项目

自然间(开间)

轴线位置

设计

(mm)

允许

偏差

(mm)

各测点检验值(mm)

测点

总数

合格

点数

合格

(%)

最大

偏差

(mm)

H1

(L1)

H2

(L2)

H3

(L3)

H4

(L4)

H5

层高

(净高)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