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 发展心理学考研真题大题汇总 精品.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158871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业课 发展心理学考研真题大题汇总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专业课 发展心理学考研真题大题汇总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专业课 发展心理学考研真题大题汇总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专业课 发展心理学考研真题大题汇总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专业课 发展心理学考研真题大题汇总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专业课 发展心理学考研真题大题汇总 精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专业课 发展心理学考研真题大题汇总 精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专业课 发展心理学考研真题大题汇总 精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专业课 发展心理学考研真题大题汇总 精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专业课 发展心理学考研真题大题汇总 精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专业课 发展心理学考研真题大题汇总 精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专业课 发展心理学考研真题大题汇总 精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专业课 发展心理学考研真题大题汇总 精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专业课 发展心理学考研真题大题汇总 精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专业课 发展心理学考研真题大题汇总 精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专业课 发展心理学考研真题大题汇总 精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专业课 发展心理学考研真题大题汇总 精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专业课 发展心理学考研真题大题汇总 精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专业课 发展心理学考研真题大题汇总 精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专业课 发展心理学考研真题大题汇总 精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业课 发展心理学考研真题大题汇总 精品.docx

《专业课 发展心理学考研真题大题汇总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课 发展心理学考研真题大题汇总 精品.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业课 发展心理学考研真题大题汇总 精品.docx

专业课发展心理学考研真题大题汇总精品

第一章发展心理学概述

1.简述西方儿童心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历史过程。

(北大04,北师04)

科学儿童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

德国生理学家和试验心理学家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

《儿童心理》的出版是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西方儿童心理学产生、形成、演变和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主要受近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进化论思想和科学心理学的影响。

近代西方的一些著名的人文主义教育家如夸美纽斯、裴斯泰洛齐等人的儿童教育思想,为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社会思想基础。

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特别是他关于婴儿长期追踪研究,为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科学思想基础。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产生,为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心理学思想基础。

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在对自己孩子3年的追踪研究的基础上,撰写并出版了《儿童心理》一书。

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因此,普莱尔被称为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

(2)科学儿童心理学的演变。

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后,经历了形成、演变和发展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

从1882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在这个时期的欧洲和美国出现了一批心理学家用实验的方法和观察的方法来研究儿童心理的发展。

代表人物除普莱尔以外,还有霍尔、杜威、比纳等人。

第二时期: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分化和演变时期。

在这个时期,由于整个心理学的发展,使得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和理论都有了飞速的发展。

有了大量不同观点的儿童心理学著作的出现,并且专门的儿童心理学刊物大量发行,成立了许多儿童心理学研究机构。

一些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也出现了,如皮亚杰、格塞尔、彪勒夫妇、瓦龙等人,通过该阶段的发展,儿童心理学逐渐走向成熟。

第三时期: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现在为儿童心理学的发展时期。

该时期特点是:

理论观点不断演变和发展。

具体研究工作上也发生了变化。

研究更为细致,范围扩大到人的整个一生。

(3)从儿童心理发展到一生心理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其研究范围不断扩大,既不仅局限于研究儿童的心理,也扩大到研究青少年和成人的心理。

具体演变过程是:

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

精神分析学派率先提出了要将人的一生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荣格是最早对成人期的心理进行发展理论研究的心理学家。

在荣格研究的基础上,埃里克森提出了人的一生心理发展的观点。

(4)发展心理学的问世和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何林沃斯提出要研究人的一生心理发展。

1930年,他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以发展心理学命名的著作《发展心理学概论》。

1935年,另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古迪伊纳夫出版了科学性、系统性更高的著作《发展心理学》。

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开始用“发展心理学”为章名,代替了惯用的“儿童心理学”。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生发展心理学的著作有四种命名方式:

生命全程发展心理学。

人类发展。

生命全程人类发展。

毕生发展心理学。

2、简述儿童心理学产生的历史原因。

(北师大2001,北师大2006)

科学的儿童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

儿童心理学正式成为科学是从1882年德国生理和心理学家普莱尔的《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算起。

因为这在心理学史上是第一部用观察和实验方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比较有系统的科学著作。

但是近代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并不直接源导于心理科学的建立,而是有其自身的独特的历史背景的。

其产生的历史原因如下:

(1)近代社会的发展。

在西方,中古时代的封建社会,也和其他各国的封建社会一样,妇女和儿童是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的,并且甚至是受迫害的。

因此,不可能产生关于儿童心理的研究。

约从十四五世纪文艺复兴起,新兴资产阶级从经济上、政治上以至意识形态上进行了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一些进步的思想家开始提出尊重儿童、发展儿童天性的口号。

(2)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近代科学的三大发明:

细胞、能量转化和进化论,推翻了形而上学的科学观,促进了辩证的自然观,要求科学要从发展变化上来研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心理学受到这一影响,从而也先后开展了动物心理发展、民族心理发展、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

(3)近代教育的要求。

近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求了解儿童、尊重儿童。

除了夸美纽斯,在教育理论中有一种所谓的“心理学化的教育”观点,主张教育应以心理学的规律作为依据。

从而有大量的心理学家推动了相关的研究。

由于他们的推动,到了19世纪后期,研究儿童的著作和组织就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

3、从目标价值、内容体系、研究方法等方面谈谈你对发展心理学的认识。

(北京大学2004,北师大2004)

(1)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它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简言之,即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功能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

描述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状况,解释研究对象的活动过程与特点的形成原因、发展变化以及相互关系,通过一系列的逻辑推理,对研究对象以后的发展变化和在特定情景中的反应作出推断,而控制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最高目标。

根据科学理论操纵研究对象某一变量的决定条件或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使研究对象产生理论预期的改变或者发展。

(2)发展心理学研究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有关心理发展原理和规律的一类理论问题;一个是个体发展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问题。

在人类发展基本原理或规律问题上,各种心理学派别之间的争论可以归为四点:

第一,人类心理和行为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第二,人类对待环境的关系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第三,人类心理发展是分阶段的还是连续的;第四,发展的终点时开放的(发展变化能持续下去)还是有最终目标的。

发展心理学不仅要研究心理发展的一般原理或者基本规律,而且更要研究在人生不同发展阶段上的具体原理或规律。

这些原理或规律体现在生命全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即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质的特征上面。

(3)可以采用的研究涉及包括横向、纵向和聚合交叉。

基本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访谈、问卷、测验和实验法。

4、心理学中双生子研究的推论逻辑。

(华中师大2003)

遗传的相似性主要反映在基因的相似性上,通过基因相似或相近的个体与基因相差较大的个体之间的对比研究,可一定程度上分析出遗传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双生子研究是研究人格遗传因素的最好方法。

高特斯曼提出了研究双生子的原则:

同卵双生子具有相同的基因,他们之间的任何差异都可归结为环境因素的作用。

异卵双生子的基因虽然不同,但在环境上有许多相似性,如出生顺序、母亲年龄等,因此也提供了环境控制的可能性。

完整研究这两种双生子,就可以看出不同环境对相同基因的影响,或者是相同环境下不同基因的表现。

5、举例说明什么是横断研究纵向研究?

(北师大2001)

(1)横断研究就是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年龄(年级)或某几个年龄(年级)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

横断研究的方法是发展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常用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适合于发展心理学各年龄儿童的研究,取样大,材料获取迅速,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及时获得较广泛的资料。

缺点是资料的取得是从几个不同的年龄组、不同的儿童中来的,很难如实反映心理发展连续性转变的关键期,有时在比较各年龄组的代表值时忽视个体差异等。

纵向研究就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的研究,也叫做追踪研究。

发展心理学运用纵向研究,即追踪方法,是其在研究方法上的一个特色。

它的优点是能系统地、详尽地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量变质变的规律。

纵向研究的局限性在于:

第一,样本的减少。

随着研究时间的延续,部分被试可能会因各种原因而失掉;第二,反复测量。

这可能影响被试的发展,影响被试的情绪,从而影响到某些数据的可靠性;第三,时间较长。

长期追踪要经历时代、社会、环境的变化,这通常会造成变量的增多。

(2)例如,研究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场所转变的心理过程,在找工作的时候施测一次,马上毕业的时候再次施测,工作初期再次施测。

这样对同一批被试在不同的时间点进行研究的方法就是纵向研究。

第二章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1.皮亚杰和信息加工理论有关儿童心理发展的观点并比较异同。

(北师大,2003;华中师大,2001;华中师大2000)

(1)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主要集中在儿童智力发展方面:

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富有辨正思想的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理论;描述了个体从出生道高中生智力发展的路线;首次将数理逻辑作为刻画儿童逻辑思维发展的工具;构造了发生认识论的理论框架;创造了一套研究儿童智力发展的独特理论。

(2)信息加工理论的主要特点:

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不是专注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二是专注于儿童是如何表征、加工及转换信息的;强调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内在机制进行精细分析;强调儿童认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主体不断的自我调节过程实现的;强调精细的任务分析是了解儿童认知活动的关键。

(3)两者的比较。

相同:

都注重儿童智力发展的内在主动性。

不同:

前者注重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后者注重儿童如何表征、加工信息,对个体认知发展机制的分析更多的是集中在微观的层面上;

前者强调主体对客体的建构过程,这种建构是一种交互性的,后者对儿童发展的内在过程有深入的认识。

2.简述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华南师大,2004;华中师大,2004)

维果斯基在心理的种系发展和个体发展上都作了研究。

(1)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用以解释人类心理本质上与动物不同的哪些高级的心理机能。

维果斯基认为,由于工具的使用。

引起人的新的适应方式,即物质生产的间接的方式,而不象动物一样是以身体的直接方式来适应自然。

在人的工具生产中凝结着人类的间接经验,即社会文化知识经验,这就使人类的心理发展规律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所制约、而受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所制约。

(2)探讨了人类心理发展的实质。

认为人类心理发展是一个人的心理在环境和教育作用下,从低级心理机能逐渐向高级机能发展的过程。

(3)研究了教学与发展,特别是教学与儿童智力发展的关系,提出了以下三个重要思想:

“最近发展区”的思想;“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的思想;“学习的最佳期限”的思想。

维果斯基认为,至少要确定两种发展的水平。

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

这是指由于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的结果而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

第二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别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

这样在智力活动中,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独立活动之间可能有差异,由于教学,而在别人的帮助下消除这种差异,这就是“最近发展区”。

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第一个发展水平与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

根据上述思想,维果斯基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这是他对教学与发展关系问题的最主要的理论。

也就是说,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教学决定着智力的发展,这种决定作用既表现在智力发展的内容、水平和智力活动的特点上,也表现在智力发展的速度上。

为了发挥教学的最大作用,维果斯基强调了“学习的最佳期限”。

如果脱离了学习某一技能的最佳年龄,从发展的观点看来是不利的,它会造成儿童智力发展的障碍。

因此,开始某一种教学,必须以成熟与发育为前提,但更重要的是教学必须首先建立在正在开始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

4.弗洛伊德强调童年早期经验对毕生人格发展的影响,他的依据是什么?

你的看法如何?

(中科院,2003)

弗洛伊德强调早期经验对毕生人格发展的影响的依据是其精神分析理论。

(1)在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中,他提出了意识和潜意识的区别、压抑和抵抗以及泛性论,并对梦进行了解析。

在他的后期理论中,他又提出了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概念以及伊底、自我和超我概念。

对人的意识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

(2)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童年生活经历的遗忘问题始终都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在歇斯底里的研究和梦的解析中,歇斯底里病患者的病源多数是早已潜伏在童年生活的“痛苦”经历中。

而在梦中出现的许许多多怪状的幻影也不过是童年生活经历中那些被压抑的因素的重现。

(3)弗洛伊德研究日常心理时,发现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童年痛苦经历,有时也可以片断地、不成规律地、改装地表现在日常记忆中。

这一现象再一次证明被压抑的潜意识深处的童年痛苦回忆一刻也没有停止活动。

弗洛伊德的理论是当时环境下的产物,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精神分析理论的提出对其它流派的形成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直到如今,精神分析理论还在不断焕发新的光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早期经验对毕生人格发展的影响。

同时,这一理论过度强调性的影响,这也是对其争议最多的地方。

5.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理论也称学习理论这一理论主要观点?

(中科院03)

20世纪初,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消化腺分泌反应的实验中发现了条件反射现象。

早期行为主义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创立的,斯金纳在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基础上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

认为强化训练是解释机体学习过程的主要机制。

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还有桑代克。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由经验的反复练习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行为变化。

比如,学生反复地练习乘法口诀表,最后能背诵出来。

行为主义只研究外在的可观察的行为,试图解释行为变化是如何受环境影响而发生的。

在行为主义看来,行为变化的实质是刺激-反应联结的形成,如刺激“4×6”和反应“24”之间形成联结;在行为之后出现的事件(即后果)被看作强化。

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强化是一个十分关键的概念,凡是能增强反应概率的事件都叫强化物。

对行为主义者来说,对强化的控制就意味着对行为的控制,对目标行为进行强化是学习的关键。

行为主义理论的教学遵循的过程是:

首先选择终点行为,即教学目标,越具体越好;其次,了解学生的起点行为,即目前能做什么,已经知道什么。

第三,步调划分,就是将知识划分成若干小步,步子的大小因学生的能力而异;第四,呈现小步任务给学生,对学生在每一小步上的反应予以反馈和强化,直到学生达到教学目标为止。

这种教学模式被成为程序教学。

行为

主义信奉教育万能论和环境决定论。

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的。

7、人们发现,随着现在电视上暴力和色情的内容越来越多,青少年犯罪的比例也在不断提高。

请用心理学原理解释这一现象(浙大,2004)

这种现象可以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解释。

这一理论认为,人类的学习,多数是在社会交往中,通过对榜样的示范行为的观察、模仿而进行的。

学习者在通过观察进行学习时,可以不必做出外部反应,也不需亲自体验强化,仅仅是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环境中的行为,并观察他人接受一定的强化来进行学习的;这是在替代强化的基础上所发生的学习。

班杜拉相信电视是行为建模的渊源。

现在,电影和电视以图像形式展示暴力行为。

暴力常被表述为可接受的行为,特别是从未被惩罚的英雄。

由于攻击行为是许多影片的显著特征,高度接触媒体的儿童在模仿他们看到的攻击行为时,可能表现出相当高的敌意。

为了控制攻击行为,他认为家庭成员和大众传媒应当为他们的孩子和大众提供积极的角色模型。

今天,许多社会学习理论家们提出犯罪是学习与犯罪有关的价值和攻击行为的产物。

萨瑟兰发明了不同交际理论,认为个人在青春期从家庭成员和同伴习得犯罪行为。

阿克斯在《非行:

社会学习观点》一书中认为个人通过自发反应条件习得攻击行为。

威廉·本森发现在儿童期看过量电视的青少年会变成成年犯罪人。

他们实施犯罪,诸如强奸和殴打,“比看电视暴力在平均量之下的男孩高49%”。

班杜拉的理论也使公众和政治界人士到暴力引起儿童中的攻击行为。

8、简述艾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阶段(北师大,2003;中科院,2002)

艾里克森是美国的精神分析医生,也是美国现代最有名的精神分析理论家之一。

与弗洛伊德不同,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既考虑到了生物因素的影响,也考虑到厂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他认为,个体的发展过程是自我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和不断整合的过程。

他将个体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同时指出了每一个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

①婴儿期(0到2岁):

主要发展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求,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

婴儿的生理需要如果能得到满足,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一种基本信任感;如果自身的生理需要总不能得到满足,则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不信任感,即怀疑感。

②儿童早期(2岁到4岁):

主要的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如果能顺利解决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将有利于儿童对未来社会秩序和法律生活的适应;如果不能顺利解决,儿童就会产生对自己的羞怯和对他人及生活的疑虑。

③学前期(4岁到7岁):

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本阶段又称为游戏期,儿童在各种游戏中体会着自我的功能,实现着自我教育。

儿童在此阶段主动性的发展程度,将与以后在工作与经济上取得的成就有关。

如果这一阶段的任务不能很好的完成,儿童就会因感到自己无用而产生内疚感。

④学龄期(7岁到12岁):

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儿童开始了学校生活,需要努力去完成学习任务。

儿童在这个时期所形成的勤奋精神将与其以后的工作态度有关,如果儿童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及其他方面的任务,就会产生自卑感。

⑤青年期(12岁到18岁):

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

他提出了“合法延缓期”的概念。

他认为这时的青年承继儿童期之后,自觉没有能力持久地承担义务,感到要作出的决断未免太多太快。

因此,在作出最后决断以前要进人一种“暂停”的时期,用以千方百计地延缓承担的义务,以避免同一性提前完结的内心需要。

虽然对同一性寻求的拖延可能是痛苦的,但它最后是能导致个人整合的一种更高级形式和真正的社会创新。

⑥成年早期(18岁到25岁):

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这个阶段的青年人已经自愿准备去开始一种相互信任、努力工作、生儿育女的生活,以便能更圆满地进人社会,但有时由于各种原因而不能与他人或伴侣形成相互信任的关系,因而产生孤独感。

⑦成年中期(25岁至50岁):

发展任务是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这阶段的个体已建立了家庭,关心着下一代的成长,若缺乏这种对下一代的关心,会有一种停滞感。

⑧成年晚期(50岁至死亡):

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并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

如个体对自己的一生还满意的话,就会产生完善感,否则就会对人生感到厌倦和失望。

在艾里克森关于个体发展的这八个阶段中,前五个阶段是与弗洛伊德的五个阶段相对应的,后三个阶段则是他个人的创造。

艾里克森这个发展阶段论着重强调个体在身心发展上不仅具有纵向性,也具有发展方向上的多维性。

艾里克森的发展渐成说有着自己的特色而不同于别人,可以说他的发展过程不是一维性的纵向发展观——一个阶段不发展,另一个阶段就不能到来;而是多维性的,每一个阶段实际上不存在发展不发展的问题,而是发展的方向问题,即发展方向有好有坏,这种发展的好坏是在横向维度上两极之间进行的。

9、如何理解个体发展中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华中师大,2001)

个体发展的稳定性可以理解为连续性,而可变性可以理解为阶段性。

在连续性和阶段性这一问题上,一端是连续论者。

他们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累加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逐渐的、连续的,没有突然的变化。

他们所描述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平滑的成长曲线。

与此相对的是阶段论者。

他们所描述的人的成熟道路是由一系列突发的变化组成的,每一次变化都把个体提升到一个新的、更高级的发展水平,是阶梯式的发展。

连续性与阶段性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从本质上说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是量变还是质变。

量变是指程度上的变化。

质变是指在性质上的变化—这样的变化使个体在一些方面与以前有了质的不同。

连续论者一般认为,个体的发展变化本质上是一种量变的过程,阶段论者则认为发展变化都是质变的结果。

10、皮亚杰是如何运用儿童心理研究来解释个体认识发生的。

(北师2006)

皮亚杰心理学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

主要是研究人类的认识(认知、智力、思维、心理的发生和结构)。

皮亚杰认为,心理、智力、思维,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

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

儿童智力发展是通过动作所获得的对客体的适应而实现的。

心理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

图式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

主体会对环境因素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就在于每个主体的图式的不同,以不同的内在因素去同化这种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

图式最初来自先天遗传,以后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图式不断地得到改变,不断地丰富起来,低级的动作图式,经过同化、顺应、平衡而逐步结构出新的图式。

同化与顺应是适应的两种形式。

同化是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顺应是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

同化和顺应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彼此联系的。

皮亚杰认为,同化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引起图式的改变或创新;而顺应则是质量上的变化,促进创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

个体就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如果机体和环境失去平衡,就需要改变行为以重建平衡。

这种不断的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就是心理发展的过程。

1、试比较皮亚杰与维果斯基关于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并结合儿童发展与教育的实践进行论述。

(北师大,2002)

(1)皮亚杰与维果斯基主要贡献。

皮亚杰研究的重点是儿童智力发展,他的理论贡献主要有:

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富有辩证思想的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理论;描述了个体从出生到青年初期智力发展的路线;第一次将数理逻辑作为划分儿童逻辑思维发展工具;构造了发生认识论的理论框架;创造了一套研究儿童智力发展的独特理论。

维果斯基在心理的个体发展和种系发展方面做了许多探讨,特别是在关于人类心理的社会起源、儿童心理发展对教育、教学的以来关系等方面有很独特的论述,他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色:

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阐明了人类心理发展的标志和原因;提出了教学与智力发展的关系;提出了儿童智力发展的内化学说。

(2)皮亚杰与维果斯基心理发展理论存在的分歧。

学习与发展的关系。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图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为他的下一步学习提供了可能性,儿童不可能有超过发展水平的学习。

因此,发展是学习的必要条件。

维果斯基则认为学习促进儿童的发展,为此他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儿童智力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在的水平,另一种水平是在现有的基础上,经过努力所能达到的一种新的发展状态。

在这两种水平状态间存在差异,这个差异地带就是“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断言“唯一好的学习是先于发展的学习”,因此,他的观点是学习先于发展并促进发展。

言语的产生。

皮亚杰通过临床法研究与收集了有关儿童语言与思维的大量事实,发现6、7岁以前的儿童说话的对象只是自己,目的不在于与他人交流,说话只是儿童活动中的一种伴随现象。

皮亚杰在研究中还发现这些儿童不能进行自我观察,不能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思维含糊不清。

而维果斯基认为,言语的最初功能就是交往、沟通、与他人进行联系并对他人施加影响,所以言语一经产生就是社会性的。

并且儿童的言语本来就是多功能性,随着儿童的成长,它的功能逐渐分化,到了一定阶段便分为内部语言和交际语言。

儿童的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皮亚杰认为语言来源于思维;认知结构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语言,语言只是认知发展的标志之一。

儿童的自我言语是认知不成熟的表现,是一种自我中心的语言。

自我中心言语反映的是不成熟的思维形式,社会化语言反应的是发展程度更高的思维形式,语言对思维的发展不起作用。

维果斯基认为,维果斯基认为,语言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之中,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语言为个体提供了思维的工具,语言一方面为儿童表达思想和提出问题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