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关心他人和团结合作教育的研究推荐文档.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159805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关心他人和团结合作教育的研究推荐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学生关心他人和团结合作教育的研究推荐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学生关心他人和团结合作教育的研究推荐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学生关心他人和团结合作教育的研究推荐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学生关心他人和团结合作教育的研究推荐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小学生关心他人和团结合作教育的研究推荐文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小学生关心他人和团结合作教育的研究推荐文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小学生关心他人和团结合作教育的研究推荐文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小学生关心他人和团结合作教育的研究推荐文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小学生关心他人和团结合作教育的研究推荐文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小学生关心他人和团结合作教育的研究推荐文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小学生关心他人和团结合作教育的研究推荐文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小学生关心他人和团结合作教育的研究推荐文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小学生关心他人和团结合作教育的研究推荐文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小学生关心他人和团结合作教育的研究推荐文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小学生关心他人和团结合作教育的研究推荐文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生关心他人和团结合作教育的研究推荐文档.docx

《小学生关心他人和团结合作教育的研究推荐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关心他人和团结合作教育的研究推荐文档.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生关心他人和团结合作教育的研究推荐文档.docx

小学生关心他人和团结合作教育的研究推荐文档

邢台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

青年专项课题

《小学生关心他人和团结合作教育的研究》

结题报告

内丘县新西关小学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社会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需要

现在的孩子,个个都是家中的“小太阳”,个性很强,喜欢一切从自我出发,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在班级活动中则表现为对集体活动漠不关心,与同学缺乏团结合作意识。

未来社会需要的是懂得爱,善于与人交往,与人合作的新型人才。

为此,我们要努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

教育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掌握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做事。

2、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教育要发展,德育要先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可见,德育教育对于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在众多教育环境中,学校教育理所当然地成为德育教育的主战场。

新课程继承传统教育的理念,把德育放在重要位置。

要求学生具有团结合作精神,重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在成长过程中必须学会关心他人,与他人合作。

在新课程教育理念下,我们要学会与时俱进,结合我校特点,更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找到乐趣,在乐趣中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团结合作的品质。

3、养成教育的需要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

“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我校是一所全封闭式寄宿制小学,学生在校时间多,学生生活在学校,学习在学校,活动在学校,学校成了学生主要的活动空间,更应狠抓学生关心他人和团结合作的养成教育。

如果寄宿生在校缺少相互关心,缺乏团结合作精神,那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就无从谈起,所以无论从人的成长规律要求,还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寄宿制学校必须加强学生关心他人团结合作养成教育。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学生关心他人和团结合作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

迄今为止,国内外建构的有,"效德育模式,国外有代表性的劳伦斯•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路易斯•拉斯恩的价值澄",清模式、弗雷德纽曼的社会行动模式、彼得•麦克费尔的关心体验模式等,国内有代表性的,有活动道德模式、主体参与模式、情感体感情式等,这些模式都有它们产生的文化前景、校情,学情不同,各有特色,也各有长短。

在西方,对合作学习的研究和实践都有相当久远的历史渊源。

为了突出合作学习的集体化、过程性特点,实现有意义的而非形式化的合作学习,西方的研究者与教师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开发了小组成绩分享法,小组一游戏一竞赛法、切块拼接法、共学式、小组调查法、合作辩论等多样化的实施策略,以及对于学术表现的双重评价、学习与合作技巧合计评分等评价方法。

这引起实施策略与评价方法随着合作学习在美国、英国、以色列等国的广泛开展而不断丰富、完善。

当然,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调查以适应中国的教育现状,尤其是要考虑到我们的班级规模普遍大于国外,我们的学生从家里到学校都比较缺乏合作的机会,从家长到教师都比较忽视对学生合作技巧的培养,针对这些不利于开展合作学习的现实状况,我们要有清楚的认识,更应该在实践中去发展相应的解决策略。

近十年来,我国合作学习的研究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

在2001年全国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上升势头更加明显;合作学习的实证研究明显多于理论研究,旨在应用相关理念指导个体教学活动的行动研究是教育实践工作者研究合作学习的主要方式;合作学习研究涉及的学科主要是英语、数学、语文等学科,其他学科受到的关注相对不足;当然研究对象以中小学生为主,大约占90%左右,这一现象也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家文献的明确提倡有关;同时,合作学习需要研究的东西还很多,任重道远,题解需要一种新的思路和新的工作模式来保证合作学习的研究能够科学、高效、在序、健康地发展。

宁波市象山县实验小学肖群慧等人员的《小学生团结合作精神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正在进行中;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永顺县灵溪镇中学王永利等人员的《学生诚信教育、关心他人和团结合作教育研究》在2011年立项研究;湖南省永顺县首车镇初级中学向青松等人员的《农村学生互助合作能力培养研究》正在研究中。

(三)课题研究的特色

1、结合寄宿制学校的特点,进行研究

我们学校位居县城,是一所全封闭式寄宿制小学,又属于城乡结合型学校,学生的家庭教育和成长环境有很大差异。

现在的孩子大都娇生惯养,家长在他们的身上倾注了太多的爱,而又伴随着经济条件的不断提高,物质条件可以说是相当优越,更为可怕的是家长把孩子的所有事情都包揽了下来,这样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很差,不会料理自己的起居和安排自己的生活情况。

而他们在学校生活学习更需要互相协作,学生在关心他人团结合作方面参差不齐的状况,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源。

2、从低年级抓起,注重学生优秀品质的养成教育

低年级是抓学生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他们纯真质朴,可塑性很强。

在低年级阶段培养学生的各种优秀品质,对孩子的一生影响深远。

因此,关心他人、团结合作习惯养成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个关键时期,才能最大限度挖掘学校资源和学生潜力,使教育科研一体化,完成研究与育人的目标。

我们把关心他人、团结合作的目标融进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创设多种机会,使学生自我教育,为共同目标而努力,合作交流,受同辈群体影响,体验伙伴间的友谊和真情,使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团结合作。

3、利用丰富的校园活动,处处激励,事事提醒,使学生时时关心他人,事事讲团结合作

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团结奋进,勇夺胜利”的活动,如合唱比赛、接力赛、体操比赛、队列比赛……以小组为单位办板报,小组合作大扫除等,我们以此为契机,进行《团结合作》的问卷调查,并组织以《团结合作》为主题的班会,检测学生对关心他人、团结合作的意识及他们平时的做法,此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并尽量放手,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地体会到关心他人、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理论意义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存在着一个与人交往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越来越需要人们具备这种能力。

然而如今的孩子因为生活在优越的“温室”中,他们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机会。

要求他们自觉地与人合作、分享,那根本不用谈。

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有着不合群、自私自利等表现。

而当今社会与他人交往是孩子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品质。

当代青少年的面貌,将决定21世纪中国的面貌,新世纪要育什么样的人,怎样育人?

这关系着中国未来的发展。

面对日新月异的生存环境,如何培养出新世纪善于关心他人团结合作的人才,这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团结合作的品质是不可缺少的,为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良好的基础。

2、实践价值

我校是一所县办标准化寄宿制学校,现有学生1076名。

学生多数来自农村,家庭教育的缺乏,大多数学生缺乏关心他人、团结合作的意识,这对于他们的学习、生活以及将来走向社会都不利。

在这种情况下培养他们关心他人、团结合作的意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非常重要。

更应狠抓学生的养成教育。

对于寄宿制小学,寄宿制学校学生在校时间多,学生生活在学校,学习在学校,活动在学校,学校成了学生主要的活动空间。

但如果寄宿生的吃、住、行、生活方面缺少关心他人团结合作的意识,那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就无从谈起,所以无论从人的成长规律要求,还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校必须加强学生关心他人团结合作的养成教育。

而我们的课题成果一定对全校学生关心他人、团结合作优秀品质的养成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整个学校也必将形成一种以“关心他人和团结合作’为荣的校风校貌。

二、课题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内容界定

(一)课题研究的范围

针对当前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团结合作意识的现状,结合寄宿制学校的实际,学生集体生活,所以需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丰富学生的学校生活,在生活教育和德育活动中,使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和团结合作。

(二)课题概念界定

21世纪的教育以学会“关心”为根本宗旨和主要内容。

一般认为,“关心”包括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等方面。

“关心他人”无疑是“关心”教育的最为重要的方面之一。

学会关心他人既是继承我国优良传统的基础工程,也是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许多革命伟人,许多英雄模范,他们之所以有高尚境界,其道德基础就在于“关心他人”,关心他人需要从小培养。

团结合作就是在合干一件事时,互相帮助,互相配合。

团结合作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础,个人和集体只有依靠团结的力量,才能把个人的愿望和团队的目标结合起来,超越个体的局限,发挥集体的协作作用,产生1+1>2的效果。

“团结就是力量”。

现代社会尤其需要团结合作的精神,团结合作的精神也要从小培养。

结合我校寄宿制学校的实际情况,平时在班级里建立了学习小组、生活小组、实验小组等,在每一项活动当中都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关心他人团结合作的精神,形成了一支非常强的团结合作队伍。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根据我国教育方针,作为教育者我们的任务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奠定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面对新的形势,由于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相对滞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

为此,我们教育者要用正确、先进的教学观取代片面、保守的教学观,用发展、创造的观点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这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核心。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每个学生的思想品质、环境条件不同,这就决定他们对教师所施加的影响的反应也就会不同。

我们教师只有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施于影响,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正确引导学生自警、自励、自省、自策、自律。

品质是人们长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语言、思维、行为方式,是在人的头脑中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是在重复出现而,有规律的刺激下形成的比较稳固的神经联系系统。

它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强化以致形成的一种动力定型。

品质一经形成就具有稳定的特性,成为一种自动化行为,不需意志努力,不需外界压力,不需别人提醒、督促,也就是说品格成自然了。

因此优良思想品质的养成需要学生明确是非,懂重要性,教育者持之以恒,严格要求,采取以训练为主,伴随必要的说明教育。

帮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形成诚信、关心他人、团结合作精神的优良品质。

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预防学生因过度独处而产生的抑郁、自卑等心理障碍,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和有效的人际沟通技能,关心他人,与人为善,团结合作;不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苛求于人;人际关系适宜,有知心朋友,有亲密的家人。

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人与人的相互合作越来越频繁和复杂,人与人之间的利益联系也变得越来越紧密和多变,这就要求每个人一方面通过情感表达来及时、准确而有效地向他人展示自己的价值关系,以便求得他人有效的合作;另一方面又通过识别他人的情感表达来及时、准确而有效地了解他人的价值关系,以便更好地与他人进行合作。

情感表达的主观目的在于就是向他人展示自己的能力、地位和价值需要,以求得他人的帮助,争得他人的合作,取得他人的理解,赢得他人的尊敬。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求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富有推广价值的评价机制,将学生培养成为关心他人、学会与他人合作、人际关系协调、有集体主义观念的人。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1、了解学生明白关心他人、团结合作在生活和学习中有多么重要

让学生知道自己生活在集体之中,集体的力量大,只有关心他人、团结合作,集体才能发展,个人也能成长。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关心他人、团结合作意识,让学生意识到,我不仅要学会自主学习,还要学会合作学习,更要顾及集体的荣誉和利益,为集体争光。

让学生在一系列的关心他人、团结合作养成活动中,认识到关心他人、团结合作的意义,感受关心他人、团结合作带来的快乐情感,培养和提高合作能力。

使学生从小乐于关心他人、团结合作,并逐步学会与人合作。

了解友关心他人、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团结他人的意识

追求归属感是一个人生存的内在需要,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的前提。

有了集体归属感,自然多了集体责任感,多了关心他人、团结合作精神,教会孩子不仅要善于依靠自己的力量,也要善于借助别人的力量,如果能把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那会更有利于我们走向成功。

关心他人、团结合作精神要求每一个人必须拥有开放的胸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关心他人、团结合作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需要从小培养和熏陶。

3、探究小学生团结合作的方法和途径。

(1)建立和谐关系,创设良好的人际氛围

在排座位时,从多方面利弊考虑同桌的搭配,包括学生的性格,内向与外向,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劳动态度的好与差,自我约束能力的强与弱,集体观念的强与淡薄诸多方面,使得学生间在有意与无意之中,更多地进行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以局部带动整体,促进良好风气的进一步形成。

(2)树立榜样,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在班级“评比台”上加上“团结合作”一项,课下进行跟踪,观察学生的言行,随时对学生进行团结合作教育,每周进行总结,对表现好的学生加星,针对班中出现的问题,全班进行讨论,每月选出“团结合作小使者”若干名,颁发喜报,逐步放手让他们在班中进行监督。

(3)积极开展集体活动,增强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团结奋进,勇夺胜利”的活动,如编花篮比赛、接力赛、拔河比赛、篮球赛……以小组为单位办板报,小组合作大扫除等,并进行一次《团结合作》大讨论的问卷调查,组织一次以《团结合作》为主题的中队会,以此检测学生对团结合作的认识及他们平时的做法,此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并尽量放手,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地体会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4、创建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并进行推广

对于关心他人、团结合作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和班级,通过星期一的升旗仪式、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以及学校走廊的小黑板进行表扬,在班级量化上体现出来,以此号召其他同学和班级向他们学习。

六、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把本校一、二年级的360名学生当做研究对象。

把一、二年级的1、2班当做实验班,3、4班当做对比班。

通过调查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来了解关心他人团结合作对他们的影响和作用。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研究法:

通过查阅关心他人、团结合作方面的文献资料和政策文件,梳理并吸收前人成果,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包括家访、问卷调查和平时观察、谈话),调查了解小学生关心他人、团结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把握问题根源。

(3)行动研究法: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在关心他人、团结合作中的实际做法,按照制定计划、利用活动、进行实践、定时反馈、及时调整五个基本环节和螺旋上升的规律,探索出合适的教育模式或方法,促使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4)经验总结法:

在课题结题阶段,总结归纳,写出相关论文、结题报告。

七、课题研究的过程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一年半,起止时间(2012.3——2013.6)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3月——2012年6月)

1立项以后,加强了有关的专业理论、学术理论、教科研理论的学习提升了我们研究该课题的理论素质。

2立项以后,分别到县市参加相关的培训学习并请县课题组的老师专门指导如何进行课题的研究。

3前期调查分工,由谷秀芳、马文英负责前期调查,撰写调查报告。

实施阶段由王江燕、张朝革负责。

总结阶段由刘丽霞、武永斌负责。

4由谷秀芳、马文英负责前期调查,撰写调查报告。

⑤确定了课题实施的方案。

(2)、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年7月——2013年3月)由王江燕、张朝革负责。

①课上课下开展了各种活动,并从中发现培养关心他人团结合作的途径、方法,

②及时总结交流经验,开展课题研究,

③撰写了有关的阶段论文。

(3)、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3年4月——2013年6月)由刘丽霞、武永斌负责。

①对各项成果及时汇总、归纳、分析,

②认真撰写了研究报告,申请结题。

③并把研究成果在学校实行推广。

八、课题研究的成效

经过一年来的探索和实践,研究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一)、通过研究、探索,获取了小学生关心他人、团结合作的有效策略

一年来,我们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在以心育促德育,促教育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尝试性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小学生希望得到别人的关爱,我们必须让孩子明白,要想得到别人的关爱,首先必须学会关爱别人。

自参与课题研究以来,课题组成员一直在不断地耕耘、探索,以下是我们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的一些心得。

一、快乐生活是起点 

无论做人还是做事快乐是根本。

针对我校寄宿制特点,为了让孩子们快乐生活,快乐学习,学校开展了评选“快乐住宿小标兵”活动,孩子们每天能够做到快快乐乐地与老师问好,和同学相处。

当他们答出难题,帮助同学,为班级做事情,交到新朋友时……老师对他们进行及时的表扬。

在此活动中孩子们微笑的次数越来越多了,他们在学习与生活中找到了许多让自己微笑的理由,也体会到了更多的快乐。

许多家长在孩子回家以后都会问问他们:

“这周你在学校快乐吗?

我们还开展了“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主题班会,让孩子们在全班同学面前大胆地说出自己帮助别人的事以及你所发现的好人好事。

音乐课上老师 教会了学生《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曲,在学校掀起了颂唱《学习雷锋好榜样》 ,向雷锋叔叔学习的热潮。

每年的3月5日是“学雷锋日”,但在我们学校3月已经变成了“学雷锋月”。

伴随着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学生能够主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

随手捡起身边的垃圾、主动帮同学擦黑板、给生病的同学送上一杯水、路队行进时礼让其他班级……

二、教师言行作示范

霍姆林斯基说:

“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热爱每个学生。

”爱生,不是一句口号,它构筑在理解、尊重和奉献之上。

要让学生会关爱他人,老师首先应给予爱。

制定计划,严格教育,加强管理是爱;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是爱;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是爱;对学生一视同仁是爱;正视学生的不足并帮助他改进同样也是爱。

老师关爱每一个孩子,无论学习是否优异、能力是否出众。

同时老师也感受到了来自孩子们的爱,午餐时会有孩子悄悄地将加餐送到老师的面前;下课时总有一群孩子拉着老师的衣服要老师和他们一起做游戏;也孩子在他的《心情本》上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

“老师您像妈妈一样。

”是啊,这就是作为老师的快乐与幸福。

孩子们的爱是那么地真挚而又单纯,能甜到心里的每一个角落。

记得有这样一首诗:

“我到河边饮水的时候,我觉得那水也渴着,我饮水的时候,水也饮我……”。

老师和学生之间,有四个共同:

共同感受:

感受学习的过程;感受同学的情谊,感受生活的美好;共同分享:

分享学习的快乐,分享友情的快乐,分享成功的喜悦;共同成长:

不停地学习新的知识,更新观念,和时代同步和学生共同成长;共同感受与付出爱。

三、班风营造是保障

 每一个孩子都生活在班级这个大家庭里,营造团结友爱的班级风貌与培养关爱他人的孩子二者相辅相成。

关爱集体就是要从小事做起:

上课不迟到,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上好两操,做好卫生清扫,积极参加班级和学校组织的活动,把班级的荣誉放在第一位……把这些小事做好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每位同学都愿为共同营造这个幸福的“家”而努力。

班集体受学校表扬的次数越来越多;学校的年级传球比赛、接力棒比赛,全班同学都踊跃参加,为班级荣誉奋力拼搏;有的同学毛巾旧了,别的同学主动拿来新毛巾;教室里的抹布破了,有的同学悄悄从家里带来;班里成立“读书角”时,每一个孩子都积极地把家里喜爱的书拿来和全班同学一起分享,许多孩子爱护别人的书如同爱护自己的……学生有了把班级当成家的观念,班集体有了很强的凝聚力。

我和同学们都深深地爱着我们共同的家——班级。

四、活动育人是关键

活动是培养孩子行为习惯的训练场,它可以帮助孩子成长,也可以验证孩子的成长。

一直以来我们学校都秉承活动育人的教育理念,在活动中培养孩子关心他人、团结合作的习惯十分有效。

在“我们都是好朋友”的活动中,孩子们互相找优点,原本担忧一些平常看起来较调皮的孩子不会被小朋友说到优点,但当每一个孩子都踏上了快乐火车的刹那,才发现老师的顾虑是多余的,学生们已经体会到了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别人学习的优点。

为了强化孩子关心他人、团结合作的意识,学校还专门开展了“介绍我的同桌”、“为同学填写成长记录册”等相关训练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帮助别人,我快乐”、“我的朋友,你好吗”等主题队会课上,孩子们发言踊跃且精彩,能够想到许多好办法诚恳地帮助身边的人,培养了孩子们帮助别人、给予爱的意识。

在学校组织的“我给爸爸妈妈洗脚”的小作业中,教孩子关心父母,因为父母给予了你的生命;在“老师,我想对您说”的写话本里,教孩子爱老师,因为老师教你学知识、教你学做人;在“我的好朋友”的班队课上,我教孩子爱朋友,因为朋友给你快乐与温暖…… 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种动作都可以传递爱。

看到班里的孩子越来越会爱别人,我感到无比欣慰与喜悦。

好习惯的培养大多需要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关心他人、团结合作的习惯培养更是如此,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需要一以贯之,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抓紧时机指导,灵活地选用不同的方法,用最适合孩子的方法教育孩子。

(二)、构建了我校关心他人、团结合作品质教育的基本模式。

1、引导学生具有关心他人、团结合作品质的意识

关心他人、团结合作品质教育应为学生服务,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满足各类学生主体不断发展的需要。

在教育中应引导学生具有关心他人、团结合作品质的意识。

2、教育学生学习关心他人、团结合作的品质

学生的意识、情感、意志必然反映到学习、活动、生活的行为上。

把学生的教育要求及时转化为行为训练的要求,并注意从行为角度评价学生关心他人、团结合作品质素质的变化,促进关心他人、团结合作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对学生的动机、兴趣、意志、情感、性格等进行教育。

3、学校是关心他人、团结合作品质教育的训练场

都是根据学生年龄发展的特点和不同学科教学过程,有意识地在各课堂教学中和各项活动中体现关心他人、团结合作品质教育,加强对学生关心他人、团结合作品质的培养。

4、寓于活动中,让关心他人、团结合作品质成为一种教育评价

对于关心他人、团结合作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和班级,通过星期一的升旗仪式、学校的“滚动电子屏”以及学校的表扬台进行表扬,在班级量化上体现出来。

鲁某是我们班的一位学生,她是个很腼腆的小女生,性格内向,平时不愿意跟同学们打交道,也不爱说话。

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小得几乎像蚊子声。

面对激烈的竞争,同学们的嘲笑她觉得自己这儿也不行,那儿也不如别人,缺乏竞争勇气和承受能力,导致自信心的缺乏。

在班里是一个学习困难的学生,一提考试就没精神。

如何帮助她增强自信心,走出这个阴影呢?

由此,我们课题组成员一起讨论研究制定出帮助鲁某的方案。

通过我们的引导以及鲁某自身的学习,再加上同学的关心和帮助,终于使鲁某有了很大的变化。

现在,她的学习成绩在不断提高,上课能专心听讲,敢于举手发言且声音响亮,下课能主动与同学交往、做游戏,愿意参加各种活动,与班级、同学融为一体。

家长也反映在家学习主动,喜欢把班级的事讲给父母听,主动帮家长做些家务。

(三)、研究年级学生的品质特征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

测试统计分析(原一、二班实验班,三、四对照班对比表格)

文明礼貌

关心集体

助人为乐

懂得感恩

孝敬长辈

互助合作

学会关爱

学会宽容

积极向上

研究前

实验班

50%

49%

49.6%

37%

34.7%

40%

29%

31.7%

35%

对比

52%

47.2%

51%

35.6%

35%

41.3%

30.5%

28.9%

34.3%

研究后

实验班

5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