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1601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8.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游褒禅山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游褒禅山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游褒禅山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游褒禅山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游褒禅山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游褒禅山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游褒禅山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游褒禅山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游褒禅山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游褒禅山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游褒禅山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游褒禅山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游褒禅山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游褒禅山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游褒禅山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游褒禅山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游褒禅山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游褒禅山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游褒禅山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游褒禅山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游褒禅山记.docx

《游褒禅山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游褒禅山记.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游褒禅山记.docx

游褒禅山记

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

“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文漫灭  文:

同“纹”,纹理

B.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

走到尽头

C.则或咎其欲出者咎:

责怪

D.何可胜道也哉胜:

解析:

选A。

A项“文”不是通假字,这里的意思就是“碑文、文字”。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

②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

B.①褒之庐冢也

②予之力尚足以入

C.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②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D.①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②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解析:

选D。

A项,“者”都表停顿,B项,“之”都是助词“的”,C项,“以”都是介词“因、因为”,D项,“然”①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②转折连词“然而”。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3.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结合得紧密自然,并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行文缜密。

B.与一般游记不同,本文不注重山川风物的描写,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是为说理服务的。

C.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道理,同时也涉及到做任何事都要有“志”的道理。

D.即使是说理文字,本文也是十分有节制,行文严谨,用墨极为简省,语言精要得当。

解析:

选C。

C项,应表述为: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志”“力”“物”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涉及到“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道理。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答案:

(1)(有个)所谓“华山洞”的,是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而得名的。

(2)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个要出来的人,而我也后悔自己跟着他,而没能极尽那游览的快乐。

二、语言运用

5.把下面一组句子整合成一个单句,可以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的一篇重要游记,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当时他34岁,正在舒州任通判。

与两位朋友和弟弟同游褒禅山后,写成此文记游,并抒发自己的感想。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解析:

仔细阅读上面的文字后,首先确定这个句子的主干,而后再充实修饰成分。

答案: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元年34岁任舒州通判时与两位朋友和弟弟同游褒禅山后写的一篇记游并抒发自己的感想的重要游记。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6.试在下面《执着》的短文空格内填上跟上下文相称的词语,使之与内容相一致。

执着的故事不老,有女娲补天,有夸父逐日,有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执着的人物不死,有卧薪尝胆的勾践,有________________,有面壁静修的达摩,有________________。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执着的佳句不朽,有“咬定青山不放松”,有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执着是殚精竭虑,义无反顾。

驰心旁骛、见异思迁的人执着不了,而执着不了的人也成功不了。

执着,一曲永无休止符号的进行曲。

解析:

此题考查仿写语句。

仿句必须能体现“执着”的内涵。

根据题意,①②空应该填相应的成语故事;③④空应该填相应的人物;⑤⑥空应该填相应的佳句。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答案:

精卫填海 愚公移山 闻鸡起舞的祖逖 程门立雪的杨时(萤窗雪案的车胤)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不到长城非好汉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一致的一项是(  )

A.禅chán  禅院  禅让  褒禅山

B.仆pú僮仆仆碑前仆后继

C.观ɡuān观察景观白云观

D.罕hǎn罕有罕见人迹罕至

解析:

选D。

A项,“禅让”的“禅”读shàn;B项,“前仆后继”的“仆”读pū;C项,“白云观”的“观”读ɡuàn。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2.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②其孰能讥之乎

B.①而记游者甚众

②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C.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D.①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②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解析:

选D。

A项,①代词,那时;②语气词,难道。

B项,①代词“……的人”;②判断句的标志。

C项,①表修饰关系;②介词,因为。

D项,都表示并列关系。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3.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B.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予之所得也

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此世所以不传也

解析:

选D。

D.“传”,都是动词用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A.“名”,前者为“命名”,后者为“说明”;B.“得”,前者为“能够”,后者为“心得、收获”;C.“观”,前者为“观察”,后者为“景象”。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C.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解析:

选C。

A项,“十一”,古义指十分之一,今为数词;B项,“非常”,古义为不平常,今为表程度的副词,很、十分;D项,“至于”,古义“到”,今义为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起一事。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文本选段,完成5~8题。

于是予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此予之所得也。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往往有得   得:

收获

B.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夷:

平坦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相:

帮助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名:

真相

解析:

选D。

D项,“名”应为动词,解释为“弄清真相”。

6.选出下列各项中“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B.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C.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D.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解析:

选D。

A、B、C三项均为连词,可译为“而”;D项是连词,译为“因为”。

7.对上两段文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对古人求思之深作了赞扬,但古人没有得出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也很惋惜。

B.作者认为要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之中,“志”最重要。

C.作者认为只要尽了“吾志”,即使不能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也是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

D.平和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多,但这些人看不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解析:

选A。

A项,后半句牵强附会,文中没有此内容。

8.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2)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答案:

(1)尽了自己的努力而仍然不能到达,就可以没有遗憾了,谁还能讥笑我呢?

(2)我对于那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

三、语言表达

13.请你以导游的身份,结合所学文章,为褒禅山写一段导游词。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答案:

欢迎朋友们来到褒禅山。

褒禅山,古称华山,也称花山,唐贞观年间,高僧慧褒禅师结庐山下,死后葬此,其弟子改花山为褒禅山。

登褒禅山极目远眺,四周青峰环绕,中有起云峰,高耸入云,山雨欲来时,云雾升起,仿佛仙境。

在这里,您可以览前洞之空旷,探后洞之幽深,也可以赏历代名家手迹,品山中泉水之甘甜,山野之趣,赏玩之乐,探幽之险,登临之兴,令人留连忘返。

游玩之余,我们在褒禅寺稍作休息,起步返程。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8.游褒禅山记

基础知识与运用

1、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庐冢(zhǒng)何可胜道(shèng)B.窈然(yǎo)有碑仆道(pū)

C.音谬(miù)既往不咎(jiū)D.王深回父(fǔ)无物以相之(xiāng)

2、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尽头)B.则或咎其欲出者(责怪)

C.以其求思之深(探求)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弄错)

3、下面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始舍于其址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左右欲刃相如D.群臣吏民面刺寡人之过者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C.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5、选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是()

例句:

古之人不余欺也。

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B.故非笑颦于茂叔而袭成说于前人也。

C.唯余马首是瞻。

D.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6、对下列各句修辞格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止响腾。

余韵徐歇。

(2)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鹳鹤也。

(3)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4)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

A.比喻拟人顶针对偶

B.对比比喻反复对比

C.比喻拟人顶针对比

D.对比比喻反复对偶

7、下面对有关常识的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浮图,又叫“浮屠”,此处是和尚的意思;慧褒,是唐代一个高僧的法名。

“褒之庐冢也”,庐冢,坟墓。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B.古人的称谓办法较多,称姓、称名、称字、称书斋名、称官职、称籍贯等等,不一而足。

不少时候是“兼用”,如《游褒禅山记》文尾作者补记同游者时,这样称呼朋友:

“庐陵萧君圭君玉”,庐陵,是指此人的出生地;萧,是姓;君圭,是名;君玉,是字。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C.《水经》是记述我国河流水道的一部专著,相传为西汉桑钦所作(一说晋人郭璞)。

《水经注》,是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所著,该书对《水经》作注时将其内容作了很多的扩展和补充。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D.“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至临汝”,元丰,是用帝王年号纪元(年);丁丑,是以“干支”记日;齐安和临汝都是当时安徽省的地名。

“干支”指的是:

10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2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戊、未、申、酉、戌、亥。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8、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

B.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进洞越深,那前进就越困难,然而那见到的景色也越奇特。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致体会不到游览者的极大乐趣。

D.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我的体力还足够继续前进,火把还足够继续照明。

9、填空

《游褒禅山记》作者是时期著名的家、家,该文选自《》。

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0-13题。

于是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世。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此余之所得也。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余有叹焉叹:

感慨B.夫夷以近夷:

平坦

C.而人之所罕至焉罕:

少D.其孰能讥之乎孰:

怎么

1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②夫夷以近③不随以止

④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⑤然力足以至焉⑥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A.①⑥/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④/③⑤/②/⑥D.②③④//①⑤/⑥

12、对这段文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要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之中,志最重要。

B.作者认为只要尽了“吾志”,即使不能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也是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

C.作者对古人求思之深作了赞扬,但古人没有得出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也可惋惜。

D.平坦和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多,但这些人看不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13、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译:

②.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译:

课外延伸

(一)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文后的要求答题。

且所谓文者  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  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  诚使巧且华  不必(一定)适用  诚使适用  亦不必巧且华  要之以适用为本  以刻镂绘画为之容而已。

不适用  非所以为器也  不为之容  其亦若是(像这样,指不成为器)乎  否也  然容亦未可已也  勿先之  其可也  (节录王安石《上人书》)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14、先在文中空格处加上标点,然后翻译全文。

15、指出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

8.游褒禅山记练习答案

基础知识与运用

1、B(A.shēngC.jiùD.xiàng)

2、A(走到尽头)

3、D名词用作状语,当面(A.名词用作动词,筑舍定居;B.名词用作动词,命名;C.名词用作动词,用刀杀)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4、C(A项中“所以”表原因,B项中“非常”是“不同寻常”的意思。

D项中“至于”是“到……”的意思。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5、C(倒装句,也叫宾语提前句)

6、C

7、A(庐冢:

庐,屋舍;冢,坟墓)

8、C(关键字“极”的翻译不对)

9、

(1)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临川先生文集》

阅读理解

10、D孰:

11、A.①⑥(介词,因为);②(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③(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④⑤(介词,用来)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12、C

13、①.然而力量足够到达那里(却未能到达省了一个分句),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而在自己看来也免不了懊悔。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②.我对这倒在路边的石碑(很惋惜省谓语),又因此而感叹那些古书不复存在,后代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没有人能说明白古书的原貌,(类似的情况省主语)哪里能说得完呢!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二)16、D

17、A(都:

大)

18、B

19、C

游褒禅山记练习

 【同步达纲练习】

1.对下列各句中的“其”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②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④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⑤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⑥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⑦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⑧其孰能讥之乎?

⑨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⑩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A.①③④⑤⑥⑨⑩/②/⑦⑧

B.①③④⑤⑥⑦⑨/②/⑧/⑩

C.①③④⑤⑥⑨/②/⑦⑧/⑩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2.下面所列各句加点的“之”字与“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一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D.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3.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讲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③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④其孰能讥之乎

A.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也相同

B.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不同

C.①句与②句不相同,③句与④句相同

D.①句与②句不相同,③句与④句也不相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全含多音字的一项是()

A.褒禅山亦谓之华山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B.褒之庐冢也有穴窈然

C.则或咎其欲出者而又不随以怠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5.对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碑仆道仆:

倒跌倒

B.其文漫灭漫:

C.盖音谬也盖:

大概

D.何可胜道也哉胜:

胜利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庐陵萧君圭君玉”一句中,“君圭”是名,“君玉”是字。

B.“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一句中,“至和”是以皇帝的年号记年的。

C.“临川王某记”一句中,“临川”是王安石的籍贯,“某”代王安石。

D.“长乐王回深父”一句中,“父”是对人的尊称。

【课本难题解答】

三、

1.语气副词,表示祈使,可译为“还是”。

2.语气副词,表示反问,可译为“难道”“岂”。

3.语气副词,表示估计、推测等,可译为“大概”“或许”“可能”“恐怕”。

4.代词,其中的。

5.代词。

前一个“其”,它的,指代“有穴窈然”的“穴”。

后一个“其”,那,那些,指代好游者。

6.代词,指代第一人称,我,自己。

1.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

2.把……当作老师,名词的意动用法。

3.认为……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认为……有好处,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1.B2.C3.B4.A5.D6.D

【创新能力训练】

1.C(通“无”)2.①一边砍伐,一边装船(运走),从不停止。

②老百姓看不出一点惋惜的样子,因此知道这是因为他们被官吏所逼迫。

3.①盛,洛竹②戕竹,结果4.最后两句(以句号为单位)5.第一段写洛竹之盛、之经济价值、之栽种不易、之观赏作用,意在为下文的戕竹作铺垫和反衬。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游褒禅山记练习

  一、基础知识

  1.选出加点字理解全部正确一项(  )

    A.以其乃华山之阳(北面)名(命名)之也

谬(弄错)其传而莫能名(说清楚)者,何可胜道(说)也哉

    B.其下平旷(平坦空旷),有泉侧(从旁边)出 不得极(尽,这里有尽情享受的意思)夫游之乐也

    C.火尚足以明(明亮)也 非常(不平常)之观(景观)

    D.以其求思(探究问题)之深而无不在也 其好游者不能穷(贫困)也

答案:

B

  2.下列句子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加点词语是(  )

    A.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答案:

A

  3.对下面加点词的活用现象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始舍于其址(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B.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词活用为动词,取名,称呼)

    C.好游者不能穷也(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走到尽头)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谬论,谬误)

答案:

D

  4.文中所言“至”的条件有若干,下列说法不属于这些条件的一项是(  )

    A.要有志,不随以止

    B.力要足,又要不随以怠

    C.至于幽暗昏惑,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