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162713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26.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6页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6页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6页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6页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6页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6页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6页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6页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6页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6页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6页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6页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6页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6页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docx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docx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

附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如下表所示。

表1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一级指标

分值

二级指标

分值

三级指标

分值

评分方法

依据

A

体制与机构

80分

A1体制

50分

A11办馆思想

16分

符合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发展规律和学校发展规划的定位和发展目标(4分);有办馆理念(2分);每学期有工作计划(3分);每学年度有工作计划(3分);有5年发展规划(4分)

总则

A12管理体制

12分

有主管校领导,实行校(院)长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4分),参与学校关于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相关的重大建设和发展事项的决策性会议(4分),并有机会发表专业性意见和建议(4分)

第五条

A13组织机构

12分

基本机构设置适应工作需要、完善,至少设立图书馆基本业务功能部门4个以上(8分);缺一个部门扣2分,每增加一个部门功能(如参考咨询、技术部等)相应加1分,加分不能超过4分

第六条

A14图书馆分馆制

10分

根据服务教学与科研的需要,建立总馆、院系(所)资料室或分馆的组织架构(3分),实现信息资源管理统一管理模式,实现信息资源共享(5分),其资料室或分馆接受学校图书馆的业务指导与协调(2分)

第七条

A2机构

30分

A21图书馆工作委员会机构

10分

有校级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以主管图书馆的校(院)领导担任主任委员(3分)、图书馆馆长担任副主任委员(3分)、院系主管教学或科研的副院长、专业带头人、教师代表与学生代表等组成(4分)

第八条

A22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任务

10分

图书馆工作委员会每年至少组织1次活动(5分),主任委员和全体委员听取图书馆馆长年度工作汇报、反映师生读者的意见和要求、商讨图书馆发展的重大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措施(5分)。

A23学生工作社团或工作委员会

10分

图书馆独立成立或与学生处合作成立图书馆学生工作委员会(5分),积极参与图书馆管理工作,认真负责、忠于职守(5分)

第三十四条

B

工作人员

95分

B1

馆长条件

22分

B11岗位设置

10分

图书馆设立馆长一名(3分),规模较大、院系多或校园分散的,配备有副馆长或馆长助理(3分);图书馆馆长应为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或其他校级学术性机构成员(4分)

第九条

B12馆长素质与职责

12分

图书馆馆长应为专业技术岗位(3分),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4分);主持全馆工作,组织制订发展规划和实施规划,包括制度制定、队伍建设和经费使用管理等(4分);副馆长协助馆长负责或分管相应工作(1分)

B2

队伍建设

73分

B21队伍建设规划及落实

13分

人员情况适合图书馆需要(3分);实行聘任制(3分);有图书馆人员参与的人才引进专家小组,保证图书馆人员队伍的合理建设(4分);有在职培训和进修的计划和具体措施(3分)

第十一条

B22人员数量

10分

数量符合定编,无超编,在编人员数量不大于或不小于定编数的10%(7分);年龄结构有梯度,在每个年龄段20-35,36-45,46-60;民办高职可包含61-65岁,没有过多和过少的情况(3分)

B23人员素质

20分

学历结构,符合学校相关规定,有图书情报专业背景的本科以上学历者达到60%(7分);同等学力研究生占20%以上(3分);学科结构,有本校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工作人员2人以上,如外语或计算机本科以上学历(3分)

符合本校教学科研需要,图书馆设有专业群服务馆员(学科服务馆员)(4分);在编人员职称结构应在国家政策规定的合理范围内(3分)

B24图书情报专业人员配置

10分

有图书情报专业本科学历以上工作人员4名以上(4分),每减少1名,扣1分;研究生学历以上(4分);本科学历以上(2分);大专学历以上(0分)

B25计算机人员配置

5分

有计算机专业或自控专业、信息技术专业的本科学历以上工作人员2名以上(2分),每减少1名,扣1分;研究生学历以上(2分);本科学历以上(1分);大专学历以上(0分)

B26馆员培训

5分

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15天/年/人,工勤人员不少于10学时/年/人;参加培训人数的比例大于60%(5分),每减少10%(扣分)

第十三条

B27民主管理

10分

馆员参与制订发展规划、规章制度(3分);参与人员聘任、晋升的考评等(3分);年度考核、总结等透明、公开(2分);对馆内重大决策实行民主监督(2分)

第十五条

C

经费

馆舍

设备

190分

C1

经费

65分

C11校拨正常经费

15分

图书资源等经费列入学校预算(15分)

第十六条

第十七条

C12其他来源经费

20分

能争取到其它经费来源或接受等额实物捐赠等,近五年内年均达5万元以上(12分);对社区企事业开展竞争情报服务所得合理收入(8分)

C13经费使用情况

20分

学按经费预算得到落实和执行(10分);经费使用过程符合国家法律与学校相关规定(10分)

C14经费投入情况

10分

数字图书馆建设经费近三年总额100万元以上(5分,减少酌情扣分);每年有经费预算(30万元以上)、数字资源投入、软硬件设施投入按照预算执行,完成经费使用任务,审计合格(3分,减少酌情扣分);有经费使用分析报告(2分)

C2

馆舍

40分

C21独立馆舍

18分

有独立馆舍(4分),生均建筑面积符合教育部有关规定。

生均平方米以上(14分),生均每低平方米扣1分)(必备指标)

第十九条

C22阅览座位

9分

阅览座位与学生数之比达到1:

5以上者9分;达到1:

6者5分;1:

8者3分;达不到1:

8者0分

C23基本设施与环境

8分

有防寒、防潮、防灾、防火、防盗等安全设施(2分);阅览室照度符合图书馆建筑相关规定(2分);图书馆阅读环境舒适、优美(2分);馆舍周边绿化覆盖、环境优雅(2分)

C24人文环境建设

5分

注重人文环境建设,人文氛围浓厚,并体现办馆特色(5分)

C3

设备

30分

C31网络设施

8分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包括语音通信、计算机网络、保安监控、楼宇自控和闭路电视,电源供应系统等,且遵循有关标准规范(2分);

局域网采用多层星型以太网结构,主干为千兆、终端为10/100Mbps自适应到桌面、多校区图书馆运作时网络结构差异,对校内用户是透明的(2分);

拥有充分满足需求的不间断电源及独立的校园二级网络系统(1分);

网络管理及网络安全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兼容性好、可扩展性好(1分);

提供读者使用无线网络环境,有线网络和供电插座(2分)

第二十条

C32服务器

6分

有专用服务器,各种不同功能的服务均有专用服务器,包括图书馆集成系统服务器、主页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光盘及视频点播服务器(2分);

图书馆重要应用系统服务器,有相应的备份措施,能保证数据安全恢复(2分);

有独立机房,服务器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兼容性好、高速的处理能力、网络通信能力强、性能指标高(2分)

C33存储

6分

存储设备能满足信息资源存储需求(2分);单台存储系统(磁盘阵列系统),基于(SAN或LAS)结构的存储环境,性价比高、易用性强(2分);物理容量≥20TB(2分);每减少1T扣分

C34软件

10分

拥有先进、成熟的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及相应的WEB发布系统,后期升级能力强(3分);

拥有UNIX,WINDOWS,LINUX等正版操作系统(2分);

拥有ORACLE,SYBASE,SQL等正版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2分);

拥有先进、成熟的网络、系统、应用软件,包括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所需软件(2分);

拥有用户一站式认证系统、光盘发布与应用系统(1分)

C4

技术保障

40分

C31网站建设与维护

16分

有独立的图书馆网站并与校园网链接,主页栏目设置合理,逻辑结构清晰、响应速度快(4分);在内容上全面反映图书馆的馆藏和各项业务工作(3分);按需要及时更新(2分);有专职主页维护人员(2分);网上资源提供在线7×24小时在线服务(2分);图书馆网站故障率低,网站上有完善的读者意见反馈渠道(2分);数字资源提供校外访问(1分);达不到以上要求的,按相应比例扣除相应分值

第二十条

C32电子阅览室管理与维护

12分

电子阅览室必须能检索本馆馆藏书目、电子文献、视频资源,具有一定规模,计算机台数占图书馆总阅览座位数的5%以上,空调设备良好(6分);为读者提供多种不同的上机环境,能提供INTERNET浏览服务,机器是多媒体主流配置,装有读者所需的不同的应用软件,开放工作站电脑的光驱设备及USB端口使用服务,提供打印、复印等服务(6分);达不到以上要求的,按相应比例扣除相应分值

C33用户培训

12分

能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用户教育、有独立的宣传培训多媒体场所(6分);

经常对用户进行数字资源宣传和培训,每年4次以上(4分);

经常对用户进行如何使用网络数据库的宣传和培训,每年8次以上(2分);

达不到以上要求的,按相应比例扣除相应分值

D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250分

D1

馆藏

170分

D11印刷文献情况(必备指标)

60分

综合、师范、民族、文史财经类院校图书馆纸质藏书不少于40万册(50分)

(以生均册数计算)

理工农医类高职图书馆纸质藏书不少于30万册(50分);

体育类高职图书馆纸质藏书不少于25万册(50分);

有特色馆藏(10分)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价指南》、《高等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计量指南(试行)》

D12数字文献情况

30分

综合、师范、民族、文史财经类院校图书馆电子图书不少于25万册(20分);

理工农医类高职图书馆电子图书应不少于20万册(20分);

体育类高职图书馆电子图书应不少于15万册(20分);

每少5万种扣1分,无外文图书,酌情减分;

全文电子期刊1万种以上或者具有两种以上数字期刊数据库,其中外文500种以上,达不到以上要求的,按相应比例扣除相应分值(3分);

电子学位论文全文2万篇以上,达不到以上要求的,按相应比例扣除相应分值(2分);

参与数字资源共享,参加集团购买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1种以上(3分);

电子文献数据更新快,专业性强、可获得性好,方便快捷(2分)

D13生均文献量

(必备指标)

50分

综合、师范、民族、文史财经类院校图书馆纸质图书生均不少于80册、理工农医类纸质图书生均册数不少于60册、体育院校生均不少于50册(32分,每低于5册减1分);

纸质图书生均年增新书量不少于3册/年(10分,每减少册扣1分);

近3年年生均入藏中文期刊份(2分,每少份扣1分);

馆藏外文图书生均1册(2分,每减少册扣1分);

近3年每年生均入藏外文图书册(2分,每减少册扣1分);

近3年每年教工人均入藏外文现刊份(2分,每减少份扣1分)

《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教发[2004]2号

D14电子文献购置经费占文献资源购置经费比例

20分

电子文献购置经费占文献资源购置费的15%以上(20分),具体为4%以下(4分),4-6%(8分),6-10%(12分),10-15%(16分)

第二十三条

D15文献资源特色

10分

有3种以上其他数据库,其中至少有1种供学生考试考证用的数据库(3分);有免费试用数据库(2分);文献资源符合本校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需要(3分),有长期积累、独具特色的资源(2分)

D2

加工

整序

40分

D21加工周期

5分

图书、期刊及其它文献从收登到提供服务的时间(中外文书4周以内,2分;中外文刊3天以内,2分;其它文献2周以内,1分)

第二十五条

D22标准化程度

10分

采用国际/国内标准(4分);符合标准程度(完全符合3分);

有规范的采访(1分)、编目流程(2分)

D23文献分类编目

5分

数据差错率3%以下5分,每多%差错扣分

D24揭示报道

10分

各种资源的报道,并能在相应网站中查询。

有定期新书报导(2分);有完整的数据库介绍(2分);有导读(2分),总馆、分馆、资料室资源统一报道(2分);整合印刷资源和数字资源(2分)

D25数据库建设

10分

自建的书目、索引、文摘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数字资源等数量遵循相关标准规范(4分);自有网络镜像站数据库及光盘数据库的总容量超过以上(2分);根据本校学科建设需要,有自建数据库的规划和投入(2分);有自建特色数据库并超过以上(或数据1万条以上)(2分)

D3

保存维护

20分

D31纸质文献及其载体文献管理

10分

对一般文献、特色文献、珍贵文献实施保护和清点(实施者计5分,未实施者计0分);

对缩微资料、磁、光介质资料等文献实施保护和清点(实施者计5分,未实施者计0分)

第二十六条

D32数据库维护与更新

10分

备份情况:

在线、近线、离线、增量备份、总体备份等的备份周期(备份及时,计5分,每延迟1个月扣1分);更新情况:

是否按数据库的更新周期及时更新(及时更新者计5分,每延迟1个月扣1分)

D4

资源共建

20分

D41馆际协作

10分

参与全国或地区性集团采购,计5分,未参与者计0分;参与订购协调计5分,未参与者计0分

第二十四条

D42文献加工合作

10分

参与地区性资源共建与共享项目10分

E

服务

270分

E1

基本服务

70分

E11开馆时间

25分

纸质书刊借阅服务时间每周达到90小时以上,民办院校达到80小时以上(10分);

电子阅览室开放时间每周达90小时以上(5分);

周六周日开放,(5分);

寒暑假期(法定节假日)累计一周以上开放时间(计5分,一周以下计3分)

第二十九条

E12网上服务

25分

网上资源开放时间每周7×24小时(5分);图书馆网上服务更新及时(5分);通过网络提供的服务项目(每项1分,最高15分)

E13开架率

10分

开架服务的书刊文献占全部馆藏文献的比例(90%以上为8分;每降低5%减1分,书刊排架差错率不大于5%为2分)

E14生均外借/下载量

10分

年读者借书量(10册/人为5分,5册/人为3分);年点击电子书刊和数据库量(10次/人为5分,5次/人为3分。

减少酌情扣分)

E2

信息咨询服务

100分

E21服务手段

25分

网页上有信息导航(3分);网上各类信息指南(3分);信息整合(3分);读者问答(FAQ)(3分);咨询馆员/咨询台(2分);咨询电话(2分);咨询信箱(2分);网上提问(2分);馆内设有适当的标识(2分);信息推送服务(1分);(学科群)专业馆员(2分)

第三十条

E22服务内容与范围

20分

咨询服务项目,主要包括查收查引、代检代查、定题或专题服务等(20分),每缺1项扣3分

E23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

15分

参加全国或省级图书馆联盟的馆际互借组织(4分),有专人负责的规范的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3分);图书馆采取有效的宣传工具与方法推介联盟共享服务(4分),文献资源传递量达到本馆文献资源获取量的80%以上(4分)

第三十六条

E24信息编译报道或推送

6分

年印发或网上发布的编、译篇(条)数(期数)或推送服务人数(信息量)(6分)

E25数字参考咨询

10分

数字参考咨询全方位、个性化、多手段,有实时咨询(4分);服务态度好,答案准确、答复速度快、对用户适用(3分);每年数字参考咨询业务量(学生数量)人次以上(3分)

E26举办专题学术讲座

8分

每学期组织2次以上专题学术讲座或专题辅导(8分),每学期组织1次(4分)

第三十六条

E27举办知识展览

8分

每学期组织举办配合国家、学校重大活动和馆藏推介相关的知识展览2次以上(8分),每学期组织1次(4分)

E28学生社团参与图书馆活动

8分

年使用学生工(时)数,学生服务效果(“优秀”为8分、“好”为6分、“中”为4分、“差”不得分)

第三十四条

E3

信息素质教育

30分

E31读者入学培训

8分

年接受教育读者数(按新读者比例算分,最高4分),每年编印图书馆指南并免费发给每个新读者(4分)

第三十一条

E32信息检索教育

22分

有信息检索课(8分);有教材或自建教材(3分);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方法,制作网络课程和应用网络课程进行教学(4分);网络课程或多媒体教学课件网上阅览和下载(7分)

E4

读者满意度评价

30分

E41读者调查

5分

制定年调查次数,公布调查结果(1分),根据调查改进工作(1分);召开座谈会(1分),年实物意见箱收集意见(1分),电子意见箱收集意见(1分)

第二十八条

E42资源建设满意度调查

10分

制定年度纸本资源建设调查,并根据结果进行改进工作(4分)

制定年度数字资源建设调查,并根据结果进行改进工作(4分)

其他资源建设的调查,并根据结果进行改进工作(2分)

E43图书馆服务满意度调查

10分

制定图书馆借阅服务调查,并根据结果进行改进工作(4分)

制定图书馆信息咨询调查,并根据结果进行改进工作(4分)

制定图书馆其他服务调查,并根据结果进行改进工作(2分)

E44图书馆管理满意度调查

5分

制定图书馆学习环境建设管理调查,并根据结果进行改进工作(2分)

制定图书馆馆员服务素质调查,并根据结果进行改进工作(2分)

制定图书馆其他管理工作调查,并根据结果进行改进工作(1分)

E5产学研服务

20分

E51产学研中心服务

8分

图书馆安排专人负责产学研服务(3分);与学校产学研中心开展合作(2分);开发期刊、专利、标准等文献,建立产学研信息资源库,为产学研提供情报服务(3分)

E52师生产学研服务

8分

经常与各办公室、系部、教研室、各课题组及各位教师沟通(2分);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科研服务(2分);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2分);为教师的科研课题提供专业信息服务(2分)

E43企业产学研服务

4分

开发有价值的信息产品,主动为周边企业提供服务(2分);为周边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设备引进等提供情报需求服务(1分);为科研成果、技术的转让提供信息中介服务(1分)

第三十七条

E6社区服务

20分

E61基础信息服务

10分

图书馆向社区开放。

借阅图书(2分)、查阅报刊(2分)、使用图书馆数据库(2分)

指导并帮助社区居民利用图书馆资源(2分)

开展培训教育讲座(2分)、向社区开展读书活动(2分)

E62高级信息服务

10分

为社区企事业单位提供竞争情报服务(3分);为社区内企事业单位高级技术人才、离退教授、工程师、科技工作者提供专题信息服务(3分);指导社区建设图书资料室(3分),并实现图书馆与社区资料室资源共享(1分)

F

管理

90分

F1

管理制度

50分

F11业务规章制度

10分

有规范、完备、科学、成文的业务细则,符合图书馆行业规范(5分);

业务规章制度能及时修订更新(3分);定期检查执行情况(2分)

第三十八条

F12数字资源管理规范

8分

制定科学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数字资源建设工作规范和工作细则。

包括电子资源数据库规范、设备管理制度、网络管理、数据库备份制度、事故应急制度等(4分);版本及时更新(2分),执行情况好(2分)

F13服务规章制度

10分

有规范、完备、科学、成文的服务细则,符合行业规范(5分);业务规章制度能及时修订更新(3分);定期检查执行情况(2分)

F14行政\资产规章制度

10分

有规范、完备、科学、成文的行政/资产规章制度,符合行业规范(5分);业务规章制度能及时修订更新(3分),定期检查执行情况(2分)

F21统计资料

12分

有年度工作总结(3分);有年度发展报告(4分);每年各种统计数据完备、准确(3分);档案资料整理及时、完善、系统(2分)

第四十条

F2

学术成果

20分

F22科研课题

20分

两年内主持并完成省部级课题一项(20分),有主持省部级课题一项(16分);参与省部级课题一项(8分);两年内主持并完成市厅级课题一项(16分),有主持市厅级课题一项(12分);参与市厅级课题一项(6分);两年内主持并完成校级课题一项(8分),有校级课题一项(6分);参与校级课题一项(2分)

F3

学术交流

10分

F31参加或设立学术组织

5分

参加国外学术团体(每项2分,任职3分);参加国内学术团体(每项2分,任职3分)参加省内学术团体(每项1分,任职2分);馆内设有学术委员会且开展活动2分;合计总分不超过5分

F32学术会议

5分

三年内主办全国性学术会议(每次/年2分);三年内主办省内、外或地区性学术会议(每次/年2分);主办馆内学术会议(每次/年1分)

F4

教学反馈评价

10分

F41服务教学

5分

有主动为学校人才培养、课程改革及师资建设服务的措施和制度(3分),并取得成果(2分)

F42教学反馈

5分

建立教学部门对图书馆服务的反馈评价机制(3分),有反馈资料(2分)

G

特色与优势

50分

本项为附加分,最高100分

为鼓励各图书馆服务创新,凡不能纳入上述各项指标的或是本馆创新性的工作与服务等可列入其中,需要提供相应的图片与文字说明。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体系编制的说明

本指标是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实施指南(高职高专)编制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的实际状况进行了适当的设置与量化补充。

围绕实施指南(高职高专)重点在资源建设、人员素质、信息服务、评价与反馈等方面进行了量化补充,力争符合阶段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反映现阶段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改革方向与趋势,鼓励从图书馆实际出发办出特色。

本评价指标体系可为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开展工作绩效评价提供指导性意见和参考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