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租赁公司安飞士AVIS.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11639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租赁公司安飞士AVIS.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汽车租赁公司安飞士AVIS.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汽车租赁公司安飞士AVIS.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汽车租赁公司安飞士AVIS.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汽车租赁公司安飞士AVIS.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汽车租赁公司安飞士AVIS.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汽车租赁公司安飞士AVIS.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汽车租赁公司安飞士AVIS.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汽车租赁公司安飞士AVIS.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汽车租赁公司安飞士AVIS.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租赁公司安飞士AVIS.docx

《汽车租赁公司安飞士AVIS.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租赁公司安飞士AVIS.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汽车租赁公司安飞士AVIS.docx

2.安飞士(AVIS)

全球第二大汽车租赁企业,在世界16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4700多个经营网点,车队规模超过50万辆。

车身识别标志:

红色;总部:

美国底特律;

1946年---沃伦.艾维斯以8.5万美圆的投资在底特律机场成立了汽车租赁公司,这是美国第一家在机场经营的汽车租赁公司。

   1953年---安飞士在欧洲、加拿大、墨西哥开展授权经营业务。

   1954年---安飞士以800万美圆的价格卖给了波士顿的金融家理查德.罗贝尔。

   1960年---安飞士欧洲公司在英国成立。

1963年---从1952年至1962年一直亏损,到1962年底亏损已达125万美元。

经过周密调查,公司发现行业最厉害的、瓜分全部市场份额1/4的是Hertz(赫兹)租车公司。

于是,AVIS推出“WearetheNo.2,Wetryharder”(再接再厉)口号。

这一口号也是全球十大经典营销案例。

因为我们第二,所以我们更努力!

1965年---美国国际电信电话公司以5100万美圆的价格收购了安飞士公司。

   1972年---安飞士作为上市公司从美国国际电信电话公司剥离出来。

   1973年---安飞士成为欧洲、非洲、中东地区汽车租赁市场的巨头。

   1977年---诺顿西蒙公司以1.74亿美圆的价格收购安飞士。

   1979年---安飞士与通用汽车达成一个世界范围的市场营销和广告协议:

安飞士作为通用汽车的形象代言人。

 1983年---伊司玛克公司以10亿美圆的价格兼并了诺顿西蒙公司,安飞士是这笔交易的一部分。

   1984年---比阿特丽斯公司以25亿美圆的价格收购了伊司玛克公司,安飞士又转投比阿特丽斯公司麾下。

   1985年---“魔力”,1972年被引进的一种实时信息管理和预定系统组成了联结欧洲2000个租赁站点,并能处理预定信息的网络。

   1986年---罗伯茨投资公司以62亿美圆的价格收购比阿特丽斯公司后,另一家投资公司从其手中以2.63亿美圆的代价收购了安飞士及其债务。

AvisEurope从AvisBudget分立出来,并在伦敦证交所上市,但仍在Avis品牌下运营。

   1987年---安飞士职工持股会以7.5亿美圆的价格收购了自己的公司及其债务。

安飞士的职工持股计划使其成为美国最大的一家职工拥有自己公司股权的企业。

   1989年---通用汽车通过收购股票成为的安飞士的小股东。

同年,安飞士欧洲公司被卖给了索沃集团,该集团由SA国际租赁公司、通用汽车海外公司、安飞士有限公司共同所有。

   1994年---“魔力”信息管理系统在超过34个国家运用。

   1996年---安飞士被HFS集团,世界最大的饭店授权经营和房地产经纪商收购。

同年,“魔力”系统在53国家运用。

   1997年---顺利通过辅导期后安飞士在美国成为上市公司。

HFS集团拥有安飞士的品牌和特许经营权。

同年,HFS与CUC国际公司合并组建桑德特公司。

   1997年---AvisEurope公司在伦交所重新上市。

1998年---安飞士宣布间接出售其普通股。

同年安飞士收购了德克萨斯的被授权经营公司---贺氏租赁公司及其6个分公司。

   1999年---安飞士将陆续收购的被授权经营公司及其租赁车辆、从事油料业务的PHH公司、瓦特快递公司共同组建成安飞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2000年---建立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互动式汽车租赁业务被首次引入汽车租赁行业。

   2001年---森德特公司收购了安飞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的所有已上市股票,因此,安飞士汽车租赁网络有限公司成了森德特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它的总部也从纽约搬到了新泽西洲.

2002年---AvisEurope与上海汽车工业销售总公司共同投资成立安吉汽车租赁有限公司,是中国首家中外合资汽车租赁公司,总投资6600万美元,注册资本2200万美元。

2002年---Cendant集团购买了全球第三大租车企业巴基特,安飞士与巴基特结合而成AvisBudget租车有限责任公司,

2011年---美国汽车租赁公司AvisBudgetGroup(CAR)宣布,将以6.35亿英镑(10亿美元)收购总部位于英国的AvisEurope。

此项交易将合并全球的Avis与Budget品牌。

安飞士汽车租赁网络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经营着世界第二大的汽车租赁业务,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拉丁美洲、加勒比地区的1700多个租赁站点为商务用车和生活用车提供非常广泛的服务。

   安飞士是公认的在汽车租赁行业引入先进技术的先驱,它也是汽车租赁消费者认可的知名品牌。

安飞士是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士公司---森德特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与总部在英国的上市公司---安飞士欧洲公司有营销协议,该公司对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的3050家租赁站点直接经营或授权经营。

      二、主要数据

   雇员:

在世界范围内有近1.8万职工

   租赁站点:

截止到2002年1月31日,租赁站点超过1700个。

具体数据见下表。

美国

美国之外

直接经营的684个,占总收入的93%。

授权经营的268个。

共952个,其中机场224个,市区、车站154个,郊区306个。

直接经营的191个

授权经营的578个

共769个,不包括安飞士欧洲公司。

   业务构成:

商务用车65%,生活用车35%。

   租赁车辆:

50%左右是通用汽车的产品,包括微型、紧凑型、中高档、豪华、运动等各种类型车辆,部分车辆还安装了通用汽车的卫星导航和紧急呼救系统。

   2000年安飞士的预定中心接处理了2650万次电话。

每年平均完成1710万个租车交易。

   每月6万辆、每年70万辆的租赁车辆接受保养维护。

   有12.5万个客户因为每年至少在安飞士租15次车成为可以享受优惠服务的特别会员。

   每年为客户提供6万个儿童安全座椅。

   三、其它:

   除授权经营外,安飞士还有一项很重要的业务,就是代理业务,比如它委托旅行社代它接受客户的定车业务,旅行社可以从每一辆在周末租出去的车得到5美圆的回扣。

为了方便代理商,安飞士可以直接将回扣汇入指定帐户或者给代理商银行支票。

   值得一提的是,安飞士公司非常热衷社会公益事业,在它的网站中,有一个专门的网页,任何人都可以在此向安飞士公司提出免费租车甚至要求直接的财务资助,当然你要求的理由必须是无赢利目的的公益活动。

   在美国酒后驾车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1980年200万个酒后驾车的受害者及其支持者成立了一个非赢利的组织:

“反酒后驾车妈妈协会”。

该组织的目标是帮助酒后驾车的受害者和制止酒后驾车,特别是未成年人酒后驾车。

2003年安飞士与美国“反酒后驾车妈妈协会”合作,出资举办了“安飞士驾车安全活动”,通过宣传等措施致力于反对酒后驾车这项社会公益事业。

   “911”以后,为了应付突发事件,美国国土安全局制订很多应急措施,其中包括当安全警戒状态进入“红色警报”时,民航航班将被终止。

为了保证交通不陷入混乱,部分民航旅客将改乘租赁车辆继续他们的旅程。

安飞士公司在这一应急方案中充当了重要角色:

当美国政府宣布进入“红色警报”状态后,安飞士的立即执行非常程序,终止正常的单程汽车租赁业务,包括损失部分租金,将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租赁车辆收回,接受因航班中断而转用租赁车辆的单程业务。

   为了保证安全,安飞士采取了很多防范措施:

   1.预定中心使用复线和数据备份,能够保证在短期内线路中断情况下各租赁站点与数据中心进行数据交换和维护的无线网络系统。

   2.客户必须使用政府颁发的有照片的身份证才能从租赁站点将车开走。

   3.两次业务之间必须对租赁车辆进行彻底的消毒,如果发现异常,立即报警。

   4.按照联邦航空局的要求,不再提租赁客户在供航站楼的乘降服务,租赁车辆离登机点的距离必须300英尺以上。

上世纪60年代,美国艾维斯租赁汽车创作的“老二宣言”便是运用比附插位取得成功的经典。

因为艾维斯巧妙地与市场领导建立了联系,艾维斯的市场份额大幅上升了28个百分点。

大大拉开了与行业中排行老三的国民租车公司的差距。

  甘居“第二”,就是明确承认同类中另有最负盛名的品牌,自己只不过是第二而已。

这种策略会使人们对公司产生一种谦虚诚恳的印象,相信公司所说是真实可靠的,同时迎合了人们同情弱者的心理,这样较容易使消费者记住这个通常难以进入人们心志的序位。

  美国Avis(艾维斯)出租车公司从1952年成立至1962年一直亏损,到1962年底亏损已达125万美元。

面对愈演愈烈的态势,艾维斯开始反击了。

  经过周密调查,公司发现行业最厉害的、瓜分全部市场份额1/4的是Hertz(赫兹)租车公司。

于是,艾维斯公司打出了这样口号:

WeAreNo.2(我们是第二);因为我们第二,所以我们更努力!

  他们是第二吗?

当然不是,一家连续亏损10年之久的公司怎么可能是行业的第二,但既然行业没有人承认第二,我让大家相信我是第二总比默默无闻、慢慢死去的好,至少我可以树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品牌形象。

  艾维斯第二形象的推出,极大地吸引了广大消费者,艾维斯广告宣传中诚恳、自谦的精神有力地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赞扬。

同时,公司内部全体员工的思想和行动得到了空前的统一,每一个人的工作更加努力。

于是,自称“第二”,结果他真的成为了行业中的第二品牌,而且出现了直逼第一的局面。

新浪财经讯北京时间6月14日晚间消息,美国汽车租赁公司AvisBudgetGroup(CAR)宣布,将以6.35亿英镑(10亿美元)收购总部位于英国的AvisEurope。

  AvisEurope是上世纪80年代从AvisBudget分立出来的,此项交易将合并全球的Avis与Budget品牌。

  AvisBudget将为每股AvisEurope股票支付315便士(5.16美元),较后者周一收盘股价溢价60%。

受此消息推动,AvisEurope伦交所上市股票暴涨58%,至310.3便士。

  合并后公司的年度营收大约为70亿美元,在全球150多个国家拥有业务。

  AvisEurope在112个国家拥有业务,包括2002年与上海汽车(19.23,-0.14,-0.72%)工业销售有限公司组建的一家合资企业。

自2003年以来,该公司已获得了在非洲、中东和欧洲运营Budget的权利。

  AvisBudget表示,计划通过现金、债务和股票发行收益为此项收购融资。

  1986年,AvisEurope从AvisBudget分立出来,并在伦敦证交所上市,但仍在Avis品牌下运营。

1989年,该公司被私有化,1992年又被GECapitalServices收购,然后于1997年在伦交所重新上市。

  AvisBudget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罗纳德-纳尔逊(RonaldNelson)表示,此项交易将使他的公司在印度与中国增长中的汽车租赁市场扩大存在。

他预计此项交易每年将产生3000万美元的成本节约。

球租车业巨头赫兹与安飞士的竞技现状是,“兔子”赫兹依然领先,但全力以赴的“乌龟”安飞士作为落后的“老二”,却让“兔子”大有后顾之忧,安飞士正锲而不舍地朝着一个目标前进—把No.2的手势变为胜利的大写“V”……

  撰文布浩

  先行巨人遭遇“老二主义”

  历史可回溯至1918年的赫兹(Hertz)是全球租车业NO.1,不过擂主永远必须面对挑战者,1946年才起步的安飞士(Avis),就“自甘示弱”地宣扬自己的“NO.2主义”—因为我们是老二,所以我们更努力(WeTryHarder!

)。

赫兹品牌的领先一度为它建立了稳固的金汤城池,其霸气十足的黑黄旗遍及全球150多个国家,不过安飞士红白旗的鲜明之师已尾随其后,抢滩、攻城、略地。

  若论规模,赫兹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全球8100个租车门店,每年接受3000万个租车预订,48.5万辆的车队浩浩荡荡,年营业额66.76亿美元,这些数据足以让它睥睨群雄。

安飞士品牌在全球仅有5000家门店,车队仅有20万辆车,自不可比拟赫兹。

  赫兹规模取胜、品牌先行,但是这两个因素并不能让它高枕无忧。

赫兹的庞大反而为它带来更高的营运成本,相形之下可以说赫兹是装甲兵,安飞士是轻骑兵。

装甲兵实力雄厚,轻骑兵灵活制胜,而且作为后起模仿者,它无疑占据了“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便利,对赫兹的开拓创新活动亦步亦趋,甚至更胜一筹,巨人赫兹亦是无可奈何。

  赫兹在租车业的许多创新举措方面都是“第一”,比如说,第一个在机场建立门店,让顾客一下飞机就可方便租车;第一个推出异地还车服务;第一个推出专供旅行社使用的租车预定系统;第一个提供紧急救援;第一个引进电子地图、安装车内移动电话等服务……

  但是,第一并不等于永远第一。

比如说,机场业务方面,虽然赫兹目前门店中有2000个在世界各主要国际机场,美国机场业务市场份额达29.6%,但安飞士加上其兄弟租车公司巴基特(Budget)已击败赫兹,两者合计市场份额共为30.4%;除此之外,分级会员制、地图导航、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天气预报、异地还车、网络预订等等手法或服务,安飞士无不学得惟妙惟肖。

除了在异地还车服务方面,安飞士对比赫兹还是稍逊一筹,赫兹遍地开花的门店网络,让赫兹在异地还车服务方面因布点多而更方便。

  租车行业归根到底是服务业,因此客户服务就是其生命线,安飞士1962年推出的“老二主义”,就明确地表明了它的“更卖力”的服务态度。

它当时的宣言书声称——No.1的态度是“不要做错事。

不要犯错就万事大吉”;而No.2的态度是“做正确的事。

寻找创新的方法。

工作更卖力”。

当年它发乎肺腑的老二宣言已成为广告营销界的经典,而安飞士对老二宣言的身体力行,让它从品牌弱者的不利处境,逐步成为消费者心目中的数一数二首选,培养了自己的忠诚客户群。

  赫兹对于安飞士的模仿当然不会等闲视之。

在这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当中,维持自己的领袖地位,唯一出路就是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附加值。

  比如说,如何为租车者提供更多的娱乐体验?

赫兹与卫星广播公司Sirius合作,为其FunCollection车队的客户提供Sirius的节目服务,安飞士就针锋相对地与Sirius的对手XM卫星广播合作,为其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豪华车队配备卫星广播服务;再比如说,赫兹与无线上网公司Wayport合作,在美国洛杉矶国际机场等主要机场提供Wi-Fi服务。

  对应不同的消费者需求,赫兹不断细分其产品及服务,开设豪华车队(PrestigeCollection),提供捷豹、陆虎、林肯等豪华车;休闲车队(FunCollection),提供野马、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悍马、Escape等车型,强化细分定位,更好地吸引顾客。

据估计,赫兹的特种车队车辆数目将达1万辆左右。

安飞士同样不甘示弱,悍马H3车型2005年底就已于安飞士门店出租,并计划从10个城市推广至30个城市的安飞士门店。

  来龙去脉与竞争力

  租车行业是个特别强调产业关联性,或者说异业联盟的行业。

比如说,汽车生产商及维修商、二手车市场、旅行社及酒店、金融及保险公司、航空公司、机场或者铁路系统等各个方面的伙伴关系,均影响到租车企业能否适者生存,能否发展壮大,能否健康营运。

  这是一张庞大的网络,是环环相扣的利益链条。

实际上,赫兹和安飞士的“来龙去脉”与其支持网络的强大与否息息相关。

  赫兹与汽车生产巨头福特渊源非浅。

1994年,福特公司就购买了赫兹的大部分股票,赫兹成为福特子公司,成为其汽车销售的蓄水池。

赫兹背后是福特的强大后盾,它们签订回购合同,赫兹购买新车使用一两年以后再退回给福特,福特把回购车拿到二手车市场销售。

既保证了福特的市场占有率和生产规模,也使得赫兹的车型较新、车况较好。

  不过,2005年9月,福特因自身面临巨大压力,忍痛割爱,以高达150亿美元的价格将赫兹出售,赫兹也因而落入私人股本基金手中,接手者为ClaytonDubilier&Rice、Carlyle集团及美林全球私人股本组成的财团。

  背靠大树好乘凉,没有了福特这棵大树的荫庇,赫兹难免受影响,不过毕竟有十几年的从属关系,就算赫兹已易主,但它与福特并不会成为陌路人,合作依然是双赢的,而与汽车生产商的互动更是赫兹维持未来竞争力的关键。

只要赫兹能保持良好运营,凭其庞大规模及购买力,它依然是众汽车生产商青睐的合作伙伴,实际上2004年赫兹依然能实现3.66亿美元的净收入,收入及利润均实现高增长,净收入甚至同比增长130%。

  就在赫兹没有了“树荫”的同时,其劲敌安飞士却反其道而行之,为自己找了棵靠背的“参天大树”——地产、酒店及旅行业巨头Cendant,财富500强之一,市值达169亿美元,年收入185亿美元,控制着全球6300余家饭店,拥有全球70%的分时度假服务,分享全球17%的酒店业务,而且它在房地产、旅行分销等领域均势力不小。

  这无疑为安飞士发展休闲租车业务提供了网络支持,目前安飞士的业务收入构成当中,商用客户仍占65%的高比例,而休闲客户收入则占35%,Cendant的支持将有助于它提升休闲租车业务的收入。

除了租车业固有的商用客户之外,目前赫兹和安飞士均在加强开拓休闲及社区租车这两块极具潜力的市场。

  安飞士品牌的全球使用权抓在Cendant手中,不过安飞士的具体运营却可分为北美及欧亚非两大并行机构。

Cendant属下的是安飞士与巴基特结合而成的AvisBudget租车有限责任公司(AvisBudgetCarRental,LLC),主要业务在美国、加拿大、澳洲、新西兰及拉美等地;至于欧亚非地区,则由独立上市公司安飞士集团(AvisGroup)运营,当然,欧洲安飞士虽不属于Cendant,但它与Cendant的蓝图就是整合全球的安飞士网络,并与Cendant的酒店及旅行等业务形成无缝的完美联动,当然,这样一幅天衣无缝的蓝图是赫兹所没有的。

  尤其是Cendant集团2002年购买了全球第三大租车企业巴基特,更可与安飞士形成整合互补效应。

据尼尔森调查机构预期,整合安飞士与巴基特的业务之后,Cendant的租车业务EBITDA将上升40%至6.5亿美元左右,协同效应显著。

而且,安飞士品牌定位偏向高端商用客户及休闲租车客户,而巴基特则一向定位于对价格较为敏感的中低端客户群,这正好形成互补,两个品牌既独立运作,又可“通吃”租车业不同客户群。

  结合目前汽油价格高涨,以及美国政府对租车业课以重税的事实,安飞士和巴基特的组合显然在定价方面更呈灵活性,而赫兹已建立起来的品牌也意味着其价格的相对偏高,价格战若触发,赫兹难免受更大影响。

  车到中国必有路?

  北美市场租车业极其发达,发达也意味着竞争的激烈,市场的饱和,因此无论是赫兹,还是安飞士,均必须在其战略蓝图中圈定新兴市场这一未来要地。

中国,就是一个重要的新兴市场。

  早在2002年,赫兹就通过与中汽安华合作,进军中国,意图在中国播下其品牌种子。

紧随着赫兹的足迹,安飞士集团也从其欧洲重地,率军抢滩中国。

事隔近4年,两位巨头的中国之旅却是呈现截然不同的两种结局。

  2006年3月,赫兹终止与中汽安华的协议。

赫兹亚太区总部表示将广泛探索所有可能的方式,在中国建立一种新的汽车租赁运作模式,以保证全球标准的客户服务质量。

  赫兹当初为规避投资风险,采用了特许经营的合作模式,输出品牌及管理,收取加盟费,结果中国抢滩之旅最终是以触礁告终,品牌形象也因中汽安华的财务丑闻而受损,得不偿失。

据悉,目前赫兹正与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进行接触,极可能与中房集团合资,收拾目前的残局,等待东山再起。

  赫兹在中国青黄不接,安飞士自然是乘胜追击。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它已适时宣布——2010年,安飞士将在中国建立70个汽车租赁网点。

目前,安飞士在中国共有10个网点,上海6个,北京、苏州、广州、深圳均有门店。

安飞士中国扩张将采用“自建网点+特许加盟”两条腿走路的方式。

  2002年安飞士通过与上海安吉汽车租赁公司各出资3300万美元,组建合资企业,具有上汽集团背景的安吉对于安飞士在上海的安营扎寨起到了极好的辅助作用。

目前,安飞士已在上海初步站稳了脚跟。

正值赫兹的中国困境,安飞士看到了加速抢滩的良机,因此并不规避赫兹特许经营失策的前车之鉴,提出“两条腿走路”。

不过,面对信用系统不完备的中国当地市场,层出不穷的骗租现象,汽车销售商“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心态,以及整个租车行业外围联动链条的断层,安飞士的加速扩张还须警惕诸多“暗礁”。

车到中国必有路?

未免太乐观,不过无论是无奈搁浅的赫兹,还是斗志昂扬的安飞士,均不会知难而退。

赫兹蛰伏,伺机而动;安飞士抢滩,意图再接再厉。

中国热土,难以舍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