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1646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9.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

氢氧化钠

MgCl2+2NaOH=Mg(OH)2↓+2NaCl

CaCl2

碳酸钠

CaCl2

+Na2CO3=CaCO3↓+2NaCl

1、除杂不能引入新杂质、除杂试剂必须过量,过量试剂必须除去

2、加入试剂顺序要求碳酸钠在氯化钡后加入,盐酸要在过滤后加入除去过量的碳酸钠和

3、最后过滤后得的滤液经过蒸发结晶可以得到较纯的NaCl

1、KNO3中混有氯化钠除氯化钠的方法: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2、氯化钠中混有KNO3除KNO3的方法:

蒸发结晶、趁热过滤

【P8实验1-3】检验Cl-、蒸馏(用来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

试管、胶头滴管、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酒精灯、铁架台

实验药品:

自来水、稀硝酸、

AgNO3溶液、沸石(或碎瓷片)

实验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自来水,

滴入

加硝酸银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

几滴稀硝酸和几滴

AgNO3溶液

——检验Cl-的实验

2.在100mL烧瓶中加入1/3体积的自来水,再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连接好蒸馏装置,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

加热烧瓶,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用锥形瓶收集约10mL液体,停止加热

加热,烧杯中的水温升高至100℃后沸腾。

在锥形瓶中收集到蒸馏水

3.取少量收集到的液体加入试管加入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蒸馏水中无沉淀生成

中,然后滴入几滴稀硝酸和几滴

2

1、检验Cl-时加入稀硝酸可以排除CO32-的干扰,不能用稀盐酸

2、沸石(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

3、冷凝管的进水方向与蒸气流动方向相反,本实验中下进上出

4、温度计应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齐平,测量蒸气的温度

【P9实验1-4】萃取、分液

分液漏斗、烧杯、铁架台

四氯化碳(无色)、碘的饱和溶液(黄褐色)

(1)加四氯化碳,四氯化碳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在下层。

(2)用力振荡的目的是使水与四氯化碳充分混合

(3)静置后四氯化碳层变紫色,水层黄色变浅或近无色。

(4)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者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流下,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1、萃取剂的选择:

①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②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

于原溶剂③萃取剂不能与原溶液的溶剂、溶质反应.

2、如果是水做原溶剂,不能选择酒精,醋酸这些能溶于水的物质做萃取剂,一般选择四

氯化碳、苯、煤油、汽油等

3、下层液体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上口倒出

4、分液漏斗使用前应先检漏

【P16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

托盘天平、量筒、烧杯、

玻璃棒、100mL容量瓶、胶头滴

管、试剂瓶、药匙

实验药品、NaCl、蒸馏水

实验步骤:

3

计算计算出配制100mL1.00mol/LNaCl溶液需要的质量

称量称量NaCl的质量

溶解在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NaCl固体

冷却冷却至室温

移液将烧杯内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洗涤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一并转移到容量瓶中

定容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至离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液面与刻度线

相切

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将容量瓶中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贴好标签

1、容量瓶使用前要检漏,选择合适的规格(大且接近)

2、容量瓶:

不能加热,不能久贮溶液,不能在瓶内溶解固体或稀释液体,不能用于化学反应。

3、使用量筒时注意

(1)读数时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2)量取液体后量筒不用洗涤。

【P19归纳与整理】一、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分离、提

分离的物质

应用举例

纯的方法

过滤

从液体中分离出不溶的固体物质

净化食盐水

蒸发

从溶液中分离已溶解的溶质

从海水中提取食盐

蒸馏

从溶液中分离溶剂和非挥发性溶质

从海水中获得纯水

萃取

加入适当溶剂把混合物中某成分溶解及分

用四氯化碳提取水溶液中的

二、离子的检验

离子

检验试剂

实验现象

SO42-

HCl

有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

Ba2++SO42—==BaSO4↓

沉淀生成

CO

32-

加入盐酸后,有使澄清

32—

+2H

+

==CO↑

+HO

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

CO2+Ca2++2OH—==CaCO3↓+H2O

味气体生成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P26《科学探究》】

酒精灯、烧杯、胶头滴管、滤纸、漏斗、铁架台实验试剂:

FeCl3饱和溶液、蒸馏水、CuSO4溶液、泥水

光束照射时的现象

4

1.制备Fe(OH)3胶体:

向沸水中滴

加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加热

使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然后

有一条光亮的“通路”

用激光照射烧杯内的液体

2.用激光照射装有

CuSO4溶液的烧

看不到此现象(没有一条光亮的

“通路”)

3.将Fe(OH)3胶体进行过滤

液体全部透过滤纸,滤液仍为红褐色透明

4.将泥水进行过滤

有固体小颗粒没有透过滤纸,滤液呈无色透明

【P29习题5、完成下列表格】

分散系

分散质粒子大小

主要特征

举例

浊液

>100nm

不稳定、不均一

泥水

溶液

<1nm

稳定、均一

食盐水

胶体

1~100nm

介稳体系、均一

【P31实验2-1】

Na2SO4溶液、KCl溶液、BaCl2溶液

1.向盛有2mLNa

SO溶液的试管加入

没有白色沉淀产生

2mL稀KCl溶液

2.向盛有2mLNa2SO4溶液的试管里加

有白色沉淀产生

入2mLBaCl2溶液

【P33实验2-3】

现象及离子方程式

1.向盛有2mLCuSO4溶液的试管加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入2mLNaOH溶液

Cu2++2OH—=Cu(OH)2↓

2.向盛有2mLNaOH稀溶液的试管

里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再用滴管向

溶液变红,红色消失变为无色

试管里慢慢滴入稀盐酸,至溶液恰

OH

—+H+=H2

O

好变色为止

3.向盛有2mLNa2CO3溶液的试管

有无色无味气泡产生

里加入2mL稀盐酸

32—+2H+=H2O+CO2↑

酸碱指示剂

名称

变色范围

甲基橙

3.1—4.4红—黄

5

酚酞

8.2—10.0

无色—红色

石蕊

5.0—8.0

红色—蓝色

【P40二、物质的化学变化】

1、化学反应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种类的多少(基本反应类型)

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反应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得失

非氧化还原反应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P46思考与交流】

1.

⑴金属与氧气反应

点燃

3Fe+2O2=====Fe3O4

⑵金属与酸反应

Zn+2HCl=ZnCl2

+H↑

⑶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Cu+2AgNO3=Cu(NO3)2+2Ag

2.图3—2(左—右)

2Al+3CuSO4=Al2(SO4)3+3Cu

2Mg+O22MgO

Mg+2HCl=MgCl2+H2↑

Na

Al

3.

Mg

最外层电子数都比较少,在化学反应中都较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而表现出较强的还原性

【P47实验3-1】

金属钠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硬度小。

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少量金属钠保

6

存在煤油中。

切割面暴露在空气中逐渐变暗。

【P47实验3-2】

把一小块钠放在坩埚中加热

钠逐渐融化,生成淡黄色固体

原理:

2Na+O2==Na2O2

【P48科学探究】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

铝箔融化,但不滴落

热,轻轻晃动。

取一块铝箔,用砂纸打磨,除去表面氧化膜,

再加热融化。

4Al+3O2==2Al2O3

熔点Al2O3>

【P49实验3-3】

钠浮在水面(钠的密度比水小),熔成小球(该反应放热),在液面上迅速游动(产生气体);

发出嘶嘶响声(反应剧烈);

钠球在反应中逐渐变小,最后消失;

加有酚酞的溶液变成红色(生成碱性物质)。

2Na+2H2O=2NaOH+H2↑

P50画出你设计的装置图

【P50科学探究】

1、加热时试管内铁粉红热

2、点燃肥皂泡可听到爆鸣声

3Fe+4H2O(g)

Fe3O4+4H2↑

3、反应后,试管内的固体呈黑色

【P51实验3-4】

在两支试管里分别加入5mL盐酸和

均有气泡产生

5mLNaOH,再分别放入一小段铝片。

2Al+6H+=3H2

↑+2Al3+

2Al+2OH+2H2O=2AlO2+H2↑

【P55实验3-5】

把水滴入盛有少量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

滴入水后有大量气泡产生;

气体使带火星

中,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检

的木条复燃;

试管外壁发热;

向试管里滴

验生成的气体。

用手轻轻摸一摸试管外壁,

入酚酞溶液后,溶液颜色变红。

有什么感觉?

然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

2Na2O2+2H

2O=4NaOH+O2↑

酚酞溶液,有什么现象发生?

7

【P56科学探究】

1)

1克Na2CO3

1克NaHCO3

加1mL水

白色粉末,加水结块成晶体;

细小白色粉末,加水部分溶解;

放热

感受不到热量变化

加10mL水

振荡时间长,可溶解

固体量减小

加1-2滴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较深)

溶液变微红色

初步结论

加水先变成含结晶水的晶体,

加水部分溶解,溶液碱性比

溶液碱性比NaHCO3的强

Na2CO3的弱

(2)二者热稳定性比较实验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结论

Na2CO3

试管中澄清的石灰

受热不分解

水不浑浊

NaHCO3

受热易分解

水变浑浊

(3)与盐酸反应

向碳酸钠中逐滴加入盐酸:

+H+=H2O+CO2↑

CO32-+H+=HCO3

HCO3

向盐酸中逐滴加入碳酸钠:

CO3

2-+2H+=H2O+CO2↑

-+H+=H2O+CO2↑

【P58实验3-7】

向试管

里加入10mL

生成白色沉淀

0.5mol/LAl

2(SO4)3溶液,滴

Al2(SO4)3+6NH3?

H2O=2Al(OH)3↓+3(NH4)2SO4

加氨水

2Al

3+

+6NH

4+

?

HO=2Al(OH)

↓+6NH

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可用这种方法在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铝

【P58实验3-8】

取一些实验3-7制得的Al(OH)3沉淀,分装现象:

两支试管中的白色沉淀均溶解

8

在两支试管里,往一支试管里滴加2mol/L原理:

Al(OH)3+3H+=Al3++3H2O

盐酸,往另一支试管里滴加2mol/LNaOH溶Al(OH)3+OH-=AlO2-+2H2O液。

边加边振荡,观察现象。

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也能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P60实验3-9】

FeCl3溶液

FeSO4溶液

加NaOH溶液

生成红褐色的沉淀

先生成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

最后变红褐色

离子方程式

Fe3++3OH-=Fe(OH)3↓

Fe2++2OH-=Fe(OH)2↓

4Fe(OH)2+O2+2H2O=4Fe(OH)3

制备氢氧化亚铁的实验要求:

1、氢氧化钠溶液事先煮沸,排除氧气

2、用长胶头滴管伸入液面以下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3、硫酸亚铁溶液上加一层苯,隔绝空气。

【P61实验3-10】

滴入KSCN溶液

FeCl3

溶液呈红色

Fe3++3SCN-=Fe(SCN)3

FeCl2

溶液颜色无变化

1、硫氰化钾溶液可以用来检验Fe3+

2、Fe(SCN)3是配合物,溶液为红色,不是沉淀!

方程式中不打沉淀符号!

【P61科学探究】

FeCl3溶液中加铁粉、KSCN溶液不显红色

向上层清液中加入氯水,振荡溶液显红色

【P62实践活动】

不加试剂加入明矾

2min无明显变化有明显沉降,溶液半透明

5min浑浊,略有沉淀沉淀沉在底部,溶液接近透

明(比加硫酸铁的透明)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Fe3++Fe=3Fe2+

2Fe2++Cl2=2Fe3++2Cl-

加入硫酸铁溶液

有明显沉降,溶液半透明沉淀沉在底部,溶液接近透明

净水原理:

1、明矾溶于水电离KAl(SO4)2=K++Al3++2SO42-,Al3+水解生成的氢氧化

铝胶体起净水作用

Al3++3H2O?

Al(OH)3(胶体)+3H+

2、硫酸铁净水原理

Fe3+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起净水作用

:

Fe3++3H2O?

Fe(OH)3(胶

9

体)+3H+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P76思考与交流】

SiO2物理性质:

熔点高、硬度大

SiO2化学稳定性:

化学稳定性好

SiO2的性质主要与它的结构有关:

SiO2是正四面体的空间网状结构,因此性质很稳定

【P77实验4-1】

在试管中加入

3-5mLNa

SiO

溶液,滴入

1-2滴酚酞溶液,再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稀盐

酸,边加边振荡。

在Na2SiO3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呈红色,

加入稀盐酸,有透明的硅酸凝

胶产生,红色变浅。

Na2SiO3

溶液显碱性,

H2SiO3难溶于水

【P77实验4-2】

取两个小木条或滤纸条,分别放入蒸馏水和Na2SiO3饱和溶液中,使之充分吸湿、浸透,取出稍沥干后,同时分别放置在酒精灯外焰处,观察现象。

放入蒸馏水放入Na2SiO3饱和溶液

现象水分蒸发后就燃烧水分蒸发后不易燃烧(滤纸只起泡)

结论水分蒸发后失去防火作用防火效果好,用作防火剂

硅的制备:

粗硅的制取:

由粗硅制纯硅:

【P80习题2】

材料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玻璃

硬度高、耐磨损、耐高温、较脆

化学性质很稳定

陶瓷

硬度高、耐磨损、耐高温

【P83实验4-3】

在空气中点燃

H,然后把导管缓缓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

观察现象。

H2在Cl2中安静的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瓶口有白雾。

H+Cl

2HCl

1、该实验一定是先点燃

H2伸入氯气中,而不能先点燃氯气,因为氯气不是可燃

气体。

10

2、燃烧的定义:

指发光发热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

(所以不一定有氧气参加)

【P84实验4-4】

将有色布条或纸条、有色花瓣放入盛有1/3体积新制氯水的广口瓶中,盖上玻璃片。

现象有色布条、有色花瓣褪色

结论与解释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有漂白作用。

Cl2+H2O?

HClO+H++Cl-

【P84实验4-5】

将有色布条或纸条、有色花瓣放入盛满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盖上玻璃片。

现象有色布条不褪色

结论与解释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

【P86实验4-6】

在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3mL稀盐酸、NaCl溶液、Na2CO3溶液、自来水、蒸馏水,然后各滴入几滴AgNO3溶液,观察现象。

然后分别再加入少量稀硝酸,观察现象。

解释或离子方程式

加入AgNO3溶

加入稀硝酸后

液后

稀盐酸

白色沉淀不溶解

Ag++Cl—==AgCl↓

NaCl

白色沉淀溶解,

有无色无味气体

生成

自来水

蒸馏水

无明显变化

2Ag++CO32—==Ag2CO3↓

Ag2CO3+2H+==2Ag++H2O+CO2↑

蒸馏水中没有氯离子

【P87习题2】

用新制的氯水进行下列实验。

滴入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

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氯水具有酸性和漂白性

滴入红墨水

红墨水褪色

氯水具有漂白性

【P90实验4-7】

将盛有SO2的试管倒立在水中,试管内水面上升。

用PH试纸测定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