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与实践.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166131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与实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与实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与实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与实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与实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与实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与实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与实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与实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与实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与实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与实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与实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与实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与实践.docx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与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与实践.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与实践.docx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开题报告

深圳市光明新区教育科学研究管理中心   刘会金

深圳市光明新区教育科学研究管理中心申报的《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经广东省教育厅审批,成为广东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立项课题;同时经深圳市光明新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被列为深圳市光明新区2011年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资助课题。

现召开课题开题论证会,并由我代表课题组作开题报告,提出本课题的研究方案,正式开展研究工作。

在此,请各位专家进行评议指导,也请课题组成员加以审议。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分析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意义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个人职业规划也就是个人为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得到顺利的成长和发展,而制定的自己成长、发展和不断追求满意的计划。

人生的价值很大程度体现为工作的价值,通过工作我们实现自我,我们的人生才会有意义。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就说过,“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深度体现在职业生涯中的劳动与创造、成就与幸福。

有什么样的职业生涯,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职业生涯规划至关重要。

从社会层面来看,我国已经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就业方式是从属于经济体制的。

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分权经济。

公司企业也好,个人求职者也好,都有自己主宰自己选择的权利。

但是现如今的就业青年,面对职业选择缺乏生涯规划和求职实务方面的知识储备,往往在就业中显得手足无措。

从我国的教育层面来看,中学的教育依然还是考试教育浓厚。

学习实用性、灵活性依然严重不足,这对于中学生的成长非常不利。

学生学习的动力就是考上好高中、好大学,对自己未来发展、人生目标基本上没有明确的把握。

考上大学之后,才知道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对未来充满不确定,产生迷茫、忧郁等不良情绪。

可能会白白浪费4年的大学人力资本投资,甚至是7年的高中大学成本。

不论是金钱上还是心理上都是无法弥补的。

所以,中学阶段是我们成长的重要时期,是我们性格品质、人生理想的塑成的关键阶段。

我们的中学教育应该在课程设计和课外活动上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

这是我们中学的社会功能和社会责任。

目前大学生转专业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并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我们和教育部有关专家相一致。

大学生所读专业是否适合自己,应该将工作做在前面。

如果初、高中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我们的压力就会小很多。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关系到国家未来人才的质量。

目前,高等学校职业指导发展很快,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心应放到基础教育阶段。

从学生层面来看,学生如果更早的能根据社会需要,综合分析自己的兴趣、性格、气质、能力、价值观来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目标,那局面会大不一样。

谚语云“如果不知你的船要去码头在那里,那么什么风都不是顺风。

”如果你不知道去哪里,通常你哪里也去不了。

提早确定目标是必须的。

亚里士多德说过,人是一种寻找目标的动物。

有了为之痴迷的奋斗目标,人就可能焕发出连自己都意想不到的巨大潜力。

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然后为之努力其实是一种幸福。

教育部有关专家认为,大学生所读专业是否适合自己,应该将工作做在前面,如果初、高中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我们的压力就会小很多。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关系到国家未来人才的质量。

目前,高等学校职业指导发展很快,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心应放到基础教育阶段。

面对大学生转专业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在此就中学阶段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

正是我国实际的国情、学情,我们决定开展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题研究,力图帮助初高中学生通过对职业、职业素质、职业能力、职业生涯规划含义、职业生涯规划特征、职业生涯规划内容、职业生涯规划意义、如今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现状、当今经济形势与求职现状、职业选择等方面的学习教育,具备一定的确定职业生涯目标,进行全面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

职业生涯规划是承载我们中学生实现理想的桥梁。

成就理想是职业活动追求的目标。

明确目标,中学生们知道自己将走向何处,就知道现在脚下的路该怎么走。

其实,设定职业生涯目标就是做最好的自己,进而制定详细的职业生涯规划行动,做好学习计划和做好职业发展计划。

切实践行,反馈修正,不断努力从而让理想成为现实。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很重视人生规划,学校、家庭、企业都很重视职业生涯规划,这其实是一种超前意识。

在国外,现阶段美国职业指导之父FrankParsons提出人职匹配理论、施恩(Schein)教授提出的“职业锚”理论风行一时。

近年,心理学家又发展了众多诸如“九形人格与职业生涯”、“16种性格与职业生涯”等相关理论。

中小学实践中,在英国有专门培养针对落实学校学生的职业教育和职业规划的志愿监管人员的项目;美国有家庭参与项目——家庭“百宝箱”,学生家长可以利用家庭“百宝箱”帮助孩子进行从童年持续到成年时期的职业生涯规划,孩子们获得的职业生涯规划技能会贯穿他们整个的职业生涯。

美国职业生涯教育从六岁开始。

美国有一个国家职业信息协调委员会(NOICC),该委员会早在1989年就组织制定、首次发布了《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

该指导方针提倡规划职业生涯教育要从六岁开始,他们把所有的人群分成四类,第一类是小学,职业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第二类是初中,职业生涯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探索。

第三类是高中,第四类是18岁以后,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的职业生涯分工。

规划要求要孩子学会对自己的兴趣、专长、特点、能力等进行“自我认识”;要进行“教育与职业关系的探索”,研究教育与职业的关系,了解职业信息的获得和使用、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工作与社会的关系等;还要学习职业决策和进行“职业规划”。

日本、新加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全面铺开。

新加坡教育部日前推出ECG网络系统,也就是“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网络系统的试验计划,帮助小学生展开职业规划。

在日本,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大学,都认识到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性,并根据其理念付诸实践。

从2006年开始,日本的《高中学习指导要领》就扩大了职业课程的选修科目,加强了生物、生命科学、制造业、通用技术类科目,对农业、工业、商业等传统职业课程进行了修改。

日本文部科学省从2000年起,用3年时间开展了专业教师培训,还为高中学校提供了职业教育课程所必要的设备、实习与实验经费。

澳大利亚高中会考中学习计划占10%。

澳大利亚的南澳政府正在进行新的教育改革,新的教育体制课程设计在高中会考中加入10%的学习计划考核,在学习计划中学生需要对未来做一个规划,鼓励学生对未来进行深入思考,选修感兴趣的课程。

加拿大的职业生涯教育重点放在中学阶段。

加拿大也是从小就开始注重培养孩子的职业观念,在小学阶段,学校就会安排不同的“职业日”邀请学生家长或社会人士到学校作职业介绍,但深入的职业生涯教育还是放在中学阶段。

第一,中学阶段一直开设职业规划课程,分阶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职业指导。

比如我女儿在温哥华UHILL中学8年级,学校开设一门课程叫“HealthandCareer”,就专门讲授学生身心健康和职业方面的知识。

前两天,她带回来一个作业,就是老师安排上一个职业规划网站(),通过测评来选出自己的职业爱好,并就最喜欢的两个职业再分别回答该职业的利与弊是什么等等。

在国外,除了鼓励学生自主发展兴趣外,对中学生进行包括性格、爱好、价值观等综合方面的测评也是职业发展教育的一部分。

第二,所有中学学校均开设丰富的选修课,学生在高中阶段就要进行自主选课。

选修课程各校会有所不同,从烹饪、缝纫、木工到电子、舞蹈、设计、艺术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有些课程是为上大学作准备,有些课程与就业有密切关系,同样折算成绩。

而国外在高中阶段,学生就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将来升学选择而有针对性地选课了,这是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实践中最重要的一环,对新来的中国高中留学生来说往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第三,所有中学都设有专职的学习顾问,负责为学生在读期间的各种选择、困惑提供咨询帮助。

国外小学有班主任,中学阶段就不再有固定的班级,也没有班主任,但学校会有一些专职的学生顾问(counselor),一般按年级配备,每个counselor负责两百个学生左右。

这样,每个学生就等于被指定了一个counselor,无论是学习困惑、选课问题、升学考虑等等,都可以与自己的counselor及时沟通、商定。

这些为我们进行课题研究提供很好的经验参考。

国外的实证研究和国内的研究存在社会背景差异,所以我们更重视国内的研究。

国内的研究多见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指导研究,中学研究目前以教育部重点课题:

“普通高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为代表的一些研究正在进行中,北京、江苏等地有个别中学也有进行一些初步性的工作,但这些研究大多数是针对高中生而言的,就初中生来说还是空白。

我们初中为侧重,初高中一体化结合的研究尚属首例,研究的顺利开展必将对初高中生毕业选择学习方向和以后的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

其他一些研究者认为我国目前的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还十分贫乏。

在理论方面,职业生涯规划往往被简化为一种理想或者目标教育,多数情况下是灌输教育,缺少从学生的心理需要角度进行研究,更没有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

在实践方面,更多地区和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通过分散的活动表现出来的。

仅有少部分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教育,是将这种思想与新课程改革相整合,以课程的形式贯彻到学校的各方面工作中,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和文化建设努力体现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教育的思想,用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教育的思想来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成才,从而建设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教育特色学校。

本课题研究将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入手,系统性对中学生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丰富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三)选题的理论意义与实际价值

1.理论意义。

如前所述,课题研究将填补我国初高中学生一体化生涯规划研究的空白,大大丰富我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

2.现实价值。

面对着每年全国数百万大学生毕业即待业的现实,如今的学习是为了什么?

未来将从事什么职业?

 理想职业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

 尽早确定自己的人生方向,对于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同时又面临人生第一个分水岭的高中生来说,值得思考。

而对于初中毕业生也存在着如何选择毕业去向,是读普通高中,还是读职业学校都是摆在他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甚至小学高年级学生都会有一些萌芽状态的生涯思考,这主要是来自家长的选择导向。

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于中学生进行适当的职业生涯规划其实并未过度提前,而恰恰是大有必要的。

事实表明,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并不一定是他的能力有多高,机缘有多好,而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职业有明确的规划,并能按照自己的规划实事求是去实现它。

因此,及早地把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到中学教育的各个阶段尤其是初中阶段,培养中学生的职业规划的能力,是顺应世界教育革新发展的需要。

同时也是满足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需要以及实现中学生自我价值的关键。

研究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让中学生进行生涯规划学习的目的,即在于帮助初中学生把握住现在,看清楚未来,促进自我了解,自我定位。

这对学生一生可持续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达成幸福人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具体说来,可帮助学生从多方面提高自己。

(1)进行人生之路规划可以发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

一份行之有效的人生之路规划将会:

1.引导个体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帮助个体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并使其持续增值;2.引导个体对自己的综合优势与劣势进行对比分析;3.使个体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4.引导个体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5.引导个体前瞻与实际相结合的职业定位,搜索或发现新的或有潜力的职业机会;6.使个体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与措施,不断增强个体的职业竞争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

(2)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增强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提升成功的机会。

生涯发展要有计划、有目的,不可盲目地“撞大运”,很多时候我们的职业生涯受挫就是由于生涯规划没有做好。

好的计划是成功的开始,古语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这个道理。

(3)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提升应对竞争的能力,实现个人价值,构建和谐社会。

当今社会处在变革的时代,职业活动的竞争非常突出。

要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保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设计好自己的人生之路规划。

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仗。

而不少应届学校毕业生不是首先坐下来做好自己的人生之路规划,而是拿着简历与求职书到处乱跑,结果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与资金,到头来感叹招聘单位,不能“慧眼识英雄”,叹息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

这部分学校毕业生没有充分认识到人生之路规划的意义与重要性,认为找到理想的工作的决定因素的是学识、业绩、耐心、关系、口才等条件,认为人生之路规划纯属纸上谈兵。

这是一种错误的理念,实际上未雨绸缪,先做好人生之路规划,磨刀不误砍柴工,有了清晰的认识与明确的目标之后再把求职活动付诸实践,这样的效果要好得多,也更经济、更科学。

实际上,等到大学毕业才进行人生规划也以太晚。

回到原点,学生从初中开始通过系统的生涯学习,学生和家长都对职业生涯形成清晰定位,实现人得其事、事得其人,能及早避免家庭、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提高家庭的幸福指数,提高就业单位潜在的生产力。

实现个人兴趣、能力、价值、事业、就业单位及家庭、社会的多赢局面。

同时,也能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消除潜在不安定隐患,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职业生涯规划的“涵义”。

生涯规划,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人生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2.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

中学阶段现在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人生观世界观正在逐渐建立起来。

因此,中学生人生之路规划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中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的是指让中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认识自我以及社会,在此基础上,确定未来从事职业的目标,制定计划,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以及条件,采取必要的行动来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的过程。

3.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很多事实都表明一个人事业的乐成,并不一定是他的能力有多高,机缘有多好,而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职业有明确的规划,并能按照自己的规划实事求是去实现它。

因此,及早地把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到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尤其是初、高中阶段,培养中学生的职业规划的能力,是顺应世界教育鼎新以及发展的需要。

4.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自我潜能”。

一份行之有效的人生之路规划将会引导个体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帮助个体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并使其持续增值;搜索或发现新的或有潜力的职业机会;使个体你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与措施,不断增强个钵的职业竞争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

5.职业生涯规划“增强个人实力”。

一份行之有效的人生之路规划将会引导个体对自己的综合优势与劣势进行对比分析;使个体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引导其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引导其前瞻与实际相结合的职业定位,

6.职业生涯规划“提升成功”。

中学生通过生涯学习,学生和家长都对职业生涯形成清晰定位,实现人得其事、事得其人,能及早避免家庭资源的巨大浪费,提高家庭的幸福指数,可以提高就业单位潜在的生产力。

实现个人兴趣、能力、价值、事业、就业单位及家庭、社会的多赢局面。

同时,也能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消除潜在不安定隐患,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发展心理学理论。

中学阶段属于青年早期,处于青年早期的学生将开始发现他们的兴趣和能力,并且感知他们适合哪一种工作。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中学阶段学生的个性基本形成,基本的人格类型接近成年,在人格类型正在形成,接近稳定的时候发掘自己的职业潜质,并在这个时候就为自己制定一套长远、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非常重要。

2.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美国生涯规划集大成者,理论大师舒伯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认为中学阶段属于职业发展的探索试验期,这个时期是综合认识和考虑自己的兴趣、能力与职业社会价值、就业机会,开始进行择业尝试。

他提出的“职业自我概念”“生涯发展阶段”“生涯彩虹图”有很大的指导价值。

美国职业指导之父,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FrankParsons)提出的人职匹配理论。

理论核心是人与职业的匹配。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系列独特的特性,并且可以对其进行客观而有效的测量,每个人独特的特质又与特定的职业相关联。

个性特征与工作要求之间配合的越紧密,职业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选择职业的3大要素:

一是应该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价值观、能力、兴趣、性格、局限和其他特征。

第二是应该清楚的了解职业成功的条件,所需知识,在不同的职业工作岗位上所占有的优势、不利和补偿、机会和前途。

三是上述两个条件的平衡。

美国心理学家鲍丁提出的心理动力理论;金斯伯格的生涯阶段发展理论;克朗伯兹推出的社会学习理论都有一定指导意义。

霍兰德的职业性向理论把千差万别的人归纳为现实型、常规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6个基本人格类型。

环境同样分为6种类型。

“合适性”是其类型理论最重要的假设。

施恩(Schein)教授提出的“职业锚”理论,认为当一个人不得不作出选择时,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职业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

找出个人职业决策的核心职业价值观至为重要。

近年,心理学家又发展了众多诸如“九形人格与职业生涯”、“16种性格与职业生涯”等相关理论,这些为我们进行课题研究提供很好的理论参考。

3.国家政策依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年)提出,中学教育要“采取多种方式,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

四、课题研究目标

在中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加入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让学生尽早的了解自己的特长和发展方向,从小学高级的教学思想中渗透体现,最好从初中毕业开始开展系统教育,让学生逐步学会使自己的选择切合自我的实际,科学规划人生,创造幸福人生!

五、课题研究主要问题、难点及主要研究方法

1.课题研究主要问题、难点。

研究的主要内容:

(1)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

让学生在初中毕业的时候能够了解自己的特长和选项,研究出具有操作性强的指导手册,指导初中毕业生正确选择高中就读意向,改变千军万马过普通高中这条独木桥。

(2)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

从高一下学期开始就能够让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的特长,心里对将来职业的希望,结合自己的本身特点选择选科。

研究出针对高中生选取科设计和职业偏向的操作性强的指导手册。

研究的重点:

(1)人生生涯规划的涵义,研究出具有较强实践性的指导手册,让学生、家长读后具有明确的认识,能够答疑、释问。

(2)人生生涯规划的理论建构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要在研究过程中不断的进行修正,调整,让人生生涯规划意识通过我们的研究能够顺利的进入到每一个中学生的心中,甚至扩大到小学部分学生之中。

理论的研究要通俗,同时也要具有一定的高度。

(3)初中、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手册是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开发的重点,要按时、完善的完成。

(4)论著《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建构在理论与实践研究基础之上的一项重要成果。

2.研究的思路与主要方法。

本课题研究将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同时采用文献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和经验总结等研究方法,确保课题的科学性,并力求有所创新。

(1)行动研究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是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区各中学的教育教学实践开展行动研究,在新区范围内开展“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培养中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构建体现我区办学特色的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教育体系,建设“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教育”特色教育。

(2)文献法:

文献法主要应用在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查阅国内外文献中关于“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等问题的论述,正确掌握“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教育”的内涵以及研究现状等,使整个研究的概念体系建立在一个可靠的理论基础之上。

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课题的研究范畴和目标,并不断的完善和充实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教育的内容,使之具有鲜明的学校特色。

(3)调查法:

在课题研究的各个阶段,要多次运用调查法。

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一是要了解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和问题,有针对性的修改研究方案,丰富研究内容;二是通过前后两次的调查和统计分析,总结研究成果。

(4)测验法: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为了对学生的某些行为状况或能力、成就、个性、兴趣、动机、态度、观念及心理需要等进行定性定量的测量,我们要采取测量法。

这可以相对准确的对学生的各种特性进行评估、诊断和预测。

(5)个案研究法:

在课题研究中,通过筛选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个案,组成个案研究小组,有针对性的开展特别辅导,并实行跟踪研究,并完成个案研究报告,进一步完善和丰富课题研究的内容。

(6)经验总结法:

对查找到的资料和文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整理,采集和总结新区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教育”行动研究中形成的经验,积淀课题研究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在全区范围内推广实施,将“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教育”做成一个成功的教育思想,并争取在最大程度上取得社会实效,让更多的学生受益打造成我区鲜明的办学特色。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及具体安排

具体研究阶段时间安排:

1.2010年12月准备阶段,组建成课题组,选择相关学校,相关人员,分工明确。

让课题组成员按照分工进行相关的理论准备、实践材料收集、网上搜索相关资料。

2.2011年1月起,进行课题的前期论证,材料整理,调查问卷等环节。

4月成申报,同时一边申报一边开展研究。

3.2011年10月起,进行阶段总结,中期成果二个手册初稿形成;

4.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进行课题研究的后期相关工作,开展结题前的准备工作;

5.2012年12月进行课题研究的结题工作与鉴定工作,整理总体成果,编制著作编写计划。

6.2013年8月,终结成果论著《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正式出版。

7.2013年8月以后,课题研究第一阶段正式结束,进行下一轮的滚动研究。

七、预期完成的成果形式及最终完成时间

预期最终成果形式为手册、论文和专著,2012年12月全部完成。

1.《初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手册(1万字);

2.《高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手册(1万字);

3.论文《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的理论与实践》(1.5万字);

4.专著《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25万字)。

八、预期成果的创新之处

1.本课题着重研究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注重操作性研究。

目前关于中学生的生涯教育研究还很少,而结合初高中一体系统性生涯规划教育几乎没有。

2.本课题的研究将结合一系列国内外应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注重心理精神层面的提升,进行应用于学生生涯规划的实用性研究。

3.本课题的研究将结合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注重结合让学生了解国家产业布局、了解前沿科技发展走向、了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

注重前瞻性建设,让学生人生建功立业的规划与国家社会需要高度结合。

4.本课题的研究以一个区,3所初中,两所高中的2万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成果极具普遍性意义,利于推广。

同时,挂牌“深圳市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的课题主持人为首的较强科研团队,为课题研究质量提供关键保证。

九、课题经费的筹措与管理

抓好基础教育是新区发展的头等大事,新区领导高度重视。

为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新区相关部门为本课题研究提前设置了预备资金,主要为了便于购买图书、考查学习、会议培训、调查研究、资料印刷、宣传设施等各项经费共计30万元。

具体分配按照经费使用计划三年内使用。

另外,校园文化硬件建设的资金由新区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