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分子动理论和内能阶梯训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168537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3.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分子动理论和内能阶梯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初中物理分子动理论和内能阶梯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初中物理分子动理论和内能阶梯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初中物理分子动理论和内能阶梯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初中物理分子动理论和内能阶梯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初中物理分子动理论和内能阶梯训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初中物理分子动理论和内能阶梯训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初中物理分子动理论和内能阶梯训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初中物理分子动理论和内能阶梯训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初中物理分子动理论和内能阶梯训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初中物理分子动理论和内能阶梯训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初中物理分子动理论和内能阶梯训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初中物理分子动理论和内能阶梯训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初中物理分子动理论和内能阶梯训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初中物理分子动理论和内能阶梯训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初中物理分子动理论和内能阶梯训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初中物理分子动理论和内能阶梯训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初中物理分子动理论和内能阶梯训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初中物理分子动理论和内能阶梯训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初中物理分子动理论和内能阶梯训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分子动理论和内能阶梯训练.docx

《初中物理分子动理论和内能阶梯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分子动理论和内能阶梯训练.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物理分子动理论和内能阶梯训练.docx

初中物理分子动理论和内能阶梯训练

初中物理分子动理论和内能阶梯训练

(每题10分,共100分;完成时间30分钟)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1.物质是由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和。

*2.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现象。

这一现象间接的说明:

**3.关于扩散现象,下面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在气体和液体之间才发生扩散现象

B.扩散现象说明了,构成物质的分子总是在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运动

C.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间有力的作用

D.扩散现象与温度的高低无关

**4.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当温度降低,内能随着。

冰冷的冰块具有内能,当温度升高,内能随着。

将该冰块从一楼移动到四楼,它的内能将。

知识的应用

**5.下列社会实践中的实例,不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2001年武汉市中考题)

A.洒水的地面会变干B.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了咸味

C.扫地时,尘土飞扬D.房间里放了一篮子苹果,满屋飘香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能是分子热能和分子动能的总和

B.物体运动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内能就越大

C.在水平地面上静止的0℃的冰块不具有内能和机械能

D.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但不一定有机械能

**7.一块咸菜,放在水里泡一段时间,就会变淡了,这是因为

知识的拓展

***8.洗衣服时,洗衣粉在冷水中需很长时间才能溶完,而在热水中很快就能溶完,这是因为。

***9.有一铁块的温度降低了,则()。

A.它一定是放出了热量B.它一定是对外做了功

C.它的内能一定减少了D.它的机械能一定减少了

***10.在下列常见的生活事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壁会发热

B.冬天写作业时手冷,用嘴向手上呵呵气

C.喝很热的茶时,先向水面上吹吹气

D.阳光下,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温升高

(2003年江苏泰州中考题)

 

分子动理论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1.分子动理论指出:

物质是由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

[1.0]

*2.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同时也表明分子间有。

[0.5]

**3.将煤堆放在墙角处一段时间,发现涂在墙角处的石灰变黑了,这是现象,它说明了固体物质的分子也是。

[0.5]

**4.分子间既有力又有力。

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r0时,力起主要作用;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r0时,力起主要作用。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5]

**5.1cm3的水中含有3.35×1022个水分子。

1cm3水的质量是g,一个水分子的质量是g。

[2.5]

**6.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0.5]

A.只有气体和液体才能发生扩散现象

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很小的

C.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其中气体扩散最显著

D.扩散现象使人们直接看到了分子的运动

**7.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0.5]

A.久打扫房间时灰尘飞扬

B.水从高处流向低处

C.放在空气中的铁器过一段时间生锈了

D.在一杯水中放些盐,一会儿整杯水变咸了

**8.向装有清水的杯子里滴一滴红墨水,过一会儿整杯水都变成了淡红色,这是因为()。

[0.5]

A.红墨水在清水中流动B.红墨水遇到清水会褪色

C.水的无规则运动D.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9.把装满空气的瓶子倒扣在装满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瓶口间先用玻璃隔开。

当抽掉它们之间的玻璃片后,可以看到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颜色渐渐变淡,最后两瓶中气体的颜色变得完全相同。

这是因为()。

[1.0]

A.二氧化氮比空气密度大B.两种气体之间形成了对流

C.气体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二氧化氮分子很小

**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0.5]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B.分子是很小的

C.一粒灰尘就是一个分子D.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的

**11.下列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在运动的是()。

[0.5]

A.食盐在水中溶化,水变咸了

B.冬天,人嘴里呼出的“白气”上升

C.水从高处流到低处

D.扫地时灰尘飞扬

**12.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运动的是()。

[0.5]

A.箱子里放几颗樟脑丸,过几天整个箱子里都充满樟脑味

B.在楼下,能闻到楼上人家的饭菜香味

C.晒衣服时,水蒸发,衣服变干了

D.汽车驶过,公路上扬起灰尘

**1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0.5]

A.扩散现象不仅发生在气体之间,液体之间、固体之间也会发生扩散现象

B.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很小

C.扩散现象表明分子间是有空隙的

D.扩散现象表明分子是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

知识的应用

**14.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

将盐放入水中,能使水变咸,这是现象,这一现象表明。

[1.0]

**15.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

[0.5]

**16.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0.5]

A.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拉断铁丝B.用胶水能把两张纸粘合在一起

C.固体能保持一定的形状D.磁铁能吸引铁钉

**17.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着斥力的是()。

[0.5]

A.铁棒折断后不能自然对接在一起B.固体很难被压缩

C.气体容易被压缩D.磁铁与磁铁之间有时相互排斥

**18.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0.5]

A.分子间存在着一个平衡位置,在此位置时分子间既没有引力也没有斥力

B.当物体被压缩时,分子间只有斥力

C.当物体被拉长时,分子间只有引力

D.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总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的

**19.一根钢棒很难被压缩,也很难被拉长,其原因是()。

[0.5]

A.分子太多B.分子间没有空隙

C.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20.将红墨水滴人清水中,会使整杯清水变红,这是由于()。

[0.5]

A.水流动的结果B.分子不停地运动的结果

C.分子间有引力的结果D.分子间有斥力的结果

**21.将10ml的水与10ml的酒精相混合,混合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小于20ml,这表明()。

[0.5]

A.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B.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

C.分子之间有空隙

D.分子是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

**22.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0.5]

A.当分子间的距离等于平衡时的距离时,分子间就不存在作用力

B.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时的距离时,分子间只有引力

C.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时的距离时,分子间只有斥力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3.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的距离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1.0]

A.固体、液体、气体B.气体、液体、固体

C.固体、气体、液体D.液体、固体、气体

**24.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1.0]

A.分子间的引力增大,斥力减小

B.分子间的斥力增大,引力减小

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

D.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引力大于斥力

**25.一根纱线容易拉断,—根铜丝不容易拉断,这一现象说明()。

[0.5]

A.纱线分子间不存在引力,铜丝分子间有引力

B.纱线分子间的引力比铜丝分子间的引力小

C.纱线分子间有斥力,铜丝分子间不存在斥力

D.纱线分子间引力小于斥力,铜丝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

**26.气体容易被压缩,是因为()。

[0.5]

A.气体分子间没有作用力B.气体分子间隙大,分子间作用力很小

C.气体分子间的引力大D.气体分子之间没有斥力

知识的拓展

**27.把两块表面刮净的铅压紧,它们便结合在一起,这是由于。

在室

温下放置五年后再将它们分开,可以看到它们相互渗入约1mm深,这属于现象,

它表明固体分子也在。

[1.0]

**28.两块纯净的铅压紧后会结合在一起,而将一块打破的玻璃细心地按原样拼凑,且

施加一定的压力,结果并不能合成一块,其原因是()。

[0.5]

A.玻璃分子间不存在引力B.对接处玻璃分子间距离较大,引力很小

C.玻璃一旦破了就相互排斥D.玻璃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

***29.用分子动理论解释大气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0.5]

A.大气压强是由于气体分子之间存在斥力的缘故

B.大气压强是由于气体分子之间存在引力的缘故

C.大气压强是由于器壁附近分子的引力和斥力同时作用的结果

D.大气压强是由于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器壁的结果

***30.橡皮筋被拉长时,橡皮筋的()。

[0.5]

A.分子间引力增大而斥力减小

B.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大于引力

C.分子间距离增大,密度减小

D.分子运动的速度减小,对外表现为引力

***31.为什么拉断一张纸所用的力比撕破同一张纸所用的力要大?

[1.5]

 

内能内能的改变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能和分子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

[1.0]

*2.物体里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

[0.5]

*3.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分子无规则运动,具有的内能。

温度降低,它的内能。

[1.0]

*4.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会。

内能的单位是。

[1.0]

*5.摩擦生热的过程实质上是能转化为能的过程。

[0.5]

*6.锯木头时,锯条会变热。

这是由于做功,使锯条的内能,温度。

[1.0]

*7.压缩气体时,气体的内能会,气体膨胀时,气体的内能会。

[0.5]

*8.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

两个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存在,在热传递过程中从物体传到物体,或从物体的部分传到部分,一直继续到时为止。

[1.5]

*9.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的内能,叫做了热量,低温物体的内能,叫做了热量。

[1.5]

*10.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的单位是。

[0.5]

*11.物体的内能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0.5]

A.物体运动的速度B.物体的温度

C.物体所处的高度D.物体的运动速度和

**12.当物体的温度降到0℃时,物体中()。

[0.5]

A.所有分子全部停止运动

B.所有分子仍然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C.有一部分分子停止运动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13.烧红的铁块在冷却过程中,它具有的内能()。

[0.5]

A.减小B.不变C.增大D.无法确定

**14.一杯水温度从10℃升高到20℃的过程中,水的内能()。

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确定

**1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1.0]

A.温度越高的物体中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快

B.温度越高的物体内能一定越大

C.温度越高物质的扩散越快

D.温度越高的液体蒸发越快

**16.给自行车轮胎打气,当用力将活塞向下压时()。

[1.0]

A.筒内空气对外做功,内能减小

B.筒内空气对外做功,内能增大

C.外界对筒内空气做功,筒内空气内能减小

D.外界对筒内空气做功,筒内空气内能增大

**17.下面各实例中,不属于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1.0]

A.用锉锉铁块,铁块变热B.酒精涂在手背上,会觉得凉快

C.钻木取火D.两手相互搓搓,会觉得暖和

**18.在试管中装一些水,用软木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把软木塞冲开。

在软木塞被冲开的过程中()。

[1.0]

A.水蒸气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减小B.水蒸气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增大

C.水蒸气膨胀对外做功,内能不变D.外界对水蒸气做功,水蒸气内能增大

**19.木块从斜面顶端匀速滑到斜面底端,在此过程中,木块的()。

[1.0]

A.动能减小B.动能增大

C.机械能不变D.机械能减小,内能增大

**20.锯条在锯木头时温度会升高。

对此,下列说法中确切的是()。

[1.0]

A.人手的拉力对锯条做功,使锯条内能增大

B.木头对锯条的摩擦力做功,使锯条内能增大

C.锯木头时,锯条对木头有压力,压力做功使锯条内能增大

D.锯条对木头有压力,木头对锯条有支持力,支持力做功使锯条内能增大

**21.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了,其原因是()。

[1.0]

A.一定是物体对外做了功

B.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C.一定是物体吸收了热量

D.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22.两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

[1.0]

A.它们具有的内能不等B.它们的温度不等

C.它们必须相互接触D.它们具有的热量不等

**23.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大了,那么()。

[1.0]

A.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且温度一定升高了

B.物体一定对外做了功,且温度一定升高了

C.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且温度一定升高了

D.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24.下列各例中,属于用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是()。

[1.0]

A.用打气筒打气,筒内气体变热B.擦火柴使火柴燃烧

C.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被晒热D.用锯子锯木头,锯条温度会升高

**2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0]

A.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它内能的改变越大

B.只有做功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C.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一定多

D.做功和热传递总是等效的

**26.一杯热水放在空气中,慢慢变凉了,这是因为()。

[1.0]

A.热水的温度传到空气中去了

B.热水对外做功,内能减小了

C.热水的内能传给了空气,本身的内能减小了

D.热水放出了热量,它的热量减少了

知识的应用

**27.在空中飞行的子弹具有能和能,还具有能。

子弹落地静止时,以上三种能中不为零的是能。

[1.0]

**28.用气筒给自行车轮胎打气,一会儿筒壁变热。

这主要是由于迅速压缩活塞时,活塞对筒内空气,使空气的内能,温度,并传热给筒壁的缘故。

[1.5]

**29.在一段金属丝的某处反复弯折数次,弯折的地方温度会,这是因为。

[1.0]

**30.摩擦生热说明了克服摩擦做功时,物体的内能,温度。

[0.5]

**31.冬天,手冷时可以捂热水袋取暖,也可以两手搓搓取暖.前者是用的方法改变内能的,后者是用的方法改变内能的。

[1.0]

**32.指出下列“热”字的含义。

[1.5]

(1)今天天气真热的“热”是指;

(2)摩擦生热的“热”是指;

(3)晶体熔化要吸热的“热”是指。

**3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0]

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具有的内能也越大

B.物体离地面的高度越高,具有的内能越大

C.物体的温度升高,具有的内能增大

D.物体的温度为0℃时,具有的内能为零

**34.物体的温度升高了,这表明()。

[1.0]

A.物体内分子运动加剧,内能增大了

B.物体内部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大了,内能增大了

C.物体内部每个分子的内能增大了,所以总内能增大了

D.物体内部分子的距离增大了,物体的机械能增大了

**35.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0]

A.运动的物体具有内能,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

B.热的物体具有内能,冷的物体没有内能

C.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D.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一定多

**36.关于分子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0]

A.一切物体里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0℃时物体里所有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

C.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其内部分子的热运动也越剧烈

D.物体的温度越高,表明它内部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37.关于内能和机械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0]

A.具有内能的物体一定具有机械能

B.内能大的物体具有的机械能也一定大

C.物体的机械能可以为零,而它的内能不可能为零

D.物体的内能和机械能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38.加热试管中的水,使水沸腾,水蒸气会把原先塞住的软木塞冲开,这是()。

[1.0]

A.克服摩擦做功B.压缩气体做功

C.气体膨胀做功D.水蒸气的温度做功

**39.在一个一端封闭、另一端装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块浸有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地压下去,棉花就会燃烧,这是因为()。

[1.5]

A.筒内空气对外做功,空气内能减小,温度升高

B.筒内空气对外做功,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C.活塞对筒内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减小,温度升高

D.活塞对筒内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40.下列各实例中,属于克服摩擦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大的是()。

[1.5]

A.用铁锤敲打石块,石块发热B.钻木取火

C.爆竹点燃后腾空而起D.火药的燃气把子弹从枪膛中推出

**4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0]

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一定多

B.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

C.热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到内能少的物体

D.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

**42.一个物体的内能减小了,则()。

[1.0]

A.物体的温度一定降低B.物体一定对外做了功

C.物体一定放出了热量D.以上说法都不对

**4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1.0]

A.物体的温度升高,具有的内能一定增大

B.物体的温度不变,具有的内能一定不变

C.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D.用“功”或用“热量”都可以量度物体内能的改变

**44.下列现象中,不是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1.0]

A.冬天,在火炉旁取暖B.在煤炉上烧水

C.用锉子锉铁块,铁块变热D.冬天,用热水袋取暖

**45.当一个物体的温度降低时()。

[1.0]

A.物体一定放出了热量B.物体一定对外做了功

C.以上两种都有可能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4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0]

A.只有对水加热,水温才会升高

B.物体内能的改变量,只能用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来量度

C.热量就是内能

D.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那么它的内能也一定变化

知识的拓展

图11-1

**47.在如图11-1所示的实验中,在向瓶内打气使瓶塞跳起的瞬间瓶中出现了雾,这是因为()。

(2000年陕西省中考题)[1.0]

A.瓶塞跳起时,瓶外的水蒸气进入瓶内成为水珠

B.由于打气而加速了瓶中水的蒸发

C.瓶内空气因对瓶塞做功而内能减少,使瓶内水蒸气液化

D.瓶内空气推动瓶塞做功,内能增大,水蒸气增加

**48.给自行车胎打气,当用力将活塞向下压时()。

[1.5]

A.筒内空气对外做功,空气内能减少

B.筒内空气对外做功,空气内能增加

C.活塞对筒内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增加

D.活塞对筒内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减少

**49.下列事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1.0]

A.水壶中的水沸腾后,壶盖被水蒸气顶起

B.两手相互摩擦,手心变热

C.用气筒给自行车胎打气时,气筒会发热

D.流星与空气摩擦生热、发光

***45.如图11-2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软木塞塞住,拿到酒精灯上加热使水沸腾起来,水蒸气会把木塞冲出去。

从能量转化和转移的角度可用下边三句话来概括:

(甲)水和水蒸气吸热,内能增加;(乙)酒精燃烧,酒精的化学能转化成热能,传给水和水蒸气;(丙)水蒸气对木塞做功,内能转化为木塞的机械能。

以上三句话正确的顺序是()。

[2.5]

图11-2

A.(甲)、(乙)、(丙)B.(乙)、(丙)、(甲)

C.(乙)、(甲)、(丙)D.(丙)、(乙)、(甲)

***46.开启啤酒瓶盖瞬间伴有“嘭”的一声,瓶口有一股

“白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5]

A.瓶内外温度相等,啤酒内能不变

B.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啤酒内能增加

C.瓶口“白烟”是瓶内CO2液化形成的

D.瓶口“白烟”是瓶口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2001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题)(注:

本题解法请参考《举一反三解题经典·初中物理》第87页)

[参考答案]

检测题

1.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引力,斥力2.扩散,分子之间有间隙3.B4.减少,增加,不变5.C6.D7.咸菜中的盐分不断向水中扩散8.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9.C10.A

分子动理论

1.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引力和斥力2.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间隙3.扩散,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4.引,斥,斥,引,减小5.1,3×10-236.C7.D

8.D9.C10.C11.A12.D13.B14.引力,扩散,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15.分子间有斥力16.D17.A18.D19.C20.B

21.C22.D23.A24.D25.B26.B27.分子间有引力,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28.B29.D30.C31.拉一张纸比撕同一张纸时所要克服的分子间的引力多些

内能内能的改变

1.动,势,内能2.热运动3.剧烈,增加,减少4.增加,减少,J5.机械,内6.克服摩擦,增加,升高7.增加,减少8.温度差,热量,高温,低温,高温,低温,温度相等9.减少,放出,增加,吸收10.能量,J

11.B12.B13.A14.A15.B16.D17.B18.A19.D

20.B21.D22.B23.D24.C25.A26.C27.动,重力势,内,内28.做功,增加,升高29.升高,对金属丝做功使其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30.增加,升高31.热传递,做功32.温度,内能,热量33.C34.A

35.C36.D37.C38.C39.D40.B41.D42.D43.B

44.C45.C46.D47.C48.C49.A50.C51.D

初中物理声现象阶梯训练

(每题10分,共100分;完成时间30分钟)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1.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速度是340m/s,合km/h。

*2.在声现象中,音调高是指声音的高,响度大是指声音的大。

*3.不同的发声体即使发出音调和响度都相同的声音,人们的听觉依然可以根据的不同将它们区分开来。

**4.常有这种情况,人还毫无察觉的时候;狗、猫却已经竖起耳朵警觉地谛听,这是因为()。

A.狗、猫比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广B.人比狗、猫的听觉频率范围广

C.狗、猫比人的发声频率范围广D.人比狗、猫的发声频率范围广

知识的应用

**5.在地球上做这样的实验:

一人在一根较长的空心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另一人在钢管的另一端耳朵贴近管口会听到两次声音。

两次响声的时间间隔一定大于s以上;后一次听到的响声是经传来的,其理由是。

若在月球上做同样的实验,另一端的人会听到次声音。

原因是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月球上的宇航员交谈时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B.优美动听的乐曲一定不是噪声

C.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与温度有关

D.人对着高墙喊一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