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国际投资主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168698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国际投资主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三章国际投资主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三章国际投资主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三章国际投资主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三章国际投资主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第三章国际投资主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第三章国际投资主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第三章国际投资主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第三章国际投资主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第三章国际投资主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第三章国际投资主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第三章国际投资主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第三章国际投资主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第三章国际投资主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第三章国际投资主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第三章国际投资主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第三章国际投资主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第三章国际投资主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第三章国际投资主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第三章国际投资主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章国际投资主体.docx

《第三章国际投资主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国际投资主体.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三章国际投资主体.docx

第三章国际投资主体

第三章国际投资主体

第一节国际直截了当投资主体----跨国公司

一、跨国公司的构成要素及其特点

(一)构成要素

跨国公司的概念众说纷纭,但对构成要素达成一致,构成的三个差不多要素:

1、是一个工商企业,组成那个企业的实体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经营业务,而不论其采取何种法律形式经营,也不论其在哪一个经济部门经营。

2、在一个决策体系中经营治理,能通过一个或几个决策中心采取一致决策和共同战略;

3、个个实体通过股权或其他方式联系起来,其中一个或多个实体有可能对别的实体施加重大阻碍,专门是与其他实体分享知识资源和分担责任。

本教材认为:

跨国公司是指依靠雄厚的资本和先进的技术,通过对外直截了当投资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设立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销售活动的大型企业。

跨国公司一样由设在母国的母公司和设在国外的子公司构成。

(二)特点

1、生产经营活动的跨国化。

---差不多特点

实行生产资料支配权在国际范畴内的高度集中与生产单位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相结合的原则。

2、实行全球性战略和集中治理。

3、公司内部一体化原则

以母公司为中心,把遍布全球的分支机构和子公司统一为一个整体。

所有的国内外子公司或分支结构的经营活动都必须服从总公司的利益,在总公司的统一指导下,遵循一个共同的战略,合理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及各种资源。

依照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依照公司业务性质、产品结构、地区分布、风险程度等在全球范畴内实行统筹安排。

一体化的具体内容:

(1)生产一体化:

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各个子公司充分享受总公司或其他子公司的生产设备、原材料、技术、人员等。

(2)新技术和新产品一体化:

总公司和各个子公司依照各自的特点,统一安排新技术的研发,进行新产品的研究和推广,关键性高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集中于总公司。

(3)营销一体化:

总公司和各个子公司共享销售网络、销售渠道、储运设备、广告宣传和销售人员;

(4)采购一体化:

总公司和各个子公司实行统一采购,以利于形成一定的垄断。

(5)技术人才一体化:

总公司和各个子公司之间人才灵活流淌,充分发挥人才优势。

(6)财务一体化:

总公司和各个子公司之间即时融通资金,以降低财务费用,减少税收支出。

4、跨国公司具有无限的向外扩扩张能力。

图3—1

二、跨国公司的进展状况

(一)早期雏形

(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跨国公司

(三)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的跨国公司(68-69自学)

(四)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跨国公司

当前全球拥有6.5万家跨国公司,操纵着8.7万家外国公司。

2001年的销售额为19万亿美元,是同时期出口额的2倍。

对外投资存量从1990年的1.7万亿美元上升到6.6万亿美元。

跨国公司的国外分支机构目前分别占全球GDP的1/10和全球出口的1/3。

跨国公司操纵了世界90%以上的对外直截了当投资,是外商直截了当投资的要紧载体。

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表现的特点:

1、跨国并购成为对外直截了当投资的主流。

表现为:

跨行业的混合兼并和行业内的横向兼并。

其中横向兼并更具有代表性,涉及银行、电信、石油、汽车、制药等行业。

存在大鱼吃大鱼、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鱼现象。

但以善意兼并、强强联合为要紧特点。

2、跨国公司跨国化程度不断提高,战略联盟的模式日益明显。

联合国确定跨国化指数的三个指标:

跨国公司在国外的资产占总资产总值的比重、国外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重、国外雇员总数占总雇员数的比重。

世界前100位的跨国公司的跨国化程度专门高。

1996年,雀巢指数为96%,瑞士罗氏制药、英荷合资的联合利华为87%。

世界前25位平均为60.3%。

90年代以来,大约60%的跨国公司差不多建立了战略联盟。

在这些战略联盟中,研发型占80%。

联盟的特点是:

(1)伙伴关系只局限于某个或某些特定领域,并明确提出合作的战略目标;

(2)伙伴间在合作中是对等的,通过共同投资,对等购买对方股权,各自提供所享有的技术优势,共担风险,共享利益;

(3)双方保持着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

联盟发生的缘故是:

科技进步和生产国际化程度的提高。

3、科技性资源开发的全球性

跨国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

当今的跨国公司以其雄厚的资金进行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制和开发,他们在拥有绝大部分技术发明和创新的同时,几乎操纵了全球的技术贸易。

地区要紧集中在发达国家,领域要紧是制药、通讯电子、化工、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

三、跨国公司的投资活动

跨国公司的投资活动要紧有:

并购和创建企业。

并购:

跨国公司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渠道进行兼并或收购并依照东道国的法律取得某现有企业的部分或全部所有权。

创建:

外国投资者依照东道国的法律在东道国境内设立部分或全部股权归其所有的企业。

近几年跨国公司的投资活动的要紧特点:

(1)对外直截了当投资要紧国家的相对地位发生变化。

2001年,美日欧占跨国直截了当投资的83%。

中国最大的12家跨国公司操纵着超过300亿美元的国外资产,拥有2万名国外职员。

(2)对外投资规模庞大。

由几十亿甚至到上百亿美元,成为无形的“庞大帝国”。

(3)对外投资的区位配置明显倾向于发达国家。

(4)发达国家吸取外资的行业以服务业为主,进展中国家则集中在制造业部门。

(5)对外直截了当投资与国际贸易、国际技术转让相交错,多维并进。

(6)企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部分地取代了原有的国际分工。

四、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

价值链:

企业组织和治理与其生产和销售的产品与劳务相关的各种价值增值行为的链节的总和,每一价值增值行为构成了价值链上的一个链节。

企业基础结构

人事资源治理

科学技术开发企业的辅助性增值活动

采购治理

差不多增值活动:

来料储运生产加工成品储运市场营销售后服务

经营战略:

对不同价值增值活动的国际区位选择和对企业所操纵的各类实体所进行的一体化程度的选择。

(一)职能一体化战略演变:

对各项职能所做的一体化战略安排

1、独立子公司战略:

在东道国经济环境中比较独立运作的子公司。

母子公司的联系要紧是通过所有权操纵,其他联系还包括转移技术和提供长期资金。

独立子公司能够看成母公司的缩影。

2、简单一体化战略:

跨国公司要紧通过寻求外源来参加国际化生产。

一些活动在东道国进行,要紧是利用东道国与跨国公司价值链有关部分的区位优势。

在专门大程度上,外源化是成本驱动的结果。

3、复合一体化战略:

在任何地点营运的任一子公司都能够独自地与其他子公司或母公司一起,为整个公司行使职能。

每一步经营的价值依据其对整个价值链的奉献来评判。

该战略实施的前提是公司具有将生产或供应转移到任何一个更能获利的地点的能力。

(二)区域一体化战略演变:

对其所操纵的各类实体在地域范畴和地理联系上所做的一体化战略安排。

1、多国战略:

一个子公司要紧服务于一国的东道国市场,而跨国公司母公司则在不同的市场操纵几个子公司。

贸易壁垒的存在,迫使跨国公司如此做。

2、区域战略:

是为了适应区域化国际生产的要求。

区域化国际生产体系包括在某一地区各东道国设置的子公司和作为供应商和分包商的非本系统公司。

产品最终组装能够安排在该地区的任何国家,其要紧市场也是同一地区。

政策变化是刺激跨国公司采取区域战略的要紧缘故。

3、全球战略:

意味着跨国经济行为在更广泛的地理范畴内扩展,还包括跨国公司为利用经济增长和需求趋同而与其他公司进行有效竞争打进世界大市场的方法。

五、跨国公司的筹资治理

(一)筹资的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

指各种资本来源的构成。

通常表现为短期资本与长期资本的比例,股权资本与债务资本的比例。

1、长短期资本的比例(取决于跨国企业的资产构成状况和财务主管人员的偏好)

若主管人员偏好较高酬劳,将会保持较多的流淌资产,筹资时较多的采纳短期资本。

若主管人员偏好风险较低,将会保持较少的流淌资产,筹资时较多的采纳长期资本。

大致分为三种融资决策:

套头型、保守型、激进型融资决策

融资决策类型

短期资产

长期资产

套头型

短期资产由短期资本来融通;长期资产由长期资本来融通

保守型

(风险小)

部分短期资产由短期资本来融通;

其余部分短期资产和所有长期资本由长期资产来融通

激进型

(风险大)

部分长期资产由长期资本来融通,所有短期资产和其余的长期资产由短期资本来融通。

举例1:

假设某跨国公司资产合计为100万美元。

其结构为:

短期资产30万美元,长期资产70万美元。

此外,该公司息税前收入为25万美元。

短期资本成本率为5%,长期资本成本率为15%。

现假定三种融资决策:

 

不同融资决策下的资本结构

单位:

万美元

资产结构

融资决策

资本结构

短期资本

长期资本

资本和计

短期资产

30

套头型融资

30

70

100

长期资产

70

保守型融资

20

80

100

资产合计

100

激进型融资

40

60

100

 

不同融资决策下的有关指标

融资决策

各种指标

综合资本成本

投资酬劳率

流淌比率

套头型融资

12%

13%

1:

1

保守型融资

13%

12%

1.5:

1

激进型融资

11%

14%

0.75:

1

与长期融资相比,短期融资的要紧特点:

财务风险大;成本较低、公司利益较多。

2、股权资本与债权资本的比例

财务杠杆:

指由于跨国公司的举债息税前收益的变动引起股权资本收益的相对变动。

也确实是说,在相同的息税前收益下,由于股权资本与债务资本的不同比例而带来的公司税后股本收益的变化。

财务杠杆=

,又称杠杆系数或负债系数。

(1)财务杠杆作用的原理

假如企业的资产收益率(在支付债务资本的利息和缴纳所得税之前,企业的利润与全部资产额的比率)高于债务资本的成本率(即债券或借款的利率),那么,提高债务占总资产的比率将会使企业的股本收益率有更大幅度的提高,杠杆比率越高,

股本收益率提高的幅度越大;假如资产收益率低于债务资本的成本率,那么杠杆作用的后果也会恰恰相反。

此外,假如股权资本成本与债务资本成本均不变,那么提高杠杆比率能够降低企业资本总额的加权平均成本。

举例2:

假定某跨国公司全部资产为400万美元,其付息及纳税前收益有差、中、好三种情形,差的收益为20万美元,中等收益为81万美元,好的收益为120万美元。

利率为10%,所得税税率为40%。

假定债务占总资本的比率也有三种情形,分别是0%、50%、75%。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形下,不同的负债比率在不同的盈利状态下对股本收益率的阻碍:

 

杠杆系数为0%

单位:

万美元

项目

可能的盈利状况(杠杆系数为%)

付息及纳税前收益

20

80

120

全部资产(400)收益率

5%

20%

30%

减:

利息支出

0

0

0

应纳税的所得

20

80

120

减:

所得税

8

32

48

税后利润

12

48

72

股本(400)收益率

12/400=3%

12%

18%

杠杆系数为50%

单位:

万美元

项目

可能的盈利状况(杠杆系数为50%)

付息及纳税前收益

20

80

120

全部资产(400)收益率

5%

20%

30%

减:

利息支出

20

20

20

应纳税的所得

0

60

100

减:

所得税

0

24

40

税后利润

0

36

60

股本(200)收益率

0%

18%

30%

杠杆系数为75%

单位:

万美元

项目

可能的盈利状况(杠杆系数为75%)

付息及纳税前收益

20

80

120

全部资产(400)收益率

5%

20%

30%

减:

利息支出

30

30

30

应纳税的所得

50

90

减:

所得税

20

36

税后利润

30

54

股本收益率

30%

54%

结论:

在中等和好的盈利水平下,随着杠杆系数由050%75%,税后的股本收益率由12%18%30%;18%30%54%。

财务杠杆对降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作用。

(按股本的12%发放股息)

盈利状况

杠杆系数

0%

50%

75%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12%

9%

7.5%

中:

12%*100%+10%*0%*(1-40%)=12%

12%*50%+10%*50%*(1-40%)=9%

12%*25%+10%*75%*(1-40%)=7.5%

(2)财务杠杆在国际投资中的作用

作用一:

公司通过“少投资、多借款方法”转嫁投资风险。

减少万一被征用、没收所造成的缺失。

作用二:

母公司通过安排子公司同意母公司贷款方式转移利润减少税收负担。

例如:

比较中等盈利状况下,杠杆系数为0和75%时的不同。

杠杆系数为0时,母公司将400万美元全部作为股本投入子公司,获得税后利润为:

400*12%=48万美元;

杠杆系数为75%时,母公司将400万美元中的100万美元作为股本投入子公司,而将另外300万美元以借款形式投入子公司。

母公司获得的全部收益=税后利润+利息所得=100*30%+300*10%=60万美元;

在东道国纳税可节约=32-20=12万美元。

作用三:

多得隐藏红利

在盈利状况为好时

当杠杆系数为0时,假设400万股本由外国公司和东道国各占50%,即各出资200万。

由于股本收益率为18%,因此各方分得200*18%=36万美元。

当杠杆系数为75%时,100万股本由外国公司和东道国各占50%,即各出资50万。

由于股本收益率为54%,因此各方分得50*54%=27万美元。

假如该子公司的借款是由母公司提供的,母公司能够获得30万的利息(利率为10%)。

母公司共获得57万美元。

东道国的股本回报率也为54%,然而缺失是12万的所得税。

(课本上是如此分析的,请同学摸索推理的严密性)

作用四:

躲避外汇管制

假设某国规定外资企业每年最多只能撤回1/5的股本,汇回的利润只占其当年盈利总额的50%。

在经营状况为好时,当杠杆系数为0时,外资企业每年只能汇回股本:

(400*1/5)80万美元和利润36万美元(72*50%),总共116万美元;当杠杆系数为75%时,外资企业每年只能汇回股本:

(100*1/5)20万美元、利润27万美元(54*50%),还可汇回贷款300万美元和利息30万,总共377万美元。

对比发觉,可转移的数额差别专门大。

公司利用财务杠杆为自身增加经济效益并不与公司为社会提供的效益成正比。

如:

利用从本公司系统外部借款来提高股本收益率并减少投资风险,实际上是将风险转嫁给债权人。

公司利用系统内部借款来减少税收负担多得隐藏红利和躲避外汇管制等,实际上是削弱了东道国有关的政策和规定的成效,损害了东道国的利益。

(二)筹资治理

1、筹资决策方法

筹资决策方法有两种:

总资金成本法和比较筹资代价法

(1)总资金成本法:

以最低资金成本的筹资结构作为最优筹资结构。

举例:

某跨国公司通过分析测算,决定从申请贷款、发行债券和股票三个方面来筹资,其资金成本率差不多分别确定。

贷款为8%;债券为10%,股票为12%。

但还需要从五种资金来源比例中优选一种,有关资料如图所示:

各筹资方案比较

方案方式

贷款

债券

股票

1

20%

20%

60%

2

25%

50%

25%

3

30%

40%

30%

4

40%

20%

40%

5

50%

30%

20%

依照上面的资料,各种组合状况的总资金成本如下:

方案1:

K=8%*20%+10%*20%+12%*60%=10.8%

方案2:

K=8%*25%+10%*50%+12%*25%=10%

方案3:

K=8%*30%+10%*40%+12%*30%=10%

方案4:

K=8%*40%+10%*20%+12%*40%=10%

方案5:

K=8%*50%+10%*30%+12%*20%=9.4%

方案5组合的总资金成本最低。

(2)比较筹资代价法

比较筹资成本代价:

将各种筹资来源的资金成本进行比较。

例如:

某公司要筹资1000万元,股票、债券和贷款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40%、30%、30%。

假定:

方案一:

股票筹资有三种方案:

当股票资金成本为20%时,可筹到600万元;

当股票资金成本为18%时,可筹到500万元;

当股票资金成本为16%时,可筹到400万元。

由于所需筹集资金为1000*40%=400万元,而当资金成本为16%时,正好筹到400万元。

因此,选择此方案筹集股票资金。

方案二:

债券筹资有三种方案:

当债券资金成本为17%时,可筹到500万元;

当股票资金成本为15%时,可筹到450万元;

当股票资金成本为13%时,可筹到100万元。

由于债券是一次性发行,所需债券筹集资金为1000*30%=300万元,而当资金成本为13%时,正好筹到100万元。

无法筹到300万元,因此只能以此方案筹集债券资金。

方案三:

贷款筹资有三种方案:

甲银行可供贷款300万元,年利率15%;

乙银行可供贷款200万元,年利率12%;

丙银行可供贷款50万元,年利率8%。

由于公司要获得1000*30%=300万元的贷款,则以丙银行的50万元加乙银行的200万元加甲银行的50万元为最佳组合,成本最低。

比较筹资的收益与代价

将公司筹资项目所产生的效益与筹资代价进行比较。

3、筹资类型的选择(股权和债券筹资)

方法

来源

优点

缺点

债务

东道国

(1)政治风险低

(2)支付利息扣除税款

(3)没有外汇暴露风险

(4)与当地企业和其他金融机构可能建立良好关系

(1)资本可供量有限

(2)对海外经营操纵力较弱

母国

(1)支付利息扣除税款

(2)容易汇付利润和偿还资本

(3)易于得到低成本的资金

子公司外汇暴露风险较高

股权

母公司

(1)可能增强海外子公司的借债能力

(2)母公司对子公司经营的操纵力较强

(3)易于得到低成本的资金

(1)较高的外汇暴露风险

(2)汇付利润和偿还投资资本的风险较高。

(3)财产被没收和国有化风险较高。

东道国

(1)外汇暴露风险较低

(2)与东道国和当地利益集团比较一致

母公司对海外经营的操纵力较弱

不同所有权形式的海外子公司在筹集资金中,对股权筹资与债务筹资的选择不同:

海外独资企业筹资特点:

(1)灵活选择股票发行对象;

(2)较多依靠内部积存;(3)在东道国借款不多。

海外合资子公司筹资特点:

(1)吸取合伙人股权或在当地发行股票成为企业成立时筹资的必要方式;

(2)企业内部资金来源较少:

合资者对股份较敏锐,不愿出售股权;证券市场不发达时,股票价格难以反映盈利状况,因此股东期望多分红利,而非出售股票得资本利得。

(3)较多利用当地借款。

3、筹资战略

企业综合权衡各种可供资金来源、不同成本和对企业经营风险的阻碍得出的融资战略

(1)挖掘市场扭曲中的利润机会:

(充分挖掘可资利用的低成本资金)

减少税负:

第一,财务成本诸多项目的税收待遇不对称,跨国公司为子公司筹集资金时应以税后成本作为比较的基础(债的利息免税,而股息不免;本金抽回免税,而股息分发进一步纳税);其次,能够考虑将筹资地点选择在不征或少征预提税的国家;最后,就还本付息而言,融资货币应选择软币。

绕过当地政府的信贷和资本限制;(选择低成本资金来源)

利用政府补贴与优待

(2)降低经营风险:

利用各种手段降低外汇风险

幸免或降低政治风险:

尽量选择政治稳固的国家投资、若东道国风险大尽量以贷款方式供应;从官方、非官方机构借款并以项目收益偿还贷款

降低销售风险(如预售产品)

坚持和扩大融资渠道,稳固资金来源(资金来源多样化、优先使用信贷额度)

(3)建立最佳财务结构:

母公司财务结构:

母公司确定合理的债务产权水平常需要专门考虑三方面问题:

各海外子公司的财务结构(资金供应者关怀的是整个跨国公司,包括分子公司的状况而单非母公司);各国对企业财务结构的不同法规与政府政策;跨国公司的代理成本(股东和债权人需采取措施来尽量降低代理成本)

海外子公司财务结构

母公司的担保与债务合并

六、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截了当投资对世界经济的阻碍

(一)加速生产与资本的国际化,促进生产力的进展

(二)促进技术进步,加强国际技术交流。

(三)促进国际贸易的进展。

(四)促进国际资金的流淌。

(五)推进了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国际投资要紧中介-----跨国银行(慕)

一、跨国银行的界定

英国《银行家》自杂志评选跨国银行的标准:

(1)资本实力:

实缴资本或实缴一般股本和为公布储备两部分之和必须在10亿美元以上。

(2)境外业务状况:

境外业务在其全部业务中应占较大比重,且必须在伦敦、东京、纽约这三大国际金融中心设有分支行,经营国际融资业务,并派出一定比例的境外工作人员。

一样以拥有5个或以上的海外银行的多数股权作为标准。

多国银行:

由不同的国际投资者共同出资、共同经营治理的国际性银行。

假如多国银行在不同的国度里经营业务,就属于跨国银行的范畴。

国际辛迪加:

是国际上的多银行实体出于分散风险、减少成本等目的就某一大规模贷款项目组成的松散的、临时性的联合组织。

而跨国银行是统一的、独立的、具有完全法人资格的银行实体。

二、跨国银行的要紧特点

1、拥有庞大的国际网络:

分行、代理行、附属银行、联营银行等。

2、战略制定具有全球性。

跨国银行的经营目标是追求资产规模的迅速扩张和较高的信贷利率,尽力减少经营风险。

经营战略包括:

面向特定地区型战略、面向特定业务型战略、面向特定部门型战略。

3、实行集中、统一的操纵。

具体表现在:

在股权操纵方面,跨国银行对其国外机构倾向于实行完全的或大部分的操纵;

在人员配备方面,跨国银行的国外机构一样较少使用当地人员,而较多地依靠总行派出的人员,较上层的治理人员更是如此。

在国际活动方面,活动范畴和业务范畴是依照整个银行的全球战略确定的,总行规定各分支机构的要紧业务和活动使命,跨国银行国外机构的重要业务决策大部分也由总行来操纵。

三、跨国银行迅速进展的客观缘故

1、追随跨国公司走向国际,为客户设在国外的机构服务。

跨国公司是跨国银行的要紧客户。

2、争取国外的资金来源,查找有利的资金运用途径,降低成本和风险。

3、规避金融管制(如美国的利息管制)

4、外部环境的改善使跨国银行获得更大的进展。

四、跨国银行的要紧职能

1、融资职能(间接、直截了当融资职能)

间接融资的具体形式:

(1)贸易融资:

贸易赊账、信用证、打包贷款、票据贴现等。

(2)国际放款

(3)国际辛迪加(4)国际同业拆借(5)国际项目融资(6)国际租赁

直截了当融资:

银行充当资金不足部门和盈余部门的中间人。

2、参与外汇市场业务:

为外汇的需求者(政府、企业、个人)提供所需的外汇;银行自身为猎取利润而参与外汇交易;通过外汇市场交易进行风险治理。

4、提供金融服务(一些新的金融工具:

可转让大额存单、票据发行便利、浮动利率债券、远期利率协议、货币互换、金融期货、债务—股权的转换)。

五、跨国银行的组织结构

1、代理行:

便于与其他国家建立往来账户,代理对方的一些业务,为对方提供服务的银行。

具体方式是:

银行在其代理银行设立存款账户,由代理行代理支付、托收等业务,双方通过函信、电报电传等进行清算。

代理关系是双向的,互为代理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