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能力提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169433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能力提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能力提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能力提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能力提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能力提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能力提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能力提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能力提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能力提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能力提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能力提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能力提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能力提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能力提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能力提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能力提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能力提升.docx

《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能力提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能力提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能力提升.docx

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能力提升

《单元测试定心卷》-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能力提升)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1948年,毛泽东将关于五一劳动节口号原稿中的“工人阶级是中国人民革命的领导者,解放区的工人阶级是新中国的主人翁”,改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这体现了

A.中国共产党建设民主政治的诚意和决心

B.人民解放军取得战略决战的胜利

C.中国共产党开始意识到统一战线的重要

D.工人阶级不再是革命的领导阶级

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当时专门成立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宪法起草委员会,在组织8000多人讨论、修改的基础上,又有1.5亿人参与建言,征集到各方面意见118万多条。

宪法起草委员会对这些意见认真研究,采纳吸收100多条。

这一过程

A.奠定了国家政治建设的基石

B.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C.满足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D.确立了“依法治国”方略

3.1956年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上,4703人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

此次劳模评选的主要标准是“提前完成五年计划规定指标”“达到优等质量指标”“在学习与推广先进经验或在掌握先进技术试制新产品方面有成就”“在节约方面有优良成绩”等。

这次评选表彰活动

A.折射出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B.有利于构建崇尚劳动和技术的社会氛围

C.旨在推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顺利进行

D.反映了广大民众对新生政权认同感增强

4.陈云在编制“一五”计划草案时指出:

“我国因为经济落后,要在短时期内赶上去,因此,计划中的平衡是一种紧张的平衡。

计划中要有带头的东西。

就近期来说,就是工业,尤其是重工业。

……样样宽裕的平衡是不会有的,齐头并进是进不快的。

”由此可见“一五”计划的编制

A.以综合平衡为基本原则B.以计划体制推动经济建设

C.参考英美国家的经济水平D.以重工业的发展为先行

5.在“一五”计划期间,上海对内地的支援是很大的。

有份资料说,当时上海有21万人支援外地,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3万多人,熟练技工8万人,还有5万多人的设计、建筑、安装队伍参加重点工程建设,对于内地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

A.区位条件决定经济发展程度B.上海成为劳动力的主要输出地

C.国家战略助推区域协同发展D.内地与沿海经济相互联系加强

6.1959年4月29日,毛泽东用党内通信的形式写信给省、地、县、社、队、小队六级干部说:

“根本不要管上级规定的那一套指标。

不管这些,只管现实可能性。

例如,去年亩产实际只有三百斤的,今年能增产--百斤、二百斤,也就很好了。

”毛泽东此信件

A.表明了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批评B.鼓励基层千部群众继续大跃进

C.有效清除了“左”倾错误影响D.认识到经济建设中存在着问题

7.1950年1月,毛泽东在与苏联方面会谈时指出,签订中苏新条约将得到中国国内各方面的拥护,同时有利于处理旧中国与帝国主义订立的条约。

他同时指出在新条约中应反映两国间“完全新型的关系”。

由此可知,毛泽东

A.提出了“一边倒”外交策略B.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C.大力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希望打破西方的外交孤立

8.毛泽东的“求同存异”外交思想是以其矛盾学说为哲学基础的。

以“求同”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异”的非对抗性质为基本前提,以“异”的具体状况为策略根据,以“同”与“异”的发展变化为客观条件,指导了新中国的外交实践。

据此可知毛泽东的“求同存异”外交思想

A.舍弃了中国传统文化B.缺乏一定的理论依据

C.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D.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9.1952年,中国代表团团长南汉宸在莫斯科国际经济会议上指出,“我们深信不同政治制度的国家是可以和平共处、发展国际经济贸易关系的。

”南汉宸指示中国代表团,在对外贸易上不能向苏一边倒。

中国和英法等国签订了一系列贸易协定。

这反映出

A.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出现分化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促进外贸发展

C.美国在西方世界影响力下降D.中国经贸政策突破意识形态因素

10.游艳丽在《美国对华政策与新中国“一边倒”交政策之联系》中论述:

“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实施不仅使新中国在紧急援助、外交等方面倚重苏联,并且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某些方面也照搬前苏联经验,产生了许多弊端,走了许多弯路。

同时也加剧了中美关系的冻结程度,限制了中国外交向纵深的发展。

”这反映了新中国初期的“一边倒”外交

A.未给新中国带来积极作用和加剧了美国对中国的敌视

B.不利于新中国利用更多的外部条件和良机发展自己

C.违背了独立自主原则和便于苏联控制中国

D.利于新中国接受苏联的援助恢复发展经济和巩固政权

11.经过22年的不解努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得到恢复。

取得这样辉煌的成就主要源于

A.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

B.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C.中美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

D.积极开展广泛的多边外交

12.新中国成立初期,《相声行内轶闻》曾记录一件事:

当时北京“折唱八角鼓”演员在某印刷厂演出“折唱”前,使了传统笑料垫话《反正话》来博取掌声(如“孙猴子,猴孙子”等)结果,台下的工人提出“我们不听这些对我们没有教育意义的旧玩艺”“我们开晚会不光是为了开心、取笑、滚热闹,我还要在娱乐里领受教育”。

这种现象

A.说明当时文艺事业异常繁荣

B.体现了“双百”方针的影响

C.说明传统艺术已无存在必要

D.反映了新旧文艺理念的冲突

13.1954年,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提到,“瑞金时代组织最纯洁,但有一个缺点,形式纯洁,却孤立了自己,政权不稳定,要搬家(即经过长征搬到延安)"。

毛主席的讲话意在强调

A.坚持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错误B.保证人民当家做主

C.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D.建立现代法治制度

14.下表是“一五”时期部分工、农业产品产量统计表(除单独标出外,单位均为万吨)

这反映出当时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B.国民经济均衡发展

C.经济发展目标提前实现D.发展工业兼顾民生

15.“一五”计划期间,第一拖拉机厂等6项国家重点工业项目落地洛阳。

1956—1958年,洛阳水泥厂等4家大型国营工厂先后建成,另有88家商店从上海、广州等地迁入,其中三友理发店、大新酒楼等成为当地各自行业的领头羊。

由此可知,当时

A.全国工业布局发生根本改变B.重工业比例畸重的问题初步得到解决

C.工业建设推动了城市化进程D.私营企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蓬勃发展

16.1964年9月,全国计划会议召开,按照毛泽东的指示,会议集中讨论了计划工作的改进问题,首次提出了“大权独揽、小权分散”“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这一原则的提出

A.有利于国民经济的调整B.冲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C.是对人民公社化的否定D.促进了工农业经济协调发展

17.下表为1952~1953年农户实际购买力支出结构情况(单位:

%)统计表,从该表可知

A.农民的生活水平出现了明显下降B.农业改造的完成促进了农业发展

C.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新中国经济带有明显的地域不平衡

18.1956年12月,毛泽东在中南海邀集全国工商联和民主建国会成员座谈。

座谈中毛泽东提到:

“现在我国的自由市场,基本性质仍是资本主义性质。

虽然没有资本家,它与国家市场成双成对。

…...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这说明,当时的自由市场

A.具有“弹性”计划经济特点B.照搬了苏联斯大林模式

C.仍然需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D.是凯恩斯主义的中国化

19.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中国有意识地采取“不争论”的策略,不仅自己不提出容易引起争论的议题,还对指责和攻击极力避免革命性和意识形态化的回应。

此举旨在

A.维护亚非国家团结合作的大局B.树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形象

C.反对大国推行的意识形态外交D.推进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20.1950年至1954年,新中国在当时自身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开始对越南和朝鲜提供经济援助,对越南主要是无偿的物资援助和贸易照顾,对朝鲜则主要是无偿提供当时战争急需物资、人民生活物资和部分战争费用。

这一做法

A.打破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外交孤立B.加剧了当时中国国内的经济困难

C.适应了新中国政治经济建设的需要D.扩大了中国对亚非国家的影响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军机处起草的谕旨,公开的先下达内阁,以次及于部院,层层下达,叫做“明发”;机密的不经内阁,由军机处封缄严密,由驿传递,直达督抚,叫做“廷寄”。

地方督抚重要的奏折,也不经内阁,径送军机处,直达皇帝。

自雍正以后,“咸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从而使公文转运、行文关系发生了变化。

——摘编自李晋《清朝中央高度集权制的形成与“廷寄”文书制度的建立》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修订本)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54年9月20日在首都北京,庄严地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

这个宪法巩固了我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政治上、经济上的新胜利,并且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和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1954年)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军机处在公文转运中的实际地位,说明“廷寄”制度的作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体现的进步意义。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先进之处。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中央人民政府宣布愿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同与国民党集团断绝关系并对新中国采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府通过谈判建立外交关系。

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长周恩来向各国留在北京的领事馆发送了包括上述内容的毛泽东的声明和他本人的信函,请他们转交各自政府。

10月5日,英国留驻北京的总领事格雷厄姆向中国外交部递交信件,作为对10月1日周恩来信函的回答:

“英国政府正在认真研究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的局势。

英中之间友好、互利的商业和政治关系已经存在了许多年代,希望今后继续如此。

有鉴于此,英国政府建议,在对中国局势研究结束之前,英国领事官员与中央人民政府管辖领土内的合适权力机关之间应建立非正式的关系,以使两国政府更便于接触,并推动两国间的贸易。

新中国政府没有答复英国的信件。

——据金光耀《1949-1950年英国对新中国的承认》

对“新中国政府没有答复英国的信件”作出合理解释。

参考答案

1.A

【详解】

材料中毛泽东原先强调工人阶级的领导作用和地位,后来则改为民主党派的共同参政和议政,尽管这只是行为主体的变化,但也从正面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建设民主政治的诚意和决心,故选A。

人民解放军取得战略决战的胜利是在1949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中国共产党早已经意识到统一战线的重要,如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均说明了这一点,故C项说法错误,排除;新中国是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材料中毛泽东只是将强调的重点转移了一下,但并不否认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排除D。

2.C

【详解】

根据材料“在组织8000多人讨论、修改的基础上,又有1.5亿人参与建言,征集到各方面意见118万多条。

”可知满足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C选项符合题意。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奠定国家政治建设基石的是新中国成立,A选项排除。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为推翻蒋介石政府,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B选项排除。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7年十五大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治国的基本方略。

D排除。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信息的准确提取。

3.B

【详解】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建国初期经济建设和社会风貌的理解和认识。

依据材料中的评选标准可以看出其在产品的生产及质量要求和新技术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故B项说法正确;1953年底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已经完成,故A项说法错误,排除;1956年三大改造的任务已经基本结束了,故C项说法错误,排除;评选标准中未涉及到政权的认同问题,故D项说法不合题意,排除。

4.D

【详解】

依据材料中“……计划中要有带头的东西。

就近期来说,就是工业,尤其是重工业。

……”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一五”计划的编制以重工业的发展为先行,因此D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不能体现综合平衡的基本原则;B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并非计划体制;C选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一五”计划的编制参考英美国家的发展水平。

结合所学可知,“一五”计划借鉴了苏联的工业化道路。

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5.C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海对内地的支援有利于当时区域协同发展,这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国家的工业化战略有关,C项正确。

A项表述与史实不符;上海这些人是支援外地的,不是单纯的劳动力输出,B项所述不准确,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上海对内地的支援,而没有体现内地对上海的支援,不能说“相互”,故排除D项。

6.D

【详解】

由材料信息和时间来判断,毛泽东对1958年经济战线上的“左"倾错误还是有一定的认识和反思的,主张对“大跃进”进行调整,故选D项,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毛泽东对“大跃进”的反思,但不是批评计划经济体制,故A项错误;C项中“有效清除”的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

故选D。

7.B

【详解】

依据材料“在新条约中应反映两国间‘完全新型的关系’”并结合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可知,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与列强间签订了是不平等条约,在对外关系中是被动的。

此时提出新型的关系,表明毛泽东要求改变被动的状态,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正确;1949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一边倒”的政策,决定倒向社会主义阵营,而不是倒向苏联,A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12月提出的,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毛泽东要求对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坚持,希望打破西方的外交孤立不符合材料主旨,D错误。

故选B。

8.C

【详解】

根据材料“以‘异’的具体状况为策略根据,以‘同’与‘异’的发展变化为客观条件,指导了新中国的外交实践”等信息可知,体现了毛泽东尊重各国不同的实际国情,尊重各国的客观发展变化,这体现了毛泽东“求同存异”外交思想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故C选项正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毛泽东“求同存异”外交思想的原则性和灵活性,没有体现毛泽东已经了舍弃了中国传统文化,并且表述过于绝对,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毛泽东“求同存异”外交思想的原则性和灵活性,没有体现毛泽东外交思想缺乏一定的理论依据,并且材料内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理论依据,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毛泽东“求同存异”外交思想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无法看出新中国外交的成熟,并且20世纪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故D选项错误。

9.D

【详解】

根据“1952年”中国代表团的发言、中国同英法等国签署贸易协定的做法,结合所学可知,中国经贸政策和行动已经突破了意识形态因素,D选项符合题意;中国和西方国家签署贸易协定,不能体现出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分化”,A选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方提出的,B选项错误;中国和英法签署贸易协定的活动,不能体现出美国在西方影响力下降,C选项错误

10.B

【详解】

材料“使新中国在紧急援助、外交等方面倚重苏联”、“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某些方面也照搬前苏联经验”、“加剧了中美关系的冻结程度,限制了中国外交向纵深的发展”等,反映了“一边倒”外交不利于新中国利用更多的外部条件和良机发展自己,B项正确;“一边倒”外交曾给新中国带来积极作用,A项错误;“一边倒”外交并没有违背“独立自主”原则,C项错误;“利于新中国接受苏联的援助恢复发展经济和巩固政权”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错误。

11.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以来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赢得了新兴独立民族国家的支持,因此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选项B正确;选项A不是主要原因,排除;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是在1972年,与中国重返联合国时间不符,排除C;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排除D。

12.D

【详解】

从材料中“没有教育意义的旧玩意儿”以及“使了传统笑料垫话《反正话》来博取掌声”,可以看出当时台下的工人反对旧文艺,体现新旧文艺理念存在着巨大的对立和冲突,这是由于双百方针没有提出而产生的影响,故D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文艺繁荣,反而体现的是一种新旧文艺理念矛盾的存在,排除A;1956年提出双百方针,新中国成立初期还没有提出双百方针,排除B;传统艺术没有存在的必要,是错误的表述,排除C。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我们不听这些对我们没有教育意义的旧玩意儿”“使了传统笑料垫话《反正话》来博取掌声”,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13.C

【详解】

据材料“却孤立了自己”可知,毛泽东认为瑞金时代的缺点是没有联合其他阶级,因此,其意在强调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故选C项;A选项强调的是共产党的地位,不符合题意,排除;保证人民当家做主即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建立现代法治制度是通过一系列法律的颁布体现的,材料并未有相关信息,排除D项。

14.D

【详解】

根据材料中的统计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1953年到1957年”的“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农业产品及日常生活的产品基本都有所增加,这反映出此时我国在以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也兼顾了民生的发展,故D项符合题意;材料信息无法反映社会主义的改造的状况,故排除A项;“一五”计划期间,我们主要是以发展重工业为核心,故B项“均衡发展”表述错误,排除;材料无法反映经济发展目标是否实现,故C项排除。

故选D。

15.C

【详解】

由于“一五”计划,重点工业项目、国营工厂落户洛阳,同时从上海、广州等地迁入大量商店,这说明国家的工业化建设推动了洛阳的城市化进程,C正确;题干仅仅列举了洛阳一城情况,无法判断当时全国工业布局的变化,排除A;一五计划期间,优先发展重工业,排除B;一五计划的同时对私营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题干涉及的时间1956—1958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私营企业的所有制已经发生变化,变成了国营企业,排除D。

16.A

【详解】

由材料“大权独揽、小权分散”“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可知,当时的中央政府一定程度上调整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放了部分权力,这有利于对当时的国民经济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调整,故选A;当时的中央政府仍坚持大权独揽的原则,这说明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并未被冲破,排除B;人民公社被取代和否定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材料中的原则是对整个计划经济体制而言的,而非针对工农业的经济比例问题,排除D。

17.C

【详解】

从材料可知,农民投入到生产上的资金有所增加这说明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正确;农民在生活资料支出方面有所下降,但是不能认为生活水平出现明显下降,A项错误;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于1956年,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中国经济呈现出明显的地域不平衡,且材料中各省的差距不大,D项错误。

18.A

【详解】

从材料中的“它与国家市场成双成对。

…..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来看,说明当时的自由市场不同于完全计划的国家市场,一定程度上具有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性质,即具有“弹性”计划经济特点,故答案为A项;苏联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当时的自由市场与此不同,排除B项;毛泽东认为自由市场可以存在,没有必要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排除C项;凯恩斯主义强调国家干预,与材料中的自由市场不同,排除D项。

19.A

【详解】

中国采取“不争论”的策略,并避免对相关问题的回应,主要是要防止落入西方国家想破坏会议进程的圈套,以此维护会议的顺利进行,维护亚非国家团结合作的大局,A正确;材料主旨与中国想要树立形象无关,排除B项;参与会议的都是亚非国家,没有大国,排除C项;D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

20.C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对朝鲜和越南的援助,有助于稳定中国周边形势为国内经济建设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故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承认并与中国建交,打破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外交孤立,故A选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对外援助可能会增加政府财政负担,材料无法得出其造成国民经济困难的结论,故B选项错误;越南和朝鲜是亚洲国家,中国与亚非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扩大影响是在1955年万隆会议之后,故D选项错误。

21.

(1)地位:

军机处成为畅通政情和传达政令的中枢机构。

作用;加强了中央和地方的联系;皇权意志直达地方,君主专制得以强化;增强政务保密性。

(2)规定主权在民,促进了人民的觉醒;确立民主共和政体,否定君主专制;确立分权体制,避免专制独裁;明确内阁总理负责制和弹劾方式,限制总统权力。

(3)时代背景:

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的提出;三大改造和工业化建设的开展;中苏结盟、抗美援朝运动的胜利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先进之处:

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主义的基本原则;实行民主集中制;规定实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制度;是对《共同纲领》的继承与发展。

【详解】

(1)地位:

根据“咸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得出军机处成为畅通政情和传达政令的中枢机构。

作用;根据“地方督抚重要的奏折,也不经内阁,径送军机处,直达皇帝”得出加强了中央和地方的联系;根据“机密的不经内阁,由军机处封缄严密,由驿传递,直达督抚”得出皇权意志直达地方,君主专制得以强化,增强政务保密性。

(2)根据“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得出规定主权在民,确立民主共和政体,否定君主专制;根据“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得出确立分权体制,避免专制独裁;根据“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得出明确内阁总理负责制和弹劾方式,限制总统权力。

(3)时代背景:

根据“1954年”,结合所学,可从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的提出,三大改造和工业化建设的开展,中苏结盟、抗美援朝运动的胜利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等分析总结。

先进之处: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得出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主义的基本原则;根据所学,还可从实行民主集中制、实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制度、是对《共同纲领》的继承与发展等方面分析总结。

22.

(1)从新中国方面作答

角度1:

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愿在平等、互利、相互尊重主权的基础上与各国发展新的外交关系;

角度2:

新中国推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不承认帝国主义在华侵略权益。

(2)从英国方面作答

角度1:

英国没有正确认识近代的中英关系,并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