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综合知识简答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170497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综合知识简答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教育综合知识简答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教育综合知识简答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教育综合知识简答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教育综合知识简答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教育综合知识简答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教育综合知识简答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教育综合知识简答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教育综合知识简答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教育综合知识简答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教育综合知识简答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教育综合知识简答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教育综合知识简答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教育综合知识简答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教育综合知识简答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教育综合知识简答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教育综合知识简答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教育综合知识简答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教育综合知识简答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教育综合知识简答题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综合知识简答题及答案.docx

《教育综合知识简答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综合知识简答题及答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综合知识简答题及答案.docx

教育综合知识简答题及答案

教育综合知识

简答题及答案

(2013年6月27日)

(第一卷)

1.科技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科技进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

(2)现代科技知识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

(3)科学技术改变了教育技术。

2.为什么学校教育工作必须要坚持以教学为主

(1)以教学为主是由学校教育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

(2)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3)教学为主是由教学自身特点决定的;

(4)历史经验已经表明学校工作必须要以教学为主,如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实践能说明这一点。

3.请说明教育目的同培养目标的关系。

首先,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而培养目标是根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其次,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建立在教育目的的基础上,而教育目的又必须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实现。

4.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五、论述题

1.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

答: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它的意义是:

1、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

2、有利于强化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3、有利于净化教育行业风气,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2.如何理解教育的经济功能四?

(1)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和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

(2)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

(3)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能够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4)教育还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

(第二卷)

 

简答题

19.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

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

(1)尊师爱生。

学生尊重教师是尊重知识、尊重文化的表现,教师热爱学生应是一种热爱祖国教育事业,关心人类未来的深层次情感。

教师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地关心爱护。

(2)民主平等。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特点。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服从于对真理的探讨。

(3)教学相长。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20.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方法是: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四、论述题

21.美育能促进教育目的实现,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具体表现为:

(1)美育可以促进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它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心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具有特殊的功效。

(2)美育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

(3)美育具有怡情健身作用,可以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体育。

(第三卷)

简答题

19.教育学的发展历经了哪几个阶段?

标志着第二阶段起始的是哪位教育家的哪部著作?

教育学的发展历经如下阶段:

萌芽阶段;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捷克教育家亨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

20.课程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的知识?

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

课程内容包括:

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关于一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知识经验;关于对待世界和他人的态度的知识经验。

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

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

21.简述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①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②创办业余党校;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④建立教育基地。

四、论述题

22.为什么说教育和社会生产力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

试加以论述。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

①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教育目的的确定;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③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以及学校结构;④生产力水平还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2)教育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

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③教育是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

(第四卷)

、简答题

19.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社会属性表面在哪些方面?

①教育具有永恒性。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一个永恒的范畴。

②教育具有历史性。

这种历史性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性。

③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具体表现在:

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不能将其独立性绝对化。

20.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

①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②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③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

21.教学过程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

(1)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

(2)直视手段的运用必须与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四、论述题

22.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1)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教师领导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体作用。

(2)教师是教育者,他要将国家社会规定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闻道在先,是已知者,而学生是未知者,所以,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

(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

文化知识要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智力才能,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实践活动,因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

(4)我们既不能片面地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也不能主张儿童中心主义,而要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自觉积极性正确地结合起来。

(第五卷)

三、简答题

19.试简述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实践经验之间的关系。

A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

1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应反映客观的教育规律,但它不等于教育规律。

2②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民族的教育方针政策是教育学研究的对象之一。

B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

①教育规律是对教育实践经验的升华和概括。

②教育实践经验是处于感性认识阶段的东西,它也可以作为教育学或教育科学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我们要善于把教育实践经验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

20.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

①教师应具有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统率各科教学。

②教师应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对本学科的历史、现状、未来等有精湛研究、独特的见解、深厚的功底。

③教师应具备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因为各学科知识并非孤立的。

④教师应具备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法的知识。

21.德育过程和学生品德形成过程有何不同?

德育过程和学生品德形成过程的不同表现在:

①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个体品德自我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则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过程,是双边活动过程。

②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学生受各种因素影响。

包括自发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德育过程中学生主要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

③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结果看,品德形成可能与社会要求相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德育过程的结果,学生形成的思想品德则与社会要求相一致。

四、论述题

22.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1)德育过程的长期性是由人类认识规律决定的。

构成思想品德的因素比较复杂,知、情、意、行各因素本身和各因素之间要通过不断斗争,才能得到发展和统一。

(2)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时期,可塑性比较强,思想不成熟,其发展也具有双向性,某一阶段出现某些倒退是正常的,这使得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持续的过程。

(3)德育过程中,学生除了接受学校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正规教育影响外,还受到来自社会的、家庭的多种影响,这些影响中难免会有负向的,因而一个人思想品德提高过程中出现反复是正常的。

(4)当前意识形态领域中斗争的复杂性,也使得对学生社会主义品德的培养是长期的、反复的过程。

(5)据此规律,教育者必须树立“抓反复,反复抓”的德育思想

(第六卷)

三、简答题

19.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20.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结构?

(1)必须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表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组织教学,与家庭、社会配合等方面;

(2)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并善于结合姿态、表情、手势,使语言更具表现力;(3)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表现在善于组织和管理班集体,对学生和班级日常工作良好地组织管理方面;(4)具备自我调控能力,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教师能及时分析调整,使工作达到最优化的程度。

21.简述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1)教育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以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4)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四、论述题

22.论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想因素的德育原则。

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限制和克服消极因素,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使学生思想品德不断进步。

这一原则是对立统一规律在德育中的反映。

每一个学生思想品德内部都存在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矛盾斗争又可以转化,当积极因素居主导地位时,学生品德表现较好;反之,则较差。

教育者的责任,则是促使这种矛盾向积极方面转化。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①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找出学生思想品德中的积极和消极因素;②善于创造条件使积极因素健康成长,并逐步使这一因素成为学生思想因素中的主导力量;③要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启发他们自我教育,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第七卷)

六、简答题

45.〔答案要点〕

提高使用正确识记方法的能力;明确记忆目的,增强记忆的效率;理解是记忆的基础;提高对记忆内容的兴趣;让多种分析器官参加记忆活动;养成自我检查,提高正确再认和回忆的能力。

46.〔答案要点〕

强调学习过程;强调直觉思维;强调内在动机;强调信息提取。

47.〔答案要点〕

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是由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的。

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

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其外部行为。

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

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

48.〔答案要点〕

第一,女孩的言语能力比男孩更强。

第二,10岁以后,男孩比女孩数学能力更强。

第三,10岁以后,男孩逐渐显示出更高的“空间—视觉”能力。

第四,男孩比女孩的攻击性更强。

49.〔答案要点〕

第一,以“班”为人员单位,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固定的班级,即同一个教学班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程度大致相同。

第二以“课时”为单位,把每一“课”规定在统一而固定的单位时间里进行,教师同时面对全班学生上课。

第三,以“课”为活动单位,把教学内容以及传授这些内容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综合在“课”上,把教学活动划分为相对完整且互相衔接的各个教学单元,从而保证了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七、案例分析题

50.早读铃声响了,初二

(1)班班主任王老师走进教室,不久小李(学习成绩位列班上的前几名)气喘吁吁地跑进教室,王老师摆了一下手,示意他进去坐好。

过了一会儿,“差生”小赵跑来,看到班主任在教室,就在教室外喊声“报告”,王老师将其引至教学楼拐角处,做了十分钟的“思想工作”。

看到这两种情景的同学窃窃私语。

请分析王老师的做法。

答:

50.〔答案要点〕

本案例中王老师对待两名迟到学生的不同做法,没有达到教师应有的平等对待、尊重学生的基本要求。

教师的公平与公正要求教师在育人的态度和行为上主持正义,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论学生的性别、相貌、能力、天赋、经济条件、家庭背景等主客观条件,都要用同一的标准对待学生。

王老师根据成绩的好坏区别对待学生,没有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只是还没有被教师发现或被教师忽视。

每一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教师应平等对待,服务于全体学生,不应厚此薄彼。

王老师有失公平的做法可能会使他在学生中的威信下降,也会给那些受到歧视的学生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51.小张老师是初一

(1)班的新任英语老师,第一次登上初一

(1)班的讲台。

学生在台下的反应很活跃,让小张很受鼓舞。

她决定按原备课计划进行互动,就请了十位同学上讲台抢答表演会话。

可是由于不了解学生的情况,被请上讲台的同学参差不齐,一些同学反应快,另外一些由于听不懂开始做小动作、扮鬼脸。

台上台下一片混乱。

请试用备课的有关知识分析张老师的失误。

答:

51.〔答案要点〕

备课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为完成教学任务、形成教学能力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

备课是教学工作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重要保证。

教师备课的内容有:

备教材;备学生;备自己。

张老师在备教材上没有反映出什么问题。

张老师的问题出在没有充分地了解学生,即备学生这一环节没有做好,导致上讲台参与互动的学生不能好好配合,未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备自己是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张老师作为新教师,不能很好地驾驭课堂,而她所设计的互动场面太大,以至于失控。

总之,张老师的这堂课没有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是失败的重要原因。

 

(第八卷)

四、简答题

1、试述当代教育民主化的表现。

答、一方面,它追求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甚至教育结果的均等。

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2、教师的职业角色有哪些?

试做简要的说明。

答、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

3、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

答、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4、试述备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答、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5、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的方法和策略有哪些?

答:

(1)理论假设(A道德发展论,B道德教育论);

(2)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A道德两难问题及其设计,B道德讨论中的引入性提问,C道德讨论中的深入性提问);(3)简要的评论(A认知模式的缺陷,B认知模式的特色及其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第九卷)

三、简答题

  19.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社会属性表面在哪些方面?

  ①教育具有永恒性。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一个永恒的范畴。

  ②教育具有历史性。

这种历史性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性。

  ③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具体表现在:

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不能将其独立性绝对化。

  20.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

  ①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②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③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

  21.教学过程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

  

(1)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

  

(2)直视手段的运用必须与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四、论述题

  22.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1)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教师领导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体作用。

  

(2)教师是教育者,他要将国家社会规定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闻道在先,是已知者,而学生是未知者,所以,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

  (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

文化知识要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智力才能,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实践活动,因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

  (4)我们既不能片面地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也不能主张儿童中心主义,而要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自觉积极性正确地结合起来。

(第十卷)

五、简答题

36、简要说明PQ4R技术。

36、【答案要点】PQ4R方法是由托马斯和罗宾逊提出。

PQ4R分别代表预览、设问、阅读、反思、背诵和回顾。

PQ4R程序是一种很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的学习技术�这种学习技术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有意义地组织信息、使用其他有效策略�诸如提出疑问、精加工、过一段时间后复习等。

 

37、运用交互教学法时�注重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教给学生哪四种策略�

37【答案要点】最初由教师示范四个关键的策略�即总结�自我回顾�、提问�对主要内容进行质疑�、澄清和预测。

(1)预测(predicting)�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的背景知识�梳理阅读的“线索”�推测文章的内容。

(2)提问(questioning)�要求学生就阅读材料中出现的重要概念提出问题�自我检测能否掌握材料的内容重点。

(3)澄清(clarifying)�要求学生解决阅读时所遇到的问题或困难�确保他们能够正确理解材料想要表达的观点。

(4)总结(summarizing)�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材料的主旨或要义�并在此过程中反思自己是否把握了材料的要点。

38、说明维果茨基的发展性教学主张。

38、【答案要点】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的主张。

他认为�在确定个体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可能性的实际关系时�应考虑到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第一种水平是儿童到目前为止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即儿童在独立活动中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第二种水平是儿童目前正在形成和刚刚发展的能力水平�即儿童借助于成人的指导和帮助而有可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他称之为“最近发展区”。

由此�维果茨基指出�“教育学不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为方向。

39、说明认知派学习理论与联结派学习理论的对立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9、【答案要点】联结派主张学习的实质就是通过条件作用被动地在S-R之间建立联结�认知派主张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构造完形或形成认知结构。

认知派的不同表现在

(1)否认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是直接的�人为行为受意识的支配�以意识为中介。

(2)主张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构造完形或形成认知结构�而不是主动地形成S-R联结。

(3)在学习问题的研究方向上�主张对学习的内部过程和内在条件进行探讨。

40、说明相关研究中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有哪几种情况�

40、【答案要点】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可分为三种情况�

(1)正相关。

当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也增大。

(2)负相关。

当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反而减少。

(3)零相关。

当一个变量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保持不变。

4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有哪些启示�

41、【答案要点】

(1)教学适应学生认知的发展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特征制约教学,教学要适应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特征,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充分体现这些特点。

(2)如何认识儿童究竟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还是被动接受环境刺激的机器�这是教育思想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根据皮亚杰的理论�我们在教育中就应当将儿童看做是主动的学习者�尊重儿童�发挥

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和首创性�调动儿童的内因去汲取知识�而不是片面地夸大环境的作用去灌输。

42、说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42、【答案要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一�马斯洛(A、H�Maslow)�美国心理学家�他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所引起的�他根据需要的发展水平�把需要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

他把不同层次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排成梯级�最低层是生理需要�中间层有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最高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1)生理需要。

生理需要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

他把人类的生理需要作为需要层次的基础或根本�只有这一层次的需要满足了�才会出现高层次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

当生理的需要得到一定满足之后�安全需要就会随之而来。

(3)归属和爱的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是在安全的需要得到满足时才会出现的。

这种归属和爱的需要包括对社交、归属和认可的需要�给予爱和得到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马斯洛把尊重的需要分为两大类——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

(5)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需要层次结构中最高层次的需要。

总之�这五个层次中�生理需要是其他各种需要的基础�只有当人们的一些低层次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才会有动力促使高一层次需要的产生和发展。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需要发展的顶峰。

各级需要层次的产生与个体发展密切相关�婴儿期主要是生理的需要占优势�而后产生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到了少年、青年初期�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

青年中晚期以后�自我实现的需要开始占优势。

但是�个人需要结构的演进是波浪式的�较低一级的需要高峰过去以后�较高一级的需要才能起优势作用。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在教学上极具意义。

根据这一理论�制定教学策略时应注意以下两点��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顾及和满足学生各个方面的需要。

就生理层次的需要而言�教师必须顾及学生的饮食和睡眠的需要。

上课时间过久易导致疲劳、困累或饥饿等问题以致影响教学成效。

就安全需要而言�教师不仅要注意教学的物理环境方面的安全�还要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产生的恐惧、过度焦虑和急躁不安的心理。

就社会性需要方面而言�教师必须注意到教学的社会心理环境。

学生之间的友谊、忠诚、关心、接纳和隶属感都是属于社会性的需要�教师要为满足学生这类需要�引导建立一个和谐、团结、温暖、亲密的班集体。

就自尊的需要方面而言�教师必须使学生获得尊重�体会到自己在班级里的重要性。

学生的荣誉、成就、信心、自由、独立自主等都是教师要特别注意的自尊的需要。

就自我实现方面而言�教师必须使学生感到自己有才干�有潜力�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每个人的自我实现方式不同�如有的学生爱寻求挑战�有的学生追求学业上的成就�有的学生则寻求尽一己之力去服务社会�因此教师必须以个别方式满足学生的需要。

�二�针对学生的心理需要�激发他们高层次的学习动机。

一般地说�动机源于需要。

需要的层次越高�个性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