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方案全国卷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单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5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教学案无答.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178330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复习方案全国卷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单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5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教学案无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复习方案全国卷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单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5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教学案无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复习方案全国卷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单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5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教学案无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复习方案全国卷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单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5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教学案无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复习方案全国卷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单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5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教学案无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考复习方案全国卷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单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5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教学案无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考复习方案全国卷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单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5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教学案无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考复习方案全国卷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单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5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教学案无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考复习方案全国卷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单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5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教学案无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考复习方案全国卷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单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5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教学案无答.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考复习方案全国卷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单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5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教学案无答.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考复习方案全国卷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单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5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教学案无答.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考复习方案全国卷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单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5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教学案无答.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考复习方案全国卷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单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5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教学案无答.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考复习方案全国卷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单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5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教学案无答.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考复习方案全国卷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单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5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教学案无答.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考复习方案全国卷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单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5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教学案无答.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考复习方案全国卷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单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5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教学案无答.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复习方案全国卷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单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5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教学案无答.docx

《高考复习方案全国卷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单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5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教学案无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复习方案全国卷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单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5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教学案无答.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复习方案全国卷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单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5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教学案无答.docx

高考复习方案全国卷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单元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5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教学案无答

第二单元  

第5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考纲要求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考点一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知识归纳 

1.有关物质组成基本概念及关系

(1)元素与物质的组成

①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构成的。

②元素:

具有相同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③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元素

④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

游离态:

元素以________形式存在的状态;化合态:

元素以________形式存在的状态。

(2)同素异形体

图251

(3)混合物和纯净物

①________物:

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②________物:

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2.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

3.简单分类法

(1)交叉分类法

图253

(2)树状分类法

图254

4.常见无机化合物的分类

5.分散系的分类

(1)按照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类。

(2)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分类。

■判断思考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

(2)氧化物是指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  )

(3)冰水混合物属于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混合物(  )

(4)纯碱属于碱,甘油属于油脂(  )

(5)电离时产生氢离子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

(6)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

(7)胆矾(CuSO4·5H2O)、明矾KAl(SO4)2·12H2O]属于混合物(  )

(8)CO2和NO2均能与H2O反应生成酸,故二者都是酸性氧化物(  )

2.下列每组物质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在分类上不同,试分析每组物质的组成规律,将这种不同于其他物质的物质找出来,填在横线上:

(1)NaCl、KCl、KClO3、BaCl2________________;

(2)HClO、KClO3、Cl2、NaClO3________________;

(3)H3PO4、NaOH、H2CO3、H2SO4________________;

(4)空气、N2、HCl、CuSO4·5H2O________________;

(5)铜、金、汞、钠、铝________________。

 典型例题 

12015·安徽卷改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漂白粉、氨水和冰醋酸都属于混合物

B.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C.淀粉、纤维素、天然橡胶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但为混合物

D.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有关物质组成的易错点

(1)化学物质有“名不符实”的现象:

冰水混合物实际上是纯净物;纯净的盐酸是混合物;高分子化合物是混合物等。

(2)只含一种元素或者组成元素质量比恒定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O2与O3组成的混合物中只有一种元素;C2H4与C3H6组成的混合物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总是恒定的。

(3)若氧化物与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以外的物质,则该氧化物不是碱(酸)性氧化物,如Na2O2;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Na2O2为过氧化物。

(4)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Fe2O3)。

两性氧化物是与酸、碱反应且均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SiO2能与HF反应但没有生成盐,SiO2是酸性氧化物,不是两性氧化物。

(5)酸为“几元”依据一个酸分子最多能电离出几个H+划分的,而不是酸所含的氢原子数目,如次磷酸H3PO2为一元酸,有机酸CH3COOH也是一元酸。

(6)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只有正价,但不一定只存在阳离子,也可以形成阴离子,如MnO

、AlO

,非金属元素也可以形成阳离子,如NH

22014·四川卷]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

B.漂白粉、石英都属于纯净物

C.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

D.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物质正确分类的关键——明确分类标准

■变式训练

1.实验室中的药品常按物质的性质、类别等有规律地摆放。

现有部分药品按某种规律摆放在实验桌上,如图255所示。

做“硫酸的性质”的实验时,某同学取用BaCl2溶液后,应把它放回的位置是(  )

图255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B.蔗糖、硝酸钾和硫酸钡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D.碳酸钠、氢氧化钡、氯化铵、过氧化钠都属于离子化合物

3.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或归类中正确的是(  )

A.化合物:

HT、CaCl2、NaOH、盐酸

B.纯净物:

水玻璃、胆矾晶体、液氯、硫酸

C.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聚氯乙烯

D.同分异构体:

CH3CH2CH2CH2CH3、

CH3CH2CH(CH3)2、C(CH3)4

考点二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知识归纳 

1.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根据是否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判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二者之间的关系和常见表现如下:

2.化学反应的分类

3.常见无机物之间的相应转化关系

图256

■判断思考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酸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

(2)碘的升华、煤的液化都是物质状态的改变,都属于物理变化(  )

(3)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

(4)两种盐反应一定生成两种新盐(  )

(5)232Th转化成233U是化学变化(  )

(6)Na2CO3·10H2O的风化属于化学变化,NaOH的潮解属于物理变化(  )

(7)焰色反应有特征颜色出现,所以是化学变化(  )

(8)电离、电解均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它们均是化学变化(  )

2.给物质或化学反应进行分类,认识物质的性质以及各类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如:

Ca

CaO

Ca(OH)2

CaCO3

C

CO2

H2CO3

CaCO3

写出②、③、④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典型例题 

32015·重庆卷]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用胆矾炼铜

B.用铁矿石炼铁

C.烧结黏土制陶瓷

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42015·上海卷]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错误的是(  )

A.溶解度:

小苏打<苏打

B.密度:

溴乙烷>水

C.硬度:

晶体硅<金刚石

D.热稳定性:

碳酸钙>碳酸钠

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三馏

分馏、蒸馏

干馏

四色

焰色反应

显色反应、颜色反应、指示剂变色反应

五解

潮解

分解、电解、水解、裂解

十八化

熔化、汽化、

液化、升华

氢化、氧化、水化、风化、炭化、钝化、煤的气化、煤的液化、皂化、歧化、卤化、硝化、酯化、裂化

■变式训练

1.黄浦江上游水质污染较为严重,相关自来水厂采用多种方法并用的方式进行水质处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加活性炭可吸附水中小颗粒,净化水质的方法属于物理方法

B.用硫酸铁作为净水剂,发生反应:

Fe3++3H2O===Fe(OH)3(胶体)+3H+

C.用氯气给自来水消毒时,氯气与水的反应中只体现了氯气的强氧化性

D.加臭氧对水进行消毒,利用了臭氧的氧化性

2.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

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

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钠属于活泼金属,可用电解NaCl溶液的方法获得金属钠

B.FeCl3具有氧化性,可用于工业铜电路板的刻蚀

C.Cl2和SO2都具有漂白性,故可以使NaOH、酚酞混合液褪色

D.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因此实验室可用浓硫酸与浓盐酸制取少量HCl气体

考点三 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知识归纳 

1.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1)丁达尔效应

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看到________________,可用此性质来鉴别溶液和胶体。

(2)胶体的聚沉

①聚沉方法:

加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加入

与胶粒带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胶体。

②应用:

如制作豆腐、明矾净水、江河入海口形成的沙洲、冶金厂大量烟尘用高压电除去等。

(3)电泳

由于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在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中作________移动的现象,此性质可用于工业上的静电除尘。

2.Fe(OH)3胶体的制备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________________,继续煮沸至溶液呈________,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见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

<1nm

1~100nm

>100nm

分散质粒子成分

离子或小分子

大分子或分子集合体

大量分子集合体

外观特征

均匀、透明

均匀、透明或半透明

不均匀、不透明

(续表)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稳定性

稳定,静置无沉淀

较稳定

不稳定

分散质能否透过滤纸

不能

分类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固溶胶、液溶胶、气溶胶

悬浊液、乳浊液

鉴别

无丁达尔效应

有丁达尔效应

静置分层或沉淀

实例

食盐水、蔗糖溶液

Fe(OH)3胶体

泥水

■判断思考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

(2)明矾溶于水产生Al(OH)3胶体:

Al3++3H2O===Al(OH)3↓+3H+(  )

(3)丁达尔效应是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  )

(4)含0.1molFeCl3的饱和溶液配制成胶体后,将得到胶体粒子0.1mol(  )

(5)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都呈红褐色(  )

(6)可用过滤的方法将胶体粒子与分散剂分开(  )

(7)沸水中滴加少量饱和FeCl3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  )

2.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是不是所有的胶粒都带电?

                                    

                                    

                                    

 典型例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15·安徽卷]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B.2015·海南卷]明矾净水是利用了明矾的氧化性

C.2014·重庆卷]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D.2012·四川卷]“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6Fe3O4又称磁性氧化铁,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Fe3O4固体(黑色)可以写成Fe2O3·FeO,属于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将其加入适量盐酸,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

(1)所得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后,用此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小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FeCl3溶液,继续煮沸直至溶液呈________色,即可制得Fe(OH)3胶体。

(4)取另一小烧杯也加入20mL蒸馏水,向烧杯中加入1mLFeCl3溶液,振荡摇匀后,将此烧杯(编号甲)与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编号乙)一起放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____________烧杯中的液体产生丁达尔效应,这个实验可以用来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关于胶体的“四”误区

(1)区分胶体和其他分散系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而提纯、净化胶体的方法是渗析。

(2)丁达尔效应是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

(3)胶体不带电,胶体中的胶粒能够吸附体系中的带电粒子而使胶粒带电荷,但整个分散系仍是电中性的。

(4)Fe(OH)3胶体粒子是分子的集合体,因此,1molFe3+完全水解得到Fe(OH)3胶体粒子数小于NA。

■变式训练

1.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2.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如图251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图251

A.利用过滤的方法,可将Z中固体与液体分离

B.X、Z烧杯中分散质相同

C.Y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aCO3+2Fe3++3H2O===2Fe(OH)3+3CO2↑+3Ca2+

D.Z中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1.2015·北京卷]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火药使用

B.粮食酿酒

C.转轮排字

D.铁的冶炼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溶液、淀粉溶液都属于胶体

B.碳纤维、纤维素都是有机高分子

C.花生油、牛油互为同分异构体

D.普通玻璃、石英玻璃、水玻璃都是硅酸盐

3.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A.煤的气化、煤的干馏

B.用盐酸除金属表面的锈、食盐水导电

C.焰色反应、石油的裂化

D.热的饱和KNO3溶液降温析出晶体、二硫化碳洗涤试管内壁上的硫

4.下表中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电解质

强电解质

高分子物质

A

CO2

CuO

氨气

NH3·H2O

葡萄糖

B

SO3

Na2O

稀硫酸

NaOH

果糖

C

SO2

CaO

冰醋酸

KOH

纤维素

D

N2O5

Na2O2

丙氨酸

Cu(OH)2

聚乙烯

5.铜器久置于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水蒸气、CO2、O2作用产生“绿锈”,该“绿锈”俗称“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铜绿”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和CO2、H2O。

某同学利用下述系列反应实现了“铜→铜绿→……→铜”的转化。

铜绿

A

Cu(OH)2

B

Cu

(1)从三种不同分类标准回答,“铜绿”属于哪类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铜绿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B的化学式________。

(4)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